古代文學小說
①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
1、《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2、《戰國策》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戰國策》曾被斥之為「邪說」、「離經叛道之書」。「《戰國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學觀多取道家,社會政治觀接近法家,獨與儒家抵牾不合,因而為後世學者所詬病。」
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
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戰國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戰國策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校注》。
3、《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4、《牡丹亭》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 《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5、《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②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有那些
1.《紅樓夢》
《紅樓夢》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小說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
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2.《詩經》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3.《水滸傳》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4.《史記》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5.《西遊記》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③ 中國古代文學小說有哪些
宦海升沉錄》 《盧梭魂》 《喻世明言》 《新兒女英雄傳》 《仇史》 《苦社會》
《黃金世界》 《恨海》 《古今小說》+++++四大名著
④ 有什麼好的古代文學小說
《 匈奴王妃(已上市) 》 文/ 端木搖 她,冰魂雪魄,註定穿越時空、回到他身邊 他,天降之神,大漠南北的雄鷹、統帥草原 她和他,從傷害到相愛,從分離到廝守,糾葛,聚散 依然不變的,是彼此的深情 他們的愛情傳遍草原,共同演繹英雄和美女的徹骨愛戀 他們共同經歷了草原男女的恩怨情仇 他們共同見證了匈奴民族的崛起,初步締造了草原帝國 《 兩朝皇後(已上市) 》 文/ 端木搖 端木情,喜歡她的人,很多,真心愛她的,又是哪個? 人世輾轉,她心底的那個良人,又是誰? 天闕風雲,生死浮沉,誰的紅妝,誰的皇後? 一個朝代的覆滅,群雄逐鹿,橫刀立馬,誰能主宰天闕? 兩朝皇後的傳奇,亂世糾纏,望穿風月,誰能攜手一生? 四大望族的變遷,鮮衣怒馬,流血千里,誰能穩坐乾坤? 《 大清皇妃:妾本蓮華(完本) 》 文/ 七夕槿 十五歲,在嫡母的調教下,她學會了怎樣去征服男人,媚惑男人,卻又在他們情迷意動時抽身而退,令他們不得遂願,千般渴望,萬般遐想,便就是嘗不到最後的甜頭!於是愈發拚死追逐,抵死沉溺,甘願就此沉淪,對父汗則更是忠心不二,甘為犬馬。她說,「如果我命中註定要被人視作一份禮物,那麼,我寧願自己選擇奉送的對象!」 十九歲,在多倫諾爾,她贏了人生中最漂亮的一仗,卻也是走得最後悔的一步!當青梅竹馬的戀人終於奪回了准噶爾的領土,榮登大汗寶座時。她已換上了大清皇妃的鳳冠霞帔,站在博格達汗康熙皇帝的身側,俯瞰天下眾生。她說,「我別無所長,只擅以色侍君。」 從此,她身姿伶仃地遊走於欲-望、野心、殺戮、權利交織的大清宮廷,將整個大清的歷史顛覆! 乾清宮里,康熙允諾她一生一世的寵愛,但當她的生死只在他一念之間的取捨時,他選擇的卻是----江山! 避暑山莊里,胤禛將她緊緊攬入懷抱,聲音輕柔地在她耳邊低嘆:「我不在乎……真的不在乎,即便留下千古罵名也無所怨悔。」 木蘭圍場里,胤礽扶她起身,望著她殷殷凄切的目光,絲絲歉疚掠過心頭,眼底只剩下苦澀的悲涼,沮喪無比的開口:「華兒,我陷得太深了,根本沒有辦法回頭,也不可能放手……」 囚室中,胤禟戚然笑了,澀澀語聲沙啞慘淡:「對不起……為了讓四哥一生都不痛快……那一夜,我利用了你……」 《 帝姬:風暖碧落〖全本已出版〗 》 文/ 寂月皎皎 最初,她是暗戀主人的小小侍女,而他是來府上做客的逍遙俠客。 那時是誰輕笑著,抱肩站在刺槐樹下,慵懶地說:「在下仇池楊定。」 後來她成了當朝公主,卻也成了情郎仇人的女兒。她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是誰抱住那輕如蟬翼的枯乾女子,那樣嗚咽著悲聲,「碧落,我來了。我是楊定……」 她一次次傷透他的心,讓他絕望離去。在最終作出抉擇時,誰在低聲嘆息,「碧落,下次棄我而去前,請一劍結果我……」 《 胭脂絕代·禁宮柳(已出版) 》 文/ 三月暮雪 你眼中,曾經那樣傾城絕美的容貌, 原是我,清烈酷冷的素顏。 若近,若遠, 抓不住春光無限,回眸一笑。 紅塵緣,陰謀背後輾轉起伏的情路, 換來這,三寸芳心為你開。 似真,似假, 難道是朝露曇花,長恨一夢? 實體書簡介: 翼國皇室的兩位少年皇子上山狩獵,二皇子肖衡意氣風發,卻無意將採茶女冷凝月的弟弟射死在血泊中,留給冷凝月的是肖衡倉皇而怯懦的背影。 三年後,冷凝月懷揣仇恨,穿著華麗的新娘喜服,戴著別人美麗的面具踏入深宮,成了肖衡的皇子妃。面對殺弟之仇和肖冷兩家的百年恩怨,她要如何才能冰釋前嫌?難道兩人註定只能以悲傷收場…… 《 妃傾城:邪王的丑妃 》 文/ 雲輕輕 一朝重生,她卻成了被人唾棄的棄妃,在他的眼裡,她是個只會用卑鄙齷齪手段的女人,為了保護他心愛的女人,她為他擋下了一劍,為了他的江山,她披上戰袍為他上場殺敵,只是到了最後,他卻一紙休書,一杯毒酒賜予她…… 他淡淡地笑著,卻是冰冷無情,「黎蘇蘇,本王今日便賜你一個身後名,你安心上路吧!「 她端起毒酒,笑的妖嬈,「多謝王爺成全,黎蘇蘇定會銘記王爺的恩典!「 ******** 他一襲白衣飄然,帶著溫潤如玉的笑闖入了她的生活,原本以為可以執子之手,與子白頭,只是,到頭來才發現一切皆是空………… 他溫文一笑,「對不起,我終是要負了你!」 她仰天大笑,「無妨,我從未奢望過,因此沒人可以負我!」 **** 化身妖嬈的青鸞,她再度重生,一顰一笑,妖嬈間卻清美依舊,眉目間的傲氣睥睨一切,她是於飛天際的驕傲的青鸞,她是自由而高傲的青鸞………… **** 江山幾多嬌,美人一曲殤,女兒心,誰能知,望明月,心悲涼,千古恨,輪回嘗,眼一閉,誰最狂,這世道的無常,註定敢愛的人一生傷! 《 胭脂亂:為你袖手天下 》 文/ 塵心寂寂 我出生時,眉心便帶了一點紅痣,胭脂的顏色。 百家相術上記載:眉心痣,又名胭脂痣,主華貴榮寵,一生坎坷流離。 我出生的那一年,正是隆冬季節,百花凋零,萬木蕭疏,滿目凄涼,院子里的百十棵鐵樹忽然開了花,婉儀公主府上空為紅雲所籠罩,半月方散,更有香風習習,席捲過帝都的每一個角落…… 我舅舅成帝蕭靖馳招來欽天監探問吉凶。 欽天監問天卜卦,大吉,說我有母儀天下之相,尊貴榮寵不可限量。 甫在襁褓之中,即被封為雲若公主。 發展至後來,更有人說,得雲若公主者得天下。 我為大梁公主,自然沒有中興他人邦國的道理。 我的愛情,我的婚姻,在出生的那一刻,早已做了界定——大梁今日的太子,便是我明日的夫君。 年五歲,長我十八歲的二表哥蕭子峰立為太子,偶感風寒,不下兩月,病歿; 年七歲,長我十歲的十表哥蕭子眞立為太子,外出狩獵,為毒蛇所咬,救治無效,死了; 年十一,能文善武的八表哥蕭子璨與我定親,出兵在外,不幸為流矢所中; 年十三,同歲的十六表哥肖子弦有意於我,玩耍之際,不慎溺水; …… 命硬至此,連克四夫,祥瑞也?妖孽也? 我舅舅成帝蕭靖馳大怒!復找來欽天監問話。 欽天監淡然應對: 雲若公主尊貴榮寵,乃金鳳降世,非真龍天子不能降也! …… 煙嵐蒼茫,亂雲橫渡,關於錦綉江山的爭奪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關於我的爭奪戰爭,才剛剛開始。 傾心已久的爾雅皇子,蠻橫霸道的亂臣之子,心懷不軌的敵國暗探…… 誰,才能給我真正的天長地久? 誰,才是我今生愛情的歸宿? 這是我在紅袖添香言情小說站看的。很不錯。很喜歡。 也希望你喜歡。 http://top.hongxiu.com/rqab.html
⑤ 古代文學書籍推薦
1陶爾夫《北宋詞史》
很厚的一本,講得也特別詳細,專業詞史著作。社會背景、名家故事都有涉及,也就是說關於詞的經典資料(包括一些詞人的野史、軼事等)幾乎都能從這本書里找到。
當然,關於詞學的專業內容還是比較專業的,讀來大概會有些晦澀。
2汪政《無可奈何花落去·二晏詞》
這是一本收錄晏殊、晏幾道父子二人的經典作品的小集子,有註解,加上編者自己的點評,並且有對二人詞風的比較。編者是力求淺顯的,讀起來壓力不是很大。
3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
這本書是葉嘉瑩先生的講演整理而成的,既然是講稿,當然是語氣比較平易近人的,在講到專有名詞時,葉先生會簡要地介紹一下的。所以這本書既有專業度,又不失通俗性。
有一個缺點就是,大概講演的時間安排地不是特別科學,有些詞人她講得不是特別詳細,比如晏幾道、秦觀等。
既然說到了葉先生的書,其實,她的類似講稿還有很多,如《迦陵談詞》,說詩系列有《葉嘉瑩說初盛唐詩》《葉嘉瑩說中晚唐詩》《葉嘉瑩說杜甫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等等都是類似風格。
4巴金《寒夜》
某天逛書架,看到這本就特別想重溫一下,擇日不如撞日,當即就拿下了。
作者在後記里這樣說:「書銷去五千冊,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我知道許多寫得更壞的書都有更暢的銷場。」也就是說,《寒夜》這本小說在當時很短的時間里賣了5000本,成為當時的暢銷書,從中可以略知當時的市場。
這是一部中篇小說,200頁左右的樣子,情節緊湊,閱讀速度比較快的話小半天就能讀完。讀完以後,我寫了一篇書評,鏈接在這里了:從原生家庭角度看巴金《寒夜》婚姻悲劇
(目前來說,我主攻的是古代文學方面的,不過也保不齊偶爾對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下手~)
5沈復《浮生六記》
很多大V都推薦的一本書,不用我多說了吧。據說只有前4卷是沈復的原稿,後2卷是民國時期有好事者模仿寫出的。這本書看完以後我沒寫書評,因為我發現芸娘固然是佳人,但沈復則不太是君子。打破了我從網上一些不靠譜的帖子上得來的想像,他們的神仙愛情被過度拔高了些,看完以後內心五味雜陳的。
有一說一,作者的語言運用能力確實很好,多是活潑的小短句,幾乎不用看某些翻譯版。
6姜海燕《桃花幻境,隔世人生:五柳先生陶淵明詩話》
這本書相對於整個書單來說,應該是最淺顯的,同時也應該是語言最美的,從題目就能看出來,作者是用散文詩一樣的語言來寫的,讀來幾乎沒什麼壓力
⑥ 中國古代文學小說
《三國演義》(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撰寫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視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全書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生動活潑。
《三國演義》帶來我國歷史小說創作的熱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國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三國志》簡介
《三國志》是晉代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三國志》全書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三國志》位列中國古代二十四史,與《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並稱前四史。
《三國志》不僅是一部史學巨著,更是一部文學巨著。陳壽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以簡練、優美的語言為我們繪制了一幅幅三國人物肖像圖。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動。
⑦ 有什麼著名的古代文學作品
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散文蓬勃發展的階段,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散文著作,這就是文學史上的先秦散文,它包括秦朝及秦朝之前的散文。先秦散文分為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後者是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文章,其中如《論語》《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軻的弟子對其師言行的記錄,《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則為本人的著作。
初期的漢賦如賈誼的《吊屈原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等,其形式同《楚辭》沒有什麼區別。景帝時枚乘作《七發》,開創了一種進一步散體化、以鋪張為能事的新賦體。經過司馬相如等著名賦家的發揚光大,新體賦在武帝以後繁榮起來,成為漢賦的主流。新體的漢賦一般又可分為大賦和小賦兩類。從內容上看,大賦多是鋪敘誇耀都城、宮殿、苑囿之盛和帝王大規模行獵的場景,旨在歌功頌德,粉飾太平,迎合統治者好大喜功、追求享樂的心理,而在篇末寓諷諫之意。主要作品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揚雄的《長楊賦》、《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東京賦》、《西京賦》等。這些大賦寫得富麗堂皇,很有氣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統一的漢帝國的聲威和上升時期封建統治階級既窮奢極欲又發揚蹈厲的風貌。但大賦為達到形式上的華美恢宏,往往誇張浮飾又大量堆砌詞藻,喜用冷字僻詞以炫博爭奇,兼之後期的大賦多摹擬而少創新,行文板滯,這些都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小賦篇幅較短,或抒情述志,或借物寓言,內容比較廣泛,風格比較清新,主要流行於東漢。著名作品有張衡的《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禰衡的《鸚鵡賦》等。
唐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從軍行》:、盧照鄰、駱賓王(《鵝鵝鵝》);「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其句子長短不齊,便於抒發感情。宋詞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後主李煜(〈菩薩蠻〉)、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一剪梅〉)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破陣子〉)、岳飛等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
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雖有定格,又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元曲將傳統詩詞、民歌和方言俗語揉為一體,形成了詼諧、灑脫、率真的藝術風格,對詞體的創新和發展帶來極為重要的影響。代表人物即代表作: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明、清小說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壠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小說是伴隨城市商業經濟的繁榮而發展起來的。宋代前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帶來了都市的繁榮,為民間說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場所和觀眾,不斷擴大的市民階層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這種發展,從而產生出新的文學樣式——話本。話本是說話人所用的底本,有講史、小說、公案、靈怪等不同家數,已初具小說規模,在以後的流傳過程中又不斷加入新的創作,逐漸成熟。明代經濟的發展和印刷業的發達,為小說脫離民間口頭創作進入文人書面創作,提供了物質條件。明代中葉,白話小說作為成熟的文學樣式正式登上文壇。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
⑧ 推薦幾本古典文學的小說
古典文學小說可以看一點傳奇和話本等 唐傳奇也不錯,里邊有《張生煮海》《柳毅傳書》 宋朝擬話本和話本很不錯,代表作有馮夢龍三言和凌濛初的兩拍 里邊《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寫的都很不錯,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篇目 到明清時代出現很多小說,著名的有四大名著和《金瓶梅》 清朝的四大譴責小說也不錯啊,歷史地位很高,但是看起來有點枯燥 其他的就沒什麼了,神魔小說有《封神演義》《綠野仙蹤》,李汝真的《鏡花緣》也還可以
求採納
⑨ 古代文學
251文人獨立創作,家庭日常生活
252五人墓碑記,清忠譜
253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紅樓夢
254擬話本小說
255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脂硯齋,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新鐫全部綉像紅樓夢,程甲本,程乙本,曹雪芹,高鶚
256舊紅學,評點派和索隱派,新紅學,自傳說
257戚而能諧,婉而多諷,雖雲長篇,頗同短制
258諷刺的生命是真實,非寫實決不能成為所謂諷刺,浪漫主義,現實主義
259閑情偶寄
260馮志沂和林昌彝,顧炎武,黃遵羲
⑩ 古代文學著名小說
1.史記
司馬遷
2.長篇歷史小說
3.蒲松林
4.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
5.赤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