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與戲曲2015
Ⅰ 電大的,《古代小說戲曲專題》是第一次考嗎沒有歷屆的題目有復習材料的發下吧。
第一講 概說
一、中國古代小說源流:1、神話傳說:《山海經》。2、歷史傳記:人物傳記。3、寓言故事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說是古代小說的雛形:志怪小說:《搜神記》,志人小說:《世說新語》
三、符合現代文學含義的小說自唐傳奇開始。
四、宋話本確立古代白話小說體制是古代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
五、明清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的成熟與繁榮階段。
第二講 文言小說
一、文言小說的發軔——六朝的志怪和志人小說。其特徵是駁雜而瑣碎,志怪小說的代表作是干寶的《搜神記》;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二、文言小說的成熟——唐傳奇 唐傳奇的故事類型有:一是敘述人與非人之戀,以《離魂記》、《任氏傳》和《柳毅傳》為代表。二是寫士妓之戀,以《李娃傳》、《霍小玉傳》為代表。三是才子佳人之戀,以《鶯鶯傳》為代表。四是夢幻故事,以《枕中記》、《三夢記》為代表。五是逸史故事,以《長恨歌傳》為代表。六是俠義故事,以《虯髯客傳》、《聶隱娘》為代表。七是怪異故事,如《博異志》。
唐傳奇發展三個階段:初盛唐是唐傳奇的形成期,如無名氏《補江總白猿傳》
中唐是唐傳奇的成熟期:涌現了大量作家作品,如《李娃傳》《鶯鶯傳》等。
晚唐是唐傳奇的演變期:出現了專集,如薛用弱《集異記》;出現了筆記雜錄體的志怪和軼事小說集,如段成式《酉陽雜俎》、李肇《唐國史補》。
三、宋元時期的文言小說
此期兩種傾向:一是繼續保持六朝志怪篇幅較短的特點,忠實於材料的來源,比較平實簡率,如徐鉉的《稽神錄》。二是沿著唐傳奇的路子繼續前進,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青瑣高議》等。
四、明清的文言小說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明代:瞿佑《剪燈新話》,李昌祺《剪燈余話》。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一)、《聊齋志異》
1、蒲松齡生平及創作
2、《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
內容可以分為三方面:一是集中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敗的政治,鞭撻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同情被壓迫人民的痛苦遭遇,或進而歌頌被壓迫者得反抗斗爭的故事,如《促織》、《席方平》。二是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及其對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毒害,抨擊八股取士制度的腐朽與虛偽,如《司文郎》、《王子安》。三是描寫青年男女的愛情婚姻生活,如《嬰寧》、《阿寶》。
3、《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
一是主要篇章大多脫胎於我國古代的史傳文學,以傳記體敘小說事。二是情節曲折而富於變化。三是語言典雅工麗、清新活潑。
分析作品:《席方平》、《促織》
《聊齋志異》之後,較知名的文言短篇小說有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新齊諧》,沈起鳳的《諧鐸》等。(提示:清前期的文言小說創作出現比較繁榮的局面,被認為是繼唐傳奇之後文言小說創作的又一高潮,其代表作《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文言小說的集大成之作。清中葉的文言小說多是仿效《聊齋志異》的「傳奇體」,有學者稱之為「聊齋體」小說,《諧鐸》是其中的代表作。《閱微草堂筆記》和《新齊諧》則屬於「筆記體」,主要繼承魏晉志怪小說的傳統,以別於《聊齋志異》的創作特色。)
思考題:1、試分析《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
2、簡析《促織》的思想藝術特色
第三講 話本小說
一、概述
話本小說是伴隨著「說話」技藝出現的一種文學樣式,是我國古代的白話短篇小說。「說話」即敘說故事。宋時,說話四家為:銀字兒(講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桿棒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說參請(演說佛書或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述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銀字兒與鐵騎兒合成小說。小說家說話的文本叫「話本」。到明代,小說話本不僅由說話藝人繼續講說,而且成為案頭閱讀的作品,產生了文人模擬話本寫作的小說作品,即「擬話本」。
話本小說的體式特徵:基本結構有題目(顯示故事內容的標志)、篇首(點明主題、概括內容、渲染情緒)、入話(形式多樣的承題起講)、正話(講述的正文)、篇尾(靈活多樣的附加部分)。
現存最早的宋元小說話本是《京本通俗小說》,最早的小說話本總集是明嘉靖時洪楩編的《清平山堂話本》。所寫的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婚姻愛情類、訟獄類、神怪類和人物軼事類。代表作有《碾玉觀音》、《錯斬崔寧》等。此外,還有以《五代史平話》為代表的講史話本和《大唐取經詩話》等講經話本。
明代話本小說的集大成作品是馮夢龍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三言」每種收短篇小說40篇,共120篇。這些作品有的是宋元明以來的舊本(話本和擬話本),但一般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根據文言筆記、傳奇小說、戲曲、歷史故事或社會傳聞再創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舊本的匯輯和新著的創作,是我國白話短篇小說在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經過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進行獨立創作的開始。「二拍」的作品與「三言」不同,是作者「取古今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詼者,演而創之」,共78篇。
二、三言、二拍的思想內容
一是揭露明代社會的黑暗現實,如《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二是宗法倫理家族中的矛盾斗爭,如《遲取券毛烈賴原錢》;三是愛情婚姻主題的新發展,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四是展現明季商業活動的圖景,如《施潤澤灘闋遇友》。
三、藝術特色:講市民文學與文人仿作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它保留了宋元民間話本的固有特色,如保留入話、頭回,並經常穿插詩詞駢語的形式特點。「三言」還繼承了前因後果,脈絡分明,有頭有尾,以及次要人物都要交代一清二楚,結尾都是理想的或大團圓結局的特點。語言通俗淺易。人物形象較為成功,故事情節清晰,主題及意義較為深刻。
四、「二拍」對「三言」的突破:一是二拍多寫富商巨賈,甚至出現大規模海外貿易,如《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黿龍殼》。二是對愛情婚戀的描寫更加大膽,如《通閨闥堅心燈火,鬧囹圄捷報旗鈴》。
五、清其他擬話本小說
明代較著名的有《今古奇觀》、《石點頭》、《西湖二集》等。其中明末抱瓮老人所編的《今古奇觀》是流傳最廣的白話短篇小說選集。清初的擬話本有李漁的《無聲戲》、《連城壁》、《十二樓》,東魯古狂生編的《醉醒石》等有一定的影響。
六、作品賞析
《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思考題:1、試分析造成杜十娘悲劇的原因
2、略述明代擬話本的思想內容
第四講 歷史演義小說
一、章回小說概述
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體裁。它的特點是分回標目、首尾完整、故事連接、段落整齊。
章回小說是在宋元長篇講史平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宋元講史今存《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及《全相平話五種》。講史講說五代興亡和戰爭故事,由於事件復雜、容量大,說話人不可能把要說的故事一次講完,必須分為若干段落,每講一次即等於後來的一回,每次講說前要公布題目向聽眾揭示主要內容,這是章回小說分回標目的淵源。
二、明清歷史演義小說
1、歷史演義小說概況
歷史演義小說直接由宋元講史話本發展而來,是以特定歷史時期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以在歷史上起過獨特作用的著名人物為對象,用小說筆法展開敘寫、創作成書的。
歷史演義小說編寫的三種情況:一是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力求保持歷史原貌;二是依照把歷史事件小說化,歷史人物傳奇化的原則進行創作;三是嚴格依傍史書記載,博考文獻,文必有據,缺乏小說創作必要的想像虛構。
三、《三國志通俗演義》
1、成書、作者、版本
世代累積型小說:史書與講史結合。陳壽的《三國志》及裴松之的注等記錄了三國時期的史實。三國故事在隋唐已經盛傳。宋代講史有「說三分」的專門科目和專業藝人,許多雜戲都有演述三國故事的劇目,並已表現出「擁劉貶曹」的思想傾向。元刊《全相三國志平話》的內容和結構,已初具《三國演義》的規模,元雜劇中的三國戲有數十種之多。元末明初,羅貫中加工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
版本: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
清康熙時毛宗崗父子對嘉靖本作了加工修改,此後毛宗崗修改本成為通行本。
作者:羅貫中(1330?—1400?)「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非俗非虛,易觀易入,非史氏蒼古之文,去瞽傳詼諧之氣,陳敘百年,該括萬事(《百川書志》卷六)。」
2、思想內容
記事起於漢靈帝建寧二年(169年),終於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主要描寫了魏、蜀、吳三國的興衰過程。三國演義深刻揭露了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真實,尤其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斗爭,具體地表現了這種斗爭的緊張性、尖銳性和復雜性。三國演義用很大篇幅描繪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理想,政治上以蜀漢為代表的「聖君賢相」和人與人關繫上以劉關張為代表的「義」。
3、人物形象
三國演義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一是出場定型。二是反復皴染,圍繞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徵,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強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單一中呈現豐富性、復雜性。三是多用傳奇故事和生動的細節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四是善於用對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曹操、關羽、諸葛亮、劉備)
4、藝術特色:
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多樣的藝術手法,不同的敘述方法,精彩的戰爭描寫,半文半白的語言。
四、其他歷史演義小說
1、《東周列國志》:馮夢龍、蔡元放主編。以時間為經,以國別為緯,演義了春秋戰國500多年間的歷史。全書結構巧妙、脈絡分明,敘事有條不紊。
2、《西漢通俗演義》:甄偉
思考題:1、以「三顧茅廬」為例分析《三國演義》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提示:突出的特點是通過描寫其他人物和山林景物反復鋪墊,渲染氣氛,製造懸念,成功地表現諸葛亮超群脫俗的品格和才能。)
2、簡述《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
第五講 《水滸傳》與元明清英雄傳奇小說
一、英雄傳奇小說概述
英雄傳奇小說與歷史演義的主要區別在於:歷史演義多從史書上擷取素材,其主要人物和事件基本上依據史實,按歷史順序展開情節,構成作品。英雄傳奇則以塑造傳奇式的英雄人物為重點,並以此組成情節、構想故事。英雄傳奇小說由《水滸傳》發端。影響較大的有《楊家府演義》、《隋唐演義》、《說唐演義全傳》、《說岳》等。
二、《水滸傳》
1、成書、作者、版本
成書過程:《水滸》是以北宋末年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為題材的英雄傳奇小說。它是在長期民間流傳的基礎山最後由作家加工完成的作品。關於宋江起義,在《宋史•徽宗本紀》、《侯蒙列傳》、《張叔夜列傳》中均有記載。在宋人筆記中也有著錄,到南宋時,已成為藝人演述的重要內容。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涉及水滸故事的部分,是現代講說水滸故事的最早話本,展示了《水滸》的原始面貌。元代以「水滸故事」為題材的雜劇大量出現,並可能出現了藝人專門講說的宋江故事的作品。
版本:有繁本、簡本兩個系統。簡本實為繁本的縮寫節本、情節人物沒有什麼增減。繁本系統有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三種。
2、思想內容
《水滸傳》深刻揭露了起義的社會原因。如實的寫出了農民起義的發展規律,寫出了起義的綱領和理想,還初步寫出了農民革命必然失敗的歷史原因。
如何理解「替天行道」:一是當朝徽宗皇帝昏庸無能、寵信奸人,禍國殃民,已失去奉天治民的資格,因此,才需要梁山義軍取代當朝執行「替天行道」的使命。二是完成「替天行道」的使命,必須推翻違背「天意」的黑暗王朝,建立體現「天意」的新王朝。三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的出發點是為民而不是為君,除暴安民、劫富濟貧就是「替天行道」的主要內容。
3、藝術成就
一是在描寫人物方面,善於把人物置於具體的現實環境中,緊密聯系人物的身份和經歷,通過一系列故事情節刻劃其獨特的思想性格。善於運用誇張、渲染、對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二是在語言上,以說話人直接講述的語言把整個作品組織起來,無論敘事、寫人或人物對話,往往寥寥數筆即神情畢肖。語言明快、洗練、形象而富於表現力。三是在結構上,以主要英雄人物壁上樑山的道路為主線敘述起義發生、發展的過程,圍繞「招安」問題描寫了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過程。全書是有機的統一體,但人物和情節的安排主要是單線發展,每組情節有相對的獨立性。
三、其它英雄傳奇小說
明清之際出現了兩部較好的《水滸》續書。一是《水滸後傳》(陳忱著),一是《後水滸傳》(青蓮寶主人著)。兩書在發揚《水滸》英雄造反精神的同時,對接受招安等問題經過了深刻反思,作了不同的處理:其一、否定接受招安的錯誤路線;其二、否定對權奸的妥協態度;其三、既反對權臣專權,對昏君也有所批判;其四、與上述三個問題相關,兩部續書的結局作了與《水滸》不同的處理,分別體現故事雖完,起義事業並沒有完。
2、以歷史演義之名,敘英雄傳奇之事的《隋唐演義》(褚人獲著);《楊家府演義》和演說民族英雄悲劇的《說岳全傳》。
思考題:
1、簡述《水滸》的成書過程及版本系統
2、英雄傳奇小說與歷史演義小說有何區別?
第六講 《西遊記》與明清神魔幻想小說
神魔幻想小說的藝術特徵
其一,幻化的藝術形象,即小說中的人物不是現實中的人,而是神、佛、魔、怪等,但其本質仍然是人,是幻化得人、變形的人或者是神怪化了的人。其二,幻化的藝術天地,人物活動場景不是天庭、地府、龍宮就是仙洞、魔窟、荒山野嶺,即使出現現實人間,也往往蒙上幻化色彩。其三,神怪幻想小說常用幻想、變形、誇張等藝術方法和荒誕離奇的情節進行創作,荒誕離奇的情節,隱含深刻的意味,是優秀神魔小說的基本特徵。
二、《西遊記》
1、成書、作者、版本
成書過程:西遊故事緣起於唐代高僧玄奘取經的故事,玄奘回國後與門人辯機等將其取經過程中的見聞著錄成《大唐西域記》。從玄奘取經到演化為神魔小說,首先是宗教神話化階段。玄奘弟子慧立等撰寫的《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述玄奘取經的事跡,其中穿插了一些弘揚佛法,神話玄奘的神話傳說。其次是廣泛流傳階段。現存南宋刊印的「說經」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是西遊故事見諸文字的最早雛形,猴行者取代唐僧成為取經故事的中心人物。南宋至明朝前期取經故事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宋元南戲、金院本、元雜劇等)繼續發展。取經故事在元代開始定型,至遲在元末明初出現的《西遊記平話》,其內容、情節已和《西遊記》接近。玄奘取經的故事經過900年的流傳演變,在豐厚的民間文學的基礎上,吳承恩最後寫成《西遊記》。
版本:今知最早刊本為明萬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科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二十卷一百回。
2、思想內容
幻筆與戲筆相兼,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
3、藝術特色:一是巧妙曲折的藝術結構,《西遊記》的結構可以稱為線形結構,也就是短篇連綴的結構。全書三大部分組成有機的整體,數十個短篇故事像珍珠鏈上的珍珠,用取經這條線將之串聯起來。這種結構的優點在於貫串在這條取經主線上的一些獨立成篇的故事,寫得巧妙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並《西遊記》奇幻詼諧的總體美學風格相一致。二是風趣詼諧的語言風格。三是在塑造人物時將神性、人性、動物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人物形象: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
三、《西遊記》的續書與《封神演義》等神魔小說
1、《西遊記》的續書:《西遊補》又名《新西遊記》(董說著)和《後西遊記》較有新意。
2、《封神演義》(許仲琳著),其書是「假商周之爭,自寫幻想」,最大特色是善於誇張,富於幻想。
3、《綠野仙蹤》(李百川著)
思考題:
1、試分析孫悟空形象
2、簡述神魔幻想小說的藝術特徵
第七講 《金瓶梅》與明清世情小說
一、世情小說
世情小說即以寫世態人情為主的小說。世態,指的是整個社會狀況和各種社會矛盾沖突;人情,包含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理想等。其作品有《金瓶梅》、《醒世姻緣傳》、《紅樓夢》、《歧路燈》等。其特徵:一是題材上遠離現實的歷史、傳奇、神怪題材轉向當代的社會人生,往往以家庭為切入點,廣泛聯系社會,即使假託歷史,也著眼於現實人生,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感;二是針對當時理學的禁錮,著重表現男女世界裡的情與欲;三是從不同角度揭露、批判社會黑暗是當時世情小說的主要風貌。
二、《金瓶梅》
1、版本:《金瓶梅》最初以抄本的流行。今見最早的刊本是萬曆丁巳(1617)年署刊的《新刻金瓶梅詞話》,人稱「詞話本」或「萬曆本」。崇禎年間有《新刻綉像批評金瓶梅》問世,人稱「崇禎本」。清康熙年間張竹坡以崇禎本為底本,將其詳細評點,以《張竹坡批評金瓶梅第一奇書》之名行世,人稱「第一奇書本」或「張評本」。
2、思想內容
書名乃潘金蓮、李瓶兒和龐春梅三人名字的綜合。全書假借《水滸》中西門慶與潘金蓮偷情一事為線索加以敷衍而成。書中另一線索為西門慶妻妾家室活動。《金瓶梅》通過暴露西門慶一生及其一家的罪惡活動,痛快淋漓地揭露了明代封建統治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深刻具體地描繪了當時從朝廷到地方大小官僚勾結惡霸豪紳,欺壓盤剝人民的血腥圖景,具有很大的認識價值和一定的反封建意義。小說還為人們展示了一個與傳統的溫柔敦厚大異其趣的、吵吵嚷嚷的女性世界。
3、意義
《金瓶梅》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有關世態人情的長篇小說。它對長篇小說的發展特別是在文體方面有重大貢獻:其一,敘事題材,從描述英雄豪傑、神仙妖魔轉向現實社會的市井人物,不僅開了事情小說的先河,而且也為古代小說轉向近代小說開辟了道路。其二,敘事視角,從仰視轉向平視而發現人的復雜性。其三,敘事重心,從組織安排故事為主轉向以描寫人物為主。其四,敘事結構,從線性發展轉向網狀交織。
三、《紅樓夢》
1、作者、版本
版本:兩個系統:一是脂本系統的抄本,八十回,因附有脂硯齋等人的評語,鼓稱「脂評本」。二是一百二十回本,又有「程甲本」和「程乙本」兩個版本。
2、思想內容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愛情、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貴族大家庭的興衰變化,揭露了封建社會末期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從而展示出封建社會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叛逆者得斗爭和奴隸為維護人身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反抗,以及一大批女性所代表的青春、愛情和生命值美及這種美的被毀滅,寫出了一出徹底的人生悲劇,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經過深入探究之後而得到的啟示。
悲劇意識:一是人生悲劇,主要指主人公賈寶玉「無材可以補蒼天」以及探春生逢末世無力「補天」的人生悲劇。二是婚姻和愛情悲劇,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及與薛寶釵的婚姻悲劇。三是女子的悲劇。四是家庭和社會的悲劇。
理想色彩:《紅樓夢》表達了作者對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好感情的理想和追求。尤其是建立在「知己」之上的寶黛愛情,不僅表現了人類崇高美麗的一面,也是作者理想、追求的核心內容。具體表現在:第一,書中所寫的寶黛愛情是理想化得才貌之愛。第二,寶黛的愛情是建立在長期了解基礎上的知己之愛。第三,所寫寶黛愛情純潔專一持久。
3、藝術成就
《紅樓夢》的寫實藝術:第一,在人物塑造方面:一是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實性;二是注意展開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及其變化;三是注重以多種手法突出人物的鮮明個性(環境襯托、詩詞、心理)。第二,在結構上,以寶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以賈府的衰敗為副線,兩條線索互為表裡,貫穿全書,其間又穿插一些小的情節線索,相互交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結構完整嚴謹。第三,在語言方面,准確、精煉、生動、流暢、色彩鮮明,富於表現力。另外,人物的語言,個性鮮明而又恰如其分。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就題材而言,《紅樓夢》借幻說法,「將人情世態寓於粉跡脂痕」,把世情小說推向最高峰。與《金瓶梅》相比,它在描寫所謂「家常瑣事」、「兒女閑情」中,不僅深刻揭露封建末世的腐朽和黑暗,而且發掘出蘊涵在生活中的詩意,表現了崇高的美學理想。第二,在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上,《紅樓夢》寫出了人物性格的獨特性、復雜性、以及人物個性與現實生活的統一性,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形象塑造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總結。第三,對中國古典小說的美學風貌也作了一次歷史性的總結。《紅樓夢》熔雅俗兩種文學於一爐,既有《西廂記》、《牡丹亭》之意境、韻味,又有《水滸》、《金瓶梅》的場面、性格和人情世態的傳神刻繪。正如魯迅先生所言:「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4、《紅樓夢》的續書:有兩種,一是從一百二十回續起,一是接在第九十七回後,前一種居多。其內容多將原書愛情悲劇改為大團圓結局。續書中,以《後紅樓夢》和《續紅樓夢》稍有可觀處。
四、其他世情小說較有價值的一是以「因果報應之談,寫社會家庭之事」的《醒世姻緣傳》(西周生輯著);一是李綠園的《歧路燈》。
思考題:
1、《金瓶梅》在小說發展史上有何成就與貢獻
2、怎樣理解《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3、簡述世情小說的創作特徵
第八講 《儒林外史》與明清諷刺小說
一、作者
1、吳敬梓的生平與創作
2、《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的批判;一是對理想人生的熱切追求。作品對科舉制度的批判主要通過對儒生形象(如周進、范進等利祿熏心、熱衷功名的腐儒)、官紳形象、(如王惠、湯奉等貪婪成性的貪官滑吏)、名士形象(如杜慎卿之類言清行濁的人)的生動描繪,全面批判了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功名利祿觀念。塑造了三類理想人物:帶有叛逆精神的杜少卿、沈瓊枝;遲衡山等所謂的「真儒」、「賢人」形象;王太、蓋寬等自食其力、置身功名富貴之外的市井奇人。
3、《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
結構藝術:其結構獨樹一幟,全書沒有貫穿始終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分別以一個或幾個人物為中心,自成段落的故事前後銜接而成,情節相互轉移,人物各有起落。「雖雲長篇,亦同短制」,兼具長篇和短篇的特長,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結構形式,很適合表現書中特定內容的需要。
敘事藝術的新特點:一是改變了傳統小說說書人的述評模式,採取了第三人稱的隱身人的客觀觀察的敘述方式。二是在擺脫了傳統小說的傳奇性、淡化故事情節,用尋常細事、通過精細的白描來再現生活,塑造人物。
諷刺藝術的新成就:通過精確的白描,寫出「常見」、「公然」、「不以為奇」的人事矛盾、不和諧進行婉曲而鋒利的諷刺。
二、其他諷刺小說(譴責小說)
1、張南庄的《何典》(10回)
2、李汝珍的《鏡花緣》(100回)
第九講 明清才子佳人小說
一、概述
才子佳人小說以描寫才貌雙全的青年男女曲折跌宕的婚戀故事為題材,其主人公必是才子佳人,他們往往以詩相慕、私訂終身,而後或由小人撥亂,或由政事牽連,遭受種種磨難,最終或由才子金榜題名,或遇聖君賢臣而得成為眷屬。
才子佳人小說在明末清初盛行的原因:一是小說發展自身規律;二是社會因素。經明清鼎革之變的社會大動盪,到清初時局甫定,統治者採取高壓與籠絡政策,迫使一部分知識分子避開敏感的題材,而進入無風險的「才子佳人」故事的創作。三是才子佳人小說中那種書中有「黃金屋,顏如玉」的思想,既迎合清初統治者的需要,也迎合了中下層文人的心理,擁有較大的讀者群。四是明初中葉以後,追求個性解放、抒發真性情的浪漫思潮,餘波至於清初,這種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才子佳人小說的興盛。
二、代表作:《好逑傳》、《平山冷燕》、《玉嬌梨》
三、敘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蘊
人物形象:理想的才子形象是才、色、情、俠並具,理想的佳人形象是貌、才、情、識兼美。敘事:有三個核心場面。即:因詩相慕(接觸方式及相愛原因);排除障礙(追求獨立自主婚姻的斗爭過程);夫妻團圓(理想結局)。
四、思想藝術特徵及影響
思想上的進步性:一是才子佳人小說把作者個人的思想感情作主觀的理想化的表現,或者說,作品中才子佳人的形象,往往是作者的一種自我體認,寄託有作者對生活的某種觀照和追求。二是才子佳人小說不同程度地肯定了青年男女之間「真情至性」的合理性,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禮法有一定的沖擊。三是把才、情、貌作為最重要的擇偶標准,對封建門第觀念給予有力沖擊。
藝術特徵:一是三段式的公式化結構。二是才貌雙全的概念化形象。三是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四是「花嬌月媚」的美學風貌。
影響:才子佳人小說在中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一是其作為一個獨特類型,自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影響著廣大讀者的審美情趣;二是它對才、情、美的禮贊,對曹雪芹的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思考題:
才子佳人小說的「才子」和「佳人」形象有何特點
如何評價才子佳人小說的敘事模式
Ⅱ 中國戲曲為什麼比小說發展快
就好像說,說話的速度比看書快一樣
我覺得戲曲因為是唱的,要求一詞淺白易懂,二調抑揚頓挫,而小說偏向於抒發個人見解,有時候你所懂的一些術語別人是外行人看不懂,內容來說,戲曲緊扣人心,當然,小說也是這樣,但是小說講究結構,也許一個懸念就要鋪墊很久,相反,戲曲就比較直接。
Ⅲ 中國古代小說和中國古代戲曲之間的相互影響
戲曲源於說唱,小說源於話本,而說唱藝人的「劇本」就是話本,所以小說戲曲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聯系。它們在發展歷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例如宋元時期三國故事的戲曲單刀會為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提供了素材和思路,而三國演義又促進了戲曲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