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小說外還有什麼寫的
1. 中國古代小說分為哪兩大類
中國古代小說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史志子部小說,一類是白話小說。
中國古代小說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二十五史《藝文志》著錄的小說,通稱史志子部小說;一類是流行於民間的通俗小說,也稱白話小說,一般不入二十五史《藝文志》。
這里所說的二十五史,是學術界對歷代官修正史的統稱,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
另外,還有《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而《藝文志》則創始於《漢書》,著錄當時傳世的漢及漢以前文獻,《隋書》和《舊唐書》則稱《經籍志》。在二十五史中,雖有部分正史未設《藝文志》或《經籍志》,但清代學者都做了補輯工作。
20世紀中國古代小說的簡介:
20世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主要採用西方現代小說觀念,強調小說的故事性和虛構性,因此,不少中國史志小說未能進入研究者的視野,甚至有人根本不承認它們是小說。中國史志小說的文獻整理編纂與研究也就不可能全面展開,許多有價值的文化資源得不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提升,中國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關注和喜愛,中國學者的文化本土意識和學術本位意識也日益增強。
2. 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四大類體裁是什麼
即指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四種文學創作體裁,是文學創作最為常見也最為高端的四種體裁。
①詩歌
傳統的詩是有韻律的文學作品。它通過想像與抒情來表達某種強烈的情感。詩是歷史最悠久的文學形式。中國是世界上詩歌最發達的國度之一。
②散文
這是一種沒有嚴格的韻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學形式,與韻文相對。中國的散文從先秦諸子散文發展而來,代有散文名家名作。其中歷史散文和賦體以及奏議文告等應用文體,對後代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自古是世界上散文最發達的國度。
③戲劇
這是另一種古老的文學形式,主要通過不同角色之間的對話來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戲劇可以用於舞台的表演,也可以閱讀。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
④小說
這是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通過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環境的描述來概括地表現社會生活。「小說」一詞最早記載於《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小說,是從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濫觴,經過漢末六朝的筆記,到唐傳奇宋話本擬話本而成熟,再傳至明清以四大奇書(後《金瓶梅》被《紅樓夢》取代,成「四大名著」)為代表的長篇小說和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小說。
(2)我國古代小說外還有什麼寫的擴展閱讀
中國小說淵源於古代神話傳說,經歷了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明清章回小說和「五四」現代小說的發展過程。
1、志怪志人小說:
指我國漢魏六朝的談鬼神怪異的一種舊小說。起源於古代神話和傳說。如《搜神記》、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2、傳奇小說:
是一種情節多奇、神異的古典小說。一般指唐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是元、明、清三代小說、戲劇作家汲取題材的寶庫。其源出於六朝「志怪」。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如李朝威的《柳毅傳》。
3、話本小說:
指宋元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後成為小說的一種樣式,即話本小說。話本的出現是「小說史上一大變遷」,它對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4、擬話本小說:
明代文人模仿話本體制、形式進行創作的小說,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5、章回小說:
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一種樣式。是在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分章敘事的小說。特點是概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矛盾沖突的段落,劃分為若干回,並多用對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內容。
每回開頭常有詩詞。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內容,以便銜接本回內容;每回結尾,多在情節高潮時戛然而止,留下懸念。
6、譴責小說:
以揭露社會弊病,並對封建官場和社會的種種病態進行鞭笞與譴責的一類小說的總稱。產生於辛亥革命前後。
7、演義小說:
舊體長篇小說的一種,概括史書、傳說,用近代口語鋪敘成文。是由講史話本發展而來的。
3. 中國古代文體有哪些
古代八大文體為:表、說、記、銘、序、辯、傳、詔
1、表
(議論文)奏議的一種。
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中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此外,還有一種專議朝政的文章,又統稱「表」。「表」的基本特徵是「動之以情」。
2、說
(議論文)是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
3、記
(記敘文)雜記。
包括:
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
4、銘
(稱頌功德,記敘文)用於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
銘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文體,用來記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
5、序
(記敘文)贈序。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
序(敘)是一般的序言,放在書的前面;跋則放在書的後面,即後序。
上古時代的序都是放在後面的。有人認為《莊子·天下》篇就是《莊子》的序。至於《淮南子·要略》篇,《論衡·自紀》篇,《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敘傳》等,更顯然都是序言,它們都是在書的後面。《說文解字》的序也在後面。後來像蕭統《文選》等書,序文才移到前面。
6、辯
「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
論辨類就是論說文,包括哲學論文、政治論文、史論、文論等。先秦諸子書,一般都可認為論文集(通常都以政治為主)。單篇論文則以賈誼《過秦論》為最早。
論辨類或者是發表自己的主張,闡明一個道理(論):或者是辨別事理的是非,駁斥別人的言論(辨)。舉例來說,《淮南子》是論,而《論衡》則是辨;《過秦論》是論,而《神滅論》則是辨。
7、傳
(記敘文)記述個人生平事跡的文章。一般來說多為記述那些在歷史上較有影響而事跡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跡。多採取敘述、描寫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風貌。這種文體,貫用於史書。
8、詔
詔令類是皇帝對臣下的書信。詔令和奏議本來都是書信,但因封建時代最高統治者被認為與一般人不同,所以臣子給皇帝的書信叫奏議,皇帝給臣下的書信叫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