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萊爾斯我的一生一部最好的小說
① 20世紀外國文學史
手頭有70年以後的……
70年代以後各國文學的豐富多彩,總起來說,恰恰在於它的多元化狀態,在於一批極有天賦,然而有著不同年齡和學識,不同文化背景、思想內涵和表現形式以及不同成就和影響的文人的集合,使一切思想、主義、流派都要在這個時代展現,所有卓爾不群的大家都要分享這方文學勝地的一角秀色。首先是在歐洲,因為它擁有眾多的文學大國和優秀作家。這30年間,獲諾貝爾文學獎的31名作家中,歐洲便有19位,佔了近三分之二,可謂人才輩出。雖然歐洲各國的情況不同,文學面貌各異,甚或大相徑庭,但它們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表現出的活力、創新和多元化傾向卻十分相似。七八十年代,蘇聯的社會主義文學取得了新進展,具有一股鮮活的生命力,各種題材、風格的作品大量涌現。同時,也涌現出眾多馳名國內外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1985年蘇聯開始改革,提出「社會進一步民主化」和「擴大公開性」的口號。1986年,蘇聯第八次作家代表大會在「民主化」和「公開性」原則下召開,會議氣氛緊張,爭論激烈,作家間的矛盾和分歧公開化。1987年,回歸文學的「反思」冰山突現水面,直至1989年,反思和回歸的熱潮勢頭不改,大量被禁作品開禁,一時間洛陽紙貴,文學雜志訂數猛增。這一年,主導蘇聯文壇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從作協章程中刪除。1990年成為「索爾仁尼琴年」,各雜志紛紛搶登他的被禁作品。1991年,風雲突變,蘇聯黨政高層領導斗爭加劇,各種矛盾公開化,最終導致存在七十餘年的社會主義蘇聯解體,蘇聯文學終成歷史。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家由於多年來的積怨和不同政見被分成對壘的兩軍,口誅筆伐,俄羅斯文學迎來了寒冷的冬天。幾年後,文學界的這場惡戰始趨平息,各種作品百無禁忌、良莠不齊,紛紛破土而出。這些年,老作家們接連謝世,尚存者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那些40年代前後出生的作家逐漸成為文學中堅,一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青年作家則脫穎而出,給俄羅斯文學平添一抹春色。但是,俄羅斯文學欲現昔日的輝煌,恐怕還得「蓄芳待來年」。東歐(現稱中歐和東南歐)諸國與蘇聯情況基本相似。在波蘭,哥穆爾卡任第一書記的兩個五年計劃(1961—1970)期間,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1970年底格但斯克等沿海城市工人罷工。70年代後期國家經濟惡化,全國發生罷工浪潮,團結工會應運而生。1981年雅魯澤爾斯基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同年12月波蘭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所有文藝團體被取消,所有出版機構被查封,文學刊物停刊,一些作家移居國外。1983年7月戰時狀態結束,1989年12月29日波蘭人民共和國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詩歌在波蘭文學中佔有特殊地位,尤其是詩人米沃什和女詩人希姆博爾斯卡獲諾貝爾文學獎,更增添了波蘭當代抒情詩的分量。除了這兩位,享有盛譽的老一代詩人還有赫伯特和魯熱維奇,以及40年代出生的巴蘭恰克和李普斯卡,青年一代則有奧哈拉派的希維特利茨基和波德夏德沃,古典化派的迪斯基和凱拉爾,先鋒派的索斯諾夫斯基。幾代詩人的詩歌特色、藝術形式和美學追求不盡相同,顯示出波蘭詩歌多元化的發展傾向。匈牙利於1968年開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導致國內政治生活的重大變化。1989年10月8日,社會主義工人黨代表大會上該黨終止工作,成立匈牙利社會黨。同月,國會修改憲法,規定國家實行多黨制,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為匈牙利共和國。文學創作在七八十年代除了現實主義作家外,也出現了以沙布·瑪克托、曼蒂·伊萬為代表的「新月派」作家和以山陀·弗倫茨、弗耶什·安德烈為代表的「更新代」作家。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導致蘇聯出兵,領導人杜布切克被捕;昆德拉等作家被開除出黨,流亡國外;哈韋爾等被監禁;大批作家遭流放;由塞弗爾特任主席的作家協會被解散。1969年胡薩克任捷共中央總書記,1987年他辭去總書記職務,只任總統;1989年又辭去總統職務,同年捷聯邦會議兩院選舉杜布切克為聯邦議會主席,劇作家哈韋爾任總統。1993年元旦,捷克斯洛伐克分為兩個獨立國家:捷克和斯洛伐克。這一時期捷克斯洛伐克文學上最負盛名的是198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塞弗爾特和流亡國外、已入法國籍的作家米蘭·昆德拉。在法國,1959年至1963年國民經濟高速增長,但工業的過度發展也激化了社會矛盾,社會不滿情緒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中暴露無遺。這次事件震撼了法國,創造了新的意識形態氛圍,並導致1969年戴高樂退出政壇,結束了一個時代。因受語言學、符號學和心理分析學影響,徹底拋棄現實主義而盛極一時的新新小說派開始衰退,主將索萊爾斯於1980年與《如實》雜志徹底分道揚鑣,法國文學進入一個沒有中心、沒有旗幟、沒有流派的多元化時代,文學的通俗化趨向不可阻擋。原為新小說派元老的西蒙,在法國文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於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那匠心獨運、「將詩人和畫家的創作力與對時間的深刻意識結合在一起」的創作思想和風格,無疑使他成為這一時期自成一格的文學大師。1996年去世的杜拉斯,擅寫日常生活,但她擯棄原先以情節取勝的傳統方法,把故事寫得撲朔迷離,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得細膩感人。一部以少年時代初戀為背景的小說《情人》,纏綿悱惻,充滿異國情調。同樣拒絕傳統的勒克萊齊奧,他的作品中無論是荒漠大海的神秘冒險,還是節奏瘋狂的都市生活,細膩無序的描寫總是與荒誕、寓意性的概括相依相融,傳達出作者強烈的主觀感受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圖尼埃大器晚成,43歲時才發表處女作,但即獲大獎,第二部作品《榿木王》又獲龔古爾獎,確立了在法國文壇的地位。其作品想像豐富,荒誕離奇又充滿象徵,但它不同於通俗的科學幻想小說。莫迪亞諾的作品虛實相間,結構緊湊,語言明快。通過回憶與想像,以表現生活的不安定和潛伏的危險。戰後英國,其殖民帝國土崩瓦解,殖民地紛紛獨立。1982年英軍遠征馬爾維納斯群島,而1997年英國最後一個殖民地香港回歸中國,最終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史。但「英語世界」的出現,使英語文學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個強大的話語體系。許多用英語寫作的英聯邦作家移民英國,亦給英國文學增添了絢麗的篇章。這30年,英國文學前有卡內蒂(用德語寫作)和戈爾丁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有出生於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的「後殖民」作家奈保爾再摘桂冠。這30年,英國文學既有老作家萊辛、戈爾丁、斯帕克、福爾斯寶刀不老、筆耕不輟,又有馬丁·艾米斯、麥克尤恩、巴恩斯等中青年作家脫穎而出,日臻成熟;也有布魯克納、拜厄特、德拉布爾等女作家巾幗不讓須眉,還有號稱「移民三雄」的奈保爾、拉什迪、石黑一雄之崛起,蜚聲國際文壇。這30年,英國詩壇異彩紛呈,新人輩出,多元化的開放格局造就了又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的西默斯·希尼。希尼的詩具有鮮明的民族背景和地方特色。品特的戲劇也成就斐然,1996年被授予終身成就獎,其戲劇作品語言幽默洗練,善用荒誕和比喻,富有象徵意義。德國在戰後分裂成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一道柏林牆將一個民族分為東西兩個陣營,走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拆除,1990年兩德統一,長達四十年的分裂歷史終結。民主德國曾擁有三位一流作家,一位是女作家克麗斯塔·沃爾夫,她的《卡珊德拉》和《美狄亞》成功地運用豐富的藝術手段,集神話、象徵、荒誕、夢幻於一體,將真實材料與文學虛構及主觀評述有機結合,表達她對人類命運的憂慮;一位是劇作家海納·米勒,他藉助歷史、神話和傳說,並對戲劇表現形式進行創新,怪誕奇崛中顯露出本人的悲劇史觀和對歷史與現實的批判;另一位是詩人布勞恩,他的創作簡潔、冷靜、客觀,富於哲理,表現出對變革的渴望和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聯邦德國有兩位作家海因利希·伯爾和君特·格拉斯獲諾貝爾文學獎。伯爾「憑借他對時代的廣闊視野,結合典型化的靈敏技巧,對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格拉斯「以他嬉戲般的黑色寓言描繪了被遺忘的歷史面貌」。而以心理分析和細節描寫著稱的馬丁·瓦爾澤,模糊了高雅文學和通俗文學界線的居斯金德,專寫家庭生活、表現人的生存狀態的女作家沃曼,通過荒誕手法表現現代人失落感的劇作家博托·施特勞斯等,都是當今德國文學的佼佼者。奧地利1938年被納粹德國吞並,後作為納粹德國的一部分參加侵略戰爭。1955年,美、英、法、蘇四方佔領國同奧地利在維也納簽訂條約,並於同年10月撤出佔領軍,接著奧國民議會宣布奧地利永久中立。文學上,奧地利屬德語文學,約翰內斯·馬梅爾與德國的海因茨·康薩利克同為當代德語文學中最負盛名的大眾文學作家。托馬斯·伯恩哈德和彼得·漢德克則是戰後奧地利最重要的作家。前者主要寫小說,主題常為疾病、災難、死亡、絕望和沉淪;後者主要寫劇本,創作完全違背傳統戲劇,是一種沒有情節、對白、場景、道具的「說話劇」。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戰後政局相對穩定,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均年收入居世界前列。文學創作分德語地區和法語地區,而用德語寫作的作家更為著名,其中迪倫馬特和弗里施成就最大,均為戲劇家和小說家。前者的戲劇立意鮮明,荒誕離奇而富哲理,情節完整而語言幽默;後者的劇作大多表現他對世界的悲觀看法,並有極強的喻意性;小說多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和個性自我認同的困難。義大利從戰後至60年代初,經濟發展較快,但後來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使它陷於困境。70年代後,實行嚴厲的經濟緊縮政策,國民生產總值開始緩慢回升。80年代初又一次爆發的經濟危機持續了三年多,高失業率激發了社會矛盾,恐怖活動猖獗,政府換班頻仍,民眾心理空前脆弱。文學失去了昔日新潮迭涌、流派更替的局面,一片凋零,70年代後始恢復元氣,被先鋒派否定的現實主義有所振興,實驗主義繼續發展,風格獨具的作品時時出現,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兩次被義大利作家——蒙塔萊和達里奧·福摘取。前者的詩歌表達人的內心世界之細微感情,現代人那孤凄、哀婉、怨懟的情感隱逸於詩的藝術意象之中;後者集編劇、導演、演員、舞美設計於一身,發揮假面喜劇即興表演的特長,兼收歐美現代派戲劇的各種表現手法,創造出獨特的現代諷刺喜劇。埃科是位文藝批評家,也是位文學家,將自己對中世紀文化的研究成果融於結構繁復、情節曲折離奇的小說中。卡爾維諾在其寓言式小說中融現實、幻想、哲理為一體,凝重荒誕的哲理性內容和觀念糅合在寓言故事所特有的神秘朦朧的美感之中。莫拉維亞遵循寫實主義傳統,以他那敏銳的觀察力和精細入微的心理描寫,力圖揭示異化社會不同時期的特點和人們精神上的危機。西班牙因佛朗哥的獨裁統治而長期閉關自守。1975年佛朗哥去世,西班牙歷史翻開新的一頁。自80年代起,西班牙經濟高速增長,文學也蓬勃發展。阿萊克桑德雷和塞拉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者繼承西班牙抒情詩傳統和現代派手法,對人生、愛情和當今社會的境況作了深刻探求和描述;後者的小說多圍繞死亡主題展開,「以富有節制的同情」和充滿悲劇色彩的敘事「勾畫了孤獨無助者令人心顫的形象」。葡萄牙的情況與西班牙有些相似,獨裁者薩拉查在葡統治長達37年,1970年病逝,1974年一些中下級軍官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法西斯政權。但直到1986年蘇亞雷斯當選總統,葡萄牙近六十年才有了第一位文人總統。同樣,葡萄牙這時有了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他是位關心世界命運的作家,作品新穎獨特,充滿隱喻和暗示,「通過由想像、同情和諷刺所維系的寓言故事,不斷使我們對虛幻的現實有所了解」。北歐的丹麥、瑞典、挪威、冰島和芬蘭,在6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但70年代隨著經濟危機和失業人數增加,各國經濟發展趨於不平衡。瑞典經濟發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教育高度普及,以現代福利國家著稱。挪威的石油出口為其帶來巨額利潤。丹麥女作家索若普為丹麥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以寫婦女的日常生活著稱。瑞典1974年有兩位作家雍松和馬丁遜同獲諾貝爾文學獎,但都在70年代去世。目前重要的作家為詩人古斯塔夫松和女小說家埃克曼。冰島當前最受歡迎的作家為描寫漁民生活、反映冰島巨變的卡拉松和描繪一個充滿歡笑和痛苦的世界的古德蒙德松。芬蘭的阿爾波·魯特為芬蘭著名工人作家,以寫赫爾辛基工人生活著稱。希臘有著古老的歷史和文化。1946年爆發內戰,1949年希共在內戰中失敗,大資產階級掌權,實行白色恐怖。1967年軍人發動政變,建立獨裁政府。1973年廢黜國王,確立共和制,1974年軍政府垮台。1981年議會選舉,由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執政,並進行了一些社會改革。1979年詩人埃里蒂斯因「從源遠流長的希臘傳統中汲取營養,以強烈的感情和敏銳的智力顯示了現代人為爭取自由、從事創造性活動而進行的斗爭」獲諾貝爾文學獎。70年代後,亞洲各國經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繁榮,但地區沖突和民族矛盾不斷:兩伊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伊戰爭,中東戰爭,印巴沖突,巴以沖突,印尼和菲律賓的民族沖突……影響著亞洲地區的安寧,但總的趨勢仍是和平與發展。與此同時,各國的文學也有新的發展,新的成就。日本文學在七八十年代錯綜復雜的社會思潮和文學思潮影響下,出現了許多文學派別,如「透明族」、「作為人派」和「內向派」等。這些文學派別的出現,一方面打破了日本文學的舊傳統;另一方面由於作家的反常心理和對現實的不滿,他們的作品中彌漫著種種迷惘、失落、空虛和頹廢情緒。到90年代,這些風行一時的派別漸漸風流雲散,呈現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態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薩特存在主義哲學和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同時,將自己的美學觀和政治觀融入日本傳統美學中,「在荒誕的故事敘述里蘊藏詩意的抒情,對人類危機進行深刻的思考」,開創了另一番天地。印度文學自50年代起盛行的區域文學流派長盛不衰,一直延續至七八十年代。作家們以邊緣小村落為依託,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那裡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90年代後,一批用英語寫作的中青年作家,如阿魯·喬希、維克拉姆·賽德、烏帕馬尼亞·查特吉和女作家阿妮塔·德賽、帕拉蒂·穆克吉等脫穎而出,他們的作品集荒誕與現實於一身,將富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傳播至世界。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後,大批猶太作家從世界各地聚集到此,共同創造了以色列文學的繁榮。五六十年代以色列文學的領軍人物是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格農,他「從猶太人民的生活汲取主題」,創造出「深刻而具特色的敘事藝術」。60年代至90年代「大屠殺文學」的代表人物為阿佩費爾德,他的《為每樁罪惡》和《不朽的巴特法斯》為這一流派的代表作;而奧茲則是「新浪潮文學」的代表人物,主張以色列與巴基斯坦和平共處,共同發展。非洲各國均屬發展中國家,經濟相對不發達,政局動盪;文學創作水平參差不齊,用阿拉伯語、法語和英語創作的國家和地區,水平相對較高。埃及是文明古國,1953年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1967年中東戰爭,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1978年,埃及通過談判收回西奈半島。1981年薩達特遭暗殺,穆巴拉克當選總統至今。他執政後,堅決鎮壓國內極端勢力,繼續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注意改善人民生活。1988年,小說家馬哈福茲因「開創了全人類都能欣賞的阿拉伯語言敘述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繼承阿拉伯文學傳統,又吸收和運用象徵、隱喻、荒誕、非理性等現代手法,豐富小說的表現力。奈及利亞原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宣布獨立。獨立後,歷史遺留的地區和部落矛盾日趨尖銳,政局不穩,軍事政變不斷,至1985年共有六次大的政變,70年代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1986年,劇作家兼詩人、小說家的索因卡,因「以廣闊的文化視野和詩情橫溢的聯想影響當代戲劇」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將西方現代戲劇藝術與約魯巴傳統藝術相結合,對發展非洲民族戲劇作出了重大貢獻。南非1961年退出英聯邦,成立南非共和國,是非洲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但南非當局長期以來推行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黑人領袖曼德拉被判終身監禁,直至國大黨在大選中獲勝。1991年,白人女作家戈迪默獲諾貝爾文學獎。澳大利亞在戰後鼓勵英國和歐洲人移民,1966年對移民政策進行修改,允許亞洲人移民定居,至80年代後移民人數激增,使澳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同時亦滋生豐富的物質生活和人的意識危機的矛盾。1973年小說家懷特因「以史詩般的氣概和刻畫人物心理的敘述藝術,把一個新的大陸介紹到文學領域中來」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一部《風暴眼》集中體現了他的創作思想和現實主義的敘事手法,寫出了當代澳大利亞人的自私、冷漠、苦悶和迷茫。彼得·凱里是「新小說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長篇小說《奧斯卡和露辛達》是受到贊譽最多的作品,而伊麗莎白·喬利是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她發表的許多表現女性問題的作品具有獨特而強烈的藝術效果。戰後加拿大經濟迅速發展,70年代以來魁北克省獨立運動曾多次造成國內政治危機,1982年以《憲法法案》替代《英屬北美法》,並確定法語和英語同為加拿大國語。加拿大民族文學在歐洲文學和美國文學的影響下逐漸走向成熟。加拿大英語文學的代表人物是女作家阿特伍德,其長篇小說《使女的故事》描寫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荒誕世界,被認為是女權主義的代表作。她的詩歌一反傳統詩的形式,以出人意料的意象,不帶感情色彩的風格,表達對婦女生存狀況的關注。邁克爾·翁達傑的作品帶有鮮明的多元化特色,一部《英國病人》轟動國際文壇,被認為是「反殖民小說的經典之作」。法語文學作家安娜·埃貝爾以《卡穆拉斯卡》被稱為「當代最優秀的魁北克小說家」。美國在60年代由於捲入印度支那戰爭,並將越戰升級,導致經濟衰退。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1974年因水門事件被迫辭職,美國爆發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1975年福特政府正式宣布侵越戰爭結束,但美蘇兩國軍備競賽越演越烈。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布希和柯林頓政府一面試圖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一面充當「世界警察」角色,參加海灣戰爭,長期從各方面制裁伊拉克,在科索沃問題上干涉別國內政,大肆轟炸南斯拉夫。這30年,美國文學如同它的政治經濟一樣變化很大。索爾·貝婁和辛格獲諾貝爾文學獎,加上馬拉默德和菲利普·羅思,使美國文學擁有四位猶太裔現實主義大作家。他們的構思、筆法、風格、哲理思辯各不相同,但都將細致描寫與象徵、荒誕、寓意性的概括相交融,創造出新的語境,來表現美國的社會現實和猶太人的生存與命運,傳達出作者強烈的主觀感受和對現實的悲劇性理解。同樣,厄普代克也以描寫細膩和現象主義方法見長,在他創作中佔主要地位的「兔子系列」,花費40年時間描寫了不同時期的中產階級人物兔子哈利·安斯特朗姆的經歷和命運,反映出近半個世紀來美國社會的變遷。常以暴力和愛情為創作主題的女作家歐茨,在傳統的現實主義基礎上兼容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象徵主義、神秘主義等手法,表現了美國現代社會的復雜生活。卡弗和貝迪描寫平凡生活的細節,塑造各具特色的小人物形象,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誕,成為「簡約派」的代表人物。變化迅速的美國生活,促使一些作家用更新穎的手法來反映現實。巴思的作品充分體現了他豐富的想像力和實驗精神;馮內古特發展了60年代海勒式的「黑色幽默」,融科學幻想為一體,對美國社會進行漫畫式的嘲諷和揭露;多克托羅對歷史和歷史人物進行虛構和編織,用匪夷所思的情節來懷疑美國社會繁榮安定的真實性。品欽在「黑色幽默」的基礎上,以各種艱深的現代科學、雜亂無章的內容和晦澀難懂的語言來營造當代社會令人窒息的夢魘般氣氛。這30年,美國文學亮點中的亮點,是黑人文學的崛起並融入美國的主體文學。哈里的《根》、艾麗斯·沃克的《紫顏色》、伊什梅爾·里德的《物神》、懷特曼的《隱匿地》以及桂冠詩人麗塔·多弗,劇作家奧古斯特·威爾遜等,都以他們出色的作品和非凡的才能讓人刮目相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更為美國文學增添了一抹亮色,而1987年俄羅斯僑民詩人布羅茨基獲諾貝爾文學獎,則多多少少讓俄羅斯感到幾分沮喪和無奈。60年代西班牙語美洲文學曾發生震驚世界的「文學爆炸」,造就了一批蜚聲世界的作家,魔幻現實主義、心理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社會現實主義等流派紛呈。70年代以後文壇繼續火爆,但進入80年代後,隨著聶魯達、阿斯圖里亞斯、卡彭鐵爾、科塔薩爾、博爾赫斯、魯爾福、紀廉等一批文學大家凋謝,文壇顯得靜寂許多,到了90年代才又奇跡般復甦,新老作家開始新一輪沖刺。智利的巴勃羅·聶魯達、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和墨西哥的奧克塔維奧·帕斯分別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們的獲獎既是西班牙語美洲文學的驕傲,亦給諾貝爾文學獎本身增添了榮光。而阿根廷的博爾赫斯雖未獲此獎,但其聲名並不在他們之下。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說清冽、明麗、靈動、精緻,令人神醉情馳。在富恩特斯筆下,現實主義又重放異彩,歷史和幻想在作品中交融、升華,組成一首深沉悠遠的命運交響曲。擅長結構現實主義的巴爾加斯·略薩,個人情愛和社會重大政治問題在他的作品中交相輝映。卡夫雷拉·因方特注重文學語言的探索與革新,浪漫主義的愛情悲劇被他注入了獨特的古巴音樂舞蹈成分。文學爆炸後,拉美一些青年作家脫穎而出。智利的伊莎貝爾·阿連德以一部充滿魔幻的《幽靈之家》演繹了一個國家風雲變幻的歷史;她的同胞埃德華茲1999年獲塞萬提斯獎,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墨西哥的勞拉·埃斯基韋爾的《沸騰》讓讀者再次領略魔幻現實主義的魔力;阿根廷的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重新回到情節,並在小說的敘事結構中融入影視手段;多產的波塞在《天堂之狗》中用艱深而高品位的文字展示落後的文明與文明的落後。巴西受葡萄牙殖民統治長達三百餘年。1964年軍人發動政變,建立軍人政權,三屆政府均實行獨裁統治。1979年文人政府掌權,實行大赦,改革經濟,逐漸使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特雷維桑為巴西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其作品短小凝練,意韻深刻。特萊斯為巴西最負盛名的女作家,文筆細膩流暢,揭露社會風氣的敗壞和道德的淪喪。卡布拉爾是戰後巴西詩壇聲望最高的詩人,具岩石般冷峻的抒情色彩。而維里西莫則是當今巴西最知名的專欄作家。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上的一個小點——聖露西亞,面積61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十三萬,其中黑人佔九成,原為英國殖民地,1979年始獲獨立,經濟以香蕉種植業為主。如今小小的島國,因它的子民沃爾科特獲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而聞名遐邇。瑞典文學院稱他的敘事長詩《奧梅羅斯》是「一部恢宏的加勒比史詩」,稱他的大量詩作「散發出光和熱,並深具歷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產物」。20世紀末的世界文學乃至文化已顯現出多元化和通俗化走向,這種走向也許還將對21世紀的世界文學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② 藝術史上的同性戀都有誰
同性戀自古就有。希臘時期不必說了。近代西方藝術家長串名單是同性戀。譬如舒伯特。有資料說勃拉姆斯、肖邦、貝多芬,甚至托爾斯泰,均有同性戀傾向。當然,最著名的,確鑿無疑的同性戀藝術家是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卡拉瓦喬。二十世紀人文藝術領域同性戀者更多:巴特爾、福柯、沃霍爾、羅森伯格、帕索里尼等等。在中國,身為同性戀的著名藝術家還需要求證,古代,鄭板橋算一位,他的愛人出現在他的詩作和畫款中,有名有姓。袁枚也是。他的《隨園詩話》、《子不語》,還有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錢泳的《履園叢話》、明代沈德符的《敝帚軒剩語》,都寫到同性戀,既不詫異,也不避諱,更沒有譴責的意思。同性戀在中國歷史中不是社會問題,東漢12個皇帝有8個是同性戀,或至少是雙性戀。
柴可夫斯基:基本上他的音樂優美的令人傷感,感情非常的細膩。因為同性戀的行為而被人告到皇上那裡去,最後不得不自殺。
王爾德:也是因為同性戀行為而被告上法庭,不同的是王爾德因此坐了牢。
達芬奇:他是個萬能人,會設計建築,懂天文學,解剖也很行,音樂也是,還會發明很多東西,包括武器。他在24歲的時候曾被人密告他與自己的同門師兄弟犯了同性戀之罪。不少人說《蒙娜麗莎》是由一個有異裝僻的男子為原型的。只是那笑容卻欺騙了無數人。
米開朗基羅:基本上米開朗基羅跟他的幾個男模特兒都有關系。特別是與男模特卡瓦利尼的愛情更是被後人拍成了電影。想起來從小喜歡上素描是因為《大衛》,那種完美的充滿力與美的男性似乎有著一種高貴的古希臘血統。這到底是以他的哪個情人為原型的?我不得而知,但那種波瀾壯麗的美麗是極其永恆的。特別一提的是老米有不少情詩,他死後出版商在出版時將詩中的男性稱謂改成了女性稱謂。
紀德:不久前還看過一本介紹諾貝爾文學獎歷代得主的書,講到紀德時並沒有提他是個同性戀。我只覺這樣的忌諱很無聊。《背德者》是紀德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有著戀慕男童僻好的年輕男子的故事,那幾乎是紀德的自傳。
屈原:沒有人能證明屈原與他的弟子宋玉有著類似古希臘試的師生戀。但不止一人提到屈原與楚懷王的關系是特別的。我一向認為中國古代的君臣關系類似於戀愛關系。而屈原在這一方面有著更為執著的表現。讀《離騷》時,讀到那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陳子展的解釋是:美人,君王。還可以讀到很多。不過我被那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誘惑的幾乎抓狂:)如果有人問我《九歌》中誰最美我會說立於洞庭湖畔被秋風秋葉拂了一身的湘君。真的《九歌》中的男神的描寫比女神的還要來的唯美。
古希臘與古羅馬的那些文化巨頭幾乎不用談了,十有七八都有著同性戀傾向。後世可以找到很多關於這類的記述。我只需引用司湯達在《情愛論》中的一段話:「沒有什麼比我們今天用通常的眼光來看待古人及古代藝術更可笑的了。由於讀到的只是粗略的譯文,我們無法看出古人對我們所反感的裸體及裸體藝術的特別崇拜。在法國,人們只把」美麗「一詞用來形容女性。古希臘人中不存在騎士風度,有的只是我們今天認為反常的那種愛。。。。。。。我們可以說。他們培養的情感是現代社會所排斥的。」
蘇格拉底的《對話》有一篇叫《菲多》。菲多是個貴族出身的美少年因為當了戰俘被賣到了妓院。蘇格拉底與他曾有過關於靈魂不朽的對話。而柏拉圖的《會飲篇》是古希臘最重要的關於同性戀的作品。在此我想說的是古希臘人的侍酒者都是最美麗的少年,用兩個手指傳遞酒杯,動作又優美又大方。由於古希臘是這樣的,所以隨便列個文化巨頭都會有人說他是個同性戀,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而問題是那時在盛行。(這些出自偶那本《古希臘風化史》作者:一位德國有名的學者。版本2000年頭版)
③ 巴赫花精能緩解兒童焦慮嗎
達芬奇的痛「雞奸者」的指控是達芬奇一生的隱痛。1476年,他被控與17歲的男模特發生關系,在兩次聽證會後,這案子因為證據不足而不了了之。這次審判無疑給達芬奇帶來了巨大的心靈創傷,之後的歲月里,他竭盡所能保護自己的私生活,甚至用倒寫法隱藏真實思想。所以,一切關於他是同性戀的猜想都停留在捕風捉影的階段。但不論如何,這仍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許多歷史學家指出達芬奇傾向於男性,他一生從未與任何女人有過親密關系,他的畫作也證明了他對男性美的迷戀。他的素描基本上只針對男性裸體,對性器官的描繪尤其引人注意,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很少畫到女人脖子以下的部分,即便畫了,性器官也非常模糊甚至扭曲。另外,達芬奇筆記本里的許多注釋暗示了他與男學生GianGiacomode'Caprotti的曖昧關系,據說這關系持續了20年。達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畫作《施洗聖約翰》美麗卻妖冶,畫中那男女莫辨的聖約翰原型就是Caprotti。1910年,弗洛伊德利用達芬奇的筆記作為原材料對其性取向進行了深入研究。他認為,達芬奇將他的性慾表達在作品中,許多未完成的作品便是一種性挫敗的象徵。米開朗基羅:卡瓦切里的囚徒米開朗基羅終身未娶,不少人據此推斷他喜歡男人,恰好達芬奇也有此傾向。說米氏是同性戀者並非空穴來風,他確實不怎麼愛女人,甚至無法在有女人的屋裡多停留。他的雕繪中也有女性內容,卻從未涉足過嬌媚的少女題材,繪制的都是豐腴、成熟的女體,呈現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據說米氏即便在繪畫女體時,用的也是男性模特。他與多個男模特有過情感糾葛,為他們寫下了眾多詩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時間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詩句:「我卑微的塵軀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臉龐與美麗的雙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擁時,/兩個靈魂相融所迸發的火焰。」而最得他傾慕的無疑是羅馬貴族托馬索·卡瓦切里。1532年秋天,23歲的卡瓦切里在聖安傑洛與米開朗基羅初次見面。他翩翩的風度、高貴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米氏對男體的敏感與熱愛近乎痴狂,這也令我們有幸看到《大衛》、《摩西》、《奴隸》組像、《創世紀》等一系列驚人之作。見到卡瓦切里的幾個月內,米開朗基羅畫出了他最好的幾幅素描,其內容全部來自希臘神話,有駕駛金車馬的法厄同,有被禿鷲不斷啄食肝臟的提圖斯,有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為美第奇禮拜堂製作朱理亞諾公爵雕像時,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臉孔,他對他的眷戀,由此可見一斑。詩歌中,米氏更將對方的名字比做他賴以生存的食物,接著又寫道:「不……食物只營養我的身體,你的名字卻滋潤我的身體和靈魂,使它們充滿快樂,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懼怕亡。」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沒有背叛藝術大師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終是他忠誠的贊賞者。直到米氏彌留之際,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馬勒、托馬斯·曼、維斯康蒂:三個人的《魂斷威尼斯》一天,馬勒無意間推開著名男中音西奧多·萊希曼的門,發現他正和一個合唱隊的男生廝混。萊希曼立刻被掃地出門,幾個月後便心碎而。馬勒一向同情少數派,何以這次如此絕情?於是大家注意到那些試圖勾引他而屢屢失敗的女高音們的猜測——馬勒此舉是為了自保,如果萊希曼的醜事被別人發現,他多少有瓜田李下之嫌。在馬勒去世之年,托馬斯·曼以馬勒為原型創作了一部經典同性戀小說《魂斷威尼斯》,講述作家阿申巴赫在威尼斯邂逅了一位美少年,於是留連在霍亂籠罩的城市。馬勒到底是不是同性戀,誰也說不清,但托馬斯·曼在聽了第八交響曲後,激動地發現了其中的同性戀傾向,感到「自己黑暗的激情突然明亮了」。《魂斷威尼斯》其實是托馬斯·曼的自傳,在他後公布的日記中,人們終於發現了那看似甜蜜的家庭生活背後的真正秘密,他的愛情對象從來不是妻子,而是一位年輕的提琴手、畫家保羅·恩伯格。六十年後,大導演維斯康蒂在風燭殘年將《魂斷威尼斯》搬上了銀幕。大概只有這部作品才能表達他初見美少年伯格時的傾慕之情。那一年,他五十八歲,伯格二十四歲。之後的十年中,伯格成為他電影中的主角,亦是他生活的伴侶。《魂斷威尼斯》中美少年達齊奧的扮演者是從三千名少年中精選而出,憂郁而纖弱,簡直是至美的化身,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想見伯格在維斯康蒂心目中的地位。這一次,阿申巴赫從托馬斯·曼的代言,變成了維斯康蒂的代言。在托馬斯·曼的筆下,阿申巴赫得疲倦,而在維斯康蒂的鏡頭中,美少年在海灘上嬉戲,而阿申巴赫遠遠地望著他,在霍亂的折磨中伸出手去想要抓住那瞬間的美景,卻咽了氣。背景音樂是馬勒第五交響曲,據說後來很多同志愛人選擇去威尼斯殉情,必要聽這首交響曲。現在,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戀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樂為同志藝術家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靈感,而其最權威的演繹者亦都是同志,比如伯恩斯坦,比如米特羅普洛斯,比如MTT。也許,只有有了同志間細膩、惆悵、不同尋常的感情經歷,才能體會馬勒那神經質的奇妙藝術,他對美、愛與的迷惘之情。音樂家布里頓和皮爾斯:求你讓我早走一步同樣為《魂斷威尼斯》所吸引的還有一對同志戀人——作曲家布里頓和他的愛人、男高音皮爾斯。1930年,布里頓的合唱作品《一個男孩的出生》入選BBC歌手的演出作品,在演播室里,他遇見了歌手皮爾斯。六年後兩人正式相戀,他們的羅曼史持續了四十年,直到布里頓去世。事實上,這正是布里頓所願,他曾無限深情地對他的「大天使」皮爾斯說:「你一定要讓我先,求求你,讓我早走一步。沒有你,我無法生活。」皮爾斯音色絕美,布里頓為他度身創作了一系列聲樂作品,包括令他一舉成名的《彼得·格蘭姆》。1946年該劇在美國檀格塢音樂節上首次亮相,指揮是伯恩斯坦。同年,兩人共同成立了英國歌劇協會,並在薩弗克的一個小漁村愛爾堡安了家。之後,他們發起了愛爾堡音樂節,延續至今。1972年,他們共同創了布里頓-皮爾斯音樂學校。1974年,皮爾斯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演了布里頓譜曲的《魂斷威尼斯》,這也是布里頓最後一部歌劇作品。當時布里頓剛做完心臟手術,但為了參加首演,他居然奇跡般地恢復過來。曾有人評價,皮爾斯演唱的阿申巴赫有一種奇特的幸福感,而這幸福感,來自於遲暮的愛人。1976年布里頓因心力衰竭去世,在愛爾堡家裡皮爾斯的臂彎中。十年後,皮爾斯在愛爾堡去世,按照遺囑,他被葬在愛侶布里頓身邊。指揮家:狄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伯恩斯坦、MTT邁克·提爾森·托馬斯(MichaelTilsonThomas)——人稱MTT——大概是第一位無需掩飾自己同性戀身份而獲得巨大成功的指揮家。MTT從不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性傾向,但卻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對同性戀音樂的貢獻。在1995年就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後,他不僅用天才的指揮藝術、獨特的音樂感受征服了聽眾,而且致力於演奏同性戀作曲家的作品,他希望通過古典音樂這一媒介來表現同志生活以及同性戀的歷史。為了讓人們思考同志創作與古典音樂的關系,他在2000年6月組織了一次「美國少數派音樂節」,主打LouHarrison、LukasFoss、EarleBrown、SteveReich、DavidDelTredici等同志作曲家的作品。2001年5月,他又指揮首演了DelTredici的系列作品《同志生活》,這部音樂作品以艾倫·金斯堡、湯姆·崗恩、保羅·蒙尼特的詩歌為基礎,探究了美國同志面臨的處境以及他們與艾滋病斗爭的經歷。MTT幸運地紅在了政治正確的時代,而在上世紀的美國,如果同志想在古典音樂圈裡混飯吃,最好還是別說出來。狄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DimitriMitropoulos)便是這樣一個悲劇。有一次,這位天才希臘指揮家口無遮攔地將自己與紐約愛樂樂團的排練比作做愛,而演出則是他們孕育的「嬰兒」。這個比喻出自一個同性戀之口,讓整個樂團無地自容。不久,報紙上登出整版批評文章,大標題是《紐約愛樂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矛頭直指米特羅普洛斯。希臘人最終不得不黯然離開,不久就因為心臟病發作在了舞台上,前正在排練的是馬勒第三交響曲。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米特羅普洛斯離開紐約愛樂時,提名了一位充滿陽剛之氣、英俊瀟灑的繼任指揮——伯恩斯坦,大家都以為他是異性戀。可惜,這位萬人迷在年輕時代就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性向,大學里他曾寫過同性愛情的論文,質問「為什麼如此美好的情感要受到反常之說的玷污」。伯恩斯坦比他的前任聰明之處在於,當年准備提攜他的恩師庫塞維茨基問他是否同性戀時,他矢口否認,於是成功地當上了紐約愛樂的助理指揮。他甚至與一位艷麗無雙的女演員結婚,子孫滿堂。一次晚餐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絲出其不意地問道:「告訴我,萊尼(伯恩斯坦的昵稱),你是同性戀嗎?」伯恩斯坦沉默。卡拉絲不無遺憾地說:「為什麼漂亮男人都是同性戀?」福柯:同性戀是一種令人嚮往的東西當代德國思想大師哈貝馬斯曾說:「在我這一代對我們的時代進行診斷的哲學家圈子裡,福柯是對時代精神影響最持久的。」1984年6月25日,法蘭西學院院士米歇爾·福柯於艾滋病,舉世震驚。權力機構有意掩蓋,醫院為保護名人聲譽,始終對病因嚴加保密。直到消息悄悄流傳出來後,崇拜者們仍不敢置信。美國學者JamesMiller是一個典型。據他自己描述,這一消息給他強烈震撼,從而促使他深入研究福柯的思想與生平的關聯,最終寫出了暢銷書《福柯的生愛欲》。這個表面上過著苦行僧式生活、數十年埋頭於圖書館和檔案館、以一種考古學家的態度研究人類社會反常現象的知識明星,其私人生活被故意掩蓋了。其實,在較親近的小圈子中,福柯的同性戀並不是秘密。據Miller調查,即使是在艾滋病已經開始在美國同性戀圈子裡流行的1980年代初,福柯還是會每年去舊金山,那裡的公共浴室一直是同性戀者的天堂。因為英年早逝,福柯沒有完成他計劃中的六卷本巨著《性史》。學界普遍認為,他晚年所關注的西方文化中有關性禁忌的規訓的演變,與他本人的同性戀身份息息相關。福柯在接受《同性戀之足》雜志訪問時,出人意料地流露出某種類似共產主義的終極理想,他說:「通過同性戀,我們能夠建立、發明、擴散和調節哪些關系?問題並不在於發現自己性慾的真相,而是利用性愛去創造多種新型的關系。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同性戀並不是慾望的某種形式,而是一種令人嚮往的東西。」羅蘭·巴爾特:倒錯就能夠使人快樂在不斷把玩著變換人稱游戲的《羅蘭·巴爾特談羅蘭·巴爾特》一書中,有一小節題為「H女神」的令人驚訝的文字。巴爾特在這節文字里談到了兩個以字母H開頭的詞「同性戀」(homosexualité)和「大麻」(haschisch)所具有的迷醉能力。1937年,22歲的巴爾特第一次在布達佩斯街頭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他驚訝地目睹了兩個男人的親昵舉動,很久以後,他才私下向好友透露這種「自由的證據」令他著迷。而同性戀當時在法國仍被主流社會視為一種罪過。或許出於對社會習俗的顧忌,或許為了保護母親,或許因為年少時的結核病而導致的謹慎、羞澀的個性,巴爾特生前一直沒有公開自己的性向,直到在他去世之後出版的筆記中,我們才得以了解到一個沉迷於同性戀的羅蘭·巴爾特的生活細節。連他的好友如索萊爾斯、克里斯特娃都是在認識他很久以後才知道他的性傾向。可能習慣於這種長期的壓抑,對巴爾特而言,符號和能指遠比意義和所指來得重要。他甚至一反一般人對薩德的看法,認為薩德並不是一個倒錯的色情作家,因為「服飾是一切現代色情的焦點」,可是它在薩德那兒卻只具有一種可憐的實用性價值,「做愛是赤裸裸直截了當的」。相反,在現代夜總會的脫衣舞表演中,「最撩動倒錯者慾望的,不是徹底去除衣衫之後的脫衣舞女及其『主題』(性器官),而是衣衫縫隙間那若隱若現之肌膚」。巴爾特生前只來過一次中國,1971年喧囂的中國在他眼中卻顯得色彩平淡。唯一的趣事是在某次政府招待演出中,前排的一個中國少年令他心動,他面色潮紅只遠遠地觀望。或許對他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邂逅,由於這種曖昧隔閡,愈發顯得含蓄而迷醉吧。安迪·沃霍爾:邊緣並不永是邊緣照沃霍爾自己的說法,他和文學家杜魯門.卡波蒂秘密訂婚十年,每日一封魚雁頻傳,相互以裸照為信物。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無處不在的偶像,他對性取向毫不掩飾、招搖過市的形象幾乎家喻戶曉。或許我們應該感謝安迪,正因為1960年代席捲一時的波普運動,同性戀成為一種身份標示,連同披頭士、滾石音樂、招貼藝術和吸毒場面,作為青年亞文化和地下文化的表現,獲得了某種生存權利:波普成為了年輕一代追求新藝術和新生活、反抗藝術權威與社會規范、進入藝術市場的方式。另一方面,在形形色色的現代藝術展、前衛展和雙年展上,卻到處都是沃霍爾、沃霍爾、沃霍爾。絲網印刷的四色頭像年復一年復制著對安迪的致敬;幾個小時、緩慢的、時間停滯般的電影風格彷彿沃霍爾《帝國大廈》風格的回聲;還有依靠社會出鏡率一夜鑽營成社會名流者在努力實踐著安迪的生活哲學,他的一句名言被反復引用:「在未來社會,15分鍾內,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沃霍爾曾說:「人生下來就像被綁架,然後被賣去當奴隸。」反諷的是,美國現代通俗藝術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67年女同性戀者維米莉·蘇蓮娜刺殺安迪·沃霍爾。安迪遇刺後一直沒有康復,1987年於外科手術,維米莉被判3年徒刑,她聲稱安迪過多壓制了她的生活。她曾經被安迪拒絕發表的作品《泡沫聲明》此後多次再版,成為女權主義經典作品。此次刺殺事件被看作是對男權社會所謂最前衛觀念的一次沖擊與反抗,一次邊緣面對主流的毀滅與自毀——看來,邊緣並不永是邊緣。鄭板橋和袁枚:欲為金臀立法的忘年知己同性戀之風在中國源遠流長,到了明清,隨著市民經濟日愈發展,也隨著市民娛樂(包括戲劇小說業)的蓬勃興盛,同性之好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著於文字。福建一地甚至被公認為培育「男色」的溫床。李漁曾寫道:「此風各處俱尚,尤莫盛於閩中……不但人好此道,連草木是無知之物,因為習氣所染,也好此道起來。深山之中有一種榕樹,別名叫做南風樹。凡有小樹在榕樹之前,那榕樹畢竟要斜著身子去鉤搭小樹,久而久之,鉤搭著了,把枝柯緊緊纏在小樹身上,小樹也漸漸倒在榕樹懷里來,兩樹結為一樹,任你刀鋸斧鑿,拆他不開,所以叫做南風樹。」文人雅客多將「南風」視為風雅,清代書畫名家鄭板橋與性靈文人袁枚便是其中最知名的兩位。「(余)好色,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這是鄭板橋的自述。他在山東濰縣任縣令時,有一次,一美少年因嗜賭犯律,當眾被施杖責。鄭板橋觀刑時,見少年美臀受創,竟心疼得忍不住落淚!袁枚則在《隨園詩話》、《子不語》、《續子不語》中,一再談及龍陽之美,心嚮往焉。因為他翰林文人、風流俊雅的身世姿容,投懷送抱者頗多。《隨園軼事》中載:「先生好男色,如桂官、華官、曹玉田輩,不一而足。而有名金鳳者,其最愛也,先生出門必與鳳俱。」鄭板橋71歲時,在清明日紅橋詩會上與48歲的袁枚有過一次會晤。二人乘興唱酬,甚為歡暢。酒至半酣,板橋說:「若有機會參與朝廷立法,我定要做一件事!」「什麼?」袁枚好奇地問。「今日之衙門,動輒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佼好少年,幾傢伙下去,豈不將美色全糟蹋了?」鄭板橋慨然陳詞,「我要是有那個權力,一定要將律例中的笞臀為笞背,這才不辜負了上天生就的龍陽好色。」袁枚一聽,立即產生「與我心有戚戚焉」的認同感,與鄭拊掌長嘆,引為知己。此後,袁枚多次對朋友引述板橋之志,嗟嘆說:「鄭大(即鄭板橋)有此意,惜斷不能到,然其所以愛護金臀者,則真實獲我心矣!」鄭板橋一生花在男色上的錢財,不在少數,年老之時仍熱衷此道,這也意味著他要付出更昂貴的代價,因為沒有孿童會免費接待他,也沒有少年會自動寬衣解帶。這一切,不由他傷感而現實地說:「自知老且丑,此輩利吾金而來耳。」如此直接的刺激激發了鄭板橋對時光流逝、人生虛無的自覺意識,令這一生孜孜於名利權益的畫家由寂寞而感悟,開始正視自己蒼白的須發,最終在他人生的最後旅程中,創造出他最具藝術性的代表之作:枯瘦的秋竹、寂寞的蘭花。而此時,袁枚正在專心致志地講述一個故事,一對美少年心心相映,出入同行,為了維護貞潔不受某粗魯的第三者的玷污,合力將之殺並因此伏法被誅。袁枚寫道:「二少年者,平時恂恂,文理通順,邑人憐之,為立廟,每祀必供杏花一枝,號雙花廟。」這枝風姿綽約的杏花,幾乎伴隨了袁枚一生。直到年過花甲,他還收了年輕美好的劉霞裳為弟子,每次出遊登山,必與同行,所謂「從游朝臘屐,共寢夜連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對於他人的置疑、腹誹,袁枚不以為意。
④ 老是叫我們摘抄文章,最好是議論文,600字左右,一定要作家或名人寫的,謝謝。
學會欣賞
風平浪靜的大海是美的,它給人寧靜詳和的美,波濤洶涌的大海也是美的,它令人感覺到驚濤拍岸的氣魄。同一個和同一件事物,它給人的感覺卻是因你的眼光不同而完全不同。當你以欣賞的眼光看人或事物,你看到的將會是優點;但當你以指責的眼光看問題時,你看到的便是無數的缺點。
諸葛亮可以說是才子,照理說才子應該配佳人,可是傳說他的妻子卻很醜陋,但是卻很有才華,諸葛亮所造的木牛流馬便是她所授。諸葛亮並沒有去挑剔她的相貌,他欣賞的是她的才華。
韓紅是一位著名的藏族歌手,她的相貌並不出眾,沒有人會說她是美女,而她卻憑著她的歌技成名。我們不會去挑剔她的身材,因為我們欣賞的是她那優美的嗓音和她所洋溢著的音樂才華。
《巴黎聖母院》里的卡西莫多是醜陋的,然而他卻深入了許多讀者的心。沒有人在意他的相貌,我們欣賞的是他正直和善良,還有他為愛而奉獻的偉大精神。
也許要真正地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人或物並不容易,我們難免會被自己的感情所左右,它會蒙蔽我們的眼睛。我們也許會因為和朋友的爭執,而忘記去欣賞他的優點,而此時你眼裡的朋友是那麼的自私,那麼的無情;我們也許會因為和親人的矛盾,而忘記他們對自己的關懷和照料,此刻的親人在你的心裡是那麼的遙遠。如果我們換一個心態,換一種眼光,可能就會發現朋友的那些話實際上是對你的忠告,親人與你的意見不同,是出於對你的關心。所以要學會欣賞,就不能讓感情的雲霧蒙住你的眼睛。
⑤ 巴赫花精hb83055的功效
達芬奇的痛
「雞奸者」的指控是達芬奇一生的隱痛。1476年,他被控與17歲的男模特發生關系,在兩次聽證會後,這案子因為證據不足而不了了之。這次審判無疑給達芬奇帶來了巨大的心靈創傷,之後的歲月里,他竭盡所能保護自己的私生活,甚至用倒寫法隱藏真實思想。所以,一切關於他是同性戀的猜想都停留在捕風捉影的階段。
但不論如何,這仍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許多歷史學家指出達芬奇傾向於男性,他一生從未與任何女人有過親密關系,他的畫作也證明了他對男性美的迷戀。他的素描基本上只針對男性裸體,對性器官的描繪尤其引人注意,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很少畫到女人脖子以下的部分,即便畫了,性器官也非常模糊甚至扭曲。
另外,達芬奇筆記本里的許多注釋暗示了他與男學生Gian Giacomo de' Caprotti的曖昧關系,據說這關系持續了20年。達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畫作《施洗聖約翰》美麗卻妖冶,畫中那男女莫辨的聖約翰原型就是Caprotti。
1910年,弗洛伊德利用達芬奇的筆記作為原材料對其性取向進行了深入研究。他認為,達芬奇將他的性慾表達在作品中,許多未完成的作品便是一種性挫敗的象徵。
米開朗基羅:卡瓦切里的囚徒
米開朗基羅終身未娶,不少人據此推斷他喜歡男人,恰好達芬奇也有此傾向。說米氏是同性戀者並非空穴來風,他確實不怎麼愛女人,甚至無法在有女人的屋裡多停留。他的雕繪中也有女性內容,卻從未涉足過嬌媚的少女題材,繪制的都是豐腴、成熟的女體,呈現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據說米氏即便在繪畫女體時,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他與多個男模特有過情感糾葛,為他們寫下了眾多詩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時間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詩句:「我卑微的塵軀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臉龐與美麗的雙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擁時,/兩個靈魂相融所迸發的火焰。」而最得他傾慕的無疑是羅馬貴族托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歲的卡瓦切里在聖安傑洛與米開朗基羅初次見面。他翩翩的風度、高貴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米氏對男體的敏感與熱愛近乎痴狂,這也令我們有幸看到《大衛》、《摩西》、《奴隸》組像、《創世紀》等一系列驚人之作。
見到卡瓦切里的幾個月內,米開朗基羅畫出了他最好的幾幅素描,其內容全部來自希臘神話,有駕駛金車馬的法厄同,有被禿鷲不斷啄食肝臟的提圖斯,有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為美第奇禮拜堂製作朱理亞諾公爵雕像時,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臉孔,他對他的眷戀,由此可見一斑。詩歌中,米氏更將對方的名字比做他賴以生存的食物,接著又寫道:「不……食物只營養我的身體,你的名字卻滋潤我的身體和靈魂,使它們充滿快樂,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懼怕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沒有背叛藝術大師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終是他忠誠的贊賞者。直到米氏彌留之際,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馬勒、托馬斯·曼、維斯康蒂: 三個人的《魂斷威尼斯》
一天,馬勒無意間推開著名男中音西奧多·萊希曼的門,發現他正和一個合唱隊的男生廝混。萊希曼立刻被掃地出門,幾個月後便心碎而。馬勒一向同情少數派,何以這次如此絕情?於是大家注意到那些試圖勾引他而屢屢失敗的女高音們的猜測——馬勒此舉是為了自保,如果萊希曼的醜事被別人發現,他多少有瓜田李下之嫌。
在馬勒去世之年,托馬斯·曼以馬勒為原型創作了一部經典同性戀小說《魂斷威尼斯》,講述作家阿申巴赫在威尼斯邂逅了一位美少年,於是留連在霍亂籠罩的城市。馬勒到底是不是同性戀,誰也說不清,但托馬斯·曼在聽了第八交響曲後,激動地發現了其中的同性戀傾向,感到「自己黑暗的激情突然明亮了」。《魂斷威尼斯》其實是托馬斯·曼的自傳,在他後公布的日記中,人們終於發現了那看似甜蜜的家庭生活背後的真正秘密,他的愛情對象從來不是妻子,而是一位年輕的提琴手、畫家保羅·恩伯格。
六十年後,大導演維斯康蒂在風燭殘年將《魂斷威尼斯》搬上了銀幕。大概只有這部作品才能表達他初見美少年伯格時的傾慕之情。那一年,他五十八歲,伯格二十四歲。之後的十年中,伯格成為他電影中的主角,亦是他生活的伴侶。《魂斷威尼斯》中美少年達齊奧的扮演者是從三千名少年中精選而出,憂郁而纖弱,簡直是至美的化身,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想見伯格在維斯康蒂心目中的地位。這一次,阿申巴赫從托馬斯·曼的代言,變成了維斯康蒂的代言。在托馬斯·曼的筆下,阿申巴赫得疲倦,而在維斯康蒂的鏡頭中,美少年在海灘上嬉戲,而阿申巴赫遠遠地望著他,在霍亂的折磨中伸出手去想要抓住那瞬間的美景,卻咽了氣。背景音樂是馬勒第五交響曲,據說後來很多同志愛人選擇去威尼斯殉情,必要聽這首交響曲。
現在,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戀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樂為同志藝術家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靈感,而其最權威的演繹者亦都是同志,比如伯恩斯坦,比如米特羅普洛斯,比如MTT。也許,只有有了同志間細膩、惆悵、不同尋常的感情經歷,才能體會馬勒那神經質的奇妙藝術,他對美、愛與的迷惘之情。
音樂家布里頓和皮爾斯:求你讓我早走一步
同樣為《魂斷威尼斯》所吸引的還有一對同志戀人——作曲家布里頓和他的愛人、男高音皮爾斯。
1930年,布里頓的合唱作品《一個男孩的出生》入選BBC歌手的演出作品,在演播室里,他遇見了歌手皮爾斯。六年後兩人正式相戀,他們的羅曼史持續了四十年,直到布里頓去世。事實上,這正是布里頓所願,他曾無限深情地對他的「大天使」皮爾斯說:「你一定要讓我先,求求你,讓我早走一步。沒有你,我無法生活。」
皮爾斯音色絕美,布里頓為他度身創作了一系列聲樂作品,包括令他一舉成名的《彼得·格蘭姆》。1946年該劇在美國檀格塢音樂節上首次亮相,指揮是伯恩斯坦。同年,兩人共同成立了英國歌劇協會,並在薩弗克的一個小漁村愛爾堡安了家。之後,他們發起了愛爾堡音樂節,延續至今。1972年,他們共同創辦了布里頓-皮爾斯音樂學校。
1974年,皮爾斯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演了布里頓譜曲的《魂斷威尼斯》,這也是布里頓最後一部歌劇作品。當時布里頓剛做完心臟手術,但為了參加首演,他居然奇跡般地恢復過來。曾有人評價,皮爾斯演唱的阿申巴赫有一種奇特的幸福感,而這幸福感,來自於遲暮的愛人。1976年布里頓因心力衰竭去世,在愛爾堡家裡皮爾斯的臂彎中。十年後,皮爾斯在愛爾堡去世,按照遺囑,他被葬在愛侶布里頓身邊。
指揮家:狄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伯恩斯坦、MTT
邁克·提爾森·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人稱MTT——大概是第一位無需掩飾自己同性戀身份而獲得巨大成功的指揮家。
MTT從不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性傾向,但卻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對同性戀音樂的貢獻。在1995年就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後,他不僅用天才的指揮藝術、獨特的音樂感受征服了聽眾,而且致力於演奏同性戀作曲家的作品,他希望通過古典音樂這一媒介來表現同志生活以及同性戀的歷史。為了讓人們思考同志創作與古典音樂的關系,他在2000年6月組織了一次「美國少數派音樂節」,主打Lou Harrison、Lukas Foss、Earle Brown、Steve Reich、David Del Tredici等同志作曲家的作品。2001年5月,他又指揮首演了Del Tredici的系列作品《同志生活》,這部音樂作品以艾倫·金斯堡、湯姆·崗恩、保羅·蒙尼特的詩歌為基礎,探究了美國同志面臨的處境以及他們與艾滋病斗爭的經歷。
MTT幸運地紅在了政治正確的時代,而在上世紀的美國,如果同志想在古典音樂圈裡混飯吃,最好還是別說出來。狄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便是這樣一個悲劇。有一次,這位天才希臘指揮家口無遮攔地將自己與紐約愛樂樂團的排練比作做愛,而演出則是他們孕育的「嬰兒」。這個比喻出自一個同性戀之口,讓整個樂團無地自容。不久,報紙上登出整版批評文章,大標題是《紐約愛樂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矛頭直指米特羅普洛斯。希臘人最終不得不黯然離開,不久就因為心臟病發作在了舞台上,前正在排練的是馬勒第三交響曲。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米特羅普洛斯離開紐約愛樂時,提名了一位充滿陽剛之氣、英俊瀟灑的繼任指揮——伯恩斯坦,大家都以為他是異性戀。可惜,這位萬人迷在年輕時代就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性向,大學里他曾寫過同性愛情的論文,質問「為什麼如此美好的情感要受到反常之說的玷污」。伯恩斯坦比他的前任聰明之處在於,當年准備提攜他的恩師庫塞維茨基問他是否同性戀時,他矢口否認,於是成功地當上了紐約愛樂的助理指揮。他甚至與一位艷麗無雙的女演員結婚,子孫滿堂。一次晚餐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絲出其不意地問道:「告訴我,萊尼(伯恩斯坦的昵稱),你是同性戀嗎?」伯恩斯坦沉默。卡拉絲不無遺憾地說:「為什麼漂亮男人都是同性戀?」
福柯:同性戀是一種令人嚮往的東西
當代德國思想大師哈貝馬斯曾說:「在我這一代對我們的時代進行診斷的哲學家圈子裡,福柯是對時代精神影響最持久的。」
1984年6月25日,法蘭西學院院士米歇爾·福柯於艾滋病,舉世震驚。權力機構有意掩蓋,醫院為保護名人聲譽,始終對病因嚴加保密。直到消息悄悄流傳出來後,崇拜者們仍不敢置信。美國學者James Miller是一個典型。據他自己描述,這一消息給他強烈震撼,從而促使他深入研究福柯的思想與生平的關聯,最終寫出了暢銷書《福柯的生愛欲》。這個表面上過著苦行僧式生活、數十年埋頭於圖書館和檔案館、以一種考古學家的態度研究人類社會反常現象的知識明星,其私人生活被故意掩蓋了。其實,在較親近的小圈子中,福柯的同性戀並不是秘密。據Miller調查,即使是在艾滋病已經開始在美國同性戀圈子裡流行的1980年代初,福柯還是會每年去舊金山,那裡的公共浴室一直是同性戀者的天堂。
因為英年早逝,福柯沒有完成他計劃中的六卷本巨著《性史》。學界普遍認為,他晚年所關注的西方文化中有關性禁忌的規訓的演變,與他本人的同性戀身份息息相關。福柯在接受《同性戀之足》雜志訪問時,出人意料地流露出某種類似共產主義的終極理想,他說:「通過同性戀,我們能夠建立、發明、擴散和調節哪些關系?問題並不在於發現自己性慾的真相,而是利用性愛去創造多種新型的關系。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同性戀並不是慾望的某種形式,而是一種令人嚮往的東西。」
羅蘭·巴爾特:倒錯就能夠使人快樂
在不斷把玩著變換人稱游戲的《羅蘭·巴爾特談羅蘭·巴爾特》一書中,有一小節題為「H女神」的令人驚訝的文字。巴爾特在這節文字里談到了兩個以字母H開頭的詞「同性戀」(homosexualité)和「大麻」(haschisch)所具有的迷醉能力。
1937年,22歲的巴爾特第一次在布達佩斯街頭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他驚訝地目睹了兩個男人的親昵舉動,很久以後,他才私下向好友透露這種「自由的證據」令他著迷。而同性戀當時在法國仍被主流社會視為一種罪過。或許出於對社會習俗的顧忌,或許為了保護母親,或許因為年少時的結核病而導致的謹慎、羞澀的個性,巴爾特生前一直沒有公開自己的性向,直到在他去世之後出版的筆記中,我們才得以了解到一個沉迷於同性戀的羅蘭·巴爾特的生活細節。連他的好友如索萊爾斯、克里斯特娃都是在認識他很久以後才知道他的性傾向。
可能習慣於這種長期的壓抑,對巴爾特而言,符號和能指遠比意義和所指來得重要。他甚至一反一般人對薩德的看法,認為薩德並不是一個倒錯的色情作家,因為「服飾是一切現代色情的焦點」,可是它在薩德那兒卻只具有一種可憐的實用性價值,「做愛是赤裸裸直截了當的」。相反,在現代夜總會的脫衣舞表演中,「最撩動倒錯者慾望的,不是徹底去除衣衫之後的脫衣舞女及其『主題』(性器官),而是衣衫縫隙間那若隱若現之肌膚」。
巴爾特生前只來過一次中國,1971年喧囂的中國在他眼中卻顯得色彩平淡。唯一的趣事是在某次政府招待演出中,前排的一個中國少年令他心動,他面色潮紅只遠遠地觀望。或許對他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邂逅,由於這種曖昧隔閡,愈發顯得含蓄而迷醉吧。
安迪·沃霍爾:邊緣並不永是邊緣
照沃霍爾自己的說法,他和文學家杜魯門.卡波蒂秘密訂婚十年,每日一封魚雁頻傳,相互以裸照為信物。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無處不在的偶像,他對性取向毫不掩飾、招搖過市的形象幾乎家喻戶曉。
或許我們應該感謝安迪,正因為1960年代席捲一時的波普運動,同性戀成為一種身份標示,連同披頭士、滾石音樂、招貼藝術和吸毒場面,作為青年亞文化和地下文化的表現,獲得了某種生存權利:波普成為了年輕一代追求新藝術和新生活、反抗藝術權威與社會規范、進入藝術市場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形形色色的現代藝術展、前衛展和雙年展上,卻到處都是沃霍爾、沃霍爾、沃霍爾。絲網印刷的四色頭像年復一年復制著對安迪的致敬;幾個小時、緩慢的、時間停滯般的電影風格彷彿沃霍爾《帝國大廈》風格的回聲;還有更多依靠社會出鏡率一夜鑽營成社會名流者在努力實踐著安迪的生活哲學,他的一句名言被反復引用:「在未來社會,15分鍾內,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沃霍爾曾說:「人生下來就像被綁架,然後被賣去當奴隸。」
反諷的是,美國現代通俗藝術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67年女同性戀者維米莉·蘇蓮娜刺殺安迪·沃霍爾。安迪遇刺後一直沒有康復,1987年於外科手術,維米莉被判3年徒刑,她聲稱安迪過多壓制了她的生活。她曾經被安迪拒絕發表的作品《泡沫聲明》此後多次再版,成為女權主義經典作品。此次刺殺事件被看作是對男權社會所謂最前衛觀念的一次沖擊與反抗,一次邊緣面對主流的毀滅與自毀——看來,邊緣並不永是邊緣。
鄭板橋和袁枚:欲為金臀立法的忘年知己
同性戀之風在中國源遠流長,到了明清,隨著市民經濟日愈發展,也隨著市民娛樂(包括戲劇小說業)的蓬勃興盛,同性之好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著於文字。福建一地甚至被公認為培育「男色」的溫床。李漁曾寫道:「此風各處俱尚,尤莫盛於閩中……不但人好此道,連草木是無知之物,因為習氣所染,也好此道起來。深山之中有一種榕樹,別名叫做南風樹。凡有小樹在榕樹之前,那榕樹畢竟要斜著身子去鉤搭小樹,久而久之,鉤搭著了,把枝柯緊緊纏在小樹身上,小樹也漸漸倒在榕樹懷里來,兩樹結為一樹,任你刀鋸斧鑿,拆他不開,所以叫做南風樹。」文人雅客多將「南風」視為風雅,清代書畫名家鄭板橋與性靈文人袁枚便是其中最知名的兩位。
「(余)好色,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這是鄭板橋的自述。他在山東濰縣任縣令時,有一次,一美少年因嗜賭犯律,當眾被施杖責。鄭板橋觀刑時,見少年美臀受創,竟心疼得忍不住落淚!
袁枚則在《隨園詩話》、《子不語》、《續子不語》中,一再談及龍陽之美,心嚮往焉。因為他翰林文人、風流俊雅的身世姿容,投懷送抱者頗多。《隨園軼事》中載:「先生好男色,如桂官、華官、曹玉田輩,不一而足。而有名金鳳者,其最愛也,先生出門必與鳳俱。」
鄭板橋71歲時,在清明日紅橋詩會上與48歲的袁枚有過一次會晤。二人乘興唱酬,甚為歡暢。酒至半酣,板橋說:「若有機會參與朝廷立法,我定要做一件事!」
「什麼?」袁枚好奇地問。
「今日之衙門,動輒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佼好少年,幾傢伙下去,豈不將美色全糟蹋了?」鄭板橋慨然陳詞,「我要是有那個權力,一定要將律例中的笞臀為笞背,這才不辜負了上天生就的龍陽好色。」
袁枚一聽,立即產生「與我心有戚戚焉」的認同感,與鄭拊掌長嘆,引為知己。此後,袁枚多次對朋友引述板橋之志,嗟嘆說:「鄭大(即鄭板橋)有此意,惜斷不能辦到,然其所以愛護金臀者,則真實獲我心矣!」
鄭板橋一生花在男色上的錢財,不在少數,年老之時仍熱衷此道,這也意味著他要付出更昂貴的代價,因為沒有孿童會免費接待他,也沒有少年會自動寬衣解帶。這一切,不由他傷感而現實地說:「自知老且丑,此輩利吾金而來耳。」如此直接的刺激激發了鄭板橋對時光流逝、人生虛無的自覺意識,令這一生孜孜於名利權益的畫家由寂寞而感悟,開始正視自己蒼白的須發,最終在他人生的最後旅程中,創造出他最具藝術性的代表之作:枯瘦的秋竹、寂寞的蘭花。
而此時,袁枚正在專心致志地講述一個故事,一對美少年心心相映,出入同行,為了維護貞潔不受某粗魯的第三者的玷污,合力將之殺並因此伏法被誅。袁枚寫道:「二少年者,平時恂恂,文理通順,邑人憐之,為立廟,每祀必供杏花一枝,號雙花廟。」這枝風姿綽約的杏花,幾乎伴隨了袁枚一生。直到年過花甲,他還收了年輕美好的劉霞裳為弟子,每次出遊登山,必與同行,所謂「從游朝臘屐,共寢夜連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對於他人的置疑、腹誹,袁枚不以為意。
⑥ 然而的詞語概念
[however;but] 從另一方面來說——表示轉折關系。
樂曲終止了,然而無人離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間。——清· 袁枚《祭妹文》 連詞。連接分句,表示轉折。連接的兩部分意思相反。猶言如此,不過;如此,但是。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昔 秦 法繁於秋荼,而網密於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奸偽萌生。」 唐 元稹《戒勵風俗德音》:「兵興已來,人散久矣。始欲導之以德,不欲驅之以刑,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 巴金《滅亡》第一章:「有的說這是命該,有的嘆死者可憐……然而並沒有人罵那秘書長。」 菲利浦·福雷《然而》
作者借三位日本藝術家(俳句詩人小林一茶、日本現代小說之父夏目漱石和第一位拍攝長崎原子彈爆炸罹難者的攝影師山端庸介)的故事完成了自身艱難的心路歷程。
本書榮獲法國「十二月」文學大獎。 這本書對於菲利浦.福雷來說意味著一個終結,是對一段最深刻的記憶的埋葬,在遺忘的中心。在最後一章作者的闡述里,或者只是隻字片語的選擇,我以為讀到了這些。然而……
從小林一茶開始,巴黎到京都的跨度,由當下延續不斷的夢境一直下墜,沉潛到兩個世紀之前。一個俳句詩人的故事就此展開。這里的主題是詩歌,福雷這么講:「西方的理想主義希望詩歌是對存在的最精華、最純粹的本質的揭示,是觸到事物真實內核的一覽無余,這種真實是如此強烈以至於舍棄了世界可言說的面容和充斥世間的可見的形態。」讀起來震撼人心之餘有點恐怖,倒像是核爆炸的強光呢。然而這道「時間的虛空照亮世界的唯一啟示」的光之利劍到了晚婚前夕「一副微笑好色肥嘟嘟的彌勒佛模樣」的小林一茶手裡,成了大肚皮遮擋之下因寒冷而蜷縮的陰莖,被他笑眯眯地細細把玩——「門前雪,小便洞真直。」
福雷說這讓人震驚,可我不覺得。他所看到的是「用小便畫下黃色的令人厭惡的符號」,我看到的是令人會心一笑的孩子氣式的欣賞——趣味性的美。我想這是因為我是個東方人吧,一個偷懶的解釋,但事實就是如此。社會,歷史,在其間留下足跡的人以及他們各不相關卻漂浮交錯的人生,寥落星辰般時隱時現的美學和哲學符號,解讀與想像。到底有些東西不是憑著知識就能逾越過去的。
古典的日本,他者的文化,福雷花了相當的氣力去尋覓,去融匯,於通篇優美的行文里總是能看到這樣矛盾又笨拙的力。在西方世界裡缺失的「空」,能夠放入陌生的東方之「悟」(satori)嗎?福雷的句子里,說著虛無,說著夢幻,卻又時不時出現「撕裂」、「擺脫」、「摩擦」這般的字眼,都是動作,手的語言,不禁讓人聯想到漫無目的對空揮舞的拳頭。這與「悟」的那顆心,又距離了多遠?當然激發我想像的僅僅是這中文譯本里的文字,而對福雷的母語全然陌生的我,又跟他的文本距離有多遠?
然後是二十世紀新舊交替時期的夏目漱石,日本向世界敞開門戶,這一個走出去又走回來的先驅。平穩的,符合時間邏輯的陳述,關於漱石的一生,然而充斥著抑鬱和瘋狂。主題是尋覓。地球的另一端之謎,新的語言體系,文學的本質,以及令人困惑且無所適從的生活。「在東方和西方,在未來和過去,存在著一個斷層,漱石就在那個斷裂處醒悟,他是第一個明白事實上這個拒絕所有根基的斷層構成了所有思想的必然所在。」福雷一把抓住了一場文化地震之後鑽進斷裂帶尋找謎底的最初的異旅人,來自東方。
夏目漱石,這個窮盡一生執著追尋,被人寄希望於「在生命的盡頭能企及智慧,能最終邁過那道門檻」的日本作家,又能把作者帶到何方?真的能在迷狂中投入虛無的快樂,在精神上達到「則天去私」?福雷顯然不信這個,或者他迴避了下定論,在書寫了這個人的故事之後。尚未終結,最後的指向是Sore kara,指出來生命無窮無盡的「此後」(漱石的小說名稱)。繼續迷失。
到了這里,謎面逐漸清晰,哀傷已經包裹不住:孩子的死。小林一茶的孩子,夏目漱石的孩子,還有,福雷永遠三歲的小女兒。他在女兒的墓碑上刻了《彼得.潘》開篇的一句:「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除了一個……」
很遙遠的一個夏天,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平靜到接近無聊的日子裡,死亡突然接踵而來,毫無徵兆,帶走了好幾個孩子。最小的那一個恰好三歲,是妹妹幼兒園小班的好朋友,很乖,愛笑,剛剛學會自己上廁所。燥熱的夏夜,父母看孩子睡了,到樓下散散步,四樓的窗戶開著,醒來找媽媽的寶寶直接爬了出來……就這樣,一個幼小的生命完結。
那時令我震撼的不是孩子的死,而是喪子的那對父母的生的狀態。最會講故事的爸爸從此沉默不語,擅長編織的媽媽整天撫摩去年冬天為女兒織的絨帽卻喪失了手藝,或者是,再也不需要了。對應一茶去收集其他一些詩人在孩子死了的時候寫的詩歌,對應漱石黑暗中起身找尋到的臉朝地趴在走廊上的瘋妻,再也不需要多餘的解釋。那種全身濕透的沉沒。真的有人,能「越過死亡和彼岸」,超然旁觀?
由拍攝原子彈爆炸殘骸的山端庸介來畫上句號,關於三個不同時期的日本藝術家的故事。日語里,「照片」這個外來詞沒有遵循常用的現代術語轉化原則,即用片假名來重新書寫以符合日語的發音體系。它選擇了另一個詞:「寫真」(shashin),由兩個漢字組合在一起表示「被記下的真」。
主題是記錄。失去了厚重的歷史迷霧的遮掩,醜陋的、骯臟的「此時此刻」突兀出現在眼前。福雷以超寫實的手法細致描述山端庸介照片里的場景、人物,「在這個碎片的世界,活人和死人緊挨著」,這就是對虛無的哀傷的一種填補?太殘酷。是的,我們沒有經歷,我們只是被告知。從實體到照片,從照片到文字。即使這樣,還是全身發冷,內心戰栗。
無我一夢中(Muga-muchu)。無我,置身虛空,迷失在磨滅了所有自我意識的沉醉里。超越道德是非,擺脫善惡俗念。福雷說這是大多數倖存者使用的熟語,表示「無意識」。真正的喪失者的感覺——沮喪錯愕,無所牽掛。事外的我們,哭泣,感到難受,是因為都還在吧?或者暫時沒有的,還能寄希望於未來的獲得。這么一想,覺得自己非常可恥。「可恥的是這種感覺像憂傷同時也像快樂:說到底,最終看到世界歸於虛無的莫名的焦慮,突然明白掃盪一切的災難在事物的肉體上開了一道口子,從那裡,就像從一個新的地平線上,升起一輪太陽,照亮了生命無謂的自由。」福雷的剖析又在我蒼白無力又混亂的感傷情緒上狠狠刺了一下,果然一針見血。
但是,庸介一直都表明他在長崎的廢墟里沒有任何感受:沒有絲毫同情、絲毫激動,冷靜的理性操作,在他人所置身其間的不可承受的命運前面一絲不苟的無動於衷。痛苦和羞愧只是在後來才有。「整個周圍的世界都和他無關,它只是為了讓他看一看才存在,之後就會離開。」是的,我們的世界。於是承受的另一種方式就是默默記載,在它沉沒之前。或許做為一個合格的見證人,才是最好的自我救贖?
何謂見證人,福雷在書中一再表述,最終指向是審視世界,還原真實。可是,「出於什麼原因?生活的再現總要比生活本身更讓人心碎?」他還是走不出心靈的創傷,可是悲愴並未阻止他繼續尋覓,直到發現第二次目光的意義。「它向我們指出了它的消失,但立刻又用它天才的顯靈術為我們重構了永遠懷念的事物的形象。需要有被稱作照片的第二次目光才能讓我們企及我們人生的真諦,它在呈現的同時也在逃逸。」福雷說的是照片,也說了一切記錄的方式。
接著說到地震,說到女兒的死。准確到分秒的計時,任何詩意、任何哲學思考都無法分散的注意力,對於逼進骨髓里的痛苦。最後的總結是:倖存是考驗,也是個謎。
又是一場回到原點的旅程,逃離、遺忘、迷失、記憶……執著地找尋夢的啟示。可是那一道潔凈明亮的光,令人嚮往,卻永遠捕捉不住。跪在污泥和塵土裡,攏到掌心裡的,只有灰塵,骯臟、細碎、微不足道。然而……有重量,能證實我們在現世存在的質感。 1962年生。巴黎政治學院文學博士。法國南特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曾在劍橋教過法國文學。先鋒派文學史家、文學評論家、日本現當代文學專家
。菲利浦·福雷不厭其煩地引證同一時代各國不同的歷史步伐,以期說明正進行在日本國土之上的個人成長史,之於小林一茶、夏目漱石、山端庸介,緩慢的個人成長史。在與阿貴的交流里,我們得到的共識是「節制」。的確,女兒的短暫生命如果起初帶給他永恆的疼痛,那麼隨著時間漸進,這應該還在他心中多了些什麼。我讀到一個慣用洋洋灑灑的鋪敘來發泄胸中悲痛的筆者開始收斂的氣息。他所做的是將自己的氣質鋪陳到和他同病相憐的三位偉人的故事裡,不誇張不繁瑣,充滿法語克制和短促的魅力。這點痕跡即使到了中譯版也是如此。
著有《「原樣派」史話》(1998)、《菲利普·索萊爾斯》(1999)、《小說,真實》(1999)、《小說,我》(2001)、《大江健三郎》(2001)、《為了另一種日本小說》(2004)、《從「原樣派」到無限,新文論》(2006)、《序的藝術》(2006),小說《永恆的孩子》(1997費米娜處女作獎)、《紙上的精靈》(1999)和散文《所有的孩子,除了一個……》(2007)。
⑦ 想請大家幫我以「揚青春風采,鑄忠誠警魂」為主題 想一個題目。 是為了紀念五四青年節的
青春夢中的那一抹綠
⑧ 外國著名小說有什麼。
以下以美國名著為例:
1、《教父》普佐;
2、《紅字》霍桑 其他作品 《福谷傳奇》;
3、《湯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
4、《草葉集》惠特曼;
5、《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克·吐溫;
6、《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馬克·吐溫;
7、《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歐·亨利;
8、《馬丁·伊登》傑克·倫敦;
9、《美國的悲劇》德萊塞;
10、《第二十二條軍規》 海勒;
11、《雨王漢德森》 索爾·貝婁;
12、《戰爭與回憶》 赫爾曼·沃克;
13、《幼獅》 歐文·肖;
14、《鋼窟》 阿西莫夫;
15、《皮襪子故事集》 庫柏;
16、《大街》 辛克萊·路易斯;
17、《大地》賽珍珠;
18、《小婦人》路易莎·奧爾科特;
19、《裸者與死者》諾曼·梅勒;
20、《一位女士的畫像》亨利·詹姆斯;
21、《幕府將軍》詹姆士·克拉維爾;
22、《綠野仙蹤》弗蘭克·鮑姆。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世界名著
⑨ 有一些什麼好看的文章 文學作品
很值得一看的一本書 《追風箏的人》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如何抉擇?" 小說如此殘忍而又美麗,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來令人盪氣回腸。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303.html
⑩ 有什麼外國的著名小說
鏈接:https://pan..com/s/1tAlow2ehqCQayzZTJZLoNw
收集多部《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魯濱孫漂流記》《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