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有一部小說盧盧
Ⅰ 關於飛天有哪些小說
公元160年,希臘著名作家盧基阿諾斯寫了一篇神話小說《伊卡羅?米尼朱波斯》,說的是:主人公米尼朱波斯巧妙地把鷲的右翼和禿頭鷹的左翼取下來裝在自己的肩上,腰裡帶了食品,就從奧林匹斯山飛了出去。開始時,他隨著不斷的升高而感到頭暈,但不久就習慣了。他飛過了5500千米的高空,到達了月球。在月球世界,他和哲學家恩培多克勒相會,並向他請教加強視力的方法,好從月亮遙望地球。從月亮上看,希臘只有四個手指頭那麼大,人小得簡直像只螞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西方人想像的飛天工具竟是鳥類的翅膀,而且他們認為月球離地球只有5500千米。
1639年,德國的朱安?波德旺寫了一個題為《德米尼克?岡扎萊斯的月球旅行》的故事。主人公岡扎萊斯乘船在大西洋中航行,後來他病倒在聖赫勒納島上。他和僕人分開住,兩人之間用鵠來聯絡。在鵠的腳上捆上小包,代替信鴿。據說鵠這種鳥很聰明,經過訓練之後,它們飛回了歐洲大陸。這種鵠來自月球,後來到了返回月球的季節,就帶著岡扎萊斯飛到了月球世界。在岡扎萊斯所訪問的地方,居住著身高3米以上的巨人,壽命長達5000年,一個名叫伊盧多茲爾的皇帝統治著這個月球世界。
這個故事除了仍想像藉助鳥的飛行能力飛天外,還想像月球上有著智能生物,很熱鬧,這同我國的「嫦娥奔月」完全不同。
所有這些神話和故事雖然都表達了古代人對太空的嚮往,但卻沒有一點科學依據。
3.不再是神話:凡爾納的科學幻想
19世紀,歐洲的科學技術有了較快的發展,出現了以一定科學知識為基礎的科學幻想小說。
當時,最有名的科幻小說作家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凡爾納生於法國南特市的一個法官家庭,19歲到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不願當法官,就為劇院創作劇本。凡爾納一生創作66部小說和若干劇本,所寫范圍從地球到宇宙空間,從地質、地理到航海、航天,包羅萬象。著名的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是其代表作。其他重要作品還有《地心游記》、《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等。他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大膽地設想和預言未來,他所作的許多科學幻想,已為後世的實踐證明為基本正確。
凡爾納寫了不少科幻小說,其中有兩本是關於太空飛行的,一本是《從地球到月球》,另一本是《環繞月球》。這兩本書都描寫了主人公從地球出發飛到月球,再從月球返回地球的整個冒險過程。
書中寫到,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一批大炮創造發明家成立了一個大炮俱樂部。戰爭結束之後,這個俱樂部的成員設想製造一門巨型大炮,把炮彈發射到月球上去。根據計算,炮彈應該用鋁質材料製成,重8.7噸,直徑2.74米,大炮應該長270米。把炮彈放在大炮里發射,可以獲得11千米/秒的飛行速度,最終可到達月球。
但是,要在地面上製造能放這么長的炮彈的大炮是很困難的。於是,他們在佛羅里達州的坦帕郊外垂直地挖了一個深達270米的坑,在坑裡鑄造大炮。經過精心策劃,大炮終於造成了。誰來乘坐炮彈呢?法國人米歇爾?阿當主動提出了申請。最後決定由俱樂部主任巴比康、裝甲板製造家尼恰爾和阿當這三人來乘坐炮彈。
炮彈的造型像一條船,裡面放置了溫度表、氣壓表、月球圖,還有用來對付月球野獸的步槍。此外,還有鋸子、鏟子和各種植物種子。三個人帶了兩條狗和幾只雞,在12月1日上午10點46分40秒乘炮彈離開地面,向月球飛去。
炮彈以預定的速度接近月球。可是,途中遭遇到了流星的襲擊,炮彈偏離了原來的飛行軌道,沒有在月球上登陸,而是飛到了月球的背面,又奔回地球,最後落在太平洋上。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不再是純粹的神話,裡面有以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科學依據的計算。雖說用大炮發射炮彈抵達月球的做法顯然是不現實的,但用燃料化學反應的爆炸力作為飛天動力的方案,可以說是孕育了現代空間技術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