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意識流小說在哪出版
❶ 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家
關於意識流小說的先驅,現在流傳較廣的是伍爾芙的《牆上的斑點》。
伍爾芙是英國的意識流小說家,(1882—1941)。
她在1919 年發表的《牆上的斑點》,是最早的意識流小說。它擯棄了傳統的小說結構,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達羅威夫人》是她最著名的意識流小說。它寫女主人公在 1923 年 6 月中旬某天的 12 個小時的生活。小說不僅描寫了她 的所見所聞及其印象,而且通過聯想,表達出她對往日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展 望,追溯她從 18 歲s到 25 歲期間幾十年的經歷。作品中,作者從兩個不同的 角度使意識流的方向不斷交替改變:或以教堂鍾聲為標志的時間作中心,描 寫不同人物在同一時間內的思想活動;或以人物為中心,表現這個人物在不 同時間里的思想意識動態。小說主旨在於宣揚以仁愛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 伍爾芙的創作,為英國意識流小說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但2004年,遺失了近130年的小說《約翰·史密斯的告白》被發現了。
本書是《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於1883年所寫的一本小說,在郵寄過程中不幸丟失。2011年出版。
書里,約翰·史密斯游歷豐富、見多識廣,年屆五十的他,因為痛風困居在屋裡。為了打發時間,他拿出紙筆,將自己年輕時的冒險、對歷史的觀察、對藝術的見解、對宇宙生命的思索、對帝國興衰的預見,一一訴諸筆端。時空交錯、思緒紛呈,迥異於傳統的寫作手法,堪稱意識流小說先驅之作。 馬塞爾·普魯斯特
(1871-1922),法國作家,意識流小說的主要代表作家。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1913-1927)是意識流小說的奠基作,也是20世紀西方乃至整個世界文學世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小說以敘述者「我」追憶往事為主線,插入了「我」的所見所聞。按人物思想流動的心理時間來結構作品,著意描寫人物意識流程。以人物主觀感受代替傳統小說中人物命運、矛盾沖突的主導地位。作品突出帶有「內審性」特徵,被認為是「革新了題材與寫作技巧的新型小說」,對後來的現代派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威廉·福克納
(1897-1962),美國作家,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喧嘩與騷動》(1929),它和《追憶逝水年華》、《尤利西斯》並稱為意識流小說的三大傑作。小說採用多角度的敘述手法講述三兄弟與他們的姐妹凱蒂母女有關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潛意識,描寫人物內心世界和病態心理。 其他的例如《我彌留之際》、《八月之光》、《押沙龍!押沙龍!》都是意識流小說的經典名著。
弗吉尼亞·伍爾夫
(1882—1941)
英國小說家、批評家弗吉尼亞·伍爾夫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識流作家和意識流小說的奠基者。她在對一些意識流小說家的創作進行總結、借鑒的基礎上,豐富、發展了意識流文學的表現手法,並對它進行理論闡發。1919年,伍爾夫發表了第一部意識流小說《牆上的斑點》。作品通過一個婦女看到牆上一個模糊不清的斑點而引起無限聯想的意識流動過程,揭示人內在世界的豐富和易於變化。《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是伍爾夫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前者表現的是達羅衛夫人在家庭晚會上重見舊日戀人彼德並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殺後二人意識的跳躍紛呈;後者大量運用象徵主義手法,表達的是作者對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嚮往盤,呈現給讀者的是人物的深層意識。
伍爾夫小說不注重表現事件、人物之間的關系,而把創作重心放在對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現上,講究環境和景物描寫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筆富於音樂性,並運用音樂上的「曲式學」結構作品,給讀者以美感。 劉以鬯(1918—)香港作家,亦是當時「南來文人」中留守香港發展文學事業的重要一員。其代表作《酒徒》常被稱作華文文學中「首部意識流長篇小說」。雖然作者對這說法不甚了了,但普遍論者則認為作品中略帶虛無的內心描寫充分反映了當時香港重金錢而不重文化的虛浮。作者以醉酒之徒的意像,將現實與想像相混合,構築出一部著重內心意識發展的作品。
王蒙(1934年—)內地作家,是新時期中國意識流小說的首倡者與重要的實踐者。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王蒙相繼發表了《布禮》、《夜的眼》、《風箏飄帶》、《蝴蝶》、《春之聲》、《海的夢》這一組被稱為「集束手榴彈」的六篇中短篇小說,對西方意識流手法進行了嘗試與創新。「王蒙的這六篇小說連同他以後創作的意識流小說重新開始並加速了已中斷多年的意識流文學東方化的過程,使之以全新的面貌與格調出現在古老的東方大地。」
莫言(1955年-)內地作家,是新時期中國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人物。從1985年開始,他相繼發表了《枯河》《爆炸》《紅高粱》《歡樂》《紅蝗》等一系列具有強烈意識流風格的小說,將意識流的技巧運用推向了一個高峰。其中《紅高粱》是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小說以時空錯亂的順序,借用意識流的表現方法,敘述了昔日發生在山東某鄉村的一麴生命的頌歌。莫言稱福克納為導師,他的意識流技巧也與福克納相似,多採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鏡頭描寫、多視角敘事、意象比喻等。
與福克納一樣,莫言也並不是純粹的意識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說創作仍隸屬於現實主義范疇。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❷ 誰是意識流小說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當然是普魯斯特啦
普魯斯特法國作家。1871年7月10日生於巴黎一資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學者,母親是富有的猶太經紀人的女兒。普魯斯特自幼患哮喘病,終生為病魔所苦。1922年11月8日死於巴黎。
1882至1889年,普魯斯特在巴黎貢多塞中學求學。這是一所大資產階級子弟聚集的學校,他交遊較廣,並開始進入社交界,與作家法朗士和其他一些文學界名流相識,因而進入聖日耳曼區古老貴族世家的沙龍。
這時期普魯斯特開始寫作,向雜志投稿。1896年,將各處發表的紀事、隨筆、故事等匯編成第一部作品《悠遊卒歲錄》出版。1896至1899年,寫作自傳體小說《若望·桑德伊》,未完成,直到1952年由後人根據手稿整理發表。少年和青年時代,普魯斯特熱衷於出入交際場所。但他注意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磨練分析批判能力。他後來的作品基本取材於這個時期的經歷。1900至1906年左右,他翻譯、介紹了英國藝術評論家羅斯金的作品。羅斯金的思想對他影響很大。他相信直覺勝於對客觀事實的分析。1903至1905年,普魯斯特的父母先後去世。從1906年起,他的哮喘病不時發作,只能閉門寫作。1908至1909年間,寫過一篇闡述美學觀點的論文《駁聖伯夫》,生前未發表,直到1954年才發表手稿的片斷。論文主要批駁聖伯夫的文藝批評方法,認為文藝作品和作者個人不宜聯系過於密切。在寫作《若望·桑德伊》和《駁聖伯夫》的同時,普魯斯特開始構思長篇小說《追憶逝水年華》,從1906年開始寫作,到1913年,全部布局輪廓已定,分7大部分,共15冊。1913年,小說第1部《斯萬之家》完成後,作者自費印行,反應冷淡。1919年,小說第2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們身旁》由卡里瑪出版社出版,並獲龔古爾文學獎,作者因而成名。1920至1921年發表小說第3部《蓋爾芒特之家》第1、2卷;1921至1922年發表第4部《索多梅和戈莫勒》第1、2卷。他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逝世前將作品全部完成。作品的後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逃亡者或失蹤的阿爾貝蒂娜》(1925)和第7部《過去韶光的重現》(1927),是在作者死後發表的。
《追憶逝水年華》(1913~1927)主線是一個人對自己青春的無限懷戀與追念。普魯斯特是一個家境富裕、體弱多病然而有才華的年輕人,酷愛書籍和繪畫,經常出入巴黎社交場合。他在一次療養過程中愛上了一個叫做阿爾貝蒂娜的姑娘,初時遭到拒絕,後來姑娘態度有所改變,他更狂熱地愛戀著她,想與她結婚,將她關在家裡,但她不告而別。他到處找尋,最後得知她已突然死去。在深感絕望的時候,他決定從事文學創作,寫出一生經歷的悲歡苦樂。這部小說有幾個不同的主題相互交織。它描繪了20世紀初期(歷史家所謂「黃金時代」)巴黎上層社會廣闊的畫面和眾多的人物。書中人物可分為3類:一是貴族,如蓋爾芒特公爵夫婦、康布爾梅爾侯爵一家、諾爾普瓦。貴族階級日趨沒落,但普魯斯特沒有譴責貴族,他冷靜地觀察著這個階級緩慢的解體。其次是富有的大資產階級,其中又以猶太人居多。如浪盪公子斯萬、布洛克父子及維爾迪蘭夫婦等。斯萬的形象中有作者的影子。第3類是勞動人民,作者所接觸到的主要是僕人,他觀察到「貼身傭人比公爵們更有教養」。普魯斯特善於對人物進行心理分析,善於描繪不正常的戀愛心理。
《追憶逝水年華》與一般小說的布局不同,在回憶中向縱深開掘。為了開拓這個被遺忘了的世界,作家採用的方法可分解為三個步驟:一是感性的回憶。普魯斯特認為,只有感性的回憶才能賦予人們認為已經消逝了的東西以某種生命力。這個階段可稱之為「感悟」。更重要的是要用理性對這種回憶進行考驗和提煉。二是「分析」,對於這樣得到的印象還要反復思考,並用文字記載下來,這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三為「表達」,通過感性的回憶使往昔復活,又用藝術和詩意加以改造,使逝去的世界又回到眼前。
這部小說的故事沒有連貫性,中間經常插入各種感想、議論、倒敘甚至離題的敘述,結構有如一株枝椏交錯的大樹。它沒有激動人心的情節,沒有進展、高潮和結局。普魯斯特十分厭惡為作品的需要而虛構情節,他唯一感興趣的,是人物的內心世界,是生活的真實。
普魯斯特是具有獨特風格的語言大師。他的句子有如九曲十八彎的江河,蜿蜒伸展。但有時也極其簡潔靈活,鋒利,辛辣。語言生動,准確,豐富,流暢自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普魯斯特的這部作品改變了對小說的傳統觀念,革新了小說的題材和寫作技巧,他與亨利·詹姆斯和詹姆斯·喬伊斯開辟了當代小說的新篇章,在他們的小說中,超越時空概念的潛在意識成了真正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