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是一部什麼小說
⑴ 電視劇《連城訣》金庸寫的,裡面那本唐詩的秘密是什麼
唐詩的秘密是一筆巨大的寶藏。江陵城南偏西 天寧寺大殿佛像 向之虔誠膜拜 通靈祝告 如來賜福 往生極樂。
《連城訣》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在1963年刊載於《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送的《東南亞周刊》,書名本做《素心劍》。
《連城訣》講述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朴,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回歸自然的故事。該書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人物性格鮮明。
(1)連城訣是一部什麼小說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狄雲
「鐵鎖橫江」戚長發的弟子,他無意中捲入萬、戚同門師兄弟因利害沖突而勾心鬥角的漩渦;又因自己憨直傻氣,缺少機變,勝萬門八徒後,招來彌天大禍:師父不知去向,他自己則遭萬家誣陷,打入死囚牢中,受盡人間難以想像的苦楚與折磨。
2、水笙
「鈴劍雙俠」之一,「冷月劍」水岱的女兒。活潑美麗,嬌慣任性,臉色微黑,相貌極為俏麗,正直善良。狄雲因身著僧衣,被她誤認為「血刀惡僧」。血氏指刀老祖為擺脫江湖門派的圍追,把她擄為人質。在優裕環境中長大的水笙多少有點不通世故。
3、丁典
荊門人,出生於武林世家。形貌粗魯,卻風流倜儻,殲虧配義薄雲天。在三斗坪救了「鐵骨墨萼」梅念笙,得《神照經》及「連城訣」。在漢口菊花會展與凌霜華一見鍾情,並陷入熱戀,因門第之殊異而不被凌退思接受。遭暗算,被囚在荊州大牢。
4、陸天抒
「落花流水」四俠之一,號「仁義陸大刀」。此人身形魁梧,白須飄飄,形貌威猛,一柄厚背方頭鬼頭空激刀使得神出鬼沒。他一來年紀最大。二來在江湖上人緣極好,因此排名為「南四奇」之首。他性如烈火,對傷風敗俗、卑鄙不義之行最為惱恨。
⑵ 什麼是連城決
《連城訣》,長篇武俠小說,當代著名作家金庸著。最初於1963年刊載於《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送的《東南亞周刊》,書名本做《素心劍》。現收錄於 《金庸作品集》中。
《連城訣》描述了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朴,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回歸自然的故事。此書語言質朴生動,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全書充滿了一股悲憤之氣,讀來令人如鯁在喉。書中寫世態,寫人心,寫至情至愛,寫至惡至殲鍵毒,動人心魄,深刻揭露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遠遠超出了一般武俠小說的表現范疇,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說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故事簡介】
[編輯本段]
湘西農家子弟狄雲,自幼隨師父鐵鎖橫江戚長發和師妹戚芳習武務農。
一天戚長發多年未見的師兄萬震山派弟子來請戚長發去作客。三人到了萬家。先是逢大盜呂通前來尋仇,狄雲拼著受傷打退了呂通,卻反而見疑於萬家。先是萬震山的八個弟子深夜尋釁,打了他一通。第二天他氣不過他們的奚落嘲笑,用從一個老乞丐處學來的幾招劍法回敬了其中幾人。萬震山疑心戚長發已學得師門不傳之秘連城劍法又教給狄雲,遂將戚長發誘入房中擊殺,卻又偽造現場反誣戚長發擊傷了他而逃走,而已意猶未盡,復又設下圈套將見義勇為前往捉賊的狄雲裁贓誣為強奸偷盜犯,打入死牢。萬震山的兒子萬圭假作好人,讓戚芳以為他出錢出力想讓狄雲盡早出獄,其實卻是買通官府將狄雲輕罪重辦。戚芳信以為真,又認定狄雲確有其罪,雖然感情仍在,但對狄雲也氏皮巧感到傷心和失望,終於嫁給了萬圭。
狄雲悲憤傷心交加,在獄中自暴自棄。同室的一個瘋囚犯又以為他是奸細,對他拳腳相加。但在他呆了三年之後,萬念俱灰,上吊自盡時,那瘋漢卻救活了他,並告訴他自己名叫丁典,因為從戚長發、萬震山的師父手上得到了一部連城劍訣,為眾多武林人物所追逐,流落江湖,認識了一個叫做凌退思的知府的女兒凌霜華,兩人一見傾心。 知府卻以女兒為要脅逼他交出連城訣,不久後又將他打入大牢、這幾年他已練成了絕頂內功神照功。狄雲第一次聽說了自己師父是個陰險毒辣、城府極深的人,聽說他和自己的兩個師怕竟聯手殺了師祖,但也只是將信將疑。
丁典要傳他神照功。他先是不願學,後來想到報仇便學了起來,又過兩年,他和丁典已是情如兄弟,倒覺外面人心險詐,呆在獄中反而平安。但丁典心系凌霜華,遂在一天晚上雙雙越獄而出,夜探凌知府家不料凌霜華已死,凌知府竟在女兒的棺上塗了無可就葯的金波旬花毒。丁典大慟之下撫棺痛哭,中毒極深。 狄雲助丁典擊退凌知府的人,逃至一廢園,萬震山的幾個弟子又追蹤而來丁典和狄雲拚死殲了來敵,丁典囑他將來把他和凌霜華合葬後即死去。
狄雲慌亂中逃到戚芳家,見到戚芳帶著與他同樣小名「空心菜」的女兒,傷痛欲絕,神智昏迷,格鬥中與萬圭同時昏過去。醒來已在長江邊的一隻小船上,便飄流而下。不久在江邊一座破廟里碰上西藏血刀門下的一個凶僧寶象,寶象餓急了要吃他,卻被他無意中用兩只毒老鼠毒死。
他因衣衫已破,便穿上寶象的僧袍,不料在長江邊一場魚販子的爭斗中被誤認為是血刀門的小淫僧。在他幫了中原武林南四奇門下鈴劍雙俠的忙後反為所仇,正要被擒,血刀門的掌門血刀老祖趕來救了他,並擄去水岱之女水笙。血刀老祖也誤認為他是自己的徒孫,帶了他和水笙一起逃走,水笙的父親水岱及另外陸、劉、花三奇率領眾多好手一路追來。雙方到了川藏邊界的一座大雪山中,適逢雪崩,都被堵在山裡。 經過一場拚鬥,血刀老祖殺了陸、劉、水三人,四奇中位居第二的花鐵干卻臨危屈膝,降了血刀老祖。待得血刀老祖發現狄雲並非徒孫且暗助握歲敵人,要殺他時,狄雲因喉嚨被扼,氣塞之下神照功反而水到渠成,殺了血刀老祖。之後花鐵干兇相畢露,既想殺了狄雲和水笙滅口,又要吃幾位義兄義弟的屍體。狄雲拚死衛護水笙及她父親的屍體,並為水笙打鷹充飢,終於使水笙對他消除了誤會。 第二年春天雪化後,被堵在山外的許多中原高手又入山來。花鐵干怕水笙揭露真相,反誣水笙與狄雲苟且,使水笙的舊情人汪嘯風反情為仇。狄雲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為水笙的清白辯護,反使人更信其事。在水笙的哀求下,狄雲只得隻身離去。
他趕回家鄉尋找師父,卻正好遇上在那兒挖寶的二師伯言達平和大師伯萬震山為連城劍譜而火並,萬圭中毒,言達平受傷。狄雲救出言達平,問明他師門的種種真相,這才知道自己的師父確是個壞人,而這個當年曾扮成老乞丐於他有恩的二師怕也不是好人。他趕去江陵萬家,原想殺萬氏父子報仇,但經不住戚芳哀求,反而違心地救了萬圭。不料萬圭父子發現戚芳可疑,競反而要殺拿解葯救他們的戚芳。狄雲趕來救了戚芳,出門之後,戚芳借口又回去救了萬氏父子,終於為萬氏父於所殺。 狄雲將連城劍譜的秘密刻寫在江陵城牆上,想引出萬氏父子報仇,卻因此目睹了萬震山、言達平及死裡逃生的戚長發三人間的火並。他在危急關頭救了師父,師父卻反而要殺他。等到凌知府、花鐵干、汪嘯風等入一擁而入搶奪寶藏並因此一個個毒發瘋狂時,他最終看穿了世事人心。在將丁典和凌霜華合葬之後,他孤身單騎又回到了川邊的那座大雪山裡,打算在這永無機心和凶險的地方僻居終生,出乎他的意外,水笙正等在那兒,並說知道他一定會來的。 此書為金庸早期作品,是他為紀念小時候家裡一個被人冤枉終生不幸的老長工寫的。語言質朴生動,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全書充滿了一股悲憤之氣,讀來令人如鯁在喉。雖然在文化底蘊上遠不及作者的其它一些長篇巨著,但寫世態,寫人心,寫至情至愛,動人心魄,遠遠超出了一般武俠小說的表現范疇,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說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作品目錄】
[編輯本段]
第一章 鄉下人進城
第二章 牢獄
第三章 人淡如菊
第四章 空心菜
第五章 老鼠湯
第六章 血刀老祖
第七章 落花流水
第八章 羽衣
第九章 「梁山泊、祝英台」
第十章 「唐詩選輯」
第十一章 砌牆
第十二章 大寶藏
後記
【作品後記】
[編輯本段]
兒童時候,我浙江海寧老家有個長工,名叫和生。他是殘廢的,是個駝子,然而只駝了右邊的一半,形相特別顯得古怪。雖說是長工,但並不做什麼粗重工作,只是掃地、抹塵,以及接送孩子們上學堂。我哥哥的同學們見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駝,叫他三聲要發怒,再叫三聲翻跟斗,翻轉來象只癱淘籮」。「癱淘籮」是我故鄉土話,指破了的淘米竹籮。
那時候我總是拉著和生的手,叫那些大同學不要唱,有一次還為此哭了起來,所以和生向來待我特別好。下雪、下雨的日子,他總是抱了我上學,因為他的背脊駝了一半,不能背負。那時候他年紀已很老了,我爸爸、媽媽叫他不要抱,免得兩個人都摔跤,但他一定要抱。
有一次,他病得很厲害,我到他的小房裡去瞧他,拿些點心給他吃。他跟我說了他的身世。
他是江蘇丹陽人,家裡開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鄰居一個美貌的姑娘對了親。家裡積蓄了幾年,就要給他完婚了。這年十二月,一家財主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這家財主又開當鋪,又開醬園,家裡有座大花園。磨豆腐和磨米粉,工作是差不多的。財主家過年要磨好幾石糯米,磨粉的功夫在財主家後廳上做。這種磨粉的事我見得多了,只磨得幾天,磨子旁地下的青磚上就有一圈淡淡的腳印,那是推磨的人踏出來的。江南各處的風俗都差不多,所以他一說我就懂了。因為要趕時候,磨米粉的功夫往往要做到晚上十點、十一點鍾。這天他收了工,已經很晚了,正要回家,財主家裡許多人叫了起來:「有賊!」有人叫他到花園去幫同捉賊。他一奔進花園,就給人幾棍子打倒,說他是「賊骨頭」,好幾個人用棍子打得他遍體鱗傷,還打斷了幾根肋骨,他的半邊駝就是這樣造成的。他頭上吃了幾棍,昏暈了過去,醒轉來時,身邊有許多金銀首飾,說是從他身上搜出來的。又有人在他竹籮的米粉底下搜出了一些金銀和銅錢,於是將他送進知縣衙門。賊贓俱在,他也分辯不來,給打了幾十板,收進了監牢。
本來就算是作賊,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給關了兩年多才放出來。在這段時期中,他父親、母親都氣死了,他的未婚妻給財主少爺娶了去做繼室。
他從牢里出來之後,知道這一切都是那財主少爺陷害。有一天在街上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邊的尖刀,在那財主少爺身上刺了幾刀。他也不逃走,任由差役捉了去。那財主少爺只是受了重傷,卻沒有死。但財主家不斷賄賂縣官、師爺和獄卒,想將他在獄中害死,以免他出來後再尋仇。
他說:「真是菩薩保佑,不到一年,老爺來做丹陽縣正堂,他老人家救了我命。」
他說的老爺,是我祖父。
我祖父文清公(他本來是「美」字輩,但進學和應考時都用「文清」的名字),字滄珊,故鄉的父老們稱他為「滄珊先生」。他於光緒乙酉年中舉,丙戍年中進士,隨即派去丹陽做知縣,做知縣有成績,加了同知銜。不久就發生了著名的「丹陽教案」。
鄧之誠先生的《中華二千年史》卷五中提到了這件事:
「天津條約許外人傳教,於是教徒之足跡遍中國。莠民入教,輒恃外人為護符,不受官吏鈐束。人民既憤教士之驕橫,又怪其行動詭秘,推測附會,爭端遂起。教民或有死傷,外籍教士即借口要挾,勒索巨款,甚至歸罪官吏,脅清廷治以重罪,封疆大吏,亦須革職永不敘用。內政由人干涉,國已不國矣。教案以千萬計,茲舉其大者:
「……丹陽教案。光緒十七年八月……劉坤一、剛毅奏,本年……江蘇之丹陽、金匱、無錫、陽湖、江陰、如皋各屬教堂,接踵被焚毀,派員前往查辦……蘇屬案,系由丹陽首先滋事,將該縣查文清甄別參革……「(《光緒朝東華錄卷》一○五)我祖父被參革之前,曾有一番交涉。上司叫他將為首燒教堂的兩人斬首示眾,以便向外國教士交代。但我祖父同情燒教堂的人民,通知為首的兩人逃走,回報上司:此事是由外國教士欺壓良民而引起公憤,數百人一涌而上,焚毀教堂,並無為首之人。跟著他就辭官,朝廷定了「革職」處分。
我祖父此後便在故鄉閑居,讀書做詩自娛,也做了很多公益事業。他編了一部「海寧查氏詩鈔」,有數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就去世了(這些雕版放了兩間屋子,後來都成為我們堂兄弟的玩具)。出喪之時,丹陽推了十幾位紳士來弔祭。當時領頭燒教堂的兩人一路哭拜而來。據我伯父、父親們的說法,那兩人走一里路,磕一個頭,從丹陽直磕到我故鄉。對這個說法,現在我不大相信了,小時候自然信之不疑。不過那兩個人十分感激,最後幾里路磕頭而來當然是很可能的。
前些時候到台灣,見到了我表哥蔣復聰先生。他是故宮博物院院長,此前和我二伯父在北京大學是同班同學。他跟我說了些我祖父的事,言下很是贊揚。那都是我本來不知道的。
和生說,我祖父接任做丹陽知縣後,就重審獄中每一個囚犯,得知了和生的冤屈。可是他刺人行凶,確是事實,也不便擅放。我祖父辭官回家時,索性悄悄將他帶了來,就養在我家裡。
和生直到抗戰時才病死。他的事跡,我爸爸、媽媽從來不跟人說。和生跟我說的時候,以為他那次的病不會好了,也沒叮囑我不可說出來。
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裡。《連城訣》是在這件真事上發展出來的,紀念在我幼小時對我很親切的一個老人。和生到底姓什麼,我始終不知道,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當然不會武功。我只記得他常常一兩天不說一句話。我爸爸媽媽對他很客氣,從來不差他做什麼事。
這部小說寫於一九六三年,那時《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一本隨報附送的《東南亞周刊》,這篇小說是為那《周刊》而寫的,書名本來叫做《素心劍》。
一九七七·四月
【人物簡輯】
[編輯本段]
戚長發(「鐵索橫江」、梅念笙之徒)【天寧寺中毒而死】
狄雲(「空心菜」、戚長發之徒)
戚芳(萬圭之妻狄雲師妹)【被萬圭殺死】
空心菜 (戚芳之女)
言達平(「陸地神龍」、梅念笙之徒)【被戚長發殺死】
萬震山(「五雲手」、梅念笙之徒)【被戚長發殺死】
呂通(太行山寨主)
呂威 ▲
魯坤(萬震山大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周圻(萬震山二弟子)【被狄雲殺死】
萬圭(萬震山三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孫均(萬震山四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卜垣(萬震山五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吳坎(萬震山六弟子)【被萬震山殺死】
馮坦(萬震山七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沈城(萬震山八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桃紅(萬震山的小妾)
丁典(和凌霜華相戀)【中毒而死】
梟道人【死於丁典之手】
寶象(血刀門 血刀老祖之徒)【中毒而死】
善勇(血刀門 血刀老祖之徒)【死於丁典之手】
勝諦(血刀門 血刀老祖之徒)【死於丁典之手】
凌退思(荊州知府、兩湖龍沙幫大龍頭、凌霜華之父)【天寧寺中毒而死】
凌霜華(凌退思之女)【被凌退思蓋棺活埋悶死】
梅念笙(「鐵骨墨萼」)【被三個弟子圍攻傷重而死】
侯景(史上「侯景之亂」主角)▲
蕭繹(梁元帝) ▲
菊友(凌霜華的貼身使婢)【中箭而死】
馬大鳴(「萬勝刀」門) 【死於丁典之手】
耿天霸(山西太行門 「雙刀」)【死於丁典之手】
水福(水岱之家僕)
汪嘯風(「鈴劍雙俠」之一、水笙表哥)【天寧寺中毒而死】
水笙(「鈴劍雙俠」之一、水岱之女)
水岱(「落花流水」之一、「冷月劍」)【求狄雲將他打死】
血刀老祖(血刀門 第四代掌教)【死於狄雲的無意一踹】
北四怪 「風虎雲龍」▲
劉乘風(「落花流水」之一、「柔雲劍」)【花鐵干誤殺】
陸天抒(「落花流水」之一、「仁義陸大刀」)【血刀老祖所殺】
花鐵干(「落花流水」之一、「中平無敵」、江西鷹爪鐵槍門掌門)【天寧寺中毒而死】
▲ 表示僅是小說提及人物
⑶ 《連城訣》到底是什麼
《連城訣》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在小說中《連城訣》也是一本武功秘籍。
故事講述了狄雲和戚芳是一對熱戀情人,因為師父戚長發和師伯萬震山為爭奪《連城訣》的尖銳矛盾被捲入萬府。萬震山之子萬圭為奪戚芳,陷害狄雲入獄,成為狄雲的主要復仇對象。
狄雲逃出獄後遇血刀老祖和水笙。被捲入雪轂中和「落、花、流、水」四俠的雪下大戰,憤懣之中狄雲無意間踢死血刀老祖。
狄雲和水笙被困在雪岩下山洞中半年,並奮起學會血刀心法,加上神照經內功,技蓋江湖。出了雪山,走上他報恩復仇之路。
狄雲殺死萬圭和萬震山,戚長發和言達平等人也在互奪連城訣中相殘而亡。在水笙連串的跟蹤和幫助中,狄雲的心被她溫暖。雙雙攜手步入雪轂,去尋找一個干凈的暖情世界。
主要人物介紹:
1、狄雲
「鐵鎖橫江」戚長發的弟子,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鋪鄉下長大,憨厚,朴實,無心卻執拗,與師妹戚芳青梅竹馬。他從戚長發那裡學得幾招「躺屍劍法」,在萬府做客時又從師叔「陸地神龍」言達平那裡學得「刺肩式」、「耳光式」、「去劍式」三招。
2、水笙
「鈴劍雙俠」之一,「冷月劍」水岱的女兒。活潑美麗,嬌慣任性,臉色微黑,相貌極為俏麗,正直善良。狄雲因身著僧衣,被她誤認為「血刀惡僧」。她疾惡如仇,縱馬踹斷了狄雲的腿。她最初就把狄雲當作惡棍,始終擔心被其奸殺。
3、丁典
荊門人,出生於武林世家。形貌粗魯,卻風流倜儻,義薄雲天。在三斗坪救了「鐵骨墨萼」梅念笙,得《神照經》及「連城訣」。在漢口菊花會展與凌霜華一見鍾情,並陷入熱戀,因門第之殊異而不被凌退思接受。遭暗算,被囚在荊州大牢。
⑷ 連城訣的作者是誰
連城訣
【作品簡介】
《連城訣》,長篇武俠小說,當代著名作家金庸著。最初於1963年刊載於《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送的《東南亞周刊》,書名本做《素心劍》。現收錄於 《金庸作品集》中。
《連城訣》描述了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朴,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回歸自然的故事。此書語言質朴生動,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全書充滿了一股悲憤之氣,讀來令人如鯁在喉。書中寫世態,寫人心,寫至情至愛,寫至惡至毒,動人心魄,深刻揭露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遠遠超出了一般武俠小說的表現范疇,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說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故事簡介】
湘西農家子弟狄雲,自幼隨師父鐵鎖橫江戚長發和師妹戚芳習武務農。
一天戚長發多年未見的師兄萬震山派弟子來請戚長發去作客。三人到了萬家。先是逢大盜呂通前來尋仇,狄雲拼著受傷打退了呂通,卻反而見疑於萬家。先是萬震山的八個弟子深夜尋釁,打了他一通。第二天他氣不過他們的奚落嘲笑,用從一個老乞丐處學來的幾招劍法回敬了其中幾人。萬震山疑心戚長發已學得師門不傳之秘連城劍法又教給狄雲,遂將戚長發誘入房中擊殺,卻又偽造現場反誣戚長發擊傷了他而逃走,而已意猶未盡,復又設下圈套將見義勇為前往捉賊的狄雲裁贓誣為強奸偷盜犯,打入死牢。萬震山的兒子萬圭假作好人,讓戚芳以為他出錢出力想讓狄雲盡早出獄,其實卻是買通官府將狄雲輕罪重辦。戚芳信以為真,又認定狄雲確有其罪,雖然感情仍在,但對狄雲也感到傷心和失望,終於嫁給了萬圭。
狄雲悲憤傷心交加,在獄中自暴自棄。同室的一個瘋囚犯又以為他是奸細,對他拳腳相加。但在他呆了三年之後,萬念俱灰,上吊自盡時,那瘋漢卻救活了他,並告訴他自己名叫丁典,因為從戚長發、萬震山的師父手上得到了一部連城劍訣,為眾多武林人物所追逐,流落江湖,認識了一個叫做凌退思的知府的女兒凌霜華,兩人一見傾心。 知府卻以女兒為要脅逼他交出連城訣,不久後又將他打入大牢、這幾年他已練成了絕頂內功神照功。狄雲第一次聽說了自己師父是個陰險毒辣、城府極深的人,聽說他和自己的兩個師怕竟聯手殺了師祖,但也只是將信將疑。
丁典要傳他神照功。他先是不願學,後來想到報仇便學了起來,又過兩年,他和丁典已是情如兄弟,倒覺外面人心險詐,呆在獄中反而平安。但丁典心系凌霜華,遂在一天晚上雙雙越獄而出,夜探凌知府家不料凌霜華已死,凌知府竟在女兒的棺上塗了無可就葯的金波旬花毒。丁典大慟之下撫棺痛哭,中毒極深。 狄雲助丁典擊退凌知府的人,逃至一廢園,萬震山的幾個弟子又追蹤而來丁典和狄雲拚死殲了來敵,丁典囑他將來把他和凌霜華合葬後即死去。
狄雲慌亂中逃到戚芳家,見到戚芳帶著與他同樣小名「空心菜」的女兒,傷痛欲絕,神智昏迷,格鬥中與萬圭同時昏過去。醒來已在長江邊的一隻小船上,便飄流而下。不久在江邊一座破廟里碰上西藏血刀門下的一個凶僧寶象,寶象餓急了要吃他,卻被他無意中用兩只毒老鼠毒死。
他因衣衫已破,便穿上寶象的僧袍,不料在長江邊一場魚販子的爭斗中被誤認為是血刀門的小淫僧。在他幫了中原武林南四奇門下鈴劍雙俠的忙後反為所仇,正要被擒,血刀門的掌門血刀老祖趕來救了他,並擄去水岱之女水笙。血刀老祖也誤認為他是自己的徒孫,帶了他和水笙一起逃走,水笙的父親水岱及另外陸、劉、花三奇率領眾多好手一路追來。雙方到了川藏邊界的一座大雪山中,適逢雪崩,都被堵在山裡。 經過一場拚鬥,血刀老祖殺了陸、劉、水三人,四奇中位居第二的花鐵干卻臨危屈膝,降了血刀老祖。待得血刀老祖發現狄雲並非徒孫且暗助敵人,要殺他時,狄雲因喉嚨被扼,氣塞之下神照功反而水到渠成,殺了血刀老祖。之後花鐵干兇相畢露,既想殺了狄雲和水笙滅口,又要吃幾位義兄義弟的屍體。狄雲拚死衛護水笙及她父親的屍體,並為水笙打鷹充飢,終於使水笙對他消除了誤會。 第二年春天雪化後,被堵在山外的許多中原高手又入山來。花鐵干怕水笙揭露真相,反誣水笙與狄雲苟且,使水笙的舊情人汪嘯風反情為仇。狄雲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為水笙的清白辯護,反使人更信其事。在水笙的哀求下,狄雲只得隻身離去。
他趕回家鄉尋找師父,卻正好遇上在那兒挖寶的二師伯言達平和大師伯萬震山為連城劍譜而火並,萬圭中毒,言達平受傷。狄雲救出言達平,問明他師門的種種真相,這才知道自己的師父確是個壞人,而這個當年曾扮成老乞丐於他有恩的二師怕也不是好人。他趕去江陵萬家,原想殺萬氏父子報仇,但經不住戚芳哀求,反而違心地救了萬圭。不料萬圭父子發現戚芳可疑,競反而要殺拿解葯救他們的戚芳。狄雲趕來救了戚芳,出門之後,戚芳借口又回去救了萬氏父子,終於為萬氏父於所殺。 狄雲將連城劍譜的秘密刻寫在江陵城牆上,想引出萬氏父子報仇,卻因此目睹了萬震山、言達平及死裡逃生的戚長發三人間的火並。他在危急關頭救了師父,師父卻反而要殺他。等到凌知府、花鐵干、汪嘯風等入一擁而入搶奪寶藏並因此一個個毒發瘋狂時,他最終看穿了世事人心。在將丁典和凌霜華合葬之後,他孤身單騎又回到了川邊的那座大雪山裡,打算在這永無機心和凶險的地方僻居終生,出乎他的意外,水笙正等在那兒,並說知道他一定會來的。 此書為金庸早期作品,是他為紀念小時候家裡一個被人冤枉終生不幸的老長工寫的。語言質朴生動,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全書充滿了一股悲憤之氣,讀來令人如鯁在喉。雖然在文化底蘊上遠不及作者的其它一些長篇巨著,但寫世態,寫人心,寫至情至愛,動人心魄,遠遠超出了一般武俠小說的表現范疇,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說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作品目錄】
[編輯本段]
第一章 鄉下人進城
第二章 牢獄
第三章 人淡如菊
第四章 空心菜
第五章 老鼠湯
第六章 血刀老祖
第七章 落花流水
第八章 羽衣
第九章 「梁山泊、祝英台」
第十章 「唐詩選輯」
第十一章 砌牆
第十二章 大寶藏
【作品後記】
[編輯本段]
兒童時候,我浙江海寧老家有個長工,名叫和生。他是殘廢的,是個駝子,然而只駝了右邊的一半,形相特別顯得古怪。雖說是長工,但並不做什麼粗重工作,只是掃地、抹塵,以及接送孩子們上學堂。我哥哥的同學們見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駝,叫他三聲要發怒,再叫三聲翻跟斗,翻轉來象只癱淘籮」。「癱淘籮」是我故鄉土話,指破了的淘米竹籮。
那時候我總是拉著和生的手,叫那些大同學不要唱,有一次還為此哭了起來,所以和生向來待我特別好。下雪、下雨的日子,他總是抱了我上學,因為他的背脊駝了一半,不能背負。那時候他年紀已很老了,我爸爸、媽媽叫他不要抱,免得兩個人都摔跤,但他一定要抱。
有一次,他病得很厲害,我到他的小房裡去瞧他,拿些點心給他吃。他跟我說了他的身世。
他是江蘇丹陽人,家裡開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鄰居一個美貌的姑娘對了親。家裡積蓄了幾年,就要給他完婚了。這年十二月,一家財主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這家財主又開當鋪,又開醬園,家裡有座大花園。磨豆腐和磨米粉,工作是差不多的。財主家過年要磨好幾石糯米,磨粉的功夫在財主家後廳上做。這種磨粉的事我見得多了,只磨得幾天,磨子旁地下的青磚上就有一圈淡淡的腳印,那是推磨的人踏出來的。江南各處的風俗都差不多,所以他一說我就懂了。因為要趕時候,磨米粉的功夫往往要做到晚上十點、十一點鍾。這天他收了工,已經很晚了,正要回家,財主家裡許多人叫了起來:「有賊!」有人叫他到花園去幫同捉賊。他一奔進花園,就給人幾棍子打倒,說他是「賊骨頭」,好幾個人用棍子打得他遍體鱗傷,還打斷了幾根肋骨,他的半邊駝就是這樣造成的。他頭上吃了幾棍,昏暈了過去,醒轉來時,身邊有許多金銀首飾,說是從他身上搜出來的。又有人在他竹籮的米粉底下搜出了一些金銀和銅錢,於是將他送進知縣衙門。賊贓俱在,他也分辯不來,給打了幾十板,收進了監牢。
本來就算是作賊,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給關了兩年多才放出來。在這段時期中,他父親、母親都氣死了,他的未婚妻給財主少爺娶了去做繼室。
他從牢里出來之後,知道這一切都是那財主少爺陷害。有一天在街上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邊的尖刀,在那財主少爺身上刺了幾刀。他也不逃走,任由差役捉了去。那財主少爺只是受了重傷,卻沒有死。但財主家不斷賄賂縣官、師爺和獄卒,想將他在獄中害死,以免他出來後再尋仇。
他說:「真是菩薩保佑,不到一年,老爺來做丹陽縣正堂,他老人家救了我命。」
他說的老爺,是我祖父。
我祖父文清公(他本來是「美」字輩,但進學和應考時都用「文清」的名字),字滄珊,故鄉的父老們稱他為「滄珊先生」。他於光緒乙酉年中舉,丙戍年中進士,隨即派去丹陽做知縣,做知縣有成績,加了同知銜。不久就發生了著名的「丹陽教案」。
鄧之誠先生的《中華二千年史》卷五中提到了這件事:
「天津條約許外人傳教,於是教徒之足跡遍中國。莠民入教,輒恃外人為護符,不受官吏鈐束。人民既憤教士之驕橫,又怪其行動詭秘,推測附會,爭端遂起。教民或有死傷,外籍教士即借口要挾,勒索巨款,甚至歸罪官吏,脅清廷治以重罪,封疆大吏,亦須革職永不敘用。內政由人干涉,國已不國矣。教案以千萬計,茲舉其大者:
「……丹陽教案。光緒十七年八月……劉坤一、剛毅奏,本年……江蘇之丹陽、金匱、無錫、陽湖、江陰、如皋各屬教堂,接踵被焚毀,派員前往查辦……蘇屬案,系由丹陽首先滋事,將該縣查文清甄別參革……「(《光緒朝東華錄卷》一○五)我祖父被參革之前,曾有一番交涉。上司叫他將為首燒教堂的兩人斬首示眾,以便向外國教士交代。但我祖父同情燒教堂的人民,通知為首的兩人逃走,回報上司:此事是由外國教士欺壓良民而引起公憤,數百人一涌而上,焚毀教堂,並無為首之人。跟著他就辭官,朝廷定了「革職」處分。
我祖父此後便在故鄉閑居,讀書做詩自娛,也做了很多公益事業。他編了一部「海寧查氏詩鈔」,有數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就去世了(這些雕版放了兩間屋子,後來都成為我們堂兄弟的玩具)。出喪之時,丹陽推了十幾位紳士來弔祭。當時領頭燒教堂的兩人一路哭拜而來。據我伯父、父親們的說法,那兩人走一里路,磕一個頭,從丹陽直磕到我故鄉。對這個說法,現在我不大相信了,小時候自然信之不疑。不過那兩個人十分感激,最後幾里路磕頭而來當然是很可能的。
前些時候到台灣,見到了我表哥蔣復聰先生。他是故宮博物院院長,此前和我二伯父在北京大學是同班同學。他跟我說了些我祖父的事,言下很是贊揚。那都是我本來不知道的。
和生說,我祖父接任做丹陽知縣後,就重審獄中每一個囚犯,得知了和生的冤屈。可是他刺人行凶,確是事實,也不便擅放。我祖父辭官回家時,索性悄悄將他帶了來,就養在我家裡。
和生直到抗戰時才病死。他的事跡,我爸爸、媽媽從來不跟人說。和生跟我說的時候,以為他那次的病不會好了,也沒叮囑我不可說出來。
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裡。《連城訣》是在這件真事上發展出來的,紀念在我幼小時對我很親切的一個老人。和生到底姓什麼,我始終不知道,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當然不會武功。我只記得他常常一兩天不說一句話。我爸爸媽媽對他很客氣,從來不差他做什麼事。
這部小說寫於一九六三年,那時《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一本隨報附送的《東南亞周刊》,這篇小說是為那《周刊》而寫的,書名本來叫做《素心劍》。
一九七七•四月
【人物簡輯】
[編輯本段]
戚長發(「鐵索橫江」、梅念笙之徒)【天寧寺中毒而死】
狄雲(「空心菜」、戚長發之徒)
戚芳(萬圭之妻狄雲師妹)【被萬圭殺死】
空心菜 (戚芳之女)
言達平(「陸地神龍」、梅念笙之徒)【被戚長發殺死】
萬震山(「五雲手」、梅念笙之徒)【被戚長發殺死】
呂通(太行山寨主)
呂威 ▲
魯坤(萬震山大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周圻(萬震山二弟子)【被狄雲殺死】
萬圭(萬震山三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孫均(萬震山四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卜垣(萬震山五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吳坎(萬震山六弟子)【被萬震山殺死】
馮坦(萬震山七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沈城(萬震山八弟子)【天寧寺中毒而死】
桃紅(萬震山的小妾)
丁典(和凌霜華相戀)【中毒而死】
梟道人【死於丁典之手】
寶象(血刀門 血刀老祖之徒)【中毒而死】
善勇(血刀門 血刀老祖之徒)【死於丁典之手】
勝諦(血刀門 血刀老祖之徒)【死於丁典之手】
凌退思(荊州知府、兩湖龍沙幫大龍頭、凌霜華之父)【天寧寺中毒而死】
凌霜華(凌退思之女)【被凌退思蓋棺活埋悶死】
梅念笙(「鐵骨墨萼」)【被三個弟子圍攻傷重而死】
侯景(史上「侯景之亂」主角)▲
蕭繹(梁元帝) ▲
菊友(凌霜華的貼身使婢)【中箭而死】
馬大鳴(「萬勝刀」門) 【死於丁典之手】
耿天霸(山西太行門 「雙刀」)【死於丁典之手】
水福(水岱之家僕)
汪嘯風(「鈴劍雙俠」之一、水笙表哥)【天寧寺中毒而死】
水笙(「鈴劍雙俠」之一、水岱之女)
水岱(「落花流水」之一、「冷月劍」)【求狄雲將他打死】
血刀老祖(血刀門 第四代掌教)【死於狄雲的無意一踹】
北四怪 「風虎雲龍」▲
劉乘風(「落花流水」之一、「柔雲劍」)【花鐵干誤殺】
陸天抒(「落花流水」之一、「仁義陸大刀」)【血刀老祖所殺】
花鐵干(「落花流水」之一、「中平無敵」、江西鷹爪鐵槍門掌門)【天寧寺中毒而死】
▲ 表示僅是小說提及人物
【連城訣(大陸版)內容簡介】
第一集
魏晉南北朝時期,時世動盪,梁元帝一批價值連城的珠寶連同藏寶圖下落不明。八百年後江湖上傳聞,藏寶圖被擬作一道口訣隱於天下無敵的連城劍法中,絕世武功和連城財寶,引得江湖中人趨之若鶩……
梅念笙梅大俠是唯一知道連城訣的人,一生只收過三個徒弟:萬震山、言達平和戚長發。三弟子在得知師傅知曉連城劍法後,起賊心殺害師傅奪得劍譜,梅受重傷躍入江中。不料後來劍譜不翼而飛,從此三徒互相跟蹤尋找劍譜。
梅念笙後被俠士丁典救起,在臨終前將連城訣傳給丁。血刀老祖為得到連城訣,圍攻丁典。丁典幸遇高人相助逃出,被開茶館的根寶所救。根寶妻以為丁典懷揣寶物,遂起貪心,唆使根寶下毒手…
第二集
恰巧丁典昏睡中翻身,斧子落空,逃過一劫。從此退隱山林,練功習武。
一晃六年過去了。三徒之一戚長發在盜取劍譜後隱姓埋名,女兒戚芳、徒兒狄雲也已長大成人互生愛意。戚長發怕女兒徒弟破解口訣與自己爭奪秘籍,故意教錯口訣。
戚芳不明就裡的拿走了父親的劍譜去夾綉花樣,戚長發懷疑狄雲,找借口懲罰狄雲面壁,後來證實並非狄雲所為。
第三集
萬震山自從劍譜丟失後,一直沒有安下心來。在得知戚的下落之後,便派兒子萬奎去邀請,來參加自己的五十大壽,順便切磋連城劍法。
戚家三人身著新衣,一路風塵,終於進城。狄雲看到一個駝背老乞丐,隨手丟下幾個銅錢。
壽誕慶典熱鬧非凡,不料,與萬震山早有讎隙的呂通突發責難,狄雲出頭,呂通也是江湖上成名的人物,眼看狄雲就要吃虧…
第四集
那老乞丐假意摔倒,手中的碗棍直飛出去擊中呂通,狄雲借機把呂踢倒在地。
萬奎對狄雲心懷敵意,准備報復。在萬門弟子飲宴上,夥同眾弟子對狄雲拳打腳踢。老乞丐願教狄雲幾招以便報仇,為讓他盡快掌握制敵方法,只教了連城劍中的三招,狄雲苦練一夜,終於學會,老丐卻已無影蹤。
第五集
戚長發在那天夜裡偷看了萬震山的劍法,才知道劍譜並不在萬手中,於是決定盡快離開此地。
當晚萬震山設宴為戚家餞行,萬震山假意關切狄雲的傷勢,戚芳道出真相,萬家弟子反誣他們。狄雲怒火中燒,露出前晚老丐所教招勢。萬、戚兩人見狀大驚,爭執之中戚長發刺中萬震山,從後窗逃走。戚芳、狄雲被扣下。
第六集
萬震山生死未卜,狄雲師兄妹深感內疚。萬奎為博取戚芳歡心,對他體貼不已。但戚芳心中只有狄雲,萬奎嫉恨不已,遂用計陷害狄雲入獄。萬奎用金錢收買了凌退思凌知府,意圖判狄雲以死罪。
第七集
戚芳卻蒙在鼓裡,心中還對萬奎感激萬分。
萬奎用計騙得狄雲招供,狄雲被打入大牢。又讓師兄妹之間產生誤會,戚芳憂郁成疾。
另外一間秘密的囚室中,一個神秘的犯人,他就是丁典,因為懷有連城訣的秘密,被困五年。
第八集
凌退思令人把狄雲關進了丁典囚室,而丁典以為狄雲又是凌退思派來的卧底,對他有著很強的防備心理,動則暴打。牢外,萬奎一方面對戚芳加緊攻勢,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謀害狄雲的步伐…
第九集
萬奎派人以戚芳的名義送去毒酒,被丁典搶喝不成。狄雲未死,萬奎憂心忡忡,於是騙戚芳狄雲已死,戚芳終於徹底絕望,答應了婚事。狄雲賴以生存的希望破滅,懸梁自盡。丁典卻並不急於救他,…終於相信狄雲也是被害之人,遂成朋友。丁典向他慢慢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第十集
丁典從血刀老祖那裡逃脫之後,隱居習練連城訣。五年後,在菊花大會上,與凌退思之女霜華一見鍾情,而由於血刀老祖的追殺兩人失去聯系…終於,兩人又重遇。凌退思後來得知丁典知道連城訣,放任兩人交往,並開始謀劃…最後,丁典落入凌退思之手。
第十一集
月月提審終不見結果,凌退思勸說女兒出面,但遭到拒絕。於是威脅要把她嫁給他人,霜華為抗婚而毀容,並起誓決不和丁典結婚….丁典越獄要帶走霜華,霜華要遵守自己的誓言,丁典萬般無賴,寧願永居囚室…
第十二集
幾年下來,丁典與狄雲已成至交。凌退思一直得不到連城訣,也不希望落入他人之手,終於決心除掉丁典,丁典再一次中毒,終於毒發致死,在死前把連城訣贈於狄雲。在衙役的追蹤下,狄雲背著丁典的屍體躲入了萬家的後院,在柴房與戚芳相遇…
第十三集
昏迷的狄雲被戚芳放入順水而下的小船…狄雲醒來又被惡僧追殺。不料,惡僧卻因食毒鼠中毒身亡,狄雲得到了血刀門的練功秘籍,並穿上了僧衣,成了一個道地的小和尚…
第十四集
萬奎跟蹤戚芳,查到了根寶,根寶用小兒的珠算口訣換來了黃金百兩,根寶一夜暴富引起凌退思的懷疑,逼根寶說出了實情。凌找借口抓萬奎入獄,以此要挾萬震山,萬震山不得不忍辱負重…凌開始苦練這套劍法
第十五集
狄雲回家路上,因誤會與一少年汪嘯風對打起來,血刀老祖救起狄雲,順手劫走汪的表妹水笙。在路上,狄雲幾次相助讓水笙免遭糟蹋,但她並不領情。水笙父親召集「江南四奇」一起去營救女兒,卻遭遇雪崩…
第十六集
狄雲又一次從血刀老祖手中救出水笙,恰逢『江南四奇』到來,在雪崩中,陸水岱受傷。在後來的打鬥中,花鐵干失手誤殺劉乘風….
第十七、十八集
又是一場激烈的雪底搏鬥,陸天抒慘死在血刀老祖的刀下,陸水岱被齊齊斬斷雙腿,花鐵干繳械投降。血刀老祖以為狄雲背叛於他,撲上去緊緊扼住狄雲的脖子,狄雲手足垂軟…
第十九集
原來狄雲是在運內息,運行完畢狄雲為求生存突踢一腳,不想血刀老祖因此斃命。剩下的三人只有在此等到來年春暖雪融才能離開。花鐵干經此變故性情大變,奸險邪惡,最後盡吃掉了兄弟的屍體,然後再次打主意要吃掉狄雲和水笙…
第二十集
這時谷外的萬震山和凌退思為爭奪根寶提供的假連城訣鬧得不可開交。狄雲終於練成連城劍法和血刀經,花鐵干不敢再打他們的主意。狄雲和水笙共同養了一隻小狼,關系越來越融洽……
第二十一集
天氣轉暖,積雪消融。忽一日,一大群人進來搭救水笙,他們聽信了花鐵乾的一面之詞,將他奉為英雄,並聽信了花鐵干對狄雲和水笙的污衊之辭,導致汪嘯風離開了水笙…
第二十二集
狄雲決定先回老家看看師傅。由於花鐵乾的污衊,被人誤解的水笙在家裡的生活很尷尬,絕望之下,在一處樹林懸梁自盡…
第二十三集
水笙剛好被經過的狄雲救回,於是水笙要求狄雲帶自己走。這一天正好的花鐵干登霸主保位的慶典之日,在慶典上,狄雲揭穿了花的真實面目。水笙又重新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女俠,而狄雲再次拒絕了帶水笙走….
第二十四集
凌和萬的爭斗已經告一段落,他們終於明白上了根寶夫婦的當。狄雲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意外發現豪宅的主人就是教自己武功的那個老丐。回到舊地,讓狄雲又想起和師妹在一起的美好歲月…
第二十五集
萬震山等人商議殺進言府搶奪劍譜,爭斗中萬奎中毒,言達平受傷,狄雲念當年三劍之恩救出言,言遂解答了狄雲心中一系列的疑惑。沒想到戚芳也悄悄來到此地,與丈夫和公公狹路相逢…
第二十六集
喬裝打扮成郎中的狄雲被請進萬家醫治萬奎,禁不住戚芳的哀求,狄雲拿出了言答平給的解葯,戚芳萬萬沒有想到這個郎中就是自己苦苦思念的師哥。狄雲順便也留下了那本用來夾花樣的唐詩選集,萬家父子確認這書正是他們尋找的,已經不相信萬家父子的戚芳機敏的講書投入毒血中…
第二十七集
為救丈夫,戚芳決定深夜去找公公萬震山商議良策,卻意外的發現一個驚天的大秘密,終於明白為何父親戚長發一去不歸…
萬家父子在研究劍譜的時候不慎沾上毒血而中毒,戚芳出現用解葯威脅他們父子,喪心病狂萬家父子竟然決定把戚芳母女活活砌進牆中…
第二十八集
戚芳母女倆被早等候在此的狄雲和水笙救出,反將萬家父子砌進牆內。戚芳一時心軟,放出了他們,萬奎出來後恩將仇報一刀刺向戚芳,臨死前,戚芳講女兒託付給了狄雲和水笙,並希望他們幸福….
第二十九集
狄雲決定先完成丁典的遺願,四處打探凌家大小姐的墓地,引起凌退思的注意。凌退思向狄雲所要連城訣,狄雲答應第二天會給他。第二天連城訣出現在南門城牆上,狄雲找到萬家父子,在激戰中,萬震山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乘機逃脫。 言達平終於破解了連城訣,狄雲跟著他來到了藏寶地點西天寺…
第三十集
在西天寺里,三兄弟互相殘殺,戚長發和言達平等人在互奪連城訣中相殘而亡,所有的人都中了昔年藏寶之人塗在這里的劇毒…在水笙連串的跟蹤和幫助中,狄雲的心被她溫暖,雙雙攜手步入雪谷,去尋找一個干凈的暖情世界。
⑸ 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下一部是
《倚天屠龍記》沒有下一部,《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龍記》是一部想像力豐富的武俠力作。書中表現的愛情也更加浪漫。在想像力方面,首先,作者設計出的「倚天劍」與「屠龍刀」以巨大的號召力貫穿於小說的始終,也成了江湖各大門派施展伎倆爭奪的寶物。這一想像,可以視為小說故事結構的需要,也是與以往小說不同的創新。
(5)連城訣是一部什麼小說擴展閱讀
《倚天屠龍記》的主題深意,包括了正、反、合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正」,即俠義的傳奇。既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的傳奇來歷,又寫「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俠義傳統。
第二個層面是「反」,即寫人性特徵。屠龍寶刀即刀中的兵書當然不是什麼「不祥之物」,真正「不祥」的乃是人類的貪欲和權勢欲,那些人之所以費盡心機地爭奪寶刀,無非是沖著「寶刀屠龍」的利器和「號令天下」的權勢而來。可笑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真相。
到最終卻都為之「反算了卿卿性命」。這些正是小說的基本故事情節和敘事內容,同時又有明顯的思想寓意。
第三個層面是「合」,即寫傳奇與歷史的結合,俠義和人性的結合,人類的良知和善意的結合,歷史的透視和理想的結合。所有這些「結合」,最終當然都體現在張無忌這一主人公身上,也體現在張無忌送給徐達將軍的那一段活中。
同時還體現在作者對歷史所作的巧妙演繹——此後徐達果然用兵如神,連敗元軍,最後統兵北伐,直將蒙古人趕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業」。那屠龍刀中的兵書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然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
這部小說的真正主題有兩層:既反異族侵略,也反本族暴政。
⑹ 連城訣講的是什麼故事
《連城訣》是一部武俠小說,講述了淳樸少年狄雲和師妹戚芳在經歷一系列磨難後,認清江湖中人性的丑惡,最終回歸自然的故事。
《連城訣》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明朝中期,主人公狄雲原本是一個朴實善良的鄉村少年。因一次意外的機會,他捲入了一場江湖紛爭,不僅失去了心愛的師妹戚芳,還遭受了世人的誤解和背叛。在這個過程中,狄雲見識了武林中的種種邪惡和貪婪,也經歷了生死離別和痛苦掙扎。
在經歷一系列磨難後,狄雲逐漸認識到江湖中的人性之惡。他不再對江湖抱有幻想,而是選擇回歸自然,追求內心的平和與自由。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水笙、丁典等,他們共同揭露了武林中一些大人物的丑惡面目,維護了武林的正義。
《連城訣》以朴實無華的筆觸描繪了江湖世界的真實面貌。小說通過主人公狄雲的經歷,揭示了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面性。在這個充滿誘惑和陷阱的江湖世界裡,人們往往為了名利而迷失自我,變得貪婪、邪惡和無情。然而,正是這些經歷讓狄雲認清了江湖的真相,也讓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宿。
總之,《連城訣》是一部揭示人性丑惡的武俠小說,通過主人公狄雲的視角展現了一個真實而殘酷的江湖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才能不被邪惡所誘惑,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⑺ 《連城訣》是金庸寫的嗎劇情這么恐怖,根本不應該歸類於武俠
《連城訣》是金庸寫的,是金庸小說中唯一一部反應任性黑暗的小說,裡面揭示了人性的丑惡,跟古龍的大部分小說一樣,所以有一個說法是:喜歡古龍小說的人都喜歡《連城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