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女作家小說又見棕櫚
『壹』 於梨華生平經歷
於梨華,最早開始台灣旅美留學生題材的文學創作,其作品影響深遠,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鼻祖。她曾在家庭瑣事中對生活的乏味深感憎恨,在伏案工作時又愧疚於未能盡到主婦和母親的責任。她那些引起廣泛轟動的作品,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創作的。除了是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於梨華還是一個執著的社會活動家和愛國主義者。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來,於梨華多次回國觀光、考察,了解祖國,關心祖國,與祖國的親人、作家頻繁接觸,熱切希望祖國快速強大起來。她出身於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曾留學法國,在光華大學教化學和法文。然而,時局動盪,家庭失財,他們一家流離失所,於梨華見識了真正的友誼,也目睹了在危難中損人利己的人。這些經歷對於梨華成為作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戰勝利前夕,於梨華在成都不遠的一個小城裡恢復了正常的中學生活。父親被派到台灣一家糖廠工作,全家舉家遷往台灣。於梨華對此並未意識到離別大陸的含義。1953年,於梨華孤身一人來到了美國三藩市,來接她的是一個猶太人。這位猶太人是於梨華父親在台灣認識的朋友,答應幫助她到美國。大學快畢業時,於梨華申請了美國大學研究院的入學許可,並得到了准許。在猶太人家中,她被安排做家務,以此換取免費的住宿和飲食。
在猶太人家中,於梨華被安排做家務,免費住宿和飲食。然而,她周末的忙碌,打掃房間、除草、整理花圃、清理落葉等,與主人的享受形成鮮明對比。更讓她痛苦的是,她的思親之情被緊緊纏繞著。在猶太人家中住兩個月後,主人注意到於梨華的淚水,安排她去結識了兩個中國學生。她看到了中國面孔,聽到了中國語言,激動不已。
農學院的兩位中國學生幫助於梨華轉學到洛杉磯的一所更好學校。然而,當她將新學校的入學許可證拿給猶太人夫婦時,他們憤怒地指責她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於梨華無法用英語充分表達自己的憤怒。在離開前的晚上,她發現猶太女人偷偷進入她的房間,檢查她的行李。於梨華最終忍不住大聲詢問,女人卻回答說她不相信於梨華這個中國人,要檢查她是否拿走了家裡的東西。
在洛杉磯,於梨華受雇於一個離異的三十餘歲女性,照顧她的六七歲的女兒。於梨華白天上學,下午陪小女孩玩,晚上照顧小女孩睡覺,睡前讀書講故事。小女孩睡覺後,她獨自在十二間房的大屋子裡復習功課。面對鄉愁和思親的寂寞,她感嘆地問:「色彩繽紛的美國啊,我為何要在這冷寂的屋子裡?」
於梨華繼續受雇於不同的家庭,經歷了寄人籬下的痛苦。她最終因為成績優秀,被免除學費並獲得獎學金,搬入女生宿舍,有了屬於自己的天空。在新學校,於梨華就讀於新聞系。她努力參加米高梅文學創作獎競選,並以一篇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榮獲1956年的米高梅文學獎,引起海外文藝界的重視。
於梨華抓住了時代心理,成功塑造了留美華人藝術形象。從1960年起,她開始追尋記憶中的浙東家鄉,創作了《夢回青河》等作品,揭露中國舊式家庭對婦女的迫害。《夢回青河》的成功,使她接連創作了《歸》、《也是秋天》等作品,反映了五十年代後期到七十年代中美國留學生的形形色色生活。
其中,《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是於梨華描寫留美華人作品中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小說塑造了牟天磊、佳利、意珊、邱尚峰等形象,尤其是牟天磊。他的心靈蒼老、早衰主要來源於美國留學生生活的痛苦。小說成功地描繪了「沒有根的一代」的苦惱,揭示了中國特定的政治局面和台灣與大陸長期分割的歷史原因。於梨華的主要成就和貢獻在於她敏銳地抓住時代心理,成功塑造了藝術形象。
於梨華的作品在海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被認為是一部感人至深、給讀者影響最大的作品,牟天磊成為了讀者的寫照。在年近七旬之際,於梨華創作了表現知識分子生活的長篇小說《在離去與道別之間》,再次在海外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是北美版的《圍城》。
(1)旅美女作家小說又見棕櫚擴展閱讀
於梨華,1932年生於上海,是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少年時代因戰亂返鄉,在鄞縣縣立中學讀到高二時隨父母赴台。於梨華還是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愛國主義者,1975年以來,她多次回國觀光考察,返美後,熱情演講祖國見聞,創作反映祖國新面貌的作品。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人的生活。代表作長篇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展示了無根的一代內心的迷惘和孤寂,成為當代留學生文學之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