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的俠
『壹』 你對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俠」是如何理解的
金庸的小說對於「俠」的闡述可謂是淋漓盡致,寫出了「俠」的方方面面,寫出了「俠」的偉大同時也闡明了「俠」的局限性。
第一方面
「俠」的偉大
代表人物 郭靖 胡斐 蕭峰
這類頂天立地的俠客們為國為民可以做任何事,並把行俠仗義當做一種事業來對待,在百姓心中和讀者心中的光輝形象無可比擬,充分表明了俠義精神的偉大。
『貳』 金庸武俠小說
1.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對聯是金庸寫了14品作品之後,在封筆之作鹿鼎記的後記中寫著的):
書劍恩仇錄
碧血劍
射鵰英雄傳
雪山飛狐
神鵰俠侶
飛狐外傳
白馬嘯西風
鴛鴦刀
倚天屠龍記
連城訣
天龍八部
俠客行
笑傲江湖
鹿鼎記
2.最強劍法,我個人認為是獨孤九劍
3.最強拳掌,我個人認為是九陰真經中的武功
4.最強護體神功,我個人認為是北冥神功
『叄』 金庸武俠小說都有什麼啊哦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就是金庸的14本最著名的小說的開頭一個字
外加一部《越女劍》,一共15本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肆』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所有小說名字的縮寫
『伍』 金庸武俠小說。
親,你是有20年珍藏的金庸武俠小說要出出售嗎?
如果是正版,版本比較好的話,去孔夫子舊書網賣吧,價格應該比回收的高。
如果是要買老版本的金庸武俠,也可以上孔夫子舊書網淘淘
『陸』 金庸武俠小說全部的書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狐外傳主角 笑傲江湖
雪山飛狐 書劍恩仇錄
連城訣 神鵰俠侶
天龍八部 俠客行
射鵰英雄傳 倚天屠龍記
白馬嘯西風 碧血劍
鹿鼎記 鴛鴦刀
越女劍 就這些了,
還有一些其他的,也給你吧!
布衣神相 仙劍奇俠傳 青城十九俠 雲海爭奇記 蜀山劍俠傳 天龍八部 鹿鼎記 陸小鳳傳奇 笑傲江湖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 雪山飛狐 袁崇煥評傳 書劍恩仇錄 浣花洗劍錄 絕代雙嬌 飛狐外傳 連城訣 白馬嘯西風 桃花扇 鴛鴦刀 越女劍 多情劍客無情劍 九月鷹飛 天涯明月刀 邊城浪子 飛刀,又見飛刀 名劍風流 大旗英雄傳 武林外史 那一劍的風情 劍客行 流星蝴蝶劍 七種武器 護花鈴 七殺手 蕭十一郎 三少爺的劍 劍花煙雨江南 風鈴中的刀聲 蒼穹神劍 碧血洗銀槍 圓月彎刀 怒劍狂花 歡樂英雄 白玉老虎 絕不低頭 七星龍王 飄香劍雨 英雄無淚 白玉雕龍 邊城刀聲 情人劍 大地飛鷹 菊花的刺 鐵劍紅顏 劍毒梅香 月異星邪 劍氣嚴霜 劍玄錄 大人物
失魂引 湘妃劍 孤星傳 彩環曲 游俠錄 血海飄香 大沙漠 畫眉鳥 鬼戀傳奇 新月傳奇 午夜蘭花 桃花傳奇 鳳舞九天 劍神一笑 決戰前後 綉花大盜 銀鉤賭坊 幽靈山莊 獵鷹 群狐 青城十九俠 蜀山劍俠傳 七劍十三俠 萍蹤俠影錄 七劍下天山
『柒』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越女劍》。
這些作品初於報刊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為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為暢銷。其作品大量並多次由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和電影。
陳世驤曾說:「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一人而已。」
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展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為「俠之大者」。
(7)金庸武俠小說的俠擴展閱讀:
金學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說,倪匡乃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專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當台灣遠流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隨著台灣解嚴,一直被認定為禁書的金庸小說隨之出版。在1980年,遠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
當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
『捌』 金庸武俠小說!!!!!!!
大陸是授權的三聯出版社,金庸的電子掃描版在電驢上很全,需要的話可以自己去下,廣州出版社的問題不太清楚。
第一版是連載在報紙上的,最具有傳奇色彩,第二版是金庸增補修訂後的版本,也就是最為人所熟知的版本,第三版也就是03新修版,諸如黃葯師愛上梅超風,段譽和王語嫣分手等情節均出自此版,有人說是金大俠挑戰自我,也有人說是老金自毀長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玖』 如何評價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與「俠」
武與俠是技與道的表象,俠是民族大義與江湖道義的精神,是貫穿小說的靈魂所在,是道之所存。武俠小說傳播的是民族大義、江湖正義,其一是關乎國家民族的至高無上的大義,其二是關乎社會秩序、行業自律、家族教化、民間道德的江湖道義,這些都與家族、個人的榮辱、利益和生死息息相關。
要維護民族大義與江湖正義,武藝是最好的手段,是工具,從屬於人的道德。武藝如果從技術層面達到一定高度,能夠上升到道的境界;換言之,如果為大義和正義所用,其境界則會迅速提升。
俠上至高無上的道,武是道的體現;沒有武技,俠只能是空談;沒有俠義精神的武技,則會為惡人所用,淪為惡人的幫凶。武技是基礎的修養,是技術水平的修煉和提升;俠是主導靈魂的精神,是精神層面的修養。在金庸小說中,俠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與佛、道、儒諸家的修養是相通的,濟弱扶傾、濟世救民的宗旨是一致的。由於小說常常處於歷史架空的格局中,沒有了朝代特定的政治影響,俠義這種與個體相宜的精神,更易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