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俠小說 » 武俠小說真偽

武俠小說真偽

發布時間: 2022-03-08 19:09:14

㈠ 為什麼武俠小說不能成為名著

有人問:武俠小說不也一樣揭露了世間愛恨、社會現實,也很有些故事深刻的作品。但為什麼只比網路小說好些,但依然稱不上是偉大的作品?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古龍曾在散文集《誰來和我乾杯》中寫過幾篇關於武俠的感慨,其中有一篇《另外一個世界》,是這么寫的:

――還是有關武俠

我有很多好朋友都跟我一樣,都是靠一支筆活了許多年的人,所以他們都覺得這種生涯實在痛苦極了,只要一提起筆,就會覺得頭大如斗。

只有我是例外,我的感覺不一樣。

提筆有時候也高興得很。

酒酣耳熱,好女在坐,忽然有巨額帳單送來,人人俱將失色,某提筆一劃,就已了事,眾家朋友呼嘯而去,付帳至少已在今夜後,豈能不高興乎?

至於簽字賺錢,簽合約簽收據,一簽之下,支票就來,不需吹灰之力,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想不高興,都困難得很。

可是若見到稿子攤開在你面前時,就算你想高興也高興不起來了。

稿子當前,你只有寫。尤其是寫長篇連載,少寫一天都不行,就算別人不說你,你自己心裡也好象犯了罪一樣,時時刻刻都恨不得一頭撞死。有一次潘壘告訴我,有一次報館摧稿,他寫不出,這位縱橫港台影藝文壇的名作家名導演,居然忍不住號啕大哭起來。

――這是多麼可愛的態度,這個人有一顆多麼可愛的赤子之心。

有一陣子我寫稿如烏龜,每天急著滿地爬都沒用,倪匡問我:「你最近為什麼寫不出稿?」

「因為我心情不好。」我說

「你為什麼心情不好?」

「因為我寫不出稿。」

這個笑話絕不是笑話,只有以寫作為生寫了三十年的人,才明白其中的痛苦。二

可是寫雜文就不同了。

對我來說,寫雜文就像另外一個世界,一個文雅而悠閑的世界,充滿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趣味。

其實我根本沒資格寫雜文的,前幾天,有幸跟唐魯孫與夏元瑜兩先生同席,見到他們那種平和溫雅的長者風采,聽到了他們那種充滿了機智幽默而又多聞強記的談吐,我更了解雜文的不易為。

如果沒有那種豐富的學識和經歷,如果沒有那種廣闊的胸襟和精闢的見解,如果沒有那種悲天憫人的幽默感,而一點要去寫雜文,就是婢學夫人,自討沒趣了。

不幸的是,我又偏偏喜歡寫。

寫雜文至少不像寫長篇連載,時時刻刻都感覺到好象有根鞭子在後面抽著你。

幸好我還有一點點自知之明,所以我寫的大多都是我比較了解的事。

我敢寫友情,因為少小離家,無親無故,已經能多少了解到一點友情的可貴。

我敢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為我深深了解到一個江湖人的辛酸和那種無可奈何的痛苦。

我敢寫吃,因為我好吃。

我敢寫喝酒,因為我雖然還沒有到達「醉鄉路穩宜頻至,他處不堪行」的那種意境,卻已經常常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那種豪氣了。

有時候,我當然也會寫一點有關武俠小說這一方面的事,寫了這么多年的武俠小說,心裡多多少少總難免會有一點感觸。

這種感覺,在我最先寫這一類雜文的兩篇小稿里,感觸最深。

那已經是多年前寫的了。

那時候武俠小說根本還沒被承認是一種小說,那時候的武俠小說還只不過是薄薄的一小本,印刷粗劣,紙質粗糙,編校粗忽,內容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極為粗俗」。那已經是十餘年以前的事了,那時候我還是個少不更事的、還很有餘勇可鼓的青年敢死隊,胸中還不時有血氣上涌,隨時都敢去沖鋒。

現在,我就把那篇不成氣候也不成器的短文,再寫一遍出來,讓大家比較比較,現在武俠小說的地位,是不是已經比當時有了一種比較公平的評價。

十六年前,《蕭十一郎》第一次拍成電影時(有徐增宏導演,邢慧等主演),我曾有如下感想:寫劇本和寫小說,在基本的原則上是相同的,但在技巧上卻不一樣,小說可以用文字來表達思想,劇本的表達卻只能限於言語、動作和畫面,一定會受到很多限制。

一個有相當水準的劇本,也應具有相當的「可讀性」,所以蕭伯納、易卜生、莎士比亞等,這些名家的劇本,不但是名劇,也是名著。

但在通常的情況下,都是先有「小說」,然後再有「劇本」,由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很多,由《飄》而有《亂世佳人》,是個成功的例子,除此之外,還有《簡愛》、《呼嘯山莊》、《基度山恩仇記》、《傲慢與偏見》、《愚人船》,以及《雲泥》、《鐵手無情》、《窗外》等。

《蕭十一郎》卻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蕭十一郎》是先有劇本,在電影開拍之後,才有小說的,但《蕭十一郎》卻又明明是由「小說」改編成的劇本,因為這故事在我心裡已醞釀了很久,我要寫的本來是「小說」,不是「劇本」。小說和劇本並不完全相同,但意念卻是相同的。

寫武俠小說最大的通病就是:廢話太多,枝節太多,人物太多,情節也太多。在這種情況下,將武俠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就變成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誰都無法將《絕代雙驕》改成「一部」電影,誰也無法將《獨臂刀王》寫成「一部」很成功的小說。

就因為先有了劇本,所以在寫《蕭十一郎》這部小說的時候,多多少少總難免要受些影響,所以這本小說我相信並不會有太多的枝節,太多的廢話,但因此是否回減少「武俠小說」的趣味呢?我不敢否定,也不敢預測。

我只願作一個嘗試。

我不敢盼望這嘗試能成功,但無論如何,「成功」總是因「嘗試」而產生的。

有一天我在台灣電視公司看排戲,排戲的大都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們大多都是很優秀的演員。

其中有一個不但是個優秀的演員,也是個優秀的劇作者、優秀的導演,曾經執導過一部出色而不落俗套的影片,在很多影展中獲得喝彩聲。

怎麼樣一個人,當然很有智慧,很有文學修養,他忽然對我說:「我從沒看過武俠小說,幾時送一套你認為最得意的給我,讓我看看武俠小說里寫的究竟是些什麼?」

我笑笑。

我只能笑笑,因為我懂他的意思。

他認為武俠小說並不值得看,現在所以要看,只不過因為我是他的朋友,而有一點好奇。

他認為武俠小說的讀者絕不會是他那一階層的人,絕不會是思想新穎的高級知識分子。

他嘴裡說要看看,其實心裡卻早已否定了武俠小說的價值。

而他根本就沒看過武俠小說,根本就不知道武俠小說寫的究竟是什麼。

我不怪他,並非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才不怪他,而是因為武俠小說的確給予別人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使人認為就算不看也知道它的內容。

有這種觀念的人並不止他一個人,有很多人都對我說過同樣的話。說話時的態度和心理也幾乎相同。

因為武俠小說的確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

武俠小說的形式大致可分為幾種:一個有志氣而「天賦異?」的少年,如何去辛苦學武,學成後如何去揚眉吐氣,出人頭地。

這段歷程中當然包括了無數次神話般的巧合與奇遇,當然,也包括了一段仇恨,一段愛情,最後是報仇雪恨,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個正直的俠客,如何運用他的智慧和武功,破了江湖中一個為非作歹、規模龐大的惡勢力,這位俠客不但「少年英俊,文武雙全」,而且運氣特別好,有時他甚至能以「易容術」化裝成各式各樣的人,連這些人的至親好友、父母妻子都辨不出真偽。

所以這種故事不一定離奇曲折,緊張刺激,而且還很香艷。

這種形式並不壞,只可惜寫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假如有人將故事寫得更奇秘些,就會被認為是「新」,故事的變化多些,就會被認為是「變」,其實卻根本沒突破這種形式。

「新」與「變」並不是這意思。

《紅與黑》寫的是一個少年如何引誘別人妻子的心理過程。《國際機場》寫的是一個人如何在極度危險中如何重新認清自我。《小婦人》寫的是青春與歡樂。《老人與海》寫的是勇氣和價值,以及生命的可貴。《人鼠之間》寫的是人性的驕傲和卑賤??

這些偉大的作家們,因為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有力地刻畫出人性,表達了他們的主題,使讀者在為他們書中的人物悲歡感動之餘,還能對這世上的人與事,看得更深些,更遠些。

他們表現的方式往往叫人拍案叫絕。

這么樣的故事,這么樣的寫法,武俠小說也一樣可以用,為什麼偏偏沒有人寫過?誰規定武俠小說一定要怎麼樣寫,才能算正宗的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也和別的小說一樣,只要你能吸引讀者,使讀者被你的人物故事所感動,你就算成功。

有一天我遇見了一個我很喜歡的女孩子,他讀的書並不多,但卻不笨。

當她知道我是個「作家」時,她眼裡立刻發出了光,立刻問我:「你寫的是什麼小說?」

我說謊,卻從不這在我喜歡的人面前說謊,因為世上絕沒有一個人的記憶力能好得始終記得住自己的謊言,我若喜歡她,就難免要時常和她相處,若時常相處,謊言就一定會被拆穿。

所以我說:「我寫的是武俠小說。」

她聽了之後,眼睛裡那種興奮而關顧的光輝立刻消失。

我甚至不敢去看她,因為我早已猜出了她會有什麼樣的表情。

過了很久,她才帶著幾分謙意告訴我:「我從不看武俠小說。」

直到和她很熟之後,我才敢問她:「為什麼不看?」

她的回答使我很意外。

她說:「我看不懂。」

武俠小說本來是通俗的,為什麼會使人看不懂?

我想了很久,才想通。

她看不懂的是武俠小說中那種「自成一格」的對話,那種繁復艱澀的招式名稱,也看不懂那種四個字一句,很有「古風」的描寫字句。

她很奇怪,武下小說為什麼不能將文字寫得簡單明了些?為什麼不將對話寫得比較生活化些,比較有人情味。

我只能解釋:「因為我們寫的是古時的事,古代的人物。」

她立刻追問:「你怎麼知道古時的人說話是什麼樣子的?你聽過他們說話嗎?」

我怔住,我不能回答!

她又說:「你們難道以為像評劇和古代小說中那種對話,就是古代人說話的方式?就算真的是,你們也不必那樣寫呀,因為你們寫小說的最大目的,就是要人看,別人若看不懂,就不看,別人不看,你們寫什麼?」

她說話的技巧並不高明,卻很直接。

她說的道理也許並不完全對,但至少有點道理。

寫小說,當然是寫給別人看的,看的人越多越好。

武俠小說當然有人看,但武俠小說的讀者,幾乎和武俠小說本身一樣,范圍太窄,不看武俠小說的人,比看的人多得多。

我們若要爭取更多的讀者,就要想法子要不看武俠小說的人也來看武俠小說,想法子要他們對武俠小說的觀念改變。

所以我們就要新,就要變!

要新,要變,就要嘗試,就要吸收。

有很多人都認為當今小說最蓬勃興旺的地方,不在歐美,而在日本。

因為日本的小說不但能保持它自己的悠久傳統,還能吸收。

它吸收了中國的古典文學,也吸收了很多西方思想。

日本作者先能將外來文學作品的精華融會貫通,創造出一種新的民族風格文學,武俠小說的作者為什麼不能。

有人說:「從太史公的《游俠列傳》開始,中國就有了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傳統,若能再盡量吸收其他文學作品的精華,總有一天,我們也能將武俠小說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獨立的風格,讓武俠小說也能在文學的領域中佔一席之地,讓別人不能否認它的價值。

讓不看武俠小說的人也來看武俠小說。

這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現在我們的力量雖然還不夠,但我們至少應該向這條路上去走,掙脫一切束縛往這條路上去走。

現在我們才起步雖已遲了點,卻還不太遲。

現在我的希望還是和以前一樣,我只希望大家都能認同,小說只有兩種,――一種好的,一種壞的,好的小說好看,壞的小說看不下去。

這篇散文,寫盡了古龍對於武俠小說的無奈和試圖改變人們對於武俠小說的看法,在古龍看來,武俠小說並非沒有名著,也並非沒有偉大的作品,而是武俠小說落入了一種俗套,要改變人們對於武俠小說的看法,必須要革新,必須要吸收其他文學作品的精華。

然而現狀是當某一位武俠小說家的成功,帶來的是後人的模仿,很少有武俠小說家可以獨樹一幟寫出與眾不同的風格。早期的金庸是這樣,早期的古龍也是這樣,金庸和古龍之所以成為一代宗師,在於他們及時調整,及時革新,哪怕這種革新可能會帶來失敗,比如古龍寫《天涯明月刀》便是因為革新的步伐太大,讓讀者無所適從,古龍為此很痛苦,但痛苦歸痛苦,並未改變古龍革新的步伐。金庸也一直在變,早期的《書劍恩仇錄》是很傳統的武俠小說,可是到《射鵰英雄傳》之後,已經有了很大的變革,其中最大的變革是《鹿鼎記》和《連城訣》,《鹿鼎記》是一部反武俠作品,《連城訣》則是一部揭示人性的作品,而我最喜歡的金庸小說《笑傲江湖》則是一部更加赤裸裸講人性的政治小說。

如果說偉大,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歡樂英雄》不偉大嗎?金庸的《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倪匡將其稱為金庸最好的小說)不偉大嗎?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不偉大嗎?

而被視為中國武俠小說開山鼻祖的《三俠五義》難道不能算名著嗎?作為古典長篇名著,《三俠五義》對於後世武俠作品無不出其左右。

說武俠小說不能成為名著,大概有幾種原因:

1、武俠小說不是嚴肅文學,武俠小說作為通俗小說,市井氣息很濃;

2、武俠小說題材很窄;

3、武俠小說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數作品文學性不高。

雖然很多武俠小說並不能成為名著,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在中國武俠小說史上出現過很多作家。

《三俠五義》的作者石玉昆、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家「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奇情推理派」朱貞木、新派武俠小說家的代表:金庸、古龍、梁羽生,古龍之後的代表人物黃易、溫瑞安,除此之外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

大陸這邊的鳳歌、小椴、時未寒、步非煙、滄月、燕壘生、王展飛等。

記住這些武俠小說家,不管武俠小說的未來如何,我都慶幸曾讀過一些武俠小說,並自己創作過一些(也許我的第一本實體就是武俠小說,正在修改中)

㈡ 關於金庸武俠

我會選楊過吧
令狐沖其實很不錯,為人謙遜,身懷絕技但不驕縱,尊師重道,桀驁不羈,感情忠貞,重情重義,心胸寬大,沒有野心,但是,我還是覺得他的心思有些亂,對於感情雖然忠貞不二,可還是搖擺不定了一些日子,對師傅岳不群,即使知道對方很壞,仍然希望這一切都是虛假,感覺這一點他處理的始終不好.總體來說令狐沖真的是很優秀,要是這三人要選一個做丈夫應該是選他的最多~~~O(∩_∩)O~
段譽為人善良,單純,對王語嫣從頭到尾如一,從未變過心思,明知對方對自己沒意思還是默默付出,身上雖然奇緣不斷,但一顆平常善良的心一直沒有變,真的很難得,年紀輕輕卻不浮躁,喬峰再怎麼被眾人唾棄,他也始終當對方為兄長,讓人佩服他的膽色和義氣!對於愛情段譽更是無所求,只求付出從未想回報,這等魄力真的讓人動容.不過,他這一生想對另二位還是平靜了些,少了些風浪......O(∩_∩)O~
楊過,道理沒有那麼多了,喜歡他只因他對小龍女永生不變的感情!小龍女失去處子之身,楊過不在意,小龍女身重情花毒,楊過只願陪小龍女同生死,這些若只是普通事情的話,那麼,最考驗的就是小龍女一走16年,楊過卻始終如一,16年啊!楊過武功大進,名聲大起,已是神鵰大俠的身份,當他得知小龍女生死未知的時候,竟然什麼也不顧,跳下懸崖,可見,身體也好,生死也好,時間也好,都擋不住楊過的一顆真心!楊過的武功,人品等等我就不論了,唯獨這個性情讓我非喜歡他不可~O(∩_∩)O~

㈢ 有知道有部武俠小說,主角叫歐陽什麼的,主角自己悟出的一部真假功,或者是叫真假劍法的。小說叫什麼名字

是《射鵰英雄傳》,叫歐陽鋒,練的是假九陰神功。有三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寫的

㈣ 古龍寫的哪部武俠小說里有石中英這個人物

《黑白劍》是作者卧龍生創作的一本武俠小說,古龍寫的武俠小說里好像沒有石中英這個人物,黑白劍有石中英這個人物

㈤ 如何辨認產品的真假

很多新來的朋友都不知道哪家是真貨,哪家是假貨。所以我在這里說說關於如何辨別賣家的真假信用評價。
很顯然現在不是誰的網上信用越高她的實際信用就好。下面我從看賣家已有信用評價的方法來告訴新手們一些辨別的技巧。
首先,去看她的差評,不管她的好評有上千上萬個,先看看她的差評。點擊信用評價,就可以看到全部的好評和差評了。如果裡面評價內容涉及到賣的貨是假貨,那拍友們就要先點開商品鏈接看看了。對於一眼就看出是假貨的,就可以肯定她家肯定有假貨了。如果差評數很多,而且每個評語都是說賣假貨的,那就不用再去逛這家店了。但是如果他家只有一個差評涉及到假貨,拍友們不能盲目的聽從,因為不排除惡意評價的可能。先自己點開商品看看,確認是假貨那就是了,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再看中評。
其次,就是看中評。有些拍友買到假貨,但是覺得賣家態度不錯,價格也便宜,就給了中評,有些還會給好評。有些中評買家拍友們會在裡面說,態度不錯,發貨快,但是好像不像真貨這類的話。大家就要自己點開商品看看了。自己辨別下,最起碼的價格也是關鍵。
經過看差評和中評結合起來,拍友們就會知道這家是不是賣假貨了,她家店裡賣了假貨了我覺得就沒必要再逛她的店了,因為實在不能確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圖片很多都是抄襲真貨的圖片的。如果就是幾個老用戶名拍出來的信用那就要小心啊,還有看一下給他好評的人要是只買過他一家的東西就可疑了,很可能是信用炒作!
如果是真真正正賣東西的話,店裡面的所有評價內容也會是不同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好之類的話的。
要是全是好評但是評語沒幾個字或者賣同一商品好評超多和好評在同一時間段內(如13:48一個好評、13:49一個好、13:51又一個好,有召集好評聯盟共評之的嫌疑)就有很大的欺騙嫌疑了。但是我們也不能一竿子打死,畢竟還是有100%貨真價實的店鋪,我想說得是買家要針對每個店鋪的綜合信息進行考評。
1、大家可以先看看賣家得到的信用是哪一年至哪一年的,短時間內得到很多好評的話,大家要想一想,判斷是真是假?
2、再看看他們出售的商品是不是非常暢銷的,如果是暢銷的,而賣家的加入時間與其得到的評價數不符的,我們就更應該想一想了,這種的又是不是真的呢?
3、價格是不是最好的,如果價格與其物品的實際市場價格相差太遠,而其又有好多買家,那我們就要仔細觀察一下他的買家了,看看這些買家是不是信用高、有經驗的人?
4、商品質量是否像賣家描述的那樣好,其實這點上是我們最容易觀察的,不論是中評還是差評,不滿意的買家總會或多或少的說一些有關產品的問題,所以請大家在評語中分析一下買家的報怨是不是針對產品質量的,然後在網上再搜索一下有關這種產品的評論性文章,從這四點中至少可以判斷出賣家的評價是否為真了

㈥ 武俠小說 高人 名字

如果高人是個好人的話就要飄逸點比較好,比如風清揚。

㈦ 如何判別署名「卧龍生」的武俠小說的真偽

方法很簡單,直接進入網路,搜索卧龍生就可以了,
在網路裡面,有卧龍生所有的生平介紹,和小說目錄。

㈧ 這個黃道益是真的嗎 上面的防偽碼我驗證過了。但是不知道這個號碼是否真實

好明顯不是香港黃道益活絡油!太明顯了

㈨ 高中時看過武俠小說,忘記名字了。

燕壘生。你看的是奇幻世界吧,上面有段時間連載過他的文章,你看的應該是天行健系列。

㈩ 「金鍾罩鐵布衫」刀槍不入是真的嗎

相對而言;所謂的金鍾罩鐵布衫只不過是一種增強抗擊打能力的拍打功而已,通過一定的鍛煉可以達到任一般人拳打腳踢而無恙的程度,至於說刀槍不入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有的人把一些所謂硬氣功表演和這些混為一談,諸如;油錘灌頂,銀槍刺喉,等等,這些表揚之前往往是先大肆渲染氣氛,把觀眾的心揪起來,比如油錘灌頂,頭上頂的磚越多對表演者來說越安全,如果拿掉磚試試?你一錘就可砸爛他的腦殼,呵呵呵呵!另外對操捶者也有要求,一定要掌握好分寸,記得以前有個老電影,工人師傅一錘子可以將放在手錶上小紙片粘起,而手錶安然無恙,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似這種表演都是有驚無險的,說白了誰都可以表演,這些都是江湖把戲,把戲把戲,戲不住你就不算把戲。
君不見當今很多打著少林寺旗號的武僧表演團已經兌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雜耍班子,除了表演一些斷棍,斷石,所謂的刀槍不入以外就是模仿一些猴子、狗、蠍子、蜈蚣來取悅觀眾。

熱點內容
小說主人公江起雲是什麼小說 發布:2025-02-24 23:38:32 瀏覽:992
小說男子穿成古代皇帝的妃子 發布:2025-02-24 23:29:55 瀏覽:972
一部小說主角隱居 發布:2025-02-24 23:29:45 瀏覽:972
孩子幫的小說全集 發布:2025-02-24 23:24:46 瀏覽:957
開店的修真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24 23:22:21 瀏覽:975
修真路漫漫全部小說 發布:2025-02-24 23:20:44 瀏覽:168
免費閱讀主人公叫周霆的小說 發布:2025-02-24 23:19:00 瀏覽:787
修真回來在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24 23:09:24 瀏覽:763
高質量好看的重生女主小說 發布:2025-02-24 22:57:20 瀏覽:602
小說的主人公叫李晉 發布:2025-02-24 22:57:18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