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俠小說 » 有關乾隆的武俠小說

有關乾隆的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3-09 00:45:32

Ⅰ 關於乾隆他媽的清穿小說

在清朝的生活
大清睡妃
書蟲在清朝的米蟲生活

Ⅱ 關於乾隆

以下是有關乾隆的一些野史和個人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清朝人物簡介---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弘歷是雍正帝第四子,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雍親王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號乾隆。
弘歷幼年天資聰穎,頗受皇祖康熙帝寵愛,曾為其慎擇良師,進行多方面教育。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為太子,十一年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預軍國要務。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歷即位。由此,他站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至高點,開始施展其「文治武功」。
乾隆帝的「文治」表現於他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為和文化上的貢獻。
乾隆帝即位後,政治上矯其祖寬父嚴之弊,實行「寬嚴相濟」之策,整頓吏治,釐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士人,安撫雍正朝受打擊之宗室。經濟上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全國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之勢。從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備受後人稱頌的時期。後期倚重於敏中、和珅,尤其寵信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敗壞,弊政叢出,貪污盛行,使乾隆帝輝煌的一生罩上了陰影。
乾隆帝儒雅風流,一生著文吟詩,其詩作竟達四萬二千餘首,幾與《全唐詩》相埒。又重視文物典籍的收藏與整理,令將內府珍藏編成《石渠寶笈》、《西清古鑒》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徵集圖書,編纂巨帙《四庫全書》。然而與此相悖的是他大興文字獄,焚毀中國歷史上許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乾隆帝還曾六下江南,六蒞五台,奠孔林等,數十次木蘭秋獮,多次於避暑山莊宴見西北邊疆少數民族首領,這些舉措對發展經濟、鞏固統治、安定邊疆產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視角還僅限於中國本土,對同時期已經蓬勃發展的歐洲各國的科學文化尚無足夠的認識。
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對邊疆的戰事,雖有勝有負,有義與不義,然而他皆自詡為「十全武功」。
乾隆帝執政60年後,雖禪位與其子顒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進行了3年統治。他不僅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皇帝,而且也是實際執政時間最久的皇帝。
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去世。卒謚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裕陵。

---------------------------------------
乾隆皇帝

乾隆帝弘歷,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風雅,精於騎射,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並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志。
乾隆皇帝下江南,紀曉嵐隨行。一路上,乾隆經常出一些難題命紀曉嵐答對,紀曉嵐能巧妙地完成。 一天,他倆登上長江岸邊的一座酒樓,欣賞江景。乾隆忽然心血來潮,要紀曉嵐即景做一首絕句,詩中必須包括十個一字。紀曉嵐唯唯領命。他走進臨江的窗戶,放眼望去,但見秋雨如絲,江面上霧影蒙蒙,往來的船隻很少,不遠處,岸邊泊著一條小船,一個漁人戴笠披蓑,正在垂釣。紀曉嵐略一沉思,便念出了二句詩:「一蓑一笠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勾」。乾隆見紀曉嵐兩句詩便用了五個「一」字,不覺頷首微笑,表示贊許。誰知紀曉嵐只做了前兩句,後面兩句卻做不出來了。他捻須皺眉,苦思冥想,搜索枯腸,終難在下面兩句中再安上五個「一」字,乾隆見他做不出來,不覺把桌子一拍,笑道:「今天也難倒你啦!」說罷,又哈哈大笑。紀曉嵐連忙跪下,道:「啟稟聖上,臣有了。」乾隆住了笑,忙道:「快講來!」只見紀曉嵐不慌不忙地念道:「一拍一呼還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四庫未收書輯刊》簡介

《四庫未收書輯刊》是一部大型中國古典文獻資料
叢書,全書為1 6 開本3 0 1 冊,每冊約8 0 0 頁,全
部採用進口材料印製,內文紙具有防蟲蛀功能,精裝、
燙金。9 8 年1 0 月印完1 至6 0 冊,9 8 年1 2 月印
完1 至1 5 0 冊,9 9 年印完全部3 0 1 冊。

清乾隆皇帝曾組織了全國的大學者,動用了大量的
國庫資金,編修了規模宏大的古代文獻資料叢書- - 《
四庫全書》。由於乾隆皇帝出於統治者的需要,把大量
的不符合他的口味的經典文獻或篡改後編入《四庫全書
》,或打入冷宮,更有相當一部分被銷毀,因此,《四
庫全書》的局限性相當突出。但《四庫全書》的功績是
主要的,它對中國古代文獻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四庫全書》,許多典籍不可能留
存到今天。

乾隆以後至民國成立時的2 0 0 多年間新出的大量
典籍再沒有人進行系統的編輯整理,由於戰爭、自然災
害等原因,許多著作已失傳,或散落世界各地,有些已
成孤本秘笈,有些雖非孤本,但為數極少,成了一些圖
書館的珍藏本,只見其名,不能閱其書,失去了圖書為
大眾閱讀, 傳播知識的實際意義。 隨著社會的變遷
與動盪,毀於一旦者將難計其數。《四庫未收書輯刊》
正是為挽救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保存典籍、古為
今用的需要而誕生的。

《四庫未收書輯刊》由劉享龍先生個人出資2 6 0
0 萬元;國際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老先生擔
任首席學術顧問;著名方誌學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傅
振倫老先生擔任名譽主編;中科院圖書館古文獻學、版
本學、目錄學家羅琳先生擔任主編,收集2 0 年代3 0
余位國學大師們挑選的,清四庫館臣未見之書和乾隆已
降新出之典籍,沿襲《四庫全書》之分類和體例進行編
修。所收之書不與現行四庫諸書有重復收集之處,而且
堅持「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原則,讓古代文化以其
真實、客觀的面貌再現在今人和後人面前。《四庫未收
書輯刊》的出版,才真正讓《四庫》全了起來,《四庫
全書》只有與《四庫未收書輯刊》一起,才能構成中
國古典文獻大全。因此,我們毫不誇張地說:

《四庫未收書輯刊》+ 乾隆皇帝= 歷史中國

《四庫未收書輯刊》是圖書館、圖書收藏家和專家
學者難得的珍品書。
---------------------------------------
乾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乾隆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其中人們最愛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的身世了。首先乾隆究竟生在哪裡?

乾隆自己認為,他生在雍和宮。雍和宮坐落在北京城的東北,是著名的喇嘛廟。在康熙時代這里不叫雍和宮,而是雍親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時的王爺府。

乾隆曾經多次以詩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宮。在一首雍和宮紀事詩中,乾隆更明確地寫到:「齋閣東廂胥熟路,憶親唯念我初生。」這里,乾隆不僅認定自己誕生在雍和宮,而且還點出了具體的出生地點,就在雍和宮的東廂房。
可是,就在乾隆皇帝還在位的時候,就有人對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議論。朝中有一個官員叫管世銘的,到避暑山莊的時候,寫了三十首詩,其中有一首詩,就涉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年年諱日行香去,獅子園邊感聖衷。」管世銘在這首詩的後面有個小注,這個小注說:「獅子園是乾隆皇帝的誕生地,因此乾隆常常到先帝雍正駕崩的忌日到那裡小住幾天。」

這獅子園,是承德避暑山莊外的一座園林,因為它的背後有一座形狀像獅子一樣的山峰而得名。管世銘等一些朝野人士認為,這個園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對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語有所耳聞,他在72歲那年正月到雍和宮拜佛後寫詩作注說:「余實康熙辛卯生於是宮也。」他說,我確實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這雍和宮。

乾隆79歲那年正月,到雍和宮拜完佛,又寫下一首七律《雍和宮瞻禮》,在注釋中他不但再一次重申,他的確是在康熙五十年生於雍和宮,而且在那裡生活了12年。

在嘉慶剛登基的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到避暑山莊過生日,嘉慶跟隨去了,而且寫詩慶賀,在詩的後面,做出這樣的註解,說康熙老太爺在辛卯那年題寫了「避暑山莊」的匾額,皇父乾隆也是恰好在這年降生在山莊。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莊過生日,嘉慶再次寫詩祝壽,在詩文的注釋中把「皇父」的出生地說得更明確了。他明明白白地寫到:皇父在辛卯那年誕生於山莊。
嘉慶這兩次寫的詩和注釋表明,在他看來,「皇父」乾隆生在熱河是一件確鑿無疑的事。

可是,過了十幾年以後,嘉慶又放棄了這一看法。原來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後,都要為他的皇父撰修《實錄》和《聖訓》。

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嘉慶皇帝命令朝臣編修乾隆的《實錄》和《聖訓》。嘉慶在審閱時發現,這兩部非同小可的文獻典籍,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寫成了雍和宮。他當即命令編修大臣認真核查。

這時,翰林出身的劉風誥把乾隆當年寫的詩找出來,凡是乾隆自己說生在雍和宮的地方都夾上紙條,送給嘉慶審閱。面對白紙黑字,嘉慶開始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嘉慶只好放棄獅子園說法,批准在《實錄》和《聖訓》里寫道:「……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時,誕上於雍和宮邸。」經明確把乾隆出生地寫成雍和宮。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嘉慶皇帝到塞外打獵,住在避暑山莊,第二天突然死去。在軍機大臣以嘉慶的名義撰寫的遺詔中說,皇父乾隆當年就生在灤陽行宮,即避暑山莊,今天我死在這里,也沒什麼遺憾了。新繼位的道光皇帝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命令以每天六百里加急,將已經發往琉球、越南、緬甸等藩屬國的嘉慶遺詔從路上追回來。把原來說乾隆生在避暑山莊,改寫成乾隆的畫像掛在避暑山莊。

道光為了把他的爺爺乾隆生在北京雍和宮的說法作為結論確定下來,他不得不把他父親嘉慶當年說乾隆生在山莊的詩作都改過來。由於嘉慶的詩早已公開流行天下,這樣大張旗鼓地修改,結果是越抹越黑,使天下的官員百姓對乾隆的出生地問題愈加議論紛紛。

乾隆這么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不但他的出生地鬧不清楚,甚至就連他的母親是誰人們也產生了懷疑。其中一種很有意思的說法,說是熱河行宮里有一個很醜的宮女在草棚裡面生下了乾隆。

不過,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只要看一看清朝皇家的家譜《玉牒》和乾隆時期的《實錄》以及《聖訓》,問題就一清二楚了。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記錄底稿上,都清楚地寫著:乾隆的親生母親是鈕祜祿氏。在《實錄》和《聖訓》中也有同樣的記載。

乾隆是個大孝子,他在慈寧宮為母親60歲誕辰舉行盛大壽宴,並把它繪畫叫《慈寧燕喜圖》,侍奉母親三次上泰山,四次下江南,多次到塞外避暑山莊。乾隆還別出心裁,用3000多兩黃金做了一個金塔,專門用來存放供奉他母親梳頭時掉下來的頭發,所以叫金發塔。乾隆愛寫詩,在他的詩中,有不少是稱頌生母鈕祜祿氏養育之恩的。

盡管史料上記載得很清楚,乾隆的生母就是鈕祜祿氏。但還是有人硬要從裡面挑出毛病。例如在清朝後期,長沙湘潭有位名叫王闓運的學者提出,乾隆的生母雖然是鈕祜祿氏,但的確與山莊有關。王闓運是曾國藩的幕友,也是晚清著名的詩人。

王闓運在《湘綺樓文集》內的「列女傳」中說: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老家在承德,家道平常沒有僕人,十三歲時到北京混入姐妹群中入選秀女,被分到雍親王府當使喚丫頭,後來竟生下了乾隆。

在清朝,選秀女的制度是非常嚴格的,清宮的門衛制度更是森嚴。怎麼可能讓承德當地一個女子隨隨便便混進去呢?

圍著乾隆的出生問題,又冒出來另一個說法:說乾隆是浙江海寧一個大鹽商陳閣老的兒子。

浙江海寧縣,在清朝時屬杭州府,是海邊的一個小縣。相傳,海寧有位鹽商叫陳世倌,俗稱陳閣老,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與雍親王一家常有往來。這一年,恰好雍親王和陳閣老的兩家夫人分別生了孩子,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雍親王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老小個個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變成了個小丫頭。那換入皇宮的胖小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小說家金庸也是浙江海寧人,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便是圍繞乾隆身世之謎展開的。金庸在小說中有聲有色地寫道:陳世倌的小孩抱進雍親王府,「哪知抱進去的是兒子,抱出來的卻是女兒。陳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駭之下,一句都不敢泄露出去。」

民間甚至傳說,乾隆登基後六下江南,目的就是探望親生父母。而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陳閣老的私家園林,這是明顯的「假公濟私」,為的是探望自己的生身父母。

所謂的陳閣老,也就是陳世倌,他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擔任內閣大學士以後時間不長,就因為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了,當時乾隆罵他:少才無能,實不稱職。

至於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浙江的海寧,而且每次都住在陳家的私人花園?據考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

海寧是一個偏僻小縣,找不到比陳家花園更好的地方讓皇帝住了。再說陳家花園離陳家的住宅實際還有幾里路遠,乾隆在陳家花園住過四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更談不上「探望親生父母」了。

有一本晚清文人天嘏寫的野史叫《清代外史》。這位作者在書中還進一步說: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滿族人,因此在宮中常常穿漢服,還問身邊的寵臣自己是否像漢人。

乾隆的確經常穿漢服,現在故宮還保存著不少乾隆穿漢服的畫像。也許這就是引起傳說的原因之一。

姓氏

張王李趙遍地劉」。趙姓是我國的大姓。《姓纂》記載:「帝顓頊伯益嬴姓之後,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趙城,因以為氏。」 這是說,趙姓最早出自西周。造父因為善於駕車,受到周穆王的賞識,被封到趙城(位於現在的山西洪洞縣境內),因此以城為姓。在此之前,趙氏應當是姓嬴的,他們與秦朝的王室們有著共同的祖先,那就是顓頊的後人、差點做了大禹繼承人的伯益。

趙姓顯赫的歷史
周幽王無道,造父的後世子孫便來到晉國做起了士大夫。戰國初年,造父的第19代孫趙襄夥同他人把晉國一分為三,建立了趙國。秦始皇滅了趙國後,趙國的貴族和平民懷念故國,紛紛以國為姓,姓趙的人便越發多了起來。待到五代末期趙匡胤建立宋朝,趙姓更加顯赫。由於皇上姓趙,編纂於宋的《百家姓》,趙氏便排在了第一。歷史上,趙姓名人甚多,即便是鄉野鄙夫,也能順口說出幾人,我就不在此賣弄了。

趙姓有好多來自「賜姓」以及少數民族的改姓
現代人賭咒發誓,常說:我若如何如何,便隨了你的姓。姓了別人的姓氏,在很多人看來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但是,在封建社會,被皇帝賜以國姓,卻是莫大的榮耀。自己改了不算,部落、部屬也都跟著改。有宋一代,這類記載比比皆是。比如,北宋太宗時,居住在今寧夏、甘肅和陝西北部的黨項族拓拔部首領李繼捧和李繼遷先後歸順,朝廷分別賜姓名趙保忠和趙保吉。另外少數民族改姓趙的,歷史上也有很多。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等等。

滿族趙姓大都原姓「覺羅」
滿人姓「××覺羅」的很多。包括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西林覺羅、通顏覺羅、阿顏覺羅、呼倫覺羅、阿哈覺羅、察喇覺羅等等。據信,「覺羅」才是姓氏,加在姓氏頭里的前綴最初的意義不過是為了相互區分。「愛新覺羅」的「愛新」是「金」的意思,這是為了表明他們的貴族身份。據說元末明初時,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家氏族發生戰爭,當時,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就指著大地說道:「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與之相反,「伊爾根覺羅」氏的「伊爾根」卻可翻譯為「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辛亥革命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滿人紛紛改用漢姓。其中,改用「劉」、「金」、「趙」三姓者為多。「愛新覺羅」氏大多按照意譯改姓「金」,也有少部分改了「趙」姓。而其他「覺羅」氏,特別是新賓一帶的「伊爾根覺羅」一支基本上都改了「趙」姓。

據說滿族「覺羅」氏本來就姓「趙」
關於「覺羅」的意思,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考證說,「覺羅」本就是漢語里「趙」的意思。「覺羅」一族,是被金人擄走的宋徽宗、宋欽宗的後人。這個故事,曾在早年滿族老輩人中口耳流傳。有人做過調查:滿清滅亡後,東北及河北地區姓「覺羅」氏的滿人沒有一家改姓金,全部都改姓「趙」。據說真正的原因就是這個傳說。由於缺乏必須的佐證,此說法的可信度並不高。不過,我倒寧願它是真的。

「滿族姓氏繁多,據《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有六百四十六姓,又記譜外三十三姓』」。滿族的姓氏來源或以部落為姓,如葉赫部落稱葉赫那拉氏(又為「那拉氏」);或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稱,如居住寧古塔地區的叫「寧古塔氏」、烏蘇里江邊的叫「烏蘇里氏」;使用女真舊姓,如 「粘」姓滿族、又如「完顏氏」、「瓜爾佳氏」、「鈕鈷祿氏」、「那木都魯氏」、「舒穆祿氏」等;還有賜姓和冠漢姓者,如明朝漢族對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滿洲人賜姓:「麻子帖林兒」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誠」。其實滿族先人女真進入中原後,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漢族姓氏,在《金史》附錄的《金國語解》里,載有女真與漢族姓氏的對應關系:「完顏,漢姓曰王。烏古論曰商。徒單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顏盞曰張。溫迪罕曰溫。石抹曰蕭。奧屯曰曹。孛術魯曰魯。移刺曰劉。斛勒曰石。納喇曰康。夾谷曰仝。裴滿曰麻。尼忙古曰魚。斛准曰趙。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溫敦曰空。吾魯曰惠。抹顏曰孟。都烈曰強。散答曰駱。呵不哈曰田。烏林答曰蔡。卜散曰林。書虎曰董。古里甲曰汪……」;還有一些隨名字為姓者。但是以滿族三大姓為最多.

目前滿族基本上使用了漢姓,如:愛新覺羅(肇、金、羅、德、洪、依、海、艾、鐵)、依爾根覺羅(趙)、佟佳(佟) 、瓜爾嘉(關、白、汪、鮑)、馬佳(麻、馬)、盛佳(沈)、兀扎喇(吳、烏)、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羅(索)、納喇(那、南)、寧古塔(寧、劉)、赫葉勒(何、赫)、尼瑪察(楊)、良嘉(粱)、果爾勒斯(高)、舒穆祿(舒、宿)、鈕咕嚕(紐、郎)、齊佳(齊)、喜塔拉(祖、圖、希)、他塔喇(唐)、完顏(汪、王、完)、西林覺羅(鄂)、鄂佳(鄂)、扎庫塔(張)、庫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賈)、薩科達(倉)、徒薩(徒)、宏佳(宏)、鎖吉(鎖)、鄂托(曹)、沙垃(沙)、庫奔(庫)、惠何(惠)、英佳(英)、洪額奇(洪)、伊喇厘(李)、墨爾迪勒(孟)、白額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約特(高、巴)、萬琉哈(萬)、朱舍狸(朱)、郭洛奔(郭)、烏蘇里(武)、伊圖瑪(伊)、余乎魯(余)、尼瑪哈(於、俞)等等。

Ⅲ 有關乾隆書籍

TVB經典劇集《方世玉與乾隆皇》《天地不容》(<<上書房>><<曹雪芹>><<天下糧倉>>《乾隆與香妃》_<<夢斷紫荊城>><<李衛當官>><<李衛辭官>><<乾隆大帝》《戲說乾隆》《鐵齒銅牙紀曉嵐》(1,2,3,4)《還珠格格》《君臨天下》《九歲縣太爺》《少年大欽差》《宰相劉羅鍋》《皇宮寶貝》《乾隆王朝》《玉指環》《少年嘉慶》《鐵齒銀牙》《洪熙官》《李衛當官3》《江南京華夢/(乾隆下江南)》《鐵將軍阿貴》《煙花三月》《風流才子紀曉嵐》《七品欽差劉羅鍋>>....太多了
書籍:
《康熙雍正乾隆全傳》中國畫報出版
《清朝通史》(精) 王思治編·紫禁城出版社
《落日輝煌》(雍正王朝與康乾盛世) 趙伯陶

《正說乾隆》 白新良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乾隆帝》/清史別叢 孫文良、張傑、鄭川水·江蘇教育出版社
《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
《乾隆-(1736-1795)君臨天下六十年》作者:李景屏 康怡
《十全夢——乾隆帝傳奇》
《乾隆王朝》,二月河

Ⅳ 有哪些古代小說以乾隆、雍正和康熙為男主

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步步驚心、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這幾部小說絕非粗製濫造之作,尤其在劇情設置上和歷史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Ⅳ 所有有關乾隆的書籍

金庸的<<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還有TVB經典劇集《方世玉與乾隆皇》《天地不容》(<<上書房>><<曹雪芹>><<天下糧倉>>《乾隆與香妃》_<<夢斷紫荊城>><<李衛當官>><<李衛辭官>><<乾隆大帝》《戲說乾隆》《鐵齒銅牙紀曉嵐》(1,2,3,4)《還珠格格》《君臨天下》《九歲縣太爺》《少年大欽差》《宰相劉羅鍋》《皇宮寶貝》《乾隆王朝》《玉指環》《少年嘉慶》《鐵齒銀牙》《洪熙官》《李衛當官3》《江南京華夢/(乾隆下江南)》《鐵將軍阿貴》《煙花三月》《風流才子紀曉嵐》《七品欽差劉羅鍋>>....太多了
《康熙雍正乾隆全傳》中國畫報出版
《清朝通史》(精) 王思治編·紫禁城出版社
落日輝煌》(雍正王朝與康乾盛世) 趙伯陶

正說乾隆》 白新良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乾隆帝》/清史別叢 孫文良、張傑、鄭川水·江蘇教育出版社

《乾隆-(1736-1795)君臨天下六十年》作者:李景屏 康怡

乾隆王朝,二月河

Ⅵ 一本最有代表的關於乾隆歷史的書

乾隆大帝(上下)作者:郭成康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作者傾注多年心血,用酣暢淋漓的筆法,展現了把康乾世推向巔峰的乾隆大帝的用人謀略及治國之道,堪稱乾隆帝的一部信史。乾隆是一個思想極為深速、性格復雜多變、統治經驗相當豐富、駕馭大局能力極強的一代帝君。他敢愛敢恨,愛得熾烈、恨得森冷;他仁慈又殘暴,英明又短視,極富人情味又冷酷無情,充滿了巨大智慧又淺薄渺小。有關他的傳聞、野史更是俯拾即是,他的形象因而也「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本書力圖突破傳統「定勢」,寫出一個有血有肉的乾隆。全書圍繞一件件或驚心動魄或耐人尋味的事情,全面展現一個巨人的思想、個性、感情、品味。一句話,力圖走近乾隆的內心世界。同時,本書所有文字都有依據,但為了讀者閱讀的方便,未加註釋,書後附有參考書目。 目錄:卷一家世迷霧生母疑案龍換鳳一、十全天子出生地:是雍和宮,還是避暑山莊1.乾隆多次說自己誕生在雍和宮2.軍機章京管世銘說乾隆出生在「獅子園」 3.嘉慶帝認定父皇誕生在避暑山莊4.嘉慶摔死及遺詔風波5.新即位的道光皇帝下了一道奇特的上諭6.道光皇帝為何堅決維護「雍和宮說」 二、生母是熱河宮女李金桂,還是「格格」或鈕祿氏1.「熱河宮女李氏」說的由來2.胡適聽國務總理講乾隆之母是漢女「傻大姐」的典故3.史家莊練與高陽都認為乾隆的母親是漢人4.乾隆生母真的是漢族女子嗎三、乾隆如何成為「海寧陳閣老之子」 1.「海寧陳家」與「陳閣老」其人2.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讓「偷龍換鳳」說不脛而走3.乾隆南巡,四次駐蹕海寧陳家究竟為哪般四、乾隆生母的本來面目1.鈕祜祿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人2.出身寒微的母親,兒子當皇帝後仍不失淳樸本色3.解說乾隆體健高壽的「遺傳基因」 4.生母對乾隆心理、個性的影響5.乾隆一生傾心所愛的三個女人中,他的生母是其中之一6.冊封妃嬪的原始檔案能否幫助我們解開乾隆生母之謎卷二阿哥時代英雄氣象祖孫緣一、誕生在多事之秋1.「生而克母」的胤礽被冊立為皇太子2.康熙隱約感到來自皇太子方面的威脅3.索額圖幫助皇太子圖謀政變,搶班奪權4.皇太子借陪父皇南巡之機,大買美女5.歷數胤礽罪狀,老皇帝垂淚廢太子6.諸皇子爭儲位,各自費盡心機7.康熙通過李光地,傳遞重立廢太子的意圖8.康熙晚年最大一起文字獄案與太子再廢二、在變幻莫測的爭儲棋局中渡過孩提時光1.康熙一直默默地考察著他的皇子們,並提前頒布「遺詔」 2.在儲位競爭中,四阿哥胤禛受益最多3.謀士戴鐸為雍親王胤禛周詳籌劃「十六字訣」 4.網羅黨羽成為雍正繼位的致勝關鍵…… 卷三太平宰相乾綱獨攬露崢嶸卷四恢宏盛世正午時光罩斜陽卷五太上皇帝落日余輝細思量卷六懲辦貪官吏治、國體兩難全卷七萬馬齊喑愈老愈辣戮心策卷八龍鳳姻緣金枝玉葉父女情卷九帝王品味「十全老人」有遺憾卷十西洋意趣異國情調繾綣情尾聲裕陵劫難大清天子骨難全

Ⅶ 求關於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小說。

《若惜天下》絕對康熙雍正年間的耽美

Ⅷ 有關乾隆的小說

我本乾隆
乾隆皇帝
風流天子之少年乾隆
夢遇乾隆之前世今生

Ⅸ 有關乾隆皇帝的影視作品

《上書房》(袁弘飾乾隆)
《戲說乾隆》(第一、二部)(鄭少秋飾乾隆)
《皇上保重》(劉德華飾乾隆)
《乾隆王朝》(焦晃飾乾隆)
《乾隆大帝》(古天樂飾乾隆 )
《宰相劉羅鍋》(張國立飾乾隆)
《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一、二、三、四部)(張鐵林飾乾隆)
《還珠格格》(第一、二部)(張鐵林飾乾隆)
《還珠格格》(第三部)(狄龍飾乾隆)
《大內群英》(第二部)(萬梓良飾乾隆)
《江南京華夢》(陳浩民飾乾隆)
《金玉滿堂》(江華飾乾隆)
《玉指環(也稱才子佳人乾隆皇)》(王皓飾乾隆)
《少年嘉慶》(張國立飾乾隆)
《天下糧倉》(聶遠飾乾隆)
《龍鳳奇緣》(張鐵林飾乾隆)
《新嘉慶君游台灣》(寇振海飾乾隆)
《乾隆下江南》電影(劉永飾乾隆)
《書劍恩仇錄》

Ⅹ 求穿越愛情小說,和乾隆有關的

《翡翠玉環變出的皇後》、《花兒知為誰紅》、《夢遇乾隆之清龍漢鳳》這三部都是非常經典的值得一看,望採納哦~
補充一些: 纏上妖孽殿下、穿越:今妃昔比、妃常卧底:卯上惡劣棄妃

熱點內容
武功很玄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25 02:28:38 瀏覽:327
如果寫一本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2-25 02:26:45 瀏覽:499
古代宮殿名字小說 發布:2025-02-25 02:25:59 瀏覽:225
有關玄幻修真後宮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25 02:25:59 瀏覽:6
相公參軍的小說古代 發布:2025-02-25 02:17:18 瀏覽:490
金婚原著小說閱讀 發布:2025-02-25 02:16:44 瀏覽:496
不論妻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2-25 02:13:01 瀏覽:471
女主叫唐楚楚的古代的小說 發布:2025-02-25 02:12:27 瀏覽:767
女主重生男主體弱殘疾的小說 發布:2025-02-25 02:12:27 瀏覽:722
中國古代神話穿越小說 發布:2025-02-25 02:07:30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