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的男權思想
Ⅰ 金庸小說的不足之處
金庸小說作為現當代武俠小說的代表,在繼承傳統武俠小說的過程中,既有突出的成就,但也有一定的缺憾。具體表現為:
一、反封建卻又存在男權主義傾向:從小說主體內容上看,金庸是具有現代意識的,是反封建的。他主張個性解放、男女平等,反對重男輕女、男尊女卑。但在小說情節這樣設計只是因為男性是武俠文學中的中心,而女性只能像磁石一樣圍繞在男性周圍,即所謂的夫唱婦隨。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這顯然是一種隱藏的男權主義觀念,並沒有逃脫傳統武俠小說的藩籬。
二、關注社會民生卻又遠離社會現實:與傳統武俠小說整體比較,金庸小說更加關注社會民生。作者筆下的英雄人物為國為民,不懼艱險,悲天憫人,大義凜然,其高尚精神不由不令讀者無聲贊嘆。但與《水滸》等古典小說比較,金庸小說無論是在反映社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在人物命運的安排和設計上,都與社會現實相悖,顯得不足。
三、崇尚自由超脫卻又與市場和商業性緊密聯系:武俠小說太注重商業考慮和讀者好惡這一缺點一直被詬病,金庸武俠小說當然也免不了這個俗。
雖然金庸小說存在著一些缺憾,但是瑕不掩瑜。
Ⅱ 武俠小說是不是多數都有不尊重女性的傾向
有的。一開始看花千骨覺得不錯,後來看的時候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類似於你說的男權。虐女主,而男主要麼高高在上,要麼隱忍,要麼冷漠。有一些說,或者很多虐文是這樣的。但不是言情。而以我自己的三觀,我也不喜歡這樣的愛情。好的愛情不是毫無底線,毫無理解,單方面一味的付出,和為愛犧牲。除了虐文還有師太亦舒筆下獨立的女性,顧漫筆下三觀很正的愛情,還有致青春,步步驚心,大漠謠,即便是甄嬛傳這種後宮文,也是強調自我意識的。看不下去別勉強了。
Ⅲ 為什麼武俠小說里的男主角都要有美女相隨
應該說這個是國人傳統的主流的價值觀念在作祟,因為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小說的一派的武俠小說,要完全擺脫這樣的傳統思潮的浸漬是不可能的事情。武俠小說不僅是為了武俠而武俠,因此紅粉知己就不能為大俠所具備這樣的論調更是有點怪怪的,難不成大俠都應該一腔熱血雄心壯膽不近女色清心寡慾?我們先從武俠小說這樣一種實質來探討這個問題。首先從武俠小說的意義上來說,江湖不僅是男權當道的,歷史上也有不少著名的女將女英雄,過分宣揚大男人主義會使作品顯得單調狹隘,格局不夠大氣,武俠作品通常有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在亂世的框架之下,才有了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總的來說其實還是謳歌和鞭撻,武俠小說要凸顯的是俠士,而不僅僅是俠男,因此還是需要有俠女的(建議看看梁羽生的《奇英女帝傳》),又因為男女的不同,兩者之間的俠士道往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會更好的詮釋俠的內涵所在——本質是以人為單位的品格意志。其次從武俠小說的內容上來說,這個就如上面的深山石所說的更符合人們的美好意願了(像郭靖這樣的傻小子都有黃蓉我還怕娶不到夫人嗎這樣的心態雲雲)但是應該還要注意到的是另一個原因是這些女子或主角或配角或者甚至根本就不曾出過場而只在口頭中說起過的過場人物,她們都有著不一樣的作用,或是潛在的伏筆,或是暗下的線索,起著推動情節發展或是扭轉乾坤的作用,為了內容的充實和情節的流暢,真正的大家不會浪費一毫一墨,絕無虛筆(金庸在修訂的時候就刪去了射鵰初版中秦南琴這個角色而把她與穆念慈合二為一)。再次,從武俠小說的藝術上來說,女子的描寫空間比男子的要大很多(心理上的復雜程度就已經超越常人理解了,嘻嘻)而且除了直接描寫之外還有一種叫做側面描寫的手法,要很好的塑造英雄的形象,只通過外界,只通過一切的「雄性動物」,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只能說一個男人之所以能為男人,要看他通過女人的眼中是怎麼樣子的(額,這句話好像有點過了),所以通過各式各樣的女人的法眼,這個男性的人物形象才會豐滿起來,變得有血有肉,讓我們感到就是我們生活中人一樣(就是你發現讀武俠小說時覺得每個人都好像很親切熟悉一般)。 然後就是最主要的一點了,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吧,所謂的俠不是神仙,你看道教的全真七子練這么多年還不是幾個凡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就如「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刀」,人在紅塵中,哪能「萬綠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遇到有女的是很正常的,發生了恩怨情仇也是很正常的,正是因為面對兒女情長時也能毅然犧牲就義或者是在紅塵的漩渦中展示出俠義道的精神,這樣不是更顯示出這個人的不同尋常么,都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都有著和我們一樣的煩惱,卻有一番成就,所以我們讀武俠小說的時候才會有那種內心受到了震撼的感覺。 在下讀的武俠小說不多,淺見陋解,未免貽笑大方,還請多多包涵了
Ⅳ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缺點呢
金庸筆下美眉的最大缺點是什麼?是不性感。有聰明如黃蓉,清純如小昭,艷麗如趙敏,不食人間煙火如小龍女,什麼都有,就是找來找去找不出一個性感點的。有點性感意思的恐怕就是李莫愁,兩次被楊過抱住身體都有激烈反應,最後在火場里唱出「問世間」凄艷無比。但李莫愁是個道姑,空有性意識,卻沒有性經驗。本來最有性感潛質的應該是黃蓉,可惜讓黃葯師和郭靖兩個男人糟蹋了,老爹凈教她些虛的小資情調,老公則只曉得鑽研「俠之大者」,兩下里夾擊,沒能陰陽交匯,卻把個最可愛的小美眉改造成俗不可耐的中年婦女。男人們真是手段高強。我看黃蓉還不如嫁歐陽克算了。
造成這個局面我想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金庸自身的問題
金庸這個人儒雅則儒雅矣,可惜不解風情,曾經追求一女明星多年而不得,空自痛苦。這樣的男人,看女人就是看畫,深層東西理會不得。把自己對女人的印象寫到小說里,就是一幫清純小美人,有色無香。或者可以說,金庸最擅長寫二十歲以前的女人,還屬於學生哥的口味。一旦進入實質階段,就於拉手、相擁處裹步不前,實在捱不過了,便以吹拉彈唱等所謂風雅事矇混過關,要不就在熱情如火的當口上突然來了敵人,趕緊乒乒乓乓打起來是正經。每每讀到這兒,我都替他長出一口氣。
其次是傳統武俠文化的問題
武俠是男人世界,女人只是陪襯,其實跟房間里掛的畫也差不多,這是老生長談。關鍵是武俠文化的本質就是禁慾主義文化。且不說金庸小說里老頑童曾對郭靖發表禁慾主義的長篇大論,就說水滸傳里的盧俊義吧,命運的轉折就在於為練武而冷落了老婆,結果生出故事來。你再看那梁山泊,整個就是一和尚廟,眾家好漢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不假,卻只有像王英這等沒出息的人才討得老婆。更有趣的是魯智深、武松等輩,上山前先斷了俗念,明顯走的是職業革命家的路子。如果不算刺客列傳唐傳奇什麼的,水滸傳應該是中國第一本武俠小說,開宗明義是就禁慾主義。縱欲者如西門慶那是反面角色。雄壯如李逵,似乎從來沒想過女人,倒是見了狗男女便不由分說掄大斧排頭砍將去。宋江吃女人的虧最大,上山後坐的交椅也最靠前。因此說,今有婦聯古有梁山泊,那是表面上針鋒相對而骨子裡氣質相通的組織。梁山泊就是一個男婦聯,以不問青紅皂白無條件保護男同志利益為己任。
後世武俠小說多是這個路數。俠女十三妹,那麼英姿颯爽的一個人,最後卻歡天喜地給才子做了小。金庸小說里倒不存在男主人公欺壓女朋友的情況,但那是有「俠之大者」鎮著呢,男的只要一「俠」,女的就得無條件服從。最典型是楊過和小龍女,楊過多少次下決心洗手不幹了,可架不住郭大俠猛給他灌「俠之大者」,只好接著干,把小龍女連累個苦。看看小龍女,再想想黃蓉,則曉得天下第一惡人非郭靖莫屬。郭靖就是俠的化身,男權的體現,再怎麼溫柔體貼,可還有一個深明大義在那兒擺著呢。而深明大義的男人身邊找不著性感的女人,古往今來概莫能外。
武俠小說的禁慾精神起於水滸,與北宋時期的整個社會風貌有關。彼時人口迅速膨脹,已突破一億大關,而人多地少,亟需調整社會關系,建立一個低水平的平均主義分配關系遂成為穩定社會的當務之急。此一要求在現實中不可行,轉而訴諸倫理變革,於是我們看到,保守主義的理學乘勢興起,成為上層建築;影響於民間,就具有了明顯的禁慾主義特徵,為了控制人口,要求人們節制性慾,你既稱好漢,就請帶個頭吧。那麼好漢們的性慾又如何釋放?終於拐彎抹角地釋放到江湖上,一個武俠的世界誕生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武俠精神就是性慾的畸形反映,同時它又具有內斂的禁慾主義特徵:最頂級的武功不是為了打仗敵人,而是用來戰勝自己。在這種扭曲的性慾支配下,也就毫不奇怪,我們找不到性感的女人,剩下的無非是只具有觀賞價值的女人,如黃蓉小龍女。當她們的觀賞價值試圖轉化為性感的時候,將徹底威脅到武俠世界存在的意義,終於煙消雲散。
性感從來與武俠無緣,倒只能出現在它的對立面上。在鹿鼎記里,看上去性感點的女人,一個是建寧公主,生長在皇宮,一個是蘇荃,出身於邪教。而阿珂、雙兒、沐劍屏、曾柔等人,皆盡毫無性感可言。還有一個方怡,本來乏善可陳,可一入邪教,居然頗有點風情萬種的意思了。
神龍教是個邪教,不是武俠世界,至少他們自己認為不是。而鹿鼎記,又是一部最不像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
Ⅳ 從兩性關系看射鵰英雄傳,它是以男性為主,帶有男權主義,還是以女性為主,帶有女權
從兩性方面看,主要是你現在那個方面。男性方面,武俠本身就是男人的天下,都是俠客,劍客。古代女人很難一個人行走江湖,所以顯而易見。女性方面,這個世界沒有女性就不完整。動物世界沒有雌性就沒有繁衍,是的雌雄同體也有,但一個是較少一個是有狹隘性。植物園里沒有雌性,就沒有千姿百態的顏色,和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武俠小說里沒有女性,那就是黑白片。單調,無謂。別說看起來沒有今天的收視率,就是寫起來也是乏味的。
Ⅵ 談談金庸小說的不足之處
金庸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也是個很自負的人,我們可以看得出,從《書劍恩仇錄》到《鹿鼎記》,陳家洛到韋小寶,他每一篇都在追求變化,雖說在細節和一些次要人物上有些重復的地方,但總的來講是不存在重復的問題。 至於說「金庸筆下的俠與其說是武術家不如說是罪犯,每一門派即為一夥匪幫。他們為私人恩怨互相仇殺倒也罷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給他們暴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殺人這種事也有正義非正義之分,為了正義哪怕血流成河」,我們說金庸的小說是英雄傳奇寫作,表現的本就是與現實生活胡同的另一個世界的規則,你不能用現實社會的規則去衡量它,黑社會江湖本就是奉行赤裸裸的暴力原則,至於打打殺殺,這里借用弗洛依德的理論來說,人的兩大本能是性本能和攻擊暴力本能(我記得我小的時候一看到打仗的電影就來勁,比如《南征北戰》啦什麼的都看得津津有味,幾乎所有的男孩恐怕都有個這樣的特點),因此我們從流行文學和電視電影中可以看到,性和暴力永遠是吸引人的主題。不管我們從理想主義的層面如何否定它,文學與道德無關,借用當代批評家評價新寫實小說的一個批評術語:只表現,中止判斷;何況,你從金庸的小說里真的只看到打打殺殺嗎?金庸的武俠不是陳青雲的小說。至於說金庸小說中沒有政府和法治,是無政府主義的,一方面這是個想像的世界,滿足我們的英雄慾望偉大慾望,另一方面這樣的世界也並非不可能,比如社會秩序崩潰之後的亂世。 金庸不能評價過高和跟曹雪芹魯迅等並列的理由 一:語言太粗糙;這一點我在大學以前我一直沒有感覺到,相反我還覺得《鹿鼎記》的語言非常好,到我大學畢業以後看了大量的外國世界名著以後,我反過來再看金庸小說,我發現別的不說,妨礙我讀下去的最大一個障礙就是語言問題,就象看了歐洲四大聯賽無法忍受我們的甲A一樣。這跟《紅樓夢》的語言可以當散文讀甚至當詩來品評就差異太大了,跟魯迅的獨特而讓人印象深刻,連模仿魯迅文體都很有味道相比,金庸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語言粗糙的作家(啊肯曾經寫過《金庸筆下的江南意象》,老實說對這篇文章我是很不以為然的,金庸筆下的江南意象不咋樣,對比一下柳永的《望海潮》就可以看得出來)要捧得太高恐怕比較困難。 二:商業寫作和武俠寫作本身的弱點。金庸寫作的時候始終把讀者裝在腦子里,處處考慮讀者趣味,有沒有懸念,搞不搞笑,讀者看不看得懂,結果趣味性傳奇性導致的結果是虛擬的世界而且從當中看到的社會和人生也是虛擬的,由於金庸個人性格達觀,也由於他以講故事為主的寫的是社會歷史環境中的人,也由於他主體從作品中的退出,也由於他的反現代性和反西方性,因此他就沒能表達現代性的個體困境和真實感受,我們從他的虛擬的童話世界中醒來之後倍感悵然,而一當我們從學校走進社會,一當我們喪失幻想,我們開始面對人生和社會的真相,我們就再也無法沉入不真實的幻想當中,我們就很難再看得進金庸小說,我跟我認識的所有愛好文學的朋友探討過這個問題,目前還沒發現例外。 我們成熟以後成年以後也不讀安徒生童話也不讀一千零一夜,我們當然無法否認這些作品是經典作品。但你肯定不會去闡釋它不會在文學史教材上給它留太多位置,問題就在於它的精英性的空缺,金庸雖然做到了雅俗共賞,他的小說到底還只能是通俗小說,擠不進精英文學的殿堂(我這里並沒有採用後現代的取消中心邊緣精英大眾的做法,我始終堅持現代性的精英立場)。由於非現代性,你在闡釋金庸小說的時候你既無法應用現代文學批評理論也很難應用現代文學批評術語,民族大義這些東西都是很傳統的東西。當然也不是一點現代性都沒有,比如岳靈姍喜歡與岳不群相似的林平之而不喜歡令狐沖你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戀父情來進行精神分析批評和解釋;郭靖對武功的懷疑你可以認為是工具與價值,知識與信仰的矛盾;歐陽鋒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現代性追問倒是很有意思,但被他置入武俠語境和總體幽默語境之後,現代性被消解無余,反而造成了陌生化間離的反諷幽默效果。 三:綜合性創造卻非獨創:「他是真好意思從別人的作品中拿人物,一個段譽為何不叫賈寶玉?若說老金還有什麼創意,那就是把這情種活活寫討厭了,見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張嘴就惹禍。幸虧他前邊還有個《水滸》,可以讓他按著一百單八將的性格往他筆下那些妖魔鬼怪身上貼標簽」,王朔的這個說法是沒有錯的,不僅段譽讓人想起賈寶玉,而且黃葯師無疑讓人想起魏晉人物,比如他「非湯武而薄周孔」,而楊過的狂也並不新鮮,論語裡面就有高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的楚狂接輿,而且還有李白這樣的人物可以借鑒;至於喬峰無論如何就讓人想起擊築而歌的高漸離,蕭蕭易水冷的荊柯,「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的大梁豪傑朱亥侯贏等人,一句話北地豪傑「燕趙慷慨悲歌之士」。韋小寶無論如何讓人想起阿Q,還有對歷史逐鹿和歷代帝王尤其對文革毛澤東的形象借用;還有其他許多,不一一舉例。 從情節上來看,模仿之處也很多,比如鐵膽周仲英掌斃獨子的情節無論如何會讓人想起梅里美的小說;而從結構技巧上來說也不新鮮,從他比較講究技巧的《飛狐外傳》來看,也會讓人想起《蝴蝶夢》的寫法,其中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講述也不新鮮。還有對歷史的概括,尤其《笑傲江湖》和鹿鼎記》二書,說深刻只能用傳統的眼光來看,有《史記》在前,有李宗吾的《厚黑學》在前,有梁啟超魯迅的小說雜文對歷史文化對國民性的批判在前,那還有什麼新鮮的呢?對一個智力稍微好一點的人來說,這些道理還有什麼新鮮的?我們不僅在歷史著作中可以看出這些道理,在現代中國社會中自己也可以體會出來。而且《天龍八部》等又是佛學觀念的演繹,我在金庸小說裡面可以看到儒佛道看到歷史,就是看不到金庸自己的東西,所以金庸雖然無所不包,索然博大卻不精深,雖然綜合創新卻非橫空出世的獨創,沒有對歷史人生人性的新的發現。就象吳祖緗說錢鍾書:「你的《管錐編》里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你自己!」四:寫女性和愛情的全面失敗:我們說在傳統意義上的小說中,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女性和愛情寫得成功與否,至為關鍵,金庸寫不好愛情和女性的原因在於,一是他的語言的粗糙,而且從他的語言特徵來看本非以文采見長,他與古龍的區別在語言風格上有點象本色派的關漢卿和文采派的王實甫的區別。我們說美麗的女性美麗的愛情要用美麗的語言來表達,金庸的本色的語言極不適合寫女性和愛情。而且女性以及戀愛中的微妙復雜的心理也需要作者本人細膩的感覺力需要作者是至情至性的人多少還是有唯美氣質的人,而達觀智性的情感粗糙的金庸適合寫歷史寫出道理適合旁觀人性卻不適合寫愛情適合營造美麗朦朧的感覺氛圍。比較起來他寫女性就比古龍差得太遠了。我把女人分為純情,風情騷情三種類類型,金庸勉強能寫好的是純情型的少女,至於後兩種類型,比如林詩音和林仙兒這種類型的金庸是不可能寫得出來也不可能寫好的。尤其體現在專門寫情的《神鵰俠侶》一書,完全是失敗,一方面是他寫愛情的失敗,一方面是楊過這個狂的人物的失敗,幾乎可以說是金庸所有小說里最差的。 五:從金學著作的低劣反觀原著的水準:我幾乎不看金庸研究著作,因為實在太糟糕,根本看不下去,問題出在哪裡?倒並不是說研究者水平低下,肯定也不會高,從他去研究金庸這點來看(做金學和錢學研究的人你都不要高估他的智商)就可以明白。但更重要的在於原著本就沒有什麼高度本就不值得研究,你再一闡釋,那就更膚淺了,相反,我看闡釋魯迅的著作卻百看不厭,研究金庸的陳墨嚴肅家炎無論如何無法跟錢理群比,因為金庸無法跟魯迅比。其實從才華上來講,錢理群非常平庸。 六: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金庸為了照顧讀者的文學歷史等知識修養,把一切問題反復解釋說得透透徹徹,我在中學的時候水平有限,感覺不到這個問題。現在看來,照顧讀者從審美上又帶來問題,我們說中國傳統詩詞都講究意在言外,繪畫講究留白,海明威有冰山理論,而現代德裹國伊瑟爾英伽登等人的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理論則強調不確定性和留下空白,強調應該給讀者留下索解和想像的空間,由讀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學識個性進行體驗想像補充完成作品的具體化創造,作者不應該筆無藏鋒。從這個角度來講,金庸與魯迅的差距又比較大。 七::作品的非批判性:當然,我們說文學不是道德批判,有些人強調只表現不判斷。但真正偉大的作品不應該終止判斷。比如紅樓夢如果不對當時的主流價值觀念甚至儒佛道都進行否定性批判的話,他能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文學世界嗎?還有這樣的價值嗎?那種對現有價值觀念不進行批判的作品意義和價值終究有限的。看看三言二拍就可以明白。所以有人(比如岳彤)指責武俠小說的問題並非沒有道理。金庸太照顧讀者,太愛傳統,以至於毒品都給讀者吃。舉個例子,我們看〈阿Q正傳〉的閱讀感受,先是嘲笑他,漸漸得嘲笑我們自己,甚至於笑不出來了。而看〈鹿鼎記〉的感覺就不一樣,金庸顯然非常喜歡韋小寶。讀者也是越看越愛,甚至在心理和觀念上喜歡和接受這樣一個人物,效果是非常壞的。我就清楚的記得我們寢室有個金庸迷看了〈鹿鼎記〉從語言和性格特徵上彷彿自己都變成了韋小寶,王朔的小說也有這樣的壞效果,人們看了不是批判而是接受學習和模仿語言人格,而這樣的小流氓就象癌細胞一樣是會敗壞社會的。文學影響人的能力如此之強,我們對這種影響不能不批判。也許金庸自己是想批判的,但我從作品中看不到這一點。 八:無法獲得世界性:有些人寫作的時候不考慮讀者,不管是本國的讀者還是外國的讀者,有些人專門為世界寫作,寫的時候就考慮了翻譯,比如米蘭·昆德來,有些人專為本民族寫作,比如金庸。他把中國傳統的地方性的一切文化資源都用上了,尤其是表層具體的文化符號。這樣金庸就絕對無法獲得世界性。雖然他自己不在乎這一點,雖然我們反對西方中心,但不能為世界所接受說明作者在普遍人性把握上有缺陷,或者說因為中國人太不具備普遍人性。金庸自己說,如果拿五部作品出來,他不如大仲馬,而如果比十五部,他比大仲馬強,但那隻是中國人的感覺,漢語讀者的感覺,一個法國人能象我們喜歡〈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那樣喜歡金庸的〈鹿鼎記〉和〈笑傲江湖〉嗎?我表示懷疑。最後說一句,從原創性來講,金庸實在不如古龍。 當然,以上評價對金庸未免太苛刻,有點象一個人矮小就嫌他不夠高,高了你又嫌他不夠矮小,感性你嫌他不夠理性,真要理性你有怪他不夠感性,而有些缺點本來就是伴隨優點而來的。一個人具有了其中一點就無法再有另一點,只是有些人把金庸太得太過,所以也就對他酷評一番。我個人倒對金庸始終佩服得很! 那麼如果要在中國小說史上來給金庸一個地位的話,他該處在什麼樣的地位呢?由於中國小說不如西方小說那樣發達,有那麼多經典,本來無法跟精英文學相提並論的金庸卻超過了許多拙劣的精英文學作家,我個人認為,在中國小說史上,到目前為止,金庸可以排在曹雪芹和魯迅之後排在第三位。但如果以後有更多的精英文學佳作出來,他的座次還得往後靠!他的受歡迎從側面也反應了一幫精英文學作家的無能。
Ⅶ 求武俠或言情小說,裡面的主角要外表很溫柔像仙人,內在卻毒辣野心
【1】 《鳳囚凰》(上)
腐敗公主的腐敗生活,從穿越開始。免費得贈一個附馬,同時附送面首兩打。沒事在內整頓後宮,得閑外出勾搭美人。一面是秀致少年眸中不可度測的深淵,一面是風流公子唇邊放浪不羈的自在。綠竹疏影里棋子錯落,高山曲水上詩句流觴。
誰人低回吟唱:有匪君子,如圭如璧。誰人冰心凜冽?欲求知音,而不可得!幽回的清雅與灑落的狂放間,楚玉躑躅而行……
——穿越之後,發現自得一個後宮,弱水三千,是只取一瓢飲,還是悉數收子。
《鳳囚凰》(中)
將離,離不開千回謀算,欲散,散不去百轉情愁。風聲鶴唳,殺意逼戾,新人舊故,誰笑誰哭?生死交關,不妨相隨,脈脈曖昧,水落石出。死亡流離,分別相聚,楚玉從無有邊際的迷茫困頓中緩步走出……
四面夢歌聲中,終焉消散,天下棋局,誰來操盤?始終不變的,只有這個時代——離喪與自由並存、放縱與傲氣共生,靡亂而浪漫、華麗且張揚的時代。
《鳳囚凰》(下)
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心我便休——這是愛的尊嚴。雪地青絲,一半銘記,一半遺忘。決然舍棄的那一刻,反而成就另一個開端。可以斷去青絲,卻斷不去相思;可以握住雙手,卻握不住真心。紅豆南國,願君采擷,此物最相思。心本如鏡,因愛生憂,因愛而生怖。刀鋒、賭局,江山、楚玉誰輕誰重?七情沙場,愛恨情仇,孰是孰非,勝固欣然,敗也從容。 生離死別,是束縛,還是解脫?時光緩緩流過,至少,我們依然活在這個時代——這個離喪與自由並存、放縱與傲氣共生、靡亂而浪漫、華麗且張揚的時代。
【2】《此心無垠》
內容簡介 穿越千年的愛情,如何才能善終?
一個現代大學的校花,因為一塊古怪的牌子而到了不知名的年代。在一個男權至尊的社會里,經歷了無數挫折和打擊,最終褪去了天真和單純,得享自由的天空。
一切似乎都在一個正常的軌道里,她穿越後成了丞相首輔千金,美貌非凡,錦衣玉食,奴僕遍地,沒有什麼不如意。然而她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卻都似乎預示著她將會有不平凡的經歷。終於在帝王選妃的百花盛宴上,她的命運開始發生逆轉。為了逃避進宮成為皇帝的女人,卻最終落進了一個更大的陰謀與圈套之中……
上部簡介
她神秘地穿越,竟莫明成了另一個時空的自己。她天性散漫,隨遇而安,只喜歡吃睡二字。不料一場帝王選妃的百花盛宴,將她推向宿命的深淵。
在男權至上、妻妾成群的天下,她曾經一朝得盡寵愛,更妄想得到堅貞的愛情;卻不料百轉千回之後,成了權利斗爭中,一枚小小的棋子。
經歷了陰謀、背叛和絕望之後,她終於把心磨練成鐵,設下瞞天過海之計,只為此心,能自由無垠……
下部簡介
水鄉雲海,風景如畫,卻是卧虎藏龍,危機四伏。
紛紛擾擾的江湖恩怨里,隱藏了怎樣的驚天陰謀?
一匹天絲錦,承載了三代人的心頭恨!
一場龍湖秋宴,繁華落幕,只見腥風血雨!
她,無垠之心,平靜淡然。以為在是非之外,卻不料陰謀算計,事事關己!她在柔情里徘徊,在狂情中逃避,過盡千帆之後,才發現他一直守在燈火闌珊處;
他,風雲人物,為情所苦。以為此情已逝,魂牽夢縈,曾經滄海難為水。不料卻是失而復得,喜怒難抑,終於明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面對飄搖風雨,她不能無視不理;
為了挽回真心,他布下天羅地網。
驀然回首,誰才是誰心頭那永遠無法磨滅的身影?
【3】《狐狸相公》
一個女人理想中的夫婿是什麼樣子的?身為前臣遺孤的桑娘不期望擁有普通女平圖書二:狐狸相公凡幸福的生活,然而手握江南大半個絲織市場的她卻又讓有心人趨之若鶩,故而設了刁難無比的三題選親,成功讓一大幫人知難而退,其中包括朝廷上赫赫有名的平西將軍。豈知人算不如天。俗話說姻緣天註定,滿足於現有平靜生活、笑看銀子漲的桑娘卻偏偏迎來了命里註定的剋星——玄天青。 他不是一個平凡的男子。超凡的外貌,看似溫柔實則有殘忍的性格......
Ⅷ 武俠小說中的守宮砂真能起到作用嗎
守宮砂一說明顯是古代封建禮教對婦女的一種摧殘,是不科學的,是男權主義在作祟,是對女性的一種侮辱行為,是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的,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很好看,但是這兩部涉及「守宮砂」問題的比較不可愛,給老先生拉黑不少。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可以說現在的醫學對人類的研究還停留在小學生階段,對於那些生物化學物理反應體,有太多的不可解釋,中醫雖然有其科學和玄妙的地方,但是在守宮砂一事上,「平衡點」覺得絕對是一個子虛烏有的事情,是對女性的折磨和不尊重,這樣的事情想一想都是罪過。
守宮砂一說,金庸先生的小說,影響力巨大,其實對於金庸先生的成就是一個污點,可能金庸先生有某些情節或者受過刺激。
你們覺得呢?歡迎留言
Ⅸ 從越女到聶隱娘,古代乘風破浪的女俠,體現的仍是男性意志嗎
中國古代的俠文化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俠客所代表的以弱抗強的精神和力量,在民間受到了極高的崇拜和敬仰。亂世中人們都渴望有大俠從天而降,拯自己於水火之中。但因為俠這一職業具有很高的危險性,且對於個人的身體素質和武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俠客形象都是男性,但是隨著俠客文化的發展,逐漸出現了女俠形象。
一、俠文化的起源
春秋戰國是一個動亂的時代,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俠客之名風行於天下,始於魯國俠客曹沫。當時魯國面臨齊軍壓境,魯國派曹沫出使齊國,曹沫在會見齊桓公時,直接沖上去拿匕首劫持了齊王,齊國被迫退兵,並歸還了魯國的失地。自此之後,俠客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
楊過和小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