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怪武俠小說還珠樓主
① 武俠小說《還珠樓主論》作者是誰
還珠樓主論
[日期:2004-2-2] 來源:舊雨樓·清風閣|http://www.oldrain.com/bbs/ 作者:徐國楨 [字體:大 中 小]
一、這個奇跡是事實
「大眾文學」,這是近十餘年來才有的新的名詞。致力於大眾文學的第一個條件,應該貢獻些真正大眾確能接受的文學作品出來,然後才有教育大眾的功效可以發揮。許多先生們在竭力研究這個問題,而且在試寫著這種作品,都是可敬可佩的作家。可是努力到現在,所見的功效,依然不怎麼宏大。
據說中國的文盲,為數有百分之八十之多,而這浩大數目的文盲,卻是最真正的大眾,他們根本沒有讀書看報的能力。能讀書看報而被視為大眾者,並非是最底層的人物,已是比底層上一層的人物了。所以,還珠樓主的小說,雖然擁有廣大的讀者群,若因此而就視之為大眾的作家,那是不很妥當的。當然更不能說他的作品,可以歸人大眾文藝之類。他的小說作品,主要目的,在供給讀者以趣味,不是給予讀者以教育(當然道德觀念還是有的)。如今姑且退一步說話:「一個作家或一種作品,能夠為次底層人物所歡迎,就可以算是一個通俗作家,或一種通俗作品了。」以此為標准而看,還珠樓主可算一個通俗作家之中很受歡迎的人物,而其所著《蜀山劍俠傳》,更是一部通俗作品之中讀者很廣的作品。
許多人對於還珠樓主表示憎恨,因為他以寫神怪小說為「絕技」,而神怪小說,據許多人說,是有毒的。可是還珠樓主不客氣地把《蜀山劍俠傳》一集二集依次寫下去,自有那麼許多人伸長了頭頸等他三集四集寫出來,先睹為快。這就是他的作品的力量,未嘗不是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是事實。這個事實,是值得注意的,我因此在本文中寫了一章「社會論」,略說我個人的所見。
二、《蜀山劍俠傳》的魔力
還珠樓主以《蜀山劍俠傳》為成名作,也可以說是代表作。他的作品,十之八九歸上海正氣書局發行。據書局主人說:在每一集出版的三四天內,一萬冊之數,一搶而空。早晨開出門來,就有顧客望門而候了。那許多顧客,以擺設書報攤的小販為多,一個人要買好幾本,買去不是完全靠賣出,而是以租出為主。現在上海以「租借小說」為營業的書店報攤,幾於無不備有《蜀山劍俠傳》,讀者之多,在上海已足驚人。此書最初歸天津勵力出版社發行,因戰事關系,中間一度停止續出。到勵力上海分社探聽續出消息的人很多,外埠來信探問者遠及南洋一帶。西南地帶,聞曾有翻版偽本流行。那時出至第三十餘集。不久,上海有一個兩利出版社,向勵力出版社把該書紙型和版權同時購得,重版出書,由正氣書局發行。購買的人果然很多,而且有許多人都從第一集購起,可見他的老讀者固然不大肯忘懷他,新讀者還是在繼續產生。
二十年來,坊間新出的章回小說不能算少。作品最暢銷者,張恨水部分,以及向悄然的一部《江湖奇俠傳》而外,只有還珠樓主的各種作品了。張恨水先生的作品,材料偏於男女情愛方面的糾紛,和還珠樓主在性質上相差很遠。向悄然(不肖生)先生寫的是武俠小說,和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比較的相近。當年《江湖奇俠傳》風行一時,銷行甚廣,可是書局方面對於此書的宣傳也很著力。《蜀山劍俠傳》的風行有所不同,書局方面未曾有過盛大的宣傳,它是在讀者互相傳說之間,日益廣其流傳。而篇幅的浩大,在近年間即使不能說已經空前,可以與比者已很難見到了。說到多產作家,還珠樓主大概可以當得起。就我所知,書目如下:
長眉真人專集(蜀山前傳) 已出五冊 未完
蜀山劍俠傳(正集) 已出五十冊 已全
蜀山劍俠後傳 已出四冊 未完
青城十九俠 已出廿五冊 未完
雲海爭奇記 已出十一冊 未完
邊塞英雄譜 已出一冊 未完
冷魂峪(邊塞續集) 已出二冊 已全
蠻荒俠隱 已出五冊 未完
青門十四俠 已出四冊 未完
峨眉七矮(蜀山外集) 已出三冊 已全
武當異人傳 已出一冊 未完
虎爪山王 已出一冊 已全
俠丐木尊者 已出一冊 已全
黑孩兒 已出三冊 已全
柳湖俠隱 已出六冊 已全
大俠狄龍子 已出三冊 未完
大漠英雄 己出四冊 未完
萬里孤俠 已出二冊 未完
女俠夜明珠 已出一冊 未完
以上十分之九歸上海正氣書局獨家出版發行,尚有其他書局已經出版各冊,以及正氣書局正在排印中,還珠樓主正在續寫中各冊,都未列入。僅就以上所列書目各冊而論,其字數的浩繁,已非比尋常,而不是普通的通俗小說家所可同語了。
三、還珠樓主這個人
在說到作品內容以前,先把還珠樓主這個「人」約略寫幾句:我和他相知甚淺,可也常有相遇的機會。卻又是他很忙,我也不很閑,談話的時間,不會很長。我真想專誠去拜訪他一次,使得我寫出來的東西,可以充實和親切一些,終因他現在是一個純粹的職業寫作家,每天非寫不可的小說槁在萬言上下,不好意思去打擾他,免得影響他的工作。
還珠樓主姓李,名壽民。原籍東川,居留華北很久。四川口音,我是略為有些覺得到的;可是在他嘴裡,卻不大聽得到。他用大江以南的口語和我講話,聽去不覺得生硬。原來他在幼年時代,曾在蘇州居留過一個相當時期。他說話的技巧不很好,並無特別可稱的地方。好像很性急,說得高興的時候,興奮之狀可掬,語調也急促如聯珠炮,恨不得十句話並在一句內說完似的。對於修飾方面,也不考究,好像表示他的性格是隨便得很的。略帶方形的一張圓臉盤,兩只耳朵不小,頸項卻不長。闊肩膀,粗腰肢,身材比長的人短些,比短的人長些,當列入中等裡面去。肌肉比太肥的人瘦些,比不肥也不瘦的人肥些,當列入普通與肥胖之間,決不能言瘦,而且與胖為鄰了。頭發剪得很短。穿中裝的時候為多。年齡大概在四十五這個數目的上下罷?
他出身耕讀之家,從小就隨宦在外,經過地方不少,蘇州也是其中之一。十七歲時候,父親死去。十九歲開始在北平當公務員。二十三歲入軍界。曾經跟隨胡笠僧、傅宜生做過幕僚。在這一時期內他結了婚。
武俠小說在北方素來很流行。他自己本來的意思,很想把所歷所見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恰巧其時天津有一家《天風報》缺少一篇長篇武俠小說,他在人家鼓動之下,就不經意地採用了《蜀山劍俠傳》作篇名,一天天寫下去。不料讀者異常歡迎,還珠樓主這個別號,就受人注意起來。因為最初並未用心寫,他曾經向我說:「前幾集寫得甚不愜意。」
日寇侵佔華北,他因子女眾多,逃不出來。日本人要他合辦刊物,他沒有答應,陷獄兩月。出獄以後,家累既重,生活十分困苦。寇敗之後,他再度到上海來,遇到正氣書局主人陸先生,相談甚歡。陸先生說:「政界軍界的事,不用去搞了,你還是住定在上海寫稿子罷,想來生活總可以維持的。」他同意了,就在上海開始寫作生活。
他當時寄寓上海老垃圾橋北挽的一個斗室中,除續寫未了各部小說外,同時應上海、香港、無錫、鎮江、北平等地的日報特約,按日寫寄長篇小說。那時候,他的家眷尚留居北平。直到三十六年冬,遷家南下,卜居蘇州,他自己也就住到蘇州去。
② 第一部修真小說是什麼
最早應該追溯到還珠樓主的劍仙巨作《蜀山劍俠傳》,應該是1948年完本的。《蜀山》春秋魔筆出入青冥玄天地府,山河日月空絕古今當世奇幻第一書。 在烽火硝煙的抗戰時期,中國竟傳奇般地誕生了一部空前絕後,玄想超妙,光怪陸離的《蜀山》。這部中國神話巨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完全超越了《封神榜》和《西遊記》,直接影響了後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光大發展。 一代神魔劍俠小說大宗師還珠樓主李善基(壽民)胸羅萬象,筆挾千鈞,在《蜀山》中開創了世界上亘古未有最異想天開的奇幻世界: 海可以煮沸,地可以掀翻,山可以役走,人可以化獸,天可以隱滅無跡,陸可以沉落無影,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石心還有精舍,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自殺可以逃命,修煉可以長生,仙家也有死劫,不食可以無飢,不衣可以無寒,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底送上天庭,風霜雨雪冰,日月星氣雲,金木水火土,雷電聲光磁,都可煉成法寶利器,殺人無形,相生相剋,攻守可藏納於懷,發威可驚天動地。 仙佛妖魔,鳥獸蟲魚,人能成仙,鳥獸蛇蟲皆能得道成妖,道行高神者可修煉到元神離開肉體,如遇劫難,九重元神只要逃出一絲一縷,仍可重新修煉。 這部罕世巨著奇幻曲折,高潮迭起,作者還珠樓主自認為真正《蜀山》開始於全書第五卷二百集之後,前五卷的二百集以前文筆囿於一般的武俠形式寫的甚不愜意,洋洋後五十卷才逐漸進入神魔鬥法的奇妙佳境。 還珠樓主筆下如魔似幻的法寶,變化萬千的陣式,駭絕人寰的妖物,心曠神怡的仙境,靈峰嘉木,白石清泉,妙香雲錦,碧空縹緲,晴蒼冥冥,島嶼星紛,若相涵吐,亂雲飛渡。 九天鶴舞,卿鹿祥集。 還珠樓主驚天巨著,洋洋500萬言,給後來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中國後現代神怪,仙俠等類型的小說,游戲(如仙劍奇俠傳等)以及諸多作品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亞洲周刊》評出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位列55,尤在古龍的《楚留香傳奇》(84)及梁羽生《白發魔女傳》(87)之上! 《蜀山劍俠傳》是還珠樓主最有名的代表作,也是篇幅最長的一部,達五百萬言,絕對可稱為鴻篇巨著了,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神魔和武俠完美的結合起來,在中國的文學發展中,真正的武俠小說是從唐代的傳奇小說開始的,產生了著名的虯髯客,聶隱娘、昆侖奴等俠客,後來經過宋元兩代的過渡,到明代出現了著名的《水滸傳》,將俠文化推向一個高峰,清代的武俠出現了新的發展,漸漸分離出奇幻和技擊兩派,前者以《七劍十三俠》等為代表,他發揚了唐代的武俠風格,主角是神秘的仙佛式的人物,他們的技巧也是各種法術和能夠殺人千里之外的飛劍法寶。後者則有《七俠五義》,《永慶昇平全傳》等著作,在這里人物都是塵世間的俠客,他們的本領也只是客觀的十八般武藝而已。晚清到民國的時候,出現了王度廬,他的作品一般歸為京派,開始了武俠的改造,將歷史結合進來,描寫也更為細膩。而民國時期真正的武俠高潮的到來,則是因為還珠樓主和他的蜀山劍俠傳。本作也是後世修真類小說的鼻祖。 之後才出現了《飄邈之旅》
③ 蜀山劍俠傳的作品鑒賞
天下第一奇書 (錄自香港《武俠春秋》月刊創刊號)
作者:倪匡
在我的心目中,天下第一奇書是還珠樓主所著的武俠神怪小說《蜀山劍俠傳》。此說一提出來,反應不外兩種:對《蜀山》入迷的,一定首肯,而未曾看過《蜀山》的,一定搖頭。
未看過《蜀山》而搖頭,並不奇怪,因為未曾看過,自然不足以明白此書之奇。
《蜀山劍俠傳》是哪一年開始寫的,不甚確知,多半是在抗戰以前就開始出版第一集了,陸陸續續,至少寫到一九四八年,共出了五十五集,並沒有寫完,又有五集續集,和一些「姐妹作」,如《長眉真人專集》、《峨眉七矮》、《武當七女》、《青城十九俠》等等,但是都可以目之為《蜀山劍俠傳》同一系統的作品。 《蜀山劍俠傳》之奇,是奇在全書充滿豐富的幻想力,古今中外,未曾有過任何一部小說,是充滿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議的幻想力的。就武俠小說的本身而論,還珠樓主的作品,結構嚴謹,文筆流利,及不上金庸;性格激盪,感情現代,又比不上古龍;但是論想像力之豐富,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珠認了第二,無人敢認第一者也。 香港的武俠小說愛好者,對《蜀山劍俠傳》都很陌生,但港台的武俠小說作者,對之卻絕不陌生,翻開近二十年來的所謂「新派武俠小說」中的任何一部來看看,其中都可以找到還珠樓主作品的影子。
這並不是說每一個作者都在抄襲還珠樓主的作品,而只說明了一種情形:在一代宗師的光芒籠罩之下,很難能擺脫他的影響,只有自身也具有同樣功力的人,才能例外。 再就武俠小說本身而論,《蜀山》也不是還珠全部作品中的精品。
《蜀山》大氣磅礴,上天入地,包羅萬象,而精品卻是還珠樓主的一部《雲海爭奇記》,共出了七集,也是沒有寫完。 香港武俠小說愛好者對《蜀山劍俠傳》陌生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部書在香港的版本,排校工作,實在太差,錯字之多,幾乎已到了不是以前看過原版本的人能看得懂的地步。早在十幾年之前,就曾登報,想徵求一套上海正氣書局出版的原版本,可是沒有結果,當前只怕更難了。也曾在十餘年前,就曾發過願,要替《蜀山劍俠傳》下一番整理功夫,加新式標點,刪去五十五集書中一些扯開去的枝節,重新出版,敢言其銷路一定在當前出版的武俠小說之上,可是一則一直忙得不可開交,二則本地出版商對之信心不大,是以也未曾實現。 《蜀山劍俠傳》一書之所以不可及,是因為作者在這部書中,建立了一個「思想體系」(姑妄稱之),有一定的規律和步驟,指出一個「人」到「仙」、「超人」的途徑,成為一種修仙的法規。 《蜀山》全書,講的是「修道人」如何努力,去修成正果的事。在還珠的筆下,修道的途徑和最後目的,可以有如下兩種: 甲:金仙(天仙)——長居天上,無災無劫,逍遙自在,與天地同壽。 乙:地仙(散仙)——每隔若干年,會有劫運一次,稱為「天劫」。度得過,還要再等下一次天劫;度不過,或形神俱滅(什麼都完了),或肉體毀滅,元神(靈魂)再去重生,以修下世。 散仙之所以不能修到天仙,原因有很多:或因為性子剛愎,或因為情慾所纏,或因為有了過失,種種不一。在修煉過程之中,戰戰兢兢,不可有一點疏忽,更不可有一點惡行。 這本來是佛道思想的演變,但演化在小說之中,而且如此之透徹,則只有《蜀山》書中才有。 自然,還珠樓主的豐富想像力,不是憑空而來的,大都是從中國的古籍之中得到的靈感,是作者博覽群書的結果。例如《西遊記》中,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本來是大禹治水時用來量江河深淺的一個「定子」,在還珠的筆下,大禹治水時的物件,全成了威力無匹的法寶,而其中的一隻「禹鼎」,更將大地萬物、山川精怪全鑄在其中,連天地間的音律也全在其內。大禹治水時用的物件,會變成「寶物」,自然是受到《西遊記》的影響而來的了。 在還珠筆下種種怪物妖精,有的也在《山海經》中可以找到影子,但有的實在是匪夷所思。例如盤踞南極大光明境的一個怪物「萬載寒蚿」,就根本不知是什麼東西,這怪物有九個身子,六個頭,又會幻化為絕色美女。結果,怪物煉成的絕色美女的「元神」,被一個人的妻子取走,這個「女人」本來是一隻大蜘蛛,就藏在她丈夫的胸前。這只不過是還珠作品中幾百則小故事中的一則,一斑可窺全豹,也可見此書如何之奇了。 當前,還珠的作品好像又熱門起來了,一本電視雜志,在重刊他的《柳湖俠隱》(還珠作品中未及水準的作品),邵氏公司又准備以大量特技配合,籌拍《蜀山劍俠傳》,所以才想起這部天下第一奇書來,而且,又再發願,一有空閑,就要動手,將之整理一番,好讓武俠小說愛好者知道,有此一部可以令人廢寢忘食的奇妙小說在。 《蜀山》春秋魔筆出入青冥玄天地府,山河日月空絕古今當世奇幻第一書。
仙佛妖魔,鳥獸蟲魚,人能成仙,鳥獸蛇蟲皆能得道成妖,道行高深者可修煉到元神離開肉體,如遇劫難,九重元神只要逃出一絲一縷,仍可重新修煉。
這部罕世巨著奇幻曲折,高潮迭起,作者還珠樓主自認為真正《蜀山》開始於全書第五卷二百集之後,前五卷的二百集以前文筆囿於一般的武俠形式寫的甚不愜意,洋洋後五十卷才逐漸進入神魔鬥法的奇妙佳境。
還珠樓主筆下如魔似幻的法寶,變化萬千的陣式,駭絕人寰的妖物,心曠神怡的仙境,靈峰嘉木,白石清泉,妙香雲錦,碧空縹緲,晴蒼冥冥,島嶼星紛,若相涵吐,亂雲飛渡。九天鶴舞,卿鹿祥集。
還珠樓主驚天巨著,洋洋500萬言,給後來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中國後現代神怪,仙俠等類型的小說,游戲(如仙劍奇俠傳等)以及諸多作品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亞洲周刊》評出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位列55,尤在古龍的《楚留香傳奇》(84)及梁羽生《白發魔女傳》(87)之上!
《蜀山劍俠傳》是還珠樓主最有名的代表作,也是篇幅最長的一部,達五百萬言,絕對可稱為鴻篇巨著了,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神魔和武俠完美的結合起來,在中國的文學發展中,武俠文學的源頭是漢初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游俠、刺客列傳;
唐人傳奇樹立了文言「武俠」的典範之後,經五代以至宋朝,在題材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發展多是對唐傳奇的模仿。但這一時期在文學史上卻有著重要意義,它在語言上有開創性的意義。「說話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這種白話形式的小說與後來的武俠小說頗具淵源。
真正的武俠是從唐代的傳奇小說開始的,產生了著名的虯髯客,聶隱娘、昆侖奴等俠客,後來經過宋元兩代的過渡,到明代出現的《水滸傳》將武俠推向一個高峰,到了清代的武俠出現《三俠五義》是武俠史上的又一個高峰,它的出現直接影響了清代後期及民國時期的文學創作,後來出現的王度廬,他的作品一般歸為京派,開始了武俠的改造,將歷史結合進來,描寫也更為細膩。而民國時期真正的武俠高潮的到來,則是因為還珠樓主和他的蜀山劍俠傳。本作也是後世仙俠類小說的鼻祖。
④ 比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還以前的名人有誰
有舊派的北派五大家李壽民、宮白羽、王度廬、鄭證因、朱貞木。
⑤ 近代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誰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的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更是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趙煥亭則有《奇俠精忠傳》留世
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這主要分為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技擊武俠小說和王度廬的言情武俠小說等四大派武俠小說。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語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匯貫通於小說之中。其著名小說有《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和《雲海爭奇記》等40部。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在武俠與社會生活方面結合得是十分緊密的,他受魯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運動影響很深,本身又是記者出身,他常常是通過武俠思想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在寫武俠們的可敬可愛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悲壯、感慨與無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錢鏢》、和描寫白蓮教起義的《黃花劫》等。鄭證因當年的《鷹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將武俠的豪氣與精妙的武術與驚險的情節融為一體,並特別注重武術技巧的描寫。其一生一共創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為當時作家之最。被人稱為技擊武俠小說一點也不為過。
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則重言情,寫到生死纏綿處,常惑人至深。後起的港、台武俠小說,也大多走的他開拓的這條「悲劇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就是《卧虎藏龍》等「鶴鐵五部作」。而他們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則是還珠樓主李壽民,他七歲便登峨眉、青城學氣功,十六歲與才女文珠相戀,因家變而失戀,寫《蜀山劍俠傳》時,筆名還珠樓主,就是用於紀念文珠的。後與大富豪之女孫經洵的婚姻更是轟動一時,孫父曾反對這樁婚姻以「拐帶良家婦女」的罪名將其告上法庭,而孫經洵則在庭審時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婚姻自由,使其無罪開釋,一時傳為美談,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還珠樓主李壽民本人,在「七七」事變後,因拒絕出任日寇偽職,被抓到日本憲兵隊受盡嚴刑拷打達七十天,仍威武不屈,令人敬嘆!他的作為本身,也充滿著一種俠義精神。一九五八年,一篇「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的文章,卻使他讀後因悲憤而腦溢血,此後病榻兩年有餘,口授完長篇小說《杜甫》後,對夫人孫經洵說你要多保重後,溘然長逝,令人惑嘆!
⑥ 還珠樓主生平經歷
還珠樓主,原名李壽民,出生於1902年,四川長壽(今重慶長壽)人。他少年時期隨父宦遊,曾在峨眉、青城山游歷,這些壯麗的自然風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盡管只受過私塾教育,但對佛道醫卜星象頗有研究。17歲時父親去世,家庭陷入困頓,19歲隨母遷居天津,他在《大公報》任職,並擔任家庭教師,同時開始涉足京劇劇本創作。
23歲時,還珠樓主進入軍界擔任幕僚,後來成為天津電話局局長的秘書,並創作了武俠小說《輪蹄》,署名「還珠樓主」,這部作品反映了他的生活經歷和少年情感,取自唐代詩人張籍的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他的武俠小說創作在此時開始嶄露頭角,尤其是在1930年前後,因天津《天風報》需要武俠長篇,他以《蜀山劍俠傳》為名,逐漸名聲鵲起。他的創作熱情高漲,最多時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生活和創作都異常忙碌。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入侵華北,還珠樓主拒絕與日本人合作,因此被捕入獄兩個月。戰後,他在陸先生的建議下選擇在上海專心寫作,居住在老垃圾橋北面,直至1948年。解放後,他曾公開檢討神怪荒誕小說,並在戲曲編導委員會任職,創作了《劇孟》等作品。然而,1959年的一次中風,使他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1961年3月,這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作家遺憾離世,享年五十九歲,與唐代詩人杜甫同壽。
還珠樓主的人生旅程充滿了起伏,從小的游歷到成年後的生活選擇,都充滿了戲劇性。他與文珠的青梅竹馬,因時局變遷而分離,這段感情成為他一生中的痛,也影響了他的創作。他的故事和經歷,無疑為後人留下了一部部生動的武俠小說,以及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6)神怪武俠小說還珠樓主擴展閱讀
還珠樓主(1902一1961),原名李善基,後改名為李壽民,解放後又更名為李紅。中國武俠小說大宗師。在民國武俠小說北派五大家中,最早使讀者著迷,又最受評論界斥責,被稱為「荒誕至極」的便是還珠樓主。與「社會反諷派」白羽 、「幫會技擊派」鄭證因 、「奇情推理派」朱貞木、「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共稱「北派五大家」。
⑦ 中國第一個玄幻小說作者是誰
唐家三少三少 《狂神》《光之子》《惟我獨仙》《冰火魔廚》《生肖守護神》
石章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跳舞《至尊無賴》《邪氣凜然》
血紅《邪風曲》
寧致遠《楚氏春秋》
樹下野狐《搜神記》
蕭鼎《誅仙》
還有一些不知道作者的,比如《神墓》《佛本是道》等
再就是一些老牌作家的,比如黃易的《大唐雙龍傳》
⑧ 誰給偶掃盲:還珠樓主是誰.....
還珠樓主
在民國武俠小說北派四大家中,最早使讀者著迷,又最受評論界斥責,被稱為「荒誕至極」的便是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1902—1961),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四川省長春縣人。他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祖上累代為官。他的父親李元甫在光緒年問曾在蘇州為宮,後因不滿官場黑暗,棄官歸里,以教私塾為業。所以,李壽民從小便在他父親的悉心調教下,打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實基礎。他三歲便開始讀書習字,五歲便能吟詩作文,七歲時寫丈許大對已然揮灑自如,九歲作《「一」字論》洋洋五千言,在鄉里間被譽為神童,當時長壽縣衙特製「神童」二字匾,敲鑼打鼓送往李家祠堂。可見李壽民後來得享盛名並非僥幸獲致。
還珠樓主的一生,歷經曲折跌宕,極富傳奇色彩。他七歲便登過峨眉、青城,十歲時在他的塾師帶領下再登峨眉、青城。這位王姓塾師不是一個腐儒,他為還珠導游,隨處講說掌故,如數家珍;他還帶還珠去見峨眉仙峰禪院一位精幹氣功的和尚,使還珠在幼時便學會了氣功。還珠樓主十二歲喪父,隨即由他的母親帶往蘇州投親,家境驟變。在蘇州,李壽民認識了長於他三歲的文珠姑娘,這姑娘面目清秀,性格溫柔,彈得一手好琵琶,他們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漸漸產生了感情,形影不離,到李壽民十六歲時,他終於察覺自己正處在初戀之中。但是李壽民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謀生。他與文珠分手後,仍時時書信往來。不料天不從人之願,變起非常,文珠竟落入煙花隊中,此後音信不通,使李壽民在精神上受到一次痛苦的打擊,直到李壽民婚後,仍不時念及文珠。李夫人孫經洵很同情文珠的遭遇,當李壽民為與孫經洵結婚籌款,撰著《蜀山劍俠傳》,孫便建議他以還珠樓主為筆名,以紀念文珠。孫經洵的教養、豁達,她的極富同情心和她對李的體貼,於此可見一斑,觀其所為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還珠之終於得享盛名與這位賢內助大有關系。
李、孫的締姻,在當時也是轟動津門的一大新聞。孫經洵出身豪富之家,其父孫仲山是大中銀行董事長。李壽民至津,曾在傅作義幕中任中文秘書,與當時留英歸國任英文秘書的段茂瀾甚為投合。後段茂瀾出任天津電話局局長,李應邀任段之秘書(或說是在郵政局,不確),專辦酬應函件。業余在孫仲山公館兼做家庭教師,遂與比他小六歲的孫二小姐經詢相愛。孫仲山得悉此事大怒,辭退李壽民,嚴責孫經洵,致使孫經洵棄家出走。孫仲山以「拐帶良家婦女」之罪名將李投入監獄。開庭審理時,孫經洵突然在旁聽席上出現,理直氣壯地申明自己有婚姻自主權,李即得判無罪開釋。此事在當時鬧得滿城風雨,幾於無人不知。
「七七」事變後,日寇曾設法勸誘李壽民任偽職,遭李拒絕,遂以李「涉嫌重慶分子」抓往憲兵隊,鞭打、灌涼水、向眼睛揉辣椒面,備施酷刑,李終不屈,熬了七十天,挺了過來,經保釋出獄。
1957年反右,還珠平安度過。1958年6月,某雜志刊登《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一文,還珠讀後默然,當夜即腦溢血,由此輾轉病榻兩年有餘,臨終前口授完成了長篇小說《杜甫》。當他講述完杜甫窮愁潦倒、病死舟中的那段結尾後,對他的夫人孫經詢說:「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二日後即溢然長逝,享年五十九歲,恰與杜甫同壽。
為了有助於今天的讀者理解還珠樓主的作品,我就還珠子女觀賢、觀鼎姐弟所作《回憶父親還珠樓主》一文做了如上摘要(原文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3月15日至4月2日)。雖然我對還珠生平旱有耳聞,當觀賢將此文寄來時,披閱一過,仍不禁感慨萬端。
這便是在民國武俠小說史上領袖群倫的還珠樓主,被稱為「荒誕至極」的一代奇才所經歷的荒誕的人生。
對於還珠樓主的研究,早在四十年代未即有徐國楨作《還珠樓主論》,先在陳蝶衣主編的《宇宙》雜志1948年第3至5期連載,後由上海正氣書局於1949年2月出版單行本,全文約三萬字,篇幅不算大,但其中的很多論斷在今天看來仍很確實,稱得上是還珠的知己。七十年代以來,香港黃漢立、台灣葉洪生對還珠的研究致力頗勤,成績卓著。我曾與洪生在蝸居促膝談武論俠,相視大笑,唯時間短促,未能盡興,是一憾事。近年來,內地研究還珠者,日漸增多,據我所知,上海周清霖收集還珠篇目最為完備,考訂精詳,曾在寒舍聽他講述,十分佩服。此外,在京津兩地有些老友會面,總免不了要談論還珠,對其才華無不推崇。還珠的知音遍及海內外,而且並非「庸俗小市民」。
一部小說,能夠使上百萬人入迷,歷久不衰,百讀不厭,常讀常新,越讀越能品味出其意味之雋永,這就值得研究。
還珠樓主有他鮮明的個性,他酷愛自然風光,遍游名勝古跡,這對他小說創作的成功起著重要作用。徐國楨在《還珠樓主論》中說:「他自己本來的意思,很想把所歷所見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恰巧其時天津有一家《天風報》,缺少一篇長篇武俠小說,他在人家鼓動之下,就不經意地採用了《蜀山劍俠傳》作篇名,一天天寫下去。不料讀者異常歡迎。」這段話揭開了還珠樓主作品藝術魅力的部分奧秘,正是自然風光美所激發的詩情,把他導向了成功之路。還珠樓主的成功,並非一蹴即就,而是有一個探索過程。他應邀寫武俠小說,內心卻懷著自然風光激發的詩情,怎樣使主觀意願與客觀條件諧調起來?他很費了一番心思。《蜀山劍俠傳》的前幾回並非沒有描寫風景,只是現實的武俠情節總顯得與自然風光美不能結合得天衣無縫,這使他感到開始「寫得甚不愜意」,直到他把神話和自然美結合起來,才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名山大川的雄偉或秀美與神話傳說的奇幻融為一體,神話為山川添了靈氣,山川使神話更為瑰麗,兩者相得益彰。每逢寫到這個時候,還珠樓主便抑制不住那奔放的詩情,筆底一瀉千里,遠近兼收,動靜呼應,洋洋灑灑地連篇累牘說個盡興。下面且節錄一段《青城十九俠》中的「巫江取寶」為例:
卞明德在百忙中瞥見,適才所見那片輕雲逐漸展開,布
滿了大半天。月光不時出沒隱現於密雲之中,淡無光華。山
風漸作,下面峽中江濤澎湃,擊石有聲。估量時辰將至,……
耳聽風濤大作,覺著面前景色驟暗。卞明德抬頭一看天上,業
已陰雲四合,不見絲毫星月影於,只有電閃似金蛇一般在雲
邊掣動。電光閃處,照得濃雲山嶽一般,密層層簇涌滿天。風
是越來越大,上面技術揚塵,下面洪濤怒涌,灘聲如雷。殘
枝亂於舞空擦地,捲走不息,千里江峽齊作迴音,萬竅怒號
震撼峽壁,似欲崩頹,令人耳聾心悸。比起適才妖風,來勢
又是不同,方幸身在法圈以內,風吹不到身上,突地眼前金
蛇亂竄,震天價一個大霹雷打將下來,風便小了許多。跟著
稀落落一叢雨點打向地上,滴滴撻噠,響不片刻,由疏而密,
雨點也越來越大,直似銀河決口自空倒灌,嘩嘩刷刷,連同
江聲灘聲,響成一片狂喧。那迅雷霹靂更一個接一個,挾著
電光雷火打將下來,聲震天地。山勢陡峻,除臨江一面有大
片平地外,後面還有崖嶂矗立。水自崖頂化為大小瀑布,爭
先噴墜,黑影里看去,直似無數大小白龍沿崖翔舞。地上石
多土少,無什蓄水之處。雨只管大得出奇,水僅一二尺深,勢
絕迅疾,再吃高處飛落下來的狂瀑一催,化為驚湍急浪,挾
著風雨吹折的沙石樹枝,齊向崖過駛落,直墜江中,又添了
無數威勢。有時電光閃過,照見滿地波光流走,疾如奔馬,眼
神一花,彷彿連崖都要飛去。端的聲勢猛惡,從來未見。卞
明德方自駭異,忽見前面暗影中有一股金光霞彩,自江峽之
下,透過兩面峽崖朝空湧起。眼看便見兩道十來丈長的灰黃
色光華,由對面危崖,朝那金霞起處電射而下。方料靈姑等
來了對頭,兩道青虹已自峽中飛上,迎著那兩道灰黃色光華,
就在兩岸空處時上時下,時隱時現,往來馳逐,糾結爭鬥起
來。卞明德正看得起勁,……同時下面江峽中金霞越益濃盛,
上燭霄漢,當頂天空中的黑雲都被幻映成了烏金霞彩,加上
十來道青黃紅白光華在峽中飛舞盤旋,照耀崖岩,麗影揚輝。
這便是還珠筆下古仙人廣成子(最早見於《莊子》)金船藏寶在巫峽出水時的場面。
一般地說,武俠小說不同於詩、詞、散文,武俠小說作家們總是著眼於情節結構和人物刻畫,很少把自然風光做為重點描述對象,他們大多隻是在不得不介紹場地時,才把自然風光做為環境背景略加勾畫,適可而止。還珠樓主則與眾不同,他常常表現出一種難於遏止的對自然風光美的嚮往,一有機會就要宣洩出來。一般的武俠小說作家寫風景,不外是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是客觀介紹具體景物,譬如登山,那山是荒山野嶺還是有石級蹬道,如此之類都是情節所需必不可少的交代;較高層次的是用以渲染氣氛,譬如駭浪驚濤、秋風落葉之類,在交代地理環境的同時,賦予一一定的感情色彩。還珠樓主遠遠超出了這兩個層次,他不只是要交代環境、渲染氣氛,更根本的是他要宣洩自然風光激發的詩情。即以上引的一段為例,本來寫到「齊向崖邊駛落,直墜江中,又添了無數威勢」,就既已完成了環境的交代,又已把氣氛渲染得很濃,已經稱得上是好文章了;他卻偏要再加一筆:「有時電光閃過,照見滿地波光流走,疾如奔馬,眼神一花,彷彿連崖都要飛去。」這就是他的審美感受,加了這一筆,畫龍點睛,為整段景色描寫平添了詩意。我常常感到,還珠樓主寫風景,並不是小說自身的需要,而是他在借題發揮。在還珠樓主的小說中,風景描寫隨處可見,只要有機會,他總要借題抒寫他的詩情,也正因為他寫的自然風光是詩境,不但不使讀者感到冗長、厭煩,反而使讀者興味盎然,感到難得的審美享受。
還珠樓主寫景的成功,來自景色與神話的融為一體。這正是莊子《逍遙游》、屈原《九歌》以降許多名篇所體現的共同規律,非勝境不足以顯揚神話,非神話不足以渲染勝境。在我們中國,有勝境必有神話,諸如:巫山與神女,西湖與白蛇,石林與阿詩瑪,如此等等,不勝枚舉;且有勝境與神話的結合就必有詩。所以,就還珠樓主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時所處的主客觀條件而言,採用神怪武俠小說樣式,在他是勢所必然,這是他能找到的最佳途徑。了解這一點,就不會用「荒誕」二字輕率地否定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