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後傳
㈠ 神鵰俠侶後續的小說
神鵰俠侶的後續小說是《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創作的武俠小說,講述了元朝末年及明朝初期的江湖故事。在《神鵰俠侶》中,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故事深入人心,而《倚天屠龍記》則延續了這一故事線,展現了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代在江湖中的傳奇經歷。
在《倚天屠龍記》中,主角張無忌、趙敏、周芷若等人的命運與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代密切相關。故事圍繞著江湖爭霸、寶劍奇遇、愛情糾葛展開,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
此外,還有一部名為《神鵰俠侶續集》的小說,作者是灑家不吃榴槤。這部作品是對神鵰俠侶故事的延續,講述了楊過和小龍女在華山祭拜後,回到古墓生活的故事。然而,這部作品的知名度及影響力相較於《倚天屠龍記》要低得多。
《倚天屠龍記》小說點評
故事情節豐富:小說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述了明教和中原武林之間的紛爭、起義軍與朝廷的對抗等事件。劇情緊張刺激,引人入勝,展現了江湖的險惡和豪傑們的英勇。
人物形象鮮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豐富多彩,如張無忌的正直、趙敏的機智、周芷若的柔情等。人物性格各異,使得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情感描繪細膩:小說中的愛情線索錯綜復雜,如張無忌與趙敏、周芷若之間的感情糾葛,以及楊逍與紀曉芙等人的愛情故事。這些情感描繪豐富了人物性格,也讓讀者更加投入其中。
武俠精神突出: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世界,講究的是義氣、俠骨和仁愛。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展現了武林各派為正義而戰的勇氣,以及主人公張無忌在面對江湖紛爭時所表現出的堅定信念和仁愛之心。
㈡ 神鵰俠侶後面一部什麼
是《倚天屠龍記》,《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2]該書表達了作者既反對異族侵略,也反對本民族暴政的思想。
《倚天屠龍記》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
成書過程
1961年,《神鵰俠侶》在《明報》初戰告捷後,金庸馬不停蹄地著手創作的便是《倚天屠龍記》這部長篇武俠小說,並從1961年7月6日起開始在《明報》連載。當時,《神鵰俠侶》還在收尾,到7月8日才結束,兩部小說登在同一版面。他將這部作品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合稱「射鵰三部曲」。
《倚天屠龍記》於1961年開始在《明報》上連載,歷時一年多才完成。1976年作者對此書進行了全面的修訂。2003年,作者對《倚天屠龍記》又完成了一次修訂。
(2)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後傳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倚天屠龍記》的主題深意,包括了正、反、合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正」,即俠義的傳奇。既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的傳奇來歷,又寫「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俠義傳統。
第二個層面是「反」,即寫人性特徵。屠龍寶刀即刀中的兵書當然不是什麼「不祥之物」,真正「不祥」的乃是人類的貪欲和權勢欲,那些人之所以費盡心機地爭奪寶刀,無非是沖著「寶刀屠龍」的利器和「號令天下」的權勢而來。
可笑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真相。到最終卻都為之「反算了卿卿性命」。這些正是小說的基本故事情節和敘事內容,同時又有明顯的思想寓意。
第三個層面是「合」,即寫傳奇與歷史的結合,俠義和人性的結合,人類的良知和善意的結合,歷史的透視和理想的結合。
所有這些「結合」,最終當然都體現在張無忌這一主人公身上,也體現在張無忌送給徐達將軍的那一段活中,同時還體現在作者對歷史所作的巧妙演繹——此後徐達果然用兵如神,連敗元軍,最後統兵北伐,直將蒙古人趕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業」。那屠龍刀中的兵書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然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
這部小說的真正主題有兩層:既反異族侵略,也反本族暴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倚天屠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