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俠小說 » 武俠小說衰落原因

武俠小說衰落原因

發布時間: 2024-11-21 09:49:15

1. 古龍和金庸的小說有什麼不同

超長的回答,希望你能耐著性子看完。結尾還有兩個網址,有興趣就去看看吧。

毋庸質疑,武俠界空前且有可能絕後的兩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龍。他們的小說雖風格各異,但都令人盪氣回腸,手難釋卷。更可貴的是,我們決不能僅以娛樂的心態來讀他們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已進入雅的境界。這是其他武俠作家萬難比擬的。這點盡管許多自詡為文學衛道士的人死也不願意承認,但是已為更多真正的武俠愛好者所共識。
盡管同樣優秀,但兩駿同馳,必有一先,不免就有這兩位誰更優秀的問題。在下對兩位同樣喜愛,實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這個問題上評價。但是看到許多同道在此問題上的看法,又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故現丑於此,如有不同看法,請不要生氣。
我一向認為,讀一本小說,就如做一個夢一樣,武俠小說更是如此。金庸和古龍給了我們兩個不同的夢。
在金庸的夢中,我們無疑感到跌宕起伏,絢麗多姿,沉迷於此,不願醒來。但我們始終清醒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夢。而夢醒的時候,便如作了一個好夢一般,或是有一些美好的回憶,而大多是難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龍的夢是一個殘缺的回憶。可能美,但決不美好。在這個夢中我們有太多的午夜夢回,使得我們即使驚醒之後,依然禁不住懷疑究竟是一個夢,還是活生生的現實!這種觸動之深,即使未可娉美於沙翁,亦不遠矣。
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是:人們更喜歡有一個美好的夢,因為現實給我們的痛苦已太多。夢是我們逃避現實的最好場所,又有誰喜歡現實如一條繩索似的,即使在夢中也對我們死纏不放呢?
特別是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又有誰不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美麗夢境中呢?
 我決不是在貶低大學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員。我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想說明一件事:這種對美麗夢境的嚮往,正是許多人能輕易的接受金庸而難以接受古龍的真正原因。
我也無意指責這種選擇。畢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幾千年來,不斷推動人類相前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畢竟在經歷了生活的艱辛之後,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尋找一個樂園來放鬆我們已綳得太緊的神經。感謝金庸,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樂園。
古龍無疑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人們的需要永遠是商品生產的真正動力。
他試圖改變。他把幽默的語言放進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黃金放進他的作品。我們在他的後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華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樂和縱欲。
只有一樣東西我們始終沒有看到。
那就是快樂。
沒有!絕沒有快樂!
美酒和愛情沒有能夠掩飾他與生俱來的那種早已深深種植在他心底的憂郁和悲傷。他的這種氣質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於竟然有了這種結果:越是歡樂的描寫,我們讀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們的心靈。
他沒有金庸的條件。
金庸從來沒有為吃飯擔憂過。他沒有這種悲情。在他的筆下,即使是最悲劇性的描寫之中,我們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種豪邁,一種燕趙勇士的憤怒。這種豪邁則是古龍所萬萬不能比擬的。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敘述。
金庸描寫痛苦則只有通過一種慘忍的行為。在這種描寫下,楊過不得不失去一條手臂,小龍女不得不失去貞操,而蕭峰也只有將一支箭插進自己的胸口。在他的筆下,決不會出現微笑著咳出鮮血的李尋歡,也決不會出現堅定地拖著一條腿的傅紅雪,正如在古龍的作品中決不會有段譽那樣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一樣。
在此,我覺得有必要對這樣一個說法說上幾句:有人認為古龍的小說人物一律是男喝酒,女脫衣,太過淫靡了。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於外,而於心。我看是說這話的人自己心裡有問題。
至少我就沒有從這喝酒和脫衣中看出一絲一毫的淫靡來。
我看到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數用端正的心態看書的同道也是這樣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們沒有辦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們又有無人關心的寂寞,無人可以敘說心中通苦的寂寞,無助的寂寞。他們決不是君子,他們在茫茫人海中孤單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實的。在下沒有經歷過這種通苦,但是古龍顯然是經歷過的,他真實的描寫令決不多愁善感的我也有一種動心的共鳴。
相反的是,在金庸的作品中,關於韋小寶在妓院及虛竹在地道中的描寫,雖非絕對多餘,卻也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蛇足之嫌。或者是金庸想添加一些浪漫氣息也未可知。又或者是金庸另有深意,在下水平有限,未能洞燭,哪位仁兄看出來了,不妨告知一二。無論如何,這種氣氛的描寫是決不會出現在古龍的作品中的。
言歸正傳。再後來,古龍也意識到這樣奢侈的描寫並不能寫出快樂來。於是他試圖徹底的轉變。
於是便有了《歡樂英雄》。
《歡樂英雄》是一部完全嶄新的作品。在這部書中,古龍用一種新的概念和方式來詮釋快樂的含義。完全拋開生活上的享受,而升華為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四個年輕人,他們的生活在物質上是不堪一提的,但是他們的友愛,他們的互相激勵於生死與共足已令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甚至於對於郭大路於燕七的愛情描寫也是情多於愛(也許這正是許多人不喜歡這本書的主要原因。於我心亦有憾焉)。對王動和紅娘子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令人嘆為觀止。盡管在書中我們隱隱可以看到大仲馬的《三劍客》的影子,但是這也無礙於它成為一部新穎獨特的作品。
但是此書最成功之處還不在於此。
古龍在此書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使他幾乎完全擺脫了理想主義的多年來加給武俠小說的束縛,而成為一個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家。這一點,即使在他過去的作品中——盡管他曾盡力去表現——都沒有做到。
即使不是做得很完美,但是他至少注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錢的問題。
這無疑是現實生活中一個活生生的,無法迴避的問題。在書中古龍化了極重的筆墨去描寫缺錢的煩惱,及掙錢的艱辛。主人公任俠的個性註定他們無法留住手中的錢,而他們偏偏又是一窮二白。這是一個矛盾。我一向認為,唯有矛盾才是一部好小說的真正主題。
這種經歷無疑是古龍親身所經,唯有如此,他的刻畫方才如此傳神動人。這種描寫雖然也曾在他其它作品如《三少爺的劍》等中略有提及,但是從來沒有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去刻意描寫過。讀到此處,不由得我不拍案稱絕,為古龍叫好不已。
這種描寫,不單在二流的小說作家的作品中決不會有,以浪漫主義為己任的金庸無疑也不會去描寫(在《俠客行》的開頭部分曾經有一些跡象,可惜未能深入,唉!)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一描寫,使古龍此書的初衷被擊得粉碎。人類的悲哀在於,我們可以戰勝一切外在的敵人,卻絕無法戰勝自己。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造成了古龍此後不久的悲劇結局。嗚乎,倘若古龍再多在幾年,非但武俠作品將有重大突破,而今日之武俠界也不致衰落如此,使所謂先鋒小說,後現代主義以至於魔幻主義作品橫行於世,而我們所看的武俠仍為數十年前之武俠。此天數如此,誠應大哭三聲。吾之悲情,無言可表。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一古訓在這里再次得到體現。古龍始終沒有看清他的作品所表現的悲意的主要原因。這原因絕不是他所認為的,而在於兩個字。
「真實」這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金庸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在他的不真實性;而古龍的作品給人一種壓抑的享受,則在他的真實性!
古龍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和曲折。社會現實的陰影在他的心中有太深的印跡,使他無法擺脫現實的困擾而進入自己的理想王國。
盡管他盡力去表現理想的世界,但是他的潛意識卻總是讓他一次次回到現實當中。
他一方面擁有極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他卻又具有一個優秀的武俠作家所必需擁有的一個最重要的條件——無與倫比的想像力,這是一種矛盾。他的這種矛盾,註定使他一方面無法成為一個完全的現實主義的嚴肅文學的作家,另一方面,又使他無法成為娛樂文學中的理想大師。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矛盾,使他在武俠世界中擁有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領地,使他成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是獨一無二的「婉約派武俠」文學的大師。他的成就即使不是絕後,至少也是空前的。他的這一成就足以使他在武俠界,甚至於文學界成為一代巨匠。
他潛意識中認為,他的作品中必不可少對現實的反映,這使得他的作品無疑有一種凄艷的美。這種美足以令我們觸目驚心,但卻不忍接受。
他的大俠的概念與我們的所謂大俠的概念相去甚遠。他的大俠是《史記》中的那種勇士,而我們的大俠則是神仙式的人物:首先,必需擁有隨時為別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的精神;其次,必須擁有頑強不屈的寧可被打死,也不肯作出哪怕是口頭上的讓步的意志;再次,必須擁有誠實純朴,即使對敵人也不撒謊的品德;再次,必須能夠在關鍵的時候把握大節,能夠喊出幾句豪邁言語則更好;再次,對待愛情必須嚴肅認真,從一而終,這一點極其重要;再次,必須有很好的運氣,怎麼打都不能死,關鍵時候必須有奇跡出現……
因為,我們習慣於將書中的大俠看作我們自己的化身。
書中的大俠能否符合自己的評判標准,往往成為某些人評價一本書是否好的最重要的條件。我們經常看到有許多人在評價一本書時,首先對書中的人物的品質從頭到腳大罵一通,然後得出這本書寫得太差的結論,尤其對武俠小說更是如此。按照這種邏輯,《阿Q正傳》、《高老頭》、《哈姆雷特》等書無疑都是極其拙劣的作品了。
這些人看書的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學的水平。無疑古龍的許多作品是難以得到他們的青睞的,而《絕代雙驕》成為古龍最優秀作品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此我無意貶低金庸,盡管他創作的許多人物都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之中。金庸也是一個偉大的武俠巨匠,他的成就絕不在古龍之下,足當一代宗師之譽。在這一點上來說,一般人的看法並沒有錯。
我要說的是,金庸在不真實的創作上,已達登峰造極之境界,無人能比。
一個必須認識到的概念是:不真實決不等於虛假!

下面將論述金庸的成就。在這里不得不提到梁羽生。梁羽生是所謂新武俠小說的鼻祖,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對武俠界的貢獻是偉大的。正是他一舉從段白羽,王度廬等人的素描式的純朴寫實主義和還珠樓主等人的神話式的魔幻主義的框框中徹底掙脫出來,並徹底擺脫了狹隘武俠的觀念,將人物放到更為殘酷復雜也更為緊張刺激的政治斗爭和民族斗爭的背景之中,以更高的視點和更寬的視角來展示豐富多彩恢宏壯麗的武俠世界,使武俠小說第一次跳出了世俗的范疇,進入高雅的境界。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梁羽生第一次將浪漫主義的思想放進武俠作品之中,這一思想在此後的數十年中一直是武俠作品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僅憑這些成就,就足以在武俠界中與金古鼎足而三。直到現在,在我的同學當中,還有崇拜梁羽生的人,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可惜梁羽生畢竟是從舊時代走出來的人,他的創新雖然是巨大的,但是在人物的刻畫上卻未能跳出舊思維的束縛。他筆下的人物一如白紙黑字一般,好壞分明,好的好得不得了,壞的也壞得不得了,實在平淡如水。這當然也是一種不真實,但是這種不真實已經淪為虛假,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他沒有給我們留下甚麼可資回味的對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他在武打描寫上那種脫泥帶水,毫無想像力的風格也是導致他未能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此不再贅述。
盡管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沒有梁羽生,就沒有後來的金庸,也沒有更後來的古龍。也許是上天註定,開拓武俠新篇章的任務落在了金庸身上。
金庸在很大程度上繼承和發揚了梁羽生的風格,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但是金庸非但歷史知識和文筆不在梁羽生之下,他還擁有後者不曾擁有的東西:豐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這些本身就已經決定了他在武俠創作上註定要高於梁羽生。何況他的環境比梁要好的多:梁羽生的新武俠使一大批讀者將目光放在了武俠作品上。
如果說在《書劍恩仇錄》中金庸尚未完全放開手腳的話,到了《碧血劍》我們已經看不到舊小說的絲毫蹤跡。
金庸筆下的人物無疑是不真實的。這種不真實性並不在於人物的外在形象,而在於他們的內心世界。這種不真實性也不在於他們的內心思維的絕對不可存在性,而在於他們內心世界的不完整性。也即是說,他筆下的人物內心都是殘缺不全的。金庸在這里使用了可以說是高難度的技巧。至於這種不完整性的產生原因,我即將談到。在這里只需要建立這樣一個概念。郭靖和蕭峰是兩個典型的例子,遺憾的是在下手頭沒有這兩部書,未能大段引用原文加以說明,甚為可惜。
金庸在人物描寫上的功力遠勝於梁羽生。同樣是描寫虛幻的人物,在梁羽生筆下不免落入虛假,而在金庸筆下卻有栩栩如生的感覺。我前面已經說過,金庸寫不真實的功力是爐火純青,無人能比的。我對金庸的佩服之處正在於此。能把不真實的人物描寫得有如真實,這分難度實在難以用語言來形容。豐富的知識,非凡的想像力,敏銳的觀察力,准確的判斷力和深厚的文學功力在此缺一不可。
我之認為金庸是可以與古龍並駕齊驅的武俠大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一點。就憑這一點,金庸得以跳出二流作家的范疇,從而進入文學家的行列,得以成為「豪放派武俠」文學的代表人物。否則,即使他的故事比卧龍生,諸葛青雲等人精采十倍,在本質上卻也與他們沒有太多分別。為此,我們也應該為金庸大喝三聲好。
那麼,金庸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古龍的作品。在古龍的筆下,似乎一切實體都是虛幻的。虛幻的時間,虛幻的環境,虛構的人物,虛構的事件,然而正是在這些虛幻的實體當中,我們看到的是現實的人的靈魂,真實的人的性格,真實的人的感受和痛苦。有這些,即使其它再虛幻十倍,他的作品也是真實的。
金庸採取了一種恰恰相反的作法。
在金庸的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真實的年代,真實的歷史環境,真實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民族傳統,有時還有一些我們都很熟悉的生活細節(《笑傲江湖》、《連城決》和《俠客行》似乎是例外,關於這幾部作品我將在後面討論)。金庸豐富的知識在這里發揮了極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作用,換了別人,即使想得到,也是作不到的。把虛幻的人物放在這樣的背景中,很容易給人一種真實的第一印象。這個印象很重要,但是還不夠。
金庸的第二項工作是選擇(也許用構造更合適些)合適的人物。這種選擇的一個決定性的標準是:必須符合讀者的心理,選到讀者的心坎上。他是富有經驗的,多年的記者工作無疑是一個雄厚的資本。他善於觀察和總結,善於透過本質掌握實際。選擇一個英雄是肯定的,沒有人希望小說的主人公是個壞蛋。但是英雄也有許多種,選擇一個怎樣的英雄呢?在下自認沒有金庸那樣的能力,我無從選起,我所能做的只是他已經選好的人物身上推測他的選擇。他選擇了民族英雄,這恐怕與他的構思的歷史背景(事實上,這一歷史背景是必須的,如前所述)有關,也可能與當時的社會情況有關(這一結論基於下面這點認識,即現在連狂熱喜歡金庸的人,都未必見得喜歡這種民族英雄的身份,而冷靜如在下的,拋開對文學本身的理性思考不談,雖然喜歡金庸,但從感情上卻難以接受民族英雄這樣的身份)。

由於時間上略顯倉促,所以在某些細節和用詞上可能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並請不吝指正。
我得到的結論如下:第一,這個人在能力上(包括各方面的素質,武功這一因素我不屑於多說,請大家原諒我這個小小的自尊)都應該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現實中的一般人,准確的說,是讀者;第二,這個人的言談行事,必須符合認們的傳統道德標准;第三,這個人必須做出一般人想做而無法做成的大事。這三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認為,正是這三個條件的確立,為金庸的作品得以進入人們的理想世界,並為人們所願意接受,打下了堅實的,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基礎。
這三個條件的作用是:首先,它們確立了一個英雄形象;其次,這樣一個英雄讓人感到離自己很近;第三,他通過給人們提供一個理想中的英雄而消除了人們對現實英雄的失望感。
所以我說不真實的並不同等於虛假的。因為這樣一個人物並非不存在,事實上,他是存在的,他存在於人們的心中。象包公,這個人實際並不存在,但是你絕不能說這個人物是虛假的。事實上,他正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但是,很容易理解,這個形象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完整或者說完美的形象。值得慶幸的是,金庸還沒有到為了應和讀者而到昏了頭的地步。卧龍生等人的作品之所以只有情節,沒有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很不識時務地妄圖去創造一個他們心目中的完美的英雄形象。金庸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歷史知識告訴他:這樣一個人物是難以成立的。
然而這只是一種理性的思考罷了,他完全可以對此忽略不計,僅憑我下面所要談到的手法,他也完全可以創造出一個成功的人物。
但是一個作家的理智和責任感告訴他:不能這么干!這同樣是一種矛盾。矛盾正是促進事物發展的原動力。沒有矛盾,無以成就一個古龍,同樣,沒有這個矛盾,也無以成就一個金庸。
金庸想了一個辦法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已經無法得知他當時是否經過了冥思苦想,或者根本只是他的某種類似於賈寶玉的喜好作用的結果,總之,他使用了這個辦法。直到現在,我還無法判斷,這一做法究竟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天才的設想。這一點,恐怕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金庸把目光盯在了小說的女主人公身上。
這一點,已經足以解釋為什麼金庸筆下的女孩子總是如此冰雪聰明,以至於年僅十幾歲,其應變能力,處事能力,組織能力以至深謀遠慮都直追古龍筆下那些出身名門,受過高等教育的並且還在江湖中出生入死磨煉了十幾二十年的男子漢了。
這是一種補償。因為金庸清醒地認識到,他所創造的男子漢其能力之平庸根本不可能去實現他所要成就的事業,而他們顯然又不得不去成就這種事業。這究竟是他筆下那些大俠們的悲哀,還是金庸自己的悲哀呢?
當然,他也可以採用另外一種方法,即設計足夠多的巧合和奇跡來幫助他的主人公走向成功。事實上,在《俠客行》中他正是這樣做的,其結果是使這本書幾乎淪為一二流作品。老實說,倘若不是他那副對聯中赫然有一個俠字的話,我一定要斷定這本書是某位二流作家的冒名之作,盡管文字風格如此相似。
金庸採用的方法是明智的。無論是中國「女人是男人的一半」的古訓還是「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的西方傳說,都證明了這一方法的可行性。結果這一方法獲得了成功。
同時,從這一點上,我們不難看出,金庸筆下的女主人公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是不真實的。而且,問題還不僅僅如此。
在這里,金庸又再次面臨一個極其危險的問題。這個問題極具危險性,一個不慎,就將使他的全部努力化為泡影。
這個問題的根源仍然在於讀者。不可否認,武俠小說的絕大部分讀者是男性,這樣一個女主人公的形象很有可能會被大男子主義的洪流擊得粉碎,不難想像,如果這種情況出現的話整部作品的結局將是如何悲慘。
在這個關鍵時刻,金庸再一次顯示了他的力挽狂瀾於既倒的智慧。果斷地採取了一個明智的措施。由於這個措施的使用,使我認識到金庸是金庸,同樣是由於這個措施的採用,使金庸在留住了一大群讀者的同時,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我們在得到一些東西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要失去另外一些東西。這本來就是人類的無奈之一。到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待金庸這種得失的時候,我們已經無法判斷他是得到的多些,還是失去的多一些;我們也無法判斷我們由此是得到的多一些,還是失去的多一些了。
我前面已經談到過,古龍是在虛幻中表現真實的,這種表現盡管難度也很大,但是他多是得利於他不平凡的社會經歷和天生的對人們內心本質的一種敏銳的感覺,他能做到這一點是自然而然的。
而金庸卻是在將一種不真實表現為真實,這一工作本身就比古龍的難度要大。如果金庸能夠做得再完美一些的話,他的成就完全可能一舉超越古龍,更確切的說是讓後者無法趕上。
金庸所做的已經無人能及了,但是仍有缺憾。因為他採取了這樣一個措施。這使古龍有了機會。
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無奈,也許他所做的工作本來就不可能再完美了。但是我們作為一個評論者,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就忽視這個問題。他採取了一個什麼措施呢?並不是在下故意買關子,我想讓大家也來想一想。我已經說了很多啦。
無需多說,相信只需看一眼這個標題,就已經明白所謂金的措施是什麼。不知道諸位看過金庸作品的是否已經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即金庸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永遠長不大(《笑傲江湖》除外),他們的言談,他們的行為他們的心態,一直停留在十六歲的水平。在他們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之後,不可否認在某些方面金庸讓他們有了一些改進,如行事不再那麼魯莽等。但是在本質上,他們待人處世的方法,他們對社會的看法,他們的心理,卻一直保持著「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無疑是可愛的啊。在下就非常喜歡這種心態。所以,金庸筆下的女子一個個都很討人喜歡,都很可愛。在古龍的筆下你不可能看到這樣的人物,因為古龍寫的是女人,而金庸寫的是女孩子。
這樣,即使金庸把女主人公寫得再聰明十倍,也是不會對讀者的大男子主義思想構成任何打擊的,誰會去跟一個孩子斤斤計較這些呢?正如一個人在誇一個孩子聰明的時候所流露的只有喜愛而絕無嫉妒。
那麼對於同樣是孩子的讀者呢?他們又作何感想?
一,他們的年紀和閱歷還沒有使他們的大男人思想達到膨脹的地步。
二,金庸讓他的女主人公徹底地毫無保留地,明確地毫無二心地,不管 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決地愛上了他的男主人公,甚至可以說是……(作者在此刪去激烈詞句五十三字)而沉浸在浪漫愛情中的芸芸眾生自然也就不甚了了了。
由此,我們已經看到了我前面說過的所謂「不完整的內心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形式。相信在這里已經無需我再對「不完整」的概念再多加解釋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將金庸的作品比作「成年人的童話」仍稍嫌不妥,比為未成年人的童話好象更確切些,特別是《鹿鼎記》一書。
然而有人居然把古龍的書比喻為孫敬修爺爺的故事,這令人不知道是可笑還是可悲。這(些)人恐怕連什麼是童話都沒有弄清楚吧。把離奇的情節看成是童話的標識是大錯特錯的。《賣火材的小女孩》有沒有離奇的情節?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最經典的童話之一;《聊齋》的情節如何,有人說它是童話集嗎?前言提到,在人物性格的未成年化方面,《笑傲江湖》是一個例外。令狐沖和蕭峰是金庸筆下最成熟的主人公(在這里我就不論述任盈盈不大為人所愛的原因了)。這樣一個結果,關鍵在於金庸的一個追求——變新。
這是不是金庸的藝術追求之一,我無能得知,但是毋庸諱言,至少在客觀上,這又是吸引讀者的手段之一。
這個結論沒有什麼新意,提一提便罷。我從來不認為一部作品中的配角是可以體現作者的人物刻畫風格和成功與否的標志,在長篇作品中更是如此。主人公是一錘定音的人物。但是一部作品中沒有配角是不可想像的,配角寫得不好的作品絕不是一部好作品。
從某種意義上說,配角描寫是為主人公描寫而存在的,而主人公描寫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身邊的人描寫的好壞。金庸小說中配角從來都是為襯托主人公而存在的。在這點上,金庸充分顯示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力。如《天龍八步》之慕容復,很明顯是在襯托段譽
金庸筆下的人物性格豐富多彩,不一而足,這為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主人公鋪平了道路。盡管有些人物是為商業價值而非文學價值而存在,但是這不應成為批評金庸的理由。畢竟武俠文學與嚴肅文學還是有區別的,單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還反而是成功之筆。
總的來說,金庸的人物塑造是出色的。在配角的問題上,我們不應該討論他們的性格和思想的完整性,因為配角畢竟不同於主人公,即使在長篇作品中,這種不完整也是必定的。
但是在這里必須說明的是,對於那種從某些人物的描寫具有真實性便得出金庸的作品具有現實性的看法,在下是萬萬不敢苟同的。這種看法非但沒有任何文學上的邏輯性,而且簡直就是對金庸作為理想主義大師的否定。在梁羽生之前的武俠作品是純朴的作品,不應劃入任何一派。梁羽生是豪放派武俠的創始人物,而金庸則是此派的最傑出的人物。其人物性格,作品聲勢無不透出豪放的特點。特別是大場面的描寫,可稱天下無人能敵。
也許是在下見識尚淺,但是就我所見過的武俠作品而言,絕大部分都屬豪放派,而非婉約派。
古龍是用心、用血在寫小說,為性情中人,是兄弟,金庸象一位觀察世事的師長,在教誨。金庸寫的是神,古龍寫的是人。
原貼來自http://..com/question/4889707.html,原貼文章結尾提供的網址是個英文站,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下邊這個貼子是關於古龍的,推薦你看看,有助於你了解古龍和他的作品。http://..com/question/5909392.html

2. 新人寫小說,什麼類型最好入手呢,求指教一下

常見的作品類型寫作技巧分析

1玄幻類

這是起點作品中數量最多的一個類別,也是最雜燴的一個類別,大部分作品都能冠上「玄幻」的名頭,甚至在某些時候,說作品是玄幻類型,等於什麼都沒說,因為是本書就是玄幻。

這么龐大的作品量,意味著玄幻類作品有著最大的讀者群體,同時也是最容易老套,最容易淹沒在書海中的,對新人來說,這是一種比較容易上手的類別,但要想出頭,就得多動動腦子,在俗套的大方向上,走出自己的新意來,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二種模式,舊瓶裝新酒。

玄幻是個大類別,但對新人來說,若是選擇了玄幻類型,那麼走小巧路線比較合適,小異能,小人物,小故事,小打小鬧,略顯新意,這樣的作品不見得能夠大紅大紫,但最容易出頭,很適合新人邁出第一步。事實上,這樣的作品甚至可以量產。

因為玄幻類別與都市異能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詳細的構思方法,可以參考下文中對都市異能的敘述。

2奇幻類

這是一個傳統的類別,在幾年前,奇幻甚至是數一數二的大類,相當於現在玄幻的地位,當時是本書就是奇幻的模式,都是劍與魔法的世界,書里都有精靈、矮 人、巨龍……而現在,奇幻類型已經漸漸衰落,雖然仍有一定數量的作品出現,但它們往往是叫好不叫座的類型,能在商業性上有良好表現的奇幻作品越來越少,它 的地位已經完全被玄幻類型取代。

對於新人來說,這個類型可以一試,但並不太適合,因為相對於東方玄幻,西式奇幻的讀者數量和接受度都遠遠要低,寫這類作品,很有點吃力不討好的味道。

如果你對奇幻特別有偏好,對這類作品也看得最多,一定要寫這個類型的話,我認為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幾點。

第一,你得做好仆街准備,要有足夠的心理准備,預計作品將慘淡收場。

第二,你得明確,你寫的是偽奇幻,而不是正宗的正統奇幻。奇幻類作品在西方有著很大的市場,但這並不等於它在東方也同樣行得通,因為東西方文化背景上的 差異,讀者熟悉的社會構成、熟悉的知識和禮儀體系、熟悉的語言風格、甚至是熟悉的人名體系,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模式來寫作,那麼不僅 小說背景比較難以讓讀者接受,小說的語言也會造成不小的閱讀障礙,如果有人說,他寫的奇幻毫無障礙地被讀者接受了,那麼顯然,他寫的東西並不正宗,而如果 真是正宗的原味,那麼必然會對人氣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如果你還想著要作品賣座的話,就不要死盯著正統的奇幻體系,不要將作品死死地 限制在什麼dnd規則,或是別的什麼規則之內,你可以閱讀一下當紅的、訂閱最高的一些奇幻作品,看看它們的背景設定是什麼樣的,然後就採用類似的設定進行 寫作,因為,至少這些作品已經走紅了,這些設定已經深入人心,已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沿著前人的足跡前進,顯然會更為輕松。

第三,盡量以個人英雄主義為主,圍繞主角展開故事,按照傳統的yy模式,突出主角的能力和作用,不要一心想著要寫大場面,不要一心想著寫出史詩般的作品,那樣純粹是找仆而已。

第四,可以考慮加入穿越等元素,比如把主角設定成穿越到奇幻世界的東方人,他可以是現代學生,也可以是古代俠客,或者是東方仙人,總之,他要有個東方人 的身份背景,有東方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這一條,並不是必須的,但如果在原有的作品基礎上,加上這一元素,會使作品人氣得到極大的提升。事實上,進行 這樣的改變,並不會怎麼影響原有的故事結構,僅僅需要在開頭加上一小段穿越的描寫或說明,並且在後文不時穿插一些小細節,顯示主角的東方氣息,就足夠了。

3武俠類

很顯然,這個類型並不適合新人來寫,新人想靠武俠成名,實在是太難太難了,畢竟,傳統武俠作品的整體衰落,已成定局。

許多寫手心中都有著一個武俠夢,但當他們真正圓了這個夢時,卻大多覺得失望,哀嘆武俠沒落,作品仆街。這,到底是作者的原因,還是讀者的問題,抑或是時代的變革?

我並不認為現在的作者比原先的那批要差,也不覺得現在的作品大不如前,但傳統武俠類作品人氣的低迷,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前兩年,情況還稍微好些,但到現 在,武俠幾乎成了仆街的代名詞了,至於為什麼乏人問津,因素有許多,我個人覺得,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時代發展導致的讀者閱讀需求變化。

幾年前,幻想類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遠少於現在,在缺乏比較、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武俠小說很好地圓了讀者心中的英雄之夢,自然就受到廣泛的關注和 歡迎。但到了現在,各種各樣詭異玄奇的玄幻、奇幻、仙俠、游戲等類別的作品一批又一批的涌現,和它們相比,傳統的武俠小說不免顯得有些套路化,那些正邪分 明的主角、為國為民的大志、一成不變的江湖,看多了,自然也就膩了。而且,在仙俠異能類小說興起之後,讀者漸漸習慣於主角能夠毀天滅地,至少也有移山倒海 的能力。相比之下,武俠小說中的鐵掌碎石、上房上樹,就顯得小兒科了,雖說書中人物的實力都是相對的,但讀者難免會有不夠勁的感覺,會覺得主角也不過如 此。

武俠小說的疲軟,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讀者關於代入感的需求更強了,這也是上文提到過的因素。這些年讀者口味的變化頗大,尤其是 近兩年網路閱讀高速發展以後,流行趨勢發展更快,現在的網路讀者,需要的是代入感更強、主角發展更順、情節更離奇的故事。這個代入感,是之後一切的基礎, 如果作品在這點上欠缺,那麼之後的情節再精彩,也很難得到讀者的共鳴。正因為如此,脫離讀者熟悉的現代社會而存在的傳統武俠、正統奇幻,絕大多數都被讀者 所冷落,而被大眾熟悉的以都市生活為背景的玄異小說,正在漸漸興起。

可以說,在現在的這個環境下,傳統武俠有著先天的劣勢,但若說武俠就此沒落了,也並不正確,因為武俠正悄悄地進行著自身的進化,傳統和潮流正在日趨一日地緊密結合。新一代作者們通過一些巧妙的轉換,扭轉了武俠的先天劣勢,甚至將它們轉化為優勢。

從最重要的代入感來說,武俠小說因為描寫的是讀者不熟悉的環境,刻畫的是與現代人完全脫節的古人,所以得到共鳴是比較困難的。但這個問題,其實也容易解決,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向上。

第一種,是把武俠的背景換到現代社會,以當代都市,或者與現代很類似的未來科幻世界為背景,把各種各樣的武功、武林門派搬到現代來,把武林故事結合現代都市生活來寫,加入校園、商業、愛情等元素,這樣就比較容易被讀者接受。

第二種,則是反過來,仍以古代為背景,但把主角換成現代人。主角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或者轉世重生成為古代人,或者移魂附體到古人身上,而在之後的故 事里,不時體現一下主角的現代人思想,再結合當時的武功世界,這樣的書也是比較受歡迎的,盡管它描述的還是同樣的武俠世界,體現的仍是同樣的俠義精神。

而另一種,是結合網路游戲,把武林搬到游戲中,給武功硬加上等級設定。這樣,基本上還是武俠小說,但給它披上網路游戲的外衣,文中也不時顯示一些游戲的特點,並且偶爾與游戲外的現實世界結合。這樣的書,目前讀者的反饋也是不錯的。

以上三點,本質其實是一樣的,讀者需要離奇的故事,但這樣的故事,最好在他們熟悉的世界中,在他們熟悉的人物上,最好是和他們各方面類似的主角身上體現。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共鳴。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武俠,已經不能再被稱為武俠了,但其實武俠小說本身也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我個人傾向於將這些作品依舊歸於武俠類。事實上,從唐代 的傳奇小說開始,到解放前的舊派武俠,再到之後的新派武俠,武俠小說一直都在進行著改變。自始至今,武俠小說都秉承著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適應潮流,迎 合讀者。從根本來說,它就是為了娛樂讀者而存在的。武俠小說並不是教科書,娛樂性才是第一位的,而它所娛樂的,自然也是作品創作的那個時期的讀者。因此, 對小說的模式進行適當的改變,迎合當前讀者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倘若秉承娛樂的精神,從讀者的角度出發,以商業化的模式來寫作,那 么,其實作品的類型並不是特別重要。如上所述,如果把傳統的武俠模式稍微變化一下,比如僅僅更換一個背景,作品就能從仆街立刻轉為人氣大作,盡管它內在的 還是這么些故事。事實上,如果能夠把握住讀者的心理,就算是寫傳統的武俠小說,照樣也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

不過,不管怎麼說,現在 的武俠畢竟是個弱勢類型,作為一個新人,最好別碰這個類型,畢竟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東西,寫武俠,不見得一定會仆,但以同樣的技巧,去寫其它熱門題材,訂 閱一定會更高,又何必舍易而求難呢?當然,如果你硬要圓這個武俠夢,那也是你的自由,我只是奉勸一句,即使要寫武俠,也別去寫傳統武俠,按我上文說的幾 點,把武俠改頭換面,進行全新的包裝,這樣,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4仙俠類

仙俠類作品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古典仙俠,二是現代修真。其中,古典仙俠可以看作是傳統武俠的升級版,大體上,上面對武俠的評述,放在這里也同樣合適, 它和傳統武俠一樣,也屬於仆街類型,只不過,它的情況比武俠稍好,畢竟加了些飛來飛去的東西,吸引力略有提升,當然,總體上,這仍是一個仆街類別,它比武 俠也好不到哪兒去。

不過,這里要提一點,雖然傳統武俠和古典仙俠都是仆街類別,但如果這兩者結合一下,來個弱弱聯合,倒不是變得更弱了,而是大有潛力可挖,當然,這要看怎麼結合,怎麼去寫。

通常來說,應該是讓修仙者進入習武者的世界,高層次的主角去低層次的世界發展,這樣更容易寫,更容易yy。只是,這類作品很容易失控,有可能一開始就完 全破壞了平衡,在爽過一陣後,很快就沒東西可寫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大致有兩種途徑,一是限制主角的能力,比如設定他被打落凡間,法力盡失,他只是一個有 著極大潛力、同時又十分特殊的武林中人;二是寫成無敵文,主角擺明了就是天下無敵的,作品也擺明了就是沒有平衡的輕松休閑文,結合扮豬吃老虎、招收小弟等 傳統yy手法,這樣的書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而若是硬要反其道而行之,讓低層次的習武者進入高層次的仙俠世界,這樣的題材可行,但難度 要高一些。這么寫的話,就要突出主角武者的特色,讓他發展出一條另類的修行之路,擁有奇特的戰斗模式,比如,他可以把武學招式運用在法術的控制上,同樣一 個掌心雷,被他用唐門暗器的手法打出,同樣的一個飛行術,被他結合了凌波微步……同時,將主角之外的仙人設定成完全忽視武功,拉開他們和主角的對比。這 樣,就很容易安排主角初期能力較低時以弱勝強,以及不斷升級後睥睨天下的劇情了。

總之,真要寫傳統武俠或者古典仙俠的話,不妨把這兩個仆街類別結合一下,至少在這個題材被寫濫之前,還是可以有一定的作為的。

仙俠作品的另一大類是現代修真,它則可以看作是都市異能的一個分支,完全可以把仙術看成是異能的一種,只不過它比多數異能更為強大,也更有體系。這一類型,目前還是很有市場的。

在寫作類型上,都市修真是很佔便宜的,現代都市的背景,是讀者所熟悉的,現代人身份的主角,能很大程度地增強作品代入感,而傳統的仙俠體系,在讀者中接 受度也是相當高的,同時,仙俠和都市的結合,修仙者和高科技文明的碰撞,很容易造成強烈的對比,引發一系列的故事,也是很方便進行yy的。

寫都市仙俠,新人主要會犯的錯誤是不懂得控制節奏,不懂得控制高層次力量的范圍。其中最大的忌諱,是一下子湧出太多的強者,一下子出現仙人滿天飛的景 象,事實上,對於新人來說,寫到這里,作品也算是到頭了,因為之後就將完全陷入無止境的混亂打鬥中,而這種東西,看起來激烈,其實是很無聊的,並不符合 yy的精神。而且,人物一下子出現太多,能力一下子提升過多,都是對作者筆力的很大考驗,如果是新人,很容易就會對全局失去控制,把作品徹底寫亂,而對於 讀者來說,同時出現的信息量過大,也增加了他們理解和記憶的難度,影響了閱讀的樂趣。

哪怕作者有足夠的筆力進行控制,我覺得這種情況 也是很不利的,因為它將會使作品大量的失去yy點。首先是主角升級的過程被大大縮短了,一下子少了許多可以yy的機會,少了許多升級的樂趣;其次,仙人一 多,就變得不值錢了,給主角安排的能力,也將跟著失去讓讀者覺得興奮的賣點;第三,無論是高層次還是低層次的能力,都有它特殊的yy性質,尤其是低層次能 力,在和普通人接觸上更為適合,更適合在普通人中間yy,主角利用他不算太強的能力,一方面在正常社會中左右逢源,超級yy,一方面他的能力不斷提升,在 修行界一次次戰勝越來越強大的敵人,如果這兩條路線能夠結合好,作品不熱也難,但若是一下子將作品的力量層次提升過多,那麼很容易失去低層次力量的yy, 失去普通人這一條線索,從而使作品吸引力大減,甚至失去都市修真的特色,淪為仆街的古典仙俠一類。

總之,都市背景的仙俠作品還是很有市場的,不過,感覺上它的寫作難度要比都市異能稍大,這類作品看起來很容易寫,但真的去寫,要寫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總體來說,這是個不錯的題材,尤其是如果作者能夠把握好修真者和普通人的交集,故事會比較有吸引力。
6言情類

這又是個仆街類別,其人氣的慘淡甚至還不如傳統武俠。應該說,這個類別的受眾群並不小,尤其在實體市場,但在起點,這絕對不是適合新人嘗試的類型。

對於新人來說,如果硬要寫言情類作品,可以考慮適當加入玄幻元素,寫成輕口味的yy文,這類作品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玄幻小說,玄幻元素並不會被強調,而 且主角的能力也並不會很強,僅是可以在特殊情況下有些特殊的表現而已。這樣,既能夠以玄幻元素作為賣點,又不至於讓它沖淡了言情的本體。

或者,不用加上玄幻元素,但依然寫成輕度的yy文。這里要說明的是,yy不見得要讓主角力量強大、智慧卓絕、打架兇猛,yy也可以讓主角很有錢,或者很 有地位,認識很有能力的朋友,擁有特殊的職業技能,特別走運,或是特別英俊,有女人緣……事實上,這類東西,更容易和都市言情作品相結合,在堅持言情路線 的同時,盡可能的提高作品吸引力。

此外,如果把言情小說改頭換面,包裝成武俠、仙俠類小說,如果作者筆力夠強的話,是有可能大紅大紫的,只是這類作品寫作難度極大,新人最好不要去嘗試。

總的來說,言情類別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除非你生活經驗豐富,又特別想寫,那麼可以按我上面說的,適度加入yy,同時,不要存太多稿件,盡早投放市場以觀察讀者反應。不過,若是把言情作為一種附屬,依附在別的類型上,作為它們的補充,這會是很不錯的做法。

7歷史類

歷史類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傳統的歷史傳記和帶穿越的架空歷史兩種,其中前者有點象是武俠,但比武俠更為仆街,而且可以發展的餘地並不大,這里就不多說了。 而架空歷史,則可以算是一個老套但依舊保持著生命力的題材,而且它的適用范圍比較廣,無論是嚴謹的架空文,還是低俗的yy文,都是有一定市場的。

寫架空歷史,首先要考慮朝代的選取。有的作者認為,朝代的選擇一定要新穎,要寫別人沒有寫過,或者很少有人寫過的朝代。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觀點。雖然三 國、唐、宋、明、清這些朝代已經被無數作者寫過,但被寫了這么多次,明顯是有它的原因的,為什麼那些作者會選擇這些時代?為什麼以這些時代為背景的書會 熱?顯然,這是一個熟悉度與接受度的問題。

以三國為例,一部《三國演義》,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哪怕沒看過這部古典名著,他也 該知道桃園三結義,也聽過諸葛亮、曹操、趙子龍、呂布等歷史名人的威名,也該熟悉赤壁之戰、三氣周瑜、白帝託孤等事件的典故,有了這樣的讀者基礎,三國類 作品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自然就容易熱了。同時,這種廣為人知的朝代,對作者來說同樣是更熟悉一些,他們寫起來也會更為順手,而查閱參考資料也會更為容 易。

相反,如果寫一個鮮有人知的時代,那麼不僅作者寫起來會覺得困難,讀者缺少了熟悉感,閱讀時同樣會覺得不耐煩,除非是作者筆力夠強,這類作品的仆街幾乎是必然的。

或許有作者會問,大家都寫一個時代的東西,豈不是千篇一律了?這又有什麼意思呢?

我覺得,即使是老套,即使是千篇一律,那也比仆街要好,而且,寫前人寫過的時代,也不見得就老套了,我們完全可以在別的細節上入手,由小及大,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來。

比如,合理選擇主角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每個主角穿越後都去賣玻璃、煉鋼鐵時,我們的主角完全可以回去當個廚師、當個算命先生、當個詩人、當個印刷 廠廠長……以這些東西為基礎,主角照樣可以賺取第一桶金,之後無論是堅持走專業路線,還是回到老套的爭霸天下的路線上,作品的特色都已經存在了,也就是 說,新意已經有了。

類似的,主角穿越時所攜帶東西的不同,主角性格的不同,等等,都可以作為區別於同類作品的新穎賣點,只要寫作前確定這種特色,然後在寫作中注意將它放大、誇張化,並且讓它貫穿全文,那麼,這部作品就是新穎的。

關於架空歷史,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項是不要忽略了主角的現代人身份,作品中要時時體現出主角身為現代人的知識體系、思維模式、道德觀念等,這樣,才更容 易拉近讀者,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同時,也能使作品更為yy。如果不注意這點,那麼主角的代入感就會大減,作品也會向仆街的歷史傳記類靠攏。

總體來說,架空歷史這一類型還是可以嘗試的,尤其是對某一時期歷史比較熟悉的作者。

8軍事類

軍事是比較特殊的一個類型。這個類型的讀者群體相對來說,要少一些,但他們的忠誠度卻是很高的,所以,軍事類作品往往會出現收藏不理想,訂閱卻不錯的情況。

寫軍事類作品,我覺得第一個該注意的是了解國家的政策,首先做到不犯禁。比如,要避免我黨成立後的歷史階段,尤其是不能寫幾個敏感階段,要是出現這種政 治問題,那麼書寫得再好也是白搭,哪怕有再多的讀者支持也是無用功,因為這樣的書早晚會被處理的,甚至作者本人都會惹火上身。

因為軍事類作品讀者的特殊性,本類作品是比較需要專業知識的,如果是胡編亂造,很容易被常看該類小說的讀者指責,進而被他們所拋棄。所以,如果是對這一體裁不太熟悉的作者,盡量還是不要涉及這一類別為妙。而如果是熟悉軍事的作者,那麼我主要有幾點建議。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突出主角的作用,要強調他的存在。這是軍事類作品比較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寫了半天,都是戰爭場面,主角早就不知道跑哪兒去了,這樣的書,不見得不好,但至少在起點,會損失很多讀者。

第二,軍事類題材可以和架空歷史結合起來,寫成架空軍文。

第三,軍文要求盡量嚴謹,但這並不等於作者要查閱、要了解所有的資料,許多時候,即使作者對某一方面不了解,也完全沒有關系,因為他可以使用春秋筆法, 將這一點忽略過去,或者在有些時候,可以用杜撰的東西代替,比如架空後主角製造的新式武器,它可以和現有的任何武器不同,只要整體數據上不離譜就行了,這 和嚴謹性並不沖突。

大體說來,軍事類小說是熟悉這一領域的作者的較好選擇,因為它一來本身就擁有很強的yy點,二來對yy的需求反而不象別的類型那麼大,所以,對於熟悉該類型的作者來說,處理起來反而會容易一些。

9游戲類

網游類型正好與軍事類相反,它的讀者群體是很大的,但忠誠度明顯不夠,因此,網游作品大部分都是公眾表現不錯,但訂閱卻很少能有高的。

網游小說剛剛誕生的那一段時間,是它的黃金時期,幾乎是寫一本紅一本,隨便寫寫,就能有個很高的訂閱,但到了現在,網游的風潮已經漸漸消退,而網游作品 又已經泛濫,雖然它依舊有著不小的讀者群體,但他們的選擇餘地卻是大了許多,而且,因為網游作品的特殊性,它們是很容易顯得千篇一律的,在這種情況下,新 人要靠網游出頭,是很困難的。

如果一定要寫網游,那麼一是要把握好yy的根本,二是要體現出新意來。這里的新意,並不是指要創造出全 新的網游模式,一來設計新網游並不容易,二來如果作者設計出來的游戲與現在的網游差異很大,那麼反而不容易被讀者所接受。所以,真正有價值的創新,還是要 看各種細節,比如主角的特殊職業,或者他得到的特殊物品、特殊能力,如果把這個設計好了,作品才能有一線生機。

而在yy的把握上,我 這里有個建議,就是把yy集中起來,放在小說的開頭,這是與傳統的yy手法相違背的,但它也是網游的特殊性所決定。按正常的網游模式,主角應該是好運纏 身,不斷得到奇遇,不斷得到好東西,這種模式,是符合yy精神的,但問題是,它已經被無數看起來差不多的網游小說寫過,已經讓讀者厭倦了。

所以,這里我們可以來個反其道而行之,在開頭就來一個特別大的奇遇,讓主角一次性得到特別多的好處,而之後,主角就不需要接連不斷的好運了,他完全可以 靠那一次奇遇的收獲來吃老本,來靠實力說話,獲得更多的東西。這樣寫的好處,一是略有些新鮮感,二是在開頭顯示超級yy,容易吸引住讀者,三是可以把眾多 的不合理之處集中到一點上,使作品在整體上看起來更為合理。

總體來說,網游類型並不是太好的選擇,雖然它也有它的好處,主要是公眾基礎較好,寫作速度容易提升,但畢竟,我們寫書的目的還是為了賺錢,這種很難取得高訂閱的類型,最多是個候補選項吧。
10競技類

競技類作品,主要是足球和籃球這兩大類運動。這一點,和上述的架空歷史題材很象,雖然競技運動千千萬萬,但只有廣泛地被讀者接受的項目,才更容易熱門,要是去寫某個冷門體育項目,那作者基本是在自找仆街了。

在競技類作品中,人物的刻畫是相當重要的,不僅是主角要刻畫好,其他的配角也同樣重要,這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足球和籃球都是團隊項目,離不開整體的配 合,二是該類作品中對比是很重要的一環,要體現主角的強,光靠作者說是沒有說服力的,一定要將配角刻畫好,然後通過配角的強大,來體現主角的更強。關於這 點,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下文第點,注意製造對比沖突。

如果人物能夠刻畫好,那麼競技類作品是比較容易寫的,相比其它類型的小說,競技 類作品雖然也要體現鬥智斗勇的精神,但它卻是小宇宙爆發解決敵人這一最老套招數的最佳舞台,而且讀者對這種手法的接受程度還是很高的,他們不但不會覺得荒 謬,反而會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的熱血作品。

寫競技類作品,新人容易犯的錯誤是忽視場外因素,許多作者寫到這類作品時,比賽一場接著一場,主角和他的夥伴們與對手打得熱火朝天,比賽異常激烈。這種作品,初看會覺得很精彩,但一章章讀下去,就會覺得乏味了,總覺得是少了點什麼。事實上,它缺少的就是對場外的描寫。

這里的場外,指的是兩個方面。一是比賽時,場外觀眾的表現,描寫他們的緊張、興奮、不屑、沮喪,等等的心情和動作,描寫主角一方的支持者、競爭對手的啦 啦隊、以及體育記者和無關人等的不同反應,這將是對場上競賽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和襯托,會讓故事更為精彩。而另一方面,則是主角離開賽場時的日常生活,這 里,同樣可以隱含yy,但大體上,這將是控製作品節奏的主要手段,讓持續不斷的高潮部分能有些緩沖,讓讀者能夠松一口氣,同時,它也給主角談情說愛創造了 條件。總之,如果場外因素描寫好了,絕對會讓作品的精彩程度更上一個台階,這一點,有時甚至比場內的描寫更為重要。

總體來說,競技類型也是新人的一個選擇,但前提是作者對足球或籃球足夠熟悉,並且在人物刻畫和氣氛烘托上比較在行。
此外,關於人物,最後要說明的一 點是,不管刻畫了多少人物,不管這些人物是什麼樣的關系,有一點都是必須要明確的,那就是,主角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任何角色都是為他而存在,為他而服務 的,一切都要以主角為中心,以他為焦點,甚至,不該出現大段的主角不在場的情節。強調主角的存在,強調他的作用,那才是yy的王道。
望採納

3. 我在寫一部武俠小說,暫時架構在唐朝,請問朝廷要剿滅江湖上的一個組織,需要出動哪個軍隊

皇上(1位):
太上皇(1位):
太皇太後(1位):
皇太後(1位):
皇太妃(2位):
皇後(1位):
尊側皇後(1位):
側皇後(2位):
尊皇貴妃(3位):
皇貴妃(4位):
尊貴妃(6位):
貴妃(7位):
尊妃(10位):
妃(15位):
尊嬪(17位):
嬪(20位):
昭儀(30位):
婕妤(40位):
才人(50位):
貴人(60位):
小主(無限):
固倫格格(皇太後所生):
和碩格格(皇太妃所生):
寧和格格(皇太後義女):
昭和格格(皇太妃義女):
一品阿哥(皇後,尊側皇後,側皇後所生):
二品阿哥(尊皇貴妃,皇貴妃所生):
三品阿哥(尊貴妃,貴妃所生):
四品阿哥(尊妃,妃,嬪所生):
五品阿哥(昭儀,婕妤,才人,貴人所生):
固倫公主(皇後,尊側皇後,側皇後所生):
和碩公主(尊皇貴妃,皇貴妃所生):
安榮公主(尊貴妃,貴妃所生):
永祥公主(尊妃,妃,嬪所生):
綺霞公主(昭儀,婕妤,才人,貴人所生):
固倫公主(皇後,尊側皇後,側皇後所生):
和碩公主(尊皇貴妃,皇貴妃所生):
安榮公主(尊貴妃,貴妃所生):
永祥公主(尊妃,妃,嬪所生):
綺霞公主(昭儀,婕妤,才人,貴人所生):
薇斕御妹(皇上表妹):
鈴安御妹(皇上義妹):
一品親王(皇太後所生):
二品親王(皇太妃所生):
正王妃(親王正妻)(1):
側王妃(親王側妻)(2):
庶王妃(親王妾室)(不限):
嫡福晉(阿哥正室)(1):
側福晉(阿哥側室)(2):
庶福晉(阿哥妾室)(不限):
天寧郡主(正王妃所生):
昭陽郡主(側/庶王妃所生):
襄仁郡主(嫡福晉所生):
永和郡主(側/庶福晉所生):
善怡郡主(格格與駙馬所生):
飛揚郡主(公主與駙馬所生):
駙馬(公主和格格的丈夫):
郡馬(郡主的丈夫):
丞相(1):
定國公(1):
護國公(1):
大將軍(3):
禮部尚書(1):
禮部侍郞(1):
史部尚書(1):
史部侍郞(1):
兵部尚書(1):
兵部侍郞(2):
刑部尚書(1):
刑部侍郞(1):
翰林院院士(1):
殿閣大學士(1):
御林軍統領(1):
御前侍衛(不限):
御醫(3):
醫女(3):
御廚(2)
宮女總管(1):
貼身宮女(不限):
普通宮女(不限):
總管太監(1):
貼身太監(不限):
普通太監(不限):
下:
唐制:親王一品
郡王二品尚書令(宰相的頭)二品
國公三品中書省的頭三品門下省的頭三品(都是宰相)
因為唐太宗做過尚書令,所以以後就再沒人做這個官了,唐的宰
相可比清朝的宰相大多了。
唐制,官員有虛銜和實授兩種,加『檢校』是虛銜(相
當於現在的軍銜),並無實際權力,相當於榮譽職務。
唐朝的大將軍雖有實權,但和漢朝的大
將軍並不完全一樣,唐的大將軍很多,大將軍只是軍銜(相當
於現在的上將吧),不被實授指揮權的話就是個閑人,不象漢
朝的大司馬大將軍,那是全國軍隊的司令。唐朝的軍區司令在
早期叫XX道大總管(只管軍,不能管政),全國共分十五道,
比如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就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軍區司令,但並不
一定是大將軍擔任,到唐玄宗時改名叫節度使,
全國分十節度,統管轄區內一切軍、政事務,這一變化正是唐
衰落的原因之一。
【唐朝官員品級】
正一品:(基本都是榮譽職務)
職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爵位:王
從一品:(基本也都是榮譽職務)
職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爵位:嗣王、郡王
勛位:國公
正二品::(還是榮譽職務)
職官: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來此職一直空置)、大行台尚書令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位:開國郡公
勛位:上柱國
從二品:
職官: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位:開國縣公
勛位:柱國
正三品:(終於輪到干正事的啦)
職官: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武散官: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勛:上護軍
從三品:
職官: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
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
武散官: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爵:開國侯
勛:護軍
正四品上:
職官: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正議大夫
武散官:忠武將軍
爵:開國伯
勛:上輕軍都尉
正四品下:
職官:尚書右丞、尚書中司侍郎、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議大夫
武散官:壯武將軍
從四品上:
職官:秘書少監、、殿中少監、內侍、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將軍
勛:輕車都尉
從四品下:
職官: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中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將軍
正五品上:
職官: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縣令、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典軍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遠將軍
爵:開國子
勛:上騎都尉
正五品下:
職官:太子中舍人、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朝議大夫
武散官:寧遠將軍
視正五品:薩寶
從五品上:
職官: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秘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
文散官:朝請大夫
武散官:游騎將軍
爵:開國男
勛:騎都尉
從五品下:
職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上牧監、下都督府/上州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宮苑總監、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擊將軍
正六品上:
職官:太學博士、中州長史、親勛翊衛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庫中尚署令、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議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勛:驍騎尉
正六品下:
職官: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下州長史、中州司馬、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上鎮將
文散官:承議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從六品上:
職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大理司直、國子助教、城門郎、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著作佐郎、侍御醫、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令、下州司馬、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上縣令
部分官職簡介:
官職名稱———————官職簡介
觀察使————————管理一道或幾個州的地方行政、監察長官
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中央禁衛軍之神策軍的最高將領
禮部侍郎———————掌貢舉、禮儀的行政長官
京兆尹————————長安地區最高行政長官
防禦使————————負責一州或數州軍事的地方長官
招討草賊使——————專為鎮壓農民起義或討伐逆叛而設置的軍事長官
監軍判官———————監軍使下的副職
行營都統———————為鎮壓和討伐而設置的出徵兵統帥
侍御史————————負責糾察的官員
右衛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左神武大將軍—————中央禁衛軍之軍事長官
校書郎————————太子東宮所屬學館中校勘典籍的官員
尚書右僕射——————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的長官
率府率————————太子東宮侍衛長官
金吾大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尚書左右僕射—————全面負責行政事務的長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折沖都尉——————→一府之軍事長官。統兵兩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團之軍事長官。有兵三百
隊正————————→一隊之軍事長官。有兵五十
車駕檢校官——————負責皇帝車駕並開路後保駕安全的安員
轉運租庸鹽鐵使————設置造船廠,保證漕運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祿卿————————主管膳食事務的長官
將作大匠———————負責營造建築事務的長官
兵部尚書———————主管全國軍事政務長官
司農卿————————主管農業事務的最高長官
鴻臚卿————————負責接待來賓事務的長官
虞部郎中———————負責山林綠化的官員
民部尚書———————主管財政的最高政務長官
吏部尚書———————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務長官
尚輦奉御———————專管御用車輛的長官
中郎將————————正四品
郎將—————————從五品,地方府兵將領
子將—————————從五品下
中書令————————即內史,最高輔政官
右拾遺————————咨詢建議官員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右補闕————————咨詢建議官員
前鋒游弈使——————前哨巡邏官
左散騎常侍——————議政官之一
官職制度:唐朝官制
唐朝官員品級
正壹品:
職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爵:王從壹品:
職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爵:嗣王、郡王
勛:國公正二品:
職官: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來此職壹直空置)、大行台尚書令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開國郡公
勛:上柱國從二品:
職官: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開國縣公
勛:柱國正三品:
職官: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武散官: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勛:上護軍從三品:
職官: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
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
武散官: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爵:開國侯
勛:護軍正四品上:
職官: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正議大夫
武散官:忠武將軍
爵:開國伯
勛:上輕軍都尉正四品下:
職官:尚書右丞、尚書中司侍郎、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議大夫
武散官:壯武將軍從四品上:
職官:秘書少監、、殿中少監、內侍、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將軍
勛:輕車都尉從四品下:
職官: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中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將軍正五品上:
職官: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縣令、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典軍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遠將軍
爵:開國子
勛:上騎都尉正五品下:
職官:太子中舍人、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朝議大夫
武散官:甯遠將軍視正五品:薩寶從五品上:
職官: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秘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
文散官:朝請大夫
武散官:游騎將軍
爵:開國男
勛:騎都尉從五品下:
職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上牧監、下都督府/上州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宮苑總監、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擊將軍正六品上:
職官:太學博士、中州長史、親勛翊衛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庫中尚署令、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議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勛:驍騎尉正六品下:
職官: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下州長史、中州司馬、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上鎮將
文散官:承議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從六品上:
職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大理司直、國子助教、城門郎、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著作佐郎、侍御醫、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令、下州司馬、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上縣令
文散官:奉議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勛:飛騎尉從六品下:
職官:侍御史、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司農寺諸園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監、互市監、中牧副監、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正七品上:
職官: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軍器監丞、中縣令、親勛翊衛隊正、親勛翊衛副對正、中鎮將
文散官:朝請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勛:雲騎尉正七品下:
職官:內寺伯、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司史、上鎮副、下鎮將、下牧副監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從七品上: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左右監門直長、都水監丞、中下縣令、京縣丞、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勛衛太子親衛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勛:武騎尉從七品下:
職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掖庭/宮闈局令、下縣令、太廟諸陵署丞、司農寺諸園苑副監、、宮苑總監丞、公主家令、親王府旅帥、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諸屯監、諸折沖府校尉
文散官:宣義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視從七品:薩寶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職官:監察御史、協律郎、翊衛、大醫署醫博士、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執乘親事
文散官:給事郎
武散官:宣節校尉正八品下:
職官:奚官/內仆/內府局令、備身、尚葯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諸縣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台郎、上戍主、諸衛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節副尉從八品上:
職官:左右拾遺、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上縣丞、中牧監丞、京縣主簿、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保章正、諸折沖府旅帥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禦侮校尉從八品下:
職官: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都水監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禮部主事、中縣丞、京縣尉、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挈壺正、中戍主、上戍副、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務郎
武散官:禦侮副尉正九品上:
職官:校書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犢令、諸津令、下牧監丞、中下縣丞、中州博士、武庫署監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正九品下:
職官:正字、奚官/內仆丞、內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下縣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監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親王國尉、上關丞、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諸折沖隊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從九品上:
職官:尚書/御史台/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弘文館校書、大史局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苑總監主簿、上中縣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從九品下:
職官:內侍省主事、國子監錄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醫署針助教/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中下州醫博士、中下縣尉、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諸津丞、諸折沖府隊副、諸率府左右執戟
文散官:將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壹等:諸衛/都水監/羽林軍錄事、尚書/中書/門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謁者、司儀署諸典書、河渠署河堤謁者、太醫署醫針師、內侍省寺人視流外壹等:薩寶府祓祝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書/殿中/內侍省令史、城門/符寶/夕文館令史、通事令史、尚書/門下/中書省/御史台書令史、太常寺祝史、宮苑總監錄事、典客署典客、親勛翊衛府錄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流外三等:城門/符寶書令史、秘書/殿中/內侍省、御史台書令史、、諸牧園苑監錄事、諸倉監/諸關津錄事、、諸衛羽林軍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書/殿中/內侍省諸局書令史、內侍省內典引、尚葯局太醫署按摩祝禁師、太常寺贊引、太醫署醫工/針工、太卜署卜師諸計史、率更寺漏刻博士流外四等:、諸衛羽林軍史、門下省主寶/主符、太醫主葯、門下/中書省傳制、太醫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監察史視流外四等:薩寶府率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諸署農圃監、諸牧園苑監史、諸都護府史、太官署監膳史、良醞署掌醞、掌醢署主醢、諸典事、親勛翊衛率府史、大理寺獄史視流外五等:薩寶府史流外六等:親勛翊衛府史、諸倉關津府史、、太醫署葯園師、諸亭長流外七等:門下省主節、諸掌固、大史監歷生、天文觀生、諸倉關津史、諸倉計史流外八等:守宮署掌設流外九等:國子學/太公廟干、諸輦者

4. 曾經受人火熱追捧的武俠小說,為何衰落了

武俠小說可以說是一個年代的記憶,所有的事物在經歷的巔峰都會回歸到平靜,小說也一樣,在武俠小說中除了正義就是正義的對立面,是非分明,而當時受到人們的喜歡,可能是更喜歡小說中人物的大俠風范,和人們所不能達到的武功憧憬。可以說是上個世界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有限,需要當時的精神食糧來安慰,而無疑當時武俠小說是獨樹一幟,比較受人喜歡的。現實中生活的不滿,在小說中都可以得到安慰,這樣現實和小說的兩個境界差別所以讓人們更加的去喜歡。

現在的生活中,信息的快速傳播,電視產品的普及,讓我們從各方面都可以從中了解真實的英雄人物,真實生活中的人物會更加的讓我們所信服,我們心中的大義和情懷只不過不僅僅是靠小說作為寄託,所以小說也逐漸的衰落,但是那種愛國、大義的精神卻是一直都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5. 涓轟粈涔堥噾搴搞佹佺窘鐢熴佸彜榫欎箣鍚庢︿緺灝忚翠笉鍐嶇伀鐖嗕簡錛

鍦ㄨ繃鍘葷殑鍑犲嶮騫撮噷錛屸滈噾搴搞佸彜榫欍佹佺窘鐢熲濊繖涓変釜鍚嶅瓧鎴愪負浜嗕腑鍥芥︿緺灝忚寸晫鐨勪紶濂囷紝浠栦滑鐨勪綔鍝佺孩閬嶅ぇ奼熷崡鍖楋紝嬋鍙戜簡鏃犳暟璇昏呭規︿緺涓栫晫鐨勫悜寰鍜岃拷奼傘傜劧鑰岋紝闅忕潃鏃墮棿鐨勬帹縐伙紝鎴戜滑涓嶇佷細闂錛氫負浠涔堥噾搴搞佸彜榫欏拰姊佺窘鐢熶箣鍚庣殑姝︿緺灝忚翠笉鍐嶇伀鐖嗕簡錛

鐒惰岋紝灝界¢噾搴搞佸彜榫欍佹佺窘鐢熶箣鍚庣殑姝︿緺灝忚翠笉鍐嶅儚浠庡墠閭f牱鐏鐖嗭紝浣嗘︿緺灝忚翠粛鐒舵湁鍏朵笉鍙鏇誇唬鐨勯瓍鍔涖傛棤璁烘槸榪囧幓閭d簺緇忓吀鐨勪綔鍝侊紝榪樻槸鐜板備粖鐨勬柊閿愭︿緺浣滆呯殑鍒涗綔錛岄兘鍦ㄨ╀漢浠涓嶆柇鎬濊冨拰鎺㈣ㄦ︿緺涓栫晫鐨勪環鍊煎拰鎰忎箟銆傛e洜涓哄傛わ紝姝︿緺灝忚寸殑鐏鐖嗘垨鍐鋒貳騫朵笉鏄涓涓鍞涓鐨勬寚鏍囷紝鎴戜滑渚濈劧鍙浠ユ壘鍒板睘浜庤嚜宸辯殑閭d竴浠界儹鐖卞拰鎯呮劅錛屼笌閭d簺姝︿緺鑻遍泟鍏卞悓涔﹀啓綺懼僵鐨勬︿緺浼犲囥

6. 武俠小說的小說發展

魏晉六朝在文學史上被看作是文學的「自覺性」形成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多以志怪、神異小說為主。作品中包含著先人的神仙、鬼怪觀念,以及對超現實神秘力量的嚮往。這是洪荒時期人們對英雄崇拜的遺留,在洪荒時期,人們對一些英雄人物的崇拜和誇張的贊美產生了神話,比方神農、燧人、女媧等等。到了先秦兩漢,充斥在思想領域的則是仙風道骨。魏晉以後,便是游弋著冥鬼幽魂。
志怪小說是以記述鬼神怪異之事為主要內容,包括神仙方術、鬼魅妖怪、殊方異物、佛法靈異等,也有野史逸聞、民間傳說等等。藝術上帶有傳奇色彩和超現實的表現。以干寶的《搜神記》為代表,其它有託名陶淵明的《搜神後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張華的《博物志》、葛洪的《神仙傳》、王嘉的《拾遺記》、吳均的《續齊諧記》等。鬼神觀念是古代先民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是現代,勞動人民中間同樣存在著神鬼的觀念,它已經是組成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這其實是人們對自身思考的結果,現實的苦難使得他們嚮往著一些超出自然的東西,一種特別的能力和一些特別的工具。比如武藝、神劍、寶物等等。而這些東西卻只能在想像中得到,所以便有了《三王墓》的寶劍干將、莫邪;有了《紫玉》的仙術道法;有了《劉晨阮肇》的靈丹妙葯。而這些東西在後來的武俠小說中同樣是屢見不鮮,似乎也已成為武俠小說之所以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 如果說先秦兩漢乃至魏晉志怪,為武俠小說的產生構築了堅實的基礎,為之前奏;那麼唐傳奇在文學史上一領風騷時,武俠小說即真正開始萌芽。宋初李昉等所編撰《太平廣記》卷一九三至一九六,特將十八種唐傳奇列入「豪俠」類便可看出武俠小說同唐傳奇之間脈絡相通。故認為唐傳奇為武俠小說的立宗者,理所當然。
「傳奇」之名,似起於晚唐裴鉶小說集《傳奇》,宋人尹師魯也將「用對語說時景,世以為奇」的《岳陽樓記》稱為「傳奇體」。發展到後來,傳奇才逐漸被認為是一種小說的體裁,如元代陶宗儀《輟耕錄》即將唐傳奇與宋、金戲曲、院本等相並列,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更將所分六類小說的第二類亦即《鶯鶯傳》、《霍小玉傳》等定名為「傳奇」,於是,傳奇作為唐人文言小說的通稱,便約定俗成地沿用下來。
在論述唐傳奇勃起的社會背景時,范煙橋所著的《中國小說史》曾言:「在此時代,婚姻不良,為人生痛苦之思想,漸起呻吟;而藩鎮跋扈,平民渴盼一種俠客之救濟;故寫戀愛、豪俠之小說,產生甚富。」根據所論可見一般,特別在唐朝末期,社會對豪俠救助如雲霓之望。《資政通鑒》卷二一五,記李林甫:「自以多結怨,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人為左右翼,金吾靜街;前驅在數百步外,公卿走避……如防大敵;一夕屢徙床,雖家人莫知其處。」可見社會暗殺行刺之風彌行。這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便是豪俠主體的傳奇大量涌現。
唐朝涌現出一批描寫豪俠之士及其俠義行為的傳奇作品,內容涉及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安邦定國等方面,於中突出豪俠人格的賢韌剛毅和卓犖不群,武功的出神入化,功業的驚世駭俗,由此展現出一種高蹈不羈奔騰流走的生命情調。《甘澤謠》之《紅線》(袁郊,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傳奇》之《聶隱娘》、《昆侖奴》(裴鉶著,其中聶隱娘的武功訓練方式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集異記》之《賈人妻》,薛調的《無雙傳》等,都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傳為杜光庭所作的《虯髯客傳》,更是晚唐豪俠小說中成就最著名的一篇。 唐人傳奇樹立了文言「武俠」的典範之後,經五代以至宋朝,在題材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發展多是對唐傳奇的模仿。但這一時期在文學史上卻有著重要意義,它在語言上有開創性的意義。「說話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這種白話形式的小說與後來的武俠小說頗具淵源。
其主題,如宋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辟》所言:「有靈怪、煙粉,奇傳、公案,兼朴刀、桿棒、妖術、神仙。」而這些也是後來的武俠小說所喜用的。不管是何種題材,都往往以愛情或公案作為敘事的「興奮點」。愛情故事,不僅在當時很受歡迎,即使在現行的武俠小說中,愛情因素也是重要的「看點」。美女與俠士之間的感情糾葛,永遠是武俠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現代武俠小說中的巨擘金庸先生,還是海外一直風靡的武俠作者都無法擺脫「感情戲」。而且高妙的愛情情節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個方面宋元話本則有突出的貢獻。
宋元小說話本中的愛情故事,又往往突出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像《碾玉觀音》中的璩秀秀,尋求美好的生活。又如《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寫周勝仙初見范二郎等。
這些奇女子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即使放到現代的武俠小說中依舊存在著迷人的魅力。這樣的主題思想固然提高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水平,使得通俗文學在思想意義上扮演著「雅文學」的角色。這就牽涉倒文學的「雅」與「俗」的轉變問題,而武俠小說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學形式,同樣存在著「雅」與「俗」的問題。對比唐傳奇、宋元話本及當代的白話武俠;我們當如何區分「雅」與「俗」呢?如果以知識分子創作作為區分點,那麼唐傳奇便是「雅」文學,而宋話本中藝人的創作便是「俗」文學。當代的武俠小說則多數是知識分子的創作,理當看作是「雅」文學了。可是古代的知識階層又不同於現代,不能如此類推。那麼當代武俠小說到底是「雅」是「俗」呢?我本人認為,「雅」和「俗」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浮動著的,他是隨著客體的不同而變化。換句話說,「雅」和「俗」的問題當從「文學消費」的人群來看,「雅士」即使看「俗」也「雅」。 自宋以後,文言武俠逐漸衰落下來。白話公案、俠義小說則成了中下層勞動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式樣。
明代的《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水滸傳》被譽為武俠小說的萌芽,這部書里最具有武俠特徵的人物是武松和魯智深身上都有先秦俠風,而鼓上蚤時遷又是第一個能穿房越脊的人物,對後世武俠起了很大的啟蒙作用。
然到了清代中期出現的《三俠五義》,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長篇武俠小說,對中國後世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稱得上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類武俠題材文學作品的高潮。《三俠五義》有關武功技擊(如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等)、江湖勾當(如悶香、百寶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臉面具等)以及機關埋伏(如沖霄樓)種種名目之演述,均對以後武俠小說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
這兩部作品它們奠定了武俠小說的基本形式和模式,一直到港台的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古龍的《楚留香傳奇》、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等等武俠小說都在它的影響之下,直到今天的武俠小說也沒走出這個模式,但得到真正發展並呈現出一種繁榮現象,卻是民國期間的事。 辛亥革命後,人們從封建桎梏下解放出來,各種思想流派湧入中國,報業、出版業得到空前繁榮,文學藝術得到大力發展,各種風格流派的文藝作品異彩紛呈,武俠小說也異軍突起,它以獨特的武俠們的俠義精神傳統深得人們喜愛。武俠公案、短打評書盛極一時,例如《五女七貞》、《永慶昇平》、《小五義》,民國《三俠劍》、常傑淼的《雍正劍俠圖》(即《童林傳》)等紛紛問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識分子投身武俠小說創作,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廬的《卧虎藏龍》,還珠樓主(還珠樓主,本名李壽民,是中國武俠小說作家)的《蜀山劍俠傳》。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的武俠小說作家,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趙煥亭則有《奇俠精忠傳》留世。
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這主要分為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技擊武俠小說和王度廬的言情武俠小說等四大派武俠小說。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語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匯貫通於小說之中。其著名小說有《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和《雲海爭奇記》等40部。宮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在武俠與社會生活方面結合得是十分緊密的,他受魯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運動影響很深,本身又是記者出身,他常常是通過武俠思想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在寫武俠們的可敬可愛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悲壯、感慨與無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錢鏢》和描寫白蓮教起義的《黃花劫》等。鄭證因當年的《鷹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將武俠的豪氣與精妙的武術與驚險的情節融為一體,並特別注重武術技巧的描寫。其一生一共創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為當時作家之最。被人稱為技擊武俠小說一點也不為過。
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則重言情,寫到生死纏綿處,常感人至深。後起的港、台武俠小說,也大多走的他開拓的這條「悲劇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卧虎藏龍》《劍氣珠光》等「鶴鐵五部曲」。 後來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造就了不少金庸迷。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射鵰英雄傳》中的許多歷史、人物,如南宋時宋與金、元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均有歷史史實依據,而丘處機等歷史人物也確有其人,將真實與虛構有機結合,同時又兼有北派武俠小說社會、言情、技擊、神怪四大派之長,同時又完全不同於這四大派,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香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50年代初期,出現第一部現代武俠:《虎鶴雙形》。
50年代屬於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系列。至《萍蹤俠影》、《雲海玉弓緣》達到個人創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後期作品雖有革變,然而影響不是很大。
梁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扎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武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讀者可以看看,文字和歷史的描寫還是很有水準。
50年代中後期金庸的出現。
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在當時港台政治壓抑的年代,讓武俠小說變成暢銷書。並把武俠小說上升到了文學藝術的高度。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這副對聯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在1969年《鹿鼎記》中達到其創作頂峰,然後激流勇退。
金庸的作品整體上看,前期到後期是越寫越好。從文字到結構,包括情節的張力莫不如此。但在其部分作品中有時間錯亂的硬傷!可能與其作品在《明報》連載有關。只有一個簡單的情節,天馬行空的進行。到後來造成無法更改的錯誤,例如:《射鵰》中黃蓉出生後,梅、陳二人偷《九陰真經》叛變出桃花島。曲靈風被斷腿後在牛家村作賊時,郭靖與楊康的爹還不認識。那豈不是黃蓉和郭靖早就在流行姐弟戀,還喊什麼靖哥哥,裝年輕嗎?後來金在修訂其「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主要作品時,也承認這一硬傷,除此之外上再無大錯。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多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卧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根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的粗略統計,在武俠小說興盛時期,台灣至少有過三百位武俠作家賴此維生,出版了至少上萬種以上的武俠小說。結集成書則自數部至數十部不等。其中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並稱「台灣三劍客」。
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特別是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而其早年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已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而猶有過之。同輩名家受其影響、啟迪者頗多,如古龍、上官鼎、易容、蕭瑟等皆是。
可惜司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創作後期雖有《劍海鷹揚》這部超卓巨著為武俠小說大放異彩,但此後即逐漸走下坡,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筆名所撰《強人》系列作品。
當時諸綠葉代表作有卧龍生《仙鶴神針》、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獨抱樓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劍》、蕭逸《七禽掌》、雲中嶽《古劍殲情記》、丁劍霞《神簫劍客傳》、柳殘陽《玉面修羅》、獨孤紅《雍乾飛龍傳》;還有「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動輒就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等。尚可一觀。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唯一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
古龍於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但業績平平,其間為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潛力。在19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劍錄》後,讓人耳目一新。但風格尚未形成,未引起太多波瀾。在1965-19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特別是1967年所撰的《鐵血傳奇》(即我們常說的《俠盜楚留香》或香帥傳奇),內雜武俠、文藝及現代心理分析,特別是西方推理小說的架構。讀之如讀東方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後來古龍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說的影響。
由此起,古龍武俠小說即脫胎換骨,邁入了新派武俠小說的殿堂。但古龍之變並非到此為止,而是一路狂奔,讓人目不暇接後,恍然猛醒。原來武俠小說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這樣看。其後他陸續完成《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鐵膽大俠魂》二部曲,堪稱神完氣足,兼有傳統與現代「矛盾統一」之美。
70年代初開始,古龍首寫《蕭十一郎》(由於是先有劇本、後來才有小說)的啟發,減少廢話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強肢體語言和場景烘托。從此古龍的變成了一種似詩、類俳句、非散文的怪異文體。可能古大俠覺得此種方式最能表達他的思想,同時又能最大化的掙到稿費。如《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僅有六種)以及《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無一不是用電影分鏡、換景的手法來寫小說。
這種簡單直接、動漫化的妄舉,對於中國文字是一種傷害。但盡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間的古龍小說卻「一枝獨秀」,以至於他成為同輩名家及新進作者模仿的對象。 但同時他也害死了這些沒有他那般天縱其才的跟風作家。
火紅了十年後,古龍1975年以後的作品每況愈下,也許是被稱為每部作品後都有一個現實中的女主人公和無數瓶XO消耗了他太多的激情。在看過《護花鈴》等他的半部作品後,深深地理解在後期他江郎才盡後酗酒的痛苦。從一個構思或幾千字的開頭就可以換來巨額的金錢和合同,到後期讀者逐漸冷落、出版商追稿時的無情。英年早逝也許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結局。1985年古龍在肝硬化的劇痛中走完了他絢爛的一生。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溫瑞安在一九七〇年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
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還珠小說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虛幻色彩甚濃;而《碎夢刀》、《俠少》、《殺楚》等書,更有許多「詩歌化」的語言文字,耐人尋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如《殺了你,好嗎?》、《請·請請·請請請》、《力拔山河氣蓋世·牛肉麵》、等等中短篇,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雲。且內容橫七豎八排列,以示其「現代」,以此突出視覺效果。
正如他在書中後記中說:「武俠小說必須突變!……成與敗,得與失,我不管,但這樣寫法使我覺得很好玩。」於是中國文字之美,就在溫瑞安的「突變」下,被割裂得支離破碎;而「新派」武俠小說,也在他的「好玩」下,被徹底「異化」掉了。
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影響了大批的武俠小說作者,開始轉入玄幻武俠的創作。而黃又變,反而回到正統武俠的路子或者說「異俠」更妥當。其後陸續推出的《破碎虛空》、《翻雲覆雨》均引起強烈反響。《大唐雙龍傳》更是因為互聯網而廣為傳播,讓黃易的名字傳遍華人社會。已完結作品還有《邊荒傳說》《日月當空》,目前正在連載的是新作《戰龍在野》。
黃易深受司馬翎的影響,首重氣勢,如果說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後大多數人的武功已成定勢,丘處機奈何不了梅超風,那他永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場華山論劍後,敵我雙方的爭斗就變成算術題般簡單了。我的排名高手和小弟多,你就等著挨扁吧!人的潛力一無所知,而中華武術重視精氣神的完美結合。當黃易在其中加入了時間、體力、精神狀態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俠小說可信度。
2000年後出現大批網路作家從事武俠創作,是好事也是壞事,好是大大豐富和繁榮了讀者的可看種類和數量。但由於網路小說多數是連載,必須按時交稿,以及網路作家的不可見和隨意性,導致大量太監作品出現。另有部分作家因為網站倒閉等原因導致作品連載出現中斷。短短的幾年時間,武俠小說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大陸和港台嶄露頭角的年輕作家很多,具備與梁、金、古、黃比肩潛力的也就僅僅幾位。
其他如老豬的《紫川》(軍事歷史小說)(確切的說,紫川是部大雜燴,並非嚴格意義的架空歷史),賈羽的《入世龍蛇》,真髓的《真髓》也非常不錯。具有潛力。其他很多作家也不錯,但很多人都走上了玄幻之路,不再是在人力的范圍內進行的斗爭。那應該劃入另一個討論的課題。
現代武俠小說是紙上武俠的新階段,理想和言情色彩淡化。

7. 古龍小說與金庸小說有什麼區別

金庸的作品寫實多一些,比較正統,屬於現實主義作品。古龍的東西玄幻多一些,屬於浪漫主義。就像杜甫與李白的區別。
金庸的小說寫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寫的是弘揚正氣,抵抗侵略。
古龍的小說寫的是人性,寫的是割頭換頸的友情。他是作為自己小說的旁觀者之一在敘述這個故事。而且行文飄逸流暢,跌宕起伏。

毋庸質疑,武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絕後的兩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龍.他們的小 說雖然風格各異,但都令人盪氣回腸,手難釋卷.更為可貴的是,我們決不能僅僅以 娛樂的心態來讀他們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已進入雅的境界.這是其他武俠作家所 萬難比擬的.這一點盡管許多自詡為文學衛道士的人死也不願意承認,但是相信已 為更多的真正的武俠愛好者所共識.
盡管同樣的優秀,但兩駿同馳,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這兩位大家誰更優秀的 問題.說實在的,在下對兩位都同樣喜愛,實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這個問題上作 甚評價.但是看到許多同道在此問題上的看法,又實在如綆(未找到魚旁的那個字) 在喉,不吐不快.故現丑於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請不要生氣.
我一向認為,讀一本小說,就向做一個夢一樣,武俠小說更是如此.
金庸和古龍給了我們兩個不同的夢.
在金庸的夢中,我們無疑感到跌宕起伏,絢麗多姿,沉迷於此,不願醒來.但我們 始終清醒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夢.而夢醒的時候,便如作了一個好夢一般,或是有一 些美好的回憶,而大多是難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龍的夢是一個殘缺的回憶.可能美,但決不美好.
在這個夢中我們有太多的午夜夢回,使得我們即使驚醒之後,依然禁不住懷疑 究竟是一個夢,還是活生生的現實!這種觸動之深,即使未可娉美於沙翁,亦不遠矣.
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是:人們更喜歡有一個美好的夢,因為現實給我們的痛 苦已太多.夢是我們逃避現實的最好場所,又有誰喜歡現實如一條繩索似的,即使 在夢中也對我們死纏不放呢?
特別是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又有誰不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美麗夢境中呢?
我決不是在貶低大學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員.
我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想說明一件事:這種對美麗夢境的嚮往,正是許多人能 輕易的接受金庸而難以接受古龍的真正原因.
我也無意指責這種選擇.畢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幾千年來,不斷推動人 類相前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畢竟,在經歷了生活的艱辛之後,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尋 找一個樂園來放鬆我們已綳得太緊的神經.
感謝金庸,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樂園.
古老無疑也看到了這個問題.
人們的需要永遠是商品生產的真正動力.
他試圖改變.他把幽默的語言放進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黃金放進他的作品. 我們在他的後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華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樂和縱 欲.
只有一樣東西我們始終沒有看到.
那就是快樂.
沒有!絕沒有快樂!
美酒和愛情沒有能夠掩飾他與生俱來的那種早已深深種植在他心底的憂郁 和悲傷.他的這種氣質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於竟然有了這種結果: 越是歡樂的描寫,我們讀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們的心靈.
他沒有金庸的條件.
金庸從來沒有為吃飯擔憂過.他沒有這種悲情.在他的筆下,即使是最悲劇性 的描寫之中,我們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種豪邁,一種燕趙勇士的憤怒.這種豪邁則 是古龍所萬萬不能比擬的.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敘述.
金庸描寫痛苦則只有通過一種慘忍的行為.在這種描寫下,楊過不得不失去一 條手臂,小龍女不得不失去貞操,而蕭峰也只有將一支箭插進自己的胸口.在他的 筆下,決不會出現微笑著咳出鮮血的李尋歡,也決不會出現堅定地拖著一條腿的傅 紅雪,正如在古龍的作品中決不會有段譽那樣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一樣.
在此,我覺得有必要對這樣一個說法說上幾句:有人認為古龍的小說人物一 律是男喝酒,女脫衣,太過淫靡了.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於外,而於心.我看是 說這話的人自己心裡有問題.
至少我就沒有從這喝酒和脫衣中看出一絲一毫的淫靡來.
我看到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數用端正的心態看書的 同道也是這樣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們沒有辦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們 又有無人關心的寂寞,無人可以敘說心中通苦的寂寞,無助的寂寞.他們決不是君 子,他們在茫茫人海中孤單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實的.在下沒有經歷過這種 通苦,但是古龍顯然是經歷過的,他真實的描寫令決不多愁善感的的我也有一種動 心的共鳴.
相反的是,在金庸的作品中,關於韋小寶在妓院及虛竹在地道中的描寫,雖非 絕對多餘,卻也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蛇足之嫌.或者是金庸想添加一些浪漫氣息也未 可知.又或者是金庸另有深意,在下水平有限,未能洞燭,哪位仁兄看出來了,不妨告 知一二.無論如何,這種氣氛的描寫是決不會出現在古龍的作品中的. 毋庸質疑,武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絕後的兩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龍。他們的小說雖然風格各異,但都令人盪氣回腸,手難釋卷。更為可貴的是,我們決不能僅僅以娛樂的心態來讀他們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已進入雅的境界。這是其他武俠作家所萬難比擬的。這一點盡管許多自詡為文學衛道士的人死也不願意承認,但是相信已為更多的真正的武俠愛好者所共識。
盡管同樣的優秀,但兩駿同馳,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這兩位大家誰更優秀的問題。說實在的,在下對兩位都同樣喜愛,實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這個問題上作甚評價。但是看到許多同道在此問題上的看法,又實在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故現丑於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請不要生氣。
我一向認為,讀一本小說,就向做一個夢一樣,武俠小說更是如此。
金庸和古龍給了我們兩個不同的夢。
在金庸的夢中,我們無疑感到跌宕起伏,絢麗多姿,沉迷於此,不願醒來。但我們始終清醒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夢。而夢醒的時候,便如作了一個好夢一般,或是有一些美好的回憶,而大多是難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龍的夢是一個殘缺的回憶。可能美,但決不美好。
在這個夢中我們有太多的午夜夢回,使得我們即使驚醒之後,依然禁不住懷疑究竟是一個夢,還是活生生的現實!這種觸動之深,即使未可娉美於沙翁,亦不遠矣。
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是:人們更喜歡有一個美好的夢,因為現實給我們的痛苦已太多。夢是我們逃避現實的最好場所,又有誰喜歡現實如一條繩索似的,即使在夢中也對我們死纏不放呢?
特別是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又有誰不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美麗夢境中呢?
我決不是在貶低大學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員。
我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想說明一件事:這種對美麗夢境的嚮往,正是許多人能輕易的接受金庸而難以接受古龍的真正原因。
我也無意指責這種選擇。畢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幾千年來,不斷推動人類相前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畢竟,在經歷了生活的艱辛之後,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尋找一個樂園來放鬆我們已綳得太緊的神經。
感謝金庸,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樂園。
古老無疑也看到了這個問題。
人們的需要永遠是商品生產的真正動力。
他試圖改變。他把幽默的語言放進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黃金放進他的作品。我們在他的後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華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樂和縱欲。
只有一樣東西我們始終沒有看到。
那就是快樂。
沒有!絕沒有快樂!
美酒和愛情沒有能夠掩飾他與生俱來的那種早已深深種植在他心底的憂郁和悲傷。他的這種氣質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於竟然有了這種結果:越是歡樂的描寫,我們讀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們的心靈。
他沒有金庸的條件。
金庸從來沒有為吃飯擔憂過。他沒有這種悲情。在他的筆下,即使是最悲劇性的描寫之中,我們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種豪邁,一種燕趙勇士的憤怒。這種豪邁則是古龍所萬萬不能比擬的。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敘述。
金庸描寫痛苦則只有通過一種慘忍的行為。在這種描寫下,楊過不得不失去一條手臂,小龍女不得不失去貞操,而蕭峰也只有將一支箭插進自己的胸口。在他的筆下,決不會出現微笑著咳出鮮血的李尋歡,也決不會出現堅定地拖著一條腿的傅紅雪,正如在古龍的作品中決不會有段譽那樣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一樣。
在此,我覺得有必要對這樣一個說法說上幾句:有人認為古龍的小說人物一律是男喝酒,女脫衣,太過淫靡了。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於外,而於心。我看是說這話的人自己心裡有問題。
至少我就沒有從這喝酒和脫衣中看出一絲一毫的淫靡來。
我看到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數用端正的心態看書的同道也是這樣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們沒有辦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們又有無人關心的寂寞,無人可以敘說心中通苦的寂寞,無助的寂寞。他們決不是君子,他們在茫茫人海中孤單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實的。在下沒有經歷過這種通苦,但是古龍顯然是經歷過的,他真實的描寫令決不多愁善感的的我也有一種動心的共鳴。
相反的是,在金庸的作品中,關於韋小寶在妓院及虛竹在地道中的描寫,雖非絕對多餘,卻也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蛇足之嫌。或者是金庸想添加一些浪漫氣息也未可知。又或者是金庸另有深意,在下水平有限,未能洞燭,哪位仁兄看出來了,不妨告知一二。無論如何,這種氣氛的描寫是決不會出現在古龍的作品中的。
言歸正傳。再後來,古龍也意識到這樣奢侈的描寫並不能寫出快樂來。於是他試圖徹底的轉變。
於是便有了《歡樂英雄》。

在後面的評論中簡要分析《歡樂英雄》的得失及從寫作手法上評論兩大家的作品。歡迎繼續閱讀,謝謝。

《歡樂英雄》是一部完全嶄新的作品。
在這部書中,古龍用一種新的概念和方式來詮釋快樂的含義。完全拋開生活上的享受,而升華為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四個年輕人,他們的生活在物質上是不堪一提的,但是他們的友愛,他們的互相激勵於生死與共足已令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甚至於對於郭大路於燕七的愛情描寫也是情多於愛(也許這正是許多人不喜歡這本書的主要原因。於我心亦有憾焉)。對王動和紅娘子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令人嘆為觀止。盡管在書中我們隱隱可以看到大仲馬的《三劍客》的影子,但是這也無礙於它成為一部新穎獨特的作品。
但是此書最成功之處還不在於此。
古龍在此書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使他幾乎完全擺脫了理想主義的多年來加給武俠小說的束縛,而成為一個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家。這一點,即使在他過去的作品中——盡管他曾盡力去表現——都沒有做到。
即使不是做得很完美,但是他至少注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錢的問題。
這無疑是現實生活中一個活生生的,無法迴避的問題。在書中古龍化了極重的筆墨去描寫缺錢的煩惱,及掙錢的艱辛。主人公任俠的個性註定他們無法留住手中的錢,而他們偏偏又是一窮二白。這是一個矛盾。我一向認為,唯有矛盾才是一部好小說的真正主題。
這種經歷無疑是古龍親身所經,唯有如此,他的刻畫方才如此傳神動人。這種描寫雖然也曾在他其它作品如《三公子的劍》(一個註:此處疑為《三少爺的劍》)等中略有提及,但是從來沒有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去刻意描寫過。讀到此處,不由得我不拍案稱絕,為古龍叫好不已。
這種描寫,不單在二流的小說作家的作品中決不會有,以浪漫主義為己任的金庸無疑也不會去描寫(在《俠客行》的開頭部分曾經有一些跡象,可惜未能深入,唉!)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一描寫,使古龍此書的初衷被擊得粉碎。人類的悲哀在於,我們可以戰勝一切外在的敵人,卻絕無法戰勝自己。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造成了古龍此後不久的悲劇結局。嗚乎,倘若古龍再多在幾年,非但武俠作品將有重大突破,而今日之武俠界也不致衰落如此,使所謂先鋒小說,後現代主義以至於魔幻主義作品橫行於世,而我們所看的武俠仍為數十年前之武俠。此天數如此,誠應大哭三聲。吾之悲情,無言可表。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一古訓在這里再次得到體現。古龍始終沒有看清他的作品所表現的悲意的主要原因。這原因絕不是他所認為的,而在於兩個字。
「真實」
這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金庸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在他的不真實性;而古龍的作品給人一種壓抑的享受,則在他的真實性!

古龍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和曲折。社會現實的陰影在他的心中有太深的印跡,使他無法擺脫現實的困擾而進入自己的理想王國。
盡管他盡力去表現理想的世界,但是他的潛意識卻總是讓他一次次回到現實當中。
他一方面擁有極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他卻又具有一個優秀的武俠作家所必需擁有的一個最重要的條件——無與倫比的想像力,這是一種矛盾。他的這種矛盾,註定使他一方面無法成為一個完全的現實主義的嚴肅文學的作家,另一方面,又使他無法成為娛樂文學中的理想大師。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矛盾,使他在武俠世界中擁有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領地,使他成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是獨一無二的「婉約派武俠」文學的大師。他的成就即使不是絕後,至少也是空前的。他的這一成就足以使他在武俠界,甚至於文學界成為一代巨匠。
他潛意識中認為,他的作品中必不可少對現實的反映,這使得他的作品無疑有一種凄艷的美。這種美足以令我們觸目驚心,但卻不忍接受。
他的大俠的概念與我們的所謂大俠的概念相去甚遠。他的大俠是《史記》中的那種勇士,而我們的大俠則是神仙式的人物:首先,必需擁有隨時為別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的精神;其次,必須擁有頑強不屈的寧可被打死,也不肯作出哪怕是口頭上的讓步的意志;再次,必須擁有誠實純朴,即使對敵人也不撒謊的品德;再次,必須能夠在關鍵的時候把握大節,能夠喊出幾句豪邁言語則更好;再次,對待愛情必須嚴肅認真,從一而終,這一點極其重要;再次,必須有很好的運氣,怎麼打都不能死,關鍵時候必須有奇跡出現……
因為,我們習慣於將書中的大俠看作我們自己的化身。
書中的大俠能否符合自己的評判標准,往往成為某些人評價一本書是否好的最重要的條件。我們經常看到有許多人在評價一本書時,首先對書中的人物的品質從頭到腳大罵一通,然後得出這本書寫得太差的結論,尤其對武俠小說更是如此。按照這種邏輯,《阿Q正傳》、《高老頭》、《哈姆雷特》等書無疑都是極其拙劣的作品了。
這些人看書的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學的水平。無疑古龍的許多作品是難以得到他們的青睞的,而《絕代雙驕》成為古龍最優秀作品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此我無意貶低金庸,盡管他創作的許多人物都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之中。金庸也是一個偉大的武俠巨匠,他的成就絕不在古龍之下,足當一代宗師之譽。在這一點上來說,一般人的看法並沒有錯。
我要說的是,金庸在不真實的創作上,已達登峰造極之境界,無人能比。
一個必須認識到的概念是:不真實決不等於虛假!
…………

下面將論述金庸的成就。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梁羽生。
梁羽生是所謂新武俠小說的鼻祖,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對武俠界的貢獻是偉大的。正是他一舉從段白羽,王度廬等人的素描式的純朴寫實主義和還珠樓主等人的神話式的魔幻主義的框框中徹底掙脫出來,並徹底擺脫了狹隘武俠的觀念,將人物放到更為殘酷復雜也更為緊張刺激的政治斗爭和民族斗爭的背景之中,以更高的視點和更寬的視角來展示豐富多彩恢宏壯麗的武俠世界,使武俠小說第一次跳出了世俗的范疇,進入高雅的境界。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梁羽生第一次將浪漫主義的思想放進武俠作品之中,這一思想在此後的數十年中一直是武俠作品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僅憑這些成就,就足以在武俠界中與金古鼎足而三。直到現在,在我的同學當中,還有崇拜梁羽生的人,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可惜梁羽生畢竟是從舊時代走出來的人,他的創新雖然是巨大的,但是在人物的刻畫上卻未能跳出舊思維的束縛。他筆下的人物一如白紙黑字一般,好壞分明,好的好得不得了,壞的也壞得不得了,實在平淡如水。這當然也是一種不真實,但是這種不真實已經淪為虛假,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他沒有給我們留下甚麼可資回味的對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他在武打描寫上那種脫泥帶水,毫無想像力的風格也是導致他未能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此不再贅述。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沒有梁羽生,就沒有後來的金庸,也沒有更後來的古龍。
也許是上天註定,開拓武俠新篇章的任務落在了金庸身上。
金庸在很大程度上繼承和發揚了梁羽生的風格,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但是金庸非但歷史知識和文筆不在梁羽生之下,他還擁有後者不曾擁有的東西:豐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這些本身就已經決定了他在武俠創作上註定要高於梁羽生。何況他的環境比梁要好的多:梁羽生的新武俠使一大批讀者將目光放在了武俠作品上。
如果說在《書劍恩仇錄》中金庸尚未完全放開手腳的話,到了《碧血劍》我們已經看不到舊小說的絲毫蹤跡。
金庸筆下的人物無疑是不真實的。這種不真實性並不在於人物的外在形象,而在於他們的內心世界。這種不真實性也不在於他們的內心思維的絕對不可存在性,而在於他們內心世界的不完整性。也即是說,他筆下的人物內心都是殘缺不全的。金庸在這里使用了可以說是高難度的技巧。至於這種不完整性的產生原因,我即將談到。在這里只需要建立這樣一個概念。郭靖和蕭峰是兩個典型的例子,遺憾的是在下手頭沒有這兩部書,未能大段引用原文加以說明,甚為可惜。
金庸在人物描寫上的功力遠勝於梁羽生。同樣是描寫虛幻的人物,在梁羽生筆下不免落入虛假,而在金庸筆下卻有栩栩如生的感覺。我前面已經說過,金庸寫不真實的功力是爐火純青,無人能比的。我對金庸的佩服之處正在於此。能把不真實的人物描寫得有如真實,這分難度實在難以用語言來形容。豐富的知識,非凡的想像力,敏銳的觀察力,准確的判斷力和深厚的文學功力在此缺一不可。
我之認為金庸是可以與古龍並駕齊驅的武俠大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一點。就憑這一點,金庸得以跳出二流作家的范疇,從而進入文學家的行列,得以成為「豪放派武俠」文學的代表人物。否則,即使他的故事比卧龍生,諸葛青雲等人精采十倍,在本質上卻也與他們沒有太多分別。為此,我們也應該為金庸大喝三聲好。
那麼,金庸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古龍的作品。在古龍的筆下,似乎一切實體都是虛幻的。虛幻的時間,虛幻的環境,虛構的人物,虛構的事件,然而正是在這些虛幻的實體當中,我們看到的是現實的人的靈魂,真實的人的性格,真實的人的感受和痛苦。有這些,即使其它再虛幻十倍,他的作品也是真實的。
金庸採取了一種恰恰相反的作法。
在金庸的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真實的年代,真實的歷史環境,真實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民族傳統,有時還有一些我們都很熟悉的生活細節(《笑傲江湖》、《連城決》和《俠客行》似乎是例外,關於這幾部作品我將在後面討論)。金庸豐富的知識在這里發揮了極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作用,換了別人,即使想得到,也是作不到的。把虛幻的人物放在這樣的背景中,很容易給人一種真實的第一印象。
這個印象很重要,但是還不夠。
金庸的第二項工作是選擇(也許用構造更合適些)合適的人物。這種選擇的一個決定性的標準是:必須符合讀者的心理,選到讀者的心坎上。他是富有經驗的,多年的記者工作無疑是一個雄厚的資本。他善於觀察和總結,善於透過本質掌握實際。選擇一個英雄是肯定的,沒有人希望小說的主人公是個壞蛋。但是英雄也有許多種,選擇一個怎樣的英雄呢?在下自認沒有金庸那樣的能力,我無從選起,我所能做的只是他已經選好的人物身上推測他的選擇。他選擇了民族英雄,這恐怕與他的構思的歷史背景(事實上,這一歷史背景是必須的,如前所述)有關,也可能與當時的社會情況有關(這一結論基於下面這點認識,即現在連狂熱喜歡金庸的人,都未必見得喜歡這種民族英雄的身份,而冷靜如在下的,拋開對文學本身的理性思考不談,雖然喜歡金庸,但從感情上卻難以接受民族英雄這樣的身份)。
這也是結論之一,但是並不是我得到的最重要的結論。

由於時間上略顯倉促,所以在某些細節和用詞上可能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
不要介意。並請不吝指正。
金庸古龍正面碰撞,即將展開。
我得到的結論如下:第一,這個人在能力上(包括各方面的素質,武功這一因素我不屑於多說,請大家原諒我這個小小的自尊)都應該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現實中的一般人,准確的說,是讀者;第二,這個人的言談行事,必須符合認們的傳統道德標准;第三,這個人必須做出一般人想做而無法做成的大事。這三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認為,正是這三個條件的確立,為金庸的作品得以進入人們的理想世界,並為人們所願意接受,打下了堅實的,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基礎。
這三個條件的作用是:首先,它們確立了一個英雄形象;其次,這樣一個英雄讓人感到離自己很近;第三,他通過給人們提供一個理想中的英雄而消除了人們對現實英雄的失望感。
所以我說不真實的並不同等於虛假的。因為這樣一個人物並非不存在,事實上,他是存在的,他存在於人們的心中。象包公,這個人實際並不存在,但是你絕不能說這個人物是虛假的。事實上,他正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但是,很容易理解,這個形象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完整或者說完美的形象。值得慶幸的是,金庸還沒有到為了應和讀者而到昏了頭的地步。卧龍生等人的作品之所以只有情節,沒有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很不識時務地妄圖去創造一個他們心目中的完美的英雄形象。金庸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歷史知識告訴他:這樣一個人物是難以成立的。
然而這只是一種理性的思考罷了,他完全可以對此忽略不計,僅憑我下面所要談到的手法,他也完全可以創造出一個成功的人物。
但是一個作家的理智和責任感告訴他:不能這么干!
這同樣是一種矛盾。矛盾正是促進事物發展的原動力。沒有矛盾,無以成就一個古龍,同樣,沒有這個矛盾,也無以成就一個金庸。
金庸想了一個辦法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已經無法得知他當時是否經過了冥思苦想,或者根本只是他的某種類似於賈寶玉的喜好作用的結果,總之,他使用了這個辦法。直到現在,我還無法判斷,這一做法究竟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天才的設想。這一點,恐怕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金庸把目光盯在了小說的女主人公身上。
這一點,已經足以解釋為什麼金庸筆下的女孩子總是如此冰雪聰明,以至於年僅十幾歲,其應變能力,處事能力,組織能力以至深謀遠慮都直追古龍筆下那些出身名門,受過高等教育的並且還在江湖中出生入死磨煉了十幾二十年的男子漢了。
這是一種補償。因為金庸清醒地認識到,他所創造的男子漢其能力之平庸根本不可能去實現他所要成就的事業,而他們顯然又不得不去成就這種事業。這究竟是他筆下那些大俠們的悲哀,還是金庸自己的悲哀呢?
當然,他也可以採用另外一種方法,即設計足夠多的巧合和奇跡來幫助他的主人公走向成功。事實上,在《俠客行》中他正是這樣做的,其結果是使這本書幾乎淪為一二流作品。老實說,倘若不是他那副對聯中赫然有一個俠字的話,我一定要斷定這本書是某位二流作家的冒名之作,盡管文字風格如此相似。
金庸採用的方法是明智的。無論是中國「女人是男人的一半」的古訓還是「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的西方傳說,都證明了這一方法的可行性。結果這一方法獲得了成功。







熱點內容
有沒有和修真四萬年相似的小說 發布:2025-01-23 00:58:55 瀏覽:623
女主姓江嫁給醜男主的小說 發布:2025-01-23 00:50:58 瀏覽:489
找一本無限繁殖小說 發布:2025-01-23 00:45:09 瀏覽:234
倚天武俠yy小說 發布:2025-01-23 00:40:46 瀏覽:839
武俠小說男主正經平凡 發布:2025-01-23 00:35:18 瀏覽:571
多情人生小說txt全集下載 發布:2025-01-23 00:34:15 瀏覽:78
仙祖小說大全 發布:2025-01-23 00:26:12 瀏覽:748
愛上女主播韓劇小說全集 發布:2025-01-23 00:25:31 瀏覽:496
寫豐富感情的修真小說 發布:2025-01-23 00:06:14 瀏覽:473
含青小說男女主角 發布:2025-01-23 00:05:02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