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金庸七十年代
『壹』 金庸寫了哪些武俠小說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貳』 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於2005年11月正式出版,(2002年底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叄』 金庸先生對於武俠小說的看法
金庸談武俠文學
凡是愛看武俠小說的人,沒有不知道金庸的,他一共寫過十四部武俠小說。有人說:他運用知識分子的氣質,把武俠小說帶入一個新境界。他自己卻說:寫武俠小說是娛樂自己,娛樂大眾。
從七十年代開始,金庸陸續刪改這些作品,有的甚至重寫。
武俠小說和報紙是查先生的兩大興趣,和他提這兩件事,他風趣而健談。
問:您認為理想的武俠小說應該是怎樣的?
答:這個問題很難答復。我談的是個人的希望和方向。
本來任何小說都是這樣,不單是武俠小說。一般西方小說家大概注重三點:一是重心在描寫背景,例如湯馬士·哈代的小說;二是以情節為主;三是以人物為主。中國古典傳統小說大致是以人物為主。例如《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我們看過這類小說很久後,故事也許不大記得清楚了,但是對書中人物,像魯智深、林黛玉、孫悟空等卻印象深刻。
我個人寫武俠小說的理想是塑造人物。武俠小說的情節都是很離奇的、很長的,要讀者把這些情節記得很清楚不大容易。我希望寫出的人物能夠生動,他們有自己的個性,讀者看了印象深刻。同時我構思的時候,亦是以主角為中心,先想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如何,情節也是配合主角的人性,這個有怎麼樣的性情,才會發生怎麼樣的事情。
另外一點是,當然武俠小說本身是娛樂性的東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點人生哲理或個人的思想,通過小說可以表現一些自己對社會的看法。
問:您很喜歡把歷史寫在武俠小說中,您是否認為武俠小說不能脫離歷史而單獨存在?
答:我寫了十二部長篇,其中有兩三部是完全沒有歷史背景的,像《笑傲江湖》、《連城訣》等等,其他大部分都是有歷史背景的。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時間很長,過去許多朝代的變化不是很大的,而是很緩慢的。一個故事發生在明朝或清朝,只要不與政治牽連在一起,背景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關系不是很重要的。不像西方,十六世紀的事情與十九世紀完全不同。我所用的歷史背景並不是重要的部分,因為武俠小說情節離奇,許多事情似乎是不可能發生的,有了歷史背景,可以增加它的可信度。
還有一點,我寫的武俠小說有的場面比較大,常有大的戰爭,這就必須要有所根據。
問:剛才您也提到過,您的武俠小說希望能包含一些人生哲理,武盲先生曾在《中國時報·人間》上發表過一篇文章——《你也想寫武俠小說嗎?》,他說武俠小說缺少道德評價,而且商業氣息太多。您認為武俠小說是否應該有道德評價,或者應該有趣味性?
答:武俠小說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否則讀者不看,它的目的也達不到了。現在台灣或香港的武俠小說大都是在報上連載的,都不是先寫好再出版,即使是先寫好再出版,也是要爭取最大多數的讀者。就是其他純文學作品,像狄更斯的作品,有些在報上連載的也是很著重趣味性的,也要注重讀者的反應。娛樂性和吸引力是必要的。
關於道德觀念這點,作者不一定要宣揚一種道德或不道德,大致上它是反映作者個人對社會的價值觀念。書中主角常常要面臨許多選擇,透過這些選擇,作者把他的道德觀念傳播出來。我想,其他戲劇、電影也是如此,例如劇中主角對於要不要離婚,要不要自首等等,每件事選擇的時候,總是代表了編劇或作者的選擇。當然如果作者對於當時社會流行的觀念不贊同,他也可以作不同的選擇。我在《神鵰俠侶》中,也提到主角是不是可以和師父戀愛結婚,以當時的社會觀念,師生是不可以談戀愛結婚的,但是現代的觀念不同了。
在美學上或藝術上的理論有兩派長期性的爭論,一派是主張文學藝術對社會有責任,一定要表現一種價值觀念;另一派認為藝術是純藝術。社會責任基本上是存在的,但小說在這一點上不像電視廣播那麼強烈,它印成書可以給人深思熟慮的時間。
我個人認為藝術作品基本上是屬於美的范疇,科學與真假有關,道德與善惡有關。小說和人的關系很直接,不像音樂或繪畫與人的關系是間接的,例如一幅油畫或貝多芬的音樂,你很難說它是善的或惡的。但小說中有人物,就有價值觀念或道德觀念。武俠小說本身是很微妙的,它也是一種大眾型的產物,要接觸千千萬萬人,如果故意或不知不覺的傳播一種對整個社會善良風俗有害的觀念,我希望能夠避免。雖然它屬於美的范疇,但是事實上它是對人有影響的,因此作者要考慮到武俠小說是有千千萬萬人讀的。
另一方面我寫的角色也不是好人、壞人相當分明,壞人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這點我是考慮到人生的經驗,因為在這個社會上也很難講誰是百分之百的好人或壞人,壞人身上也會有好的成分,好人身上也有壞的成分。作者當然希望寫人寫得真實,讀者難免誤會,認為作者有時候把壞人寫得相當好,是否鼓勵壞人。我想作者不是這樣認為,他考慮的是真實不真實的問題。他有時反映社會上具體存在的事,並不是說他反映的事就是他贊同的事。
問:您的武俠小說編成電影和電視,您認為滿意嗎?
答:我的小說幾乎全部拍成電影,電視劇也很多。比較起來,電視比較容易拍些,因為它有的拍幾十集或一百集,比較有充分的時間修改,技術上也容易處理些。電影就很困難,因為我的小說很長,他們每次改編成電影,我總勸他們不要全部拍,選其中幾段就好了,把它充分發揮。但是編劇、導演似乎不這么想。因為你看一部小說通常都要花好多天的時間,在電影中,一個多鍾頭就要把它完全表現出來是很難的,只能大致交代故事情節,細膩處根本無法發揮。尤其武俠小說人物很多,光是一個個交代身份,觀眾都來不及接受。
問:現在電視對兒童的傳播力很大,很多人也談到電視暴力的問題。武俠小說改編成電視劇難免也牽涉到這個問題,您對這件事的看法如何?
答:不只是電視,武俠小說本身也如此,因為許多人十幾歲就開始看武俠小說了。以前有人攻擊武俠小說,認為小孩看了會模仿,也上山學道去了。我想這個責任不應該由武俠小說來負的(說到這里笑了),一把菜刀可以用來切菜,也可以用來殺人。香港對電影的審查制度是粵語片最嚴,國語片寬一點,外語片最寬。香港政府有一種理論,這種理論是否成立還不知道,他們認為看外國片的人知識程度比較高,看粵語片的人普遍知識程度低。如果電影中有壞事,知識程度高的人可以分辨,給越是分辨能力差的人看的電影審查越要嚴格一點。我寫小說時,只想到小說的讀者,電視的編劇應該想到電視對觀眾的影響。在小說中描述的事在電視中不一定可以演,因為看小說的人至少有閱讀的能力,受過一定的教育。如果電視對觀眾有壞影響。應該由電視負責。因為電視編劇應該考慮到觀眾中有一部分是沒有分辨能力的,打鬥應該適可而止。
問:許多人都覺得武俠小說中的主角是社會的游離分子,劉若愚先生在《俠》一文中說「俠是天生的,與個人的家世無關」。你認為呢?
答:我想社會後天的影響也很大。一個人的個性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天生遺傳的,一是受教育、社會和家庭的影響,這兩者互為影響,也很難說哪一種比較大。我個人信佛教,佛教認為個人個性決定於「業」,一個人這一生是他前生十代八代累積下來的,一個人的「業」是一生的影響力。人是很復雜的,是各種因素加起來的。
「俠」,先天關系很大,後天關系也很大,都有影響。
問:台灣大學文學院長侯健先生在《工商時報》上寫過《武俠小說論》,當中提到您的小說除了《天龍八部》與《鹿鼎記》以外,都給人「回首當時已惘然」的感覺,認為正義固然得以伸張,但伸張後只剩下空虛。您對他的這種說法有什麼意見?
答:武俠小說中「伸張正義」是必要的,如果正義不伸張,讀者覺得不過癮,道德意味也太差了。武俠小說中的「伸張正義」就好像偵探小說中「破案」一樣,這是它的基礎。如果單從道德來看,武俠小說應該是比較道德一些的。
侯先生提到「惘然」,其實《天龍八部》中也有一些。我覺得人生永遠美滿的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是最後圓滿,茫然的感覺也在所難免,一切目的都達到了,還是很空虛的。
問:您覺得中國的武俠小說和西方的偵探小說、警匪小說、劍俠小說有什麼異同之處?
答:中國的武俠小說比較復雜得多。我看大仲馬、史蒂文生這些人的小說,當然本身的故事很完整,但描寫的場面不像中國武俠這么大。偵探小說的故事結構更簡單,它比較注重情節,對人物性格方面,除了偵探本身可能有些特別性格外,其他人的性格都不很重要。
問:假如今天的世界是一篇武俠小說,您的看法如何?請您用武俠小說的觀點來看今天的世界。
答:武俠小說的世界基本上是很不正常的,不講法律,完全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生活在武俠世界中,一般人其實是會很痛苦的。就算是俠客或正義之士也要有真本事才行,武功不好就會被打敗了(笑)。武俠小說看起來是一個浪漫美麗的世界,但實際上是一個很不理想的社會。一個只講暴力,不講法律的社會當然不可行,那隻是一個浪漫的、想像的世界,不能實行的。
問:許多人是從看武俠小說開始對文學發生興趣,進而從事文學創作,也有人從武俠小說得到寫作靈感,例如寫武俠詩,您對這兩類讀者有什麼忠告?
答:第一:武俠小說本身是不是文學,是大可以討論的問題。我本人認為武俠小說還是娛樂性的,是一種普及大眾的文字形式,不能當成是一種純文學。
文學有古典和浪漫兩派,浪漫派小說、戲劇和詩總是想像力放縱,喜歡去表現不可能的事,啟發人的想像力。有些年輕人從看武俠小說開始學寫詩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武俠小說是很浪漫的,描寫的是一個和現實社會有距離的世界。如果他對文學的喜愛自武俠小說開始,當然也可以,他至少對浪漫文學很有信心。當然也不能以此為限,要繼續發展。
通常作家寫什麼題材大都與他的個性有密切關系,很難說好與不好。如果他喜歡寫武俠詩就讓他寫吧!
『肆』 金庸寫的武俠小說是哪幾部
1955 以「金庸」為筆名,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連載一年,奠定武俠文學基業。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並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在《大公報》開辟「三劍樓隨筆」專欄。
1957 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比較出名的有14部:飛(飛狐外傳)雪(雪山飛狐)連(連城訣)天(天龍八部)射(射鵰英雄傳)白(白馬嘯西風)鹿(鹿鼎記) 笑(笑傲江湖)書(書劍恩仇錄)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碧(碧血劍)鴛(鴛鴦刀)
『伍』 近現代武俠小說的發展概況
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是近幾十年的事。
香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50年代初期,出現第一部現代武俠:《虎鶴雙形》。
50年代屬於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系列。至《萍蹤俠影》、《雲海玉弓緣》達到個人創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後期作品雖有革變,然而影響不是很大。
梁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扎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武俠的窠臼。不過,文字和歷史的描寫很有水準。
50年代中後期金庸出現。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在當時港台政治壓抑的年代,讓武俠小說變成暢銷書。並把武俠小說上升到了文學藝術的高度。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這副對聯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在1969年《鹿鼎記》中達到其創作頂峰,然後激流勇退。
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
《射鵰英雄傳》中的許多歷史、人物,如南宋時宋與金、元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均有歷史史實依據,而丘處機等歷史人物也確有其人,將真實與虛構有機結合,同時又兼有北派武俠小說社會、言情、技擊、神怪四大派之長,同時又完全不同於這四大派,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
金庸的作品整體上看,前期到後期是越寫越好。從文字到結構,包括情節的張力莫不如此。但在其部分作品中有時間錯亂的硬傷,可能與其作品在《明報》連載有關。後來金在修訂其「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主要作品時,也承認這一硬傷,除此之外上再無大錯。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多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卧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
根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的粗略統計,在武俠小說興盛時期,台灣至少有過三百位武俠作家賴此維生,出版了至少上萬種以上的武俠小說。結集成書則自數部至數十部不等。其中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並稱「台灣三劍客」。
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特別是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而其早年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已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而猶有過之。同輩名家受其影響、啟迪者頗多,如古龍、上官鼎、易容、蕭瑟等皆是。
可惜司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創作後期雖有《劍海鷹揚》這部超卓巨著為武俠小說大放異彩,但此後即逐漸走下坡,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筆名所撰《強人》系列作品。
當時諸綠葉代表作有卧龍生《仙鶴神針》、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獨抱樓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劍》、蕭逸《七禽掌》、雲中嶽《古劍殲情記》、丁劍霞《神簫劍客傳》、柳殘陽《玉面修羅》、獨孤紅《雍乾飛龍傳》;還有「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動輒就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等。尚可一觀。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唯一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
古龍於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但業績平平,其間為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潛力。
在19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劍錄》後,讓人耳目一新。但風格尚未形成,未引起太多波瀾。在1965-19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
特別是1967年所撰的《鐵血傳奇》(即我們常說的《俠盜楚留香》或香帥傳奇),內雜武俠、文藝及現代心理分析,特別是西方推理小說的架構。讀之如讀東方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後來古龍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說的影響。
由此起,古龍武俠小說即脫胎換骨,邁入了新派武俠小說的殿堂。但古龍之變並非到此為止,而是一路狂奔,讓人目不暇接後,恍然猛醒。原來武俠小說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這樣看。其後他陸續完成《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鐵膽大俠魂》二部曲,堪稱神完氣足,兼有傳統與現代「矛盾統一」之美。
70年代初開始,古龍首寫《蕭十一郎》(由於是先有劇本、後來才有小說)的啟發,減少廢話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強肢體語言和場景烘托。從此古龍的變成了一種似詩、類俳句、非散文的怪異文體。
可能古大俠覺得此種方式最能表達他的思想,同時又能最大化的掙到稿費。如《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僅有六種)以及《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無一不是用電影分鏡、換景的手法來寫小說。
這種簡單直接、動漫化的妄舉,有人認為對於中國文字是一種傷害。但盡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間的古龍小說卻「一枝獨秀」,以至於他成為同輩名家及新進作者模仿的對象。但同時他也害死了這些沒有他那般天縱其才的跟風作家。
火紅了十年後,1985年古龍在肝硬化的劇痛中走完了他絢爛的一生。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溫瑞安在一九七〇年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
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還珠小說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虛幻色彩甚濃;而《碎夢刀》、《俠少》、《殺楚》等書,更有許多「詩歌化」的語言文字,耐人尋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如《殺了你,好嗎?》、《請·請請·請請請》、《力拔山河氣蓋世·牛肉麵》、等等中短篇,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雲。且內容橫七豎八排列,以示其「現代」,以此突出視覺效果。
正如他在書中後記中說:「武俠小說必須突變!……成與敗,得與失,我不管,但這樣寫法使我覺得很好玩。」於是中國文字之美,就在溫瑞安的「突變」下,被割裂得支離破碎;而「新派」武俠小說,也在他的「好玩」下,被徹底「異化」掉。
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
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
影響了大批的武俠小說作者,開始轉入玄幻武俠的創作。而黃又變,反而回到正統武俠的路子或者說「異俠」更妥當。其後陸續推出的《破碎虛空》、《翻雲覆雨》均引起強烈反響。
《大唐雙龍傳》更是因為互聯網而廣為傳播,讓黃易的名字傳遍華人社會。已完結作品還有《邊荒傳說》《日月當空》,連載的還有新作《戰龍在野》。
黃易深受司馬翎的影響,首重氣勢,如果說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後大多數人的武功已成定勢,丘處機奈何不了梅超風,那他永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場華山論劍後,敵我雙方的爭斗就變成算術題般簡單了。
人的潛力一無所知,而中華武術重視精氣神的完美結合。當黃易在其中加入了時間、體力、精神狀態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俠小說可信度。
『陸』 金庸十四部武俠小說的年代以及第一高手。
一、金庸共創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而非十四部。這些作品分別是:
1. 1955年《書劍恩仇錄》
2. 1956年《碧血劍》
3. 1957年《射鵰英雄傳》
4. 1959年《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5. 1960年《飛狐外傳》
6. 1961年《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7. 1963年《連城訣》、《天龍八部》
8. 1965年《俠客行》
9. 1967年《笑傲江湖》
10. 1969年《鹿鼎記》
11. 1970年《越女劍》
12. 1972年《鹿鼎記》連載完畢,金庸宣布封筆。
二、這些小說的年代順序如下:
1. 《越女劍》——春秋末年
2. 《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至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 《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至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 《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至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5. 《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至元末明初
6. 《連城訣》——明前中期
7. 《笑傲江湖》——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
8. 《碧血劍》——崇禎六年至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9. 《俠客行》——清初
10. 《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1. 《鴛鴦刀》——清中前期
12. 《鹿鼎記》——清康熙八年至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13.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至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4. 《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至同一天晚上
15. 《飛狐外傳》——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絕頂高手:張三豐、少林無名神僧、東方不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郭靖、楊過(神鵰中的)、王重陽、林朝英、天山童姥、李秋水、金輪法王、張無忌、令狐沖、方正大師、沖虛、風清揚、敗滾龍、木二島主、蕭峰、虛竹、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無崖子、空見神僧、石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