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武俠小說
❶ 從古到今說武俠
一、中國古代武俠作品::《水滸全傳》、《包龍圖公案》、《海剛峰公案》等等 而明清小說是古代武俠的一個巔峰:《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海公大紅袍》、《永慶昇平全傳》、《綠牡丹》、《聖朝鼎盛萬年青》、《劉公案》、《狄公案》、《林公案》、《正德下江南》、《小八義》等等
二、舊武俠
民國時期的武俠多數傳承明清小說的套路 通常都是章回體 如《童林傳》、《白眉大俠》等 這個時期的小說很多被改編為評書 這個時期的武俠 通常都沒有什麼所謂的內功 沒有我們常見的武功名字 招式的描寫好像看京劇一樣 也是真正的國術套路 一招一式通常都是有板有眼 這個時期除了對後世武俠創作影響深遠的《蜀山劍俠傳》這樣的神魔志怪武俠 多數都被稱作「武俠技擊小說」
民國時期的武俠也被稱作是舊武俠,發端於20世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進入高潮,四十年代走向衰落。1923年,以南派小說家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俠義英雄傳》的問世為開端,舊武俠的創作進入高潮。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
三、新武俠
新武俠是最為我們所熟知的 其中 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被認為是這一時代的開山之作 金庸和梁羽生在報刊上的連載 掀起這一時代的序幕 在眾多作家的助力下 把武俠文化推向頂峰
新武俠不在是單純的江湖恩怨 也不是單純的武功技擊 這個時期的作家 通常把歷史、宗教、哲學等等新元素融入武俠 使武俠小說不再是單純的讀物 一些名家巨作 更被認為是一部內容豐富 涵蓋多個領域 甚至被一些人奉為人生寶典 如:《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七種武器》等 而這一時代的 金、古、黃、梁、溫尤為出名 被稱為五大家 其中黃易在新武俠時代的末期出道 開創了玄幻武俠的先河 可謂是新武俠時代的末代大豪 這一時期的司馬殘陽、卧龍生等也很著名。
四、大陸新武俠
這是由?《今古傳奇武俠版》雜志社提出的概念
主要的寫手有小椴 鳳歌等
這些作者受金庸 古龍 溫瑞安影響頗深 文風和內容在細微處能讀出金古黃梁溫的味道
但是這些年輕的作家在前輩的作品基礎上也有所創新
如鳳歌的《昆侖》 突破的金庸 梁羽生小說的民族犯愁 把術數、奇門遁甲真正的融入小說 也可謂是一種創新
又金尋者的《大唐乘風錄》文風戲謔 武俠只是一個途徑 一樣可以是嬉笑怒罵 可以是悲歡離合 一樣可以反映社會現實
❷ 有書共鳴:《武俠大宗師張徹》
魏君子主編《武俠大宗師張徹》
三聯書店(香 港)有限公司
201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我閱讀的第二本魏君子主編的書,一切都是剛剛好,有緣才能遇見。張徹導演,大陸稱之為張徹,
尊重港台習慣,本文跟隨稱張徹。
本書的最大特色,亦是魏君子的最厲害之處就是,:十三太保說張徹。由魏君子本人親自釆訪王習羽、姜大衛、狄龍、陳觀泰、李修賢、戚冠軍、郭追、劉家良、曾志偉、徐克、李仁港、杜琪峰、陳可辛,試問有哪個機構能有這樣的心思,去為一位已經過去(過氣)了的武俠導演做這樣的策劃?誰又能讓這十三位功成名字者坐下來聊張徹?倘若傅聲和羅烈他們都還在,也許就是十五太保聊張徹了。
各人訪談的中心思想,就是「沒有張徹導演,就沒有我的今天」。這是張徹弟子們的真心話,在六七十年代,出人頭地都很難,不像互聯網時代,有沒有一張帥臉都有機會C位出道,娛樂圈更是難上加難,能被大導演賞識並因此改變人生,如果不懂感恩,豈不是忘恩負義欺師滅祖?
當然,十三太保之間,各有各的際遇,對同樣的事有著不同的回憶。歲月亦會磨平稜角,有人選擇式失憶有人粉飾太平,有人為師傅解釋:他罵人多是因為那些人該罵,他在片場睡著了是因為人太累了……有人埋怨狄龍,葬禮都不來,你說不過去,有人說狄龍接拍李翰祥的戲對不起師傳,那姜大衛也拍了李導演的戲呀?那是經師傅同意了。看上去都很快意江湖,實則是我只想說我想說的,我只信我所見的。
沒有關系,一切早已成為回憶,魏君子任由各位盡訴心中情。最好的訪談其實最簡單:懂得提問,真實記錄。
最佩服王羽的「江湖氣」,當年約好一起跳槽,他自己先離開,張徹臨時反悔,王羽公開質疑。但恩師的葬禮,他作為大弟子到場並致辭。狄龍寡言,但回首往事,提起自己所受到的委屈,六十六歲的時候仍痛哭失聲。狄龍說他的這部份訪談是可以完完整整的刊登的。魏君子的評論是:狄龍的說法尚算客觀,卻又不忍心問「為何只派兒子出席張徹葬禮」這個問題。蔡瀾的《張徹的葬禮》說了,「狄龍還是有時客串電影,他人在大陸,趕不到,派了兒子譚俊彥前來拜祭。」,並提到,契仔之中沒出現的有羅烈、午馬、狄龍、王鍾和陳星。有圈中人覺得哪怕你狄龍人在南極,也得回來,那為什麼又不質疑另外幾位?恩師提攜弟子,既有慧眼識人的一面,但一代宗師也得有自己的班子吧?李翰祥導演也捧紅很多人呢。「李翰祥在晚年還是大魚大肉到處跑的時候,張徹已經連門口也不踏出一步了。」這句是蔡瀾的原話,被。
《武俠大宗師張徹》一書借用卻鮮有註明出處,容易讓人誤會,誰不希望張導演也大魚大肉呢?可晚年的張徹,走不得,聽不到,說不出,交流靠寫字,人各有命,雖然邵氏時代張李有競爭,但張徹不能大魚大肉,李導演不能背這鍋呢。邵老闆也精明,李翰祥幾乎就沒有拍過武俠片,拍風月片都不拍武俠,也許公司覺得,既然有了一代武俠大宗師張徹,也犯不著浪費李導演,總不能自己公司的人,自己打自己吧?
再說回狄龍和姜大衛,曾經也是好兄弟好朋友。奈何人紅是非多,媒體和競爭對手巴不得他倆「失和」呢,各種報道難免有煽風點火挑拔離間之嫌,誰沒年輕過呢,又年輕又當紅,都沒台階可下只好盡量不同台了,但剛剛結束的TVB頒獎典禮上,姜狄不是在秦沛的牽引下,同台了嗎?曾志偉的能力范圍之下,捧個場。
話說我也不需要這么著急議論,《武俠大宗師》還有「正說張徹」、「戲說張徹」、「論張徹電影」幾大部份呢,基本上是任人評說不求共鳴的立場。在過往的歲月里,或多或少也看見一些張徹導演的戲,但我可能更愛閱讀武俠小說,小說里的俠士常有奇遇,遇高人遇習奇功,讀著便覺有趣,然而電影里的刀光劍影我已覺打打殺殺太無聊,張徹「腹裂腸流、雙目剮破、利器插肚、五馬分屍……名場面,我不是掩目不看就是低頭看書,無法欣賞這樣的陽光暴烈之美,甚至覺得明明一刀即死的卻在鏡頭前反反復復死來死去都死不了也太搞笑了。幸好讀了《武俠大宗師張徹》,所謂的「幸好」,只有愛讀書才能遇得上。書中各位行內人的表白,使我扭轉偏見,一生只愛電影的人,一輩子也不懂理財的人,本來是陪張道藩過海的人亦是小蔣身邊的人,本來可以有另一種結局,卻跑去拍電影,初入行挨人罵,紅了罵別人在《悼張徹》里寫到四十齣頭的張徹,還是很憤怒,「在拍攝現場,張徹大罵人,罵得很兇。對副導演、道具和服裝,一不稱心即破口大罵。張徹似乎在徐增宏身上學到的是罵人。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總要保持一份互相的尊敬,但張徹絕不同意。每一個人都不同,只有由他去了。」也說「親眼看到一些已經三十多歲的導演被張徹罵得淌出眼淚來。」,蔡瀾說有一天和他碰上一定和他大打出手,張徹從不運動,打不過的。但兩人之間「好像沒有沖突過。」《武俠大宗師》里,本來老六也引用了蔡瀾的話,說成「蔡瀾力證張徹打演職員,這是誤解了蔡的意思,是蔡瀾想找機會揍張卻沒機會,偶爾約上張,還和金庸倪匡吃飯呢,張徹的班子成員,很多都是習武的,他還能打人?他能打人也不至於晚年身體退化那麼厲害,連走路都走不了,照顧他的工人又因沒有居港證被遣返,其實我都好奇,張太扶不動他了嗎?或者沒在身邊?
坊間都說張徹晚年的作品只是在重復自己的過去,很多都是經流水作業線生產出來的俗品行貨,款式陳舊。其實攀高峰容易
下山難呀。能拍一堆陳舊的戲已經圈內人士的關照了,那是張導演的用生命換來的戲緣。蔡瀾一針見血:「我在張徹鼓勵之下做很多與電影無關的學問,但張徹本人能勸人自己卻停留著。動作片的潮流更換了又更換,李小龍的魄力、成龍的喜感、周潤發的槍戰等等,張徹的動作還是京劇北派式的打鬥,一拳一腳。」
杜琪峰說張徹晚年的時候還一直給中國星寄劇本,一直都重復重復寄過來,他們就決定每個月寄薪水給他,當顧問,讓他過得好比較好一點。「他沒有金錢概念,除了電影以外什麼都不懂。」陳可辛導演說張徹「一直在電影上賭自己的錢。」,邵逸夫方逸華一直讓張導免費住在邵氏宿舍,張徹葬禮的輓聯「高山傳天籟,獨臂樹雄風」是黃沾為他寫的。性格演員李壽祺,在張徹戲里出現多次,八十多歲步伐蹣跚也來送張徹最後一程,點點滴滴都是關愛,誰說戲子無情?讀《武俠大宗師張徹》,記得把《悼張徹》,《張徹的葬禮》兩文都找來讀,如能讀到張徹回憶錄,張徹談電影,就更好。真相不是越辯越越明,多看張徹的文字和電影,那是武俠大宗師留給世人的財富。
「老好人」、「老實人」或者會有歲月靜好,但不具有「大師」的氣質,命運在某些場合是公平的。不要介意這本書的出版時間是2012年,那正是最好的時機,十生於年後的今天,能回憶張徹的人已不多了。
王羽生於1944,狄龍1947,張徹疼愛的故人之子姜大衛生於1946年,請多多珍惜。
❸ 還珠樓主就寫了一部<蜀山劍俠傳>嗎
《征輪俠影》 《北海屠龍記》 《武當異人傳》 《天山飛俠》
《蜀山劍俠新傳》 《鐵笛子》 《柳湖俠隱》 《大漠英雄》
《青城十九俠》 《武當七女》 《卧龍峽風雲》 《蜀山劍俠傳》
《蜀山劍俠傳》 《峨眉七矮》 《蜀山劍俠後傳》 《黑森林》
《酒俠神醫》 《萬里孤俠》還珠樓主(1902一1961),本名李壽民,原名李善基,解放後改名李紅。四川長壽人。17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19歲時隨母親移居天津,在《大公報》供職,兼作家庭教師。23歲進入軍界作幕僚。婚後為天津電話局局長秘書,兼寫京劇劇本。他的小說處女作《輪蹄》署名「還珠樓主」,自述奔波經歷和少年戀情,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當時北方武俠小說十分流行,李壽民本人也很想把所歷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約在1930年前後,天津的《天風報》缺少一個武俠長篇,他在人家鼓動之下,就以《蜀山劍俠傳》為篇名,一天天地寫下去,而還珠樓主的名頭也就開始響了起來。他的創作慾望因此高漲,再加上生活的壓力,他最多的時候竟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過足煙癮之後,指天劃地,滔滔而談,請人代錄出來,即為美文。日寇侵佔華北以後,日本人要他合辦刊物,他不答應,結果被抓去關了兩個月。出獄以後,生活十分困苦。抗戰勝利後,他再次到上海,正氣書局的陸先生勸他不要再涉足政界軍界,還是住在上海寫稿子,生活想來總是可以維持的。他於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橋北面,一直寫到1948年。解放後,他於1956年在報上寫過關於神怪荒誕小說的公開檢討。後來任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委員,寫了一些戲,還寫過小說《劇》。1959年他中風, 1961年3月去世。還珠樓主代表了民國武俠荒誕怪異的一派,融合神話、志怪、劍仙、武俠於一體,進行高度哲理化、藝術化的想像發揮,尤其是各種劍仙神術、奇幻法寶,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大氣魄,為中國小說界的千古奇觀。對後世武俠作家影響巨大,幾乎無人可以企及,如台灣武俠泰斗古龍,就曾說到他受還珠樓主的影響頗深。還珠樓主武俠小說共37種,。 《蜀山劍俠傳》、《蜀山劍俠後傳》還珠樓主代表作。以此為中心,構成了還珠樓主武俠小說的一個龐大系列,計有: 「蜀山劍俠正傳」——《蜀山劍俠傳》《蜀山劍俠後傳》《峨眉七矮》;「蜀山劍俠前傳」——《長眉真人傳》《柳湖俠隱》《北海屠龍記》《大漠英雄》;「蜀山劍俠別傳」——《青城十九俠》《武當七女》《武當異人傳》,「蜀山劍俠新傳」——《蜀山劍俠新傳》《邊塞英雄譜》,《冷魂峪》;「蜀山劍俠外傳」——《雲海爭奇記》《兵書峽》《天山飛俠》《俠丐木尊者》《青門十四俠》《大俠狄龍子》《蠻荒俠隱》《女俠夜明珠》《皋蘭異人傳》《龍山四友》《獨手丐》《鐵笛子》《黑孩兒》《白骷髏》《翼人影無雙》其餘還有:《萬里孤俠》《黑森林》《虎爪山王》《血滴子大俠甘鳳池》《征輪俠影》《力》《拳王》《黑螞蟻》《酒俠神醫》
❹ 射鵰英雄傳幕後花絮
2001年8月,金庸先生將《射鵰英雄傳》京劇改編權授予武漢市京劇團,對此表示熱烈支持,並親筆送上象徵性版權費用,僅為人民幣1元。金庸先生對武漢市京劇團將《射鵰英雄傳》搬上京劇舞台的創意和努力表示了高度的贊賞和肯定。此消息在文化圈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不久,《射鵰英雄傳》作為一出精心打造的京劇作品,在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榮獲優秀劇目獎,不僅展示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也為京劇藝術的創新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此獎項不僅是對《射鵰英雄傳》團隊的肯定,也再次證明了經典文學作品與傳統藝術形式結合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可能。
此次《射鵰英雄傳》京劇改編的成功,不僅標志著金庸先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誼和對京劇藝術的支持,也體現了武漢市京劇團在藝術創新方面的努力與實踐。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經典文學作品的結合,不僅豐富了京劇的藝術內涵,也為廣大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射鵰英雄傳》的京劇版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豐富的情感表達,成功地跨越了不同藝術形式的界限,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關注,進一步推動了京劇藝術的普及與傳承。
《射鵰英雄傳》京劇改編的成功,不僅為武漢市京劇團贏得了榮譽,更為中國京劇藝術的未來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這一創新嘗試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也體現了藝術家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射鵰英雄傳》的京劇版不僅是一次成功的藝術實踐,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價值的一次致敬與傳承。通過這一作品,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的可能性,也看到了藝術創新在推動文化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射鵰英雄傳》的京劇改編,為京劇藝術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也為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4)京劇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中期武俠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擁有讀者最多的作品,本書的發表確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