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大事年表
1. 金庸還能怎麼玩 用「劍橋腔」講武俠史
80後的「海歸」新垣平,利用業余時間寫了30萬字的《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模仿《劍橋中國史》的一套話語體系,將十五部金庸武俠小說融入2385年的中國歷史。在書的開篇,他一本正經地將「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譯成英文詩一首:Tillthe horizon of sky, flies snow. To shoot a white deer, with an arrow! Leaningagainst green Mandarin cks, the magic knight smiles at the book, asbelow。再轉換成「劍橋腔」式中文,成了打油詩:大雪紛飛,直到天際。箭矢射向,一頭白鹿。依靠著綠色的滿大人鴨,神奇的騎士,微笑地看著下面這本書。 2008年,在歐洲留學的新垣平向他的西方朋友們介紹中國文化時,常常遭遇諸如此類的交流困境:要說「朝廷」,就要講作「古代政府」;要讓他們知道秦始皇,就要講凱撒和奧古斯丁;要讓他們理解「大俠」,就要講羅賓漢,或類比為「他就像中世紀里的騎士」。介紹一個中國概念,需要找很多西方文化體系裡相對應的存在,勉強解釋了,卻發現講的好像是另一個領域的東西——這是新垣平最早寫《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的初衷:不是惡搞,而是一場充滿中西文化差異的文字游 戲。 解構金庸的正確方式 寫《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之前,新垣平預設了一個前提:金庸的所有作品都不是小說,而是歷史著作。他首先將金庸十五部小說名字進行了轉譯:《笑傲江湖》譯成TheSmiling, Proud Wanderer on Rivers andLakes,再變成《江河與湖泊上微笑而驕傲的漫遊者》,看起來更加學術體;《鹿鼎記》譯成Life of DukeLudingius,再變成《鹿鼎公爵傳》,就像一本真正的歷史人物傳紀。有的名字還會參照西方歷史著作加上副標題:《倚天屠龍記》譯成《天之劍與龍之刀——元代武術世界與地下宗教》;《書劍恩仇錄》譯成《書本與劍的檔案——乾隆帝與中國秘密社會》。 「倚天、屠龍、書劍、恩仇,都是中國的文言傳統里衍發出來的詞彙,但凡有點文化修養的中國人,讀了之後都會非常有感覺。金庸小說的標題,充滿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優美韻文,如果翻譯成英文,這種東西是很難保留的,就只能翻譯成『天神與龍』、『書本與劍』之類很呆板的形式。」這種解構方式,新垣平看似在玩,實際卻是想做一些更深刻的討論:雅緻是怎麼消失的? 為了顯得更像學術著作,也為了營造陌生感,讓讀者更好地進入到「劍橋武俠史」的話語體系中,整本書沒有出現「金庸」二字,而是用了另一個稱號:查良鏞博士。如今新垣平也被網友們稱做「新博士」,但他並非什麼博士,這是他玩的另一個梗:「最初的設定中,作者是個美國或英國人,我理想的封面寫著:讓-皮埃爾·希安教授著,新垣平博士譯。」教授名Jean-PierreSean,來自「新垣平」三個字的音譯。不料出版社否決了新垣平的創意,原因是:這樣做會變成譯著,不僅會面臨繁瑣的審查手續,還有欺騙嫌疑。 從形式上看,《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就是一部嚴肅的歷史學著作,在目錄上就嚴格參照劍橋史那一套寫法,大量出現「起源」、「動盪」、「運動」、「衰亡」等具有歷史感的詞,還加上了導論、注釋、參考文獻和大事年表。新垣平在這本書里寫了300多條注釋,很多來自史料:引用了《史記》,解釋「刺客」這一類型的「職業殺手」;引用《韓非子》,引出「被稱為『旅行騎士』或『游俠』的新社會階層」;《明史》、《續資治通鑒長篇》和《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匯編》頻頻出現。 也並不是總這么嚴肅,事實上《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有一半注釋都是虛構的。寫到成吉思汗攻打撒馬爾罕城時,郭靖被任命為蒙古西征右軍元帥,引用了波斯史家拉斯特在《史集》中的記載。根據注釋打開《史集》第一卷第二冊285頁,你能找到成吉思汗攻克撒馬爾罕城的前半部分:「黎明時,城內的蒙古人打開了納馬思哈黑門,讓城外的蒙軍開進城裡」;卻找不到後半部分:「人們聽到,蒙古士兵們在歡呼一個聞所未聞的名字:郭靖!郭靖!」 「憑空虛構就沒意思了,最好是找到某些確有證據的東西」,新垣平說。《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舍棄了原著中大部分愛情故事和英雄情懷,只有一個宗旨:「如果金庸所記載的是真實歷史的一部分,那麼那段波瀾壯闊歷史的全貌,基本就會如書中看到的那樣。」 有趣的是,盡管新垣平在寫作中把自己的讀者假想為一個西方人,但這本書想要推出英文版幾乎是不可能的:「金庸只有《鹿鼎記》和《書劍恩仇錄》兩部長篇小說翻譯成了英文,西方人對他是不太了解的。」 金庸的真實與虛構 在新垣平看來,把虛構的故事當成正史來寫,中國的武俠小說家中,只有金庸適合玩這場文字游戲。 「古龍寫的東西很現代性,《流星·蝴蝶·劍》更像黑幫小說,《陸小鳳》則像偵探小說,他筆下的人,比如楚留香,一點都不像在過古代人的生活,沒有什麼歷史感。梁羽生的歷史觀被左派的階級斗爭史學影響很深,所以盡管他的小說中也有很多歷史事件,但歷史觀太過簡單,比如康熙一定是很壞的,江湖中的俠客一定是非常好的——真正的歷史沒有這么清晰的善惡分明,都是曖昧不清、波譎雲詭的。」 根據新垣平的考據,金庸小說中很多人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段譽、周伯通和海蘭察。「段譽又名段和譽,是大理國宣仁帝,晚年出家;周伯通是山東地主,專門在院子里建了一個庵堂給王重陽傳道,王重陽還寫了詩給他;海蘭察原型是海蘭弼,乾隆愛將,建立無數戰功。」 他也考據出一些和歷史不符的事實:被金庸賦予了民間抵抗性質的漢人地下組織全真教,非但找不出任何反金的證據,相反有史料記載,它和金國朝廷多有往來,才能發展壯大。盡管如此,新垣平仍然認為金庸准確把握了歷史的復雜性和曖昧性:「早期的《書劍恩仇錄》里,他把乾隆寫得非常壞,但同時乾隆對權力的把握又是很老謀深算的,是一個嫻熟的帝王,而不是一個粗淺的暴君;到後期的《鹿鼎記》就更明顯了,天地會看似正面,內部也頗多派系斗爭,還受制於未必比清廷好的台灣鄭氏;清廷看似腐敗暴虐,但康熙雄才大略,卻讓老百姓日子過得不錯。這也是歷史上顧炎武黃宗羲等明朝遺民面臨的悖論,金庸通過韋小寶的視角寫活了。」 《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開端選取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女劍》,結尾則是義和團時期的《白馬嘯西風》,從公元前485年1900年,橫跨了2385年的歷史。十五部金庸小說中,最晚的事件發生在乾隆年間,從那時到清朝滅亡,中間的100多年發生了什麼?新垣平把《連城訣》設置在了嘉慶年間,又把《白馬嘯西風》設置在清朝末年,這樣就能連接起來,「而且《白馬嘯西風》中有一些暗示,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很衰落的時代,可以和作為武術沒落標志的義和團事件聯系起 來」。 新垣平把金庸迷分為幾派:「一派是研究誰的武功高誰的武功低,給出科學參數,建立出很多體系來論證,得出『科學』的武功排名;葉克飛的《金庸政治學》和劉國重的《破譯金庸密碼》是一派,談裡面的政治學問,也很有韻味;『大臉撐在小胸上』的《武俠,從牛A到牛C》,從女性角度談愛情、人性之類,屬於現代生活派;還有一派,就是像我這樣,喜歡研究具體事情發生在什麼時代,什麼武功是誰創立的,或者背後有什麼陰謀,這種東西有點像考證,但是又能創造出新的故事出來。」 「我更願意把這本書界定為金庸小說的評論和研究」,《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帶有某種致敬意味,如新垣平所說,自己「在精神上是『金庸nerds』中的一員」。
2. 金庸小說現在修改完了哪幾部
金庸十五部小說全部修改完成文/記者陳宛茜香港報導 2006年8月15日
上月底新修版《鹿鼎記》問世,歷時七年的金庸小說改版工程終於大功告成。金庸日前在香港明河社接受記者專訪,暢談改動這十五部作品的心路歷程。金迷眼中的「壞女人」馬夫人,是金庸自認「創造最成功的角色」;他還以「胖女人減肥成功」妙喻新修版。
一九九九年,金庸著手修訂《書劍恩仇錄》,人物劇情幾無更動。修到了《碧血劍》,金庸卻突然大筆一揮,讓原本專情於溫青青的袁承志「變心」,改為對阿九一見鍾情。下一部《射鵰英雄傳》,金庸點出黃葯師對梅超風之間的師生戀,更引起金迷大嘩。
改舊作守則:武功可誇張,性格要真實
金庸坦言,一開始只想修改書中破綻與文句,然而看稿時,對一些角色的行為怎麼都不能「認同」。比如袁承志怎麼會愛上刁蠻任性的青青,卻不愛楚楚可憐的阿九?他很自然拿起筆改了起來。
「武功可以誇張,性格一定要真實!」金庸認為,武俠雖是虛構世界,人物性格卻必須真實,這是他修訂舊作的第一守則。他說,年輕時想事情比較「簡單」,現在對人性與愛情有更復雜的看法,想藉作品表達。比如袁承志愛上阿九後,仍必須信守照顧青青的承諾,情義之間舉棋不定。最後他選青青,既凸顯武俠強調的「義」字,更反映真實人生中的復雜。
最振奮嘗試:段譽破心魔,不愛王語嫣
「愛情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金庸表示,中國傳統武俠小說著眼俠義,缺少西方小說強調的情愛糾葛。因此他當年一開筆,便想挑戰傳統,以情愛為武俠開新局。處女作《書劍恩仇錄》中余魚同戀上嫂子駱冰,便是武俠鮮少碰觸的禁忌之愛。到了《神鵰俠侶》,他更大膽以「師生戀」貫穿全書,徹底顛覆武俠的傳統愛情模式。
自古英雄愛美人。然而新修版《天龍八部》中,段譽追到王語嫣後,受夠她的嘮叨與自戀,徹悟昔日執著容貌的迷思,打破傳統的神仙眷侶大團圓結局。金庸坦言,他對最後改法仍不太滿意,覺得表達手法「不夠空靈」,但讓男主角「打破心魔」的嘗試卻讓他相當振奮。
最滿意改動:黃葯師、梅超風的曖昧情
黃葯師、梅超風之間的曖昧師生情,是金庸迄今最滿意的改動。他認為這種介於師生與男女之間,「似有還無、模模糊糊」的情愫,最貼近復雜人生。而周芷若要求張無忌與趙敏「可生娃兒,但不得成婚」這一段,金庸自認掌握女性微妙心態,頻問記者:「女生會這麼想,對不對?」
最成功角色:壞女人馬夫人,鮮明獨特
金庸還說,金迷眼中的「壞女人」馬夫人,卻是他「最聰明的創造」。只因蕭峰忽略了她的美貌,她便運用魅力迷倒一堆男性,布置一場大陰謀陷害蕭峰,鮮明獨特的個性是金庸自認「創造最成功的角色」。
新修版《天龍八部》問世後,一位讀者寫信給金庸,說他太喜歡舊版的王語嫣,女兒因此取名為王語嫣。「為什麼你把她改不好?女兒長大了要抗議!」金庸談起這段「讀者陳情」,不禁笑了。
還可以更好:公孫谷主、風清揚、《鹿鼎記》
新修版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部分?金庸說,他本想將《神鵰俠侶》中的公孫谷主,寫成像黃葯師一樣「有仙氣」的世外高人,可惜寫壞了,現在也沒想到好的改法。還有《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該有更多故事可發展。
此外,《鹿鼎記》中七女共事一夫的結局,金庸覺得不符合人性,認為「不夠愛」韋小寶的阿珂、方怡、蘇荃,甚至是打打罵罵的建寧公主,都應該「跑了才對」。不過金庸搖搖頭說,「改下去沒完沒了」,現在他一心專注於歷史研究之中,「暫時」放她們一馬吧。
最想說的話:金迷,敞開心懷讀新版
對於舊版金迷的抗議,金庸認為這是一種「懷舊」心情,就像他到外國嘗頂級冰淇淋,卻還是覺得童年在上海吃的冰淇淋最好吃。他希望金迷能敞開心懷讀新版,接受並喜歡更復雜豐富的新金庸武俠世界。
不少讀者希望能保留舊版,金庸怎麼看?他有個妙喻:「就像一個胖女人減肥成功了,當然希望外頭流傳的是她的新照片,不想再看到舊照了。」
不過金庸也承諾,會讓舊版和新修版一起在書市上流通,使新舊讀者皆大歡喜。
〔相關評論〕 編輯左手地圖,右手史書,邊編邊找碴
文/鄭祥琳(《金庸作品集》副主編) 2006年8月15日
一九九九年初,位於台北的遠流辦公室,收到從香港寄來的第一批《書劍恩仇錄》校稿,修訂大工程就悄悄展開了。
金庸的修訂稿都是本人親筆校寫。每一部小說總是來回修改,《天龍八部》前後修改八次居冠,其次是《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和《倚天屠龍記》各七次。
通常,我攤在稿子旁的必備工具是:一本中國歷朝地圖集、一本歷史年表、一本大辭典。此外,「廿五史」、「詩詞選」、「經穴圖」、「古兵器大全」等等,則在書架上隨時備查。
金庸小說中的敘事,經常縱跨數十年,橫越千萬里,人物世代糾葛,情節層層牽纏。倘若不在編輯過程中隨時做筆記、畫重點,鐵定會迷失在千頭萬緒之中。隨稿子整理而成的「人物年歲表」、「大事年表」、「時序對照表」、「XX門派表」、「X掌招式整理」、「XX劍法整理」等等,在工作中對自己幫助極大。
在一二校之初,我們會將網路上各路「找碴」意見匯整給金庸。只要發現有前後情節矛盾的地方,就直接標示在校稿上,或是另函說明。倘若金庸覺得所提意見很好,往往會批下「甚是」、「所提意見極佳,已照改」等等。若認為無須改動的,也會寫下他的理由。
金庸是一位非常謙和、又情感豐富的人。我們的溝通方式雖都是透過信件往返,每一次看到金庸的來稿,就好像又更貼近這位文學大師的內心世界一些。
他常常對我們「百般找碴」的提問表示欣喜,甚至當作是「見招拆招」的樂趣;也常常鼓勵我們對於他的改動,有任何好或不好的感覺,都要與他分享。
金庸先生也很關心我們的生活,即使在時間壓力如此緊綳的情況下,仍願意配合我的產假,讓《倚天屠龍記》延後一個月出版;還將他最喜歡的男主角(段譽)的字,給Baby當名字。
當最後一部《鹿鼎記》修改完成,金庸寫了封信,說他想把我們工作團隊三人的照片印在書後的附錄,以表感謝。受寵若驚之餘,不免想到,這樣一來,我們豈不成了韋公爵群芳譜中的一員?韋小寶這小傢伙不但沒逃跑一兩個老婆,反而又添了三個?
http://www.aisu.cn/aisu/Software/catalog12/358.html
http://www.ldown.net/soft/22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