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蛤武俠小說
1. 誰在標榜武俠,誰又在侮辱武俠.
前言:
曾經有一個不嚴謹的調查,中國玩家最喜愛的網游類型中,武俠網游占據35.4%,盡管這個數字不夠准確,但也能從側面說明喜歡武俠網游的玩家不在少數。
那些現在每天西裝革履穿梭在高檔寫字樓中的成功人士,有多少在年少沒做過白衣飄飄草上鶯飛的江湖夢?只是,喜歡武俠網游的玩家,就如同中國球迷一樣可憐。
正文:
「劍網叄」以武俠網游救世主的身份降臨人間,事實證明它確實有點「救世主」的意思,畫面、音樂、對白。無一不顯示出金山誠意之濃厚,就算是有些不合背景的KUSO情節也被擁躉為奉為「內涵」。
但當我們沉浸在所謂國產驕傲的幸福感覺里時,卻依然不得不面對它類「魔獸」化的操作,武俠外衣下的「戰法牧」世界。
有人說這是必然,WOW開創了一個高度,設定了一個框架,大家沒法不模仿。但對武俠網游來說,卻不能借鑒得如此理所當然。
當我們談起《金庸群俠轉OL》、《劍俠情緣OL》、《俠義道》等等元老級的武俠網游時,莫不有美好的回憶印在心間。「網金」的十大高手之爭,「劍網」的宋金大戰……只是伴隨著期間的還有太多遺憾,幾乎每一款作品都與外掛同在,裝備復制、加速、無敵、自動打怪、X倍傷害、瞬移、穿牆……這些功能讓使用者「狂喜」,讓被使用者「哭泣」……
今年國內的網游市場有點武俠年的感覺,有剛才提到的金山招牌作「劍網」新作,蝸牛游戲今年主打《九陰真經》,曾經的王者《笑傲江湖OL》新版,像素旗下正宗的「刀劍貳」,武俠愛好者似乎應該對這份天賜彈冠相慶,只是無數次從雲端跌入凡塵鬧得一身傷痕後,筆者仍感覺到絲絲絕望。
「俠女,在下鳳凰坐騎如何?」
武俠還是奇幻,這是所有武俠網游都不得不面對的爭議,雖然各種武俠網游表面上都做了許多武俠功夫,比如NPC的名字,技能的名稱。
這里用「技能」二字,乃是因為筆者實在看到太多如下場景:江湖少俠大喝出一個四字成語的武功名稱後,卻發出一個小小的火球……沒錯,Frie ball。
武俠世界是眾多武俠小說名家筆下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他不如DND那麼系統的將一個世界假設起來,一切都有理可據,有規則可依,所以要做出一個所有玩家都認同的武俠世界,的確不是易事。但很顯然,這個借口正在被開發商濫用。套用盜版DND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不用考慮文化和背景,只需將「冰刃」改稱「拈花指」便可,賣力點的話就再染個黃色,然後換成一個手掌的樣子,這便是「大力金剛掌」啦!
當每個俠客身後都跟著一隻狗,一隻鴨子時,竟然還可以宣稱這是一部東方古典巨作;
當拿著刀劍棍棒這些武器冷兵器時,卻可以放出絕對滿屏的軌跡道炮技能;
當欲尋神駒以待腳力時,出現的是可以翱翔天際的廉價鳳凰;
當我們在傳送NPC那裡輕輕一點時,就可以從洛陽穿越至長安;
當我們吃下一張不知道哪個嶗山道士畫出來的符文時,就能直接在安全區涅磐重生;
當我們不斷磕著大把大把的葯丸時,就能從重傷到痊癒……再重傷再痊癒。
當那個從偏僻得連裁縫店都沒有的小村莊跑出來的窮小子穿上牛津大學校慶晚服並牽著一位身著「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風格婚紗的MM在古長安閑逛時,
筆者不禁痛苦的捂住臉扭向一邊,這就是江湖?這就是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江湖?
現今的武俠網游,頻繁出現一些武俠世界裡根本不該有的東西,導致武功和奇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有人說:老版的「網金」、「笑網」、「劍網」都可以給我們一個真正的江湖,但其實真正的去分析的話,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之作,更多的是因為那時的玩家可選游戲太少,那句廣告詞說得好,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
在新一代的武俠網游中,目前只有「劍網叄」正在進行大規模測試,筆者就以它為例,來驗證現今武俠網游對武俠和奇幻兩種概念的不界定。
客觀說,「劍網叄」確實可以為玩家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真實江湖。所謂真實,首先是因為它的畫面寫實,相對2D,3D對於世界的呈現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劍網叄」的畫面引擎實屬上乘。此外「馬車系統」也值得肯定,這個設定最早出現在《笑傲江湖OL》里,一個需要坐馬車的武俠世界,相當有愛。
「劍網叄」的輕功系統最值得書寫。
它不是簡單的蹦蹦跳跳,需要掌握不少技巧,雖然與武俠小說里不盡相同,但當使用「水上飄」橫渡湖泊,或是用一招「梯雲縱」跳上別人無法攀上的高山閣樓,確實是一件很有「感覺」的體驗。可惜的是這種體驗很快便會產生審美疲勞,使用之處並不能更好融入游戲,有關此點後文再敘。
武俠小說常出現打通任督二脈之說,「劍網叄」里也有「經脈」系統,但只要玩過「大菠蘿」就能看出,所謂「經脈」其實就是天賦樹,沒錯,當然也可以「洗經易髓」。
在一款武俠網游里,筆者實在不想去打果子狸、小野豬之類的怪物,即使一定要我去打,是不是也得給我比較好的理由?誰誰家的糧食被偷了,然後就要去後山打滿存在的果子狸,這真是一個「經典」到快爛掉的任務模式……這里必須提到另外一個作品《海天英雄傳》,唯一一款沒有「野狼」「土狗」的作品,只有「人」,可惜這款作品因為太多硬傷逝去了……
接著說「劍網叄」,如果這些小動物可以勉強接受,那麼洛道德僵屍就完全是在測試玩家的忍受極限,或者說嘲弄玩家。誰在武俠小說里看到過「僵屍」的存在?當然,金山也沒有給出合理解釋……
(PS:洛道的僵屍在我看來,初次接觸確實有種極為突兀的感覺,但隨著劇情的深入,也能夠說的通了,金山沒做好的地方就是沒有做好這款地圖的劇情鋪墊,玩家來到之後看到得就是滿地圖的僵屍,再結合游戲背景,感覺非常之別扭,而且不應該用
「僵屍」這個詞,用「毒人」或者「活死人」要好些)
我們在任何一部武俠小說裡面都找不到「加血職業」這種東西,不過如果你明白「劍網叄」是按著奇幻模式製作的話,也就不難理解萬花和奇秀的存在了。
10年了,從沒有一款純粹的、可以完全界分玄幻、魔幻的武俠網游。歐美作品中有讓數百萬中國玩家瘋狂的《魔獸世界》,而我們只有貌合神離的畸形混合體,有借鑒抄襲,有拿來主義,以及轉瞬即逝的閃光點。
「師傅,這個真的是絕招嗎?」
武俠游戲,當然少不了江湖味十足的武功。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乾坤大挪移……這些名字基本上只要一出現,就能讓真正的武俠迷熱血沸騰。可惜現在的武俠網游卻只能體現出這些名字而已……打擊感!打擊感永遠那麼差,當我們操作手中的角色,向NPC一刀一槍攻擊時,總感覺實在念咒施放魔法,即便是近戰,也只是對著空氣亂砍一通。
這一點做得最好的要屬「刀劍」,沒人可以否認,在「刀劍」中實戰PK時,有一種真刀真槍,拳拳到肉的感覺,特別是其連招系統,砍在對手身上著實是十分強烈的,不知道3D化後的「刀劍貳」能否延續這一優良傳統。
而同為武俠題材的《天龍八部》,筆者不知道它除了一個名字以外,有哪一點是和武俠有聯系的,如果說的游戲是部分技能有些像魔法,那麼《天龍八部》已經沒有一個技能像武功了……滿屏激光劍效果,五顏六色的濃霧絕對是大巫妖級魔法,甚至可以隱身……武俠的禁忌,它無一不犯。而且筆者很神奇地發現它已經直接升華至「火球」對「冰刃」。當筆者看到角色手持一把奇怪武器(歷史上的兵器庫里絕對找不到),大喊一句「寒梅怒放」身上閃著白色光芒向對手身邊爆開時,忍不住哈哈大喊「哈哈哈,崔斯特也不是我的對手啊!」
大部分武俠網游均是如此,隨便加一個武功的名字,實際卻是放一堆魔法,其實這也沒什麼,惡心的是,還非要吹噓自己是純正武俠,讓人情何以堪……
其實在武俠框架上,行業內容易做出更多合理又不失想像力的東西。小說裡面的大俠,幾乎都有高深內力,透過三尺青鋒發出劍氣,這是多麼帥氣?如果在游戲中不好體現(真的不好體現嗎?),那手中的武器是可以通過內力控制的吧?將武器「嗖」一下扔出去,再由內力控制它進行攻擊,這總比扔出一堆不知道是什麼的光效在對手身邊爆炸要好得多(PS:劍靈走在了我們前面,國產趕緊去抄吧)袖箭,暗器,毒鏢被改得不倫不類,小說中三隻連發的袖箭,群上的暴雨梨花針,難道這些不是代替那些「技能」的好東西嗎?
武俠世界最不能缺的當然就是武藝切磋,可是看看現在,兩個人對戰之時,雖然入同情人般糾纏在一處,但卻是各說各話,這是現今武俠網游,甚至可以說所有國產網游的硬傷,一擊一擋,拆招補招,這才是武俠對戰的精彩之處。為什麼玩家就不能閃不能躲?為什麼不能通過快速的移動或輕功躲避攻擊,為什麼要「生生」吃下對方一個大絕……
武功的發展應該越來越簡化,但又不能喪失趣味性。小說里的高手有一招成名招式就已經能笑傲江湖了,覺不會有人用著二十幾種「技能」去和對手戰斗,當你還在猶豫用什麼的時候,恐怕已經被人打成「穿越」了……招式一講起手快,發招要速度;二講技巧,什麼時候發,什麼時候躲,最微不足道的恐怕就是魔法世界裡面得技能組合了。《流星蝴蝶劍》算是在這方面做得不錯的一款作品。
(PS:作者的想法有些先進,目前的可以說是80%以上的玩家無法對這種完全依靠操作的游戲感興趣,至少國內是這樣的,其實我以為,只要在刀劍OL的戰鬥上再弄一些實用的花樣出來,比如輕功啊什麼的,就是一種可以載入游戲史冊的武俠戰斗系統了)
必不可少的還有輕功。現在越來越多作品裡都配備輕功系統,但大多數所謂「輕功」不過是騰一點空,然後再跳得遠些,真正屬於輕功的那種飄逸,是不可能享受到得。
「劍網叄」引入輕功的確是件讓玩家高興的事,只是根據目前測試階段的表現,筆者所能看到的只是測試階段的表現,筆者所能看到的只是跳的越來越高的「扶搖直上」和「梯雲縱」,以及沒有多大實用的水榭花盈——水上飄。以前跳的遠,現在跳的高,這有多大差別?最大的兩個用處似乎就是在副本中省路或者打架的時候落跑(看著輕功自我意淫不在討論范圍之內)。不過據說目前這些屬於低級輕功,而且高級輕功還在製作中且看金山能玩出什麼花樣。
(PS:原來聽聞「劍網叄3D工程師」說有倒掛在牆上的輕功,其實可以把這個用來做做竊聽任務,或者在某些特定FB,用來探聽消息,躲避小怪的輕功。同時把其他輕功作為某些大招式釋放前的前綴招式,這樣的輕功起碼不僅僅是用來觀賞或者爬山之用,這點值得任何武俠網游參考)
蝸牛的《九陰真經》前不久公開了幾段視頻,可以看到類似「壁虎功」的輕功演示,在牆壁上橫著踏上幾腳,看上去頗有武俠小說的感覺,但筆者認為也很容易犯「劍網叄」的毛病。
接下來是「自創武功」。武功嘛,當然還是自創的好!哪怕只能自創一個最低級無用的招式,但由玩家自己命名還是頗有吸引力的,《新倚天劍與屠龍刀》和《功夫世界》等作品上都能看見這一系統的影子。不過「自創」雖然無限好,但也不能總是「最低級最無用」,我堂堂一代沖了幾萬塊人名幣的門派之主,只能自創一個砍木樁的娛樂招式,未免太欺負人了……
最後說說紅藍葯。紅藍葯可太好了……他們可變成生命和內力!這絕對是對武俠世界傷害最大的東西。內力也是武功的一種體現方式,它可以抵禦攻擊,可以瞬間將某一個武功的傷害提高數倍,可以再內力耗損過多的時候造成生命垂危,對於武俠世中人物的內力,有太多可想像的東西,只是似乎策劃們只能想到紅藍葯,筆者不得不惡意揣測,這是為了以後開商城賣大力丸做准備,因為策劃大師們不可能想不到連我這種低級玩家都能想到得設定……
(PS;如作者所說,內力在游戲中的應用可以說相當廣泛,除了傳統的招式運用,還譬如治療,武俠網游中應該將傳統的紅藍替換為以金瘡葯為一類的刀傷葯和以人參和天山雪蓮為一類的內傷葯,內功的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傷,內傷的輕重又由程序判定雙方內力的高下而決定,對方內力高你一倍,那麼傷害就大,高你二分之一或者低於你,傷害就小或無。而被刀劍所傷的外傷就由金瘡葯一類的外傷葯治療,且人物會有一段時間的「殘疾期」,又譬如格擋,格擋後被造成的傷害值同樣也由雙方的內力決定,攻擊也是一樣的,輕功的續航力同樣可以和內力掛鉤,而不需要CD……經過不斷地嘗試和完善,在武俠游戲中,內力就可以完全取代裝備和葯物的作用了,同時增加了可玩性,玩家可以探索如何最大化的運用丹田中已存在的內力,而不是無盡的刷。這就看游戲開發商和策劃願不願意這么幹了……)
武俠這道菜,不是大亂燉
武俠類游戲,到底應該有個怎樣的世界觀?
《金庸群俠傳OL》、《笑傲江湖OL》、《九陰真經》之類,看名字就知道肯定是借鑒金庸先生「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小說的背景,比如《金庸群俠傳OL》中很多事件包括資料片的發布,均是按照小說裡面的內容進行。
拋開版權問題不說,這確實是一種討巧而且簡單的做法,但同時也面臨一個絕大的難題;這些小說都是武俠Fans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你照搬,沒法做成游戲,改變,怎麼改?
把郭靖、楊過做成指引任務的NPC,然後讓玩家去殺小兔子就叫「以金庸先生小說改編而成的宏大背景」了?讓雙兒、任盈盈對玩家拋幾個媚眼說一句「少俠你功夫好棒」就是「與經典紅顏結伴江湖」了?
喂,玩家不是傻子好不好?
筆者認為,武俠之所以不同於DND,是因為DND本身就是建立在桌面游戲基礎上的一套「規則」,在經過無數天才改編、擴展後,才形成今天這種方便被游戲套用的背景。
而武俠是一種文化,它不是幾個人閑談突然迸發出來的「名詞」,而是自春秋戰國時便已存在的「俠」文化(當然那時候的「俠」和今天的「俠」有所不同,以前是貶義,現今是褒義),在經過現代。近代無數藝術家再加工後形成後的一種「成人童話」,這便是兩者最大的區別。所以盡管「武俠」本身有虛擬性,但仍然應該把它放置在現實背景之上,其歷史背景,社會背景都應該盡可能有典可依,有史可據。這是武俠網游的難點,但同時也是優勢。
游戲背景不是小說,需要以游戲形式表現出來,那麼現在的武俠網游又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
很遺憾,PVP內容是現在武俠游戲中最主要的游戲內容,當然PVP沒什麼不好,電影版中的任我行也如哲人般說過「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但是……江湖就是一個純粹打鬥的平台嗎?就是因為會長老婆大人被搶怪之後發起的江湖仇殺嗎?就是一代大俠為了幾個寶箱在競技場不眠不休嗎?
實際上它還可以放進更多東西,「俠」、「義」兩字就已經是取之不盡。可惜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款作品能夠真正貫徹其中一個,不管游戲中帶有多少「俠」、「義」兩個漢字(也僅僅只是兩個「字」罷了),卻沒有絲毫的精神體現。
現在大部分武俠網游就是個大雜燴,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今天想起這個,不錯加進去,明天想起那個,不錯也加進去,加來加去就加成四不像,「關公戰秦瓊」的戲碼不斷上演,完全沒有「系統性」可言。上線就是做師門、壓鏢車,然後在不知道為什麼得門派戰中達到高潮。
這樣的結果就是無法為玩家營造一個具備黏著力的游戲背景和歸屬感,只有「峨眉的姐妹們,打禿驢啊」這種蒼白無力的刷屏吶喊。換一個游戲,還是「峨眉的姐妹們,打禿驢啊」
(PS:作者說的這一段真是既可笑又可悲的現狀,國產武俠的快餐式製作,導致了文化底蘊的不足,游戲系統的不完善,甚至是缺乏,我們可以看看魔獸世界,除去他的DND式戰斗系統,他在任務上所想表現的文化底蘊,在FB所想表現的文化底蘊在場景中想表現的文化底蘊都展示出來了,而中國特有的「俠義文化」對國人來說應該是更好體現的,甚至是非常經典的,在游戲中的任務和FB中都可以體現的,隨便舉個例子,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誓死守城,英雄帖召集江湖俠士共同保家衛國是不是俠義精神呢?那麼玩家可以不可以是江湖中的俠士,郭靖發英雄帖給你希望你能同他一起保衛國家,盡忠報國。是不是一種俠義精神呢?
同時,在攻城戰中,用輕功攀登城牆也是一個無往不利的利器了,將輕功運用至城池攻堅戰是不是加強了輕功的作用呢?為什麼國內的游戲就做不出來呢?)
作為一個玩家,筆者心中自然也由一個江湖。這個江湖應該是開放式的,即玩家可以做任何可能的事,甚至殺人放火,但這些事需要某種勢力來制約,比如官府衙門,而官府也有好有壞,某些可以施些錢財便出獄,有些你給了錢財,卻會因為行賄罪判的更久。
(PS:這點讓我想起九陰真經里的奇遇,如果老老實實的在監獄里蹲著,會不會有幾率碰見在監獄里蹲著玩的武林高手呢?)
玩家愛可以加入任何門派,不過只能學初級武功,因為門派並不等於「職業」,在武俠世界裡,所學武功即便不同,也不應該有職業之分。當然,玩家可以根據自己意願加入多個門派,但被發現後有被廢掉武功的危險。在江湖中行走,隨時都有可能碰到奇遇而學到高級武功,門派有興衰,武功也應該不斷有進步。邪惡與正義,也不應該簡單地以陣營或紅白名判斷,而是與玩家在游戲裡面的行為有直接關系。
(PS:看到這里,我就想到了劍網叄中的陣營,且不說這個陣營的背景合理不合理,就說陣營的絕對對立也是不符合江湖,不符合中國人復雜的人際關系的,就說笑傲江湖中的陣營糾葛,令狐沖也是開始對黑木崖的厭惡到最終的稍有好感,沖虛也因太極拳譜的回歸對黑木崖表示衷心的感謝。恆山在中後期的時候對黑木崖倒也不是勢不兩立,反倒和自己的同盟嵩山,華山怨隙極深。同盟內部也是互相猜忌、仇殺)
絕世神兵也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或能成就你一世英雄,也學就是萬劫不復。當然不能有「治療術」,只有懸壺濟世的「醫者」,內功可以療傷,而不是瞬間恢復戰鬥力……滿BUFF復活。
筆者這些想法實際上就是大多數武俠Fans想要的想法,我們想要的武俠世界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遠比以上復雜的多,但就算是上面所說那些簡單的設定,卻在現今的武俠網游中無一例外的全部缺失。
每個玩家心中都存在著自己對江湖的定義,而根據筆者所混跡的論壇來看,大多數玩家熱情地將自己心中的設想轉化成文字向游戲策劃說明時(有些普通玩家提出來的創意,絕對可以成為一款經典游戲的關鍵),得到的幾乎都是冷遇。
千里馬常有,伯樂卻不常見,不過也不能怪伯樂,因為現在騾子一樣跑得很是歡暢。
求求你們,別抄襲了好嗎?
當然,不管筆者再怎麼小心眼,再怎麼批判,國產網游的進步卻是毋庸置疑的。若我現在來指責世紀初那些網游畫面粗糙,那是討打。但是現在來看,我是說現在,
2009年,製作商在有能力做出突破的情況下,仍然守著舊章。
為了不冒險而繼續著溫吞做法,這恐怕是玩家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PS:同時,我也以為,這不單是游戲廠商的問題,也是國內玩家的不成熟導致的)
沒錯我們可以看到進步,畫面從2D變成3D,引擎從引進到自主研發並且表現優秀,系統從簡陋不堪到豐富多彩,這些都說明中國網游在「游戲思想」上有所進步。
從《笑傲江湖OL》到新版「笑傲江湖」,從單機版《流星蝴蝶劍》到《流星OL》,從「刀劍」到「刀劍貳」從「劍網壹」到「劍網叄」,筆者有幸看到武俠這種獨特網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但是筆者更看到一些廠商羞於啟齒的現狀。
《傳奇》火爆,是因為有爭奪沙巴克城,OK我也要有攻城戰,《奇跡》裝備華麗,升級系統也很好,OK我也搞兩件盡管不合背景的漂亮衣服放進去,而且不止華麗哦,還能鑲上各種石頭。哇!吸血,附魔應有盡有;WOW讓全民皆副本,獲取裝備方式改變了,玩家凝聚力加強了,要是我做得沒有副本,還好意思告訴人這是大作嗎?
就這樣,武俠網游無限借鑒,抄襲別人的設定,復製成功作品。(復製得還不像)或許有一天,我們的技術可以與國際持平,有能力做出一款畫面效果無與倫比的超級大作,但定會無奈的發現,游戲性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當武俠這種華人特有文化被我們自己無限制地濫用,結果還不如老外理解深刻的時候
(譬如《功夫熊貓》,別人的游戲里也不會發大火球啊,都是拳拳到肉),能說中國游戲業進步了?
筆者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裡面說有錢的不懂游戲,懂游戲的沒錢,兩者剛好能結合在一起,但可悲的事,不懂游戲的有錢人領導著懂游戲的製作者,越是就作出不倫不類的東西出來。
「在無知的地方,愚昧就是科學。」
後記:小編小時候非常喜歡看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溫瑞安,每本都沒落下。盡管後來折服在DND迷人的系統中,但還是一個有著「武俠情結」的無知青年,做著某一天打通任督二脈,一提身便能上房揭瓦,可以借鏟除惡勢力的機會搭訕美女的白日夢。
單機游戲今天不談,就說網游。
玩的第一款武俠網游是「網金」,到現在我還記得加入血刀門後在門派里說的第一句話是「諸位師兄好」,盡管這句話馬上被刷屏罵街無情地淹沒了下去,我還是在那一瞬間找到了一點「江湖」味道,於是我暗暗立下誓言,要在這片土地上揚名立萬,借鏟除惡勢力的機會搭訕美女,可惜還沒等我打通任督二脈內力大增,惡勢力便利用外掛這種邪惡利器將我打回了現實。
第二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笑網」,這款作品在當時武俠Fans里備受好評,其對《笑傲江湖》這本小說進行了就算現在看來也是非常不錯的游戲化,門派、武功、技能等等系統,都在當時遙遙領先同類游戲。
但我不得不說,「笑網」中很多亮點甚至游戲主導思想都是借鑒EQ的,由於EQ過於小眾,「笑網」讓很多沒玩過EQ的玩家眼前一亮。當然,這種借鑒並不是不好,而且「二次開發」也絕對值得稱道,只是想說明這款昔日的武俠「神作」其實也不是憑空而來,仍乃脫胎奇幻。「笑網」毀於復制BUG後,我不停地繼續尋找著心儀的武俠網游,有一段時間內,幾乎是出一款玩一款,很遺憾,沒有一款在我的硬碟上停留一周以上,可能這也和我當時硬碟太小有關系。總之,我鏟除惡勢力的理想一直沒有實現,這期間,在「自動尋路」「自動打怪」「自動拾取」全自動網游大潮下,我指揮著我的人物砍蜘蛛,打老虎,甚至有時候還有朱雀和玄武,在師門任務連續三次把我指到同一個地方殺同一種怪後,
我悲觀地想,武俠這種東西啊,也許真的不適合做成網路游戲吧。
我實在不能接受一片刀光劍影中,拿著明顯是火星科技的激光武器,再背上一對天使般的潔白翅膀,施放出一個「治療術」……
於是我告訴自己,別傻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別老想著什麼武俠網游。但是在「劍網叄」視頻出現後,我不爭氣地差點留下眼淚,那些被我用內力強制壓下去的武俠細胞就像打了嗎啡一樣活躍起來,如同吃了萬年雪蛤或者千年人參,我一下子增加了足足一甲子功力,向身邊每一位朋友宣傳著這款游戲,「看!這是梯雲縱哦,輕功!可厲害啦!」結果我現在時一名37級的萬花,跟在朋友玩的天策後面加加加……
我不想否認「劍網叄」這款代表國內頂尖製作水平的網路游戲優秀之處,但我實在是個讓人討厭的完美主義者,所以仍然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導致多年修煉的內力一下又散去了……
武俠網遊玩家是寬容的,同時也執著,我不止一次看到他們在論壇上發表著由心而發的長篇大論,有痛陳,也有褒獎,毫無回報的幾千字,憑借的就是那一腔熱血吧。我想他們和我一樣,不管多少次告誡自己武俠網游沒戲了,不要再抱有幻想了,但還是會不由自主做起那個借鏟除惡勢力機會搭訕美女的白日夢,怎麼也醒不過來。
2. 天龍八部玄難是怎麼死的 是被虛竹劈死的嗎
不是,死於丁春秋的「逍遙三笑散」。
玄難大師是少林寺達摩院首座,玄難一身神功,在武林中罕有對手。
曾參與「聚賢庄大戰」,與丐幫第六代幫主喬峰對戰,首先使成名絕技「袖裡乾坤」攻擊喬峰,喬峰打裂玄難的衣袖,使得袖裡的招式可見(其實蕭峰不打裂衣袖要勝過玄難也毫無壓力,只是與天下撕破臉之後不再給人留面子了)。
雖然沒正面破解,但是此招再也無法稱之為袖裡乾坤。玄難尷尬之下使出江湖上流傳頗廣的「太祖長拳」後,卻又被喬峰反使「太祖長拳」逐一拆解,玄難見自己所使的拳法每一招都受敵人克制,拳法一變,換作了少林派的「羅漢拳」。
因為師弟玄痛為游坦之「冰蠶毒掌」毒傷,前往「閻王敵」薛慕華府上求醫,遇到姑蘇慕容四大家臣和「函谷八友」一行人,後協助眾人力戰星宿派創派師祖「星宿老怪」丁春秋,玄難素知丁春秋周身劇毒,不敢慢打,
使出「快掌」連環快擊丁春秋,久戰後不幸拳上中毒,虛脫倒下,玄難等七僧連姑蘇慕容四大家臣和「函谷八友」一行人中了丁春秋的「化功大法」而被擄獲,遠赴聾啞門掌門人「聰辯先生」蘇星河所邀的「珍瓏」棋會。
最後中了丁春秋的「逍遙三笑散」,三笑而亡。
(2)天山雪蛤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少林寺達摩院首座果然不同凡響,只一出手,便將對方三名高手打倒。
本來是數十人圍攻喬峰的局面,玄難這一出手,餘人自覺在旁夾攻反而礙手礙腳,自然而然的逐一退下,各人團團圍住,以防喬峰逃脫,凝神觀看玄難和他決戰。
群雄都是一驚,凝神看時,原來這許多灰色的蝴蝶都是玄難的衣袖所化,轉眼向他身上看去,只見他光了一雙膀子,露出瘦骨稜稜的兩條長臂,模樣甚是難看。原來兩人內力沖激,僧袍的衣袖如何禁受得住?登時被撕得粉碎。這么一來,玄難既無衣袖,袖裡自然也就沒有「乾坤」了。
喬峰不願與少林高僧對掌鬥力,右手抓起身前那座裝有銅鏡的屏風,回臂轉腕,將屏風如盾牌般擋在身後,只聽得當的一聲大響,玄難一掌打在銅鏡之上,只震得喬峰右臂隱隱酸麻,鏡周屏風碎成數塊。喬峰借著玄難這一掌之力,向前縱出丈余。
原來丁春秋以極強內力拂出火星,玄難內力與之相當,以掌力將火星撞開後不受損傷,鄧百川和公冶乾便抵受不住。
玄難猛地里雙掌齊舞,立時向丁春秋連續擊出一十八掌,這一十八掌連環而出,左掌尚未收轉,右掌已然擊出,快速無倫,令丁春秋絕無使毒的絲毫餘暇。這少林派「快掌」果然威力極強,只逼得丁春秋不斷倒退,玄難擊出了一十八掌,丁春秋便退了一十八步。
玄難一十掌打完,雙腿鴛鴦連環,又迅捷無比的踢出了五六腿,腿影飄飄,直瞧不清他踢出的到底是左腿還是右腿。丁春秋展動身形,忽速閃避,這三十六腿堪堪避過,卻聽得拍拍兩聲,肩頭已中了兩拳,原來玄難踢到最後兩腿時,同時揮拳擊出。丁春秋避過了腿踢,終於避不開拳打。丁春秋道:「好厲害!」身子晃了兩晃。
但這時群雄打發了性,哪肯讓他從容自盡(喬峰此時已經身受重傷)?十多人一擁而上。喬峰奮起神威,右手斗然探出(左手扶著阿朱),已抓住玄寂胸口的「膻中穴」,將他身子高高舉起。眾人發一聲喊,不由自主的退開了幾步。
玄寂要穴被抓,饒是有一身高強武功,登時全身酸麻,半點動彈不得,眼見自己的咽喉離圓盾刃口不過尺許,喬峰只要左臂一推,或是右臂一送,立時便將他腦袋割了下了,不由得一聲長嘆,閉目就死。
3. 椰汁糖和紅棗同吃會不會種毒
椰汁燉雪蛤
主 料: 蛤士蟆25克,椰漿450克,清水200克,黃酒200克,紅棗50克,糖25克。
做 法: 1、將蛤士蟆洗凈,加入紅棗、黃酒、清水,上籠蒸熟。2、待蛤士蟆熟透後,洗凈。
成形:將椰漿加水、加糖煮沸後加入蛤士蟆,上籠蒸沸即可。
特 點: 入口溫潤。
雪蛤強心湯》
使用方法:雪蛤 2錢,溫開水 3碗浸泡 3小時,加龍眼乾 3錢、枸杞子 2錢,用電鍋燉煮 6小時。適應症:更年期婦女的心悸與自律神經失調。
使用時機:從秋冬天氣轉涼到初春轉熱,每日兩次,早晚餐前空腹服。
《冰糖蓮子雪蛤湯》
使用方法:雪蛤 2錢,溫開水 3碗浸泡 3小時,加冰糖 1錢蓮子 3錢用電鍋燉煮 6小時。
適應症:此方平和,適用於更年期與育齡婦女,無特殊兼加症狀的冬季普遍性保養。
使用時機:從秋冬天氣轉涼到初春轉熱,每日兩次,早晚餐前空腹服。
《粉光雪蛤湯》
材料:雪蛤 1兩,粉光、紅棗與枸杞少許,蔥、姜適量。
作法:切開雪蛤腹部,取出下半部半黃固體狀備用並去除黑色雜質。1. 泡雪蛤 - 蔥、姜煮滾放涼,放雪蛤泡發至膨脹 8倍,續撈出泡入清水約 4小時去除臭味。2. 去雜質 - 雪蛤沖洗過後,以筷子去除剩餘黑色雜質,雪蛤發泡正式完成。3. 熬湯底 - 粉光、紅棗、枸杞滾後續滾 20分鍾,即可放入雪蛤煮至滾。
療效:粉光對喉嚨及咳嗽有很好的保養效果,而雪蛤有滋陰潤肺的功效,也可以增加女性荷爾蒙,對長久咳嗽的人,有很好的保養效果。粉光的量不宜下過多,且也不要煮過久,否則易苦。
秋冬進補已經是老習俗,甜品溫補,正是時候。廣州年輕人眼下流行吃水果甜品,北京路、天河南一路上聚集了一眾甜品店,滋潤的甜品中還加入了燕窩、雪蛤、黑糯米等滋補原料,讓愛美之士趨之若鶩。
◎甜品特徵一:外冷內熱
秋日忽冷忽熱,晝夜溫差比較大,這種對氣候的靈感被師傅們應用起來,就成了冷熱混合的甜品。
雪蛤芒果椰汁黑糯米也是一款「騙人」的甜品,下面藏著煮熱的黑糯米,上面淋了椰汁,放了雪蛤、芒果,就如武俠小說裏的小龍女,外冷內熱,頗有一番神秘感。況且,芒果香甜,雪蛤、黑糯米滋補養顏,有哪位女士能夠抗拒?
紅蓮燉雪蛤
◎甜品特徵二:美容養顏
秋季進補,選補而不燥之品准沒錯。椰汁、蓮子、百合、雪蛤、燕窩,都是美容滋補品,把它們融匯一盅,從各方面去進補,也是今年潮流之一。
原只木瓜雪蛤膏或者燕窩,在甜品店裏大行其道。用夏威夷進口木瓜,配合新鮮上等的雪蛤,椰汁調味,給人的感覺特別滋潤!秋天一定要燉熱吃,上來以後挖著木瓜肉伴著雪蛤來吃,味道特別鮮甜,店員介紹說,質量好的雪蛤膏難免帶一點點腥味,水果、椰汁的濃香正好能掩蓋此味。另外,蓮子安神,紅棗補血,集中兩種葯材的紅蓮燉雪蛤也是針對女士而設的。
1. 荸薺雪蛤羹
配方:荸薺100克 雪蛤羔10克 薑片2片 冰糖20克
製作:
1.把荸薺洗凈,去皮,切碎;雪蛤羔用溫水發透、發脹,去黑仔及筋膜;冰糖打碎,待用。
2.把發好的雪蛤放入燉杯內,加入薑汁,水100毫升,用文火煮25分鍾,除去臊味,瀝於水份。
3.把荸薺、雪蛤羔同放燉杯內,加清水200毫升,放入冰糖,煎煮2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一杯。
功效:補虛損,利濕熱,解熱毒。黃疸型肝炎患者食用。
2. 自製木瓜燉雪蛤
下次決定按書上的方法做雪蛤大參湯,嘻嘻
我是先把小盅里放了雪蛤,再放了涼水和奶粉,我看網上有說放牛奶或者椰奶,椰奶沒買到,懶得買液體牛奶,反正家裡還有很多雀巢的高鈣高鐵沒喝,就這樣弄,因為雪蛤很腥氣,所以切了兩小片姜,然後一在蒸鍋的下面一格(就是蒸鍋放水的一格里放上小燉盅),文火蒸,沸 了之後,再把蒸鍋上放一格,把木瓜放二樓上個水汽(因為木瓜本身很軟,怕蒸太久爛了,就最後放)
其實很多網站上說是把木瓜切開做木瓜盅,中間的籽挖了放雪蛤,再淋上牛奶,這樣是比較好看,但我買的木瓜很小,切成木瓜盅裝不了什麼東西,就決定一起煮
我先去各個網站查了下怎麼弄,下午去圖書大世界也看了下一些潤肺食譜上關於雪蛤的做法,然後回來自己決定這么做,哈哈
最開始用涼水發雪蛤時候,雪蛤是很腥的,現在一點腥都沒有,雪蛤很滑很q,木瓜牛奶很香,我最開始想吃很腥又想到是林蛙輸卵管上的脂肪是不是很惡心,其實吃起來很滑爽,嘻嘻
這個是135一袋的50克
我就取了那幾顆,不過這個發也沒發多大,所以這個應該不是很好,不過想想不到三塊一克的雪蛤,你想買多好啊
那個木瓜是7塊一斤,好像是五塊多
牛奶家裡的,不要錢
就是滿費煤氣的,因為書上說最開始要文火燉,慢慢滲透,所以我覺得噸什麼湯啊葯膳啊還是生爐子劃算
我還買了包貴點的是150塊25克,等東西到了,我來比比是不是貴的好些。看發頭大不大。
那個賣雪蛤的說,一般葯店裡賣的是干雪蛤,為了保存久,是用射線照了的,所以可以放很久,但營養成分不夠,這不是干貨,所以要保鮮,放冰箱
而且我想想葯店裡的材料都要放多久才賣出去啊,而且中間商利潤又大,一般葯店現在差不多100塊10克呢,偶這些都直接在淘寶上找那些吉林東三省有林蛙的小城市的人賣的,原產地的東西應該新鮮吧,而且這個價格我覺得可以接受哦
富人吃燕窩養顏,窮人就吃吃雪蛤養顏吧,吼吼。
3. 雪蛤豆腐盞
材料與製作:選用自製冷水鹽鹵山水豆腐,長白山的雪蛤、鮑汁、火腿蓉、蔥白等,用精緻的小盅放入材料造型、調味,蒸熟即可。
點評:材料精選,製作簡單,關鍵把握蒸煮的時間,不宜過火,保持嫩滑而鮮香,原汁原味。低廉的豆腐與昂貴的雪蛤結合,把雪蛤的食療導入菜中,令該菜具有滋陰補腎、養顏的功效。
4. 養顏雪蛤
★菜名:養顏雪蛤
★菜系:粵菜
★秋季進補菜餚:秋天主要推出的是雪蛤膏製成的一系列滋補菜品,包括冰糖紅棗燉雪蛤、杏汁燉雪蛤、紅燒雪蛤等。
★進補效果:這一系列菜餚的主要功效是美容養顏,強身健體,補血活絡,對於病後虛弱、身體消瘦以及神經衰弱有特殊的治療作用。男女老少皆宜。
★原料特點:雪蛤膏又名蛤士蟆油,是一種名貴補品。雪蛤主要產自中國東北,蛤士蟆是一種蛙,它在10月上旬,天氣變冷,便開始冬眠;它耐寒能力強,即使在-20℃的低溫下四肢都已經凍硬,只要胸腹部沒有凍實,放在溫水中就會蘇醒。雪蛤膏來自於蛤士蟆卵巢以及輸卵管上的脂肪。
★製作特點:冰糖紅棗燉雪蛤只需要兩顆紅棗即可。
★口味特點:冰糖紅棗燉雪蛤、杏汁燉雪蛤都是甜品;紅燒雪蛤是鹹味的。
5. 椰汁雪蛤
色澤晶瑩的雪蛤配以奶白的椰汁,甜而不膩,補而不躁,不僅口味獨特,並且還有滋陰養顏、益氣養血的功效。
主料:雪蛤干少許、紅豆一勺。
配料:冰糖若干,椰汁適量,生薑兩片。
做法:先把雪蛤干放在水中浸泡,加兩片生薑去味,約一個小時即發脹完成,變成透明的絮狀物。撿去其中黑色的筋膜,用清水漂凈後,盛入燉盅里,加冰糖和椰汁,用大火隔水燉半小時。吃的時候調入蘆薈蜜,再舀一勺紅豆進去,便是一道可口的甜品,冷藏後味道更好。
6. 幾種木瓜燉雪蛤
做這個不簡單啊!一般雪蛤下鍋之前都要浸泡好幾個小時呢!每次不要拿太多!因為泡水後會漲很大!~如果一個人吃,只要拿一小粒出來泡就好了!一般等級在中等偏上的雪蛤,都要浸泡一個晚上!如果第二天早上做的話,前一天晚上就要泡水了!
雪蛤可以和銀耳或木瓜一起燉~如果搭配銀耳,就一起下鍋燉!我家都是用紫砂鍋燉出來的!如果是和木瓜一起燉,就先把 雪蛤放鍋里燉至小沸騰的狀態,再放入木瓜(切成小塊狀)~再次沸騰,加入冰糖就可以了!一定要使用冰糖,而且要在吃的時候放!如果把冰糖一起放進去,雪蛤滋補清熱的作用就減退了!用白砂糖容易胖,太甜雪蛤一定要趁熱吃!涼了味道很腥~很不好!而且如果胃不好的話,吃涼的容易胃疼。
如果要做像酒店裡的那種半隻的木瓜雪蛤,就要把木瓜橫向對半剖開,去籽,把浸泡好的雪蛤放入木瓜里,放進蒸鍋里蒸!不過這個難度比較高!建議還是放在紫沙鍋里燉,比較方便,味道很正。
1) 調理葯膳豐腴佳人篇——木瓜燉雪蛤
雪蛤是一種珍貴的美味食品,它生長在吉林省長白山天池,是古代宮廷御用珍品。雪蛤不但老幼皆宜,對於女性更有養顏美容、豐胸健體的功效。
木瓜是炎炎夏日的美味珍果,它氣味香馥,口感甘美,有健脾醒胃、清暑消渴、疏肝化郁的功效。夏日裡品嘗一道木瓜燉雪蛤,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補充了營養,美好的滋味盡在不言中......
做法:雪蛤兩個發四小時以上,除去黑膜,瀝干水,木瓜切開頂部,挖去黑籽,適當挖去一些瓜肉,放入雪蛤、幾片姜、冰糖幾粒,蓋上頂,隔水燉一個小時以上.
2)木瓜燉雪蛤製作:
1、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備用;
2、雪蛤(南北干貨店裡有售)在乾的時候,先用剪刀剪去黑頭,洗凈;
3、發雪蛤。高壓鍋內放適量清水和幾片生薑,再將雪蛤放入燉煮,燒到高壓鍋冒汽後,再煮幾分鍾;
4、將發好的雪蛤,以及切成塊的木瓜、適量冰糖放入鍋中大火煮開,期間加少量冷水入鍋攪拌,再文火燜約5分鍾即可。
提示:木瓜燉雪蛤一次可多做些,放入冰箱保存。需吃時,用碗盛些,再微波爐內轉熱即可食用;木瓜燉雪蛤不宜做得太稠,一鍋東西應該看上去很透明,木瓜是木瓜,雪蛤是雪蛤。此燉品養顏、滋潤。
3) 養顏滋陰的木瓜燉雪蛤
材料: 木瓜一個雪蛤膏,鮮奶,水,冰糖
作法:
1. 將雪蛤浸泡6至8小時,除去黑色雜質,生薑刨皮切片
2. 將除去雜質的雪蛤連同薑片一起放入鍋中飛水,煮沸後撈起,倒掉水和薑片
3. 木瓜冼干凈外皮,切出2/5作蓋,挖出核和瓤
4. 冰糖和水一起煲溶,然後放入雪蛤膏煲半小時
5. 加入鮮奶,挖出的木瓜瓤,滾後全部注入木瓜盅內,加蓋,用牙簽插實木瓜蓋,隔水燉15分鍾即可。
椰汁雪蛤2006-3-30 13:29:16
椰汁雪蛤
友人自長春歸,贈她以上佳的雪蛤干。色澤晶瑩的雪蛤配以奶白的椰汁,甜而不膩,補而不躁,不僅口味獨特,並且還有滋陰養顏、益氣養血的功效。
主料:雪蛤干少許、紅豆一勺。
配料:冰糖若干,椰汁適量,生薑兩片。
做法:先把雪蛤干放在水中浸泡,加兩片生薑去味,約一個小時即發脹完成,變成透明的絮狀物。撿去其中黑色的筋膜,用清水漂凈後,盛入燉盅里,加冰糖和椰汁,用大火隔水燉半小時。吃的時候調入蘆薈蜜,再舀一勺紅豆進去,便是一道可口的甜品,冷藏後味道更好。
1. 紅茶是一個好東西,在泡發蒸好雪蛤之前加入紅茶,最好是自己泡的紅茶,紅茶濃郁的香味能夠遮蓋雪蛤的腥味,而且不破壞雪蛤營養。如果自己懶得泡,也可以選擇統一阿什麼的瓶裝的紅茶效果也不錯。
2. 香橙是另一個好東西,和上面做法一樣,吃之前加入香橙汁,最好是自己榨出來的。
3. 姜也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姜是辛辣的,所以我不推薦這種方法,會破壞雪蛤本身溫和的效果。但是如果實在受不了可以試試。如果實在受不了腥味,可以在泡雪蛤的時候加入姜,還可以在蒸的時候放入薑片。
對於女性來說,應該每天服1.5~2g左右的雪蛤,年輕的mm一天吃1g左右就夠了,老人每天服7~8g左右
紅椰子燉雪蛤膏
雪蛤膏先用水泡開,洗凈,加入少許薑片煮開,撈起濾干。 將濾乾的雪蛤膏加入清水燉3小時。 把紅椰子蓋破開,倒出一些椰汁,再加入燉好的雪蛤膏和冰糖,即可食用。
【銀耳雪蛤湯】
材料:
枸杞10克、甘草3克、陳皮3克、泡發雪蛤膏200克、白木耳3-4朵,冰糖適量。
製法:
1、雪蛤膏以水浸泡一夜,至其膨脹成半透明狀,將表面的黑膜及雜質挑除,洗凈,瀝干水分,白木耳洗凈,泡軟,將蒂摘除,並摘成小朵。
2、陳皮以水泡軟,將內面的白膜刮除,否則煮出的湯汁會苦。
3、鍋內放入6杯水,放入雪蛤膏,再加入陳皮及甘草,以小火煮約30分鍾後,加入白木耳及枸杞,繼續再煮20分鍾,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放入冰箱冷藏後食用味道更佳。
功效:
降火氣,祛痰,增強記憶力,是美人經常服用的養生駐顏甜品
4. 很多小說中冰蟾雪蟾有解毒奇效,有事實嗎
冰蟾雪蛤的解毒和增進功力的奇效是許多武俠小說中虛擬出來的,現實中不存在的,且也不存在有冰蟾這一個物種,雪蛤則有滋補顏這一作用.
雪蛤
林蛙是生長於中國東北長白山林區的一種珍貴蛙種,而雪蛤是林蛙中的雌蛙體內的輸卵管,"雪蛤"是在中葯學上對雌蛙輸卵管的一種稱呼, 由於其冬天在雪地下冬眠100多天(從每年11月初到次年4月初)故稱「雪蛤」。
雪蛤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獨特的生長環境和頑強的生命力。鍾毓靈秀的長白山賦予雪蛤天地之精華,嚴冬酷寒的自然環境造就雪蛤極強的生命力。所以,雪蛤有自然界「生命力之冠」之稱。每年的秋季,正是雪蛤儲存能量准備冬眠的時候,也是雪蛤生命力最強之時,尤其是雌林蛙的輸卵管(雪蛤)更是聚集了來年繁殖後代的所有營養,此時的雪蛤,其滋補功能更是無與倫比。
實際上,雪蛤作為養顏補品的功效已廣為人知。其性味咸平,不燥不火,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各種微量元素和少量有益人體的激素,尤其適合作為日常滋補之品,它含有動物性激素,可以均衡的補充人體性激素,其性激素比例(雌二醇:149.5, 孕酮:19.3, 睾酮:49)與人體(女性)最佳狀態時的比例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