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是禁書
① 寫武俠小說的為什麼大都是香港人
以前大陸的家長都認為認為武俠小說是害人的東西,不讓小孩看,當年還珠樓主寫的蜀山劍俠傳,基本上是禁書。所以金庸黃易梁羽生古龍溫瑞安個個都不是大陸人,那時候在大陸寫書就是餓死的下場。再一個香港一直都比較開放,思想比較活躍,對傳統文化保護的也比較好。如果沒有以上的條件,就不能夠解釋樓主的問題。望採納!
② 盜版書、禁書,書商暴利黑歷史
揭秘二渠道:盜版書商的黃金年代
讓我們一起探索那個年代的秘辛,盡管有些觸及敏感,但事實不容忽視。在信息尚未如今天這般便捷的70、80、90年代,盜版書籍像暗流涌動的潮流,悄然改變了出版歷史,同時也滋養了一批書商的財富傳奇。
起源於小報與雜志的繁榮
80年代,每張4開小報的成本僅3、4分錢,售價卻高達1角。小小的紙張蘊含著巨大誘惑,印刷者只需賣出100萬份,就能成為「萬元戶」。在文化生活匱乏的時期,小報上充斥著香艷故事和刪減內容,這為書商們打開了財富之門。隨後,他們與雜志界合作,書商提供資金,雜志提供內容,共同將「陽春白雪」轉變為更接地氣的讀物,封面的色彩與內容提要都成為吸引眼球的利器。
書刊號交易與盜版書的誕生
在與出版社的交易中,書商們通過賄賂和篡改,讓「違規」書籍得以出版。他們甚至能多印數倍,這些額外的非法收益無需與任何人分享。非法書商更進一步,偽造書號,將港台文學作品如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通過簡體字和橫版印刷,以高價發行,其中《射鵰英雄傳》的盜版風潮更是讓一些書商一夜暴富。
禁忌的邊緣:禁書與灰色地帶
從禁書到翻譯作品,書商們的觸角無處不在。他們印刷《玫瑰夢》等作品,盡管面臨法律風險,但利潤之大令人咋舌。禁書的陰影下,他們依然膽大妄為,甚至重新印製早已被封禁的書籍,為了銷量,不惜篡改內容和封面。
監管與打擊下的掙扎與延續
盡管市場監管日益嚴厲,八九十年代的掃黃打非行動頻繁,但盜版書商並未因此偃旗息鼓。直到21世紀初,盜版《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現,雖令人擔憂,但也顯示出其頑強的生命力。隨著電商的崛起,盜版書的流通方式發生了轉變,似乎找到了新的藏身之處。
歷史的回響:二渠道的落幕與啟示
盡管盜版書商的黃金時代已逝,但這段歷史揭示了商業與法律之間的灰色地帶。如今,盡管監管更嚴,但非法出版物依然存在,提醒我們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期待更加健康的圖書市場,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每一本書的正版之路。
③ 你是怎麼看待倪匡這個作家
衛斯理系列還挺有意思的,武俠作品風格也不錯。想像力很不錯,講故事的節奏把握也很好。
只是文中時時流露出的對政治的那種鄙視很令人反感,特別是常常借主人公之口宣稱自己是多麼的特立獨行不插手政治,又有多麼討厭政治人物,可是一方面在鄙視文中的大陸的政治人物的同時,一方面又在洋洋自得自己的特權——比如衛斯理的那個莫明其妙的國際刑警的證件,各大國小國一律通行無阻。
後期的作品裡衛斯理給人的感覺更是拖沓老邁,人物的果斷剛毅漸漸消失了,而是顯得狂妄自大,對來求助的人一律不假辭色,而後又剋制不住好奇心反過來找人家,還沒白素有魅力呢。
還是早期的衛斯理好看。
至於高達原振俠什麼的,149情節太多,基本上我是討厭看到這種YY過頭的情節,所以不評價了。
④ 香港和台灣的武俠小說家,哪個地方的比較多
貌似台灣吧,幾千口子指望這個混飯吃呢。但真正出名的也就古龍。香港的話想對輿論自由點,金庸、梁羽生啥的都大紅大紫的。有段時間台灣還將金庸的某些書給列為禁書,貌似那個時期咱們也把它給禁了。但有一點是,台灣的那些作家寫的,很多都不怎麼受讀者喜歡,可能太過流水賬了。不想金庸、古龍、梁羽生那樣,掀起華語圈武俠浪潮。
⑤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越女劍》。
這些作品初於報刊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為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為暢銷。其作品大量並多次由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和電影。
陳世驤曾說:「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一人而已。」
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展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為「俠之大者」。
(5)武俠小說是禁書擴展閱讀:
金學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說,倪匡乃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專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當台灣遠流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隨著台灣解嚴,一直被認定為禁書的金庸小說隨之出版。在1980年,遠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
當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