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龍武俠小說知乎
❶ 當年武俠小說群里那群囂張的「寫手」現下如何了
我一開始在想你以前是不是和他們有矛盾,後來我想清楚了,你恰恰跟他們沒矛盾,單純是看不慣他們——好吧,當時我也看不慣他們。
我看不慣的點可能跟你不同,我看不慣的就是,寫著名為「武俠」的東西,實際卻是各種人情世故的商業互吹,弄小圈子,率意攻擊他人,像極了武俠小說里的兩個人物,一個是金庸《笑傲江湖》的岳不群,一個是古龍《絕代雙驕》的江別鶴。
你說的,故意拿金庸片段貼出來的,已經發生過好幾起了,我朋友也試過,他當時年紀就30+了,還偷偷跟我說,不用跟他們計較,差不多就得了。
你說的知乎里的我沒見過,不過我見過豆瓣里一個熟悉的作品,《忘情箭》,作者不過不是那個什麼半仙了,但是看書評好像又是,看了下文章,發現是的,但下面吹牛刷分的太多,這些小說幾斤幾兩我是清楚的,下面評分的,只有一個是說實話的,我便再加了一句實話。
主要是太明顯了,三個長評,只看過這么一部小說,太假了,以前就知道《天下刀宗》請水軍,但好歹《天下刀宗》本身水平還是有點的,請水軍的確太難看了,這篇……我不想多說。
至於這些人現在如何,我不知道,但肯定的是,絕對混得不好,當時這些人的特點就是喜歡像你說的貼文PK,一點營養價值都沒有,三弦《天之下》都寫好九卷了,他們還在圈子裡故步自封。
不過你根本不需要跟他們計較,我覺得你可以刪掉你的提問,跟他們計較毫無意義,浪費時間。
我回答這個問題,是回憶起當時這群人,我當時也是很年輕啊,現在的那些武俠群,我全部退光了,因為我覺得,這些武俠群里的理念,太落後了,對我武俠小說創作一點用都沒有!
扯了那麼多,對了,扯扯自己寫的武俠小說。
我知道現在的人都喜歡寫得很宏大,我也喜歡,可他們的設定一點都不宏大,江湖上不是八大門派+幾個幫派+所謂的XX教,就是類似於兵器譜的排名,一點也不現實。
對於世界觀的設定,一是中央政權設定,我對中央政治的核心人物全部都精細的設定,二是行政區域劃分,三是門派分布設置,門派和行政區域劃分又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像我自己的小說,頂尖門派分為四大門派,一流門派又有八個,二流門派有二十個,這樣二流以上的門派就有32個,還有三流、四流這些不入流的門派,江湖門派合計有百來個!武林世家有九大武林世家,沒有一家是復姓的,談到姓,我特意查了很多資料,每個姓氏的來源,與地區分布,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古代遷徙較少,有些姓在某些地區根本不會存在!然後有各種數不清的小武林世家。幫派類型的有六大幫派,而且每個幫派都是有生意收入的,有自己的營當,而不像很多小說,不知道怎麼營業下去養活自己的幫眾!幫派存在的意義絕對不是爭霸武林,或者丐幫那種義薄雲天,假的!幫派就是利益的聚合體!我設定的六個幫派,與其叫幫派,不如叫六大生意,恰好有一群武人組織起來的生意組織罷了!當然,也有小幫派,但是小幫也好大幫也罷,本質都是生意!還有各類特殊性質的門派(比如鑄劍的門派,外來的門派),還有大門派的各類支派等等!每個門派、世家、幫派,都需要生存!生存乃是第一要素,而不是行(裝)俠(比)!而鏢局,很多小說里的鏢局我都很無語,我的鏢局完全按地域分布,各種小鏢局,以及最大的八大鏢局!
中國人很多,中國幫派無數,我不知道為什麼一些看似宏大的武俠小說,就那麼幾個幫派,都死絕了不成?
而且設定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我專門查了資料,對照歷史,雖然不少門派是自己編的,不過也有很多是有歷史原型的,我就需要一種以假亂真的歷史錯亂感!而且很多小說里的門派,大門派因為現實太有名,比如少林大家都知道河南嵩山,武當大家都知道湖北武當山,但是一些小門小派,地處何方,卻沒說清楚,我都至少精確到府(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有些甚至精確到某座山之類的,絕對不是嵩山、華山、武當山這種有名氣的山,很多時候默默無聞的一座山,默默無聞的門派,我也要精細地寫!
我寫的當然不僅僅是世界觀的宏大,這些對我而言,是小道,我說了,「生存是第一要素」!不管什麼小說,奇幻小說,科幻小說,恐怖小說,歷史小說,大部分人,哪怕是龍套,追求的不過是生存,對於高高在上的主角團隊,生存因為太難得所以不當什麼,就好像有錢人,有錢了自然不覺得錢算什麼,可是對於普通人呢?重症卻看不起病的窮人,對於他們而言,生存不重要?錢不重要?我要面對的是一個世界!我要拯救的是萬世之民!這才是我要寫的武俠小說!而不是現在各種表面行俠仗義、實際不過滿足自己江湖大俠癮的爽文性質小說!
❷ 怎麼評價古龍小說《流星蝴蝶劍》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8476528/answer/723156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一本古龍小說就是《流星·蝴蝶·劍》
第一次看的時候,在高一,看到深夜三才睡,當時還沒看完,腦里不停地思考著整個劇情的發展。思考著是誰在背叛老伯。深深地認為這是一本極好的懸疑小說。
第二次看是在高三,備考無聊,生活煩悶時看的這本書,沒有過多的打鬥場景,沒有華麗的招式,所有的武功只有一個字——快。簡單的一個場面,但經過古龍的筆墨出來的場景又分外的吸引人,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打鬥場面的緊張,讓煩悶的生活註上一股熱血。
第三次看這本書是在大二,那時候剛當學生組織的部長,一瞬間整個人都有種習慣不來的感覺,不知道如何去管理人,如何去帶好師弟師妹們,所以才無意間的捧起這本書來再看一遍,不一樣的心境,看到不一樣的故事,沒有了第一次的新鮮,也沒有了第二次的熱血,靜靜地在看,細嚼慢咽,足足看了兩周,猶如在品一杯老酒,又如同再與一位老朋友煮茶聊人生,盡是看透了不點透的言論。很喜歡裡面的老伯,不同當代大多小說的主角那樣的無敵,那樣的神話。
老伯就是老伯,一個人,一個有智慧的長者,言語之間無不透露著一種歷經滄桑的智慧,又無處不體現他那種身為父親的人性,身為朋友的人性。一個亦師亦友的存在。
或許本人在某些方面在老伯身上找到了共鳴,很喜歡交朋友,朋友的事就是我的事,但在內心上又知道,真心的朋友真的不多。
看完這本書,由最初的懸疑,武俠,到最後的哲學,人生,有最初的過路人,到朋友。不像現在一些網文,哪怕用第一人稱寫的網文,都有種旁觀者的感覺。或者說,像是個局外人。而古龍先生總能讓某個情節完美的扣在了我的身上,彷彿這不是小說,而是人生。
後記:後來也拜讀了古龍先生的其他小說,看過不同人寫的書評,更因為古龍二字買過陳令孤先生的《古龍的江湖》。總得感覺,古龍先生在武俠方面確實不如金庸那樣的宏達,人物也沒有金庸那樣的完美。或者正是因為古龍先生中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每個人都有人格的陰暗面,才顯得小說中的角色那麼的真實。所以每次抱著拜讀的心態去看古龍先生的作品,最終都有一種與老朋友聊天的感覺。如此的平實,又如此的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