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戰力越來越弱
❶ 在金庸的小說里為何年代越靠後人物的武功越差
在武術的世界裡,功夫是不可避免的衰落。
在幾乎所有的武術套路中,早期功夫的來源主要有兩種
一是古人模仿動物的形態;二是來自戰場的精練,是古樸的古樸,這與古書中的聖騎士的英雄是一致的。
總結:在這種趨勢下,平均功力的下降必然是武術世界。這在金庸的作品中很明顯。當然,偶爾會突然發現華盛頓奇才的前輩們的秘密或事情出現了,但並沒有改變整體的趨勢。畢竟,功夫的未來沒有找到玄,太陽的生物鹼,或者期待有人突然意識到太極拳的這種偶然性。
❷ 為啥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隨著年代的推移逐漸衰落
金庸老先生不僅是一位寫小說的能手,同時對於歷史也相當的有研究。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中,不僅有著明顯的年代層次感,就連武學也如同真實的歷史一般,慢慢隨著年代的推移而衰落。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的武功都慢慢失傳;加上科技的發展,使得武功被人們重視的程度也越來越低。
除此之外還因為真實的歷史原因,為了讓小說更加的精彩,讓人無可挑剔。在角色武功的設定上,也應該遵循歷史的真實情況,所以武功也就沒落了。
❸ 金庸武俠中有哪些高開低走的角色這四位越戰越弱
大部分武俠小說的主角人物都是低開高走,例如郭靖、楊過、張無忌、令狐沖等,越到後期越厲害。但也有很多角色是高開低走,一開場便盛氣凌人,但越打越弱,到了最後已經不值一提了。雖然會讓人有大跌眼鏡的感覺,但他們也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畢竟綠葉和紅花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拿金庸武俠為例,為大家介紹四位高開低走的角色,看看他們在劇中是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1慕容復
慕容復未出場前,書中就對他做了大量鋪墊,江湖青年才俊;王語嫣崇拜的表哥;和蕭峰並列南慕容。慕容復的正式出場確實也沒讓人失望,幫助阿朱和段譽救了丐幫群豪,看似有勇有謀,重情重義。某版電視劇中,慕容復化作的西夏高手還和蕭峰打成了平手。可是後來隨著眾多高手出場,慕容復的武功讓人大跌眼鏡,在少室山被蕭峰一招擒住,面對鳩摩智也是被秒的份。按照慕容復和段延慶評級的話,慕容復也要排在二十名開外,只能算是一流高手。
2餘滄海
笑傲江湖余滄海可以說是第一個正式出場的高手,確實表現的神秘莫測。青城派開局就團滅了福威鏢局,而且殺人不留聲,還在林家門外劃了一道「血線」,越過者必死,當真是血腥又恐怖。而且林家被殺的人外表看不出來,只是內臟被震碎,這在其他小說中,也只有高手才能做到,所以大家都認為余滄海絕對是個大boss。不過後期岳不群等人出場之後,原來余滄海只是一般高手,甚至連一流都達不到。
3謝遜
謝遜的出場可謂是驚天動地,高深莫測。謝遜在王盤山奪刀時,用獅子吼震暈了幾十人,這在其它小說也不常見,而且謝遜奪走屠龍刀,犯下十幾條大案,連武當派的張翠山都敢劫持。並且在此後的情節里,謝遜的所言所語,以及張翠山對他的接近張三豐的評價,都讓人感覺謝遜是大反派。但是後期才知道,謝遜不是頭號大反派,比他武功高的很多,和他平級的也不少,謝遜也就是一流高手水平。
4丘處機
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一出場,那種聲勢,那種踏雪無痕的高深輕功,確實很拉風。而且不久後,丘處機一人打江南七怪,再加上書中旁白對丘處機的各種吹捧,真的感覺丘處機是絕頂高手的人物。但是後來才知道,真正的絕頂高手是華山五絕,丘處機連黃葯師的弟子梅超風也打不過,丘處機的武功也是一般化。
❹ 金庸武俠小說的武力值為什麼會越往後越低
相信我,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它不成立的。
作為一個作者,他如何描寫一個人強大?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描寫他出手的戰績或者事跡,所以我們可以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二張很強、《天龍八部》的掃地僧很強。但是這只是縱向對比,橫向對比怎麼辦?這時候就要看具體描寫,比較常見的,就是看個人所造成的物理傷害或者打擊范圍等等可以量化的東西,或者是從描寫的玄奇程度來定義強弱。而描寫的玄奇程度,是跟想像力有關的,
而所謂「年代越近武功越低」,不過是【寫作順序】和【想像力增加】兩個因素相結合而帶來的誤判斷。
很簡單,列舉事實就能看出來。
金老爺子影響比較大的,當屬三部曲、《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幾個長篇,《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這兩個二十回的影響力就相對小一些。它們的時代順序是這樣的——《天龍八部》,北宋;《射鵰英雄傳》,南宋;《神鵰俠侶》,宋末元初;《倚天屠龍記》,元末明初;《笑傲江湖》,明中;《碧血劍》,明末清初;《鹿鼎記》,康熙時代;《書劍恩仇錄》,乾隆時代。
「武學退步論」的擁躉者是這樣認為的:《天龍八部》里北冥功、小無相功等等各種神功層出不窮,斗轉星移可以化解從山崖上往下跳的人,遠程打擊屢見不鮮;雙雕里,六脈神劍失傳,一陽指這種垃圾都能成五絕的招牌功夫;《倚天屠龍記》里,史火龍練降龍掌只練到十二掌就內力不濟癱瘓了,就這水平都能說是一流高手,乾坤大挪移只能「百尺高塔任迴翔」,比斗轉星移差多了;《笑傲江湖》都不練內功只練劍術,內力一個比一個差,毫無內力的令狐沖只憑招數都能橫行天下,北冥功的殘缺劣化版吸星大法都能讓人走上人生巔峰;《碧血劍》歸辛樹雖然強,但也不是沒人能抗衡,而公認水平最低的《鹿鼎記》時代,暮年的歸辛樹都沒人管得了;《書劍恩仇錄》會點穴居然就成了高手的代表,而在北宋,阿朱都會點穴。「扮含物退步論」基本成型。
對,看上去是很嚴密的論證。可實際上真是如此嗎?我們來看它們的成書先後順序分別是《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廳液雕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以第十本《天龍八部》為分界點的話,前十本大概是寫了五個故事,一個在清朝的《書》,一個在明末的《碧》,一個開頭在南宋但是時間跨度跨越近二百年的《射》《神》《倚》,一個北宋的《天》,一個清朝的《雪》《飛》(雖然跟書劍有聯系,但跟三部曲比起來相對獨立)。這個趨勢一看就很明顯了——故事發生的年代越來越早。
而且從成書時間看,想像力是逐漸增加的。寫《書》因為想像力並不奔放的關系,會點穴就是高手;《碧》里出現了左右互搏和凌波微步的雛形(神行百變);《射》里左右互搏術成型,但九陰只是增長內力,跟全真心法並無不同,換句話說,內力還沒有屬性,否則按照張無忌「九陰真經內力至陰」的說法,佛門的一燈絕對是練不了九陰的;《神》里內功開始有屬性描述,比如玉女心經「正練至陰逆練至陽」;《倚》里通過肢體接觸牽引對方的乾坤大挪移出現,出現了「百尺高塔任迴翔」,而老飢且內力明確有了陰陽屬性,比如周芷若要學九陽的時候小張表示「忽覺她體內有一股陰寒的阻力,跟他送過去的九陽真氣相激相抗」和「我這九陽神功是純粹陽剛的內功,你現下所習的峨嵋派內功,走的卻純是陰柔路子」;《天》里凌波微步成型,少林至寶易筋經出現,內力開始外放,斗轉星移已經可以凌空反擊,出現了「救跳崖虛竹」事件,想像力達於巔峰。由於故事越來越早、想像力越來越豐富,所以都說天龍強。
看武功的強弱主要取決於描寫,而描寫是需要想像力的。故事寫得越來越早,想像力越來越豐富,也就僅此而已了。
這點從內功的描寫也看得出來,郭靖練的時候九陰不過就是一門增長內力的內功,其他什麼效果都沒有。張無忌練九陽之後就天天出手附帶九陽真力的屬性傷害,碰見峨嵋九陽功還來一個江河入海水乳交融,捎帶提升防禦,但總體來說還是以提升內力為主。段譽練的北冥吸人內力,鳩摩智的小無相功堪比武功模擬器,童姥獨尊功三十年返老還童一次,這些內功的重點已經不是增長內力了,而是被附加的各種效果。再往後狄雲的內功並非修煉神照功而來,而是通脈,神照功的功能就是死而復生。左冷禪的寒冰真氣更是除了陰陽之外還附帶凍傷效果,這已經是實打實的物理傷害了。甚至用九陰真經本身來對比,周芷若練了之後體內有一股「陰寒內力」,而當年郭靖修煉的、五絕你爭我奪的九陰真經並沒有這個描述,甚至郭靖練完了還能再學剛猛的降龍掌。就算在《神鵰俠侶》里,郭靖的九陰也不過是讓他從「至剛中生出至柔的妙用」,跟「陰」也是完全不沾邊兒。
甚至我可以論證武功是越來越強——《天龍八部》段正淳也算是數得著的高手,然而一陽指力無法射到三尺之外,到了《倚天屠龍記》中,萬安寺之後的蛛兒都能以指風攔住靜玄;《天龍八部》中段譽六脈神劍的打擊范圍是一丈,這還是開了幾百年內力的掛才達到的效果,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而《神鵰俠侶》里一燈的一陽指也能達到一丈的攻擊距離,金輪法王同樣可以隔著一丈跟一燈「遙遙相擊」,到了清代的《連城訣》,沒學過什麼凌空打擊的狄雲憑掌力直接打落半空中的鳥,這個攻擊距離又豈止區區一丈?《神鵰俠侶》里丘處機說以一燈的指力未必能在木材上刻字,金輪法王十層龍象一拳擊出力近千斤,然而《笑傲江湖》武功並不頂尖的解風在木柱上刻字毫無壓力,《鹿鼎記》武功偏下的多隆渾身也是千斤之力;《天龍八部》里沒有人能一躍五丈,但是在《書劍恩仇錄》里,武功排不上號的李沅芷在三潭映月的石墩上跳來跳去,這距離得幾個五丈?《笑傲江湖》里對於點穴的評價是「穴道被封之舉,原只見於第二三流武林人物動手之時,高手過招,決不使用這一類平庸招式」,而《天龍八部》、雙雕里這些指法,有幾個不是點穴拿穴的功夫?五絕的一陽指、蘭花拂穴手這些功夫放在《笑傲江湖》里那就是第二三流的水平。
所以,這些描寫只在各自的體系中才有效果,而根據這些描寫跨書比較得出的所謂的「武功退步論」,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