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俠小說 » 楊妙真武俠小說

楊妙真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5-01-27 16:48:44

㈠ 關於新版的金庸小說

(1)書劍,碧血之改動

改動一: 刪改情節豐富人物
能夠克服舊有武俠小說人物單薄、觀念狹隘的缺點,是金庸小說獲得人們好評的一
大因素。和金庸後期作品相比,《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在人物和觀念上都有很多
不足,這次金庸的改動主要是通過對情節的改動,使兩部小說中的人物更加豐滿。

在新版《書劍恩仇錄》中,新增加了結尾部分「魂歸何處」。增加了陳家洛在香香
公主死後悲痛自責,不能自已,霍青桐深為憂慮,托阿凡提前往勸導,並稱如他自殺,
自己也將隨他同赴九泉,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會等情節。通過這樣的改動,使
得原先為了「大業」而犧牲愛人性命的陳家洛的人性化色彩進一步加強。

在新版《碧血劍》中,袁承志也不像以前那樣對愛情非常專一,而是變得搖擺不定
,作者著力描寫袁承志對阿九的矛盾心理,以期表現一種「為愛受傷」的感覺。在新版
中,阿九並未落發為尼,依然對承志充滿期盼,在不得不離開袁承志隨師父去藏邊練功
時,深情款款地表露自己的愛戀,與他相約在藏邊相會,而承志更是信誓旦旦,恨不能
辦完大事後馬上飛去藏邊相見;焦宛兒對承志暗戀在心,願化作碗兒、碟兒長伴承志身
邊;而何鐵手目睹師父袁承志為情所困,為討得師父歡心,更是為師父大出主意,自告
奮勇代師父去藏邊見阿九,未得首肯,又勸其服「出竅丹」詐死,再遠走高飛,去和「
阿九小師娘」相會。對這一部分的改動,金庸先生自己非常得意,認為能夠這樣處理人
物感情是自己的一大進步。

改動二: 歷史觀念更加進步
能夠和歷史相結合,是金庸小說吸引讀者的一大要素。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金
庸對歷史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次的修改也在某些歷史事件上進行了增刪。例
如在《碧血劍》中,增加了袁承志立志以父親為榜樣,以民族大義為己任,建立了「金
蛇王營」;李自成大勝之後召開會議,眾人為是否應制止部屬搶掠展開激烈爭論,結果
卻演變為一場內訌,李自成殺羅汝才,排擠張獻忠、「左革五營」及其他同伴,使得自
己元氣大傷;青青眼見承志對阿九柔情深重,一怒之下跳崖;袁承志在目睹義兄李岩慘
死後並未放棄志向,率領部屬奮力抗擊清兵,兵敗後無可奈何,去國遠赴海外,開辟新
天地等情節。同時,在增加對李自成內心世界的描寫中,充分反映了這一人物復雜多疑
的性格特徵,他既想各路豪傑歸服自己,又怕別人奪了自己的位;他既想聽從李岩等人
的勸告,行王道,嚴軍紀,護百姓,又對劉宗敏等老兄弟燒殺擄掠予以默許甚至理解,
心理上的天平最終倒向了後者一邊。通過這些情節,金庸也在探討古代農民起義之所以
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改動三: 字斟句酌提煉文字
在上一次修訂作品時,金庸把最主要精力放在提煉文字上,但這一次金庸依然對文
字不能完全滿意,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將書中某些文化素質不高的角色的對話由書面語
改成了口語。例如:袁崇煥舊部朱安國傳授袁承志武功,在講到自己已盡其所能,為承
志前途著想,應當另請明師時,舊版中朱安國的原話為「我們三個已經傾囊以授」,新
版改為「我們三個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沒貨色啦」。改動後體現口語特色,更符合對
話人物的身份。
此外很多江湖上幫派的名字也改了,如石樑派改為棋仙派,龍游幫改為游龍幫等。

改動四:過分神奇通通拿掉
雖然是虛構的武俠小說,但是金庸似乎不願意讓自己的小說在描寫自然現象上顯得
過分神異,因此在新版《碧血劍》中,「張朝唐一行初遇袁承志」部分、「華山修習《
金蛇秘笈》」部分、「大破溫氏五行陣」部分、「五毒教」部分、「山東道上群盜劫寶
」部分、「玉真子」部分都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去掉了原來小說中若干不自然的處所
,使情節更加合理,銜接更自然、緊湊。

(2)《射鵰英雄傳》之改動:

在情節方面,最大的改動是改寫了黃葯師與諸弟子的關系。黃葯師不僅收梅超風為徒,並且還愛上了她。黃葯師的乖僻、黑風雙煞的狠厲也有所弱化,性格中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成分。

其次,為了順應史實,金庸改動了某些情節。一般來說,武俠小說是否和史實有出入本不應苛求,但金庸對歷史研究頗深,也頗執著。如將「呂文煥守襄陽」一節,改為「李全、楊妙真夫婦領『忠義軍』守青州」,以符史實;全書所涉及的地理名稱、行政區域劃分,完全依照宋元時代有關文獻所載,一一對應更改。

第三,情節安排更加合理、緊湊,前後照應更明顯。尤其是「江南五怪之死」,從桃花島發現五怪屍體到鐵槍廟中黃蓉剖析事因,環環相扣,合情合理,引人入勝。

第四,對一些細節問題以及讀者指出的一些紕漏,進行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齡問題,修訂版為此特別編制了人物年齡表格,將主、次人物的年齡按情節的發展一一計算,並在相應情節中體現。再如,有讀者提出疑問:陳玄風如何能將一部洋洋萬言的九陰真經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的胸膛?修訂版刪除了陳玄風「刺經於胸」這一情節,改為「陳玄風臨死前將真經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懷里」,弱化了二人的殘忍冷酷形象。

除文字和情節改動外,修訂版還增加了一些評論性的注釋,多是根據「金庸作品研討會」的成果和讀者意見,有感而發。其中,對愛情主題,特別針對有些讀者難以理解的「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愛」,作者也有獨到的點評。

(3)新版《神鵰俠侶》修改重點:

1.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

2.第六回中,大幅補寫小龍女和楊過在古墓中修煉《玉女心經》的過程,龍楊二人習練後由此產生心情變化,楊過情不自禁慾吻小龍女。

3.增補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

4.解釋了郭靖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

5.大幅度增加楊過與小龍女談情說愛的對話場面。小龍女在新補稿中,對楊過更加熱情、更愛撒嬌,喜樂不禁。

6.以長達數頁的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7.增補郭襄與金輪國師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國師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國師為師,學習瑜伽密乘;國師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國師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國師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國師的結局。

8.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如希望自己是「大龍女」,在終南山先遇到楊過……

還有,對情感戲的重大調整:

新版《神鵰俠侶》對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一些重要情感戲做了比較大的修改,並以長達數頁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例如,舊版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終「守之以禮」。新版里,金庸安排楊過在夢中練捕麻雀、蝴蝶的「柔網式」(舊版中為「天羅地網式」),在練習的過程中,楊過手中抓到一隻蝴蝶,他猛然驚醒,發現手中握的竟是小龍女的玉足。這是兩個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之後是「玉女心經」一章。舊版中,兩人出了古墓、迎戰金輪法王時,才悟到合使玉女劍法和全真劍法的訣竅。新版中,兩人在古墓中便參透《玉女心經》,並練起「雙劍合璧」,因此感情大增。金庸還新創一招「亭亭如蓋」,安排楊過練習時,雙手緊緊抱住小龍女,看到小龍女嬌艷欲滴的櫻唇,忍不住低頭欲吻。

再其後是楊過與小龍女在英雄大會久別重逢的那一段,金庸在舊版中只形容兩人坐在台下「喁喁細語」,新版中則仔細描述「細語」內容。這些對話顯得相當直接。

小龍女問楊過:「你一天想我幾次?」楊過說:「一天至少想兩百次。」小龍女道:「兩百次不夠,我要三百次。」楊過說:「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兩百次,下午又兩百次。」小龍女接著道:「你吃飯時也想我,就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這樣一直算下去,到最後楊過一天必須想小龍女一千次。

除此之外,舊版中楊過對妙齡美女皆嬉皮笑臉,惟獨對紅粉知己程英敬重有加。但在新版里他對程英也恢復「浪子」本性,稱她為「姑姑」(因為程英是黃蓉的師妹)。而金庸形容老成持重的程英表面生氣,卻是暗喜不已。至於郭芙對楊過若有似無的情愫,新版中保持原狀,還是點到為止。

大龍女撲朔迷離 金庸迷難以接受

在新版《神鵰俠侶》中,除了對楊過與小龍女的情感調子做了方向性的調整,金庸還增補了許多「節外生枝」的情節。例如,增補了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增補解釋了郭靖與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在這些增補和改動的情節中,對郭襄的改動最令金庸迷感到意外和震動。

金庸先是增補了郭襄與金輪法王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法王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法王為師,學習瑜伽密乘;法王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法王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法王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法王的結局。

其後,金庸重點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並明確細膩著墨於郭襄愛慕楊過,增補了郭襄內心盼望自己是「大龍女」,能早小龍女一步先遇到楊過的內心獨白。這一情節改動立刻在眾多金庸迷中引發爭議

㈡ 為何金庸武俠小說的歷史背景,很多都在宋代以後

江湖上流傳很廣的一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正好是金庸先生作品首字組成,加上《越女劍》便是金庸先生所有十五部武俠作品。金庸先生從1955年開始創作至1972年封閉,共作793萬字,在要純手寫的年代,平均每天寫1278字。金庸先生的粉絲下至街頭平民,上至學府教授。

㈢ 金庸武俠小說為什麼宋朝的最厲害,因為歷史上宋朝的

原文在這里

金庸武俠小說為什麼宋朝的最厲害,因為歷史上宋朝的武林高手很多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熱門的如《天龍八部》,神鵰三部曲,射鵰、神鵰、倚天等,金庸武俠故事的歷史背景從宋朝一直延續到清朝,給人的感覺是越往後延伸,武功就越退步,以北宋歷史為背景的《天龍八部》里的整體武功是最高的,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也確實如此,別看宋朝只擁有半壁江山,其軍事能力好像很弱,但宋朝民間的武林高手的確很多,究其原因還是跟當時的政治體制有關。

後來的小說如《水滸傳》、金庸系列、以及《包青天》裡面展昭等人物,雖然都是虛構的人物,但也從側面證實了宋朝在歷史上武林高手的確很多,宋朝之後全國性的舉辦比武比賽、擂台等形式的基本已經沒有了,因為之後的朝代基本都是徵兵制,職業軍人已經消失了,但隨著鏢局的出現另一個江湖卻誕生了。

㈣ 滅絕師太的原型是不是紅襖軍女將楊妙真

倚天屠龍記裡面的滅絕師太形象可是深入人心,很有個性的一個人。按照小說的說法是郭襄的徒子徒孫了,但郭襄這個人是虛構。而滅絕師太倒是有個相近的歷史名人作為原型。那就是南宋末年北方反金的紅襖軍的首領楊安兒之妹,號「四娘子」的楊妙真。楊安兒死後,楊妙真與李全結為夫婦,隨李全投宋,又降蒙古。善騎射,所創梨花槍,號稱天下無敵手。

楊妙真武藝高強,號稱一桿長槍縱橫淮河兩岸,又懂些軍略,在楊安兒死後成為紅襖軍的大姐大。

李全死後,楊妙真遂帶了親兵百人,闖出城外,向北而去,不知所終,她所領導的義軍也支離瓦解。有人說是出家當了尼姑隱居,如果真是如此倒是真的可能是滅絕師太原型了。

㈤ 在南宋,戚繼光也要學習她,二十年天下無敵的第一高手是誰

談及武功天下第一,大家肯定首先想到那些身懷絕技的男子,他們身材強壯魁梧,力大無窮,舞動重型兵器在戰場上所向無敵。

估計很少有人想到一個女人會是武功天下第一,這種情節畢竟只出現在武俠小說中。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女人,她就是一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天下第一名將,號稱無敵。

此人就是南宋時代的楊妙真。






楊妙真的隊伍和李全一起歸入蒙古政權。

李全在和南宋的作戰中陣亡,此後紅襖軍改編,楊妙真之子做了一方軍閥,在蒙宋之間靠政治手段生存,後被忽必烈屠滅。

楊妙真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真實存在過的農民起義女領袖,她的魅力和才能是傑出的。

楊妙真的梨花槍法後來傳到明代,被名將戚繼光重視,在戚繼光的兵書中高度稱贊了楊家梨花槍法:「槍法之傳,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成尚之,變幻莫測,神化無窮。」

在那場抗倭戰爭中,明朝軍隊的精銳部隊不少都學習了楊家梨花槍法。

熱點內容
小說主人公藍九卿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2-24 10:27:11 瀏覽:859
主宰之王有聲小說全集 發布:2025-02-24 10:25:46 瀏覽:500
後宮一堆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24 10:20:23 瀏覽:876
擁有蟲類的修真小說 發布:2025-02-24 10:20:13 瀏覽:116
自己博客寫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24 10:20:13 瀏覽:901
亦狸小說大全 發布:2025-02-24 10:18:37 瀏覽:306
寒烈小說合集txt下載 發布:2025-02-24 10:17:39 瀏覽:157
老婆票空姐的小說 發布:2025-02-24 10:16:13 瀏覽:565
老婆送朋友小說 發布:2025-02-24 10:15:26 瀏覽:80
女醫生青青穿越古代的小說 發布:2025-02-24 09:58:50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