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髯客傳是什麼時期武俠小說
1. 電視劇風塵三俠、游龍驚鳳的原著是什麼啊
風塵三俠,是隋末唐初虯髯客.李靖.紅拂女的合稱. 最早見於唐代杜光庭的傳奇<<虯髯客傳>>.書中所述故事大概: "紅拂是一個豪俠而又美麗多情的女子.她看出楊素屍居余氣,必無所成,斷然捨去;她也看出李靖是一位胸懷大志的英雄人物,毅然投奔;途中遇見虯髯客,又能知道他並非常人而設法結識." 紅拂不但慧眼識人,而且果斷機智.虯髯客爽直慷慨.李靖則甚為沉著.傳奇成功塑造了這三人的形象,被後世稱為"風塵三俠" 根據他們三人的故事,明代張鳳翼著有<<紅拂記>>傳奇,凌初成著有<<虯髯翁>>雜劇. 故事本身出自傳奇,也就是古代的武俠小說,我認為可信度不高,即使有此三人的存在,發生的故事也多是作者附加的. <<風塵三俠>> 作者:司馬紫煙
2. 古代武俠小說推薦
[宋以前作品]
干寶《王三墓》《干將莫邪》、《東越祭蛇記》、《李寄》
牛僧儒《烏將軍記》、《郭元振》、《郭代公》
杜光庭《扶余國王》、《虯髯傳》、《虯髯客傳》、
沈亞之《馮燕傳》
羅大經《秀州刺客》、《張魏公》
張師正《張乖崖滅黑店》
劉斧《王實傳》、《王寂傳》、《張齊賢》
周密《王小官人》、《李全》
皇甫枚《李龜壽》
袁郊《紅線》
裴鰈《韋自東》、《昆侖奴》、《崔生》、《聶隱娘》、《蔣武》
薛調《無雙傳》
王定保《胡證》、《宣慈寺門子》
馮翊《張祜》、《崔張自稱俠》
許茂佐《柳氏傳》
李公佐《謝小娥傳》
沈括《定遠弓箭手》
張齊賢《白萬州遇劍客》、《向中令徙義》
陳世隆《趙延嗣高行》
段成式《盧生》、《蘭陵老人》、《京西店老人》、《盜俠》、《僧俠》
洪邁《花月新聞》、《俠婦人》、《陝西劉生》、《徐咬耳》、《郭倫觀燈》《解洵娶婦》、《霍將軍》
陶潛《比邱尼》、《斫雷公》、《鬼設網》
蔡倏《宋太宗殺人》
戴祚《謝允》
無名氏《楊溫攔咱虎傳》、《新刊大宋宣和遺事》、《燕丹子》
劉義慶《周處》、《戴淵》、《魏武搶婚》
孫光憲《丁秀才》、《許寂》、《荊十三娘》
吳淑《李勝》、《張訓妻》、《洪州書生》、《潘房》
沈淑《我來也》
張旌《柴紹第》、《稠禪師》
歐陽修《桑懌傳》
皇甫氏《義俠》、《車中女子》、《崔真思嘉興繩技》
費哀《盜智》
康駢《田膨郎》、《張季弘逢新婦》、《管萬敵》、《潘將軍》
薛用弱《賈人妻》
[明清作品]
丁秉仁《瑤華傳》
王世貞《劍俠傳》
王猷定《義虎記》、《李一足傳》
天花藏主人編次《皆大歡喜》、《度世金繩》、《濟公傳》、《濟公全傳》、《濟顛大師玩世奇跡》、《濟顛大師菩提全傳》、《醉菩提》
文康《兒女英雄傳》、《日下新書》、《正法眼藏五十三參》、《俠女奇緣》《金玉緣》
方汝浩《妙相寺全傳》、《殘梁外史》、《禪真後史》、《禪真逸史》
唐芸洲編次《七子十三生》、《七劍十三俠》
陳忱《水滸後傳》
陳朗《兒女濃情傳》、《義勇四俠閨媛傳》、《雪月梅傳》、《第一奇書》
花溪逸士《嶺南逸史》
宋懋澄《劉東山》、《俠客》、《葛道人傳》
海上劍痴《飛仙俠奇緣》、《仙俠五花劍》
寄生《三俠記新編》、《爭春園》、《劍俠奇中奇》、《劍俠佩鳳緣全傳》
俠著《女俠客》
鈕秀《雲娘》、《張羽軍》、《雪遇》
鄭官應《續劍俠圖傳》
俞萬春《結水滸傳》、《續水滸傳》、《盪冠志》
名教中人《好逑傳》、《俠義風月傳》
陳鼎《義牛傳》、《歐陽紹熙》、《少林寺僧》
許淑平《褚祚典》
石玉昆《龍圖公案》、《龍圖耳案》、《包公案》、《忠烈俠義傳》
王韜《三怪》、《女俠》、《飛劍將軍》、《少林絕技》、《四奇人合傳》、
《老僧》、《任香初》、《劉淑芬》、《許玉林匕首》、《李四娘》、《邱小娟》、《俠女子》、《相士》、《柳南》、《劍氣珠光傳》、《劍仙聶碧雲》、《姚雲纖》、《駱蓉初》、《倩雲》、《徐笠雲》、《徐麟士》、《粉城公主》、《盜女》、《廖劍仙》、《燕劍秋》
俞樾《七俠五義》、《莆田僧》
貪夢道人《永慶昇平後傳》、《彭公案》
酉陽《女盜俠傳》
李漁《秦淮健兒傳》
周清源: 位女散財殉節
鄭官應編輯 續劍俠圖傳
趙道一: 李鑒夫
胡應: 酒肆主人
鈕秀: 雲娘、張羽軍、雪遇
秋星: 女俠翠雲娘傳
須方岳: 竇小姑
俞萬春: 結水滸傳、續水滸傳、盪冠志
俞樾: 七俠五義、莆田僧
施耐庵: 水滸傳、京本忠義傳
姜振名、郭廣瑞: 永慶昇平前傳
夢覺道人、西湖浪子輯: 淫婦情可誅 俠士心當宥
姚伯祥: 名捕傳
袁枚: 三斗漢、賣蒜叟
顧彩: 髯樵傳
錢希言: 李福達、青丘子、頂缸和尚
息觀: 鴛鴦劍
徐士陵: 汪十四傳
徐芳: 雷州盜記
徐珂: 教師女、戚某為力所苦
高啟: 書博雞者事、南宮生傳
魏僖: 大鐵椎傳
魏睿: 邊城, 瞿佑, 申陽洞記
海上劍痴: 飛仙俠奇緣、仙俠五花劍
娥川主人編次: 世無匹
寄生: 三俠記新編、爭春園、劍俠奇中奇、劍俠佩鳳緣全傳
清涼道人: 馮鐵頭、庄叟技力
曾衍東: 平頂僧、齊無咎、折鐵叉、周劈刀、鐵腿韓昌、浣衣婦
薄松齡: 丁前溪、王者、田七郎、老饕、伍秋月、向杲、紅玉、佟客、妖術、武技、苗生、俠女、庚娘、妾擊賊、崔猛、商三官
新中國之廢物: 刺客談
黎澄: 勇力神異
寰鏡廬主人: 新水滸
高繼衍: 高二爸、竇爾敦
馮夢龍: 萬秀娘仇報三亭兒、李秀才、李淇公窮邸遇俠客、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張芬、楊大眼絕技、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鄭節使立功神臂弓、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臨安里錢婆留發跡、神射
凌淇初: 烏將軍一飯必酬, 陳大郎三人重會、劉東山誇技順城門 十八兄奇蹤村酒肆、李公佐七解夢中言 謝小娥智擒船上盜、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錢、硬勘案大儒爭閑氣, 甘受刑俠女著芳名、程元玉店肆代償錢, 十一娘雲崗縱譚俠
王韜: 三怪、女俠、飛劍將軍、少林絕技、四奇人合傳、老僧、任香初、劉淑芬、許玉林匕首、李四娘、邱小娟、俠女子、相士、柳南、劍氣珠光傳、劍仙聶碧雲、姚雲纖、駱蓉初、倩雲、徐笠雲、徐麟士、粉城公主、盜女、廖劍仙、燕劍秋
無名氏: 八劍七俠十五義平蠻前後傳、三門街、三合劍、大刀王五、大漢三合明珠寶劍全傳、大明奇俠傳、萬年清奇才新傳、小五義、天豹圖、雲鍾雁三俠傳、雲鍾雁三鬧太平庄全傳、五劍十八義、龍潭鮑駱奇書、四望亭全傳、白蘭花、守宮砂、聖朝鼎盛萬年清、百斷奇觀、達某、劉公案、花隱道人傳、宏碧緣、英雄大八義、英雄小八義、範文正公全傳、忠烈小五義傳、某駕長、劍俠飛仙傳、施公案、施案奇聞、蓮子瓶演義傳、第一奇書蓮子瓶、乾隆巡幸江南記、銀瓶梅、續兒女英雄傳、續小五義、續俠義傳、綠牡丹全傳、群英傑、群英傑後宋奇書
3. 唐代傳奇小說中,豪俠題材最傑出的代表作是《虯髯客傳》。
對。
證據如下:
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事情。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如牛僧孺的《玄怪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等,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如傳為杜光庭的《虯髯客傳》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唐代初期及中期的傳奇小說,以神怪及愛情的題材為主,作品甚多,成就極大,其最著者有《古鏡記》、《枕中記》、《南柯太守傳》、《霍小玉傳》等篇。後期的傳奇小說,則以表現豪士俠客的內容最為出色,其中最突出的當推《虯髯客傳》、《紅線傳》、《聶隱娘》、《昆侖奴》等篇。
豪俠故事的大量出現,與唐代中葉以後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有關。當時各地藩鎮勢大,互相仇視,彼此各蓄刺客以牽制和威攝對方。刺客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因此社會上盛行游俠之風。而神仙方術的盛行,又賦予這些俠客以超現實的神秘主義色彩。人們在動湯的社會中對現實不滿,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於那些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身上。不畏強暴、本領非凡的俠客,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在這種情況下,反映豪士俠客的傳奇故事,便得以大量產生。
杜光庭的《虯髯客傳》是這類武俠傳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作品寫隋朝末年天下將亂,群雄競起,俠士虯髯客見李世民神清氣朗,顧盼生輝,大為折服,便不與他爭奪天下,跑到海外去開辟了另一個王國。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虯髯客、紅拂、李靖,個性鮮明,俠義豪爽,被後世稱為「風塵三俠」。
此篇故事雖沒用寫武俠打鬥,但全篇俠氣縱橫,寫得虎虎有生氣,為現代武俠小說開了許多道路。正如新派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所說,這篇故事,「有歷史的背景而有不完全依照歷史;有男女青年的戀愛:男的是豪傑,而女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裝逃亡;有權相的追捕;有小客棧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氣相投的一見如故;有尋仇十年而終食其心肝的虯髯漢子,有神秘而見識高超的道人;有酒樓上的約會和坊曲小宅中的秘謀大事;有大量財物和慷慨的贈送;有神氣清朗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驢子、馬匹、匕首和人頭;有弈棋和盛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的大戰等等,所有這些內容,在現代武俠小說都是可以時時見到的。」金庸稱《虯髯客傳》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4. 虯髯客傳詳細資料大全
《虯髯客傳》是唐末杜光庭創作的唐代傳奇(小說),收錄於《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三。
《虯髯客傳》以楊素寵妓紅拂大膽私奔李靖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描寫隋末有志圖王的虯髯客在「真命天子」李世民面前折服並出海自立的故事,曲折反映了廣大人民厭惡戰爭,期待天下太平安定的美好願望。
該小說成功刻畫了李靖、紅拂、虯髯客這三個人的形象,後世因稱他們三人為「風塵三俠」。該小說對後世影響頗深,明代張鳳翼和張太和先後所撰劇本《紅拂記》,凌初成雜劇《虯髯翁》,均據此演繹而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 :虯髯客傳
- 創作年代 :唐末
- 作品出處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三
- 文學體裁 :唐代傳奇(小說)
- 作者 :杜光庭
- 字數 :2500
內容簡介
《虯髯客傳》的故事講述了隋煬帝臨幸江都,司空楊素掌大權,生活奢侈糜爛。一天,布衣書生李靖獻策求見楊素,兩人相談無果。楊素府上有一名家妓張氏,手持紅拂,在李靖離去後查得李靖投宿的驛站,當夜就投奔李靖,共結連理,離開京師去太原。 一日,二人到一客棧投宿,一個滿臉虯髯的人闖入窺看紅拂女梳頭,紅拂女看出虯髯客的不凡,當機立斷與虯髯客結為兄妹,並且引丈夫李靖與虯髯客相識。李靖、虯髯客相見甚歡,並且相約在太原相見。 三人抵達太原後,李靖引虯髯客通過劉文靜見李世民。虯髯客本有爭奪天下之志,見李世民神氣不凡,知不能匹敵,便放棄逐鹿中原的意圖,並再次約定李靖擇日相見。 李靖攜紅拂女至虯髯客府第,與虯髯客夫婦相見。虯髯客將全數家產贈與李靖以助李世民爭天下,自己則帶妻子離開。貞觀十年,李世民已是天下之主,李靖官至左僕射平章事,虯髯客則入扶余國自立為王。創作背景
唐王朝的統治者在創造了輝煌的盛世之後,從「安史之亂」開始走上了動盪的下坡路,晚唐時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當時各地藩鎮勢力強大,而且互相敵視,除了招兵買馬加強軍事實力之外,還把蓄養刺客作為牽制和威懾對方的秘密武器,游俠之風因之在社會上盛行。而神仙方術的蔓延,又賦予這些俠客超現實的神秘色彩。亂世之中的人們對現實不滿,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於那些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不畏 *** 、本領非凡的俠客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受到人們的敬重和愛戴,關於他們的傳奇故事也就應運而生。在這種背景下,晚唐傳奇出現了以《虯髯客傳》、《昆侖奴》等為代表的豪俠傳奇。 《虯髯客傳》最早見收於《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三,末有註:「出《虯髯傳》。」不具作者姓名。但宋人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二和《宋史·藝文志》都作「杜光庭《虯髯客傳》」,則當為杜光庭作。至元人陶宗儀所編《說郛》及後來《王朝小說》、《唐人說薈》、《龍威秘書》都作「唐張說撰」,不知何據。前此所見印本,僅《顧氏文房小說》本直接題杜光庭撰。此故事亦見杜光庭另一著作《神仙感遇傳》卷四,但不作「虯髯客」而名「虯須客」,故事並同而字句大異。所以曾有人疑傳奇小說系後人據《神仙感遇傳》改作。但改作時間至晚當在《太平廣記》纂輯之前,距杜光庭去世時期不到五十年。人物介紹
虯髯客 ,豪爽慷慨,是該篇的主要人物和作者著意描寫的形象。他為人豪俊卓異,嫉惡如仇,一諾千金,本來胸懷大志。想在國土上一展稱王霸業,但自認識「真命天子」李世民後,即把全部家財悉贈李靖,囑咐李靖好好輔佐李世民,自己與妻帶一奴,乘馬而去,並在異地稱王。 紅拂 ,原為楊素府中歌妓,後來慧眼識英雄,化裝夜奔李靖,從中足見紅拂女非凡的見識,以及機智大方、豪爽的性格,及對自由愛情生活的熱烈追求。此外,紅拂不僅慧眼識李靖,更見出虯髯客的不凡。 李靖 ,是「布衣之士」,器字軒昂,曾謁見權臣楊素,以其不凡的見識及言語,使踞傲的楊素「斂容而起」,是隋末動亂之際的奇才。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小說故事背景發生在隋朝末年,刻畫了被後人譽為「風塵三俠」的李靖、紅拂和虯髯客三個英雄人物,並表達了對即將代隋而立的「真命天子」李世民的景仰。小說的旨意正如結尾所言:「人臣之謬思亂者,乃螳臂之拒走輪耳。我皇家垂福萬葉,豈虛然哉。」可見,作者只不過為大唐帝國的解體唱了一首有聲有色的輓歌而已。 小說其實是以三次「選擇」作為情節演變的基本構件的:第一次選擇是紅拂女對李靖的「願托喬木」,即「美女擇夫」。第二次選擇是紅拂女主動結交虯髯客,即「英雄擇友」。第三次選擇是虯髯客退出逐鹿中原之局,轉而資助李靖夫婦投靠李世民,即「將相擇主」。這三次選擇構成了小說的主體內容,它所反映的主題就是「巨眼識窮途」、「慧眼識英雄」。 小說在最後發為議論,稱「我皇家垂福萬葉,豈虛然哉」,聯系當時唐王朝皇綱不振、藩鎮割據的史實,可見作者在其中寄託了對唐太宗這樣的聖主明君,對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的渴望,以及對那些覬覦政權的割據軍閥的勸誡。藝術特色
故事從權傾天下的楊素居功自傲、「屍居余氣」寫起,引出雖身為布衣,卻胸懷大志、關心國家的李靖席上進言。再由李靖進言表現出來的英見卓識、凜然正氣,引出楊素侍女紅拂的慧眼識英、夜半來奔。又由紅拂、李靖同歸太原,巧遇虯髯客,引出風塵三俠的結交。再由靈石旅舍把酒言歡、暢談平生志向,引出虯髯客二訪李世民,最終放棄逐鹿中原的壯志,捐出全部家財,遠走海外別創基業的豪俠壯舉。這些情節環環相扣,漸至 *** ,具有很強的故事性。 小說生動地展示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風流倜儻的李靖,見識超群的紅拂,慷慨豪氣的虯髯客。不但男人英雄,女子同樣英雄。 楊素為一代權臣,「奢貴自奉,禮異人臣」,其氣勢與威風自然不凡。一介布衣李靖,直斥其倨傲,令其「斂容而起」,顯示出超人的膽識與氣度。在與楊素的交談中,又令其「大悅,收其策而退」,足見其過人的見識與風采。紅拂更是一個奇女子,她不過是楊素府中的歌伎,卻能夠一見李靖便識其不凡,改妝夜奔,譜寫出一曲美人識英雄的愛情傳奇。其大膽與勇敢、機智與見識,足稱「女中丈夫」。 虯髯客則是整個故事的主角,他一出場即帶著一股粗獷的氣息,不拘小節,豪放瀟灑,是一位有志於功業的志士,更是一位快意恩仇的俠士。 小說善於氣氛的營造,以人物的心理刻畫與生動的細節描寫見長,表現出不凡的藝術造詣。 細節方面,如李靖離開楊府的時候,紅拂「臨軒指吏日:『問去者處士第幾?住何處?』公具以對」。這一問一答,是紅拂夜半投靖的鋪墊,也是她能夠找到李靖的前提。又如紅拂來奔之夜,李靖又喜又懼,作者用「窺戶者無停履」這一細節,來表現李靖「瞬息萬慮不安」的忐忑心境。再如靈石夜宿,紅拂「發長委地」,突出紅拂的殊色。虯髯客「投革囊於爐前,取枕欹卧,看張梳頭」,看似冒昧的舉動傳神地表現出其豪放與粗獷。李靖「怒甚,未決,猶親刷馬」,以不變應萬變,寫出其克制和冷靜。紅拂「急急梳頭畢」,則寫出她化解矛盾的急切。這些細節對推動情節的發展,刻畫人物的性格,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小說就是通過這些細節描寫,使三人風姿各具,因而成就一段傳奇。 氣氛營造方面,如三人的旅舍初遇,虯髯客「取枕欹卧」,肆無忌憚地看紅拂梳頭,屬無禮在先;李靖怒而未發,靜觀其變,暫忍在後;紅拂則熟視虯髯客,又以手勢示意李靖,壓制其怒。從三個人的動作描寫中,營造出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此後紅拂與豪客結拜,將緊張的氣氛一下轉換成英雄際會的惺惺相惜,酣飲暢談間,充盈的是英雄豪傑指點江山的壯烈昂揚。小說就是在如此熱烈激昂的氛圍中,展現出隋末英雄的風雲際會。 又如,李靖與紅拂前往虯髯客的宅邸時,作者不厭其煩地用一系列的排場、擺設、妝飾、珍異之物,營造出虯髯客生活的富貴,「雖王公家不侔」的豪奢。而虯髯客對之棄若敝屣,更顯出其不凡的英雄本色。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善於運用對話描寫,語言描寫極具特色。最為精彩的是靈石旅舍的暢飲劇談。結拜之後,虯髯客徑問「煮者何肉」,又直言「飢」;對李靖與紅拂之同行,同樣直接發問:「觀李郎之行,貧士也,何以致斯異人?」「然則將何之?」當交談之中,言及太原有異人時,他先後問「何姓」、「年幾」、「今何為」一系列的問話均直截了當,簡短有力,正是其豪爽個性在語言上的體現。而且,虯髯客與李靖的幾次相約,一是「達之明日,日方曙,候我於汾陽橋」,二是「李郎宜與一妹復入京,某日午時,訪我於馬行東酒樓」,三是「到之明日,可與一妹同詣某坊曲小宅相訪」。時間、地點、語氣都肯定而不容置疑,更顯示出虯髯客的「龍虎之狀」與英雄霸氣。 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還運用了對比烘托的表現手法,如「風塵三俠」之間的互相欣賞、惺惺相惜,可以看作彼此之間的襯托,表現出英雄俠士的豪爽與正直。又如,作者先是極力描寫了虯髯客豪氣干雲的英雄氣概,接下來又描寫他一見李世民便折服於其風采,這就更能烘托出李世民的氣質與英姿。後世影響
《虯髯客傳》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有隋末李淵與李密爭王這一扣人心弦的歷史事實作為背景,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生氣勃勃,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故一經問世,就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以至於社會各界爭相傳閱,不斷地進行藝術加工。明代張鳳翼將其改寫成傳奇劇《紅拂記》,凌濛初又將其改編成雜劇《虯髯翁》,李靖、紅拂女和虯髯客由此而走上舞台,被世人稱之為「風塵三俠」,並常演常新,成為傳統戲劇的保留劇目,流傳千年而不衰。清代畫家任伯年又依此故事畫了多幅《風塵三俠圖》,其中有一幅就是描繪三俠於靈石旅店相見時的情景。三人目光相視,各有不同的表情,畫的背景上有三棵樹,其中一棵樹幹上纏繞著兩條粗藤,意寓紅拂語「絲蘿非獨生,願托喬木」。由此可見《虯髯客傳》這個傳奇故事對後世文學、戲曲和繪畫的深遠影響。作品評價
當代作家金庸《俠客行》:《虯髯客傳》或許可以說是我國武俠小說的鼻祖……歷史的背景而又不完全依照歷史;有男女青年的戀愛;男的是豪傑,而女的是美人。作者簡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人,宇賓聖,號東瀛子。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少年學習儒學,勤奮好學。學問淵博,但科舉卻很不順利。他感慨古今沉浮,於是入天台山修道,拜天台道士應夷節為師,成為司馬承禎的五傳弟子。唐僖宗聽說他的名聲,將他召到京城,封為麟德殿文章應制,後來隨唐僖宗避亂入蜀,從此留在成都。唐亡後,受到前蜀高祖王建賞識,封蔡國公,賜號廣成先生:後主王衍封杜光庭為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士。後來杜光庭辭官,隱居青城山白雲溪,潛心修道終老。
5. 被金庸先生譽為為現代的武俠小說開了許多道路的唐傳奇小說是
杜庭光的唐傳奇小說《虯髯客傳》。收錄於《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三。該小說成功刻畫了李靖、紅拂、虯髯客這三個人的形象,後世因稱他們三人為「風塵三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