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俠小說 » 武俠小說劍比刀多

武俠小說劍比刀多

發布時間: 2025-02-09 10:22:50

⑴ 古代的刀和劍哪個厲害

那都是小說中的了。
真實的生活中,刀比劍厲害。
看看近代無論是義和團還是抗日的八路軍敢死隊,用的都是刀而不是劍就知道了。
劍很靈動,但力道不足;而人所能將武器發揮到的速度是一定的,不會像小說中那麼快,所以,劍不如刀厲害了。

⑵ 為何大俠叫劍客不叫刀客和他們用的武器有關系嗎

劍是百兵之君,在古代是地位尊貴的象徵,也是君子的代表,人們都以劍客為榮,所以大俠一般都隨身佩劍,以顯示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尊貴地位。而刀客是西北地區的特產,當地的豪傑們喜歡用象徵“百兵之膽”的刀來闖盪江湖。

到了唐宋時期,禮樂制度開始變得非常寬松,普通的文人也可以隨身佩劍,來提升自己的逼格。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佩劍,並不是為了防禦,而是單純的顯示自己的君子身份。此後很多小說和影視劇之中,都把劍當成了大俠的標配和剛需,你想闖盪江湖,你想揚名立萬,就得有一把絕世好劍才行。

因此,大俠也就慢慢地與劍客掛鉤,逐漸劃上了等號,劍更多的是身份象徵,而不是與人搏鬥的最佳武器。

⑶ 古代劍和刀哪個更高級為什麼大俠更偏愛用劍

刀和劍都是古代非常常見的武器,不過為什麼現實中刀的使用率跟高,但在武俠小說中大俠們更偏愛用劍呢?其實刀和劍給人的感覺都是不同的,刀可能更加的魯莽,而劍多了幾分從容,所以在小說里大俠們都是帥氣和武功兼並的,劍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一些莽夫的想像就更加適合刀。不過這種情況也只能說是大部分情況下,例外也還是有的。
為什麼大俠們不屑用刀?
古之騷人墨客,大抵是不甚愛刀的。尋遍茫茫詩海,唯有韋應物這首《寇季膺古刀歌》獨識精靈器,寒鋒青槭槭。也不知道是誰規定的,使刀的男女在小說或影視中很難當上主角,即使榮登一號,卻也顯得不那麼瀟灑正派,似乎心中總是積壓著血海深仇。
金庸大俠是棄刀的。走遍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你若幸運,偶遇胡家刀法,學得三招兩式,自可在江湖上掙些散碎銀兩。你若生而為女子,又頗有幾分顏色,若想不被聞香識女人的萬里獨行田伯光盯上,須得有個不戒和尚老爹或是令狐師兄才好,如若不然,就得屈服於他那一十三式快刀的淫威之下。或者被血刀老祖擄進雪洞,狄雲又不在身邊,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然則江湖上聲名顯赫的俠客大多是用劍的,更有甚者如張無忌,年紀輕輕,便以一雙肉掌決戰光明頂、徒手火拚少林三位高僧的鐵索。
浪子古龍是愛刀的,小李飛刀系列不待多言。單是那百堅不摧的圓月彎刀、天下喪膽的魔神之刀,卻又刻著小樓一夜聽春雨的詩句。春雨、小樓、寶刀、佳人,思之不禁令人心馳神往。
於是人們輕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卻也不知道是誰規定的:大俠佩劍,浪子使刀。
對於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的關二哥第一個不服。手中青龍偃月刀,胯下千里赤兔馬,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不在話下。
關二哥騎馬走的遠了,晚清十大高手中也有個響當當的使刀好漢-大刀王五,至於其刀法如何了得,江湖上自有傳說,此處暫且不表。王大俠刀劈八國聯軍洋鬼子,為了不連累一百多口男女老少,甘心受戮。這份狹義心腸,當真是感天動地,不愧為俠之大者。然則其所使之寶刀,江湖上早已失傳。
刀畢竟是霸道的,而君子講究溫潤如玉。關二哥、王五雖不愧為俠之大者,然則多少沾了點殺氣,不是那麼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且其使刀時,多半是在戰場上沖鋒陷陣。這也許就是刀與劍的兩種命運吧:刀用在戰場上廝殺,劍用在私底下較量。
刀畢竟是尋常人家也能持有的,而物又以稀為貴,且從其外觀看來,在講究對稱美學的東方,勢必又落了劍的下乘。這也許是刀不受那些高人雅士待見的另一個原因吧。
然則就有這樣一把尋常人家都有,醜陋不堪卻又霸道無比的刀--菜刀,說它霸道,是因為它能夠將所有人的胃緊緊攥住,那些所謂的高人雅士恐怕也是離它不得的。
一道絕佳的美味,與其賣相是分不開的,然則賣相要做得好些,又與其切菜所使的刀以及刀法是離不開的。切段、切塊、切片、切絲、切條、切丁、切粒...這裡面又是另一片江湖了,深似海也。
菜刀雖則霸道,刀底卻能孕育一片柔情。奔波忙碌一天後,躺在沙發里,廚房裡傳來菜刀與砧板碰撞的聲音,那是多麼的美妙。
人們常說劍是雙刃的,刀又何嘗沒有兩面:可以殘殺無辜良民,也可以上陣殺敵。使刀的人千萬要謹記:若你的心是涼的,刀上便會沾滿熱血。
為什麼大俠偏愛劍?
行走江湖,特別是金庸老爺子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世界裡,無論是大俠還是無名之輩,沒有一把得體的劍是很沒面子的事情,簡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不過,被很多人推崇為用劍代表人物的令狐沖好像並沒有專門的佩劍,大家不必感到可惜,沒有專門的佩劍才更顯得你們的令狐掌門已經人劍合一,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矣,而這恰恰又是《獨孤九劍》的精髓所在。
為什麼大俠都偏愛劍呢?這就得從大俠還是熊孩子的時候說起。
——劍身美觀大方。
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這是個看臉的社會,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中蘊含的酸甜苦辣,想必很多人都嘗過。
其實任何一樣東西,包括人,第一印象都是無比重要的。在沒有也不可能對其深入了解之前,別人只能從其外在形象氣質進行判斷。而在講究對稱美學的東方,比之於眾家兵器,劍無疑會脫穎而出。它簡朴、大方、優雅,在關鍵時候又能一擊致命,真正做到了藏巧於拙。
當大俠還是熊孩子的時候,當熊孩子第一次從長輩那裡接過劍的時候,他們一定是不會拒絕的。在那個沒有變形金剛,沒有蜘蛛俠的江湖裡,他也一定不想拒絕,因為當他們站在落日樓頭,看到他們尊敬的長輩舞劍時的那份瀟灑自如,他們內心裡早就填滿了變形金剛和蜘蛛俠的憧憬。
——劍術入門簡單。
任何一門技術,如果准入門檻太高,自然曲高和寡、知音難覓。相反,學劍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只要是在江湖上行走的,不管你是巨鯨幫還是武當派,只要能掛個牌營業的門派都會傳授點劍術,以備江湖行走防身之用。就像現在任何一個培訓學校都開有21天精通Java課程一般,門檻低了,進來的人就多了,人一多,大俠便會以一定的概率出現。
——劍法路線多樣。
單靠入門簡單吸引眾多的人來學劍還遠遠不夠,這些防身劍術還僅僅是基礎中的基礎,必須得有個後續的術業專攻才好。就像我們高中學習的語文、數學、物理一般,只是牢固基石而已,僅僅憑這些知識就想成為大學者大學問家?差之遠矣!這時大學的功效便顯現出來:它將大家分流到各個學校各個專業,以便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在劍的江湖裡,自然也有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專業:
1、華山派便是一個不錯的綜合性大學,專業分為劍宗和氣宗,劍宗講究劍招,氣宗講究氣為主、劍為輔。後來在兩個系主任的帶領下火拚,接下來的事大家便都知道了。劍宗領袖人物風清揚從此不問塵事,卻偶遇氣宗專業的熊孩子令狐沖。
2、恆山派是個女子學校,劍法自然多以防身為主,綿密有餘,凌厲不足,卻往往在最令人出其不意之處突出殺著。
3、嵩山派是個理工學校,講究剛猛精進,嵩山劍法共一十七路,氣勢森嚴,如長槍大戟,縱橫千里。
您瞧,江湖上學劍的地方太多了,而發展路線又豐富多彩,所以當大俠還是熊孩子的時候,家長便會把他們送入到不同的學校學習不同的專業,郭靖將楊過送入全真教,而楊過不適應大學生活,又轉到古墓私塾上學便是這個道理。
——學劍前途無限。
學任何東西之前,很多人都會問:學這個有前途嗎。就像現在畢業季找工作一般,很多同學經常問這個工作以後發展空間大不大?。學劍當然也要問一句:有前途嗎?
現在滿大街都是馬雲語錄,而在從前的江湖裡,卻流傳著劍魔獨孤求敗的傳說,他那段令人欽佩到五體投地的話,完美的詮釋了練劍的四重境界,想必是每個練劍人心中的sj:
1、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2、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3、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4、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照這個路數發展下去,有沒有前途?當然有: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且不說獨孤大俠這般境界修為,楊過悟得玄鐵重劍的奧妙,出谷後便當世難遇敵手。令狐沖學得幾招獨孤九劍,便從三流選手一躍躋身為江湖上一等一的劍術名家。這些都是赤裸裸的練劍成功,然後去納斯達克敲鍾的典範,自然會激勵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
——劍代表一種精神
單靠上述幾點,還不足以令一些高人雅士提劍,畢竟對於他們而言,所謂的看相也罷,所謂的前途也罷,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真正讓他們徹底淪陷為劍粉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劍代表了一種其它兵器不具備的精神。
不知你注意到沒有,只要是一把正常的劍,它都是筆直筆直的,從不曾彎曲。這筆直,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這筆直,如竹一般,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挺拔,正因如此,《卧虎藏龍》里竹林比劍那段場景,才端的如此唯美,如此飄逸。
而這種堅韌挺拔的傲骨,正是劍的精髓所在,這也正是那些熊孩子長成大俠後依舊偏愛劍的根本原因吧。

⑷ 為什麼詩詞小說里劍客多而刀客少是因為裝逼的需要嗎

乍一聽似乎好有道理,居然讓我無言以對。

觀千劍而後識器。我們不妨先來看型:劍的線條剛直不阿,給人寧折不彎的性格暗示,符合俠義精神;刀、戟、斧、鉞、鉤等等則多有弧線直線相交錯,其性格暗示並不明顯。

然後看劍身:劍往往直且瘦長,暗合游俠的翩翩風骨。

再次是劍色:多銀白,映照這光明磊落的俠客精神;倘若說一個人用的劍是血色或者是黑色的,那他一般已經墮入了魔道。

而且在仙俠玄幻小說里,你大喝一聲:「劍來!!!」便可御劍而行,若要踩一把彎刀四海八荒滿天飛,方向估計很不好掌握,容易串錯門......

關二爺使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張飛耍丈八蛇矛,典韋執八十斤雙鐵戟;李元霸仗兩柄擂豉瓮金錘,都不用打到人,錘頭一碰聲波都能把人震下馬去;宇文成都鎦金鏜,秦叔寶金裝鐧,尉遲長槊鐵鞭,混世魔王三斧頭,李存孝禹王槊,王彥章各百斤雙鐵槍;趙官家和鄭恩用大棒,岳王麾下碗口粗雙鐵槍、鐵鐧、八大錘......

演義里有用劍的沒?也有,比如劉皇叔持一對雌雄雙股劍,在那還沒馬鐙的年代裡常常拖他兄弟們的後腿,結果成全了呂布戰三英的一世英名!

所以按照評書的說法來講, 劍客不是職業,劍客其實是職稱 。

到了東漢末年,適於劈砍的環柄刀就已經取代長劍成為軍中大量配備的短兵器,而後的戰場上, 劍主要就是用來裝逼的 ,比如楊志賣刀,而林沖白虎堂送的也是寶刀而不是寶劍。

柴進:「楊志,你販劍嗎?」 楊志:「柴進,你撒幣嗎?」

......

所謂君子執劍,浪子挎刀,我們僅看主角哈:

小李飛 刀 李尋歡

蕭十一郎《蕭十一郎》

葉開《邊城浪子》

傅紅雪《天涯明月 刀》

丁寧《風鈴中的 刀 聲》

丁鵬《圓月彎 刀》

為什麼金庸喜歡劍而古龍卻唯獨愛刀?

因為古龍認為:

古龍筆下的浪子多是落魄潦倒,低到塵埃里的,而同時又是執著而堅定的,他們無畏的心從塵埃中開出花來,用刀再合適不過。

古龍的配角里也有用劍的,如果改改,畫風會很清奇:

恰好相反,刀易裝備,更容易訓練,你看看古代的捕快和錦衣衛,哪有用劍的?

而且在中國古代講究的十八般兵器中,人們最常聽說的就是「 刀 槍劍戟斧鉞鉤叉」。在這裡面刀被排在了第一位,這恰好說明了刀在實戰中的主導地位。

比如上圖丁白纓所用的,是歷經明清兩朝盛傳的「戚家軍用刀」。

而且練家子們所謂的「 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寶劍隨身藏 」,說的就是難易程度。

棍粗放,易上手,大開大合;刀單刃,有去無回,霸氣;槍借力蓄勢,對力量的要求最為精細,「一輩子槍」說的就是要保持一輩子強健的體格及對「勢」的感應;而劍雙刃,易傷人傷己,最講究技巧性與手感,所以「寶劍隨身藏」指的是三天不練就往往沒有手感了。

其實既不是因為裝逼的需求,更不是因為實戰上好用,詩詞小說中用劍比用刀高級的感覺其實來自 文學意象 。

劍仙李白如果沉吟:「拔刀四顧心茫然」,立刻就會有種李鬼上身的既視感。

同樣大家也可以想像下面的這個場景:

其實刀槍棍棒劍等都屬於意象 ,而詩人和作家們正是採用這種文學意象,來達到約定俗成的「 逼格 」,比如:

小說中經典人物的形象塑造與其所執兵器所表達的意象,往往都是十分吻合的:正如《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持倚天劍,而謝遜卻拿屠龍刀。

又比如倘若改寫成了《多情錘客無情錘》,古龍的棺材板肯定會壓不住的。

你把辣些個流弊哄哄的帶劍招式全都換成刀就知道為什麼了,隨便舉幾個栗子大家感受一下:

比如劍乃百兵之祖,其歷史可追溯到商朝。在春秋戰國時期,太史公筆下四大刺客除了荊軻用匕首(匕首也可劍可刀),其他三人都用劍,專諸用的還是著名的魚腸劍。國家寶藏中的勾踐劍歷經千年不銹,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劍。著名的干將、莫邪、歐冶子、徐夫人也都是鑄劍師,然而少俠可曾聽聞過築刀師?即便到了民國,魯迅筆下的也是《鑄劍》而不是《鍛刀》。比如他的《鑄劍》一文極好,只可惜魯迅一生小說寫得太少!

到了漢末環首刀取代劍成為兵器的主流。這反而成就了劍:當劍戰陣搏殺的光環褪去,從兵器進化為禮器,提煉出來的作用就是格調了——

拿刀上陣殺敵,那是武夫;有身份的士大夫則效法先賢,持劍。

所以王勃要寫紫電青霜,李白要佩長劍,因為「寶劍鋒從磨礪出」。

所以公孫大娘舞劍器——「美人如玉劍如虹!」

劍是禮器,代表著士,象徵著階級。

刀乃凶器,出身草莽,用諸於平民。

所以小說家們渲染千年古劍,與其說是情節需要,倒不如說是為了增添小說的文學意象。

而當劍被賦予了文化象徵之後,又反過來成為塑造俠客的一種完美符號。

比如我的以明成化為背景的武俠小說—— 《睥睨天下》 中的一段劍舞:

欣賞我文字的小夥伴們,可以追我最近在連載的新書—— 【夢囈流年】

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武俠相關雜文】:

我踏月色而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楚留香

古龍到底多了解女人?

⑸ 刀殺傷力比劍更強為什麼古代大俠卻喜歡佩劍

凡是在武俠小說當中,一般劍的地位都會高於刀,大俠們都喜歡隨身佩戴一並寶劍,好像更加符合自己的氣質。但論起實戰,刀的殺傷力肯定是要高於劍的,但為什麼劍能如此受到青睞呢?可能這里就要回歸到一種比較俗的說法了,好像劍的顏值始終都要高於刀,而且劍更是代表了一種品德。雖然也有名刀,但實戰意義一般來說也不大,只是用來欣賞。而劍的實戰在歷史上幾乎就沒見過,一起來看看古人對於劍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吧。

在古代冷兵器中,從殺傷力來說,刀的殺傷力肯定遠遠大於劍。一者,刀一般都比劍重,越重的東西,在戰爭中給對方造成的傷害越大,這是符合力學原理的。二者,刀的著力點比劍好,掄起來砍下去,力量都在刀刃上。三者,古代戰場上打仗,士兵們會選擇刀槍之類,但是肯定很少選擇劍。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古代的小說筆記及當下的影視作品中,大俠們都是用劍的呢?古代實際的大俠,是不是也是這么佩戴的呢?

我覺得古代的大俠,應該也是這么佩戴的,為什麼這么說呢?

第一,劍是最方便帶在身上的武器。

古人配備防身的武器,都會首先選擇劍。選擇劍,主要是劍好佩戴。如果是一把彎彎的沉重的刀,帶在身上肯定很不方便。若是一根棍子或者銅錘之類,帶在身上也很不方便,在屁股上打來打去,也很不好看。而劍可以裝在劍鞘里,插進去容易,取出來也方便。如果一定要佩刀,刀的形狀,一般都和劍差不多,比如日本浪人的那種刀。

古代的大俠,雖說武器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防身,而且還是他工作的工具。不過,就算是他工作的工具,他也不可能隨時隨地都在使用,還是要講究一個攜帶方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古代大俠首先選擇使用寶劍。

第二,劍是最容易使用的武器。

劍雖然不著力,但是它有一個好處,就是它的兩面都是刃口。一旦拔出來,橫著豎著都可以攻擊,都可以刺傷別人。不像刀,你必須要掄起來,砍下去才有效果。如果不掄起來,比如說刀背碰著人,那也是傷不了人的。棍子和銅錘,都需要有一個掄起來的動作。

在古代搏擊中,最重要的就是「快」。劍拔出來就可以傷人,刀則需要一個掄的過程,作為大俠,要想更快,顯然最恰當的是選擇是劍。

第三,劍是一種身份的標志。

古代的貴族都會佩劍。佩劍不僅僅是一種防身的武器,更重要的是身份的象徵。劍越鋒利,越貴重。「削鐵如泥」「吹毛得過」那就是最貴重的。「劍」字的前面,往往會冠一個「寶」字,就是這個意思。另外,劍鞘上的配備,也是一種財富和身份的標志。劍鞘上面是否鑲金嵌玉,雕龍畫鳳,以及劍鞘使用什麼材質,都是很講究的。

所以說,古人佩一把什麼劍,都是其身份的表現。

古代的江湖世界,那也是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里,身份、地位這些,也是很重要的。江湖的世界,其實就是世人的世界,是世人世界的一個影子。因此,大俠們也是通過佩劍,來表現自己身份地位的。

第四,劍是一種文化。

劍在其歷史發展中,已經成為一種文化。

古人有很多研究劍的文章,還有很多關於鑄劍的傳說,可以說,劍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兵器,不僅僅是一種身體佩件,而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劍代表一種「謙謙君子」,才華萬丈,卻又深藏不露。

劍代表一種「智慧」,與刀、錘這些代表「力量」的相對而言。

劍代表還一種「正義」,其「直」的體型與「利」的刃口,都是正直正義的標志。

而古代的大俠,既然叫「俠」,他們就是謙謙君子,是正義和智慧的象徵。因此,他們身上配備一把寶劍,是最恰當不過的。

⑹ 武俠小說里刀和劍哪個更厲害啊

在武俠小說里,一般來講,因為劍是身份的象徵,所以大俠客一般都用劍,而刀多為小卒的武器。

⑺ 劍好還是刀好

武俠小說中當然是劍好,而現實中刀比劍強百倍。以下分析僅適用於現實世界——
劍雖然輕靈,能削、斬、刺、戳、銑、劃;看上去似萬能,但實際上能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除了戳刺外其他使法均只能造成皮外傷。而把劍戳刺入人體內很難再撥出。
刀只能斬殺和刺擊,但刀重於劍,使起來威力遠高於劍,用劍斬人無論使用者力量再大也斬不到骨頭組織的(或者砍進骨頭組織卻卡住了撥不出來……),而用刀斬人使用者臂力達到一般成人程度並且使用得當就能把敵人腦袋斬下來。
所以古代軍隊除了儀仗隊外基本沒有用劍的,,唐軍的斬馬劍其實只是一種較大的刀,,,說難聽點,如果兩人力量反應均一樣,使用一根木棍都能打敗劍客,,,,自漢代發明刀後江湖人就再沒有劍客這一品種。。。
說白了劍就一裝逼的玩意,,,,

⑻ 為什麼大部分武俠小說中高手總是用劍的而且大部分會武工的也是用劍用刀的很少呢

因為練劍的功夫易於速成象越女啊青.張無忌那種垃圾都可以變的那麼厲害但真正的高手大部份都不用劍的如喬峰,虛竹,無名老僧,姑蘇慕容父子,除了段譽和獨孤求敗另外練刀的功夫很難速成只有練了幾十年才可能很厲害
我只知道有一個叫魔道真君的傢伙憑著一套殘刀斷敗流打贏無名老僧,段譽,虛竹,慕容博和蕭遠山聯手此外刀法上還和獨孤求敗打成平手呢

⑼ 劍的殺傷力遠不及大刀,為什麼武俠劇里大俠用的全是劍

導演安排的

熱點內容
小說遇見傅先生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23 19:29:13 瀏覽:75
中國古代小說里的愛情 發布:2025-02-23 19:23:28 瀏覽:865
主角葉晨小說免費閱讀最新章節 發布:2025-02-23 19:19:58 瀏覽:140
以前修真小說在那軟體 發布:2025-02-23 19:00:00 瀏覽:66
男主穿越女主毛利蘭同人小說 發布:2025-02-23 18:58:29 瀏覽:584
小說老婆玩火 發布:2025-02-23 18:52:28 瀏覽:249
武俠之我要活下去類似的小說 發布:2025-02-23 18:46:44 瀏覽:568
女主叫林西的重生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23 18:44:21 瀏覽:76
玄幻小說中的丹葯大全 發布:2025-02-23 18:37:20 瀏覽:451
小說一胎二寶老婆大人別想逃目錄 發布:2025-02-23 18:37:10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