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刀武俠小說明永樂
① 金庸武俠小說中哪個人物武藝最高
排名第一
武功:★ ★ ★ ★ ★
智商:★ ★ ★ ★ ★
情商:★ ★ ★
高人指數:★ ★ ★ ★ ★
攻擊力:★ ★ ★ ★ ★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金庸十五大部武俠小說,驚天地,泣鬼神,構造了極為豐富、廣博、生動的藝術世界,創造出一大批讓人難以忘懷的栩栩如生的藝術人物:蕭峰、令狐沖、郭靖、楊過、黃蓉、任盈盈、阿朱等等。讀過金庸小說的人,誰也不會忘記這些閃光而動人的名字。
武和俠是金庸小說的基本和重心,小說中人物武功的高下,當然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讀完金庸洋洋灑灑數百萬字的武俠小說,讀者在流連忘返之餘,往往一個問題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這個問題就是在金庸這些如此眾多的人物中,誰的武功應該排在第一,是最厲害的呢?
就這么一個自然而簡單的問題,乍一想,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金庸的這十五部小說,發生在不同的歷史朝代之中,時間、地點全然不同,所以各部小說中的人物,沒有一個恰當的參照體系來相比較,所以要真正挑出一個讓人服氣的第一高手來,還確實有些強人所難。
俗話說,文無第二,武無第一,看來這個第一高手之論,只能是一個懸疑。
不過且慢,對於發燒級的金迷來說,上面這種似是而非的議論,絕對不能讓人滿意,如此有趣而新鮮的問題,絕不可以就這樣搪塞了事,放在一邊。
就算勉為其難,好歹也要找出一點強詞奪理的精妙說法來。
所以,下面就讓我們來試試看。
金庸小說發生的年代,離我們最近的應該是《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這幾本書。
這三本書的年代背景都是明末清初,武功的境界和檔次相差不多。
其中《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金庸出手不凡,僅此一書就已宣告了一個大師的誕生。
《書劍恩仇錄》的出手錶現了金庸超乎常人的博大雄渾的境界,一開始就不同於一般的「江湖恩仇」的武俠小說,著眼點放在了「江山誰主」這樣大氣度的話題上,書與劍的沖突,江湖與江山的對抗,英雄史詩,歷史情仇,眩人眼目。難怪金庸武俠小說的首席評論家竟推許這本金庸的處女作為「光芒萬丈」。
不過,此書畢竟是金庸的試筆之作,還沒有完全放開手腳,其武功招式的描寫,還隱約帶有舊派武俠小說描寫的痕跡,和日後《射鵰英雄傳》等著作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評選金庸小說武功之最,此書不在考慮之列。
比《書劍恩仇錄》年代略遠一點的是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鹿鼎記》。
《鹿鼎記》的背景是明朝康熙盛世,據我們不過二百多年,種種史跡、掌故、傳聞,還有許多史實遺跡可考,所以《鹿鼎記》即使是藝術化和誇張了的小說,也不能不留有餘地。
細細想來,《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後一部小說,其實也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沒有武俠味的無武無俠的小說,連金庸自己在《鹿鼎記》的後記中也承認過:「《鹿鼎記》已然不太像武俠小說,毋寧說是歷史小說。」
既然在此書中「無武無俠」,此書中人物的武功當然也是較差勁的,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好漢陳近南,其天下第一的武功,也絲毫沒有神乎其技的地方,倒是韋小寶的一把火葯槍令諸般絕世武學頓失顏色,由此看來,評選金庸小說中人物的武功之最,《鹿鼎記》當不在考慮之列。
時間再往前推算,緊靠《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的應該是金庸創作的第二部小說《碧血劍》。
金庸在此書中,很注意藝術手法的創新,因此文藝腔較重,對人物武功描寫並不是十分側重。
《碧血劍》中的人物和《鹿鼎記》有前後照應關系,如《鹿鼎記》中的九難師太,即是《碧血劍》中的阿九,《碧血劍》和《鹿鼎記》人物的武功有繼承關系,自然相去不遠,所以《碧血劍》中的武功,也可以不加考慮。
我們如果將金庸小說按時間排序倒推,大約是這樣:
《鹿鼎記》(清)、《書劍恩仇錄》(清)、《碧血劍》(清明)、《飛狐外傳》(明)、《雪山飛狐》(明),《鴛鴦刀》(明初)、《倚天屠龍記》(元明)、《神鵰俠侶》(南宋)、《射鵰英雄傳》(南宋)、《天龍八部》(北宋)、《越女劍》(吳越春秋),另外還有幾部小說,即《連城訣》、《俠客行》、《白馬嘯西風》和《笑傲江湖》,難以確定年代。《笑傲江湖》有魔教之說,與《倚天屠龍記》相似,大概可以算相同的年代。
我們要評選金庸小說中的武功之最,《越女劍》、《白馬嘯西風》因為是中篇,分量不夠,顯然其武功可以忽略不計;而《俠客行》和《雪山》系列的分量,也同樣不能和《射鵰英雄傳》三部曲相比,所以我們真正要評選的焦點,是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這五部之中。
前面我們提到過,年代距我們最近的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武功最差,而就金庸整體小說來看,這個規律很是明顯,時間距我們越遠,小說中的武功似乎越高,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遠古年代神乎其技的武功逐步在遺失、在失傳,頗有魯迅小說中九斤老太之論「一代不如一代」。
比如,關於武功的失傳,南宋時的《天龍八部》中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十八招招招俱全,威力無比,驚天地泣鬼神,而在《射鵰英雄傳》中降龍十八掌傳到洪七公,就已失傳數招,幸虧洪七公天資聰明,靠自己的個人聰明,將遺失的招數補齊,保住了十八之稱,不過降龍十八掌在洪七公和郭靖使出來時,總覺得沒有蕭峰那樣瀟灑自如,渾然天成。
關於武功一代不如一代,在另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來。
比如,《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中,高手過招,還有大宗師的王者氣象,既是赤手空拳,又不拿兵刃,蕭峰如此,段譽如此,虛竹如此,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如此,歐陽峰的蛤蟆功如此,黃葯師的彈指神功如此,周伯通的雙手互搏如此,洪七公、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如此。
雖然洪七公有打狗棒、歐陽峰有蛇杖、黃葯師有玉蕭,顯然他們幾乎不用這些兵器,但這與蕭峰、段譽、虛竹相比畢竟又遜了一籌。
《射鵰英雄傳》之後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中,楊過拿起了玄鐵劍、張無忌也有了倚天屠龍刀,再到《笑傲江湖》的令狐沖,離開了劍已經如同廢人,他們和蕭峰、段譽、虛竹相比,其武功境界的高下已不言而喻。
按以上的這些分析來看,《天龍八部》顯然是金庸武功境界最高的一部書。
試拿《天龍八部》和其他小說中的武功略作一對比。
年代離我們最近的《書劍恩仇錄》中,劍術第一的是「追風快劍」無塵道長,但看其對無塵道長武功的描寫,他的劍法與《天龍八部》中排名第一百九十二名的一開篇走過場的人物無量劍東宗掌門人左子穆差不了多少。
《書劍恩仇錄》寫無塵和乾隆的御前侍衛「一葦渡江」褚圓比劍:
全身衣服已被無塵割成碎片,七零八落,不成模樣,頭上又是熱辣辣地,一摸頭臉,辮子、頭發、眉毛均被剃得乾乾凈凈,又驚又羞,忽然間褲子又向下溜去,原來褲帶也給割斷了。
無塵的劍術隨心所欲,似乎很是高明,再看《天龍八部》中左子穆的表現:
左子穆踏上兩步,長劍倏地遞出,這時那貂兒又已奔到龔光傑臉上,左子穆挺劍向貂兒刺去。貂兒身子一扭,早已奔到了龔光傑後頸,左子穆的劍尖及於徒兒眼皮而止。這一劍雖沒刺到貂兒,旁觀眾人無不嘆服,只須劍尖多遞得半寸,龔光傑這隻眼睛便是毀了。雙清尋思:「左師兄劍術了得,非我所及,單是這招『金針渡劫』,我怎能有這等造詣?」
左子穆的表現,也並不比無塵差多少。
另外,在《書劍恩仇錄》中,點穴是非常厲害的武功,而在《天龍八部》中,點穴是一個小丫頭阿朱都會的粗淺入門功夫。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使眾人談之色變,論其淵源可和《天龍八部》中星宿派丁春秋的吸星大法相提並論,比之段譽所學的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前者為臣,後者為君。
《笑傲江湖》中首推獨孤九劍最有創意,但此種武功只有花架子,全無內力陰陽相濟,最多和古龍「那一劍快的已超過了速度的極限」的境界相仿,這樣的劍術不要說和《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六脈神劍相提並論,恐怕連《天龍八部》中「劍神」卓不凡的劍芒也比不過。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鎮教之寶,也是張無忌的拿手絕活「乾坤大挪移」,隨便哪個讀者一看,便知這是《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家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變種,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最多和慕容復「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差不多,遇到蕭峰,當然只有束手無策了。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武功厲害,但怎麼也不會比張三豐高,張三豐再厲害,其實也不過得到了他的師父覺遠和尚的幾分真傳,所以《倚天屠龍記》中覺遠和尚的武功,應該說是《倚天屠龍記》中第一。
我們來看看覺遠和尚和昆侖山何足道相鬥一場戲:
何足道不答,俯身拾起一塊尖角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縱一道、橫一道的畫了起來,頃刻之間,畫成了縱橫各一十九道的一張大棋盤。經緯線筆直,猶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線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餘。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鋪成,堅硬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少磨耗,他隨手以一塊尖石揮劃,竟然深陷盈寸,這份內功實是世間罕有,只聽他笑道:「比劍嫌霸道,琴音無法比拼。大和尚既然高興,咱們便來下一局棋如何?」
他這手劃石為局的驚人絕技一露,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禪堂七老無不面面相覷,心下駭然。天鳴方丈知道此人這般渾雄的內力寺中無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風霽月,正要開口認輸,忽聽得鐵鏈拖地之聲,叮當而來。
只見覺遠挑著一對大鐵桶走到跟前,後面隨著一個長身少年。覺遠左手扶著鐵扁擔,右手單掌向天鳴行禮,說道:「謹奉老方丈呼召。」天鳴道:「這位何居士有話要跟你說。」覺遠回過身來,一看何足道,卻不相識,說道:「小僧覺遠,居士有何吩咐?」
何足道畫好棋局,棋興勃發,說道:「這句話慢慢再說不遲。哪一位大和尚先跟在下對弈一局?」他倒不是有意炫示功夫,只是生平對琴劍棋都是愛到發痴,興之所到,連天塌下來都是置之度外,既想到弈棋,便只求有人對局,早忘了比試武功之事。天鳴禪師道:「何居士劃石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見,敝寺僧眾甘拜下風。」
覺遠聽了天鳴之言,再看了看石板上的大棋局,才知此人竟是來寺顯示武功,當下挑著那擔大鐵桶,吸了一口氣,將畢生所練功力都下沉雙腿,在那棋局的界線上一步步的走了過去。只見他腳上鐵鏈拖過,石板上便現出一條五寸來寬的印痕,何足道所劃的界線登時抹去。眾僧一見,忍不住大聲喝彩。天鳴、無色、無相等更是驚喜交集,哪想得到這個痴痴獃獃的老僧竟有這等深厚內功,和他同居一寺數十年,卻沒瞧出半點端倪。天鳴等自知一人內力再強,欲在石極上踏出印痕,也絕無可能,只因覺遠挑了一對大鐵桶,桶中裝滿了水,總共何止四百餘斤之重,這幾百斤巨力從他肩頭傳到腳上的鐵鏈,向前拖曳,便如一把大鑿子在石板上敲鑿一般,這才能鏟去何足道所劃的界線,倘若覺遠空身而行,那便萬萬不能了。但雖有力可借,終究也是罕見的神功。何足道不待他鏟完縱橫一共三十八的界線,大聲喝道:「大和尚,你好深厚的內功,在下可不及你!」覺遠鏟到此時,丹田中真氣雖愈來愈盛,但兩腿終是血肉之物,早已大感酸痛,聽他這么一喝,當即止步,微笑吟道:「一枰袖手將置之,何暇為渠分黑白?」
類似的場面在《天龍八部》中也可以找到印證:
段延慶早聽雲中鶴詳細說過,自己的得意徒兒譚青如何在聚賢莊上害人不成,反為蕭峰所殺,這時聽說眼前這漢子便是殺徒之人,心下又是憤怒,又是疑懼,伸出鐵棒,在地下青石板上寫道:「閣下和我何仇。既殺吾徒,又來壞我大事。」
但聽得嗤嗤響聲不絕,竟如是在沙中寫字一般,十六個字每一筆都深入石里。他的腹語術和上乘內功相結合,能迷人心魄,亂人神智,乃是一項極厲害的邪術。只是這門功夫純以心力剋制對方,倘若敵人的內力修為勝過自己,那便反受其害。他既知譚青的死法,又見了蕭峰相救段正淳的身手,便不敢貿然以腹語術和他說話。
蕭峰見他寫完,一言不發,走上前去伸腳在地下擦了幾擦,登時將石板上這十六個字擦得乾乾凈凈。一個以鐵棒在石板上寫字已是極難,另一個卻伸足便即擦去字跡,這足底的功夫,比之棒頭內力聚於一點,更是艱難得多。兩個人一個寫,一個擦,一片青石板鋪成的湖畔小徑,竟顯得便如沙灘一般。
看蕭峰和覺遠和尚相比,同樣的場面,同樣的事情,覺遠和尚累得半死,蕭峰卻是舉重若輕。
綜上所述,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真正武功出神入化、高妙絕倫的,非《天龍八部》莫屬,要評選金庸武俠小說武功之最,也非在《天龍八部》中尋找不可。
《天龍八部》中誰的武功最厲害呢?
「南喬峰,北慕容」,蕭峰是真正的大英雄,但他的武功卻不是最高的,別的不說,蕭峰對段譽的六脈神劍推崇有加,自知自己的降龍十八掌不敵六脈神劍,段譽的武學造化當在蕭峰和虛竹之上。
段譽的武功在《天龍八部》中也不是最高,蕭峰和慕容復厲害,但二人之父蕭遠山和慕容博比他倆更厲害許多。
蕭遠山和慕容復是《天龍八部》中武功最厲害人物嗎?也不是,且看少林寺灰衣掃地人,輕描淡寫,同時制服蕭遠山和慕容博,分解因緣,指點迷津,終使蕭遠山和慕容博放下屠刀,立地在佛。
玄生、玄滅只覺一股柔和的力道在手臂下輕輕一托,身不由己的便站將起來,卻沒見那老僧伸手指袖,都是驚異不止,心想這般潛運神功,心到力至,莫非這位老僧竟是菩薩化身,否則怎能有如此廣大神通、無邊佛法?
……
慕容復氣往上沖,喝道:「那我便接蕭兄的高招。」蕭峰更不搭話,呼的一掌,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向慕容復猛擊過去。……那老僧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佛門善地,兩位施主不可妄動無明。」
他雙掌只這么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無形高牆,擋在蕭峰和慕容復之間。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這堵牆上,登時無影無蹤,消於無形。
……
慕容博初時見那老僧走近,也不在意,待見他伸掌拍向自己天靈蓋,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對方武功太過厲害,一抬手後,身子跟著向後飄出。他姑蘇慕容氏家傳武學,本已非同小可,再鑽研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後,更是如虎添翼,這一抬頭,一飄身,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掌擋盡天下諸般攻招,一退閃去世間任何追擊。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閣中諸人個個都是武學高手,一見他使出這兩招來,都暗喝一聲彩,即令蕭遠山父子,都不禁欽佩。
豈知那老僧一掌輕輕拍落,波的一聲響,正好擊在慕容博腦門正中的「百會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沒半點效用。「百會穴」是人身最要緊的所在,即是給全然不會武功之人碰上了,也有受傷之虞,那老僧一擊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時氣絕,向後便倒。
慕容復大驚,搶上扶住,叫道:「爹爹,爹爹!」但見父親嘴眼俱閉,鼻孔中已無出氣,忙伸手到他心口一摸,心跳亦已停止。慕容復悲怒交集,萬想不到這個滿口慈悲佛法的老僧居然會下此毒手,叫道:「你……你……你這老賊禿!」將父親的屍身往柱上一靠,飛身縱起,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猛擊過去。
那老僧不聞不見,全不理睬。慕容復雙掌推到那老僧身前兩尺之處,突然間又如撞上了一堵無形氣牆,更似撞進了一張漁網之中,掌力雖猛,卻是無可施力,被那氣牆反彈出來,撞在一座書架之上。本來他來勢既猛,反彈之力也必十分凌厲,但他掌力似被那無形氣牆盡數化去,然後將他輕輕推開,是以他背脊撞上書架,書架固不倒塌,連架舊堆滿的經書也沒落下一冊。
……
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眼見那老僧的右掌正要碰到他腦門,那老僧突然大喝一聲,右掌改向蕭峰擊去。
蕭峰雙掌之力正要他左掌相持,突見他右掌轉而襲擊自己,當即抽出左掌抵擋,同時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這一招中途變向,純真虛招,只是要引開蕭峰雙掌中的一掌之力,以減輕推向自身的力道。蕭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轉,波的一聲輕響,已擊中了蕭遠山的頂門。
灰衣僧不管對付慕容復、慕容博,還是對付蕭遠山、蕭峰,都不費吹灰之力,所以論武功境界,少林寺無名灰衣掃地人,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之人。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灰衣僧排名第一。
② 古龍武俠小說高手排名
古龍小說108位高手排名 一、神魔級 1. 吳明:小老頭,《鳳舞九天》第一高手,無名島島主。等於3個絕頂高手。 2. 陰姬:人稱「水母」,《畫眉鳥》第一高手,神水宮主人。等於2.5個絕頂高手。 3. 燕南天:《絕代雙嬌》第一高手,當世江湖第一神劍。等於2個絕頂高手。 4. 李商:人稱石觀音,《大沙漠》第一高手,50招勝楚留香。等於2個絕頂高手。 5. 柴玉關:人稱『快活王』,《武林外史》第一高手。等於2個絕頂高手。 6. 木道人:老刀把子,武當第一名宿,《幽靈山莊》第一高手。等於2個絕高手。 7. 邀月宮主:綉玉谷,移花宮的大宮主。等於2個絕頂高手。 8. 西門吹雪:『萬梅山莊』 莊主,江湖第一劍神。等於1.5個絕頂高手。 9. 展白:《劍客行》第一高手,該書第一主人公。等於1.5個絕頂高手。 10. 俞佩玉:《名劍風流》第一高手,該書第一主人公。等於1.5個絕頂高手。 11. 夜帝:《大旗英雄傳》第一高手,當世武林第一人。等於1.5個絕頂高手。 12. 原隨雲:人稱蝙蝠公子,《蝙蝠俠》第一高手。等於1.5個絕頂高手。 13. 逍遙侯:《蕭十一郎》第一高手,玩偶世界中的主人。等於1.5個絕頂高手。 14. 王夫人:人稱雲夢仙子,快活王前妻。等於1.5個絕頂高手。 15. 憐星宮主:綉玉谷,移花宮的二宮主。等於1.5個絕頂高手。 二、宗師級 16. 燕十三:《三少爺的劍》第一高手,江湖第一殺手。等於1.2個絕頂高手。 17. 日後:《大旗英雄傳》出場高手,常春島島主。等於1.2個絕頂高手。 18. 高莫靜:《劍玄錄》第一高手。等於1.2個絕頂高手。 19. 玉羅剎:《三少爺的劍》第一高手,西方魔教教主。等於1.2個絕頂高手。 20. 葉孤城:白雲城主,江湖三大劍客之一。等於1.1個絕頂高手。 21. 孫白發:江湖人稱「天機老人」,兵器譜排名第一。等於1.1個絕頂高手。 22. 上官金虹:金錢幫幫主,兵器譜中名列第二。等於1.1個絕頂高手。 23. 金童:《孤星傳》兩個世外高人之一,裴珏之師。等於1.1個絕頂高手。 24. 玉女:《孤星傳》兩個世外高人之一,裴珏之師。等於1.1個絕頂高手。 25. 宮九:吳明之子,南太平王世子。等於1.1個絕頂高手。 三、戰神級 26.李尋歡:人稱『小李飛刀,例無虛發』。兵器譜排名第三。等於1個絕頂高手。 27. 楚留香:人稱『盜帥』,夜帝的的弟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28. 陸小鳳:《陸小鳳系列》第一主人公。等於1個絕頂高手。 29. 沈浪:《武林外史》第一主人公,『九州王』沈天君之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30. 江小魚:《絕代雙嬌》第一主人公,江楓之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31. 謝曉峰:《三少爺的劍》第一主人公,神劍山莊三少爺。等於1個絕頂高手。 32. 傅紅雪:《天涯明月刀》第一主人公,魔教教主的義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33. 蕭十一郎:《蕭十一郎》第一主人公。等於1個絕頂高手。 34. 阿飛:沈浪、白飛飛之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35. 葉開:《九月鷹飛》第一主人公,李尋歡的徒弟。等於1個絕頂高手。 36. 鐵中棠:《大旗英雄傳》第一主人公,大旗門鐵毅之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37. 柳長街:《七殺手》第一主人公。濟南府,楊柳村捕快。等於1個絕頂高手。 38. 孫玉伯:江湖人稱「老伯」,《流星蝴蝶劍》第一高手。 等於1個絕頂高手。 39. 南宮平:《護花鈴》第一主人公,南宮世家的公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40. 方寶玉:《浣花先劍錄》第一高手,該書第一主人公。等於1個絕頂高手。 41. 蕭淚血:《英雄無淚》第一高手,蕭大師之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42. 花無缺:江小魚的雙胞胎兄長,移花宮少主人。等於1個絕頂高手。 43. 芮瑋:掌劍飛芮問夫之子,喻百龍之徒,從小住在黑堡。等於1個絕頂高手。 44. 仇恕:繆文,《湘妃劍》第一高手,該書第一主人公。等於1個絕頂高手。 45. 藍天:江湖人稱藍大先生,《情人箭》二大高手之一。等於1個絕頂高手 46. 蕭王孫:《情人箭》二大高手之一,「帝王穀穀主」。等於1個絕頂高手。 47. 東郭先生:人稱「大地乾坤一袋裝」,俞佩玉之師。 等於1個絕頂高手。 48. 獨孤劍:人稱 「萬劍之尊」,《飄香劍雨》第一高手。等於1個絕頂高手。 49. 卓東來:人稱「紫氣東來」,蕭大師之子。等於1個絕頂高手。 50. 荊無命:上官金虹屬下第一號的殺手。等於1個絕頂高手。 51. 蕭東樓:《白玉老虎》天下兩大奇人之一。等於1個絕頂高手。 52. 地藏:人稱九幽侯,《白玉老虎》天下兩大奇人之一。等於1個絕頂高手。 53. 薛衣人:人稱「血衣人」,《鬼戀傳奇》出場高手。等於1個絕頂高手。 54. 蕭伯賢:《孤星傳》出場高手,千手書生兄弟中哥哥。等於1個絕頂高手。 55. 蕭仲忍:《孤星傳》出場高手,千手書生兄弟中弟弟。等於1個絕頂高手。 56. 龍嘯天:江湖人稱『南海一君』,《劍客行》出場高手。等於1個絕頂高手。 57. 陸上龍王:《歡樂英雄》第一高手,林太平之父。等於1個絕頂高手。 58. 柳祟厚:江湖人稱「銀扇子,《劍客行》暗寫高手。等於1個絕頂高手。 59. 碧玉夫人:《碧血洗銀槍》暗寫第一高手,碧玉門門主。等於1個絕頂高手。 60. 魏無牙:《絕代雙嬌》出場高手,『十二星相』中的鼠。等於1個絕頂高手 四、大師級 61. 司空摘星:江湖人稱偷王之王,陸小鳳的好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2. 花滿樓:江南花家七公子,陸小鳳的好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3. 楊凡:《大人物》第一高手,該書第一主人公。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4. 卜鷹:《大地飛鷹》第一高手,該書第一主人公。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5. 王憐花:人稱『千面公子』,《武林外史》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6. 白衣人:人稱無雙劍客,《浣花先劍錄》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7. 韓棠:《流星蝴蝶劍》出場高手,老伯的頭號殺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8. 姬悲情:人稱「墨玉夫人」,《名劍風流》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69. 老實和尚:天下四大奇僧排名第三,陸小鳳的好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0. 胡不歸:《鐵膽大俠魂》出場高手,武功絕頂。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1. 趙無忌:《白玉老虎》第一主人公。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2. 熊貓兒:《武林外史》出場高手,江湖第一游俠。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3. 郭地滅:《七星龍王》第一高手,『天絕地滅』組織頭領。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4. 東郭高:人稱「萬里飛鷹」,東郭先生之弟。 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5. 鐵凌:江湖人稱『神猴』,《劍客行》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6. 董千里:江湖人稱「神驢鐵膽」,《劍客行》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7. 龍五:江湖人稱龍五公子,《七殺手》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8. 南宮丑:人稱『劍底遊魂』 ,《歡樂英雄》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79. 史天王:人稱「天正大帥」,《新月傳奇》出場高手。等於0.9個絕頂高手。 80. 華真真:《蝙蝠俠》出場高手,枯梅大師的弟子。等於0.9個絕頂高手。 五、猛士級 81. 孟星魂:《流星蝴蝶劍》第一主人公,江湖第一殺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2. 李壞:《飛刀又見飛刀》第一主人公,李尋歡之孫。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3. 裴珏:《孤星傳》第一主人公,金童玉女之徒。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4. 鳳三:俞佩玉的拜把兄弟,江南鳳家的三公子。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5. 南宮永樂:南宮平的伯父,儲神島島主。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6. 龍布詩:江湖人稱『不死神龍』,南宮平之師。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7. 無花:江湖人稱妙僧,《血海飄香》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8. 連城璧:《蕭十一郎》出場高手,『無瑕山莊』的主人。等於0.8個絕頂高手。 89. 胡鐵花:外號『胡瘋子』,人稱瀟湘俠盜,楚留香之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0. 中原一點紅:江湖第一職業殺手,楚留香之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1. 紫衣侯:《浣花先劍錄》出場高手,海內外第一劍客。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2. 仇獨:仇恕之父,海天孤燕的弟子,當年中原第一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3. 上官小仙:上官金虹與林仙兒之女,金錢幫幫主。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4. 薛月神:人稱月神之刀,《飛刀又見飛刀》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5. 唐傲:《白玉老虎》出場高手,蜀中唐門三傑之首。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6. 白飛飛:人稱『幽靈宮主』,《武林外史》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7. 雷大鵬:人稱『雷鞭』,《大旗英雄傳》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8. 花雙霜:人稱『煙雨』,《大旗英雄傳》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99. 胡不愁:《浣花先劍錄》出場高手,方寶玉師兄。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0. 姬冰雁:外號『死公雞』,楚留香最好的朋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1. 郭大路:《歡樂英雄》第一主人公。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2. 王動:人稱「一飛沖天鷹」,《歡樂英雄》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3. 路小佳:《邊城浪子》出場高手,荊無命的弟子。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4. 高漸飛:《英雄無淚》第一主人公,蕭大師的弟子。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5. 公子羽:《天涯明月刀》出場高手,沈浪的喉立傳人。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6. 秦護花:江湖人稱「護花刀」 ,《七殺手》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7. 高天絕:《七星龍王》出場高手,『天絕地滅』組織頭領。等於0.8個絕頂高手。 108. 風漫天:人稱『長笑天君』,《護花鈴》出場高手。等於0.8個絕頂高手。
③ 講述張三豐與建文帝,永樂帝的長篇武俠小說叫什麼名字
《明成祖實錄》中記載建文帝自焚而亡,當時的燕王聽說後還派遣太監前往救援,並對著建文帝的屍身大哭。但《明成祖實錄》一書很有可能是朱棣篡位後為了掩蓋歷史事實,而指示史家這樣寫作,又或者史家懼怕朱棣淫威,為了討好他,故意寫成這樣。
其實就連朱棣自己也並不相信朱棣被燒死了。《明史·胡濙傳》記載,永樂五年朱棣懷疑建文帝下落,派遣戶部給侍中胡濙,以頒布詔書尋訪張三豐為名,暗中偵查建文帝蹤跡。胡濙在外尋訪十四年之久,回來把打聽到的民間隱秘與傳聞向皇帝報告,才使皇帝的疑慮冰釋。再胡濙回到北京之前,成祖還派遣鄭和下西洋尋訪,也未找到(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尋訪建文帝)。因此可以說,建文帝很大的可能並不是在宮中被燒死的,或者即便燒死,朱棣也沒有見過建文的屍身,否則他遍沒有必要象上面海內海外的搜索。
神宗曾經問左右大臣:「聽說建文當時逃走了,真有這樣的事情么?」重臣張居正回答:「國史沒有記載這件事,但是據故老相傳,說當年靖難的部隊進城的時候,建文帝剃了頭發,披著僧袍從小道逃走了,當時人們都不知道。到了正統年間,有人在雲南郵壁上見到一首詩,有「淪落江湖數十秋」的句子,有個御史覺得很奇怪,就把題詩的人叫來問他,題詩的人是個老和尚,御史問他話卻坐著而不跪下,回答說『想要回到故鄉』,御史查證得知是建文帝,於是把消息報告給朝廷。朝廷召老和尚到京,進宮中查驗,正是建文。不過沒有人知道後來的事了。」(明神宗實錄)
萬曆皇帝讓張居正將雲南郵壁上的題詩全文抄下來給他看,全詩如下:
淪落江湖數十秋,歸來白發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這首詩在《明神宗實錄》和《春明夢余錄》都有記載,有較大的可信度,並且與建文帝的書生氣十足而溫文爾雅的氣質十分相符。
明人野史中記載建文帝逃亡生涯的過程大略如下:
建文四年六月,建文帝得知南京金川門失守,長吁短嘆,想自殺以謝國人。翰林院編修程濟說,不如出走流亡。少監王鉞跪在地上提醒皇上,高皇帝升天之前,留下一個寶匣,並且交代說,如有大難,可以打開。眾人一起趕到奉先殿左側,打開這個紅色寶匣,但見裡面有度牒三張,分別寫著「應文」、「應能」、「應賢」,裡面還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以及銀元寶十錠。第一張「應文」度牒寫著:「應文從鬼門出,其餘人等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時分在神樂觀的西房會合。」程濟立即為皇上剃去頭發,換上袈裟、僧帽、僧鞋。吳王教授楊應能表示願意剃度,隨帝流亡;監察御史葉希賢毅然說,臣名賢,無疑就是「應賢」,也剃度改裝隨從。當時在殿上的五六十人痛哭流涕,都表示要隨從流亡。建文帝說,這么多人一起行動,勢必引起懷疑,決定由九人陪他前往鬼門,在神樂觀乘船至太平門。少頃,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趕來。一行二十二人開始了流亡生涯。建文帝交代,今後互相以師弟稱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禮。兵部侍郎廖平建議,隨從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選沒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五人足夠,其餘遙為應援。當場決定楊應能、葉希賢稱為比丘,程濟稱為道人,這三人左右不離建文帝;其餘六人往來道路,運送衣食。第一站來到吳江縣的史彬家中。八月十六日,建文帝與兩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餘人等星散。十月,來到襄陽的廖平家。獲悉跟蹤者也已到此,大家商議後便決定前往雲南。
明成祖派遣戶科都給事中胡前往西南地區,打著探尋道教宗師張三豐(即張邋遢)的幌子,其實是為了偵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傳來,建文帝決定遁跡深山。
永樂八年三月,工部尚書嚴震以出使安南(即今越南)的名義,至雲南秘密探訪建文帝的蹤跡。某一天,嚴震偶然在雲南道中遇到建文帝,兩人相對而泣。建文帝問他:你准備怎麼處置我?嚴震回答:皇上請便,臣自有辦法。夜間,嚴震自縊於驛站。建文帝見蹤跡暴露,再次躲進白龍山。
長期的野外生活,使得他身心疲憊,顏色憔悴,面容枯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但因害怕被發現,不敢出山覓食、求醫,狼狽到了極點。這時史彬等三人趕來,境況頓時改善。幾天後,三人離別,抱頭痛哭一場。建文帝交代,今後不必再來,一則道路艱險,二則關津盤查嚴密。
永樂十年三四月間,一直隨從建文帝的楊應能、葉希賢相繼病逝,建文帝收了一名弟子,賜名「應慧」。永樂十四年六月,建文帝足疾發作,程濟進城覓葯,才得痊癒。這使建文帝感到危機時時迫近,便口述流亡的經過,由程濟筆錄,寫成《從亡傳》,建文帝親筆寫了序言,命程濟藏於山岩中。此後幾年,建文帝奔走於雲南、貴州、四川之間。永樂十八年十月,在程濟的陪同下,建文帝登上了峨嵋山,賦詩一首,其中兩句為:「登高不待東翹首,但見雲從故國飛。」流露了他此時此地思念故國的復雜心情。
永樂二十二年二月,建文帝東行。十月,在旅店遇到史彬。史彬關切地問起道路起居,建文帝說:近來強飯,精爽倍常。於是同史彬下江南,回到吳江史彬家中。這時史彬的從叔祖史弘從嘉興趕來,在客堂見到老和尚,問史彬:大師從何而來?史彬不答。史弘把史彬拉出,說:此建文皇帝也。史彬矢口否認,史弘說我曾在東宮見到過,是我的救命恩人。史彬只得如實相告。史弘頓首後,哭泣著詢問近況。建文帝說:賴各位從亡者給我衣食,得以周旋於險阻之間。二十年來,戰戰兢兢,今日想來,可以終老了吧!隨後在史弘的陪同下,游覽天台山,到寧波渡蓮花洋。
匆匆間,成祖死,仁宗即位,不到一年,仁宗死,宣宗即位,十年後英宗即位。皇帝已經更換了好幾個。政治環境的變換,是他再現真身的時候了。正統五年(1430年),正在廣西的建文帝對程濟說,我決意東行。
建文帝有文才,流亡中經常詩性大發而賦詩,最著名的一首就是:
流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發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人們常說,詩言志。從這些詩中,不難體味到一位流亡皇帝的心靈呼聲。巧得很,同寓所的一名和尚,竊得建文帝的詩稿,跑到思恩知州岑瑛那裡,大言不慚地說,我就是建文皇帝!岑瑛大為驚駭,馬上報告藩司。藩司下令把和尚與建文帝一並逮捕,飛章報告朝廷。當朝皇帝下詔:押解回北京。皇帝命御史在宮廷中審訊,那和尚稱:年九十餘,且死,想葬於祖父陵墓旁。御史說:建文君生於洪武十年,現在是正統五年,當六十四歲,何得九十歲?後來查實得知,這和尚名叫楊應祥,鈞州白沙里人。報告皇帝後,和尚被判處死刑,下錦衣衛監獄關押。建文帝此時把實情告訴了御史,御史秘密上報皇帝,皇帝派曾經服侍過建文帝的老太監吳亮探望虛實。建文帝見到吳亮,脫口而出:你難道不是吳亮?吳亮說:不是。建文帝糾正道:我有一天在便殿就餐,吃子鵝,一片肉掉到地上,你手裡拿著壺,趴在地上把它吃掉了。還說不是你!吳亮伏地大哭。他知道建文帝左腳趾有黑子,查看後果然,想不到幾十年後能夠見面,痛哭流涕,不能仰視。於是,皇帝下令把建文帝迎入宮中西內養老,宮中人都叫他「老佛」。壽終正寢後,葬於西山,不封不樹。因為很難給他一個名分,所以成為一座無名墓。
由於建文時期的檔案史料已被銷毀,《明成祖實錄》又充滿謊言,已經難以核實其正確性究竟有多少。因此清代學者頗多懷疑,例如萬斯同在《明史稿?史例議》中就說:「明代野史之失實,無有如建文遜國一事。」乾隆時正式出版的《明史》,卷四惠帝紀,在寫了建文帝焚死之後,又加上「由地道出亡」一段文章,依然是一團迷霧。因此現在要確切考證建文帝的下落,猶如霧里探花,那隻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參考資料:《權與血——明帝國的官場政治》(樊數志著,中華書局出版)
④ 馮家文《鳥盡弓藏》作品梗概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之子漢王高煦,同其兄高熾爭儲奪位,竟糾集綠林,暗結死黨,殘害勛臣,惡名遠揚。為不使江山落入這個可怕的惡魔之手,一批具俠肝義膽的江湖英雄... ...
本書曲折跌盪,波詭雲譎,人物出神入化,千險萬奇。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4)什麼刀武俠小說明永樂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解放後,為償童年夙願——10歲看《水滸》,12歲讀《三國》,立誓撰寫小說——投入曲藝戰線。歷任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武俠文學研究會理事。曾先後創作出多部長篇作品。歷任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武俠文學研究會理事。代表作《五鳳朝陽刀》還被劉蘭芳改編為評書。
《五鳳朝陽刀》、《六指金環》、《獨臂武松》、《袖裡刀槍》、《鳥盡弓藏》、《鬧市神龍》、《彎刀殘魂》、《絕代胭脂女窩主》、《梁山五龍》、《鐵戟金輪殺無赦》、《中國第一貪》。
⑤ 古龍小說里的人物武功排行
1第十五劍燕十三(不屬於人間的劍!劍出人必死!);2小老頭吳明;3燕南天、邀月宮主;4水母陰姬;5快活王、沈浪;6石觀音、王雲夢;7逍遙侯、夜帝、木道人、憐星宮主;8西門吹雪、謝曉峰;9宮九、日後、上官金虹;10天機老人、謝王孫、李尋歡;11葉孤城、玉羅剎、瘋狂十字劍;12陸小鳳、楚留香、鐵中棠、蕭十一郎、路上龍王、薛衣人、孫玉伯、萬鵬王;13王憐花、原隨雲、阿飛、葉開、傅紅雪、荊無命、第十四劍燕十三;14薛月神、李壞、江小魚、江無缺;15紅櫻綠柳、李曼青、郭嵩陽;16衛夫人、店裡的老夫人、上官小仙、牛肉湯;17韓棠、第十三劍燕十三、花滿樓、胡不歸、烏鴉、司空摘星;18慕容秋荻、公孫大娘;19老實和尚、胡鐵花、王動父親;20姬冰雁、南宮丑、葉翔、中原一點紅;21孫劍、律香川、孟星魂、陸漫天、林太平;22王動、屠大鵬、石群;23郭大路、燕七、小何;24林仙兒、高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