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名家一覽表卧龍生武俠小說
A. 台灣武俠小說的男作者有那些
驚虹一劍,風動江湖
——側寫卧龍生
卧龍生,本名牛鶴亭,生於一九三○年。一九四六年,大概還是高一時他念沒兩個月就棄學從軍,理由是在那亂離的時代,不當兵就會面臨沒飯吃的絕境。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間,卧龍生隨軍轉戰遷移,歷經大大小小十多次戰役,對他的一生產生了強烈的沖擊與影響。他曾回憶這一段軍中歲月,感嘆地說:「民國三十六到三十七年,短短一年裏,洛陽戰役垮了,退到南京…那些是真正血肉橫飛的打戰,對我的震撼很大。如今回想起來,那一年留在我心底的印象竟比在台灣四十年來的生活經驗還要深刻許多…」
一九四八年卧龍生在南京考上軍官訓練班,隨軍隊到台灣受訓;一九五六年因受軍中孫立人案遷連影響,離開部隊,此後就嘗試從事武俠小說創作。提起創作武俠小說的動機,卧龍生曾回憶說:「我在小時候,沒什麼娛樂,很喜歡看小說,看了許多章回小說,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粉粧樓》、《萬花樓》、《五虎平南》等等。我從軍中退伍下來後,為了要過生活,想想要做個什麼工作呢?寫小說吧!寫什麼呢?就武俠小說吧!沒想到一寫就成功了,所以我寫武俠小說也不是為了什麼偉大的原因。」
一九五七年牛鶴亭即以筆名卧龍生寫出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風塵俠隱》,於當時台中的「民聲日報」上連載,立獲好評,得到相當成功的回響,隨即又推出《驚虹一劍震江湖》,於血海深仇的殺伐聲中側重哀婉動人的男女情愛,亦甚受讀者喜愛,此後即踏上專業武俠創作之途。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三年左右是卧龍生武俠創作的全盛時期,名著《玉釵盟》即於此時於「中央日報」上連載。七○年代以後,卧龍生轉業至華視當節目製作人,製作不少有名的連續劇。
卧龍生成名甚早,在台灣現代武俠史中是繼郎紅浣後成名的第一人,與諸葛青雲、司馬翎等人被並稱為台灣武俠前期的三大名家。他一生所完成的武俠名著甚多,除了前已提及外,如《飛燕驚龍》、《天香飆》、《素手劫》等作品也都相當膾炙人口。這三位台灣武俠前期名家的作品融合了俠情與技擊、恩仇與情愛,為當時的武俠小說開創了一個新的寫作面向,因此得到了廣大讀者的青睞,也奠定了在台灣武俠小說史上的重量級地位。武俠小說的文風由傳統說書口吻的章回小說風味,轉成後來的新文藝筆法,也是在這個時期逐步完成的。關於這樣的轉變,卧龍生本人也是相當有自覺的,他曾在訪談中略談現代武俠小說的傳衍流變:「大約是在民國二十年的時候,類似現在的武俠小說才有了個雛型。當時有個作家鄭證因,他專門寫功夫小說,而他的小說可說是招式小說而無內容,專講武打的,一打一兩千字,以現在讀者的口味來說,一定看不下去。到了三○年代,在大陸上的主流是一些以道義、俠義為題的武俠小說。以後還珠樓主寫的就又不是俠義,而是像神怪小說。他的想像力非常豐富,寫什麼飛天遁地、飛劍穿山之類的。後來在五○年代,寫感情、人生成了主流,金庸開了先例,他寫《射鵰英雄傳》我寫《玉釵盟》,大概都用了相同的理念。這時以佛學、道學加進去,主角大多是光明正大的。再後來則是把主角更現實化了一點,他是人,也會犯錯。至於未來我想應會朝俠情推理方面走了。」
對於武俠小說在文學上的定位,卧龍生的認知與其它武俠作一般,謙抑地認為那隻是一種消遣:「武俠小說就像歌仔戲,再怎麼提升,也不能像芭蕾舞一樣,因為它是供中低階層的觀眾欣賞的。武俠小說是一種消遣作品,讀者在其中看一個故事、看一個人的結果,它不具備什麼文學價值。」雖然如此,卧龍生對於武俠小說此一特別的文類所具有的傳統特質卻有著相當清晰的感受:「…武俠小說用字粗糙,但它卻是普通文學中極具中國傳統特質的東西,外國人看不懂的。在民國六○年代我曾花了錢把小說譯成日文,在日本產經新聞上登,結果他們都看不懂。不過只要是中國人,即使是華僑也看得懂。」
七○年代以後,卧龍生生活重心轉入影藝圈發展,武俠創作的質量均漸下降,惟因盛名在外,冒名偽作反而層出不窮。這是許多武俠名家的通病,也是通俗文學的常見現象。
訪諸葛青雲先生
讀而優則著的諸葛先生,在武俠小說的境界中,自嘲走火入魔地筆耕了四十年。百餘部的作品,為他帶來的是辛勤功成後的驕傲;為讀者帶來的是刀光劍影、湯氣豪情的奇趣妙文。若問除驕傲、筆趣之外的一些,怕只有他對武俠著作惟一的執著與忠誠了吧!
一諸葛孔明之才、平步青雲之氣
諸葛先生是山西人,原名張建新。提到他筆名的來由,六十多歲的他略帶自負地說著:「其實我取筆名並沒有什麼原則,只要求響亮和口采而已。」「那時作家的筆名都蠻簡單的,我認為復姓又好記又特殊,所以就用了諸葛二字。至於全名,大概是為了『有諸葛孔明之才、具平步青雲之氣』的口采吧!」結果諸葛先生果然開了先例,自他以後,武俠小說作家紛紛用起復姓為筆名。諸如:司馬、上官、獨孤…等,都是深受諸葛先生的影響。
「寫小說和取筆名一樣有個大苦處。」諸葛先生說:「我有一部書,裡面有個人叫李崇文,他在和書中的大反派西門豹開誠布公談判之後,知道西門豹從惡貫滿盈的大壞蛋變成洗心革面的正派,連殺父之仇也忘了。這種特別沖突的情節也是我最先使用,可是讀者看了別人的書有這種情節,再來看我的這部書,我就變成抄襲了。」這種原創、承襲間復雜的關系,恐怕正是作家創作時最大的苦惱了吧!
二武俠小說創作的起始和經過
和許多其它的武俠小說作家一樣,諸葛先生也是廣讀各家創作。在大陸的時候,他甚至連北京、上海這些大地方的書都讀遍了。到了台灣,大學畢業後在總統府做事,薪水不多,卻一樣愛看小說,一天到晚跑租書店,租書店的老闆都和他變成了朋友。有一回那板對他說:「既然你那麼喜歡武俠小說,看了那麼多,國學根底又好,為什麼不自己試著寫呢?」那時也許是為了經濟原因吧!一部小說五百元的稿費的確比公務員一月八、九百元的薪水優渥。於是懷著姑且一試的兼差心理,就此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沒想到第一部小說就成名了!」諸葛先生興奮地描述:「成名後一部書漲到三千元,於是甘脆連公務員也不做了。主要並非經濟因素,實在是因為各方邀稿太多,不方便用上班時間寫。」「那時候除了本地出版社、報社之外,還要再加上香港的報章雜志,在沒有影印的幫助下,通常一本書要寫上五、六份,這也是那時候俠小說作家收入高的原因。」
談到著作與電影圈的淵源,諸葛先生說:「我在這一行,資歷應該蠻深的。我早期的作品,大概都是被香港拿去拍了。可是武俠電影真正興起,是在古龍的時候。」 在當時,古龍的小說是整批賣給邵氏的,邵氏又肯花人力、財力去拍,所以古龍、武俠小說與電影一下子風行了起來。可是最近七、八年,武俠電影和小說開始沒落,肯出資的出版社愈來愈少,作家也愈來愈少,和十幾二十年前的盛況相比,諸葛先生口中總有一些不勝唏噓的感覺。
三文章的真善美與典故
也許是因為諸葛先生豐富的國學常識吧!在他的小說裏,文賦詩詞非常常見。於是為文的要素:真、善、美之中,諸葛先生已經具備了美的特質。「而武俠小說更該注重人性本善的發揚,否則就不能對社會造成什麼助益了。」在求真方面,諸葛先生還有一套獨到的看法:「讀者都喜歡誇大的描述,可是如此真實性自然就降低了。所以我們寫書都要求三虛七實。」「好比我寫人物趕路,都是比火車稍快。不要像金庸的《大漠英雄傳》裏周伯通追裘千仞,蒙古中原就來回得太匪夷所思了。」
「總而言之,就是在真這方面,要能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正如大家所想像,真實和虛構還是很難取得平衡點的。在諸葛先生的書中,人物文雅、脫俗加上優雅的用字是其特點,也是其弱點。就像諸葛先生所說:「只有不斷創作,才能觸類旁通和拿捏好尺度。」 臬霸武林原是江湖豪客
——側寫柳殘陽
本名高見幾的柳殘陽面如重棗、氣含如山,言語中爽朗俐落,親和之際自有一份不怒而威的氣勢。少年時代的柳殘陽曾如他筆下的綠林豪客般領有一幫兄弟,若論輩份,與如今許多所謂外省掛的大哥級人物足以平起平坐。誠如其妻張夏雨女士所描述的:「我們家年輕的時候,吃飯三、四十人,睡覺二、三十人。」因此他筆下的江湖世界對於幫派擊殺、舔血生涯的描述極為傳神。他曾自述寫作武俠小說的理念與樂趣主要就在於表揚忠孝節義,滿足快意恩仇的想像:「漸漸脫離幫派生活後,體會到在現實世界裡因為法律的限制而有許多抑鬱難伸的念頭,這些引刀逞快的想法就在小說的世界裡,透過人物與情節的描寫,得到了某種補償與發洩的作用。」
一九四一年生於四川重慶的高見幾先生,本為山東青島人氏。其父為軍職,曾任台灣中部警備司令部警備處長,因此得以在家中藏有許多當時因「暴雨專案」而被禁行的武俠小說。高見幾先生也因此得有比當時一般民眾更多的閱讀武俠小說的機會,亦由此而與武俠小說結上不解之緣。一九六○年,高見幾先生於當時員林的崇實高工畢業前夕,試投其武俠處女作《玉面修羅》,竟一炮而紅,從此踏上終身的專業武俠作家之途,筆耕出如《臬中雄》、《如來神掌》等許多名作。至今仍寫作不輟,時有新作面世。當時即取筆名柳殘陽,喜其夕柳殘照的美感意象。與許多武俠名家一樣,柳殘陽自從投身武俠創作後,終身即不曾再從事其它職業。他的生活態度相當嚴謹,除了頗嗜菸酒外,並不因成名而有任何放盪行逕。極重家庭生活,子女俱有所成。
投身武俠創作的最初動機一來是為了賺錢,再者則是因為武俠為其興趣所鍾:「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武俠小說,看多了,自然就有一點手癢,想自己嚐試著寫一寫。第一次投稿是在高中時代,當時覺得自己經老大不小了,想賺錢,加上喜歡看武俠小說,看多了,覺得自己也可以試著寫寫。第一本寫出來後就投稿到出版社,先寄了第一、二集,出版社老闆就來了一封限時信,要我寄第三、四集去,寄了第三、四集去後,出版社老闆就親自到我家來,付了我一仟八佰元,第一、二集算我四佰元,第三、四集算我五佰元。那時候我才二十歲,一仟八佰元算不少了,我記得我父親那時候是上校,一個月薪水才一仟出頭。」高所得是當年許多武俠名家的共同寫照,也是如此豐厚的稿酬促使柳殘陽放棄打打殺殺的幫派生涯,投身創作的行列。在現實生活中,柳殘陽放棄了刀口舔血的不安與挫扼,卻在文字想像世界裡以其生花妙筆與生活體驗透過一個個靈活鮮巧、豪氣干雲的綠林豪俠而逞其臬霸江湖的意緒。並且成功地在林林總總的台灣現代武壇中爭得了一席之地。
柳殘陽武俠作品的創作技巧來自於大量的閱讀,風格表現則根源於其生活歷鍊。他未曾受過任何文學創作或批評的學習訓練,但因讀書甚雜,也甚能借鏡別人的作品,所以是在邊讀邊寫中磨鍊起他的文字技巧。至於眾所皆知的幫派斗毆、血腥殂殺的鐵血江湖風格,則是與其年輕時候深染幫派氣習的影響。這也使得柳陽在眾多武俠作家中殺出一條血路,開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他的作品在大量的武俠小說中一直都有有屹立不搖的獨特風格氣息。在他的作品中,綠林豪客的強悍作風與無奈的刀口生涯始終都挑釁著讀者的閱讀神經。對於這一點,柳殘陽也是極有自覺的,他自述作品特色是:「我的作品風格主要就是快意恩仇,而且我的表達方式通常比較強烈,也就是說在情節中解決恩仇的方式比較直接,往往以生死作了斷,較乾脆。我想這涉及到個性,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已不能這樣處理恩仇,所以就在自己的小說中這麼寫,作為一種情緒發洩。」這樣一種別樹一幟,陽剛味甚濃的江湖世界,便多多少少帶著那麼點水滸的味道了。
因著個人的生活理念,柳殘陽對於武俠創作除了賺錢、討生活外,還有著相當強烈的對於其中所能發揮的文學的社會功能的認知:「我一向覺得文學對人生可有很大的領導與啟示作用,平常我們交朋友往往會受階層限制,比較起來,文學龐大精深,可以給人生更多的指引,從其中可以學習到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武俠小說特別注重忠孝節義,陽剛味也較重。內容脫離現實環境,情節發展可以隨心所欲,作者在其中有許多想像揮灑寧間,也更可以灌注許多思想、信念在其中。」
即使長期以來,武俠小說在文學界裏一直頗受輕視。然而就其於擁有廣大的讀者所能發揮的文學社會功能而言,柳殘陽的這一番話更令人體會到武俠小說除了「雖小道而有可觀」之外的另一種積極面向。
B. 當代武俠小說名家有哪幾位
金庸、古龍(逝世)、梁羽生(逝世)、溫瑞安、黃易、卧龍生、司馬翎
以上為老一輩的宗師人物
滄月(開始是武俠,後來轉向玄幻了)
小椴(《杯雪》)
孫曉(《英雄志》)
金尋者(《大唐行鏢》)
鳳歌(《昆侖》《滄海》)
盛顏(《三京畫本》)
趙晨光(《浩然劍》獲得溫世仁武俠小說頭獎)
新武俠代表人物
其他神馬都是浮雲,這些人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C. 武俠小說作者名單
作者太多,說不完,給你著名的。1.還珠樓主,奇幻仙俠宗師。 2.古龍,新派武俠宗師暨開創者。 3.金庸,頂尖的舊派武俠與新派武俠的中間承接人,因《鹿鼎記》而排第三。 4.梁羽生,頂尖的舊派武俠與新派武俠的中間承接人。 5.卧龍生,台灣武俠泰斗。 6.黃易,玄幻穿越泰斗。 7.司馬翎。 8.上官鼎。 9.諸葛青雲。 10.溫瑞安,作品雖然深入人心,但沒有新意,拾古龍牙慧,而後期更是亂搞,如大量用一個字分段,文字橫七豎八排列,標題不知所雲。所以勉強排名第十。 11.伴霞樓主。 12.慕容美。 13.孫玉鑫。 14.柳殘陽。 15.獨孤紅。 16.雲中嶽。 17.蕭逸。 18.奇儒。 19.秋夢痕。 20.李涼。 民國十大武俠名家排名不分先後: 平江不肖生,趙煥亭,姚明哀,顧明道,文公直,王度廬,朱貞木,鄭證因,宮白羽,還珠樓主。 台灣十大武俠名家: 1.古龍,2.司馬翎,3.卧龍生,4.上官鼎,5.諸葛青雲,6.伴霞樓主,7.慕容美,8.孫玉鑫,9.柳殘陽,10.獨孤紅。 不得不提的名家: 於東樓,陳青雲,夢入神機,樹下野狐。
D. 請問有人知道這是哪部小說嗎
01.風塵俠隱 1957 玉書 羅雁秋、凌雪紅、於飛瓊 全本 處女作,十集中斷,由黃玉書續完
02.驚鴻一劍震江湖 1957 玉書 俞劍英、陳紫雲、程玉玲 全本 正七續六共十三集結束,
另由「吾愛紅」偽續多集
03.飛燕驚龍 1959 春秋 楊夢寰、沈霞琳、朱若蘭 全本 港版名《仙鶴神針》
新仙鶴神針 198? - 馬君武、李青鸞、白雲飛 全本 《仙鶴神針》的修訂版
04.鐵笛神劍 1959 真善美 傅玉琪、龔小琬 全本
05.玉釵盟 1960 春秋 徐元平、蕭奼奼、丁玲 全本
06.天香飆 1961 春秋 胡柏齡、谷寒香 連載 後半部由易容代筆
07.無名簫 1961 真善美 上官琦、連雪嬌 全本
08.絳雪玄霜 1963 春秋 方兆南、梅絳雪、陳玄霜 全本
09.素手劫 1963 真善美 任無心 全本 後半部由易容代筆
10.天涯俠侶 1963 真善美 林寒青、白惜香、
李中慧、西門玉霜 全本 真善美出版的二書合一
天馬霜衣 1963 國版分 全本
11.天劍絕刀 1964 真善美 左少白 全本
12.金劍鵰翎 1964 春秋 蕭翎、岳小釵、百里冰 全本 春秋出版的二書合一
岳小釵 1964 國版分 全本
13.風雨燕歸來 1965 春秋 楊夢寰、沈霞琳、朱若蘭 全本 《飛燕驚龍》後傳
14.雙鳳旗 1965 南琪 容哥兒、江玉鳳、江煙霞 全本
15.天鶴譜 1965 春秋 方雪宜、安小萍 全本 大部分由宇文瑤璣代筆
16.還情劍 1967 真善美 李寒秋 全本 《七絕劍》續集。
17.飄花令 1967 春秋 楊鳳吟,慕容雲笙,郭雪君 全本
18.指劍為媒 1968 春秋 石承先 全本 大部分由宇文瑤璣代筆
19.翠袖玉環 1969 春秋 江曉峰、藍家鳳 全本 即《十二魔令》
20.鐵劍玉佩 1969 南琪 柳南江 全本 大部分由朱羽代筆
21.鏢旗 1969 春秋 鐵夢秋、藍小月 全本
22.神州豪俠傳 1970 春秋 王宜中 全本 盜版曾名《金劍門》
23.寒梅傲霜 1970 春秋 暫缺 大部分由朱羽代筆
24.玉手點將錄 1971 南琪 陸文飛、碧雲宮主 全本
25.金鳳剪 1972 南琪 岳秀、楊玉燕 全本
26.飛鈴 1972 春秋 白天平 全本
27.八荒飛龍記 1972 春秋 葛元宏 暫缺
28.無形劍 1973 南琪 凌度月 全本
29.金筆點龍記 1973 南琪 俞秀凡、水燕兒 全本
30.煙鎖江湖 1975 南琪 江玉南 全本 後半部由蕭瑟代筆
31.搖花放鷹傳 1975 南琪 秋飛花、
東方亞菱、南宮玉真 全本 國內曾分正續出版
32.花鳳 1975 南琪 花鳳,展翼 連載
33.春秋筆 1975 春秋 楚小楓、歐陽佩玉、文鳳 全本
34.幽靈四艷 1976 萬盛 岳湘 全本
35.劍無痕 1977 萬盛 何寒衣、葉長青 全本
36.天龍甲 1978 春秋 庄璇璣 全本
37.黑白劍 1979 南琪 斬情女、高空雁 全本 友人代筆
38.飛花逐月 1984 文天 肖寒月、趙幽蘭、朱盈盈 全本
39.劍氣洞徹九重天 1989 皇鼎 江楓、青鳳、藍鳳 全本
40.金劍丹心 1989 皇鼎 全本
41.袁紫煙 - - 袁紫煙 全本
42.一代天驕 - - 蕭寒星、白翎 全本
43.女捕頭 - - 程小蝶、田長青 全本 盜版曾名《玉掌青苗》
??.七絕劍 - 真善美 李寒秋 全本 "真善美"重出江湖時再版的,續
集《還情劍》,第一版有待考證。
??.血魔 - - - 連載 有待考證。
卧龍生 真品 集外集
名 稱 年代 國版 主 角 狀況 備 注
1.劍仙 李金貴 全本
2.桃花劫 常玉嵐、紀無情 暫缺
3.地獄門 麥小雲 全本
4.燕子傳奇 小燕子、祝月英、江千里 全本
5.黑白雙嬌 麥小雲 全本
6.情劍無刃 岳小飛 連載
7.桃花血令 常玉嵐、藍秀 全本
8.劍仙列傳 李金貴 全本
9.夢幻之刀 程小蝶 全本
10.金輪傲九天 包尚英 暫缺
11.桃紅花花劍 常玉嵐 全本
12.風雨江湖情 秋南華 暫缺
13.妙絕天香 麥小明、霍元伽 全本
14.絕情天嬌 徐元平、蕭奼奼 暫缺
15.銀月飛霜 秦忘我、蕭姣姣 連載
◎補充說明,關於卧龍生真品集集外集:
1. 系卧龍生先生去世後,太白出版的,共15部;
2. 卧龍生的故事框架,他人完成;
3. 卧龍生開的頭,因故停筆, 由他人續完;
4. 《夢幻之刀》為卧龍生遺作,只寫了一半就去世了,後面由他人代筆續完。
卧龍生 偽作 部分
名 稱 年代 版本 主 角 狀況 備 注
1.菜鳥闖江湖 舒啦 全本
2.混小子發燒 陸小班 全本
3.金瓜傳奇 水小華、蕭曉蘭、公孫婷 全本 即公孫夢《紫衣玉簫》
4.三小小闖江湖 阿奇、常來、逗妞 全本
5.小朗的絕招 陸小郎 全本
6.岳小玉 岳小玉 全本 龍乘風作品
7.岳小玉續 岳小玉 全本 龍乘風作品
大概是這些吧
E. 中國十大武俠小說名家有哪些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
卧龍生、柳殘陽、雲中嶽、蕭逸、李涼。
F. 武俠小說作者排名(十大武俠小說名家)
隨著金庸大俠的離去,傳統新派武俠小說的時代也離我們而去,可是他們的優秀作品依然影響著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傳統新派武俠小說有代表性的十大名家。
第一名:金庸
實至名歸的武俠小說之王,無論是作品的文學造詣,還是情節構思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金庸的武俠小說作品一共十五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劍。情節大氣,內容新奇曲折,越看越有吸引力。
代表作: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
第二名:梁羽生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創者,其人物性格與心理活動刻畫入微,文筆細膩,書中處處可見自作之詩詞,每每傳頌一時。
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第三名:古龍
有人說古龍的小說比金庸、梁羽生還要好看,誠如是古龍的小說極大的受西方和日本的推理小說影響,場景的烘托和肢體語言的加強給讀者一種強烈的感覺,打破了傳統武俠的思路,開拓一片新的天地。但是和前面兩位大家相比,還是有一點差距。
代表作:風雲第一刀、楚留香傳奇系列、陸小鳳傳奇系列、絕代雙驕、流星蝴蝶劍。
第四名:溫瑞安
溫瑞安是繼金庸梁羽生封筆,古龍逝世後唯一可以有實力並稱的作家,其作品引入大量主流文學元素,成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
代表作:四大名捕、神州奇俠、布衣神相。
第五名:司馬翎
台灣三劍客之一,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其作品中的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招勝有招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代及後來的名家影響頗多。
代表作:關洛風雲錄、劍神錄、紅粉干戈。
第六名:黃易
黃易深受司馬翎影響,首重氣勢。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同時對藝術、天文、歷史、玄學星象、五行術數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讓作品更添色彩。
代表作:大唐雙龍傳、尋秦記、覆雨翻雲、破碎虛空、烏金血劍。
第七名:卧龍生
台灣三劍客之一,作品博採眾長而融於一體,開創了新時期武俠小說風格,成為一代宗師。
代表作:仙鶴神針、飛燕驚龍、金劍鵰翎、玉釵盟、絳雪玄霜。
第八名:倪匡
倪匡的作品保羅萬象,除了武俠,推理、科幻、奇情、散文等都有很高的造詣。情節詭異,構思奇巧。
代表作:六指琴魔。
第九名:蕭逸
作品注重氣氛的營造和人性的沖突,在武力方面尤以運用了現代光學等原理的陣法描寫形成特色。寫情纏綿哀婉,注重氣氛的營造和人性的沖突。
代表作:鐵雁霜翎、飲馬流花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
第十名:諸葛青雲
台灣武俠三劍客之一,不過只能陪坐末位。諸葛青雲國學功底深厚,擅長寫情,作品瀟灑俊逸,文采斐然。
代表作:紫電青霜、奪魂旗、傲笑江湖。
G. 武俠群英傳里提到的的22位武俠小說名家都是誰
金庸 古龍 黃易 溫瑞安 梁羽生 蕭瑟 蕭逸 卧龍生 司馬翎 諸葛青雲 倪匡 奇儒 墨餘生 李涼 令狐庸 金庸新 還珠樓主 黃鷹 曹若冰
陳青雲 龍人 柳殘陽
希望有所幫助!
H. 上世紀的台灣武俠二十名家都是誰
台灣武俠二十名家,這說法出自葉洪生寫的《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不分排名先後,列了二十個人。
分別是:孫玉鑫、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高庸(令狐玄)、上官鼎、古龍、獨抱樓主、蕭逸、東方玉、慕容美(煙酒上人)、柳殘陽、雲中嶽、秦紅、司馬紫煙、獨孤紅,蕭瑟、郎紅浣、武林樵子。
下面一段話載自葉洪生的《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
從一九五0~七0年代之間,台灣武俠小說風起雲涌,百花齊放!也出了不少專業作家及優良作品,並不遜於金庸。據一項不完全的統計,當時約有三百多個武俠作者以此為生。
其中號稱「名家」者,即不乏二十餘位可供談資。例如郎紅浣、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伴霞樓主、孫玉鑫、墨餘生、東方玉、古龍、蕭逸、慕容美、上官鼎、高庸、柳殘陽、雲中嶽、武陵樵子、司馬紫煙、玉翎燕、獨孤紅、秦紅、溫瑞安(以上大致按其出道先後為序列),
以及很早就「淡出武林」的獨抱樓主、古如風、易容(唐煌)等等。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而根據葉洪生(台灣著名武俠研究學者)調查所得,認為台灣十大武俠小說家的排名是:古龍、司馬翎、卧龍生、上官鼎、諸葛青雲、伴霞樓主、慕容美、孫玉鑫、柳殘陽、獨孤紅。
(8)武俠名家一覽表卧龍生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古龍,原名熊耀華,生於1936年,古龍從小身世飄零,性格孤獨沉鬱。他14歲時,從香港到台灣讀書,18時,因父母離異,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濟和半工半讀就讀於台灣淡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他曾在台北美軍顧問團任過職,後開始寫武俠小說。
古龍曾在《大旗英雄傳》序言中把自己的小說創作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我寫的是《蒼穹神劍》《劍毒梅香》《孤星傳》《湘妃劍》《飄香劍雨》《失魂引》《游俠錄》《劍客行》《月異星邪》《殘多缺玉》等。
「中期寫的是《武林外史》《大旗英雄傳》(即《鐵血大旗》)《情人箭》(即《怒劍》)《浣花洗劍錄》(即《江海英雄》)還有最早一兩篇寫楚留香這個人的《鐵血傳奇》。
「然後,我才寫《多情劍客無情劍》,再寫《楚留香》,寫《陸小鳳》,寫《流星.蝴碟.劍》,寫《七種武器》,寫《歡樂英雄》。而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覺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
網路-中國武俠小說史
I. 卧龍生兩本艷情武俠,一度行銷天下,如今少人問津
曾幾何時,武俠小說紅極一時,卧龍生作為其中一員,其艷情武俠一度行銷天下。
盡管卧龍生的小說水平可能一般,但其作品在那個時代卻深受歡迎,成為許多讀者心中的顏色大師。翻開他的武俠小說,隨處可見的省略號,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武俠小說的熱度逐漸冷卻,但老武俠迷們依舊懷念著那個時代的武俠世界。作為其中的一員,我,真游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3年的老迷,今天就來談談卧龍生兩本艷情武俠,它們一度行銷天下,如今卻少有人提及。
第1本是《殘俠浪女》,這本小說以其香艷的書名和封面吸引了許多讀者。雖然實際內容並無過於露骨之處,但其封面的暴露設計確實有些令人尷尬。盡管如此,當年的我也是沖著這本小說的封面和書名購買的,笑而不語。
值得注意的是,《殘俠浪女》並非卧龍生的作品,而是武俠作者「雪雁」的《鈴馬雄風》之改名版,僅將主角名字由「雲逸龍」改為了「雲中鶴」。這個改動雖然微小,卻體現了作者的用心。
小說開篇以香艷情節吸引讀者,描述了幾個武林敗類企圖欺負一個少女的場景,相較於原著添加了更多描寫,以突出其香艷特色。最終,男主角「雲中鶴」挺身而出,解救少女,並在一系列事件後踏上了復仇之路,最終成為武林中的大恩人。
第2本是《醉花小千鬼》,同樣以其香艷的書名和封面吸引讀者。小說開篇就以男主角「小千鬼」在青樓的冒險開始,隨後捲入一場追殺案件。這一系列的事件不僅讓男主角結識了林神醫及其孫女林小琴,也使他身處危險之中。
最終,男主角破獲了一起武林大案,不僅解救了國家於水火之中,也贏得了美人的青睞,雖有諸多殺機,但最終人物得到了成長。
這兩本小說,雖然並非卧龍生的原作,但憑借其獨特魅力,在當年的讀者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如今,雖少有人提及,但它們依然是值得重溫的佳作。
朋友們,你們是否曾閱讀過這些武俠小說?你們還知道哪些假冒金庸、梁羽生、古龍、卧龍生、陳青雲、蕭逸等武俠名家的作品?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見解。
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請務必關注我,並多多為我的文章點贊和轉發。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