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爺的劍經典武俠小說
『壹』 《三少爺的劍 金庸構思 出自哪裡
1975年6月21日至1976年3月21日在武俠春秋連載(第246-273期)。1976年6 月由武俠春秋出版社出版,兩冊。
《三少爺的劍》是中國武俠小說作家古龍的作品,由武俠作家金庸先生為其構思。是《江湖人》系列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
本書以神劍山莊的三少爺劍神謝曉峰與慕容秋荻的感情恩怨以及謝曉峰與他們的孩子小荻的愛恨矛盾為引導,以謝曉峰與燕十三這兩個最偉大的劍客之間的最終決斗為中心,拿謝曉峰的經歷寫出江湖人的宿命。謝曉峰在之前厭倦江湖,拋棄生來就有的地位和財富和在武林中的名望,假裝去世後化名阿吉,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為生計忙碌,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不得不重現江湖。最終在慕容秋荻的影響下,謝燕一戰打響。此時燕十三已悟出了更厲害的劍招,當謝曉峰的劍釘死了燕十三的第十四劍時,十五劍出現了,這是代表著」死亡「的一劍。就在謝曉峰將要死在燕十三的「奪命十三劍」的第十五劍時,燕十三將劍刺向了自己,謝曉峰深思……理解燕十三不想「奪命十三劍」最狠毒的第十五招變化存於世上帶來更多的災禍而引劍自刎,他為了這份偉大的情懷與境界而割掉雙手大拇指,終生不再使劍。慕容秋荻不再糾纏謝曉峰,在江湖上沒有了蹤跡。謝曉峰與慕容秋荻的孩子成為了江湖上年輕一代中最出色的劍客,又開始了他父親那樣的人生循環。而不能使劍的謝曉峰依然遭到了其他劍客的挑戰,謝曉峰將他們擊敗後,他的朋友同時也是燕十三的弟子鐵開誠說,只要你一旦做了謝曉峰,就永遠是謝曉峰,就算你已不再握劍,也還是謝曉峰。小說結束,令人深思。
『貳』 古龍三少爺的劍結局
1.古龍的《三少爺的劍》的結局是:原本被世人所認定第一的三少爺沒死,燕十三在自己還有半分清醒的狀態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三少爺的劍》是著名武俠小說家古龍的晚期作品中最成功的幾部之一,以劍神謝曉峰的內心掙扎為主線索,記敘一場凄厲的江湖故事。小說描寫了天下第一劍客,神劍山莊的三少爺劍神謝曉峰,厭倦江湖,拋棄生來就有的地位和財富和在武林中的名望,假裝去世後化名阿吉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為生計忙碌,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不得不重現江湖的故事。
3.謝曉峰:翠雲峰,綠水湖,神劍山莊三少爺謝曉峰,天上地下,古往今來,永遠只有這一個謝曉峰!謝曉峰年少成名,在僅十一歲那年就擊敗了江湖中成名已久的劍客華少坤,這使得神劍山莊與謝家三少爺的威名一齊遠播,劍神謝曉峰更是成為了江湖中舉足輕重、最受矚目的人物,人稱「天下第一劍客」。
4.燕十三:他疲倦,也許只因為他已殺過太多人,有些甚至是本不該殺的人。他殺人,只因為他從無選擇的餘地。他掌中有劍。一柄黑魚皮鞘、黃金吞口、上面綴著十三顆豆大明珠的長劍。江湖中不認得這柄劍的人並不多,不知道他這個人的也不多。他的人與劍十七歲時就已名滿江湖,如今他人近中年,他已放不下這柄劍,別人也不容他放下這柄劍。他就是燕十三,是謝曉峰最強有力的對手。
『叄』 三少爺的劍講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一、具體內容:
1.這本書主要描寫了天下第一劍客,神劍山莊的三少爺劍神謝曉峰,厭倦江湖,拋棄生來就有的地位和財富和在武林中的名望,假裝去世後化名阿吉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為生計忙碌,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不得不重現江湖的故事。
2.最終謝燕一戰打響,然而此時燕十三已悟出了更厲害的劍招,就在謝曉峰將要死在燕十三的「奪命十三劍」的第十五劍時,燕十三橫劍自殺,謝曉峰深思……終於知道燕十三是因為一來救過自己,二來不想「奪命十三劍」最狠毒的第十五招變化存於世上而自殺,謝曉峰也因此割掉雙手大拇指,終生不再使劍,歸隱江湖!
3.小說以謝曉峰與慕容秋荻的感情恩怨以及謝曉峰與他們的孩子小弟的愛恨矛盾為引導,以謝曉峰與和他稍遜一籌的燕十三這兩個最偉大的劍客之間的最終決斗為中心,道出謝曉峰不得不再現江湖正是江湖人的宿命。
二、拓展資料:
1.《三少爺的劍》是著名武俠小說家古龍的晚期作品中最成功的幾部之一,以劍神謝曉峰的內心掙扎為主線索,記敘一場凄厲的江湖故事。
2.《三少爺的劍》是古龍創作計劃中「江湖人系列」的第一篇,可惜天不假年,作者的英年早逝也使得它成了該系列的惟一一篇。
『肆』 一劍霜寒十四州出自哪部古龍小說
一、出自古龍的小說《三少爺的劍》,這是小說開篇第一句。
二、擴展知識:
1、《三少爺的劍》 簡介:《三少爺的劍》是著名武俠小說家古龍的晚期作品中最成功的幾部之一,以劍神謝曉峰的內心掙扎為主線索,記敘一場凄厲的江湖故事。後改編成電影及電視劇。《三少爺的劍》是古龍創作計劃中「江湖人系列」的第一篇,可惜天不假年,作者的英年早逝也使得它成了該系列的惟一一篇。
2、作者簡介: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江右民系。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
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使中外經典鎔鑄一爐,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48歲。
3、詩文簡介:上句是古龍自創,下句化用了貫休的詩《獻錢尚父》中的一句:一劍霜寒十四州。原詩如下: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