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武俠小說
1. 金庸先生所著的《越女劍》,為什麼沒有導演去翻拍
金庸的一生,寫了很多部經典作品,很多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尤其是對於中年男人來說,沒讀過金庸老前輩的作品的,要麼是文盲,要麼是對書本過敏,否則都應該看過。金庸的作品不僅大氣滂沱、故事情節曲折多變,而且在描寫感情戲的時候,也會看得你淚眼婆娑,抽泣不已。
不管怎麼說吧,金老先生的這部作品,至今仍是無人再翻拍。故事中的江南兩大美女,顏值自然也不是一般的高了,希望能有哪位有識的導演,召集娛樂圈的精英們,重拍一下金老先生的這部佳作吧。
2. 武俠五大家
【溫瑞安】 在談到溫瑞安的時候,武俠迷們習慣上把他和金庸提到一塊兒,我聽人說,金庸曾把他看作是知己。我不知道金庸是否曾經這么說過,在我看來,溫瑞安的確與金庸的距離太遠了。如果金庸是一座山的話,溫瑞安頂多就是一座小土包。我想他是想融合金庸與古龍二者的特色於一家。他與古龍「一樣」,喜歡用短句,一句話,幾個字就組成了一段話,也像古龍一般,時不時編排一些惑人的警句,以期收到情節突兀、摹狀深刻的寫作效果。可是畫虎不成,我強烈得不喜歡這種照抄的格式。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寫作也一樣。溫瑞安不但照搬古龍的短句格式,也像古龍一般寫「名言警句」。果然,我在網上找到了一篇題為《溫瑞安妙語》的帖子,荼毒之廣,令人心驚。可能是溫瑞安正在學習階段,所以模仿別人也可被原諒。可是他畢竟已經有了這么多作品了,甚至還可分為「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等十多個系列。我想如果是模仿,也該夠了。我看的是《神州奇俠系列》,大俠蕭秋水的故事。看了幾本,實在看不下去了。此刻,我方才想起了古龍的好處。現在重新再讀古龍的時候,看法已不再像從前那麼偏頗。呵呵,看來,讀溫瑞安也讓我懂得了看待一個作家一定要全面。在《神州奇俠系列》里,有兩個活寶喜愛鬥嘴,也能讓人笑一笑。可是,我又想起了了可愛的桃谷六仙還有少年石破天。比起這些笑話大家來,那兩個活寶便小巫見到大巫了。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金古,金庸可形容為「大」,古龍可形容為「奇」;溫瑞安兼采兩家之長,卻顯得一無「大」,二不「奇」,令人惋惜。看溫瑞安的樣子還年輕,希望他可以做出突破。
【司馬翎】 我讀黃易的小說在溫瑞安和司馬翎之前。黃易曾說過,「金庸對人物的描寫栩栩如生,活現紙上;司馬翎則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大膽直接、卓見哲理、俯拾即是……他們都各自創造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有血有肉的武俠天地!」可見黃易對司馬翎的推崇程度。因此我下載了之前並不曾聽說過的司馬翎的作品。與古龍相類似,司馬翎的作品也可根據創作時期分為前期和後期,而後期的作品尤其體現了所謂司馬翎對人性的刻畫之「神」。這是一個我看過一篇後就不想再讀其他作品的作者。並不是我厭煩他的作品,而是太累。看他的作品,有點像以前看外國翻譯過來的書。不同的是,看國外的翻譯作品,是語法習慣上拗口;看司馬翎的作品,則是大段成篇的對人性的描摹,不曉得是太冗長還是太艱深,腦袋是在承受不了。於是,我在看他的作品的時候,學會了「一目十行」的功夫。這應該就是普通讀者與作家的關注點的不同罷。讀者關心的是故事情節如何奪人耳目;作家如黃易者關心的則是如何從中學習。如果黃易所說不差,司馬翎的刻畫功夫的確是高人一籌。我從來沒有見過有哪一位作家,無論是寫武俠的,寫正史的,還是寫其他方面的,有如此高明的描摹人性的功夫。小說里的重要人物,能夠純粹通過說話進行精神方面的較量。以至於我認為司馬翎筆下的人物肯定都是天才。寫武俠至於如此大費周章嗎?金庸古龍寫過從來沒有過如此「費腦力」的人物,但是他們的作品遠比司馬翎要受讀者歡迎。看來,司馬翎的作品或可以做作家們的心理學教材,卻成不了讀者群眾受歡迎的作品。不過這正是司馬翎獨特的高明之處。起碼沒有一個作家能夠在人性刻畫方面如此出眾,冗長也好,絕妙也罷,沒有人可以輕易地勝過司馬翎。如果有一天我要寫武俠,司馬翎一定是一個不得不選的心理學老師。突然有個疑問:溫瑞安學金庸、學古龍,怎麼沒有學司馬翎呢?我的答案是,司馬翎太難學了。我不清楚司馬翎的人生經歷,可能是他經歷了一般人沒有過的痛苦經歷,養成了小心翼翼的作人習慣,從不輕易地相信別人,久而久之,練就了一雙看透世事滄桑的火眼金睛,於是他的作品也帶入了他無奈的人生經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是心理學的大師,運用心理學來描摹人性,在他來說是駕輕就熟,於是開辟了武俠小說的新境界。司馬翎可以「大師」來稱呼。
【黃易】 黃易是在金庸之後第二個讓我愛不釋卷的作者。我最喜看的是他的《大唐雙龍傳》和《尋秦記》。《尋秦記》引人入勝的是他的寫作手法,以今入古,實在是太意外了,而且這意外不僅僅是一時一事,在整部書里,幾乎時時處處都體現了出來。而《大唐雙龍傳》,兩個打不死的主角,屢敗屢戰,以戰養戰,卓異的先天資質加上後天離奇的坎坷經歷以及不息的努力奮斗,終於成功。黃易能算得上是經典的也就這兩部了,其他的大多涉及科幻以及現代題材,沒什麼意思。《大唐雙龍傳》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武功,最不可思議的是徐子陵的結印功夫。這部書完成於上世紀90年代末吧,那時候日本的《火影忍者》還沒有出現,所以結印功夫應該算是黃易的首創。我對佛家文化甚不了解,手印文化可能屬於佛教文化的一支吧。但不論怎麼說,能把這種手形變幻化在武功裡面運用,的確是前無古人的創舉。我覺得,如果《大唐雙龍傳》不涉及政治會更好一些。我認為,武俠小說不應該把正史上的人物隨便拉進來。小說里,李世民搖身變為武林高手,可以和神功初成的寇仲徐子陵相提並論,屬於一級高手的行列;而李元吉、李建成、李淵猶勝,乃是特級高手的級別。這無疑貶低了小說的「可信度」。雖然武俠小說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但他畢竟有自己生存發展的原則,讀者對武俠世界的憧憬也基於這些原則之上,如果作家們隨意破壞這些原則,很容易會導致讀者對作家所營造的武俠世界的不信任。寇仲的心跳得快了一下,李世民竟然能夠聽出來,說出來誰能相信?黃易的新作《邊荒傳說》里,劉裕竟然是如此高明的武學大家,更加沒有人肯相信了,除非不知道劉裕後來是皇帝。而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成吉思汗只精於騎射,朱元璋常遇春僅僅會武而已。這與正史差別不大,所以讀者都相信。因為這個緣故,對《邊荒傳說》,我始終提不起興趣看下去。《邊荒傳說》編得比《大唐雙龍傳》差遠了。《大唐雙龍傳》第二個缺點是卷帙浩繁,冗溺不堪。整部書竟然六十三卷,每卷十三章。太可怕了。有一千萬字嗎?應該有吧。真是不可想像。可能比金庸所有武俠小說的字數加起來還要長吧。黃易簡直就是個怪物。這樣的寫法,有好有壞。好處是,讀者可能盡情地徜徉在作家為讀者所創造的武俠世界裡,不必擔心這個世界很快走到盡頭,但必須以作品的質量作為前提。如果是粗製濫造的作品,有誰會願意糟蹋自己的時間呢?壞處是,作品累贅不堪,結構不緊湊。寫小說,一方面是為了塑造作家心目中理想的人物,另一方面是揭露一定社會一定製度下人類的生存狀態。作品的內容長度能夠恰如其分得表達出作者的寫作目的就足夠了,何必硬要編排無謂的故事來「哄騙」讀者呢?如果時間太多,不如創作其他類型的作品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生涯,一棵樹葉子再多,也僅僅只是一棵樹,它終究變不成森林。看看金庸的作品以及他筆下的那些性格迥異且神態豐富的人物們,以射鵰三部曲為例:郭靖、楊過、張無忌,大仁大義有之,桀驁不馴有之,溫厚端方亦有之。反觀黃易的作品,這些能夠數得著的人物,太局限了。寇仲霸氣,徐子陵淡泊,僅僅如此;而燕飛則淪於楚留香之流,劉裕更加沒有什麼性格,乏善可陳。唯一能稱贊的僅僅是故事編得好又長,能夠吸引住觀眾的眼球。只有娛樂性,沒有深刻得可打動人心。難道黃易也想學倪匡,掙點稿費作富翁?
3. 金庸武俠小說中,誰才是殺人最多的女魔頭
提起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女魔頭,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梅超風和李莫愁,她們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歹毒無比,聞之使人膽寒。
但若是和另一位知名度較低的葉二娘相比,她們又有點小巫見大巫啦。因為,葉二娘殺的人比她倆殺的還要多。
可以說,葉二娘可以說是整個金庸武俠小說中殺人最多的人,當之無愧的女魔頭。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可以從《天龍八部》里尋找到佐證。
▲金庸書法
假如葉二娘是瑛姑的話,依其本來善良的秉性,她不會殘忍的將自己的孩子親手殺死,不會將怨恨付諸於行動而欲殺段皇爺,畢竟自己有錯在先。她會冤有頭債有主的去尋找裘千仞為孩子報仇,甚至在餘生懺悔自己的過往。
假如瑛姑是葉二娘的話,以其暴戾急躁、陰鷙狠毒的本性,也許做出的惡事要比葉二娘還要多,畢竟一個敢生生將自己的孩子(當時已受重傷)殘殺的人心腸是多麼的狠。
葉二娘之悲劇,是多方面造成的,我們可以哀其不幸,但我們也要譴責其惡行。畢竟,一個人有再大的仇怨再大的痛苦,也不能傷害無辜之人,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如果將心比心,如果珍惜生命,如果敬畏生命,那麼悲劇事件就會減少很多,那麼暴力事件就會減少很多。
最後,以唐僧常說的一句佛家勸善之語作為結束語:「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願我們都存敬畏之心,哪怕對待一隻弱小的螻蟻。
歷史大學堂團隊作品:潘大泉
4. 1996年前有一本武俠小說主角叫古劍秋還有朱一吾和四大霸天的、書名是什麼誰寫的
《獨霸江湖》,作者:東方英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古劍秋在師父面前,以此同樣的心願,恭敬地說道:「是,徒兒此志不修,就此下山去了!」
就這樣,他懷著推備犧牲個人一切,為天下武林爭取生機的宏願,背負一口古劍,別了相隨十七年,情勝父子的師父,沿著下山的羊腸小道,一路飛馳,投向群魔之中的江湖……
時值鶯飛草長,綠遍了江南的時候——
一個劍屆星目,猿臂蜂腰,年約二十左右,身著黑色勁裝的少年俠客來到了街頭,面前正是城中最大的酒樓——承天樓。
正文
第 一 章 菩薩心腸 第 二 章 笑面無常 第 三 章 暗箭難防 第 四 章 天香銀鳳
第 五 章 惡形惡像 第 六 章 進身有術 第 七 章 遠接高迎 第 八 章 錦上添花
第 九 章 財迷心竅 第 十 章 合浦珠還 第十一章 震動江湖 第十二章 哭笑不得
第十三章 不堪回首 第十四章 難兄難妹 第十五章 苦心孤詣 第十六章 蛇山九毒
第十七章 逆我者亡 第十八章 三月有成 第十九章 空穴來風 第二十章 棋逢敵手
第二十一章 消禍無形 第二十二章 菊子姑娘 第二十三章 投石問路 第二十四章 有備無患
第二十五章 近在眼前 第二十六章 弄巧反拙 第二十七章 視死如歸 第二十八章 原來如此
第二十九章 雛鳳清音 第三十章 攻心為主 第三十一章 英雄氣短 第三十二章 春色惱人
第三十三章 人盡其才 第三十四章 處心積慮 第三十五章 殺人滅口 第三十六章 白費心機
第三十七章 浮泥絕地 第三十八章 一日師徒 第三十九章 你欺我詐 第四十章 十步芳草
第四十一章 大巫小巫 第四十二章 身不由己 第四十三章 張網以待 第四十四章 虎口邊緣
第四十五章 良心不死 第四十六章 束手無策 第四十七章 白費心機 第四十八章 潛移默化
5. 如何寫一部金庸古龍文風的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有一個特點,如果寫得好,可以比電視劇電影更吸引人。一般來說,一本書是不如影視作品震撼力強,但是武俠小說恰恰相反。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可謂是登峰造極,看原著要比電視劇過癮的多。就拿被演繹最多的一部作品來講《神鵰俠侶》,這是金庸的一部比較出色也是誕生在他寫作初期的一部小說,所以筆鋒犀利,很討人喜歡,所以被拍成了好幾次電視劇。但以我來看,這些電視劇比起原著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郭靖,郭襄,歐陽鋒等人基本都被演殘了。所以下面就拿《神鵰俠侶》作為例子,講一下一本好的武俠小說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人物刻畫。把這個放在第一個,是因為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為什麼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是四大名著?很重要的就是因為裡面的人物活靈活現。前三部不必說,那麼多人,每個人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風格。西遊記中,孫悟空更是成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而再拿神鵰俠侶作為例子,郭靖的為國為民,大仁大義,寬厚朴實。楊過的風流倜儻,扶危濟困,忠貞不二。都非常好地刻畫了出來。但我覺得其實金庸筆下的令狐沖把語言才是用到了極致。因為郭靖楊過一類的都是通過還算明顯的語言表現出來的,而令狐沖則是多處暗示,多處隱喻,很是精彩。所以,要想把書寫好,寫好人必不可少。所以如果不會寫人,建議買一些曹文軒的書看一看,曹文軒的寫人功底可以看成中國乃至世界之最,而且比較好模仿。
具有中國特色。武俠小說可以說是中國獨有,外國文化最好不要往裡摻雜。雖然按現在的觀點來說,崇尚中西方文化交流合璧,但是武俠小說體裁特殊,裡面所涉及到的內容基本是中國古代社會所獨有。而且順便一說,一定要以古代為背景,千萬不要用現代世界,否則會不倫不類,寫出來的會極是尷尬。至於哪一段歷史時期,可以根據情節聯合設置。
古代用語。要注意,雖然武俠小說絕大多數句子都是白話,但是很多對話內容都是要用古文的,比說「這廝」等等一類的古文。如果古文基礎不好,那寫起來就費死勁了。對於用語,更建議去看古龍的小說看看,用語更值得借鑒。當然,金庸先生的也很好,沒問題。
情節一定要波折。這是很多武俠小說乃至非武俠小說寫爛的敗筆。作文老師都經常講寫作文要起承轉合啊,這個「轉」是很重要的,不轉折故事情節不波瀾那是絕對沒人看的。該有人死的時候千萬不要吝惜。
建議看看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和古龍的《小李飛刀》
6. 在古龍金庸之前有寫武俠小說的嗎!
。。。當然有,第一部叫《江湖奇俠傳》
民國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據魏紹昌所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的不完全統計,當時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時稱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俠小說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俠傳》曾經風迷一時,讀者甚眾。後來明星影業公司截取其中片斷,改編拍攝成《火燒紅蓮寺》,影響就越發巨大。《江湖奇俠傳》寫於二十年代初,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才算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
不過 古龍金庸是武俠的 巔峰人物,他們的地位無人可比,現在重新看古龍金庸同樣精彩
7. 金庸筆下這幾個人物魅力誰最高
金庸筆下十大最有魅力男子!
金庸筆下十大最有魅力男子排行:楊過、蕭峰、楊逍、夏雪、段正淳、何足道、謝遜、令狐沖、胡一刀、段譽。在你心裡誰最有魅力呢?
段譽
對王語嫣痴情
段譽,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大理國「鎮南王」段正淳的養子(實為段延慶和刀白鳳所生)。段譽對語嫣的痴和傻對十六,七歲的女生來說是極具殺傷力的。但是無論如何他的殺傷力范圍有限,與其父相比更是可謂小巫見大巫了。但自有鍾靈,婉清之類好女子對他趨之若騖,可見其也算是純情少女之夢中情人了。
胡一刀
為人剛正
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中的人物,《飛狐外傳》中主人公胡斐的父親,僅從寶樹和苗若蘭的倒敘中,一個正氣凜然的豪邁男子形象就已躍然紙上。他與苗人鳳的刀劍之戰,兩人皆光明磊落,惺惺相惜,胡得知苗人鳳要與商劍鳴比武後,連夜趕赴商家堡,且用苗家劍法取得商劍鳴首級,送予苗人鳳,足見其為人剛正。
謝遜
文武全才
謝遜,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物,字退思,因為頭發呈淡金色,故而又被稱為"金毛獅王",是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他是在家破人亡的悲劇下才轉變成了一個厭世的叛逆者。但從冰火島回來,重新入世的謝遜又給人的是一個英雄的形象,他文韜武略甚至不輸楊逍,且比楊逍少了幾分剛愎自用。他有思想,有見地,是陽頂天任命的教主人選。
令狐沖
個性灑脫
令狐沖,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男主角。令狐沖最先在儀琳口中道來是個放盪不羈,頗具俠氣的人物,但到了岳不群的面前卻總覺他被岳不群壓得失卻些許個性。令狐沖身上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的豁達和灑脫,他一心平淡,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性放盪樂觀,卻偏偏為情所困。
何足道
性情孤傲卻不狂妄
何足道,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昆侖派前輩,外號"昆侖三聖"。他自負才高有點小驕傲,上少林寺論劍,風度脫俗,清純不染,引郭襄為知音。何足道是個西域奇人,精通琴,棋,劍三絕,性情孤傲卻不狂妄。被人稱為「昆侖三聖」後,便改名「足道」顯其人物之有趣和眼界之高。
段正淳
深得別的女人喜歡
段正淳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主角段譽的養父,刀白鳳的丈夫,北宋大理國鎮南王,深受保定帝器重。他雖四處留情,但他的感情很有特點。從他的妻子刀白鳳,情人甘寶寶,秦紅棉,阮星竹,王夫人,康敏這些女子身上就可看出其身旁女子皆非庸脂俗粉,但卻個個都對他死心塌地,甚至由愛生恨。且這些女子愛他皆與他的身份,地位,金錢無關。
夏雪宜
亦正亦邪
金庸小說《碧血劍》的隱形主角,名號「金蛇郎君」,書中並沒有正式出現,卻是書中一極重要之人物。這個半邪半正的人物在何紅葯口中是個負心人,在溫儀的口中卻是個多情種。兩個女人口中的他,拼成了一個完整的金蛇郎君夏雪宜。他並非一個好人,卻也不是個壞人。這樣亦正亦邪的男子在女人眼中恰恰獨具魅力。
楊逍
多情男子
楊逍,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物,是明教教主手下左右光明使者之一的光明左使。在初見楊逍的張無忌眼中,楊逍是個冷漠孤傲的孤獨男子。但外表看來孤高清冷的楊逍,內心卻並非如此。他聽聞曉芙死訊,竟而昏了過去,以至險些因此命喪何太沖,班淑嫻之劍下。可見他對曉芙確是真情。
蕭峰
有勇有謀
蕭峰(1060-1093),原名喬峰,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男主角。他雖和郭靖一樣,學的是降龍十八掌,但他並非如郭靖般愚鈍,他一出場就顯出他的容人之度量,處事之急智,豪氣沖天,威風凜凜。他的機智和領導群雄,有勇有謀的將才是郭靖所不可比擬的。
楊過
不完美的男人
楊過,名過,字改之,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主人公,前作《射鵰英雄傳》的楊康與穆念慈之子,西毒歐陽峰的義子。楊過在十六年後苦等小龍女不至,悲苦中憤然躍入崖下的一幕,雖早已預料,卻仍唏噓不已。楊過並非金庸筆下一個完美的男主角,他自私,有人性,是凡人,甚至是獨臂。但是正是這樣一個不完美的男人讓幾多女子為君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