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武俠小說多少字
① 鳳歌山海經三部曲有先後順序嗎
鳳歌著作的「山海經三部曲」是有先後順序的。
1、按創作時間順序為:《昆侖》、《滄海》、《靈飛經》;
2、時間線順序為:《昆侖》、《靈飛經》、《滄海》。
《昆侖》是2005年團結出版社首次出版的武俠小說,該小說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梁蕭由一個江湖浪子成長為一代大俠的傳奇經歷。
《滄海》完筆於2007年,2012年再修訂《昆侖》《滄海》,由知音動漫圖書出版。雙主稿帶悶角陸漸和谷縝,鳳歌以其獨特的雙子星視角,闡述了不同人的世界,不同人的江湖。
《靈飛經》是2012年11月由知音動漫圖書出版的圖書,主要講述了主角樂之揚,機緣巧合下破解了「靈道石魚」,獲得周天靈飛曲,從而以音樂入武道,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1)滄海武俠小說多少字擴展閱讀:
1、《昆侖》作品簡介:
大哉昆侖,華美再現。重塑「後金庸時代」武俠之魂!機關算學玄妙無方,稀世異寶橫絕而出;宋末江湖干戈離亂,英雄少年十年磨礪終長成。
該小說通過主人公梁蕭由一個江湖浪子成長為一代豪俠的傳奇經歷,給讀者展開了一幅氣勢磅礴的江湖畫卷。
全書110餘萬字,情節曲折,武功精彩,情感動人,並以其整體上的氣勢恢弘,引領讀者進入一個江湖、歷史、人性、文化多方面得到廣泛表現的世界。
2、《滄海》內容簡介:
三百年前行棚,「西昆侖」梁蕭攜妻花曉霜遠走大洋......
二百年前,梁思禽隻身返回中土,敗群雄,奪元柄,復漢室,一華夏;也曾轟轟烈烈;但其後的「抑儒術,限皇權」卻遭慘敗,敗走西域的梁思禽抱恨而死,臨終前留下鍵彎了西城八部和八幅祖師畫像。「八圖合一,天下無敵」的遺訓,成為西城最大的秘密和動亂的根源。
八圖合一之後,到底會出現什麼,財寶、武功、學問、神兵、二百年後,驚天的秘密徐徐揭開,絕代宗師、天才少年、六大劫奴、八部高手,各種人物,將要開始了一次謎團重重、壯麗驚險的遠征。
鳳歌在大陸新銳武俠小說作者中,鳳歌是唯一被稱為「後金庸時代挑大樑者」的人。
主要作品有《昆侖》、《滄海》。其文輝煌大氣,尤擅長結構設置,高潮推進。其武俠作品風格效仿金庸之厚重,又有推陳出新之處。
又在著名雜志《九州志》中推出全新奇幻小說《震旦》,在看書網推出《蒼龍轉生》。現於知音圖書口袋本連載「山海經」系列第三部《靈飛經》。
② 鳳歌寫《昆侖》和《滄海》分別用了多少時間
2006年12月,鳳歌憑借《昆侖》一書榮獲武俠圖書界最高獎項——今古傳奇武俠文學獎一等獎。多家媒體評論,這基本確立了他作為大陸新武俠小說領軍人物的地位。但是對於這一點,他自己卻有點不以為然,「我不覺得有新武俠小說這個文學派別,可以說大陸這幫寫武俠的年輕人,沒有哪一個不是受前輩大師的影響,拿我本人來說,我也是從模仿金庸開始的。而且因為年齡的原因,到現在沒有哪個作者寫作的年齡超過了5年,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想成為獨立的派別是不可能的。只有15部作品的金庸都寫了近20年的武俠,更不用說古龍、梁羽生這些有著數十部作品的作家了。因為我們沒有有分量的作品出來,文學派別的存在是要靠作品來說話的。」
《昆侖》使得鳳歌基本確立了大陸新武俠領軍人物的地位,《滄海》則是鳳歌全面超越《昆侖》的新作,是鳳歌構建的「山海經」系列第二部,「山」是《昆侖》,「海」是《滄海》。《滄海》的出版是大陸新武俠出版的大事件。《滄海Ⅰ》、《滄海Ⅱ》上市一個月銷量即突破10萬,穩居各網上書店銷售排行榜。《滄海Ⅲ》在四月中旬又將在全國火爆上市。
鳳歌是誰?他生在三峽長在三峽,其長篇武俠小說《昆侖》賣了80萬套,29歲就被讀書界稱為金庸後大陸武俠小說的領軍人物,但重慶人對他卻知之甚少。
他曾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痴,兒時的圖書館伴隨奉節老城永沉江底。弱冠之年他離鄉求學,卻違背了父親從政的期望,一不小心成為了寫書、編書之人。
他彷徨過茫然過,深深體味到一個漂泊的文化人「白居不易」。他恃才東出夔門,潛心創作三年終得《昆侖》,自此一鳴驚人。
2月4日上午,鳳歌履約來到重慶磁器口古鎮。踩著石板路,穿行在低矮陳舊的民宅間,鳳歌的步伐時而遲疑,時而靈異。這是他第一次來到磁器口,也是為數不多的幾次途經重慶城。
「一條仿古的街道,門挨門窗擠窗,每一個伸出的頭顱都是在兜售商品,古人見了也會覺得滑稽,其實卻很魔幻很動漫。」在一家臨江的茶樓落座,鳳歌說了一點感想,「我不是一個現實主義的人,不善於觀察生活。寫武俠小說原是為了娛樂,沒想到會成功。從自己想寫,變成為合同必須寫,這兩年我真正感到有些疲累。」
白帝城邊一介書痴 圖書館里的守望者
對於這個生在三峽長在三峽的青年才子,重慶人並不太了解。
鳳歌的家靠近老城的碼頭,下一百多級石階就到長江邊。此處江面很窄,江水湍急。兩岸連綿的山峰直插雲端,險峻而神秘。這里就是李太白「朝辭白帝彩雲間」的發軔地,也是「夔門天下雄」的瞿塘峽起點。
「我是獨子,雖然現在1.83米的個子,但小時體弱多病,同學都喊我病殃殃,還因為生病修學一年。」鳳歌推了推眼鏡,他說,自己小學五年級就近視300度,現已超過800度。
對於孩提時的生活,鳳歌只能在記憶里尋找。縣圖書館是他最愛去的地方,上小學時他就在那裡讀完了四大名著。「縣里去圖書館的人很少,周末經常就我一人。因實在冷清,有一天突然通知我圖書館關閉了,要我去還借閱的書。」
鳳歌後來將讀書的陣地轉移到租書攤。每天放學後,他都到書攤看一兩個鍾頭的書。冬天寒風刺骨,小手凍得紅腫皸裂。媽媽心疼地為他打了一雙毛線手套,但他嫌妨礙翻書頁,經常不戴。後來將書租回家看,為了節省租金趕時間,經常等父母睡覺後,偷偷點起蠟燭看書,近視眼的度數就這樣越來越深。
「什麼叫如飢似渴,我直到現在,都只能在讀書中體會。」鳳歌有些靦腆地笑笑,「不管是什麼書,哪怕是世界上最深奧、最枯燥的書,我只要看上十分鍾,就能進入狀態。」
上了四川大學,鳳歌的閱讀更如魚得水,同學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圖書館最後的守望者」。他讀完了諸子百家、各類史記和近百部世界文學名著。「最喜歡的書是《紅樓夢》和《追憶似水年華》,起碼讀了十幾遍。」
放棄公務員當記者 處女作是科幻小說
1997年,鳳歌從奉節中學畢業後,考進四川大學學習行政管理。選擇這個專業,鳳歌說,純屬遵從父命。父親兢兢業業一輩子,連續當了四屆縣勞動局局長,後又被評為全國勞模,是奉節有史以來僅有的兩個全國勞模之一。父親希望鳳歌將來能像他一樣,做一個踏實工作的公務員。
「父命不可違,但學了四年的行政管理,我才發現自己不是塊從政的料。」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各類書籍,鳳歌的視野和胸襟已逐漸開闊。2001年大學畢業,鳳歌拒絕了父母要他回老家做公務員的安排,決定留在成都找工作。幾番周折,他幹上了記者。
在等待報到的過程中,鳳歌創作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幻小說《洗禮》。「當時僅僅是好玩,一邊打電腦游戲,一邊想寫點文字,也不知道能不能寫完。」小說大約3萬字,初稿花了10天時間。鳳歌先將小說貼到科幻論壇上,接著又將小說投到了《科幻世界》雜志社,就再沒理會,繼續玩他的《星際》、《帝國》、《仙劍》和《龍珠》等拿手游戲。兩個月後,《科幻世界》刊登了他的處女作《洗禮》。
上班半年後,國家整頓行業性報刊,鳳歌所在的報社岌岌可危,人心渙散。對記者業務還沒有熟悉,大學畢業才進入職場就遇到這樣的問題,鳳歌自然感到茫然。
唯一的消解,就是寫作。創作《洗禮》的過程,讓鳳歌認識到了自己的弱勢。「寫科幻小說太累,需要大量的科技素養作鋪墊,而我是學文科的,這方面自然是缺陷。」但是,創作《洗禮》也讓他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善於講故事。於是,他開始揚長避短地創作武俠小說。
一部《昆侖》洛陽紙貴 百萬字掙回一套房
記者做不下去了,鳳歌只好到成都一家出版公司做編輯。期間,奉節老城拆遷,家人移民新城,百廢待興,父母催促他幾次回家鄉發展。「那時我隱隱見到了一線曙光,大腦里有了一個龐大的武俠小說構思,那就是百萬字的《昆侖》。」
在成都打拚期間,鳳歌一直是租房住。父母每次出差來探望,見他輾轉漂流,居無定所,自然十分憂慮。靠寫書掙錢,能在成都買套新房嗎?那時,不僅父母不相信,鳳歌心裡也沒有底。
2002年,鳳歌開始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昆侖前傳-鐵血天驕》,以金庸《神鵰俠侶》中提及的「釣魚城之戰」為背景展開,「純粹為了娛樂、搞笑,以游戲的態度開始寫作。」因此,寫作的進度非常緩慢,「高興了寫一點,傳到網上,不高興了就不寫。對小說中的故事也無整體概念,想到什麼寫什麼。」這樣持續了三四個月,《鐵血天驕》完成,有十幾萬字。
但《鐵血天驕》在網上的反響出奇火爆,引起了武漢《今古傳奇》雜志的關注。在應邀參加了該雜志組織的「華山論劍」筆會後,2003年2月《今古傳奇(武俠版)》正式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希望他過去做編輯。1個月後,鳳歌帶著他未完成的《昆侖》,還有他的新房夢,第一次走出夔門。
2005年初,110萬字的《昆侖》開始在《今古傳奇(武俠版)》連載,到年底結束時,每期雜志的發行量增長了約15萬冊,幾乎翻番。同年10月,全套6冊的《昆侖》在北京出版,截至去年底,總印數達80萬套。《昆侖》甫一問世,便洛陽紙貴,鳳歌被「鳳迷」們尊稱為「鳳大」,書中主角梁蕭的生死懸念成為網上討論的熱烈話題,還有不少女讀者為書中纏綿悱惻的愛情潸然淚下。
一部《昆侖》,鳳歌共耗時三年。「有70多萬字是在成都寫的,後30多萬字在武漢完成。我一般是晚上10點開始動筆,一直寫到凌晨三四點鍾,每天平均寫兩三千字,」他不嗜煙酒,每晚全靠兩杯咖啡提神。
靠《昆侖》的稿費和版稅收入,前年鳳歌在成都二環附近購置了一套新房,價值40餘萬。今年初,他又從雜志副主編升職為主編。「新房鑰匙剛拿到手,但人在武漢供職卻無法去住,暫時作為投資了。」
「山海經」系列不寫了 最想寫中國的《魔戒》
記者:有人說你是先模仿金庸,並把突破金庸作為目標。
鳳歌:一開始模仿金庸沒錯,金庸對我影響很大,因為他是唯一讓武俠融入主流文化的武俠作家。而我寫武俠小說的初衷,就是因為崇拜金庸先生。但是我們現在首倡「新武俠」,絕不是要「革金庸武俠的命」。金庸先生每部書都有創新,並不斷吸收當時的流行元素,這恰恰是我們要學習的。
記者:你認為讀者喜歡《昆侖》的原因是什麼?
鳳歌:《昆侖》寫了一個大數學家梁蕭的一生傳奇。他是一個智慧型的武林高手,也許讀者感到新鮮,其他的我就不好多說吧。
記者:你的新書《滄海》銷量怎樣,下一步是否准備把「山海經」寫完?
鳳歌:《滄海》現在寫了60萬字,剩餘30萬字計劃4月前交稿。《滄海》第一部19萬字,上月剛出版發行,但勢頭不及當時的《昆侖》。《滄海》中我做了大膽的新探索,還不知道讀者是否認可。寫《滄海》和寫《昆侖》的狀態不同,是簽了合同按書商的計劃寫,這種寫作狀態我還需要適應。原計劃寫一個「山海經」系列,但現在可能要放棄寫「經」了。我想學習調整一段時間,現在的武俠還沒有跳出「言情武俠」的套路,趁自己還年輕沒有完全定型,想做一些更新的嘗試,或者寫出中國的《魔戒》、《達芬奇密碼》才是我的目標。
③ 求一部好看的純武俠小說。如:鳳歌的《昆侖》,《滄海》。
王晴川的《雁飛殘月天》。
《雁飛殘月天》,共三部。故事以宋金對峙為背景。小說融會了金宋的風俗歷史,不僅有朝廷之間的間諜暗戰、權力斗爭和氣勢磅礴的戰爭描寫,更有圍棋、品茶、龍舟、馬球、易理、中醫等諸多傳統文化方面的描摹。全書長達百餘萬字,俠情交融,群芳競艷!
引子
宋金對峙,風雲激盪,「天下第一狂生」卓南雁橫劍補天!
刀光劍影中更有群芳競艷,至情至性,百轉千回……
江湖爭鋒與歷史風雲交相輝映
金熙宗、金海陵、金世宗、宋高宗、宋孝宗五位皇帝先後登場
卧底龍驤樓、江南龍須、大金龍蛇變,朝野之間的間諜暗戰
採石磯江戰、唐島海戰、瓜洲渡兵變,氣勢磅礴的海陸大戰
熔武俠、推理、懸疑、軍事小說等多種類型文學於一爐,融會圍棋、茶道、馬球、龍舟、琴棋書畫等多種文化元素,全景展示儒家、佛家、道家、易經等博大精深之傳統文化......
④ 鳳歌的昆侖多少字
鳳歌的昆侖近100萬字,如果包括前傳鐵血天驕和花雨江南兩卷的話一共是140萬字。
《昆侖》是鳳歌所著武俠小說,「山海經」系列之「山」(另兩部為《滄海》和《靈飛經》)
新武俠系列代表作品,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通過主人公梁蕭由一個江湖浪子成長為一代大俠的傳奇經歷,給讀者展開了一幅氣勢磅礴的江湖畫卷。全書浩浩盪盪百萬字,情節起伏跌宕、波瀾壯闊,人物塑造較為鮮明,通篇旁徵博引,其內容包涵江湖俠義、愛恨情仇、家國天下等諸多元素,涉及天文地理、機關數術、排兵布陣等諸多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武俠小說。
內容簡介:
南宋末年,蒙古大軍大舉南侵,少年梁文靖與父親梁天德為躲避蒙古兵役進入四川,恰好遇見南宋主戰的淮安王被刺。因梁文靖相貌酷似淮安王,淮安王府策士白樸便強迫他行李代桃僵之計,率領宋軍對抗蒙古人。梁文靖連夜逃走,遇上蒙古女子蕭玉翎和窮儒生公羊羽。公羊羽傳授梁文靖「三才歸元掌」,剋制蕭玉翎的黑水武功,誰知梁文靖和蕭玉翎一番糾纏,竟生情愫。此時,蒙古大軍逼近合州城下,大戰一觸即發。梁文靖被迫來到合州,再次被眾人尊為淮安王。父親戰死,合州即將失守,面對國家危難,梁文靖終於克服懦弱本性,展露英雄俠義,解了合州之圍……
梁文靖、蕭玉翎之子梁蕭自小頑皮異常,為鄰里所不容,梁文靖只好帶著他們母子前往蒙古大漠。不料蕭千絕追躡而至,設計殺害梁文靖,帶走蕭玉翎。小梁蕭喪父失母,背負血仇孤身流浪。為習得太乙分光劍,救回被蕭千絕帶走的母親,小梁蕭與天機宮主人訂下賭約,耗盡心力解答天機十算。沒想到最後一問原本無答可解,梁蕭用了五年時間,只解出九算,而且已然從中悟到天機宮主人的陰暗用心。為了報答花曉霜的真情,梁蕭還是在天機宮面臨莫大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卻因此被天機宮叛徒明歸挾持而陷入生死絕境。被挾持的梁蕭與被冤枉偷了純陽鐵盒的柳鶯鶯不打不相識,暗生情愫。二人前往雷公堡奪取純陽鐵盒途中,偶然搭救了落難的蒙古大將伯顏,自此與雲殊結下了不解恩怨。
在雷公堡,梁蕭取出了純陽鐵盒,但又被雲殊化去了所有內力。柳鶯鶯拚命帶他突出重圍,不料中途失散,梁蕭被韓紫凝手下婢女阿雪帶走,鶯鶯為雲殊所救。梁蕭誤會鶯鶯移情雲殊,不由心灰意冷。阿雪偷偷照顧著梁蕭,待他解開了鐵盒之謎後,其中的陰陽球助他恢復了功力。二人在明歸、韓紫凝的雙重追殺下,一路上互相照顧,情誼漸深,遂結為兄妹。他們在梁蕭父親曾經住過的山村中度過了一段無憂歲月,不料蒙古征宋,為了保護朝夕相處的朋友們,梁蕭決定隨行照顧,報投元軍。襄陽城下,宋元兩軍你來我往、各逞其能,梁蕭、雲殊更是生死相搏。在一場場殘酷的戰爭中,梁蕭見戰禍累及百姓,心生懺悔,暗起隱退疆場之意。
梁蕭對戰事毫無留戀,當知道還要討伐蒙古諸王時,他決定帶阿雪離開。不料路遇大宋皇室遺孤趙星、趙昺,為保這兩個孩子周全,梁蕭被脫歡重兵圍剿。阿雪拚死前來相救,為心愛的梁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梁蕭一心求死,在與伯顏死斗時,在錢塘江大潮中消失,生死不明。僥幸逃生的梁蕭後與花曉霜重逢,並與之一起前往天香山莊營救被軟禁的柳鶯鶯。一番惡斗下來,鶯鶯終於得救,至此三人同行,一路醋海生波,沖突不斷。崖山之戰,趙昺再次陷入危難,為完成當日阿雪重託,梁蕭決定帶領一行人沖入宋軍軍營實施救援。多方殊死拼殺後,眾人被困海上,梁蕭更是受傷落入海中。海中沉浮,梁蕭悟出鯨息功,得以成功脫險。此時,柳鶯鶯卻決定成全梁蕭、花曉霜,獨自黯然離去……
柳鶯鶯獨自離開後,梁蕭、花曉霜等人一路行醫救人。豈料神秘黑衣人布下圈套,卻也讓梁蕭與失散多年的母親蕭玉翎重逢。蕭玉翎為阻梁蕭、蕭千絕兩敗俱傷,飛身搶入二人戰團,終於重傷不治,這令梁蕭痛不欲生。而後梁蕭巧遇天機宮眾人,失手被縛,幸得花曉霜下毒救他脫身,但兩人卻就此分離……梁蕭出得天機宮,獨自落寞西行。在即將到達昆侖山時,他偶遇精絕族人,遭遇是非種種。漫漫十年自我放逐,梁蕭不遠萬里再次踏足江南,只為再見嘵霜一面。此時元朝已統一中原,但宋朝遺民卻聚集在天機宮,還想復宋。天機宮決定合力殺掉「逆賊」梁蕭,一雪宋朝之恥。然而梁蕭在昆侖山請得天罰劍,天機宮眾人盡全力亦無法取勝。在聞得元軍大舉襲擊天機宮時,為保宋朝遺民撤離,梁蕭與元軍舊友割袍斷義,與其死戰,生死未卜……
書 名:昆侖
作 者:鳳歌
ISBN:9787549208869
類 別:新武俠系列
頁 數:222(舊)269(新)
定 價:20.0(舊)25.0(新)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舊)長江出版社(新)
出版時間:2005-09(舊)2012-04(新)
裝 幀:平裝
開 本:16
冊 數:6冊(舊)4冊(新)
鳳歌,本名向麒鋼,重慶奉節人氏,大陸武俠著名作家,大陸新武俠的代表人物,。曾任《今古傳奇·武俠》雜志編輯,今古傳奇暨黃易武俠文學一等獎得主。
鳳歌是新時期新大陸崛起的武俠新寫手,擅長於宏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展開一部小說。他對歷史、古典文學、古代民風民俗均有較好的理解,並能極好融於作品之中。這使他所撰寫的小說有了歷史的厚重感、滄桑感,多有對歷史、對俠義等方面的深入思考。鳳歌筆力遒勁,語言古樸有力,所寫作品兼顧了大局和細節的描寫,宏大而不失細膩,流暢而不失嚴謹。其小說基調以滄桑為主,兼顧俠義與柔情,在這個充滿喧囂的時代里,讓人不禁眼前一亮。
自我介紹:1977年8月出生於夔州古城,游學天府之國,而今寄居江城武漢,編稿為生,常自恨才拙,筆耕五載,未敢疏懶,然僅得《昆侖》一部,《曼育王朝》半部,科幻短篇若干。負登天之志,乏蘭台之才,雖信天道酬勤,惜乎知易行難,聊以自解而已。
作品:《鐵血天驕》、《昆侖》、《滄海》、《靈飛經》、《震旦》、《蒼龍轉生》
⑤ 鬧書荒,求好看武俠小說!!要看問題補充要求哦~
我推薦幾本好看的武俠,基本上都是傳統武俠或浪子異俠,大多都是全本,還在更新的則是我認為寫得很好的,不會太監。你說最好類似《昆侖》《滄海》《長刀無痕》的小說,那這三本你應該看過了吧,我就不再推薦了,好書我會介紹的詳細點,排名不分先後
1、《英雄志》作者:孫曉 連載中
1996年開筆,2000年正式出版,全書現有二十二冊,三百二十萬字,被譽為是具有《清明上河圖》風貌的武俠小說,在新浪讀書頻道之介紹中,稱其為《古典之性格》、《後現代之結構》,網上譽其為《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其剛毅深沈之筆風、以武犯禁的命題,蒼涼濃郁的大時代感,在近二十年的華文創作圈裡堪稱異數。
連載中···不過不用擔心太監啦,作者寫了十幾年了,快完結了
2、《少林八絕》作者:天魔聖 連載中
也是很優秀的武俠,不過也在連載中,好幾百萬字了,每天都有更新
3、《浪子江湖》作者:舒志琪 已完結
4、《仗劍訣》作者:二踢腳 已完結
5、《缺月梧桐》作者:缺月梧桐 已完結
6、《大唐行鏢》作者:金尋者 已完結
7、《天行健》(一、二、三部+外傳)作者:燕壘生 已完結《天行健》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史書,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憑空構架了一個戰爭時代,而戰爭更是此書的一大看點。不論是戰場上的明刀明槍或是官場中的勾心鬥角,《天行健》都做了很深的刻劃,讓人深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天行健》出色地的氛圍描寫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戰爭的慘烈,勇士的無畏,情節的萬變讓人把心提到嗓子眼。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也有獨到之處,往往幾筆淡淡的素描就把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烘躍紙上。
這小說不知道算武俠小說還是玄幻小說,又像歷史軍事···
8、《美女江山一鍋煮》作者:劉建良 已完結
9、《七步干戈》作者:上官鼎 已完結
10、《雁飛殘月天》作者:王晴川 已完結
再推薦幾個大陸新武俠中優秀的作者
小椴:代表作《杯雪》《洛陽女兒行》《長安古意》系列《開唐》系列 等
鳳歌:《山海經》系列 你看過了
時未寒 :《碎空刀》《偷天弓》《換日箭》《絕頂》《明將軍》系列 等
滄月:《聽雪樓系列》《鼎劍閣系列》《曼珠沙華》《七夜雪》《鏡》系列 等
步非煙:《武林客棧》《華音流韻系列》《人間六道·修羅道》
方白羽:《白蓮英雄傳》,《千門》系列 等
楊虛白:《揮戈》系列
⑥ 鳳歌的《昆侖》《滄海》寫得好嗎
鳳歌的《滄海》還沒有連載完,我有幸先睹了鳳歌已經寫好的40萬字,我以為,較之《昆侖》而言,《滄海》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鳳歌的筆致更加老辣,思考更加深沉,當然,情節也更加曲折好看。
我一直認為,鳳歌在傳統的形式中蘊含了一種「漸變的革命」(這個稱呼,是《中華讀書報》替我歸納的,我也就欣然笑納了,也許將來還會成為我的一塊招牌)。在《昆侖》中,鳳歌以傳統的橋段實現了對於金庸時代武俠小說思想文化內涵的漸變,即所謂「舊瓶裝新酒」。在《滄海》里,鳳歌依然保持了這種與時俱進的風格,同時卻又在傳統形式上下工夫,使之更加精美,正如當年嚴家炎先生評金庸小說所稱的,「散發出迷人的文化氣息」。我想,這不僅是民族文化知識的傳承,更是民族審美形式的彰顯,也是民族敘事風韻的流布。總之,《滄海》是比《昆侖》更具魅力了,鳳歌也在他的精雕細琢中更加成熟了。此前,我對鳳歌曾多加期許,以為《昆侖》具有標志性的意義,現在我更加認為當時的期許沒有錯,鳳歌正在從如林的強手中脫穎而出。
我在這里特別推薦《滄海》,覺得有這樣幾點值得提出來加以述說:
其一,《滄海》引入了時尚元素。
要說到《滄海》的主線,其實還是一個老套,出身平凡的少年,迭有奇遇,遭逢磨難,歷練江湖,游俠四海,終成大氣。但問題是,他游歷於何時何地,遭遇何事何人,採取何種方式,出於何種動機?《滄海》斷然拋掉了傳統的「八大門派」之類,也不要「武林盟主」,而是描寫了我們曾在《三國志英傑傳》系列電腦游戲里玩過的織田信長,構擬了全新的東島西城八部神通,經歷了《大航海時代》的海國交易……。並不追求時尚的鳳歌,這一次顯然要比《昆侖》更像電子游戲,在這里的傳統橋段之下已經有了時尚的意趣,也就是說,跟數字化時代的心理距離拉得更近了。
不僅如此,主導著人物命運的核心線索,與其說是行俠的經歷,不如說是武功之謎破解的經歷。一層層的鬥智解包,一次次的能力提升,雖然也還是傳統的歷練江湖,又何嘗不是數字化時代虛擬空間里積分升級的成長模式呢?陸漸受黑天劫之苦,讓我想起令狐沖所受六種異種真氣煎熬之苦。然而,陸漸本性質朴,令狐沖卻率性自然,故二人的武功之道也自不同。令狐沖是順勢,不是解謎;陸漸卻經歷了從技術智慧到抽象智慧的整體系列的磨煉,最終是否得解其謎,在我看過的部分里還沒有交代。鳳歌在《昆侖》中並不喜歡大團圓結局,沒有讓梁蕭尋求到數學的真諦,在《滄海》中會讓陸漸如何,我自然不閫�狻5�恢忠災腔畚�砍椎慕餉漳J劍�匆訝恢哺�謐髕分�辛恕?
其二,《滄海》深化了生命意識。
《滄海》一開篇,寫的主要還是江湖紛爭,但隨著情節的發展,一步步引向了國計民生,在這一點上甚至比金庸小說要來得更陡。如果說郭靖「為國為民」主要表現於襄陽保衛戰,延長宋祚是為國,活命百姓是為民。那麼,《昆侖》里的梁蕭已經通過他在蒙、宋之間的放棄而闡釋了金庸小說未曾展開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主題,從而追求一個沒有殺伐的和平環境;到了《滄海》,則在梁蕭之後讓陸漸深切地體會到了「賊過如梳,兵過如篦」的民生立場,而這個民生立場則是必須通過戰爭來實現的,所以他大書特書地寫了戚繼光這位民族英雄、抗倭名將。值得注意的是,這里表現的對人的生命的尊重,其與歷史背景的結合,看起來甚至像一部歷史小說。這和金庸先生在《鹿鼎記》里試圖表現中國歷史本質一樣,鳳歌事實上也展現了那一時段中國歷史的本相。
如果說梁蕭是猶豫、搖擺的,那麼就可以說陸漸是老實、寬容的,谷縝則是面狠心善。從人物對待生命的態度出發,梁蕭思考的是生命何為,或者說是生命最基礎的自然價值;陸漸和谷縝則體現了不同形式對生命的博愛式尊重,雖然還處於自發狀態,但已經和自覺狀態下的生命意識相差不多了。尊重人,珍惜生命,這無疑是一種現代的人文意識,是一種高級層次的理想主義。
其三,《滄海》反思了技術科學。
在《昆侖》中,梁蕭是把數學作為一種技術工具,首先應用於武功,進而應用於軍陣以及更多的工作場合,這就以數學取代了以前哲學在武俠小說中的地位。《滄海》又和《昆侖》不同,作為其武學動力的《黑天書》,彷彿已經從技術科學中升華出來,而進入到理論科學的層次,其黑天四律彷彿是一部系統論、控制論,並進一步發展到了相對論。物質力量的時空觀念被彎曲而放大。這里雖然也借用了陰陽五行等傳統神秘文化的概念,卻已經不同於傳統的陰陽術數之學,其中姚晴(丑奴兒)以地部功法種「孽因子」的情節,倒更加像是西方奇幻加科幻的電影如《勇敢者的游戲》之類的想像時空觀和進化鏈條論。
在呈現了西城八部技術科學登峰造極的終極追求同時,和許多武俠小說一樣,鳳歌也反思了過度追求技術升華帶來的災難。即如《黑天書》本身便是一個技術倫理反思的寓言,由此練成的劫奴,其在技術細節上甚至遠超人類俊才的高度發達狀態,我以為頗有些像現代科幻小說里的機器人。20世紀中期,伊薩克?阿西莫夫和約翰?坎貝爾共同商定了「機器人創作三原則」:(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能對傷害人的事袖手旁觀;(2)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3)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我以為,在《滄海》里,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只不過是演變成了劫主與劫奴的關系。而機器人終究不是人,所以其倫理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而劫主和劫奴都是人,劫奴們還多是冰雪聰明、伶俐可愛的人,那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而美好的事物一旦自我覺醒,他們還會抗爭,得到廣泛的同情。因此,這里就必將帶來倫理的反思。
最後,是《滄海》細化了故事情節。
也許因為《昆侖》是鳳歌的第一部超長篇,雖然在綜合程度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也還存在著一些不成熟之處。比如就有人認為:「《昆侖》算不上一部十分成熟的作品,它冗長的結構、呆板的人物、對經典武俠作品的摹習,令人在閱讀這部作品時提心吊膽。」那麼,我在讀了《滄海》之後,很深切地感到在技術細節上,鳳歌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已經能夠較好地把握節奏,不疾不徐,已很少有《昆侖》里那些多餘的廢話;對於人物和幫派懸念的的製造與展開,較少出現可有可無的支線情節,雖然《滄海》的篇幅還是很長,但較之《昆侖》已經是省凈得多了。正如鳳歌現在的寫作與生活狀態,他既少俗塵糾纏,可以有充足的餘地回味反芻。可以這樣說,這是一部慢工出細活的小說,越來越有一部長銷書的賣相,而不僅僅是令人激動不已然後立馬淚收雨散的暢銷書。
當然,我們也許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這部作品至今還沒有寫完,鳳歌究竟要怎樣,也只有且待下回分解了。但我已幾乎可以確認,三年磨一劍寫了《昆侖》的鳳歌,這個回合又是長進不少,雖然仍舊採用的是傳統手法,卻已經在悄悄地進行著一場「漸變的革命」,他已經是以《滄海》超越著《昆侖》,以更大的「海」的容量涵納著「山」,也許這就是一直通向「經」典的那一條路。
韓雲波:現任西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文學博士後,武俠評論專家,中國秦漢史學會會員、重慶市古代文學學會理事、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與傳統文化的編輯、研究和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