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題答案
A. 賈平凹《玻璃》閱讀練習及答案解析
答案:
17.閱讀下面這篇小說,完成⑴—⑷題
(1)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D給1分,答A、B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
(2)①講述故事:小說故事是由「我」講述出來的,真實可信;②推進情節:「我」是事件的參與者,由於「我」的提議,情節得以發展變化;③襯託人物:小說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於「我」的存在而更加鮮明。(每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答對即可。)
(3)①性情謙卑,甚至有點窩囊;見了晚輩,也要鞠躬,說話謙和;②膽小怕事,有點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別人問起也不敢承認;③有點固執,但不失本分善良:懷疑酒店誠意,承認自己責任,不願借機發財。(每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答對即可。)
(4)觀點一:認同王有福的態度。 ①王有福受傷與酒店管理有關,但他是有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負一定責任;②王有福害怕賠償溜走,逃避責任在先,索賠理由不夠正當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騙而拒絕索賠,在當時情況下,未嘗不是理性的選擇。
觀點二:認同「我」的態度。①酒店失誤導致王有福受傷,要求賠償正當合理;②王有福放棄索賠是擔心被騙,說明他缺乏法律意識,更應進行法律啟蒙;③王有福式的寬容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有害無益。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5分,答出三點給8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根據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17.閱讀下面這篇小說,完成⑴—⑷題
(1)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D給1分,答A、B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
(2)①講述故事:小說故事是由「我」講述出來的,真實可信;②推進情節:「我」是事件的參與者,由於「我」的提議,情節得以發展變化;③襯託人物:小說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於「我」的存在而更加鮮明。(每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答對即可。)
(3)①性情謙卑,甚至有點窩囊;見了晚輩,也要鞠躬,說話謙和;②膽小怕事,有點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別人問起也不敢承認;③有點固執,但不失本分善良:懷疑酒店誠意,承認自己責任,不願借機發財。(每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答對即可。)
(4)觀點一:認同王有福的態度。 ①王有福受傷與酒店管理有關,但他是有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負一定責任;②王有福害怕賠償溜走,逃避責任在先,索賠理由不夠正當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騙而拒絕索賠,在當時情況下,未嘗不是理性的選擇。
觀點二:認同「我」的態度。①酒店失誤導致王有福受傷,要求賠償正當合理;②王有福放棄索賠是擔心被騙,說明他缺乏法律意識,更應進行法律啟蒙;③王有福式的寬容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有害無益。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5分,答出三點給8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根據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B. 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方法及技巧有哪些
如下:
一、看題目。題目是一篇文章的靈魂,一般我們看到一個題目,就能明白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也能對文章的大意有了基本的了解。
二、通讀全文。一篇短文,看完題目,接下來就是要通讀一遍,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因為這可能是這篇短文的重要內容的總結。還要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話,一般也是每段的總結,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上短文的大意和每段的段意就應該明白了。
三、帶問題再讀一遍。讀完一遍後,我們就可以去讀題目了,先不要著急做題,同樣的把題目通讀一遍,然後帶著這些題目問題,再回去讀一遍短文,這時候,有些簡單的題目,比如直接可以從文章中,就能找出答案的,就可以直接寫答案了。
四、確定區域,深入思考。這個就是閱讀理解的重點及難點了,題目問題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出答案,需要孩子們自己總結中心思想,甚至要自己去延伸才能得出答案。
閱讀現狀分析:
IDC最近的報告預測稱,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擴大50倍。這當然並不僅僅是數據的洪流越來越大,全新的支流也會越來越多,各種意想不到的來源都在產生著數據。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人們探索世界的方法,驅動產業間的融合。
人們的閱讀方式、閱讀品位在海量信息時代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青燈黃卷式的傳統模式被即時在線瀏覽所取代,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為特徵的數字閱讀已成為一種潮流趨勢。龐大的數據流背景下,人們尋找閱讀內容的過程變得繁冗不堪,有價值信息如何被發現則成為更具研究價值的問題。
推薦閱讀的確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定的選擇性空間,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推薦來決定閱讀內容,那麼大多數人的閱讀能力都只能維持在一個水平,因為他們閱讀的內容相差無幾。數字化背景下人們需要的是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方式。
C. 小說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和方法
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aXTSbiPNTe37DygiUDK4A
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D. 小說《會說話的鳥兒》閱讀題答案
一、《會「說話」的鳥兒》原文:
①人們常說:「人有人言,鳥有鳥語」,那麼,鳥類真的會「說話」 嗎?
②動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別是模仿能力比較高一些的鳴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聲音,並且能與它們所模仿聲音條件、地點、時間及不同的個體聯系起來。它們甚至能學人「說話」。
③曾經有一隻鸚鵡,當它看到主人拿起水瓶時,就學水流的「嘩啦」聲;當它看到蜜蜂飛到房間里,就發出蜜蜂飛行時的「嗡嗡」聲;當它聽到敲門聲時,就會大喊「請進來」。
④這是不是說這只鸚鵡就會「說話」了呢?其實不然,鸚鵡的這些反應都是無意識產生的,是看見一件東西後對某種聲音所起的條件反射。例如人們在訓練一隻鸚鵡時,把敲門與「請進來」二者的聲音聯系在一起刺激鸚鵡,鸚鵡便把這些信號儲存起來,經過反復刺激,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因此只要當它聽到敲門聲,接著就會大喊「請進來」。但有時外面在敲木板,它也會大喊「請進來」。
⑤由此可見,如果說這就是鸚鵡在「說話」,那就不確切了。因為人類的講話是從後天中學得的,而鳥類的生活姿態、鳴叫、表情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是先天而得。它們的學舌,也只有在飼養的情況下,經人訓練才能學會,而且都是無意識的。
⑥除了鸚鵡之外,百靈、八哥和鷯哥等也能學人「說話」。
⑦鸚鵡在鳥類中屬於鸚形目,鸚鵡科。鸚鵡種類很多,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種。鸚鵡有短而長的嘴,上嘴彎如鉤,鉤內有銼狀構造,最適於鉗破種子。而八哥和鷯哥是表兄弟,在鳥類中同屬於雀形目,椋鳥科。
⑧八哥全身羽毛黑色,兩翅和尾端點綴白色,展翅飛行時,從下面看,兩面的翅膀剛好像「八」字,故得名八哥。八哥鳴聲嘹亮,略具音韻,有時會變得沙啞。在野外喜歡結群覓食,愛吃昆蟲和野果,是農業益鳥,也是分布於華南和西南一帶最常見的留鳥,遍布平原村莊、田園和山林。八哥食性雜,不畏人,容易養,又會學舌,愛唱歌,是江南一帶人喜歡養的籠鳥。
⑨總以為巧嘴學舌的僅是八哥和鸚鵡,實際上,鷯哥才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一隻年輕的鷯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學會一句話。同時,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鳴聲嘹亮而且富於音韻,能發出各種有旋律和音調的聲音,從低而粗的咯咯聲至輕快如鈴的吹哨聲。它還能模仿杜鵑的叫聲。它不但會學聲,還會學調。如它學尖脆的女聲和渾厚男聲時,口齒清楚,惟妙惟肖。詩人白居易贊它:「耳聰心慧舌端巧,鳥語人言無不通。」
(選自2007年《科學之友》第19期,王艷坤/文)
二、閱讀題答案:
(1)鸚鵡、百靈、八哥和鷯哥等鳥類真的會「說話」嗎?為什麼?
答:不能。鳥類的鳴叫,是先天而得,它們的學舌是在飼養的情況下,經人訓練才能學會,是一種無意識行為。
(2)第④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 舉例子。通過列舉事例,說明鸚鵡並不是真的會「說話」,鸚鵡的反應只是條件反射,一種無意識行為。
(3)第⑤段運用了從( )到( )的邏輯說明順序。
答:果,因。(或結果,原因。)
(4)第⑧段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八哥這種鳥類的?
答:外形、鳴聲、生活習性、分布等。
(5)第⑨段引用白居易的詩句起何作用?
答:生動說明了鷯哥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使說明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
(6)語段中多處運用了過渡句(段),試找出一處,並簡要分析其作用。
答:示例:總以為巧嘴學舌的僅是八哥和鸚鵡,實際上,鷯哥才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該句在上下文結構中起承上啟下(或過渡)作用。「總以為巧嘴學舌的僅是八哥和鸚鵡」是承接上面內容;「鷯哥才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領起下文。
(7)第②段「動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中的「一般」部分,能否刪去?為什麼?
答:不能。「一般」表明大多數動物具有模仿能力。如果刪去,就變成所有動物都具有模仿能力,與客觀事實不相符,表達不準確。
E. 荒野的呼喚閱讀題答案
《荒野的呼喚》閱讀題答案:
1、本文著意勾勒了巴克的形象,請從兩個方面概括巴克的主要性格特徵。(各不超過兩個詞)(2分)
答案:(1)暴戾 ;(2)堅強。
2、指出小說描寫巴克使用的表現手法,請舉例簡析其作用。(5分)
答案:小說運用了烘托渲染手法。例如,寫狼群面臨絕境時,「長長的一隊走在荒原上,灰色的毛映著遍地的黃沙,寥寥的幾根枯草,遠遠望去就像鄉間黃土地上那變黑了的河流」,這些讓它們看不到一線的生機。
「夕陽由血紅變成枯黃,映著遍地的黃沙,給人除了荒涼還是荒涼的感覺」,讀來讓人覺得凄厲肅殺,毛骨悚然。在人類的槍口前,巴克「腦海里浮現出多莉血跡斑斑的腿、母親那被人類從身上扒下的皮毛和人類嚼食狼肉時發出的心滿意足的笑聲」,這些烘託了人類的殘忍和巴克的悲壯。
3、(5分)
(1)請用一句概括巴克瀕臨絕望時的情感內涵。(不超過16個字)(2分)
答案:面對死亡的威脅,巴克寧可反撲也決不退縮。
(2)文中反復寫巴克凄厲地長嗥有何目的?(3分)
答案:巴克在獵人的逼迫下,走投無路,逐步恢復了它的野性,由溫馴變得暴戾,並決定向人類進攻。
4、讀了《野性的呼喚》,我們不僅贊賞巴克對生的渴望與抗爭,對巴克的命運不能不給予深刻的同情,請結合現實生活談談自己的認識。(6分)
答案:巴克讓你明白了只有在處境艱難的時候永不退縮,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人生道路有時如海一樣風平浪靜,有時卻波濤洶涌,充滿坎坷,難免遇到挫折和困難,但不能一蹶不振,要把挫折當作是生活的一種磨練。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內容簡介:
《野性的呼喚》,又名《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創作的中篇小說。
作品講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隻愛犬,經過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國南部加州一個溫暖的山谷里。後被賣到美國北部寒冷偏遠、盛產黃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隻拉雪橇的狗。該作以一隻狗的經歷表現文明世界的狗在主人的逼迫下回到野蠻,寫的是狗,也反映人的世界。
F.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G. 閱讀下面一篇小說,完成後面問題。(16分)
【答案】【小題1】夢見河(或「河中游泳」) 河中遇敵(每空2分。說明:若不結合「河」線索概括,每空扣1分)
【小題2】景物描寫(或環境描寫);(1分)作用:①烘托出人物當時愉快滿足的心情。②表現了對生(自由)的渴望、對美的謳歌、對愛的珍視。(答出其中一點即可得1分,答出兩點得2分。)③和尾段「只是瞥見鳥群驚起」呼應。④美好祥和的自然環境和下文的悲劇結局形成強烈對比,側面烘託了戰爭摧殘人性、毀滅生命的殘酷。(上述4點,答出其中,3點即可得滿分。)
【小題3】心理活動:脫掉了軍裝,他不再是我的敵人,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啊。他跟我一樣,熱愛生活,熱愛春天,熱愛游泳……我不能殺死他,不能!(結合語境2分,符合人物性格1分,語言通順1分。)
【小題4】①是一個熱愛生命、嚮往自由的充滿生命力的年輕人;②他是一個優秀的士兵,認真履行軍人的職責,建立了卓越的功勛;③他是一個善良的士兵,厭惡戰爭,憐憫人性。(答出任意兩點即可,要結合具體內容加以分析。每點2分。)
【答案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概括文章的內容,一定要圍繞具體描寫的事件來概括,比如本題,學生應圍繞「河」這一主題線索來概括,當然,在概括時,還要注意語言的簡潔性。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2】
試題分析:環境描寫是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其作用通常有:推動推動情節發展;渲染一種氣氛;烘託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作用,學生能根據具體環境來進行分析。這里烘托出人物當時愉快滿足的心情。表現了對生(自由)的渴望、對美的謳歌、對愛的珍視。和尾段「只是瞥見鳥群驚起」呼應。美好祥和的自然環境和下文的悲劇結局形成強烈對比,側面烘託了戰爭摧殘人性、毀滅生命的殘酷。
考點: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3】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只要內容設計合理,表述正確,具體應符合人物的身份,職業和年齡等特點,還應注意說話的語氣和口吻,內容還應圍繞「語言環境和人物性格」來組織。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小題4】
試題分析:中考小說閱讀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題,本考點主要考查我們對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語言簡潔。學會抓住人物的各種刻畫手法來分析。學會從故事情節中來分析,學會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環境中去分析,最後還要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H. 青雲樓主閱讀答案
馮驥才的《青雲樓主》閱讀答案:
1、【題目】:閱讀文中劃線的自然段,說說青雲樓主為什麼差點「死過去」?
【參考答案】:青雲樓主本來就為「懷才不遇」而感到又苦又酸,只好在營造的青雲樓中孤芳自賞,自我陶醉。誰知道他的精神追求和高雅抱負在俗人眼裡竟一文不值,使他心靈上再次遭受了重大打擊,因此差點「死過去」。
2、【題目】:本文情節跌宕起伏,請作簡要概括。
【參考答案】:青雲樓主的才能無人賞識,精神追求無人理解,內心無比痛苦;終於等到了極其崇拜他的美國「粉絲」,青雲樓主想讓美國粉絲站在他的字前面照張相,炫耀自己。接到老美的照片,他才知道老美其實根本不會欣賞中國書畫藝術。
3、【題目】:小說多處使用了「對比」手法,請舉 2 例說明。
【參考答案】:
(1)以不被人認可和理解時的差點「死過去」,與被老美賞識時「高興得要發瘋」構成對比。
(2)以老美冒充在行,對青雲樓主的作品贊不絕口與其實老美對中國「老東西」一竅不通構成對比。
(3)以青雲樓主報復人們「不認我」的幻想與最後「竟傻了」的現實,構成對比。
(4)以青雲樓主的自我欣賞與人們對他的冷遇構成對比。(每點 2 分,答對 2 點滿分,符合文意即可)
4、【題目】:小說倒數第二段寫「他要拿這照片給人家看」,隨後不厭其煩地連寫 6 個「給看」,這是為什麼?請予探究。
【參考答案】:這是在使用「灑墨如潑」的詳寫筆法。刻畫了青雲樓主長期積壓的怨憤得以宣洩時的張狂得意。展現了青雲樓主愛慕虛榮的性格特點。為他的幻想最後徹底落空作鋪墊。
(8)小說閱讀題答案擴展閱讀:
作者介紹:
馮驥才,男,浙江寧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出生於天津,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曾經擔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
參演電影由他的作品《炮打雙燈》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夏威夷電影節」和「西班牙電影節」獎,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餘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種。「文革」期間他飽受磨難,做過工人、業務推銷員、教師等。
I. 泰格特《窗》閱讀題答案
《窗》閱讀題
(1)概括小說中「不靠窗的病人」心態變化的過程.
愉悅陶醉→嫉妒慚愧→怨憤不平→冷酷麻木→心滿意足→驚愕不已
(2)設想小說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一種情景或結局,並闡明理由.
示例:他感到被欺騙,貪欲變成仇恨,病情加重,一命嗚呼.理由:按人物性格發展邏輯,順理成章.
(3)小說題目的含義及「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4)就小說運用的一種寫法作簡要賞析.
(5)這篇小說意蘊豐富,試任選一個角度談談你從中受到的啟示.
《窗》閱讀答案
(1)答案示例:嫉妒而慚愧 怨憤不平 冷酷麻木
(2)示例1: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羞愧難當,痛不欲生,在悔恨中死去.理由:讓兩位病人同死窗下,因由有別,結果一致,合理延伸悲劇,傳遞正能量.
示例2:他在感激中醒悟.理由:給沉重的主題一片亮色,拓展主題的寬度.
示例3:他在噩夢中經受折磨.理由:讓人物靈魂經受折磨,讓放任嫉妒和貪欲付出代價,拓展主題的深度.
(3)含義:①「窗」既指病房實際的窗,也喻人物的心靈.
②「窗」是生活的透視和折光.
作用:①「窗」是文中人物關注的焦點,是故事發生的緣起,也是故事的落點.
②故事圍繞「窗」展開,它引發了人物內心的矛盾沖突.
③反映了作品主題,給人以人生的啟迪.
(4)示例1:對比.小說中兩個人物品行形成鮮明對比,表達對善美的贊頌和惡丑的鞭撻.或美麗與荒涼的景象進行對比,說明心懷貪念和嫉妒的人,看不到世間的美麗風景,平靜淡泊的人,則可體驗到生活的美好.
示例2:情節逆轉(或突轉).小說結尾出人意料,異峰突起,給讀者新奇的心理體驗,發人深思;引發讀者對靠窗病人關於窗外情景描述的回顧與再認識;對貪念與冷酷給予無情鞭撻.
示例3:細膩的心理描寫.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示人物自身的心理矛盾沖突,呈現其由慾念到惡念的心理變化過程,推動情節的發展.
(5)要點示例:
①人應該控制自身的貪念,不能任其泛濫.
②人要去除對他人的嫉妒,懷有平常之心.
③對待自己要長善抑惡.④要做一個高尚善良的人.⑤善良的人性令人稱頌,丑惡的人令人唾棄.
⑥拒絕冷漠,建立互助友愛的人際關系.
J. 奇遇 莫言 小說閱讀理解參考答案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通過秋夜「我」一個人穿行在莊稼地里的趣味性的描繪,處處彰顯出一種文學的品味、速寫和張力。
B.「我的身後當然什麼也沒有」一句獨立成段,是想著重交代「我」當時無懼無畏的心理,所謂「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C.趙三大爺死了也要還債這一情節,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長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D.小說情節設計巧妙,前面路上沒碰到鬼,進村的時候反而碰到趙三大爺,「奇遇」傳達了這么一個信息,「原來鬼並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
E.小說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和現代社會融為一體,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2)分析小說第二段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6分)
(3)分析小說第五段寫兒時在家鄉時聽說過的鬼故事有什麼作用。(6分)
(4)「趙家三大爺大前天早晨就死了」這一結局在前文均有暗示,結合文本內容,請試作分析。(8分)
(1)B E
(2)第二段的景物描寫,反映了高密故鄉特有的濃郁的環境特徵。(2分)一方面寫出了家鄉月夜的寧靜幽美,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1分)另一方面以聲襯靜,寫出了月夜的沉寂,冷清,(2分)為下文寫「我」的恐懼害怕作鋪墊。(1分)
(3)細膩形象的寫出了「我」當時內心的恐懼害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3分)照應前後文,同時還為下文趙三大爺的出現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虛實結合,形成對比烘托。(3分)
(4)這是典型的「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筆法,(2分)在小說結尾時突轉,使文章精彩巧妙,出奇制勝,於平靜處掀起波瀾,引人深思,(2分)前文伏筆暗示主要體現在:
①「樹影里閃出一個老人來。」一個「閃」字寫出了趙三大爺的特殊身份。
②「穿得齊齊整整,離我三五步處站住了。」迷信里講,死人陰氣重,不敢與活人陽氣相接。
③「知道你回來了,在這里等你。」只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
④「我的錢不能用。」那是冥錢,陽間當然不能用。
⑤「接過三大爺遞過來的冰冷的瑪瑙煙袋嘴」,「冰冷」一詞也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⑥「父親驚訝地問:你說誰」,「驚訝」一詞也可知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⑦「父親竟猶豫著不敢接」,可見父親內心的疑懼,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寫到其中任意4點就給4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