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小說 » 先鋒免費小說

先鋒免費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5-03 11:28:48

⑴ 先鋒小說

余華
昆德拉
福克納

先鋒小說是指吸納了西方現代主義[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觀念和技巧,通過新的價值取向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發生決裂,反映中國現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質追求和底層人們生活的合理性,先鋒小說更趨向於人本主義的描寫,追求人格平等。

先鋒派文學
何為「先鋒」?其原義來自法國著名的《拉魯斯詞典》——所謂先鋒是指一支武裝力量的先頭部隊,其任務是為這支武裝力量進入行動做准備(軍事術語),「先鋒」這個術語的歷史,始於法國大革命,再轉向文化和文學藝術術語(始於19世紀初);無論是軍事先鋒還是政治先鋒,抑或是文化先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起源於浪漫主義烏托邦及其救世主式的狂熱,它所遵循的發展路線本質上類似比它更早也更廣泛的現代性概念。」說白了現代主義也就是「先鋒派」!它包括了「象徵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意象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派,意識流派,荒誕派等等」其傾向就是反映現代西方社會中個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個人與自我間的畸形的異化關系,及由此產生的精神創傷,變態心理,悲觀情緒和虛無意識。

「先鋒派」的藝術特徵表現為反對傳統文化,刻意違反約定俗成的創作原則,及欣賞習慣。片面追求藝術形式和風格上的新奇;堅持藝術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擔任何義務;注重發掘內心世界,細膩描繪夢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間世界,其技巧上廣泛採用暗示,隱喻,象徵,聯想,意象,通感和知覺化,以挖掘人物內心奧秘,意識的流動,讓不相乾的事件組成齊頭並進的多層次結構的特點,難於讓眾人理解!

80年代中後期,馬原、洪峰、余華、蘇童、葉兆言等青年作家紛紛登上文壇,他們以獨特的話語方式進行小說文體形式的實驗,被評論界冠以「先鋒派」的稱號。毋庸置疑,先鋒派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從肇始之初的「先鋒實驗小說」到所謂的「返璞歸真」,先鋒派的作家們走出了一條饒有意味的文學創作之路。�馬原1984年發表的《拉薩河女神》,第一次把敘事置於故事之上,將幾起沒有因果聯系的事件拼貼在一起,突破了傳統小說重點在於「寫什麼」的範式和困囿,轉而表現出對小說敘事技法——「怎麼寫」的熱衷,先鋒文學由此徐徐拉開帷幕。之後,一批作家緊隨其後,充分發揮文本實驗的技能和才華,在敘事的迷宮中自由穿行,他們的創作實績使先鋒派的作品成為文學界一道耀眼的風景。先鋒派作家共同的敘事特點表現為元小說技法(即用敘述話語本身言說敘事本身),注意調整敘事話語和故事之間的距離,追求故事中歷史生活形態的不穩定性等,但敘事話語的個人化特點,如敘述人角色的設置,故事人物的符號化,敘事圈套,敘事猜測等,又使他們的作品面目各異而顯得搖曳多姿。正是這種對文本形式及其結構敘事空間的探索,不僅為這些作家贏得先鋒派的稱號和評論界的關注,更為重要的是先鋒小說的出現為中國小說的發展方向和前途提出了新的理論命題。�
「先鋒派文學創造了新的小說觀念、敘述方法和語言經驗,並且毫不誇張地說,它們改寫了當代中國小說的一系列基本命題和小說本身的定義。」�①「先鋒文本對於傳統的文體理論及觀念是一次挑戰,因為它對於傳統的小說文體模式,既不是文體變異也不是文體嬗變,而是一種文體解構。」�②的確,先鋒作家們是以一種反叛和激進的姿態來實現自己關於文學的「有意味的形式」。在拋開種種舊有的敘事成規的同時,先鋒小說成為一種純技術的操作,復雜性的敘事實驗——零散片斷拼貼後的空無一物,間離效果的營造等,給讀者設置了繁難的閱讀障礙。然而,語言從它產生那天起就包孕了形式與意義的兩層內涵,瑞士結構主義語言學家索緒爾說:「語言可以比作一張紙,思想是正面,聲音是反面,我們不能切開正面而不同時切開反面,同樣在語言里,我們不能使聲音離開思想,也不能使思想離開聲音。」�③小說「怎麼寫」與「寫什麼」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形式的創新必然要求和包含著內容的革新。先鋒作家們從初登文壇那天起就將著力點鎖定在「怎麼寫」這一單向維度上,以致不可避免地走向語言的狂歡,它在使創作者獲得語言快感的同時也付出文本意義喪失的沉重代價。�
進入90年代,蘇童、余華先後發表了《米》、《妻妾成群》、《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小說,預示先鋒作家減弱了形式實驗和文本游戲,開始關注人物命運,並以較為平實的語言對人類的生存和靈魂進行感悟,現實深度和人性關注又重歸文本。不少論者認為這是先鋒作家為迎合大眾而走向通俗化,這一轉向標志著先鋒文學向現實主義傳統的回歸。�
先鋒派作家創作上的變化——從對形式的極端重視回復到對意義的關注,這種反復,並非簡單地回歸,其作品中不乏現實主義的因子,但對題材與主題的處理仍與現實主義的方法迥然有異。如果說從肇始之初,先鋒派作家對傳統文體形式的顛覆和解構存在著矯枉過正的先天不足,這一缺陷根源於先鋒文學萌發的現實土壤。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中國,伴隨著神性光環的消褪,民族群體意識向個體意識的遷徙,「人」不僅面臨現實經濟潮流的挑戰,而且遭受各種外來文化思潮的沖擊,人們一直信奉和崇尚的理想與價值不可避免地受到質疑。外部歷史情境為文學史提供了新轉機的現實條件,加上文學史內部始終存在的藝術形式變革的自覺性力量,先鋒派們從存在主義哲學以及博爾赫斯等大師們的作品中汲取精神能量踏上探索之程,他們絕非缺乏傳統的寫實能力或者說為了趕時髦,一種內在的精神需要驅策著他們。先鋒派們所作出的激進姿態實際上是用行動表明只有顛覆舊有的傳統才能以期開辟新的戰場,有其必然的合理性。步入90年代,隨著經濟政治體制的改革,市場經濟的確立,中國用短短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二百年的工業化進程。省略性的工業擴張使社會充滿了滑稽、荒誕的人情世象,生活中的精神氣質卻貧弱不堪,外部條件再一次為文學提供了轉向的契機。如何逼視庸常或反常的生命形態,以更適合的表達方式體現在社會變革中人們的真實傷痛以及人類存在的各種可能性,成為先鋒派作家必須面對的問題。�再者,藝術形式的探索創新顯示了創作主體自我實現和自由程度的提高,但主體話語的喪失,人性的消隱,歷史的敘事化等等卻使先鋒作家陷入了主體精神的迷失。先鋒派作家們是以敘事的形式游戲對社會歷史深度模式的反叛贏得了「先鋒」之名,先鋒作品中顯露出的諸如無中心、無深度、不確定性和零散化的風格又使其呈現出後現代主義徵候。然而,後現代敘事理論及其實踐在中國的出現並非中國本土社會文化發展的自然結果,而是中國的先鋒派作家們「站在文化仿製的立場上」,在「互文」意義上的外向接受,他們從博爾赫斯、福克納、海勒等的作品中頓悟原來小說可以有別樣的寫法,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說先鋒派作家首先是對其敘事層面的仿製。先鋒文學適時的轉向,並非偶然的由後現代向現代主義的回返、遷移甚至合流,他們終於走出了博爾赫斯們的領地,「從整體上顯現出『中國先鋒文學的特色』」�④。敘事空間的探索由非經驗的抽象漸變為與特定的語境相適應。
因而,先鋒文學90年代以後的轉型緣於社會生活、審美對象和審美感受已經發生了變化,新的調整勢出必然,先鋒文學的轉型或者說精神流變既是文學創作個人化的結果又是歷史的要求。從這一時期起,隨著探索的逐步深入,先鋒作家們力圖走出自己為自己設置的困境,作出適時的調整,重新認識和解決文學創作中「怎麼寫」與「寫什麼」這一相互對立的矛盾。質言之,先鋒文學的轉向既不是為迎合大眾走向通俗化,也不是先鋒精神的式微或撤退,而是與時俱進的表現和漸趨成熟的標志。先鋒文學的先鋒精神遠未「終結」,先鋒作家們一直「在路上」。�以余華為例,他的創作可以說是與先鋒文學的發展同步的。余華早期創作的《四月三日事件》和《世事如煙》可以看出他對人、對人所構成的生態和人文的深刻質疑。「四月三日」本身即是一種隱喻和象徵;《世事如煙》則在敘事空間顯示出更為前衛的姿態,算命、婚喪嫁娶等方面的荒誕事件被強行拼置在一起,人物的姓名也被舍棄,代之以抽象性的阿拉伯數字元號,人物及其性格淹沒於數字元號的序列中,對人的苦難和生活的殘酷表現出一種徹底的冷漠,語言操作節奏卻是流暢而有節制的。無論《四月三日事件》還是《世事如煙》,對人的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的懷疑,對人的苦難的思索並不直接來自於經驗世界,而是高懸於世象之上的本質真實,形而上的主旨顯露充分。從《活著》開始,余華疏離了繁復的語言實驗,不再給讀者設置閱讀障礙,故事的敘述簡單、朴實和直白,彷彿重歸現實主義的地平線。但創作的前後期藝術反差並不意味著這位先鋒派的領軍人物已回歸到舊有的現實主義的傳統,張清華在《文學的減法》中認為余華創作前後期的差別僅僅在於:「前期可能更注重於使經驗接近於人性和哲學,而後期則更注重使之接近歷史和生存。」�⑤《活著》、《許三觀賣血記》有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節線索,達觀的生活態度,福貴、許三觀等都實實在在生活在真實語境中,但余華基本上「摘除了小說中人物『思』的能力,讓他們『簡化』為生命本能驅使的符號……他們因此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而只能聽任命運的驅遣安排。余華也正是藉助這一點得以更多地在『人類學』而不是『社會學』意義上來把握他的人物,並構建他的人性探求與哲學主題的」。「他不是一個簡單地從道德意義上面對歷史與血淚的作家,而是一個從存在的悲劇與絕望的意義上來理解人性與歷史的作家。」�⑥先鋒文學的審美向度應該是話語形式和精神內涵的有機統一,歷史也好現實也好,在優秀的小說家那裡不過是充當一個恰當的敘事載體,人、人性、人的命運以及這個世界的存在和虛無才是最終所要表達的旨歸。「先鋒的品格應該體現為它的精神高度,體現為一種對現實永不停止的質疑和創新,但這種質疑和創新決不僅限於敘事形式而同時公然對意義與價值進行放逐,反過來卻必須以對現實生存的關注與體現為前提。」�⑦從此種意義上說,敘事是對現實和歷史的再創造。無論從敘事空間還是精神向度上,余華抵達了先鋒文學創作的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先鋒小說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雖然有的作家已過了自己的創作高峰期或進入「蓄勢」狀態或陷於停滯,但先鋒形而上的主題與敘事空間的探索並未終結。蘇童、葉兆言、格非、北村、潘軍……這些先鋒派的作家們依舊筆耕不輟,不斷有新的作品面世。藝術探索之路絕不是直線向前而是迂迴曲折的,畢加索周期性地回復到新古典主義,伍爾芙周期性地回復到比較接近於傳統的小說形式,既可以看作是作家醞釀突破之前的「蓄勢」過程,也可以看作是其對綜合藝術形式組合的嘗試。實際上,在今天文學的創作領域,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既相互平行又彼此交叉、重疊,小說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獨創性,自由地進行各種形式實驗,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的世界。「我們今天的文學之所以呈現多元並存,百花競放的審美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於無數先鋒作家不斷顛覆傳統創作模式,探索各種新的表達方式和審美理想的結果。」�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文學活著,先鋒就不會消亡。只要文學還在發展,先鋒就永遠存在」�⑨。

先鋒」本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有著很大的流動性。時運推移,人事遞變,昨日的先鋒,今天也許會變成後衛。不但為大眾所接受的先鋒文學已經失去其先鋒性,而且先鋒派作家忽然寫起大眾文學來,反體制文人終於接受體制的安撫,也是並不新鮮的之事。但本書屬於史論性質,它的任務是理清一定時期的歷史潮流,就像用攝影機來拍攝飛艇,將其某一時段定格在底片上,仍有其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當我們隨同作者回顧「文革」前夕的「太陽縱隊」、文革時期的「野草詩社」、「白洋淀詩群」和「文革」剛結束不久的餓朦朧詩的崛起時,仍然感到神往。那時的先鋒牽動著整體社會思潮,圍繞著先鋒文學的爭論,實際上是一場文化思想斗爭。而這種文化思想上的爭鳴,卻正是先鋒文學的是的使命。

⑵ 介紹幾部先鋒文學的必看作品

1.《平凡是世界》,應該看過了吧,恢弘大作,路遙老師的
2.張宇,河南作家,文字很有可讀性,作品也很多
3.我最喜歡的作家余華,什麼《生活》阿《兄弟》阿很多,每一部都很經典
4.孔慶東的,文字幽默,很有些意思
5.正在看《白鹿原》。其實你可以網上搜下矛盾小說獎那些小說,每部都很棒,平凡的世界就是,紅旗譜也不錯

我以前回答人家的,個人也比較喜歡看先鋒小說,來求點分吧哈哈

⑶ 什麼是先鋒小說

先鋒小說

--------------------------------------------------------------------------------

作者:李銳

大約十年前,所謂「先鋒小說」正在中國大陸興起,並且很快從一種「優勢」變成一種時髦,按照當時流行的看法,好像凡不是「先鋒」的也就不是好小說不是好文學,起碼是陳舊、落後、過時的貨色。

先鋒小說家和先鋒批評家,在當時的中國和所有的進口貨一樣,代表著「先進」「高級」「時尚」和不容置疑的優越。(當然,進口貨如今已經沒有這么風光了。)那時候能被列入「先鋒小說家」的行列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於是,在某些批評家的筆下就出了一批很風光的「中國的卡夫卡」「中國的博爾赫斯」「中國的羅伯格理耶」。似乎在每個中國先鋒小說家的前面,都必須有一個外國的大師做比照做招牌,才夠檔次,才夠先鋒。(成一先生有個精彩的比喻,他把這叫做「副本效應」)

當然,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實在是有點奇怪,本來先鋒或前衛就意味著和潮流的對抗,與社會主流的疏離,被大多數人拒絕;而絕無可能成為風光的時髦。想想當時中國的政治背景,這事情就更奇怪。(在我的認識中,中國真正的先鋒小說絕不只是這種流行的東西,他們對於中國當代文學敘述形式的突破,對於文學觀念的創新,對於現代漢語文體的豐富都是有相當貢獻的。尤其是當流行的觀點把先鋒小說簡化成「中國的某某某」的時候,除了他們淺薄的臣服心態而外,更忽略了中國先鋒小說對中國人精神處境和中國文化傳統深刻的內省與表達。而且我相信,有些先鋒小說的作者,恐怕也很難接受那個流行的標簽。)

很湊巧,我就在上面那樣的流行氣氛中離開中國,去了美國,沿密西酉比河南下,來到福克納的家鄉。

與我同行的美國朋友是我的翻譯,是南方人,很為南方出了福克納這樣的大作家而自豪。因為我是個寫小說的,所以一路上免不了小說的話題,也就提到了中國先鋒小說。也許是因為來到了福克納的家鄉吧,他也談論起他對先鋒小說的理解。

一天的午飯之後,我們兩人走進一家書店。他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嘰喱咕嚕地念一陣英語,然後問我「這本書讀過嗎?」,他知道我不懂英語,即便他大致翻譯的書名,也無法和我讀過的譯作對上號,我只好搖頭。他又抽出一本,又嘰喱咕嚕地念一陣,然後又問「這本書讀過嗎?」,我只好再搖頭。就這樣重復了四五次。他忽然很決斷地說,「這么多都沒有讀過,寫什麼先鋒小說?」我立刻明白眼前這位美國人說的不是小說,也不是什麼先鋒小說,他在說一種權力,他在表達這種權力分出的等級。我也立刻就明白,一路上所有關於文學的話都算是對牛彈琴。為了讓他能明白他自己說了什麼,我只好又提起他深感自豪的福克納。我說,福克納當年也是一位先鋒小說家,而且是一位了不起的先鋒小說家。他很自豪,也很贊同。他說,是,當然是。我說,可惜,福克納當年在美國文學藝術界根本得不到認可。他當時在美國默默無聞,他的一些書在美國甚至都已經絕版。福克納是在歐洲轟動、出名以後,美國人才明白自己家裡原來有個大師。我這樣說的時候,那位美國朋友的臉忽然很紅,不過他很誠實,他說,是……是這樣。我們關於先鋒小說的話題也就到此為止。

我知道我們當時所講的都不是文學本身的問題,似乎更像是一個權力和等級的問題。可是,關於文學的權力和等級,卻從來都無法從文學欣賞和文學評價中排除,甚至無法從文學創作中排除。文學的權力和等級,從來都是一個文學必須面對的非常尖銳的問題。本來是超功利的審美,卻常常被權力和等級的陰影遮蔽了眼光。我自己雖然在中國無幸列入「先鋒」的「光榮」行列,但卻如此強烈地感受了一次中國先鋒小說在國外的等級和地位,或者也可以說感受了一次中國當代文學在國外的等級和地位。

先鋒小說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義

中國當代文學中先鋒精神的源頭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詩歌與小說領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葉文學中激進的實驗才形成了強大的陣容和聲勢。所謂先鋒精神,意味著以前衛的姿態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與之相關的藝術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極端的態度對文學的共名狀態形成強烈的沖擊。
80年代中期馬原、莫言、殘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鋒小說歷史上的大事,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把它當作先鋒小說的真正開端。這一開端在敘事革命、語言實驗、生存狀態三個層面上同時進行。馬原是敘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並因之被某些批評家稱為「形式主義者」1.在他創作的頂峰期,他寫了許多在當時讓人耳目一新的小說,如《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無帆船》、《虛構》、《塗滿古怪圖案的牆壁》等作品。這些小說中,元敘事手法2 的使用在打破小說的「似真幻覺」3之後又進一步混淆現實與虛構的界限;作者及其朋友直接以自己的本名出現在小說中,並讓多部小說互相指涉,進一步加強了這種效果;設置了許多有頭無尾的故事並對之進行片斷連綴式的情節結構方式似乎暗示了經驗的片斷性與現實的不可知性,產生了似真似幻的敘述效果;作為一個敘事革命者,馬原保持著對神秘的煞有介事而又並不專心的愛好與探索——這些探索常常有頭無尾,又進一步加強了這種不可知性與不確定性……馬原的這些敘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馬原的敘事圈套」4 ,並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們所熟悉的現實主義手法所造成的真實幻覺,成為以後的作家的模仿對象和小說實驗的起點。與馬原相比,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說形成了個人化的神話世界與語象世界,並由於其感覺方式的獨特性而對現代漢語進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與違反,形成一種獨特的個人文體。這種文體富於主觀性與感覺性,在一定意義上是把詩語引入小說的一種嘗試。這在他的中篇小說如《築路》、《白狗鞦韆架》、《爆炸》、《球狀閃電》等小說中表現尤為明顯。殘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說則以一種丑惡意象的堆積凸現外在世界對人的壓迫,以及人自身的醜陋與無望,把一種個人化的感覺上升到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寓言的層次。莫言與殘雪是在尋求表達自己的感覺方式的時候顯示出其在形式方面的先鋒性的,這一點與馬原形式主義的創新不同,但他們確實基本涵蘊了以後的先鋒小說的基本方面的萌芽。
稍晚於他們也被人們看作是先鋒小說家的有格非、孫甘露、蘇童、余華、洪峰、北村等人。我們著重介紹其中的格非、孫甘露、余華三位,他們代表了先鋒小說在以上三個方面的探索的發展。格非的小說也致力於敘事迷宮的構建,但他的方式與馬原不同。馬原是用一些並置的故事塊搭成一些近於「八陣圖」的小說,在每一個路口他又加上一些讓人誤入歧途的指標;格非則主要以人物內在意識的無序性構築出一團線圈式的迷宮——其中有纏繞、有沖撞、也有意識的彌散與短路。如在《褐色鳥群》中,「我」與女人「棋」的三次相遇如夢似真,似乎有幾個不同的「棋」存在於一個共時的世界中,但在小說進行的歷時層面,每一個「棋」都對前一個「棋」起著解構的作用。這標志了格非對現實的懷疑,如同他所說的:「現實是抽象的,先驗的,因而也是空洞的。」5 所以他著重描寫人與物的相互脫離,「在這樣的『錯位』式的情景中,人物彷彿已變成了若有若無的鬼魂,身歷的事件則比傳聞還要虛渺,人就是這樣的從未證實過而又永遠也走不出『相似』的陷阱的一種假定狀態中。」6 《青黃》可以說是這種情境中的世界圖像的一個寓言,在這里「青黃」到底是指代什麼?不同的記載與不同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迥然不同的敘述與解釋,而敘述者根本無法判斷誰是誰非,這種敘述與判斷的不確定,使得小說的世界變得恍惚起來。另一篇小說《迷舟》敘述由於一次偶然的事件使得軍人蕭喪生並導致戰爭局勢的轉變,瑣屑微末、毫不相干之事竟引起意想不到的結局,從而展示了歷史與現實的無序狀態。先鋒小說家都很重視小說的語言,但在語言實驗上走得最極端的是孫甘露的《信使之函》、《訪問夢境》、《請女人猜謎》、《我是少年酒壇子》等作品。孫甘露的這些小說徹底斬斷了小說與現實的關系,而專注於幻象與幻境的虛構,但這些幻象與幻境又都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瑣屑與線索,無法構成一個條理貫通的虛構世界。他著力於使小說語言詩化的詩性探索,詞語被斬斷了能指與所指7 的關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搭配起來,使能指自我指涉與相互指涉。如《信使之函》中 「信是焦慮時鍾的一根指針」、「信是耳語城低垂的眼簾」、「信是錨地不明的孤獨航行」等等幾十個充滿了詩意的夢囈式的對「信」的述說,在每一句述說下摘錄一段信使所送的信中的段落,這些段落同樣華美、富於詩意而又沒有任何現實或者象徵的寓意。孫甘露的小說語言實驗,其實最接近的是超現實主義詩歌與繪畫,他的小說是這些語言的與視覺的幻象集合而成的恍惚曖昧的夢與詩,這比莫言著力於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的語言探索更進了一步:在莫言那裡語言仍然有著主體的、現實的、與人文的意義,孫甘露則抽空了這些意義而只剩下純凈的言辭。與以上兩位相比,余華發展了殘雪的對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說以一種冷靜的筆調描寫死亡、血腥與暴力,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人性的殘酷與存在的荒謬。在《四月三日事件》、《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難逃劫數》等作品中,他細致地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殘殺,如《現實一種》「像是在說一種事物的因緣,人們雖然在彼此傷害、殺戮,生活的本相是如此的殘酷,但是人類卻仍然莫名其妙地繁衍。」8 他早期的這些小說中敘述者在表現這種冷漠與殘酷時,由於刻意追求的冷峻風格而使得作者的態度顯得曖昧,事實上余華的這種貌似超然而冷靜的敘述風格來源於作家與現實之間的一種緊張關系,他要與他筆下的人物及其代表的人性的殘暴與殘酷的一面保持距離。不論善惡,他都要保持一種理解之後的超然,並由之產生一種悲憫心,這也導致了他在進入90年代之後的在《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中的風格轉變:這些小說在描寫底層生活的血淚時仍然保持了冷靜的筆觸,但更為明顯的是加入了悲天憫人的因素。除過以上三位作家以外,北村的小說《施洗的河》、《瑪卓的愛情》等小說從神學生存論的角度來考察人在缺少了神性的一維之後的生存狀態,也值得重視。
所謂「一往無前」的先鋒作家其實只能是一種理想,至少在中國是如此,很少有作家能夠一直保持探索的姿態。等到90年代初,當初被人們看作是先鋒的作家們紛紛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採取一種更能為一般讀者接受的敘述風格,有的甚至和商業文化結合,這標志了80年代中期以來的先鋒文學思潮的終結。當然,我們應該相信,文學的探索並不會因此而停止。在先鋒文學作為一種思潮已經過去的情況下,我們回頭來看80年代中期先鋒文學的出現,就會發現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中,這並不是一件十分突兀的事情。文革後的中國文化界引進了數量相當多的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西方現代的哲學、藝術與社會思潮亦相伴而來。以文學領域來說,心理分析小說,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新小說派以及理論界的形式主義、敘述學、結構主義以及存在主義等等成為人們所關注與爭論的熱點。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家在80年代初便有意識地在自己的創作中移植西方文學中自現代主義以來的藝術手法與文學觀念。事實上,80年代以來的主流意識形態與知識界的新啟蒙主義思潮,都不能形成籠罩全局的「共名」狀態,給作家們在思想與藝術上的探索留下了一點空間——雖然這個空間一開始並不是很大,但卻已足以使得中國作家接受西方現代文學觀念並以之刺激自己的探索成為可能。先鋒文學先天地帶有西方文學影響的痕跡,如馬原、格非、孫甘露都承認博爾赫斯的影響。承認影響的存在卻並不等於抹煞先鋒作家們的努力,如馬原、格非等人不同於博爾赫斯對純粹的幻想世界的迷戀,帶上了一種傳統東方關注「現象」而不重視「真」與「幻」的區別的亦真亦幻色彩(馬原可能還受西藏宗教文化的影響);孫甘露的詩性探索也立足並著力於對現代漢語詩性功能的挖掘,等等。綜合來看,先鋒小說在敘事革命、語言實驗與生存探索這三個層次上的推進,對以後文學創作的影響之大,是不應低估的。
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把先鋒文學看作是80年代的文學狀態向90年代的文學狀態轉化的契機,它的出現改變了已有的文學圖景與文學路向。在80年代前半期,文化界的啟蒙主義、人道主義思潮,雖然不可能形成「五四」時期那樣的絕對的強勢話語,但已頗有上升為「准共名」的趨勢。先鋒文學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是對啟蒙與人性的懷疑,打破了傳統的文學規范,使得極端個人化的寫作成為可能。以馬原的「敘事革命」為例,某些評論家加之於他頭上的形式主義、技術主義的標簽其實並不合適,因為藝術形式從來不可能僅僅是形式,馬原對傳統敘事的似真幻覺的破壞以及隨之而來的經驗的主觀性、片斷性與不可確定性,打破了任何一種宏大敘事重新整合個體經驗的可能性,這使得充滿個人性與主觀性的現實凸現了出來。先鋒小說正是這樣一種打破統一的世界圖像與文學圖像的努力。經由這條途徑,文學進入90年代的個人寫作與個體敘事的無名狀態。

⑷ 什麼叫"先鋒小說

先鋒小說是指吸納了西方現代主義(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觀念和技巧,通過新的價值取向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發生決裂。對先鋒小說的叫法很混亂,有叫「新潮小說」的、「探索小說」的、「實驗小說」的、「現代派」的,「先鋒小說」也是一個很不嚴格的叫法。

⑸ 特戰先鋒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特戰先鋒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1
烈士陵園里,庄嚴的紀念碑前站著一位老人。
「首長,這里風大,您還是穿上風衣吧。」公務員說著要給老人披上風衣。
老人推開了他。
老人的左眼已經失明了,他戴著墨鏡,穿著一身六五式舊軍裝。在老人的背後,是一排排潔白的墓碑。在最前排的幾個墓碑上,依次鐫刻著冷鋒、藤原剛、小K、燕子六、蝴蝶、書生等烈士的名字……老人望著墓碑上的照片,眼睛不覺濕潤了。
老人低聲說道:「弟兄、姐妹們,我陳一鳴又來看你們來了!你們在那邊怎麼樣,孤單不?唉……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來看你們,可我如今老了,風燭殘年了,明年的這個時候不知道還能不能來看你們了?部隊的陳列館里有你們的照片,也有對你們的介紹,那是我指導他們加上去的!你們雖然後來各奔東西,可你們是這個部隊的老兵,部隊是不會忘記你們的,共和國也不會忘記你們的!」
老人說完,目光堅毅地望著遠方……漸漸地他的目光模糊了,隨著耳邊響起的隆隆的炮聲,他的記憶漸漸清晰。
2
1942年……

⑹ 抗戰先鋒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抗戰先鋒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抗戰先鋒
作者:屠日先鋒
前言
更新時間2004-8-23 20:23:00 字數:548
這兩年看了不少的架空軍文,感覺頗有新意,有幾部作品特別突出。象【再現漢唐雄風】、【牒血諾曼底】、【東南射日】等。但它們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勝利過於簡單了,不過3、4年時間,把事情看的太過於簡單了,要把中國這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現代化的工業國又談何容易?物質發展不提,單就人才的培養就要花好長時間。其次就是幾位作者強烈哈德,好象與德軍一合作就能加速勝力似的。德國離中國相距甚遠,對中國抗戰的支援有很大的制約。不與強鄰蘇聯合作是一大敗筆,固然蘇聯有領土野心,但就其西有德國虎視,東有日本狼顧的境地,未必不能放棄野心與中國合作抗日。
我又看了【異時空--長城】,受到很大的鼓舞,但從第2部起失去了激情,只顧埋頭發展,人事繁雜基本不再進功日軍,讓日軍安享以戰養戰之策,謂之失敗。
所以我決心寫一部,內容是一批現代中國軍人與蘇聯進行合作,組成聯軍參加東線戰事,分享佔領德國等軍事工業區,利用歐洲大陸發展海軍,強化中國軍工,將日軍逐出中國,隨後以駐歐集群為骨幹,收復台灣,攻佔日本。當然所有與日本的戰事蘇聯並未參與,全部由中國承擔,這是我看到日本右翼人士說,日本只被美國打敗,中國從未戰勝日本的言論所決定的。這是一場中國人民獨立打敗日本的戰爭,持續將近20年之久。以盡舒心中郁悶之氣。

1對書友疑問的回復
更新時間2004-8-……
有問題再找我

⑺ 先鋒小說的主要作品

先鋒小說
前期的有:格非的《褐色鳥群》;馬原的《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無帆船》、《虛構》、《塗滿古怪圖案的牆壁》等作品;《築路》、《白狗鞦韆架》、《球狀閃電》、莫言的《透明的紅蘿卜》、《紅高粱》;殘雪的《山上的小屋》;
相對來說後期的有:孫甘露的《信使之函》、《訪問夢境》、《請女人猜謎》、《我是少年酒壇子》;余華的《四月三日事件》、《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難逃劫數》等作品;北村的《逃亡者說》、《劫持者說》、《聒噪者說》、《孔成的生活》.

⑻ 先鋒抗日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先鋒抗日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傾國小說網和您一起繼續關注先鋒抗日最新章節。
1937年6月,日本駐豐台的中國駐屯軍步兵旅第1團第3營頻繁進行軍事演習,伺機挑起事端。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通往河北南部的咽喉要地盧溝橋附近演習,詭稱一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軍嚴詞拒絕後,即炮轟宛平城,向盧溝橋發起進攻。守軍第37師第219團團長吉星文率部奮起還擊,至次日晨,龍王廟、五里店、盧溝橋火車站等陣地被日軍佔領。8日晚,第110旅旅長何基灃率部反擊,由西苑及長辛店夾擊宛平城外日軍,一舉奪回失去陣地,全殲侵佔盧溝橋火車站的日軍。
「七七」事變發生後,全國人民群情激憤,聲討日本侵略軍。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電全國,號召全民族抗戰,實現國共兩黨合作,抵抗日寇進攻。同日,蔣介石電令宋哲元:宛平城應固守勿退,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9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全國備戰,並令第26路軍孫連仲等部4個師歸宋哲元指揮,開赴保定、石家莊,支援第29軍作戰。……
有問題再找我

⑼ 先鋒文學是啥先鋒小說是啥先鋒詩人是啥簡單點說

先鋒文學
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一小群自我意識十分強烈的藝術家和作家,根據「不斷創新」的原則,打破公認的規范和傳統,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先鋒派的藝術家們經常自我表現出「離異」既定的秩序,從中宣布自己的「主體性」,他們的目標是震撼感傳統影響的讀者的感受能力,向傳統文化的教條和信念發起挑戰。
先鋒小說
就不說了,上面一位已經解釋的很詳細了!
先鋒詩人
是指他們創作的詩歌具有先鋒文學特點的人,是一小群自我意識十分強烈的藝術家和作家。

熱點內容
東方第一劍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4-11-17 19:34:59 瀏覽:875
求書受穿成狗的修真小說 發布:2024-11-17 19:19:35 瀏覽:311
經典武俠小說app大全 發布:2024-11-17 19:18:17 瀏覽:401
蛇王在上小說大全 發布:2024-11-17 19:09:06 瀏覽:377
小說全集家庭 發布:2024-11-17 19:00:21 瀏覽:520
極品欲婦小說全集 發布:2024-11-17 18:57:58 瀏覽:44
仙魔同修七位女主角都是誰小說 發布:2024-11-17 18:54:04 瀏覽:417
海賊同人小說主角有雷電之心 發布:2024-11-17 18:48:27 瀏覽:491
一本穿越小說男主叫尉遲什麼的 發布:2024-11-17 18:46:10 瀏覽:425
正太被推的小說合集 發布:2024-11-17 18:40:23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