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小說 » 東方巴黎小說在線閱讀

東方巴黎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 2024-12-07 02:27:34

① 男主蘇航,女主阮桐的小說

阮小涼的《不必知道我愛你》。
簡介:在中國的地圖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被譽為東方巴黎,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經濟實力。它以包容的姿態接納每一個人,卻以冷漠的態度告訴每一個人,不改變就滅亡。
而在阮桐生命里也有一顆這樣的明珠,他叫蘇航。
上有天堂下有「蘇航」,他是她最美的夢想。
蘇航是她用整個青春去攻佔的城池,他同樣以冷漠的態度告訴她,不改變就滅亡。十年暗戀,八年單戀,所有反復疊加說不出口的愛戀,最終成了一句不太好笑的笑言。她不想死在蘇航手裡,所以她開始改變。
一年時間告別,一年時間想念,一年時間忘卻。
所以她才能在再見時,像闊別很久的朋友一樣對他伸出手,微笑著說:「嘿,好久不見。」
「阮桐。」他說。
「嗯?」
「聽說你還愛著我。」

望採納

② 談談中國新感覺派小說與作家

20年代30年代初出現的「新感覺派」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新感覺派」小說的根本特點是特別強調作家的主觀感覺而不太注重對客觀生活的真切描寫。劉吶鷗是「新感覺派」小說的最初嘗試者,他創辦於1928年9月的《無軌列車》半月刊,標志著中國「新感覺派」小說實踐的開始。他的短篇小說集《都市風景線》是現代中國第一部「新感覺派」小說集。穆時英和施蟄存把「新感覺派」小說推向成熟和引身運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現對現實生活的感覺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們的代表作。
新感覺派小說在30年代上海的勃興,是與上海現代化進程同步的。地處長江口岸的上海,擁有寬深的黃浦江天然港灣,連結著通向世界各地的海運,這就從地理環境上為上海提供了成為現代都市的天然條件。同時,上海有許多外國租界,這種多元化格局的租界,使它幾乎是十分自然地、毫不困難地就和國際接軌,成為「東方巴黎」,成為一個典型的現代國際大都會。茅盾曾對當時上海現代特徵的都市生活作了如下描繪:圍繞城市的工廠區煙囪林立,工廠充塞噪音與污濁空氣,疲憊的工人連續操作十二小時,南京路國貨市場景氣繁榮,隱藏背後的是外國工業、金融資本和原料輸入,外灘一帶銀行區構成了全國的樞紐,國家銀行和公債市場的證券交易一片忙碌,跳舞場在展露纖腰粉腿,豪華電影院正開映歐美現代生活片,城市的時髦風氣在向內地蔓延、滲透。這里充滿了資本主義的消費、慾望和享樂,滲透著中西方所共享的現代素質。

這一點在新感覺派筆下常常顯露出來,劉吶鷗的小說場景涉及賽馬場、夜總會、電影院、大旅館、小轎車、富豪別墅、海濱浴場、特快列車等現代都市生活的各個方面。而穆時英所追求的是爛熟的都市文明,是「白金女體的塑像」,是聖處女的風情,是籠罩著薄霧的秋巷,是爵士狐步舞,是用各種彩色和旋律交織成的美。

新感覺派作家最初登上舞台時,由於社會的急劇動盪,導致了傳統文化的崩潰,傳統生活習慣的顛覆以及民族自尊的破碎,使得轉型期的中國知識分子陷入了社會的紊亂、生活的不安定、政治上的不滿之中,他們由此產生種種頹廢、逃避、自哀自憐的灰色情緒之中。再加上這時「五四」新文化運動面臨退潮而產生分化,思想界呈現苦悶和無奈。革命對新感覺派作家來說是不相適宜的,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荒誕、畸形、非理性的都市生活,其中隱含了他們對社會、人生、人性的懷疑。

中國新感覺派小說的出現是中國社會由封閉走向開放,由欣賞走向模仿的的結果,是西學漸結出的果實,可以說,沒有大規模的對外學習和引進,沒有文學現代化進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也就不會有新感覺派的存在。所以說,從文化人類學視角來看,新感覺派這個獨具特點的流派的產生既涉及地域文化學和人文地理學,也涉及中西文化沖擊交融的異質和不平衡性。

新感覺派作家生活在30年代的大上海,從舊時代的繁榮直接接觸現代西方文明;腐化的、凝滯的、瀕臨滅絕的身軀被注入了變幻虛浮的金融靈魂。都市生活的長期熏染,使他們熟知都市發達的商業文化和成熟的歐洲生活方式,洞悉都市人群在物慾誘惑下的內心世界,以及被生活擠壓、拋棄,因而寂寞、悲哀的精神體驗。對於現代都市生活,他們的感受非常復雜,一方面他們欣賞甚至沉溺於都市的醉生夢死,另一方面他們對都市的精神沉淪與墮落又心存不滿,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使他們紛紛拿起筆,用文學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都市諸種人生的印象與感覺。

但基於都市的生活方式和現代的價值觀念,新感覺派作家無法用傳統的思想和傳統的表現手法來展現現代都市的豐富多彩與光怪陸離。於是,他們主動運用西方全新的觀點、主張、方法、技巧表達他們對都市的新感受和新體驗。因此,內心獨白、自由聯想、蒙太奇、段落疊加、無標點寫作等西方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被新感覺派作家充分使用。如穆時英的《上海的狐步舞》中關於華東飯店的描寫就運用一字不改的段落重疊來直接表現都市生活的瘋狂與墮落。

③ 陳丹燕《上海的弄堂》

上海的弄堂(陳丹燕)
要是一個人到了上海而沒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應該要覺得很遺憾。下午時候,趁上班上學的人都還沒有回來,隨意從上海的商業大街上走進小馬路,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樹下有一個個寬敞的入口,門楣上寫著什麼里,有的在騎樓的下面寫 著1902,裡面是一排排兩三層樓的房子,毗鄰的小陽台里暖暖的全是陽光。深處人家的玻璃窗反射著馬路上過去的車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個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絕大多數上海人,是住在各種各樣的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開著一家小煙紙店,小得不能讓人置信的店面里,千絲萬縷地陳放著各種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針線,本市郵政用的郵票, 各種居家日子裡容易突然告缺的東西,應有盡有,人們穿著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來買。常常有穿著花睡衣來買一包零食的女人,腳趾緊緊夾著踩塌了跟的紅拖鞋,在弄堂里人們是不見怪的。小店裡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熱心,他開著一個收音機,整天聽主持人說話,也希望來個什麼人,聽他說說,他日日望著小街上來往的人,弄堂里進出的人,只要有一點點想像力,就能算得上閱人多矣。
走進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開始看上海的生活,商業大街、燈紅酒綠、 人人體面後面的生活。上海人愛面子,走在商店裡、飯店裡、酒吧里、公園里,個 個看上去豐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樣了。
平平靜靜的音樂開著;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傳出來燉雞的香氣;有陽光的地方, 底樓人家拉出了麻繩,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統統拿出來曬著,新洗的衣服散發著香 氣,花花綠綠的在風里飄,仔細地看,就認出來這是今年大街上時髦的式樣;你看 見路上頭發如瀑的小姐正在後門的水鬥上,穿了一件縮了水的舊毛衣,用詩芬在洗頭發,太陽下面那濕濕的頭發冒出熱氣來;還有修鞋師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著 一個高跟鞋的細跟,補上一塊新橡皮,旁邊的小凳子上坐著一個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光著一隻腳等著修鞋,他們一起罵如今鞋子的質量和那賣次品鞋子的奸商。
還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陽的地方坐著說話。老太太總是比較沉默,老先生喜歡有人和他搭話,聽他說說從前這里的事情,他最喜歡。
弄堂里總是有一種日常生活的安詳實用,還有上海人對它的重視以及喜愛。這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從十八世紀在外灘附近有了第一條叫「興仁里」的上海弄堂,安詳實用,不卑不亢,不過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現了。
19世紀50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在老城廂起義,上海人開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國人為了掙到中國難民的錢,按照倫敦工業區的工人住宅的樣子,一棟棟、一排排造了八百棟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發端,到1872年,瑪意巴建起上海興仁里,從此,上海人開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個大都市,大到就像飯店裡大廚子用的桌布一樣,五味俱全。從前被 外國人劃了許多塊,一塊做法國租界,一塊做英國租界,留下一塊做上海老城廂, 遠遠的靠工廠區的地方,又有許多人住在為在工廠做事的人開辟出來的區域里,那 是從前城市的劃分,可在上海人的心裡覺得這樣區域的劃分,好像也劃分出了階級 一樣,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懷著不那麼友好的態度,彼此不喜歡認同鄉,因此也不怎麼來往。這樣,上海這地方,有時讓人感到像裡面還有許多小國家一樣,就像歐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樣的人,仔細地看,就看出了德國人的板,法國人的媚, 波蘭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臉相。所以,在上海從小到大住了幾十年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塊地方。
從早先的難民木屋,到石庫門里弄,到後來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樣分布在全上海的九千多處弄堂,差不多洋溢著比較相同的氣息。
那是上海的中層階級代代生存的地方。他們是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有溫飽的生 活,可沒有大富大貴;有體面,可沒有飛黃騰達;經濟實用,小心做人,不過分的娛樂,不過分的奢侈,勤勉而滿意地支持著自己小康的日子,有進取心,希望自己 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識時務,懂得離開空中樓閣。他們定定心心地在經濟的空間里 過著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著可能有的機會,期望更上一層樓。他們不是那種純真的人,當然也不太壞。
上海的弄堂總是不會有絕望的情緒的。小小的陽台上曬著家制乾菜、剛買來的 黃豆,背陰的北面亭子間窗下,掛著自家用上好的鮮肉腌的鹹肉,放了花椒的,上面還蓋了一張油紙,防止下雨,在風里嘩嘩地響。窗沿上有人用破臉盆種了不怕冷的寶石花。就是在最動亂的時候,弄堂里的生活還是有序地進行著。這里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著市井的道德觀,不喜歡任何激進,可也並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只是中規中矩地過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後門開著燒飯,香氣撲鼻,人們回到自己的家裡來,鄉下姑娘樣子的人匆匆進出後門,那是做鍾點的保姆最忙的時候。來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地胖起來,因為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來,有一點腫了似的。她 們默默地飛快地在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干著活,現在的保姆不像從前在這里出入的保 姆那樣喜歡說話,喜歡搬弄是非了。可她們也不那麼會伺候上海人,所以,廚房裡精細的事還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調大閘蟹的姜醋蘸料,溫紹興黃酒,然後, 女主人用一張大托盤子,送到自家房間里。
去過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別處去,會看得懂更多的東西。 因為上海的弄堂是整個上海最真實和開放的空間,人們在這里實實在在地生活著,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裡正穿著的塌跟拖鞋穿出來取信。
上海的弄堂(王安憶)
站一個制高點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城市背景一樣的東西。街道和樓房凸現在它之上,是一些點和線,而它則是中國畫中稱為皴法的那類筆觸,是將空白填滿的。當天黑下來,燈亮起來的時分,這些點和線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後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那暗看上去幾乎是波濤洶涌,幾乎要將那幾點幾線的光推著走似的。它是有體積的,而點和線卻是浮在面上的,是為劃分這個體積而存在的,是文章里標點一類的東西,斷行斷句的。那暗是像深淵一樣,扔一座山下去,也悄無聲息地沉了底。那暗裡還像是藏著許多礁石,一不小心就會翻了船的。上海的幾點幾線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幾十年。這東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鋪陳開。一鋪便是幾十年。如今,什麼都好像舊了似的,一點一點露出了真跡。晨曦一點一點亮起,燈光一點一點熄滅。先是有薄薄的霧,光是平直的光,勾出輪廓,細工筆似的。最先跳出來的是老式弄堂房頂的老虎天窗,它們在晨霧里有一種精緻乖巧的模樣,那木框窗扇是細雕細作的;那屋披上的瓦是細工細排的;窗檯上花盆裡的月季花也是細心細養的。然後曬台也出來了,有隔夜的衣衫,滯著不動的,像畫上的衣衫;曬台矮牆上的水泥脫落了,露出銹紅色的磚,也像是畫上的,一筆一畫都清晰的。再接著,山牆上裂紋也現出了,還有點點綠苔,有觸手的涼意似的。第一縷陽光是在山牆上的,這是很美的圖畫,幾乎是絢爛的,又有些荒涼;是新鮮的,又是有年頭的。這時候,弄底的水泥地還在晨霧里頭,後弄要比前弄的霧更重一些。新式里弄的鐵欄桿的陽台上也有了陽光,在落地的長窗上折出了反光。這是比較銳利的一筆,帶有揭開帷幕,劃開夜與晝的意思。霧終被陽光碟機散了,什麼都加重了顏色,綠苔原來是黑的,窗框的木頭也是發黑的,陽台的黑鐵欄桿卻是生了黃銹,山牆的裂縫里倒長出綠色的草,飛在天空里的白鴿成了灰鴿。
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種種,聲色各異的。它們有時候是那樣,有時候是這樣,莫衷一是的模樣。其實它們是萬變不離其宗,形變神不變的,它們倒過來倒過去最終說的還是那一樁事,千人千面,又萬眾一心的。那種石庫門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權勢之氣的一種,它們帶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遺傳,有一副官邸的臉面,它們將森嚴壁壘全做在一扇門和一堵牆上。一旦開門進去,院子是淺的,客堂也是淺的,三步兩步便走穿過去,一道木樓梯出現在了頭頂。木樓梯是不打彎的,直抵樓上的閨閣,那二樓的臨街的窗戶便流露出了風情。上海東區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門是鏤空雕花的矮鐵門,樓上有探身的窗還不夠,還要做出站腳的陽台,為的是好看街市的風景。院里的夾竹桃伸出牆外來,鎖不住的春色的樣子。但骨子裡頭卻還是防範的,後門的鎖是德國造的彈簧鎖,底樓的窗是有鐵柵欄的,矮鐵門上有著尖銳的角,天井是圍在房中央,一副進得來出不去的樣子。西區的公寓弄堂是嚴加防範的,房間都是成套,一扇門關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牆是隔音的牆,雞犬聲不相聞的。房子和房子是隔著寬闊地,老死不相見的。但這防範也是民主的防範,歐美風格的,保護的是做人的自由,其實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也攔不住的。那種棚戶的雜弄倒是全面敞開的樣子,牛毛氈的屋頂是漏雨的,板壁牆是不遮風的,門窗是關不嚴的。這種弄堂的房屋看上去是鱗次櫛比,擠擠挨挨,燈光是如豆的一點一點,雖然微弱,卻是稠密,一鍋粥似的。它們還像是大河一般有著無數的支流,又像是大樹一樣,枝枝杈杈數也數不清。它們阡陌縱橫,是一張大網。它們表面上是袒露的,實際上卻神秘莫測,有著曲折的內心。黃昏時分,鴿群盤桓在上海的空中,尋找著各自的巢。屋脊連綿起伏,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樣子。站在制高點上,它們全都連成一片,無邊無際的,東南西北有些分不清。它們還是如水漫流,見縫就鑽,看上去有些亂,實際上卻是錯落有致的。它們又遼闊又密實,有些像農人散播然後豐收的麥田,還有些像原始森林,自生自滅。它們實在是極其美麗的景象。
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膚之親似的。它有著觸手的涼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積著油垢的廚房後窗,是專供老媽子一里一外扯閑篇的;窗邊的後門,是供大小姐提著書包上學堂讀書,和男先生幽會的;前邊大門雖是不常開,開了就是有大事情,是專為貴客走動,貼了婚喪嫁娶的告示的。它總是有一點按捺不住的興奮,躍躍然的,有點絮叨的。曬台和陽台,還有窗畔,都留著些竊竊私語,夜間的敲門聲也是此起彼落。還是要站一個制高點,再找一個好角度:弄堂里橫七豎八晾衣竿上的衣物,帶著點私情的味道;花盆裡栽的鳳仙花、寶石花和青蔥青蒜,也是私情的性質;屋頂上空著的鴿籠,是一顆空著的心;碎了和亂了的瓦片,也是心和身子的象徵。那溝壑般的弄底,有的是水泥鋪的,有的是石卵拼的。水泥鋪的到底有些隔心隔肺的,石卵路則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覺。兩種弄底的腳步聲也是兩種。前種是清脆響亮的,後種卻是吃進去,悶在肚裡的;前種說的是客套,後種是肺腑之言,兩種都不是官面文章,都是每日里免不了要說的家常話。上海的後弄更是要鑽進人心裡去的樣子,那裡的路面是飾著裂紋的,陰溝是溢水的,水上浮著魚鱗片和老菜葉的,還有灶間的油煙氣的。這里是有些臟兮兮,不整潔的,最深最深的那種隱私也裸露出來的,有點不那麼規矩的。因此,它便顯得有些陰沉。太陽是在午後三點的時候才照進來,不一會兒就夕陽西下了。這一點陽光反給它罩上一層曖昧的色彩,牆是黃黃的,面上的粗礪都凸現起來,沙沙的一層。窗玻璃也是黃的,有著污跡,看上去有一些花的。這時候的陽光是照久了,有些壓不住的疲累的,將最後一些沉底的光都迸出來照耀,那光里便有了許多沉積物似的,是黏稠滯重,也是有些不幹凈的。鴿群是在前邊飛的,後弄里飛著的是夕照里的一些塵埃,野貓也是在這里出沒的。這是深入肌膚,已經談不上是親是近,反有些起膩,暗地裡生畏的,卻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動。
上海的弄堂感動來自於最為日常的情景,這感動不是雲水激盪的,而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這是有煙火人氣的感動。那一條條一排排的里巷,流動著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東西,東西不是什麼大東西,但瑣瑣細細,聚沙也能成塔的。那是和歷史這類概念無關,連野史都難稱上,只能叫做流言的那種。流言是上海弄堂的又一景觀,它幾乎是可視可見的,也是從後窗和後門里流露出來。前門和前陽台所流露的則要稍微嚴正一些,但也是流言。這些流言雖然算不上是歷史,卻也有著時間的形態,是循序漸進有因有果的。這些流言是貼膚貼肉的,不是故紙堆那樣冷淡刻板的,雖然謬誤百出,但謬誤也是可感可知的謬誤。在這城市的街道燈光輝煌的時候,弄堂里通常只在拐角上有一盞燈,帶著最尋常的鐵罩,罩上生著銹,蒙著灰塵,燈光是昏昏黃黃,下面有一些煙霧般的東西滋生和蔓延,這就是醞釀流言的時候。這是一個晦澀的時刻,有些不清不白的,卻是傷人肺腑。鴿群在籠中嘰嘰噥噥的,好像也在說著私語。街上的光是名正言順的,可惜剛要流進弄口,便被那暗吃掉了。那種有前客堂和左右廂房裡的流言是要老派一些的,帶薰衣草的氣味的;而帶亭子間和拐角樓梯的弄堂房子的流言則是新派的,氣味是樟腦丸的氣味。無論老派和新派,卻都是有一顆誠心的,也稱得上是真情的。那全都是用手掬水,掬一捧漏一半地掬滿一池,燕子銜泥銜一口掉半口地築起一巢的,沒有半點偷懶和取巧。上海的弄堂真是見不得的情景,它那背陰處的綠苔,其實全是傷口上結的疤一類的,是靠時間撫平的痛處。因它不是名正言順,便都長在了陰處,長年見不到陽光。爬牆虎倒是正面的,卻是時間的帷幕,遮著蓋著什麼。鴿群飛翔時,望著波濤連天的弄堂的屋瓦,心是一刺刺的疼痛。太陽是從屋頂上噴薄而出,坎坎坷坷的,光是打折的光,這是由無數細碎集合而成的壯觀,是由無數耐心集合而成的巨大的力。

④ 《我欲成魔之東北喬四》最新txt全集下載

《我欲成魔之東北喬四》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lwyaEb_A4WsDnNGY4AGiPg

提取碼:7r1m

《我欲成魔之東北喬四》是連載於網路閱讀的一部都市生活類型的小說,現已完結。作者是豬八公子。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出生於七十年代的喬四的奮斗歷程。

熱點內容
小說可以全部免費嗎 發布:2025-01-21 12:00:45 瀏覽:624
重生白珠璣小說古代 發布:2025-01-21 11:48:06 瀏覽:405
玄幻後宮流小說2000章以上 發布:2025-01-21 11:38:01 瀏覽:325
有一本小說男主叫林平 發布:2025-01-21 11:28:10 瀏覽:814
重生武俠反派文小說 發布:2025-01-21 11:11:36 瀏覽:564
推了關之琳的港娛後宮小說 發布:2025-01-21 11:10:05 瀏覽:544
哪個小說主人公是李七夜 發布:2025-01-21 11:09:28 瀏覽:502
武俠小說的女性的名字 發布:2025-01-21 11:05:49 瀏覽:11
女主是明星給男主當情人的小說 發布:2025-01-21 11:03:26 瀏覽:246
飛龍武俠小說 發布:2025-01-21 10:58:23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