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飛塞北小說在線閱讀
A. 和漁島怒潮同類型的小說
《青春之歌》這個蠻出名
《銅牆鐵壁》、《新兒女英雄傳》、《平原烈火》《逐鹿中原》、《晉陽秋》、《雁飛塞北》
B.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作者是誰
林予的《雁飛塞北》這本小說里有這句話,所寫的是五十年代時官兵開發北大荒的生活。
另外, 小學教科書里有一篇課文《可愛的草塘》里也有這句話,作者是劉國林。
C. 林予的著作
自1947年在上海《大公報》發表處女作《推車》以來,共出版、拍攝、演出文學作品三百餘萬字。有長篇小說《雁飛塞北》、《有情人終成眷屬》(合作)、《塞上烽煙》、《咆哮的松花江》等;短篇小說集《勐鈴河邊春來早》、《森林之歌》、《風雨紅河》等。還有40多篇收入各種文集,如人民文學編輯出版的《建國30周年短篇小說選》、《解放軍文藝百期選》、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選》等。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廣播劇在中央台播放。編劇並被拍攝成電影的作品有《邊寨烽火》、《奸細》、《孔雀飛來阿瓦山》;電影文學劇本《祝福邊防戰士》、《山谷紅霞》、《大雁北飛》等十餘部,分別在中國電影出版社、《電影文學》上出版和發表。
D. 白樺樹皮詩箋選自哪
出自肖復興發表的《白樺樹皮詩箋》
全文如下:
到北大荒的第一年,在七星河南岸修水利,我們被分配住在當地一個叫底窯的小村子裡的各個老鄉家。我住一家跑腿子窩棚,東北話管單身漢叫作跑腿子。他有40多歲的樣子,長得像頭生牤子一樣壯實,不大愛說話。那時候,我們住在誰家,每天晚上收工後的晚飯,就在誰家吃飯,最後統一給飯錢。盤腿坐在炕桌前吃飯的時候,他愛喝兩口老酒,順便給我也倒上一盅。沒有什麼下酒菜,他一般就著干辣椒下酒。他一口辣椒一口酒,看著就辣得慌。在北大荒,除了他就著辣椒下酒,我沒見過第二位。
這個小村處在一片原始森林的邊上,風景幽美。老林子里什麼樹都有,最漂亮的是一片白樺林。沒來北大荒之前,我看過林予的長篇小說《雁飛塞北》和林青的散文集《冰凌花》,還讀過俄羅斯好多詩人的詩歌,他們都把白樺林寫得美輪美奐,讓我對白樺林充滿嚮往和想像。在想像的作用下,一切都染上了青春時節想入非非的色彩。
那時候,我也喜歡寫詩。記不清在哪位俄羅斯詩人那裡看到他將詩寫在白樺樹皮上,心裡特別嚮往,也想把自己的詩寫在白樺樹皮上,寄給遠方的朋友,那會讓朋友多麼驚喜。那一年,我21歲,依然稚氣未脫,充滿著那個時代所批判的小布爾喬亞的浪漫情懷。
收工早時,或歇工時,我一個人悄悄地溜進林子里,尋找白樺樹。積雪很厚,陽光從密密的樹枝縫隙篩下來,一綹兒一綹兒的,如同舞台上打下來的散射光柱,映照得遠處的白樺林,一閃一閃的,每一棵白樺樹都像是穿著長筒白靴子的長腿美女,亭亭玉立在那裡等待著演出開始的出場。白樺樹皮很容易從樹上剝下來,有的有乾裂的口子,可以不用小刀,用手就能直接剝下來。不一會兒,就剝下好多,我選擇了兩塊平整厚實的白樺樹皮,帶回跑腿子窩棚。
那時候,我愛用鴕鳥牌天藍色的墨水,天藍色的詩句,抄寫在潔白的白樺樹皮上,一下子就洇開了,每一個字立刻像花朵綻開了花瓣,讓那些字有些變形,變得不大像我寫的,好像白樺樹皮是個魔術師,讓我寫下的詩句變成了另一種模樣粉墨登場。這讓我覺得特別的好玩,想像著寄到遠方朋友那裡,朋友看到後驚訝的表情,心裡滿是喜悅,忘卻了修水利的辛苦和寒冷。如果說詩是當時艱苦生活之中的一種顧影自憐的自我慰藉,那麼,寫在白樺樹皮上的詩,更是對苦澀青春時節的一種詩化、幻化,甚至是自以為是的美化。不過,盡管顯得有些可笑,卻給我的青春記憶里存有一絲絲詩意。
寫好的那兩塊白樺樹皮詩箋,沒過幾天,竟然萎縮了,乾裂出好多大口子。別看北大荒的室外朔風呼嘯、天寒地凍,屋裡的火爐卻燒得很暖,本來就很乾燥的白樺樹皮,經不住這樣的烘烤,無可奈何地被烤裂了。
跑腿子走過來,看到我手裡拿著裂了好多大口子的兩塊白樺樹皮詩箋發呆,笑兩聲,沒說什麼,走出了屋子。那笑中,明顯帶有幾分嘲笑,寒天凍地的,還玩這種小把戲?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就他的辣椒下酒,給我倒了一盅,我沒理他,也沒喝他的酒。
我又進林子剝下幾塊白樺樹皮,在上面寫好了詩,放在屋子的外面,讓它們風干。但是,幾次試驗,還是失敗了。離開了白樺樹的樹皮,還是裂開了口子,而且,脆薄得一碰就壞。白樺樹皮,變成白樺樹皮詩箋,就像從朋友變為戀人,不那麼容易呢。
開春時分,七星河開化了,老林子回黃轉綠了,大雁清亮地叫著飛過底窯的上空,修水利的活兒算告一段落。最後一頓晚飯,跑腿子熬了一鍋酸菜白肉,照例倒上酒,也給我倒上一盅;照例就著干辣椒下酒,也遞給我一根辣椒,讓我嘗嘗,還難得說了句:餃子就酒,越喝越有;辣椒就酒,也是越喝越有。我沒敢吃辣椒,他接著勸我:你吃了它,我給你個好玩意兒!我還是沒吃,心說你一個跑腿子,能有什麼好玩意兒!他見我不吃 ,一下站了起來,跳下炕,對我說了句:你還不信?就走出裡屋,不一會兒回來了,手裡拿著個東西,走過來遞到我的手裡:看看!我騙你嗎?
我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白樺樹皮。
他爬上炕,盤腿坐在炕桌前,指著白樺樹皮對我說:你以前那麼弄不行,樹皮一干就完了,得讓樹皮帶一點兒樹肉才結實。
聽他這么一說,我才注意到這塊樹皮確實厚一些,還發現上面油晃晃的,很光滑,便問他:你塗油了?
他點點頭:塗了一層桐油。它就不裂了。
我謝了他,一口咬下那根紅紅的干辣椒,喝了一口酒,辣得我的嗓子眼兒直噴火,不住地咳嗽。他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大便時都是火辣辣的。
E.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作者是誰
用誇張的手法形容了北大荒的物產豐富。狍子滿地都是,隨便一揮棒子就能打到,用水瓢舀水的時候就能舀到魚,做飯的時候野雞會飛到飯鍋里,是不是很誇張?
F.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這出現在林予的《雁飛塞北》這本小說里,所寫的是五十年代時官兵開發北大荒的「浪漫生活」!你千萬不要真認為那是浪漫,哪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那隻不過是大家自娛自樂的,其實背後反映的卻是當時開發官兵艱苦與辛酸!!!
G. 北大荒文化精神主要內涵是什麼
北大荒文化的核心就是以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內涵。
以「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北大荒精神是黑龍江優秀精神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黑龍江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新時期弘揚北大荒精神,就是要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斷提升北大荒精神的理論品質,賦予北大荒精神新的內涵,攻克改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立足優勢自主創新,實現墾區長遠發展。
(7)雁飛塞北小說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創造價值
從歷史上看:黑龍江作為中國第三世界第六的大河,其流域內創造的文明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北大荒文化發展到今天,對黑龍江流域的現代文明具有重大意義。
5-7世紀是黑龍江流域最輝煌的時期,1600年以來,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北魏、大遼、金王朝、元朝、清王朝都起源於黑龍江流域,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現實貢獻上看:65年創造了中國現代農業,走出了一條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出路,最重要的成果是:
1、到2012年,生產超過400億斤的糧食,2012年將穩定在430億斤,可以供養1.3億人口,成為中國的可靠的糧食供應地。改變了「湖廣熟,天下足」的格局。
2、依靠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支撐的新城市化道路,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繁榮發展之路,走出了一條農村實現城市化的獨特發展模式。
3、為中國東北邊疆的穩定、繁榮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4、通過糧食產業到食品工業的轉變,推動農墾進入世界500強,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H.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是什麼意思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是形容東北地區物產豐富的諺語。棒打狍子是說家裡來了客人,獵人拿個木棒子出去,不一會兒就能打死一隻狍子回來做下酒菜。說明關東這塊地方狍子成群,隨手就能打到一隻吃肉。關東地方江河縱橫,魚類多達幾十種,無船無網的人們都能抓到魚吃,婦女們去河邊洗衣服,用瓢舀水時都能舀上幾條魚來,說明關東地方只要地上有水的地方都有魚。
野雞飛到飯鍋里是指野雞很多,而野雞最怕老鷹,一旦被鷹追逐,則顧頭不顧腚亂撞,有時撞入屋裡飯鍋里。
(8)雁飛塞北小說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2018年9月25日正在黑龍江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七星農場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走進稻田,拿起一把稻穗,看穀粒、觀成色。習近平強調,北大荒建設到這一步不容易。當年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共和國把這里作為戰略基地、把農業作為戰略產業發展起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發生了滄桑巨變,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很了不起,令人感慨。北大荒為中國人真正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大作用。
I.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是什麼意思
答:
解釋:
楊棒槌胡亂一揮,就能打到狍子(狍子是一種動物),把瓢子伸到河裡一撈,就有很多魚。葉繼奪得自己就飛到飯鍋里去
形容北大荒物產資源極其豐富!
出自:關東三奇
神奇的關東,千百年來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獨特的習俗文化。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關東三奇。
棒打狍子
狍子,灰棕色,頸長尾短,耳大直立,鼻端無毛,體重為25 40公斤,體長約100 140厘米。雄性長有三叉的角,雌性狍子不長角。狍子屬鹿科,性情綿順,對突如其來的情景大多驚呆,很容易被獵人捕獲,所以俗稱它為「傻狍子」。家裡來了客人,獵人拿個木棒子出去,不一會兒就能打死一隻狍子回來,剝皮烀肉做下酒菜。說明關東這塊地方狍子成群,隨手就能打到一隻吃肉。捕狍方法很多,常用有「一卡狍道,二迎圍,三下套子,四是雙腿攆狍子」。尤其是下大雪時攆狍子,發現狍群時,突然一聲大喊,嚇得狍子懵頭轉向,到處亂跑,陷入雪地,就走不動了,人們手拿棒子照狍子腦門打一下,或打狍腿,都能輕易捕到它。
瓢舀魚
關東地方江河縱橫,魚類多達幾十種,無船無網的人們都能抓到魚吃,婦女們去河邊洗衣服,用瓢舀水時都能舀上幾條魚來,說明關東地方只要地上有水的地方都有魚,尤其是下大雨,漲大水的時候,那可真是遍地是魚呀,冬天水泡子里凍上厚厚的一層冰,人們用冰串子將冰鑿開,用攪羅子在冰眼裡一攪,就能攪一兜子魚或哈什螞上來。冬天雪夜裡,在冰眼旁點上一個燈籠,水中的魚奔亮光,人們就可以用攪羅子往上撈魚。開春冰化了,還先祭江神、魚神,再上船下江捕開江魚,打上頭網魚,用江水燉著吃,原汁原味,這叫打春水,金代皇帝每年還舉行頭魚宴呢。
野雞飛進飯鍋里
野雞,又稱山雞,它生活在山林、草地、平原,雄雞脖子上有白色花紋,尾巴上有黑斑,十分美觀,它的學名叫雉雞,屬於鳥綱。它適合關東環境,耐高溫,抗嚴寒,多成群活動,分散覓食。野雞肉美鮮嫩,高蛋白質低脂肪,與榛蘑燉在一起,清香可口,營養豐富。歷來民間有「寧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的俗語。雞肉雞骨均可入葯,滋補身體,被編入《本草綱目》。唐代劉禹錫有「上傳天語到雞林」一詞,是說古時烏拉地方野雞特別多,被稱為「雞林」,後改為吉林。人們捕捉野雞方法很多,用細絲繩拴套綁在樹棵上,大聲哄叫,野雞聽到動靜驚慌亂跑,很容易鑽到套子里被捉。野雞最怕老鷹,一旦被鷹追逐,則顧頭不顧腚亂撞,有時撞入屋裡飯鍋里。
J. 找一些關於贊美工人的詩歌
聲沒有住
燈沒有熄
四壁峭立我站在坑底
是誰出淤泥而不染
不見我渾身上下盡是淤泥
看吧
水槍和泥漿泵
是我的武器
發瘋似的噴射
玩命似的倒吸
我的對面只有爛泥
在這里
這里,太陽是不容易理解的
河流很臭,而且很沒意思
即使偶爾它變得不臭,或不那麼臭
市民臉上有一張巨大的空白
尤其當迎面走來的時候
有錢人多辛苦
買保險,按按鈕,飛來飛去
在這里,鈔票、運氣和力氣是有用的
在這里怨氣是沒有用的
圍牆太高,裡面全是骯臟,全是痛苦
每天每天,神經拉緊了又崩斷
廣場中央和四周圍種滿鮮花
以及不知道給誰看的草地
每天每天,它們,跟我們一樣地需要灑水
大哥,這時在火車站的窗口行騙
二哥剛撬開誰家的房門
三哥年前結婚了,生下一個黑孩子
四哥在那邊磚房裡輸掉最後十塊錢
五哥被保安轟出來,從很遠的
地方朝他們罵娘,吐唾沫
六哥的工資拖欠了多少個月
(這沒用的,唉聲嘆氣的老實人)?
夜裡他們喝酒……沒有明天
街道越來越寬,越來越亮
西裝越來越便宜,還附送領帶
那讓人絕望的,超市裡堆得滿滿的貨架啊
而在你掉頭不看的,灰暗的角落裡
好日子像一陣陣冷風,追逐窮人的風
大姐一年要上三百六十五天班
二姐不哭,雖然剛被機器軋斷了手指
三姐會讀書寫字,那又怎麼樣?
四姐跟了個有錢人,過得還不壞
最小的姊妹倆就不說了吧
一個站在街對面,不知道做什麼
另一個早已沒了下落
在這里只有太陽是不那麼粗暴的
在宿舍樓和廠房之間
只有雨和雪是不那麼冷酷的
在廢墟和工地之間
有人在電視上唱歌,不停地
笑,笑了又笑,還拍手
有人跟著笑,好像很好笑似的……
而不管怎樣我們必須活下去
一點不奇怪的是今年冬天會這么冷
就像我們家鄉,那撂荒的
一望無垠的土地……
錘 子
黑馬
錘子永遠不懂溫柔
用一生去練習頑強
它告訴自己:
好金屬就藏在
最堅硬的石頭里
一經敲擊,汗水飛濺
握緊的心思便將陽光鑿響
尋找成為生命里不息的歌唱
「鐺鐺、鐺鐺……」
錘子一生之中最美麗的語言
一台機器老了
郝茂軍
一台機器老了
它會不聽話 它會
用我們還不習慣的脾氣
來對待我們
但它是無辜的
就像我的祖父
什麼也幹不了也聾了啞了癱了
眼睛裡的怒火燃燒著每一個人
仿若一切是我們的過錯
他的沉默
其實是更大的對峙
我的父親和我 在漫長的時光里
小心翼翼地喂他的飯和活著的信心
一台機器老了
更為棘心的不是機器的本身
是我們對自己的習慣產生了懷疑
一台機器終會老的
包括你我的軀體
靜下心來想一想
沒有一個人願意一台機器出現毛病
哪怕我們用不著它了
讓它完好無損地呆在那兒
我們的心情會坦然而舒暢
我的祖父早已成為時光的過去
在我的一些記憶里偶爾地活著
離心機為什麼背叛
繩子
它一直被忽略 一直被變頻器
控制 它突然排出一連串的氣體
象一個人嘿嘿笑幾聲
然後變成什麼也不幹的懶漢
我懷疑它是個陰險的傢伙
我懷疑它懂得政治
現在它的外殼灼熱有思想發燒的徵兆
電工皺著眉 連續熬夜 眼睛紅腫
手拿測量儀 他小心翼翼 呵欠連連
一屁股栽在椅子上
他將電閘合上 拉下 合上 拉下
他眨眨眼睛開心地說
"我得睡覺"
離心機肯定又多了個同謀
整條生產線都在嘩變
它不動聲色 它一言不發
現在誰也不敢小瞧它
它切下一截時間 象一位領袖
細細咀嚼一塊黑麵包
鋼鐵交響樂(選九)
吳蘭保
一
和鋼鐵在一起
感受交響樂的悲壯
並不凄涼
二
清風從四面來
吹拂詩句
我聽到
鋼鐵的音符
在裡面
回盪
三
作為一個軋鋼工人
每天都和
鋼鐵的交響
連成一體
沒有分開
五
像一根草樣
紮根這一片土地
像一朵雲樣
擁抱這一片藍天
雖然它貧瘠
六
鋼鐵
是一幅巨圖
十三億份之一
的我
同樣肩負
這一份重擔
享受這一份
鞭策鼓舞
七
鋼鐵融去悲傷
九
一條手臂
織在鋼鐵里
成為永遠的回憶
一腔熱血
灑在鋼鐵里
飛出迷人的旋律
他們是鋼鐵交響樂里
最動人之處
想起他們
這些因工緻傷殘亡的人
我的詩行
就熱淚如注
十一
在鋼鐵上
接近藍天
因為鋼鐵的高度
在鋼鐵上
相思回憶
因為五千年的艱辛
漫長的道路
十三
父親為鋼鐵
獻出了一切
我接替父親的崗位
來自遠遠的鄉村
鋼鐵是父親的榮耀
我的一座里程碑
我用堅實的步伐經過它
跨向另一個世紀——
融為鋼鐵交響上
一種力
一種磅礴
一種喧騰
一種光輝------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者的節日。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者也始終是文學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體。隨著文學題材主題的不斷豐富多采,普通勞動者在文學作品中的地位已經從"文革"前的"主角"變得多少有些邊緣化。在我國,作為領導階級的工人階級,他們艱苦奮斗的優秀品質,理應在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實際上,也仍然有一些作家懷著對勞動人民深深的理解和熱愛,努力地寫出一些表現勞動者主題、對普通讀者具有吸引力的好作品。
評論家曾鎮南認為,我國"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中,勞動和勞動人民一直是進步的作家所關注的描寫對象,對勞動人民處境的深切的同情和對勞動者優秀品質的敬重和贊美,對他們所創作的豐功偉績的歌頌,在我們的文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高爾基曾經說過:"我們的作品的基本主題是:作為新人類的組織者的社會主義勞動,以及作為社會主義勞動的組織者的新人類。"他還說:"我們應當選取勞動作為我們書中的主要英雄。"新中國成立以後,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創作思想,在全國范圍里得到了貫徹和實踐,以勞動為主題、勞動者為描寫對象的新的人民文藝繁榮發展起來了。僅以最富有時代特徵的工業題材的小說來看,雖然還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但也留下了許多被歷史記住的作品。把畢生的才華和精力貢獻給描寫工人階級的崇高事業的作家是草明,他在1948年就出版了新文學史上第一部以新的歷史觀點來描寫工人階級的長篇小說《原動力》。解放後,他又創作了《火車頭》、《乘風破浪》等著名長篇小說。五六十年代,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說,比較有影響的還有周立波的《鐵水奔流》,艾蕪的《百煉成鋼》,雷加的"潛力三部曲":《春天來到了鴨綠江》、《站在最前列》、《藍色的青�林》,艾明之的《不疲倦的斗爭》、《浮沉》,蕭軍的《五月的礦山》,羅丹的《風雨的黎明》,李雲德的《沸騰的群山》等。其中艾蕪的《百煉成鋼》和艾明之的《浮沉》,藝術成就較高,產生了國際的影響。五六十年代還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工人作家,他們以寫中短篇為主,其中產生廣泛影響的有胡萬春、唐克新、費禮文、陸俊超、萬國儒等。還有一些著名作家,也寫了不少優秀的工業題材小說,其中以杜鵬程的《在和平的日子裡》最為有名。其他有影響的作品還有,白朗的《為了幸福的明天》,楊朔的《錦綉山河》、《三千里江山》,徐懷中的《地上的長虹》,陸文夫的《葛師傅》、《榮譽》、《二遇周泰》等。
新時期文學中,工業題材的創作和改革的主題結合在一起,呈現了新的時代風貌和藝術光彩。名作有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孫力、余小惠的《都市風流》,蔣子龍的《機電局長的一天》、《喬廠長上任記》、《拜年》,孫少山的《八百米深處》,陳建功的《丹鳳眼》,邵華的《浪濤滾滾》,當然,描寫勞動者的作品題材不限於工業,體裁也不局限於小說,還有不少留在人民口碑中的好作品。如描寫軍墾戰士勞動的林予的《雁飛塞北》,從維熙的《北國草》,碧野的《陽光燦爛照天山》。描寫農村勞動者的趙樹理的《套不住的手》,反映新的勞動觀念的王願堅的《普通勞動者》。有"石油詩人"之稱的李季的大量歌頌石油工人的詩歌,也在當代文學史上佔有獨特的位置。
曾鎮南說:"近年來寫得比較好的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說,就我個人瀏覽所及,有上海作家殷慧芬的《汽車城》,湖南作家向本貴的《遍地黃金》,湖北作家蔣杏的《走進夏天》。中短篇小說較有影響的有談歌的《大廠》,陳沖的《廠長今年26》等。新時期以來寫得好的工業題材的作品少了,流行的暢銷書都是都市的,情感的。作為文學評論工作者,我還是希望看到更多的描寫勞動者的作品,把勞動者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感情反映在我們的創作中。"
勞動是文學永恆而高尚的主題之一。勞動者的處境和命運是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一向關注的焦點,古代就有白居易的《賣炭翁》,國外作家有斯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等等。勞動者在生存發展中產生的感情,也是人類最普通的感情,他們應該成為文學作品中表現的主題。而關注勞動人民是作家的天職。程樹榛的《鋼鐵巨人》在60年代引起極大的反響,那時他才20多歲。從技術員到工程師,後來又擔任黑龍江省作協主席、《人民文學》主編,程樹榛始終利用一切機會感受、接觸生活,和勞動者保持密切的聯系。除游記隨筆外,他的報告文學、散文、小說,基本都是工業題材的作品,即使他寫過一篇大學生時代的作品,也來自他上工業大學時的感受。他說:"所有的作品與生活經歷有關。我在工廠待了26年,整個青春歲月貢獻給工業戰線,構成我的創作基調。我的作品離不開工業,我對工廠的工人、知識分子,都比較有深刻的感受和深厚的感情。我是尊敬這些勞動者的。他們是生活的主人,也應該成為文學作品的主人。"
為什麼五六十年代涌現出那麼多反映工業題材的好作品,現在卻少了?程樹榛認為,那時候作家不多,作品也不多,但是十年磨一劍,很見功底。現在生活豐富多彩,作家又來自不同的生活層面,對生活的觀察不像過去那麼直接、單純。另一個原因,現在的作家對生活不夠深入,沒有切膚之痛。更確切說,沒在生活中摸爬滾打,所以藝術感染力不夠深刻。還有個別作家急功近利,搞急就章,有的寫出來當時好看,但看完就被忘卻了。程樹榛認為,新的歷史時期應該產生能夠深刻反映時代、反映歷史的作品,能夠給人更多回味的作品。對一個作家來說,一方面要在藝術上不斷深入學習,一方面一刻都不能脫離生活,對生活不能太淡漠,對人民,特別是生活在第一線的勞動人民要充滿熱情。
城市到處充滿誘惑和浮躁,很少有人能安靜下來。而殷慧芬寫《汽車城》,真正"沉"在工廠,搜集的素材有幾百萬字。這部凝聚了殷慧芬多年心血的作品在2001年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在此之前她的創作也都是工廠題材,她早期的作品,描寫工人的人生悲歡、喜怒哀樂,豐富了原先較為單一的工人題材的作品,反映了工人對美好人性的追求。她在汽車行業待了很多年,後來從事專業創作,但一直與工人們保持聯系,他們的任何動作、想法,她都把握得很准,她覺得自己跟工人是心心相通的。她說:"我寫小說當然不去表現技術領域,但偶爾一個人說到某句話會用到。僅僅是為了一句話,也許我要看幾百萬字的東西,等於要使自己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汽車這個行業像大海,一般地采訪根本無法深入,而小說要寫人的靈魂,寫內在的東西,只能去接觸,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和工人成為朋友,才能了解到最深層的東西。"工人們守著機床過日子的生活方式從50年代一直延續到80年代,他們為社會創造財富,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崗位有一天會失去。這種生活方式在改革浪潮中受到沖擊,但還是有很多內涵可以挖掘。殷慧芬說:"文學不是獵奇,而是關注普通人的命運。《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雪村《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都是以貧民的視角,才打動了人心。我覺得好的作品,最起碼要關注心靈。當前關注勞動者的作品相對來說少了點。作為作家,我們應該重新調整對勞動者的關注,對准勞動者的心靈。如果帶著慈善的目光去浮光掠影地寫,就不會打動人。"
殷慧芬最近剛剛完成一部長篇,將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這一回,她關注的是年輕人,寫城市變革中人的心靈和情感的變化。她認為寫作上海市民階層和工廠題材,兩者是有關聯的。因為上海是最早誕生產業工人的城市。對城市來說,每個人都是勞動者,是傳統觀念上類似工業文明初期的勞動者,而不是E時代的勞動者。城市最基本的力量不是成功人士,城市的靈魂也不是建立在高樓大廈上,否則城市都將千篇一律。城市有自己的個性,大多數的人群決定了城市的個性,他們是城市最基礎的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程光煒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他認為,解放以後,勞動者形象在當代中國文學中被重構,有賴於兩個因素:一是工人農民開始被敘事為歷史的主體,是國家的主人翁;二是由於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需要工人農民扮演主要角色。在此情況下,工業題材和農業題材取代其他題材成為當代文學的主流題材,就在歷史的必然之中。農業題材起步較早,最早可追溯到40年代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但是這些作品在闡釋中國革命在農村的必然性趨勢的同時,又多多少少保留著對農民落後性格的刻畫。到五六十年代,這種狀況逐步被柳青的《創業史》等作品所改變。他們筆下不僅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新人形象,而且這些先進人物在經濟建設中的模範帶頭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強調;到了浩然的《艷陽天》、《金光大道》,上述傾向又被強化到了不很真實的地步。程光煒認為,比較而言,工業題材不如農業題材的創作成就突出,但它的一些特點也值得注意:為了表現工人階級在新時代的成長,新時代與舊時代,無產階級思想與資產階級思想相對立的敘事模式被確立起來。例如胡萬春的短篇小說《骨肉》、《家庭問題》等。長篇小說領域也有好作品,如蕭軍的《五月的礦山》,雷加的《春天到了鴨綠江》,杜鵬程的《在和平的日子裡》,草明的《乘風破浪》等。這幾部長篇集中反映了大規模工業生產背景下工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它顯示出,一方面大規模和勞動密集型的集約化生產需要工人農民發揮特殊的歷史作用;另一方面,對他們豪邁氣概和寬廣胸懷的藝術表現又是對這一歷史主體身份的形象確認。
但五六十年代勞動者形象的塑造,也存在認識的誤區,其表現是,人為地把知識分子從勞動者形象中剝離出來,有些作品甚至把知識分子置於工人農民忘我勞動和獻身精神的對立面。我們注意到,90年代後,由於市場經濟越來越具有支配的作用,勞動者形象又出現了另一種的"反復"。具體地說,他們開始由中心滑向邊緣。在電視劇《貧嘴張大民》中,主人公本來是一位產業工人,在作品裡他卻被排斥在了生活之外。當他試圖重新尋找人生的位置時,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電影《漂亮媽媽》也是一個例子。值得深思的是,下崗工人"漂亮媽媽"不再是社會羨慕的角色,而成了一個被同情的對象。程光煒說:"勞動者形象在文藝作品中的失落應該說與社會結構的大調整有極大關系。這種調整使得傳統的第一產業被新興的第三產業迅速取代,而作為第一產業主體的工人農民勢必會出現社會位置的上述錯位。表面上看,勞動者的形象受到了損害,實際恰恰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重新反思五六十年代文學,重新和全面地認識勞動者形象的歷史契機。它進一步提示我們,隨著全球化的到來,社會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的步子必然會逐漸加快。在這個意義上,傳統的勞動者開始向現代的勞動者大面積地轉化。勞動者這一巨大的群體,不僅包括了工人和農民,還包括了公務員、知識分子、白領和其他更廣泛的勞動階層。這就需要我們以更寬闊的視野、知識和未來的發展眼光重新界定現代意義上的勞動者,並給予其比較客觀的定位。
勞動者這一巨大的群體,不僅包括了工人和農民,還包括了公務員、知識分子、白領和其它更廣泛的勞動階層。這就需要我們以更寬闊的視野、知識和未來的發展眼光重新界定現代意義上的勞動者,並給予其比較客觀的定位。(中華讀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