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一部美国小说
① 外国小说《娜塔莎》的赏析
1998年,年仅10岁的奥地利女孩娜塔莎·卡姆普什遭电信工程师沃尔夫冈·普里克洛皮绑架。8年后,18岁的娜塔莎终于逃出魔掌。目前,奥地利警方正将卡姆普什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8月25日,娜塔莎披露了自己逃跑的细节。她告诉警方,当时沃尔夫冈让她走出地下车库,用吸尘器打扫他的汽车。这时电话响了,沃尔夫冈离开车库去接电话,不过他没有把门关上。娜塔莎说:“我抓住机会,跑了出去。”
在娜塔莎逃出当天,普里克洛皮卧轨自杀。据报道,逃出魔掌的娜塔莎体重只有40公斤——与被绑架时体重相差不大,身高为1.6米。据警察称,娜塔莎面色苍白,好像很长时间没见过光,但她说话吐字清楚,很能说话,眼神中流露出警觉。
媒体称,在得知被绑架者自杀后,娜塔莎曾一度失声痛哭。一位警官认为,她可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长时间的绑架和劫持案件中,出于对生命威胁和看来无望形势的反应,受害人会产生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变得同情绑架者或劫持者,并认同他们的目标。
“地牢”只有五六平方米
据娜塔莎回忆,她在被绑架期间整天都和绑架者在一起,甚至一起做园艺工作。在逃出前,娜塔莎曾多次请求沃尔夫冈释放她,说她想有一个家庭和孩子。沃尔夫冈拒绝了她的哀求,并警告她如果试图逃跑,她和她的家人将遭遇不测。目前,娜塔莎承认自己遭受过性侵害,但不愿细说。
根据娜塔莎的指引,警察找到了监禁她的地方——一处地下车库,他们将那里称为“地牢”。此处面积大约为五六平方米,内有自来水、厕所、洗衣设备、床、书、无线电,还有衣橱。警方公布的照片显示,“地牢”入口极窄,只能供一个人爬进去。娜塔莎告诉警方,绑架者最初4年始终将她关在屋中,后来逐步放松警惕,有时带着她在村庄四周散步、听收音机,偶尔还让她看电视节目,节目都是经绑架者挑选后录制下来;她还有机会看报,但大多数时间依旧与外界隔绝。
警察在这处“地牢”中,找到了一些录像带、儿童书籍与教科书,这显示是绑架者普里克洛皮教卡姆普什“读书与识字”用的,但警方未发现卡姆普什的日记。此前媒体称,卡姆普什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她自己保留着一份过去8年来的有关日记。
1998年3月2日,10岁的娜塔莎·卡姆普什在维也纳上学途中失踪,警方虽然竭尽全力,却始终一无所获。“卡姆普什失踪案”成为一桩轰动奥地利的谜案。8月23日,娜塔莎突然出现在奥地利东部德意志瓦格拉姆。据她称,她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一直被人非法囚禁在一处地下车库内。
自逃脱魔掌以来,娜塔莎备受媒体关注,但她始终没有出现在镜头面前。奥地利警方称,娜塔莎正在接受心理辅导与相关治疗。娜塔莎28日表示,自己目前还不愿与亲生父母团聚,只希望单独呆一段时间,她还表示过去的经历“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本报综合报道)
心理专家团表示,娜塔莎看似自信,实际上受到过极大的精神创伤与压力,对重获自由还有些不适应,多少有些精神崩溃。对性格内向、孤僻的娜塔莎来说,恢复至正常生活还需要一段时间。
正在接受心理治疗
娜塔莎的亲生父母27日抱怨称,警方阻止他们和8年未见的女儿会面。娜塔莎的母亲布利吉塔·森尼说:“女儿需要母亲,为什么我不能见我的孩子?娜塔莎又一次被锁起来了,对我来说这实在太恐怖了。”娜塔莎的父亲路德韦格·科赫称:“我连女儿在哪里都不知道,这难道不可悲吗?”
然而,奥地利警方称,与父母急切再见女儿的心情不同,被绑架8年的娜塔莎却表示,拒绝与父母再次见面。据娜塔莎写给父亲的信称,她希望能单独呆一段时间,不希望被外界打扰。她提及:“稍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有充裕的时间在一起。”此前在25日,娜塔莎曾与父母有过一次短暂的团聚。第一次团聚时,娜塔莎的父母都热泪盈眶,娜塔莎的也显得非常激动。
法庭精神病分析师雷哈德·霍尔称,娜塔莎的不想见父母并不奇怪。他表示:“她也许是失去对周围人最初的信任,并把这种心理延伸到了自己的父母身上。”
警察官吉哈德·朗也证实,娜塔莎的确不愿与父母再次见面。这位警察称:“我们没有限制他人与娜塔莎接触,她都18岁了,她有能力自己作决定。”警方称,娜塔莎生活在“安全”的地方,她随时都可以自由离开。
据报道,体格检查显示,娜塔莎完全有能力一个人生活,心理咨询专家会提供相关建议,但不会对她应该干什么作出硬性规定。娜塔莎的母亲森尼称,自己18岁的女儿仍“被锁在”她原来生活的地方。但警方表示,由于媒体对娜塔莎的故事感兴趣,为了躲避媒体的追踪,他们才将娜塔莎安置在一个秘密的新住处,以便让她接受有关询问与心理治疗,警方同时还反驳了她母亲声言的女儿“再次被锁”的指责。吉哈德·朗称:“如果她愿意,她可以离开,可以到维也纳某咖啡馆喝咖啡,她是自由的女孩。”
第一次短暂团聚后,母亲用手机拍摄了女儿的一张照片。如今,思女心切的母亲,只有每天伴着女儿的“电子照片”入睡。父亲27日恳请警方允许与女儿见面,借此拍张照片与家人与亲属分享,但遭警方拒绝。警方担心,照片会被报纸与电视媒体披露,这对心理脆弱的娜塔莎是不公平的。
与不愿与父母团聚相比,18岁的娜塔莎似乎更喜欢与同龄人交谈。被孤立了8年的娜塔莎,27日开始尝试与外界进行接触。据报道,27日娜塔莎与一群同龄人进行了一次聚会。她看上去很乐意与同龄人聊天,谈话让娜塔莎显得很愉悦。警方称,这也是对娜塔莎心理辅导的一部分。
打算去英国旅游
据28日的最新消息称,重见天日的娜塔莎打算前往英国旅行,借此帮助自己尽快从8年的噩梦中解脱出来。在拥有了梦想中的手机后,她正渴望前往英国度假。据娜塔莎表示,过去被关闭期间,她就观看过一些介绍英国园艺节目的录像,所以很想到英国去看一看。
专家表示,帮助娜塔莎规划未来,是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专家团表示,娜塔莎看似自信,实际上受到过极大的精神创伤与压力,对重获自由还有些不适应,多少有些精神崩溃。对性格内向、孤僻的娜塔莎来说,恢复至正常生活还需要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奥地利方面在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娜塔莎的一份声明。此前,当地媒体曾公布了一组娜塔莎曾生活的地窖照片,显示了那是一个狭小、杂乱的环境。但对于自己生活8年的地窖,娜塔莎却用“房间”来称呼,她说:“那是我的房间,不是让公众看的。”
此外,娜塔莎还在声明中反驳了媒体报道她“一贯称绑架者为主人”的说法。她说:“他不是我的主人,我很坚强,我逃出后并没有大哭,他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总之,我没有觉得我失去过什么。”
② 有没有外国文学作品及赏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保尔·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的影响下从自发走向自觉的。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会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旧世界,必须成为“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和“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在积极投身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中,他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创造出奇迹。他曾说:“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集体的事业相比的革命者。”
保尔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时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于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年头,保尔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他那种苦干精神和拼命精神,正显示了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崇高品质。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作者在塑造保尔这一形象时,用内心独白、书信、格言警句,揭示了这一形象的内心的全部复杂性和成长过程。保尔的形象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这也就是为什么保尔·柯察金这个名字能够响彻世界各大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够成为青年生活教科书的根本原因。同时,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来看,这部小说都可以称为30年代的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而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力量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早在1942年就由梅益译成中文。保尔的形象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不可泯灭的思想光辉。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部前苏联小说,是中学生必读名著之一。它也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我把这部作品看了许多遍。
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一切问题。
保尔,他残疾后,毫不灰心,顽强学习,努力的工作。然而,后面他双目失明了,这对于一个已经瘫痪的人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保尔他却毅然拿起笔,坚持自己写作生涯,每写完一个字,他都必要付出比平常人加倍数而又艰辛的劳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写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部小说。读着,读着,保尔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柯察金,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钢铁般的意志。这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和鼓舞着他前进呢?那不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这也就是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动力。
保尔,一位可敬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了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练习跑1000米,刚跑了几百米我就坚持不住了,当时我心里一直想打退堂鼓。可是,不知怎么,不知不觉,脑海里出现了保尔那一个光辉形象,想到了保尔的事迹,我振作起来了,坚持的跑完了1000米。
保尔教育我如何正确对待疾病,如何战胜困难。保尔·柯察金,一个全身瘫痪的都能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我,一个在党,在人民的阳光雨露抚育下的青少年儿童,怎么能够被一些区区困难而吓倒呢?
保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也鼓舞我要努力学习,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保尔那高大形象便浮现在我的眼前,给我增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真好啊!它告诉了人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想,我还要不断地阅读,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大更多的精神与力量。
③ 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
复制 或者摘抄纯属扯淡........ 如何解读赏析........听起来听玄奥 但实际上很简单 把握整本小说的主旋律罢了 说明白点就是当你阅读完一本小说后的心理感受.... 你会体验到 荡气回肠 肝肠寸断 等等各类不同感受 那可能有全能的共通方法呀 我所能帮助你的只是提供一些更实际的读书方式 具体操作如下:1 拿到书第一时间 看作者 国籍 对作品成书年代(什么时候写的)以及背景年代要了解 2 看出版社 北燕 中青 国戏三个出版社的都不错 尤其以北京燕山出版社的最受我喜爱 我一般都看那出版社译的.... 为什么呢 ~ 一个好的出版社才能给予你最接近原文的翻译... 请注意这个字眼 接近.... 对的 没有完全符合主旋律的翻译. 我看过超过9家出版社的 基督山伯爵 翻译跨度从民国初到2007年的 没有1个版本能给我同期于版本类似的感觉......所以说 有能力阅读原著最好 没能力了读译本也要尽量选择直译本. 3必定看简介 简介代表了很多 必须看 看完能形成大概念 骨架 慢慢拿你的阅读感受去丰满骨架. 其次 必须看序 前言 译者按.... 这些都是必看必看的 你的赏析基本都能从这里找到合适的答案.....其实我想说我把最关键的放这里了...... 没错 大众标准赏析答案就在这里........ 最后希望你能按自己的意志去阅读.........这是个幸福的事情.......唉 为了功课 作业.... 悲剧啊~
④ 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去分析一部外国文学作品!
你可以看一下《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六次印刷。其中象征型文学在本书第四编第九章第一节有详细论述。总的说来这是黑格尔《美学》中的概念。他把艺术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典型环境可以在本书第十章第二节找到“文学典型”。这是从18世纪狄德罗就注意的问题,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有论述。
文艺的审美作用也可能是在说文艺的审美属性,出现在第十四章第二节。主要就是非功利。
接受美学,在第十五章设立专章。
其他的我看得很粗,没有找到,希望你好运!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⑤ 对任何一个美国文学作品的赏析评论~~
《飘》又名<<乱世佳人>>-----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著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梅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有人说这文章中最经典的场面是Scarlett O’Hara在战争后回到被毁的家园,在园中手握红土发誓,无论去偷去抢都不会让家人挨饿那段,因为那时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特别震撼人。这样说我也不反对,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太经典的片子,经典的场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爱。我倒是情愿选择这个:以后,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恨?爱和恨可以象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爱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缕阳光就可以消融。珍惜拥有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总是并不确切知道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太多的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去珍惜。
《飘》从写作艺术上来说,不愧于世界名著之一,小说极富于浪漫情调的构思,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超乎作者主观愿望甚至与之相勃的内容。
读罢这部巨作我仍沉浸在小说中,似乎自己是女主人公思斯佳丽的一位朋友,了解她。记得莎士比亚曾说过"女人啊女人,华丽的金钻只会让你剩下势力的伤,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这句话近几年来我一直深深的印在心里,除了此话十分优美之外,更点出了一个人生的真谛。女孩温柔的天赋,独有的天真在当今这样的社会上在金钱权利的引诱下或许真的只剩下"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正如思嘉莱一样到最后才发现真爱就在身边。
我涉世不深,本没有任何理由来过早的谈人世间最纯洁的情感--爱情,但是看罢《飘》心中不免有些遐想,不管是通过新闻,访谈类节目,还是周遭发生的一些事情都让我对当今所谓"爱情"有自己的看法。梁祝似的两小无猜,单纯简单,还是《巴黎圣母院》中执着低调,或许只会在小说中才能真正演绎,爱情一词才能得到真正的诠释。
斯佳丽的悲剧应该让它结束,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似《简?爱》中简?爱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坚持着个人的独立性,纵使在爱情与此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是如此。让爱变回它原来的面目,让女性恢复天真善良的秉性。
"获得了整个世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我们要重拾灵魂,正如《飘》中所说"明天真正的自己会变好!”
⑥ 如何整<如何赏析外国小说 >的实践活动的结题报告
如果是我,我会从以下着手。
首先要确定报告的基本内容。要举出几部外国小说。可以是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几部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当然也可以是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几部作品,这要看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其次,要明确从那些方面对这些作品进行赏析。比如在文学成就方面,历史背景方面,人物塑造方面等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阶级背景下,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会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外国小说的赏析进行研究。
最后,要总结陈述,叙述这个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你在这次研究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你得到的启示。
回答完毕。也不知道你的这份结题报告有没有字数要求,不过我提供的大纲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希望你能做出好的报告。
⑦ 求美国文学 作家或者其一部作品的英文赏析,要求原创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
Margaret Mitchell, in full 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 (born November 8,
1900, Atlanta, Georgia, U.S.—died August 16, 1949, Atlanta), American author of the enormously
popular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Mitchell attended Washington Seminary in her native Atlanta, Georgia, before
enrolling at Smith College in
1918. When her mother died the next year, she returned home. Between 1922 and
1926 she was a writer and reporter for the Atlanta Journal. After an ankle injury in 1926, she
left the paper and for the next 10 years worked slowly on a romantic novel about
the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as seen from a Southern point of view. The
novel featured Scarlett O’Hara,
a strong-willed coquette and jezebel. From her family Mitchell had absorbed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 the tragedy of the war, and the romance of the Lost Cause.
She worked at her novel sporadically, composing episodes out of sequence and
later fitting them together. She apparently had little thought of publication at
first, and for six years after it was substantially finished the novel lay
unread. But in 1935 Mitchell was persuaded to submit her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It appeared in 1936 as Gone with the
Wind (quoting a line from the poem “Cynara” by Ernest Dowson).
Within six months 1,000,000 copies had been sold; 50,000 copies were sold in one
day. It went on to sell more copies than any other novel in U.S. publishing
history, with sales passing 12,000,000 by 1965, and was eventually translated
into some 25 languages and sold in about 40 countries. It was awarded the Pulitzer Prize in
1937. The motion-picture
rights were sold for $50,000. The film, starring Vivien Leigh and Clark Gable and
proced by David O.
Selznick, premiered in Atlanta on December 15, 1939, after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of advance promotion, including the highly publicized
search for an actress to play Scarlett. It won eight major Oscars and two
special Oscars at the Academy Awards and for two decades reigned as the top
moneymaking film of all time. Mitchell, who never adjusted to the celebrity that
had befallen her and who never attempted another book, died after an automobile
accident in 1949. Four decades after Mitchell’s death, her estate permitted the
writing of a sequel by Alexandra Ripley, Scarlett: The Sequel to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1991), which was generally
unfavourably appraised by critics. In 2001 Mitchell’s estate, citing right
infringement, sued to block the publication of Alice Randall’s The Wind Done
Gone (2001), a parodic sequel to Gone with the Wind told from a
former slave’s perspective. Later that year the case was settled out of court.
Mitchell’s estate eventually authorized a second sequel, Rhett Butler’s
People (2007), which was written by historical novelist Donald
McCaig.
⑧ 有关美国小说《根》的赏析很急!!!
《根》是一部有根有据的家族史小说。作者是在历经12年的研究,在收集大量的史料,征求多方意见并亲自进行了大量实地取证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小说。
[主要内容]
它通过了黑人琨达的遭遇,真实地记录了两百多年间非洲黑人被掳掠到美洲大陆充当奴隶的悲惨经历,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家族史。本文选取的是琨达及其他黑人在美洲一个白人种植园主家真实生活场景。
[感悟]
读了这篇文章后,为拉小提琴人的遭遇而打抱不平,伤心,甚至流泪。特别看到他攒够钱赎回自己那高兴样和那买主的话,最令我激动。当看到前者,我为他努力了三十三年最后得到自由而衷心喜悦,也为他努力而佩服。但后者,买主的话,显示出当时白人阶级的言而无信,他们只顾金钱,把黑人奴隶当作生财工具。还有他们给出了赎身的金额,但当奴隶攒够了,他们却不断地增加数额,这样,奴隶们就算再努力干一辈子,都休想得到自由! 美国的黑人奴隶制问题,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最久、争论最烈的一个论题。
从十七世纪初第一艘载着掳自非洲的黑人的运奴船驶抵北美洲海岸以来,迄今三百多年,黑人奴隶制和黑人受压迫的现象就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严重问题。早在独立革命前,美国南部的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就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一个逆世界历史潮流的社会经济制度。到十九世纪中期,这种制度已成为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维护奴隶制的反动势力和反对奴隶制的进步势力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反复较量,无穷的舌战和笔战所未能解决的,最后由真刀真枪的流血战争解决了。1861—1865年一场空前酷烈的国内战争,结束了这种“有史以来最卑鄙、最无耻的奴役人类的形式”①。然而,奴隶制的阴魂却象一团不祥的乌云,从来没有从美国大陆的上空消散。有形的枷锁不存在了,无形的枷锁——对黑人的压迫和歧视——仍然沉重地压在美国黑人的头上,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耻辱”②。奴隶制是美国老大难的种族关系问题的历史根源。因此,虽然奴隶制已被废除一百多年之久,今天它仍具有现实意义,是人们所极为关注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题目。
三百多年间,围绕着黑人奴隶制的争论而产生的政论和文学作品不可胜数。在美国文学史上,以奴隶制为题材的作品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类别。它们的观点和色彩尽管千差万别,但总的可以分为揭露、谴责奴隶制的和歌颂、辩护奴隶制的两大类。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可以举出三本代表作:一本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本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飘》,第三本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这本《根》。这三本书,就其对各自时代的冲击来说,都是奇迹式的,它们不仅风靡了美国,而且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虽然这三本书有着共同的题材,但它们的态度和观点却大相径庭。《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现在美国内战前十年,它从基督教博爱思想和人道主义出发批判了奴隶制。虽然它的主旨并非倡导以革命方式消灭奴隶制,而是规劝奴隶主放下鞭子,但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爱憎剖露了奴隶制的野蛮残暴,对于北部的废奴运动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无怪林肯开玩笑地恭维它的作者斯托夫人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奴隶制废除七十年后,出现了《飘》。这本名噪一时的小说从赤裸裸的反动奴隶主立场讴歌内战前南部生活,对被打倒的奴隶主寄以无限同情,成为美化奴隶制的所谓“木兰花与班卓琴流派”的顶峰与楷模,因而受到反动势力的喝彩。四十年来,尽管有人不遗余力地加以哄抬,使之成为“一切时代的畅销小说”,但没有人否认,它是透过奴隶主的眼光来看奴隶制的,因而是地地道道的反动翻案文学的代表作。又过了四十年,《根》把《飘》翻过的案重新翻了过来,再次对奴隶制进行揭露控诉。这三本书所走过的“之”字形的道路,约略地勾画出了历史潮流的趋向。但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循环。《根》的时代背景,比起前两本书来,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现象。它纵贯着几百年关于奴隶制的是非的争议,横联着黑人解放运动近期的发展和前景。因而,有关《根》的讨论,超出了一本书的范围,牵涉到许多社会、学术问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检验的课题。
⑨ 12部美国最优秀的小说是哪几部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飞—《飞狐外传》(1960年)雪—《雪山飞狐》(1959年)连—《连城诀》(1963年)天—《天龙八部》(1963年)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笑—《笑傲江湖》(1967年)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侠—《侠客行》(1965年)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除了《鹿鼎记》外,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5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社。题外话:著名科幻、武侠小说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在金庸外游时代笔《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