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长篇小说
❶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❷ 我国第一本小说是什么!(急)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是孔子所删、汉代毛亨所传。我国最早富有神话传说的一部地理志:《山海经》是我国最早富有神话传说的一部地理志,作者无法考究。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穆天子转》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作者无法考究。我国哲理散文最早的总集:《吕氏春秋》是我国哲理散文最早的总集,是秦国宰相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总集:《新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总集,作者是西汉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贾谊。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作者是南北朝宋的著名文学家刘义庆。我国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据《史记》记载是左丘明,据考证是后人伪托。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也有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我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作者是三国著名的诗人魏文帝曹丕。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别录》汉代刘向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作者无法考究。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批评专著:《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批评专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也说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最早的一部品评诗歌的专著:《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品评诗歌的专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我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六一诗话》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文选》(《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作者是南北朝梁代的萧统。我国最早的典籍外文译本:《老子》(《大乘起信论》)是我国最早的典籍外文译本,译者是唐代僧人、佛教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号),原名陈祎。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我国第一部杂文集: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我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我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我国一部价值最高的游记体地理学著作:《徐霞客游记》是我国一部价值最高的游记体地理学著作,作者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徐弘祖。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杂剧:《西厢记》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杂剧,号称“天下夺魁”,作者是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我国最早的一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政论文:《原君》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政论文,作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白话小说:《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我国第一部以家庭为写作题材的小说:《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为写作题材的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笑笑生(笔名)。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我国第一部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谴责小说,作者是清代的谴责小说家李宝嘉。我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我国第一个女诗人:许穆夫人是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作品有《载驰》、《泉水》、《竹竿》。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班昭是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将其兄班固的《汉书》续成。我国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一生写诗两万多首,作品收在《诚斋集》里。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是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杂剧《窦娥冤》。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❸ 从体例,内容,艺术特色简述<<史记>>是一本怎样的著作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 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 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 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 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畅淋漓的风 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
《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 大的动力。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 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 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 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 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 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 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 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 《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 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 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 此,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 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 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 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 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 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 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 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 ,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 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 舞台,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 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后来 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 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
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的写作
《史记》是一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艰苦劳动的产物。
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他的父亲司马谈早就打算编写一部史书,但是,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临终司马谈嘱咐儿子:“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鳞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修纂史记,这是延续祖先文化生命的名山事业,作为太史令,不能履行使命,罪莫大焉。此后,父亲的遗命总是在司马迁的耳际回旋着:“先人有言,自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时代也提出了构建新的历史文化文本的内在要求——�“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瑞符,封建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为了写作,司马迁可以说耗尽了毕生精力。撰写史书,需要大量收集材料。�
《史记》的取材极其广泛,一是文献材料,其中有《夏小正》、《世本》、《秦纪》、《春秋》、《国策》、《楚汉春秋》等数十种。二是交游所得。司马迁一生交游很广,彼此过从往来,也获得了许多极珍贵的史料。三是实地采访。司马迁二十岁即四处游历,行程几乎达到西汉王朝的全境,看了好些古代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历史材料宝库。在游历的过程中,司马迁还特别注意金石碑刻的记录,开创了运用金石材料的先例,如《秦始皇本纪》等。
如果仅仅是历史材料的堆积,当然也完成不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司马迁之所以蒙受奇耻大辱却“就极刑而无愠色”,是因为具有伟大的抱负。他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只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支撑着艰苦卓绝的编写工作,给中国历史学留下一部光辉不朽的著作。
《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本纪”托始黄帝,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师。将项羽列入“本纪”,一是秦汉间几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表”,所以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
“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是一种例外。孔子虽非王侯,但却是传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更何况汉武帝时儒学独尊,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将之列入“世家”也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至于陈涉,不但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且是三代以来以平民起兵而反残暴统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马迁将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老庄申韩列传》等。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如《儒林列传》、《循吏列传》、《刺客列传》等。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七十篇列传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把自序摆在全书的最后,这是古代学者著书的惯例。
总之,司马迁写作《史记》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
《史记》的评价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第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它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
当然,司马迁修撰《史记》的最高理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哲学体系。更深入的理解,要留待我们对《史记》的具体学习中去体会了。
具体从哪方面分析`找不到这样的资料`
只有找到几篇总体分析的文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