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合集 » 初中小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大全

初中小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大全

发布时间: 2024-11-16 03:44:59

Ⅰ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后面问题。(16分)

【答案】【小题1】梦见河(或“河中游泳”) 河中遇敌(每空2分。说明:若不结合“河”线索概括,每空扣1分)
【小题2】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1分)作用:①烘托出人物当时愉快满足的心情。②表现了对生(自由)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③和尾段“只是瞥见鸟群惊起”呼应。④美好祥和的自然环境和下文的悲剧结局形成强烈对比,侧面烘托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残酷。(上述4点,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3】心理活动:脱掉了军装,他不再是我的敌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啊。他跟我一样,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热爱游泳……我不能杀死他,不能!(结合语境2分,符合人物性格1分,语言通顺1分。)
【小题4】①是一个热爱生命、向往自由的充满生命力的年轻人;②他是一个优秀的士兵,认真履行军人的职责,建立了卓越的功勋;③他是一个善良的士兵,厌恶战争,怜悯人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每点2分。)
【答案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河”这一主题线索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作用通常有:推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一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作用,学生能根据具体环境来进行分析。这里烘托出人物当时愉快满足的心情。表现了对生(自由)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和尾段“只是瞥见鸟群惊起”呼应。美好祥和的自然环境和下文的悲剧结局形成强烈对比,侧面烘托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残酷。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具体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还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口吻,内容还应围绕“语言环境和人物性格”来组织。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小题4】
试题分析: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Ⅱ 2017年中考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是一项高风险的选拔性考试,具有重大的影响。小说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任何一项考试,试题是关键。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中考小说阅读题及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2017年中考小说阅读原文

丢失的硬币

吉凤山

我走在上班的路上,听见一个小女孩跟我说:“叔叔,帮我拿一下好吗?”一瞄,眼前这个小女孩,虽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条巷子。小女孩说着,将手中的东西递到我面前,是一瓶纯净水和一枚一元的硬币。她说:“我系一下鞋带。”接过两件东西,我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女孩系鞋带,一边将那枚硬币在手中抛着玩。我问小女孩:“怎么只带一元钱啊?”女孩说:“老师让我们每人交一元钱。”

这个时候,我一不小心,硬币从手中滑落,蹦蹦跳跳落入了下水道。

我想从衣袋里掏一元钱的硬币还小女孩,可身上没有硬币。当小女孩系好鞋带抬起头来,我只得将一张10元的票子递给她。

小女孩伸手刚要接,却又缩了回去:“我刚才让你拿的是一元钱的硬币啊。”我说:“你刚才那枚硬币,叔叔不小心掉入下水道了。”小女孩说:“怪不得我刚才听见丁丁当当的声音呢。”小女孩犹犹豫豫地接过钱:“那我先带上你的钱,放学回来再把9元钱还给你。”

晚上,响起敲门声,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小女孩和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小女孩指着男子说:“叔叔,他是我爸爸,我们是来还你钱的。”

我赶紧将他们让进屋说:“你们真是太认真了。”

“哪能欠帐不还呢?”小女孩的爸爸掏出几张纸币递向我,手伸在半道上却停住了,直盯着我的身后看。“这都是你的东西?”他问。我顺着他的目光转过身去,原来他看到的是柜子上放着的那些陶瓷制品。我点点头:“对,我喜欢 收藏 一些小古董。”

听我这么一说,小女孩的爸爸将手缩了回去:“这钱我不给你了。”我一愣,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说:“我本来就没要你给嘛。”

他又说:“这9元钱不但不给你,你还得给我钱。”我以为他是开玩笑,便也笑着问他:“为什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指着上面的一个小“豆腐块”说:“我今天看到这张报纸,上面有个 广告 ,你自己看看吧。”我接过报纸一看,这是一则“收藏硬币发发发”的小广告,上面写着:一枚特殊年份出厂的硬币,收藏价可达千元。

“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就别装糊涂了。”他走到我身后,拿起一件青花瓷器,在手中把玩,“不是我上门看到这些东西,还不知道你是干这行的。我女儿的那枚硬币,根本没掉进下水道,而是被你私吞了,一转身,你就能赚大钱吧。”

我想跟他解释,他一摆手:“你不用再说了,给钱吧。”我有点生气地问他要多少钱。他坚定地说:“给我500元。”

这时,小女孩拉着她爸爸的衣襟说:“爸爸,叔叔没有骗我们,我当时还听见硬币掉进下水道的声音,叔叔没有骗我们。”

那男人勃然大怒道:“大人的事情,你不懂,少掺和。”

小女孩恐惧地低下头,不说话了。

又是一番口舌,我感觉到再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便拿出500元钱,递给男人。他迫不及待地揣着钱,领女儿走出大门。我听见男人教训小女孩:“傻丫头,看到爸爸没有诬陷好人吧。他要是心里没有鬼,能那么痛快地给咱们500元钱?”小女孩委屈地说:“爸,你就是冤枉叔叔了,我听见了那硬币掉进下水道的声音。”又是一声怒喝,父女俩的争辩声渐渐远去。

第二天,我来到办公室,翻看报纸,一个消息让我吃一惊:昨天晚上,一个小女孩偷偷地从家里跑出来,用铁撬撬开窨井盖,钻到下水道中。由于下水道年久失修,沼气的浓度很大,小女孩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新闻的最后还提醒家长,要看管好自家的孩子,不能让他们出入危险的场地。

新闻还配了小女孩死亡时的照片——她正是早上我遇到的那个女孩,她的小手里捂着一枚一元钱的硬币。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女孩失去最宝贵的生命,是那枚硬币,还是成年人卑劣的心理?

2017年中考小说阅读题目

(1)填写出本文的 故事 情节。接硬币→_____→_____→_____→叹硬币

(2)除掉开头部分的“眼前这个小女孩,虽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条巷子”和结尾部分的“新闻还配了小女孩死亡时的照片”这些文字行不行?为什么?

(3)你认为是什么让女孩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作者写这篇 文章 意在呼吁什么?

(4)有读者指出,本文在情节上存有一处破绽:既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条巷子,对于小女孩死亡这件事应该在家就能早听说,为什么非要写“第二天,我来到办公室,翻看报纸”才知道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017年中考小说 阅读答案

(1)丢硬币→赔硬币→买硬币

(2)不行。这些文字起照应作用。开头部分的文字照应了我为什么会给小女孩拿东西和小女孩为什么晚上能很快来我家还钱;结尾部分照应了我为什么能确定死去的就是那个小女孩。

(3)爸爸卑劣的心理和做法 诚信,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4)提示: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不同意。虽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条巷子,但“我”没在家、小女孩家封闭消息或者 其它 原因都会造成“我”没早听说这个事实。

示例二:同意有破绽。前一天晚上小女孩和她爸爸到“我家”还钱,“第二天,我来到办公室,翻看报纸”,可看出小女孩发生事期间“我”一直在家,应该能听说。即使在家不知道这件事合理,文章中应该有所交待与照应,要知道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是十分注意铺垫和照应的。

猜你喜欢:

1. 2017年语文中考题答案

2. 2017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3. 2017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4. 2017年中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5. 2017年中考语文训练试题及答案

Ⅲ 有没有初中的记叙文和小说的阅读题要带答案的

一、 生存的地方
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座无人的荒岛,岛上虫蛇遍地,处处潜伏着危机,条件十分恶劣。
其中一个人说:“我就在这里了。这地方现在虽然差一点,但将来会是个好地方。”而另一个人不满意,于是他继续漂泊。他终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18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他便留在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来,过得很惬意。
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财大气粗的他经过那座他曾经放弃的荒岛,他决定去拜访老友。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
老友因劳累而过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当说起变荒岛为乐园的经历时,更是神采奕奕。最后老友指着整个岛说:“这一切都是我双手干出来的,这是我的小岛。”那个曾错过这个地方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顿,但他奋斗了,他是生活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适、再富足,但他缺少艰难的创造和奋力的拼搏,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1.第二段的“他们”指哪些人?“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中“花园”是什么意思?

2.第三段“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一句承上启下,照应了上文什么语句?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3.老友说“这是我的小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来访者过得很惬意,为什么听了老友的经历什么话也说不出?下文为什么又说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5.走人生的路就像在大海上漂泊。结合文中两个人的生活道路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寻找自己人生的立足点,开创全新的人生。
二、爷爷
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历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趴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我很难描述爷爷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
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
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迎接着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 10万元也治不好。”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在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
结果:
2.第一段写出了怎样的家境?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3.爷爷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什么?

4.文中写我奶奶和妈妈的表现,她们这样做的意图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小说阅读题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同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第七天,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
答:暴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 小说《会说话的鸟儿》阅读题答案

一、《会“说话”的鸟儿》原文:

①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 吗?
②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能与它们所模仿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它们甚至能学人“说话”。
③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拿起水瓶时,就学水流的“哗啦”声;当它看到蜜蜂飞到房间里,就发出蜜蜂飞行时的“嗡嗡”声;当它听到敲门声时,就会大喊“请进来”。
④这是不是说这只鹦鹉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的这些反应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对某种声音所起的条件反射。例如人们在训练一只鹦鹉时,把敲门与“请进来”二者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刺激鹦鹉,鹦鹉便把这些信号储存起来,经过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当它听到敲门声,接着就会大喊“请进来”。但有时外面在敲木板,它也会大喊“请进来”。
⑤由此可见,如果说这就是鹦鹉在“说话”,那就不确切了。因为人类的讲话是从后天中学得的,而鸟类的生活姿态、鸣叫、表情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是先天而得。它们的学舌,也只有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训练才能学会,而且都是无意识的。
⑥除了鹦鹉之外,百灵、八哥和鹩哥等也能学人“说话”。
⑦鹦鹉在鸟类中属于鹦形目,鹦鹉科。鹦鹉种类很多,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种。鹦鹉有短而长的嘴,上嘴弯如钩,钩内有锉状构造,最适于钳破种子。而八哥和鹩哥是表兄弟,在鸟类中同属于雀形目,椋鸟科。
⑧八哥全身羽毛黑色,两翅和尾端点缀白色,展翅飞行时,从下面看,两面的翅膀刚好像“八”字,故得名八哥。八哥鸣声嘹亮,略具音韵,有时会变得沙哑。在野外喜欢结群觅食,爱吃昆虫和野果,是农业益鸟,也是分布于华南和西南一带最常见的留鸟,遍布平原村庄、田园和山林。八哥食性杂,不畏人,容易养,又会学舌,爱唱歌,是江南一带人喜欢养的笼鸟。
⑨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实际上,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一只年轻的鹩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学会一句话。同时,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鸣声嘹亮而且富于音韵,能发出各种有旋律和音调的声音,从低而粗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它还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它不但会学声,还会学调。如它学尖脆的女声和浑厚男声时,口齿清楚,惟妙惟肖。诗人白居易赞它:“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选自2007年《科学之友》第19期,王艳坤/文)

二、阅读题答案:

(1)鹦鹉、百灵、八哥和鹩哥等鸟类真的会“说话”吗?为什么?
答:不能。鸟类的鸣叫,是先天而得,它们的学舌是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训练才能学会,是一种无意识行为。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 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说明鹦鹉并不是真的会“说话”,鹦鹉的反应只是条件反射,一种无意识行为。

(3)第⑤段运用了从( )到( )的逻辑说明顺序。
答:果,因。(或结果,原因。)

(4)第⑧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八哥这种鸟类的?
答:外形、鸣声、生活习性、分布等。

(5)第⑨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起何作用?
答:生动说明了鹩哥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使说明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6)语段中多处运用了过渡句(段),试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示例: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实际上,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该句在上下文结构中起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是承接上面内容;“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领起下文。

(7)第②段“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中的“一般”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一般”表明大多数动物具有模仿能力。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动物都具有模仿能力,与客观事实不相符,表达不准确。

热点内容
小说美女素材 发布:2024-11-16 05:18:53 浏览:1000
穿越古代魏晋女主姓郑的小说 发布:2024-11-16 05:18:10 浏览:5
铁齿铜牙之美女的小说 发布:2024-11-16 04:42:53 浏览:363
古代女皇武则天小说 发布:2024-11-16 04:37:25 浏览:14
叶离顾前小说全文在线阅读 发布:2024-11-16 04:33:14 浏览:623
修真青铜树小说 发布:2024-11-16 04:30:15 浏览:592
免费的皇帝小说下载 发布:2024-11-16 04:29:36 浏览:471
女主角姜若水的小说 发布:2024-11-16 04:29:34 浏览:459
后宫武侠肉戏小说完本 发布:2024-11-16 04:28:51 浏览:443
找一本主角叫霍萧寒的小说 发布:2024-11-16 04:23:30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