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传功情节
① 传功长老的传功长老演进
传功长老一词最早见於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
初期的传功长老主要负责传授武功或者监管武功秘笈。
通常是看在主角骨骼精奇,天灵盖有道王霸之气狂喷冲天。
在加入主角团队後,常见的剧情是在新锐角色要挑战主角之前,长老会先出来当沙包保护、挡驾,延後主角与新角色的一战,并预先炒热气氛。
这个情节如果出现太多次,则该角色就变成该作品角色强度衡量的计量单位
通常都会输或是平手,因为新锐角色通常只有一个人,打退了就等於挫了对方锐气,评价先扣一分。
如果能够打退、或者赢得毫无难度,则这个角色的定位会往助拳人的路线偏移。
由於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XX年功力的描写,久而久之出现了「灌注功力给主角」的剧情。
通常这也是年轻的主角得以迅速增强以对抗大魔王的铺陈。
在日漫中通常以灌注其他能量为主,通常是血、在部分成人作品中是白果酱蝌蚪
之後由於武侠小说医术的发达,断手断脚都可以缝合回去,又出现了「捐赠器官」的职能。
在末期发展,通常主角有偷学威能已经吃遍天下,不需要再特别保留传功长老的地位。
於是在以上的传招、代打、灌功、捐器官等剧情都演出过之後…
传功长老就会被写死,以增加剧情的惨烈程度。
就算没有赐死,传功长老因为武功也传了、功力也捐了,又不可能再有进步,通常下场也都是很惨淡的…
② 萧峰死之前要虚竹代传降龙十八掌,难道他知道自己要死了吗
一代大侠萧峰在自己意思之前,执意要虚竹替他将降龙十八掌这一武林绝学传承下去,而就在这件事情过去之后,萧峰就死了,看上去很像是萧峰原先就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一定要敢在自己死之前把降龙十八掌传给虚竹一样。那萧峰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说他是真的知道自己的死期即将到来吗?萧峰把降龙十八掌传给虚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萧峰确实知道自己此战必死。这是因为他明白自己必然会落下一个不忠不义的罪名,毕竟定然会阻止辽帝侵宋,而也只有他一死,方能为宋辽两国,带来又一段和平的时光。萧峰托付虚竹代传丐帮两大传世绝学,实属无奈也是必然之举。
萧峰传功虚竹,是无奈也是必然之举
托虚竹传功这一情节,是在新修版《天龙八部》的小说中,金庸先生再次修订时添加的。目的是为了与射雕三部曲加大关联,填补萧峰一死,但并未传功回丐帮,可是后世之中的洪七公却依然会丐帮两大绝学的缺陷。
在洪七公之前,丐帮两大传世绝学降龙二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乃是不外传的秘学。这两大绝学,并没有任何图谱,功法要义能代代相传,只是在前后两任帮主交接,或者早已有指定的继任帮主之时,才以口头相传。帮中弟子,除了帮主,谁都不能觊觎偷学这两门绝学,只有降龙掌在帮主看重允许的情况下,也才会偶尔传出几掌,仅此而已。
由于两大绝学毫无图谱,又不外传,因此当年遍收天下武学典籍的无崖子和李秋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琅嬛福地的书架上留下缺降龙二十八掌等甚憾的字句,即便是打狗棒法,也只有些许估计是在与丐帮帮主交手之后,看到他所使的棒法后记录下来的残篇,但心法口诀却是完全没有的。
但在少林派的签条下注缺易筋经,在丐帮的签条下注缺降龙二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签条下注缺一阳指法、六脉神剑剑法,憾甚的字样。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二章》……那女子(王语嫣)幽幽地道:丐帮‘打狗棒法’与‘降龙二十八掌’两大神技,是丐帮的不传之秘。你们‘还施水阁’和我家‘琅嬛玉洞’的藏谱拼凑起来,也只一些残缺不全的棒法,运功的心法却全然没有。你家公子可怎生练?《天龙八部•第十二章》
但也是这个原因,导致只要在任帮主一死,假如没有在世时完成传功,那么这两大神功必然失传无疑。在老版的小说中,很明显,由于杏子林事件的突发,让萧峰被迫辞去帮主之位,离开丐帮,到他在雁门关外离世,都并未完成传功重任。如此一来,后世之中的洪七公却会这两大绝学,就明显是个漏洞了。
有鉴于此,金庸先生才在新修版的修订中,将原来的降龙十八掌改成乔峰时期的降龙二十八掌,并添加了传功虚竹,托他日后代传回丐帮的这一情节,还由两人完成删减,形成了后世之中,威力更大的降龙十八掌。
所以也说,萧峰完成传功的重任是必须的,要在自己身死之前传与虚竹,托他代传,实属无奈之举。而传给虚竹却是必然的,当时萧峰身边的众人,确实只有虚竹最是合适。这一点新修版小说一样有交代。
却听萧峰说道:丐帮如要推一位英雄出任帮主,一时之间未必便能找到合适人才,依照祖传规矩,丐帮帮主必须会得‘打狗棒法’和‘降龙二十八掌’两门功夫。二弟,我想烦你先学会了,日后转而传给继任的帮主。要学这两门功夫,必须武功精熟,悟性极强。三弟不喜学武,环顾这里许多朋友,只有你最适合。新修版《天龙八部•终章》
虚竹练过小无相功,以此内功为根基,能够复制天下任何外家功夫。也是因此,只用了仅仅一晚时间,虚竹就学会了丐帮两大传世武学,而且还是掌握了其中精义。倘若是段誉,一个晚上估计也只能初窥门径而已。
完成传功重任的萧峰,已是坦然赴死,他明白自己此路终点,必是一死无疑
当日萧峰为了阻止辽帝耶律洪基率兵南下,被囚困南京城,逃出生天的阿紫将他的义举告知了中原群雄。于是群雄并出,在虚竹和段誉的带领下从南京城成功救出了萧峰,但这对萧峰来说,已属叛逃。然而,当他们退回雁门关时,却被雁门关守将拒绝放入关内,将他们一众阻挡在了关外。实际上当时即便是萧峰等人退入关内,面对耶律洪基亲征率军攻宋之举,萧峰依然也会挺身而出去面对他的义兄,他一样会想法设法的去阻止这一场大战的爆发。
此时的萧峰不可能一味的帮助大宋,去抵御辽兵的进攻。因为当年身在丐帮时的乔峰,双手早已沾满了辽人的鲜血,杏子林事件之后,发现自己乃是契丹人的他,为此定然会愧疚在心,此时的他又岂会再助大宋击杀自己的同胞。反之,他更不会助辽帝侵宋,任何一边,出现伤亡,他都不想看到。
在这种情况下,萧峰最终无论用何种方式阻止了这一场大战的发生,逼迫了他的义兄辽帝退兵,他都会为此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即便他为两国百姓免去一场浩劫,救了天下苍生,可他始终身为辽臣。叛逃是为不忠,逼迫义兄退兵,是为不义。重情重义如萧峰,因此注定逃不开仁义道德的捆绑,更不会为此而忍辱偷生,愧疚一生。天下虽大,但自认为不忠不义的他早已经没了自己的容身之所。
更重要的是,萧峰深知耶律洪基即使退兵也会出尔反尔,再度侵宋,想要宋辽不再交战,除非逼迫他立下永不侵宋的誓言。但这必然还是要有代价的,这个代价便是他的性命,用自己一死,以震慑耶律洪基下定决心。因为他为此而死,耶律洪基再敢食言,自己的两位义弟虚竹和段誉便有再杀他的理由,在千军万马中都能为虚竹段誉所擒,哪怕他身居辽国皇宫内苑,耶律洪基依然有性命之忧。可是耶律洪基一旦下令退兵,一旦发出永不侵宋的誓言,便是他萧峰自尽之时。
因此,萧峰明白,自己此路终点便是必死无疑,但能以自己一人身死而换得宋辽和平,为天下苍生免去一场浩劫,他坦然赴死。
新修版添加的萧峰传功这一段,羽菱君个人认为,是更进一步的衬托出了萧峰大仁大义的人物形象。他深知自己前路昏暗,自是生还无望,却依然争取完成自己肩上的重任,不让丐帮的数百年传承断于他一人,更是以天下苍生为念,表现出坦然赴死的决心。在他前路未泊的情形下,他所想的依然不是自己,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③ 金庸哪几部小说中有“降龙十八掌”总共有几个人会
④ 小说中的哪几段剧情,是金庸自己最不满意的呢
现实世界中也有习武之人,甚至也有各种门派和各种独门绝技,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变化,始终也不过就是一些普通拳脚功夫,当然,也有棍棒刀枪相关的功夫,修炼那些功夫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万人敌级别的高手,甚至连叶问那种“要打十个”的高手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咱们才需要武侠小说来帮咱们圆一个武侠梦,若是把武侠小说界比作一个武林,那金庸老先生无疑就是这片武林中的武林至尊了,若要以他自己笔下的人物来形容他,那么他就是那“剑魔”独孤求败,他笔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堪称部部经典,不过即便如此,金老的作品也称不上完美,相信这一点金老自己也是认同的。
(无崖子剧照)
然而这种传授功力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正常逻辑的,若是一个人能够将自己毕生功力传授给另一个人,虚竹若再传给自己的弟子,如此反复传承下去,岂不是内力可以无限度的堆积在一个人身上了?所以金老在别的作品中对逍遥派避而不谈,因为逍遥派的这种武功传承方式就已经是个漏洞了。
而第二个让金老自己不满意的点则同样出自《天龙八部》一书中,即是“天山童姥返老还童”的剧情,书中那阿朱能够易容到无人察觉就已经很离谱了,而天山童姥居然能够违背自然规律,凭借功力返老还童,这显然已经不是习武的范畴,而是属于“修仙”。
关于这两段剧情的不合理可不是笔者胡扯,而是金庸老先生在新修版的《天龙八部》的后记中明确提到的,原文:“《天龙》中的人物个性与武功本领,有很多夸张或事实上不可能的地方,如‘六脉神剑’、‘火焰刀’、‘北冥神功’、无崖子传功、童姥返老还童等等。请读者们想一下现代派绘画中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的画风,例如一幅画中一个女人有朝左朝右两个头之类,在艺术上,脱离现实的表现方式是容许的。”
而且在原著第十回的片尾注释中,他也提到:“本书叙事,多有虚妄想像、夸张之处,盖以‘天龙八部’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可见天龙八部一书虽是金庸的巅峰之作,却也有些许瑕不掩瑜的缺陷,金庸老先生敢自己提出这些问题也是值得读者敬佩的,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的体现。
⑤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龙套角色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后来他们怎样了
金庸笔下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越女剑》这十五部作品中是创作出了太多经典的绝世武功,而其中最经典的那些武功往往会被金庸反复利用,当然,这是书外的话,在书中的剧情中这叫“传承”,比如时代设定最早的《越女剑》一书中由越女阿青和白猿白公公在嬉戏打闹间所创出的越女剑法就一直被传到了双雕时代(南宋时期),韩小莹、郭靖都曾经学过这套剑法,只不过这武功随着时代的发展却是越来越弱,或许是部分失传,或许是别的武功太强,总之郭靖的越女剑法是远不如阿青所发挥出的那么强大,毕竟阿青可是一人战胜一千甲士和一千剑士,郭靖应该是做不到的,然而金庸笔下还有另外一门传世武功却不同,无论谁学了这门武功都堪称顶尖高手,它就是降龙十八掌。
(黎生剧照)
黎生外号“江东蛇王”,这个角色却没有蛇的毒辣,反而他算得上是一位侠士,他曾经救过程瑶迦,然而却又差点死在欧阳克手下,还是郭靖、黄蓉二人救了他,不过这个角色在日后却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居然在杨康要求他对裘千仞道歉时选择了以刀自插心口而亡,是个硬汉,却又显得过于直性子,他完全可以脱离丐帮在日后成为一代大侠,可惜冲动断送了他的性命。
此二人也学过降龙十八掌,而多数人只怕是听都没听过他们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