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学来解释金庸武侠小说
❶ 金庸小说里所有兵器
金庸武侠小说有一个出自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无胜有,柔弱胜刚强。顺此逻辑发展,遂形成一种武器使用阶段性的观点:越到武功高强,越不依赖武器本身的威力。
打狗棒:丐帮帮主信物,通体碧绿;
玄铁重剑:剑魔独孤求败之剑,后为杨过于剑冢取得,后赠与郭靖夫妇,铸就屠龙刀和倚天剑。
圣火令:中土明教教主信物,在三十二代教主手中丢失,后三十四代教主张无忌从流云三使手中夺回,是倚天中可抗击倚天剑屠龙刀的唯一武器,圣火令上有波斯武功铭文;
血刀:《连城诀》中血刀老祖的兵器,锋利异常,柔软可缠于腰间。
还有鸳鸯刀 和金蛇剑可以介绍一下,但《鸳鸯刀》在许多年前看过,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刀上有“仁者无敌”四个字,是双刀,由夫妻同使。金蛇剑是金蛇郎君夏雪宜之武器,后袁承志得,不过《碧血剑》只看过半本,无法说得更详细了。金庸书中的人物多是靠武功取胜,武器是次要的,古龙的书只看过几本,不敢妄言。传统武侠和魔幻武侠(像《风云》)有很大区别,魔幻武侠更注重武器。
倚天剑:峨眉派前掌门灭绝师太所有,后被毁。屠龙刀;明教之金毛狮王谢逊所有。(出自金庸作品‘倚天屠龙记’)小李飞刀:刀出无痕,例无虚发。为李寻欢之成名兵器,在‘江湖兵器谱’上排名第三。日月双环:为上官金虹之成名兵器,在‘江湖兵器谱’上排名第二。无敌棒:为无敌老人之成名兵器。‘江湖兵器谱’上排名第一。(出自古龙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
屠龙刀:此刀特点是锋利厚重,非常人玩得起。这种笨重家伙不适合跨在腰间,只合背在身后。且此刀还不是谁都能用得,非谢逊状的大汉用绝对不能显示出其大气。按书中线索,此刀是由杨过的玄铁重剑加上西方精金合炼而成的两柄利器之一,虽然名为屠龙,但在书中其最常用的功能竞是被用来砍树,可谓过也。
倚天剑:这剑可不是一般的剑。理论上它可以砍断任何屠龙刀外的金属物体。妇女同志用这剑来杀鸡是最好的,不至于一剑不死;但书中倚天剑杀的最多的却是人,可谓不祥之物。还有就是在剑中藏有整整一部《九阴真经》,真不知道黄容是怎么给塞进去的。
玄铁重剑:是金庸小说中头号神秘人物独孤求败之物,后几经转手到了杨过手中,杨过后来又送给了郭黄两人。没这柄玄铁重剑还就没有〈倚天屠龙〉这部小说,我们应该向独孤先生致敬。至于玄铁重剑融成倚天屠龙有一个小小的技术性问题:屠龙刀是烈火不融的,那玄铁重剑为什么就能给化了?是温度不够吗?〈倚天〉书中吴劲草用小土高炉接好了屠龙刀,按照炼钢的技术要求,如果烧的上好焦碳,在鼓纯氧,可以达到炼钢的温度(3000度以上)可这样又出现新的问题:在这样的温度下,土高炉就要先化了。黄蓉能融化玄铁重剑而小高炉又能平安无恙,这种技术如果在50年代被发掘整理出来,实中国之幸也。
打狗棒:丐帮,一个被用滥了的名字。有丐帮就必须要有打狗棒。打狗棒到底是何等材料制成恐怕没人知道,个人认为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之类。因为,打狗棒轻且结实,刀砍不断,而且呈现碧玉色,材料中只有复合材料才能做出这种东东。至于这种东东何以成为丐帮的宝贝,恐怕是上帝宇航员的杰作。
欧阳锋蛇杖:能将活物用于兵器,在金庸小说中不多见。欧阳锋外号西毒或者老毒物(高手专用),自然让人联想到毒蛇。他也独辟蹊径的将两条最毒的蛇放在其专用兵器上。蛇毒自然没什么话好说,这两条蛇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其防晕能力,估计是禁受过这方面的特殊训练。
黄药师玉萧:把兵器和武器结合起来,金庸不是首创。但我敢打赌,在用萧做武器的高手中,黄药师的艺术修养应该是最高的。这玉萧还真不是一般的人能用的起,倒不是说价值如何,而是要举起来吹几时辰的这份膀子劲。还有,冬天千万可别用,以免得关节炎。
鳌拜匕首:天下估计找不到这柄匕首割不断的物事,至少在康熙年间是这样的。就连小宝的同样取自鳌拜的宝衣也挡他不住。鳌拜也太托大,仰仗自己满清第一勇士的武工竟然让这么好的东东躺着睡大觉。如果他能随身携带着这宝贝,咱们现在的历史书恐怕得改写。
君子淑女剑:稍微有点物理常识的人看到书中两柄剑能自动合在一起就知道这一定是磁化的作用。杨过和小龙女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因为当时还没物理学。不过这两剑的名字起的真是好,是江湖中各色侠侣梦寐以求的物事,好比现在的小情人们常穿的“情侣衫",道理是一样的。
东方不败的绣花针:能将绣花针用的如此杀人不见血,除了东方不败外,还应该有刚出卫校的小护士。她们手中的注射器针头也不是好玩的,让你挨扎后还叫扎的好,这份功力连东方不败都得甘败下风。
鸳鸯刀:本来,以鸳鸯刀这么小部头的书中是不会出现什么神兵利器的,关键是在于鸳鸯刀上的“仁者无敌”四个字。就是因为这四个字让我想到了周星星在国产007中用过的那把上刻“民族英雄”的玄铁菜刀。反正都是刀,且都有四个字,所以估计这把鸳鸯刀也不会差了!
1、刀 (16)
大青 绿波香露刀 锯齿金刀 冷月宝刀 泼风大环刀 屠龙刀 屠牛刀
仙都戒杀刀 小青 修罗刀 血刀 雁翎刀 银弧刀 鸳鸯刀 紫金八卦刀
紫金刀
2、剑 (15)
白虹剑 白龙剑 碧水剑 黑剑 君子剑 墨剑 金蛇剑 凝碧剑 淑女剑
驼剑 吴钩剑 玄铁剑 倚天剑 真武剑 紫薇软剑
3、棍枪(9)
打狗棒 哭丧棒 黄金杵 怀杖 金刚杵 鹿角杖 青铜杵 降魔杖 银管
4、鞭 (9)
鳄尾鞭 剑盾珠索 金铃索 金龙鞭 灵蛇短鞭 软红珠索 蟒鞭 柔丝索
蝎尾鞭
5、暗器 (42)
背弩 碧磷针 冰魄银针 蟾蜍毒砂 穿心针 毒蟾砂 毒蒺藜 断魂蜈蚣镖
飞蝗石 飞燕银梭 芙蓉金针 附骨钉 附骨针 黑血神针 回龙璧 极乐刺
金钱镖 金蛇锥 炼心弹 梅花镖 琵琶钉 破甲锥 菩提子 七绝针
七星钉 青蜂钉 青竹镖 天王补心针 铁蒺藜 铁莲子 铁菱 铁菩提
透骨锥 蚊须针 无形钉 无影神针 蝎尾镖 袖箭 玉蜂针 枣核钉
子午透骨钉 追命毒龙锥
6、杂门 (27)
白金点钢娥媚刺 镔铁点钢穿 镔铁判官笔 点穴橛 独脚铜人 鳄嘴剪
毒针环 钢盾 鹤嘴笔 金丝掌套 金蜈钩 烂银虎头钩 烂银小笔
雷公轰 雷震挡 轻盾 闪电锥 石沉大海 铁桨 铁灵牌 铁琵琶
五行轮 西瓜流星锤 药锄 阴阳扇 阴阳双刃 招魂幡
❷ 如何写一个物理风格的玄幻小说
建议你去看《量子江湖》
书里描述的新武学,并不是玄幻修仙之类的奇门异术,而是完全秉承了从《七侠五义》到还珠楼主到金、古、梁等大师建立起来的武学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理性思维脱胎换骨而出一套全新的武学体系。
在故事的设定中,武学在一千多年里已经由历史上几位划时代的武学大师,例如达摩祖师、黄裳、黄药师、张三丰等建立起了一个经典严密的框架,武学界称之为“黄裳——张三丰”体系。黄裳第一个解释了内力的来源,张三丰则用三个公式量化了所有的武功招式。这些武学大师虽然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更多的还是借鉴了他们在金庸小说中被重塑的形象。
“黄——张体系”几乎完美地涵盖了各门各派的武功,只有极少数的武学现象无法被纳入这个体系,最有名的三样就是武林史中被广泛记载的降龙掌法,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这一构思显然是借用了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的发展轨迹。三种武功的名称则引自金庸的名著《天龙八部》。
当世最好的武学家都企图通过对黄张体系缝缝补补来把那三种武学现象包容进去,却都失败了,直到小说的主人公周远另辟蹊径,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武学理论——量子武学。
量子武学的诞生揭开了《量子江湖》的序幕,但是新武学的崛起却远不止于此。小说一开始就不断暗示,另一种和黄张体系不同的“相对武学”其实早就在魔教里传承,朝廷过去十几年里也一直进行着秘密的研究。
武林后来还相继出现了“弦武学”、“超弦武学”,“暗武学”等等……产生了许多全新的强大的武功。第五部《思过崖》里,十二年一度的华山论剑在朝廷和江湖各派势力的明争暗斗中举行,华山之巅也成为了所有这些武学一较高下的大舞台。
然而《量子江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武学的发展并没有仅仅止步于新理论、新招式的逻辑演进和呈现,而是从头至尾保留了对武学本身何去何从的一个悬念。随着故事的深入,主人公们将开始意识到一个关于自然力和这个世界的更加本质的终极命题……
❸ 金庸,琼瑶小说的特点
琼瑶就是
不现实,太片面
❹ 在武侠小说里武功被废是什么概念
在武侠小说中,"武功被废"是指一个武功高强的人突然失去或被削弱了他们原本拥有的武功技能。这个概念通常用来描述一个武术高手因为某种原因而失去了战斗力或无法再使用他们原有的武术技能。
在武侠小说情节中,武功被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丧失内力:内力是武侠世界中的一种能量,对武术技能的施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武功高手的内力被破坏、废除或丧失,他们将无法再使用他们原有的武学技能。
2. 伤势过重:战斗中,如果一个武功高手遭受到严重的伤势,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武功被废。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身体可能无法再承受施展武术技能所需的体力和灵活性。
3. 遭受重创或削弱:某些情节中,主角可能会遭受到敌人的奇袭或陷阱,导致他们的武功受到打击或削弱。这可能是他们的对手精心策划的,目的是削弱主角的实力,制造戏剧冲突。
"武功被废"的概念经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为故事增加了紧张和刺激的情节发展,也为主角提供了克服困难并重练武功的机会。
❺ 原创 武当轻功“梯云纵”,左脚踩右脚,理论上就能上月球吗
梯云纵,是金庸武侠小说道家门派武当派的绝世轻功绝学。金庸小说中,凌波微步、踏雪无痕和梯云纵三大轻功绝学。三大轻功绝学,各有所长,而尤以梯云纵孝唯最为绝妙。如今,这一武当绝学在很多武侠游戏和文学作品中,也成了一项标志性轻功技能。
提到武当轻功梯云纵,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左脚踩右脚”,并且有人煞有介事地用理论,综合了物理学、动力学各种学问分析了“左脚踩右脚”如果不受人体内力、高空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理论上是可以登上月球的。
那么武当轻功梯云纵真是“左脚踩右脚”吗?理论上真的可以登上月球吗?
事实上,在金庸的原著小说中,对于武当轻功梯云纵并没有其原理的描述,更没有所谓的“左脚踩右脚”。
梯云纵轻功,张三丰的三弟子,武当七侠之一的俞岱岩曾经用过,在他救一个老者时候“当即纵身高跃,一转一折,在半空中伸下手来,抓住那老者的发髻一提,轻轻巧巧地落在一旁”。旁边人目睹了他这手上乘轻功,尽皆吃惊。一白袍客问道:‘这一手便是闻名天下的梯云纵么?俞岱岩见其识得自己的功夫,暗自一惊,又为武当派功夫名震天下而自豪。
俞岱岩在和天鹰教交拿缺手时候,又展示了神奇的梯云纵武功,“俞岱岩身在半空,帆船上升,他变成落到了船底,危急中提一口真气,左掌拍向船边。一借力,双臂急振,施展‘梯云纵’轻功,跟着又上窜丈余,终于落上了帆船船头。”
张无忌作为张三丰最为宠爱的徒孙,自然也得了梯云纵真传,“众人惊呼声中,只见张无忌抓着圆音高大的身躯微一转折,轻飘飘地落地。六大派中有七八个人叫了出来:‘武当派的梯云纵’!’
从金庸小说中,对梯云纵轻功的描述可见,“梯云纵”只不过是一门很厉害的轻功,并没有说左脚踩右脚就能持续上升。不仅梯云纵不是靠左脚踩右脚,而且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也没有这种理论的武功。
那么“踩自己的脚上升”这个轻功是凭空冒出来的吗?也不是,虽然金庸小说中没有,但是在其他武侠作品里,这种略显滑稽的反物理功夫倒是确有出现,类似踩自己脚跳起来的说法曾出现在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中,并且在梁羽生、温瑞安、古龙等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比如在消慎辩古龙的《英雄无泪》中:”小高没有被她拖下去,反而又向上拔起,以右脚垫左脚,借力使力,又向上拔起丈余”。这时候,一个嘶哑的声音冷冷地说:“朋友,你的功夫很不错,要练成‘梯云纵’这一类的轻功也很不容易,如果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实在很可借。”
原来“左脚踩右脚”的梯云纵并不是金庸所创,古龙先生才是始作俑者。
道友们,您们相信武当的轻功“梯云纵”吗?对于它“左脚踩右脚”您认为符合理论逻辑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