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少儿版
1. 找一部武侠小说!!
我只听过《三千杀》
在读友中出过
: 三千杀
作者 黄文军
1 三千杀
一袭华服,一顶美冠,帽镶明珠,衣佩美玉。他名叫公子羽,是当今第一剑客慕容风的徒弟。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烈烈西风,呦呦鹿鸣。
茫茫草原之上,站着两个人。他们衣襟飘飘,一半是因为风,一半是因为杀气。
公子羽对慕容风说道:“十年前你教了我沧月神剑。”
慕容风微微一点头:“不错。”
公子羽又说道:“沧月神剑以剑招繁复出名,一共三百六十招,一旦使出来,对手莫不眼花缭乱,可以说是精妙至极的武功。”
慕容风点点头,没有说话。
公子羽接着说道:“五年前你又教了我惊鸿剑法。惊鸿剑法看似简洁明了,但是每一招都蕴含着九九八十一种变化,可以说比沧月剑法又高了一层。”
慕容风还是点点头,没有任何言语。
公子羽提高了嗓音:“今年你又教了我无形剑法。无形剑法并没有任何招式,心中怎么想,剑法便怎么使。这套剑法可谓无招胜有招,应该是剑法中最为上乘的了。”
慕容风这次却没有点头,当然也没有说话。
公子羽哈哈大笑:“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我了,而且江湖中只要有一个剑神就够了,所以我现在就要杀了你。”
慕容风笑了:“我早就知道你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所以事先留了一手。”
公子羽惊讶了:“留了一手?”
慕容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你学了这么多年剑法,难道没有听说过有一种剑法叫做‘三千杀’吗?”
公子羽的眼睛里突然放光了:“真有‘三千杀’这种剑法?”
慕容风点点头:“我之前教你的剑法再怎么厉害最多也只能以一敌十,而‘三千杀’一旦使出,便可以立即夺去三千人的性命。”
说完,慕容风转过身,背对着公子羽使出了三千杀。
剑招使出,但见剑气纵横,剑意笼盖了方圆十里。霎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离离草原居然裂开了几道数百米长的裂缝,然后有些地表上升,有些地表下沉,转瞬之间已经形成了几座山丘、几个盆地、几道峡谷。
公子羽本想借机偷袭师父,不过他还是放弃了。因为师父的那招三千杀威力实在太惊人,在学会这功夫之前,他舍不得杀师父。
“你想不想学?”慕容风转过身,微笑着问道。
“想!想!”公子羽的目光中皆是贪婪,他不住地点头。
一剑出鞘,三千亡魂!这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剑法吗?诱惑当前的公子羽一改之前的嚣张傲慢,恭顺温良得如同一条行乞的小狗。
“你也看到了,三千杀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邪恶武功,为了练习这种武功,你必须聚集天下间的暴戾之气,才能与剑法的属性融合,否则就会走火入魔,疯癫而亡。所以接下来该做什么,你应该明白了吧?”
2 天下两大恶人
正午,炽热的太阳炙烤着这片金黄的沙漠,将沙漠变成了一片忽而金色忽而银色的地狱。
公子羽在空中敲碎了一个鸡蛋,琥珀般透明的蛋清裹着金黄的蛋黄悠悠地坠落到了沙子上。一缕轻烟,几声脆响,那鸡蛋居然很快就变成了一个香味四溢的荷包蛋。
他很累,可是他不敢坐下来,更不敢躺下来,因为他一旦这么做了,就要变成烤肉了。他没有骆驼,只能踩着高跷前进。他的高跷很高,因此当他要吃荷包蛋的时候,只能弯下腰,用长剑把蛋挑起来。
师父告诉他,要练三千杀必须集齐天下间的暴戾之气,而获得戾气的最佳方式就是亲手杀死当今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两大恶人。
公子羽要杀的第一个恶人名叫沙漠妖狐,人称“西域第一杀手”。十多年来,无数江湖志士来此挑战,希望为江湖除害,可是他们不是倒在了这酷热干燥的沙漠中,就是死在了沙漠妖狐的剑下。
沙漠妖狐能够在沙漠之中逍遥地生活,靠的是一块叫做“千年寒玉”的宝物。千年寒玉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寒气,那些寒气一方面调节着沙漠妖狐身体的温度,另一方面,它可以轻易地凝结水汽,为沙漠妖狐供给水分。
公子羽很有耐心,因为他知道沙漠妖狐一定会从这条道路经过。
夕阳西下的时候,沙漠妖狐果然出现了。
“这是我的地盘,你难道不知道?”沙漠妖狐骑着一头大骆驼,表情很是高傲。
“我知道,但是从今天开始,这里就不是你的地盘了。”
沙漠妖狐突然“咯咯”狂笑起来:“在这沙漠里,没有人可以赢我,即便武功比我高十倍,也无法抵挡干旱和炎热的威力。”
公子羽笑了:“那也不一定,我听说你也是有克星的。”
沙漠妖狐笑得更得意了:“我的克星只有一个,那就是沧月剑法。”
公子羽不再说话,他举起长剑,在空气中挽了七个剑式。
沙漠妖狐的眼中蓦地充满了惊惧之色,语无伦次道:“你居然会……沧月……剑法?”
已经来不及了,一朵梅花盛开在他的咽喉。
公子羽走近了沙漠妖狐的尸体,用剑划破了他的衣服,一块精致的美玉立刻展现在他的面前。
公子羽大笑一声,用剑挑起了美玉,卸掉了高跷,骑着骆驼离开了……
从此之后,沙漠之中再也没有沙漠妖狐的踪迹。
飞雪连天,白茫茫的雪,白茫茫的山,白茫茫的天……
公子羽穿上了厚厚的黑色貂皮大衣,厚厚的黑色天鹅绒暖鞋,行走在这片随时会导致雪盲的莽原上。黑色是最为吸热的颜色,公子羽出身名门,所用的御寒之物已经是天下极品,可他依旧感受到阵阵寒意。
他的目光四处游移。
他惊异地发现周围有许多双眼睛在看着他。那些眼睛的主人一个个怒目圆睁,被水晶般的寒冰牢牢地封死在里面。或许再过一千年,这些尸体也依旧这样鲜活,这样僵硬。
这里并不是人类可以生存的地方——除了冰雪邪神!
师父告诉他,要练三千杀必须先获取暴戾之气,只要他再杀了冰雪邪神,他的目标就完成了。
冰雪邪神之所以没有受到寒冷的侵袭,也得益于一样宝物——万年暖玉。万年暖玉是武林中的至宝之一,它源源不断地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不但可以帮助人提升内功,也可以助人疗伤,当然可以保护在这里生存的人。
如果没有万年暖玉,冰雪邪神也早就变成冰棍了。
冰雪邪神终于来了,他骑着一头北极熊,却只穿了一件单衣:“哪来的棉花糖?还是黑色的,是不是掉进臭水沟了?”
公子羽不动声色。
冰雪邪神笑了:“你为什么不笑?是不是这个笑话很冷?”
“在这种地方,无论说什么笑话都是冷的。”公子羽悠悠道。
冰雪邪神的笑容凝结了:“我的笑话冷,没想到你的笑话更冷。”
公子羽终于笑了:“我的笑话固然很冷,但是我的剑更冷。”
冰雪邪神也笑了:“任何冰冷凌厉的剑法都会融化在我的万年暖玉之下。”他突然撕开衣襟,袒露出自己的胸口,“看!有万年暖玉在,任何剑法都是没用的。”
公子羽笑了:“那惊鸿剑法呢?”
冰雪邪神一愣:“即使是惊鸿剑法,也抵挡不住万年暖玉!”
“可是,我的宝剑上镶嵌了千年寒玉。”公子羽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公子羽已经出手了,惊鸿剑法配合千年寒玉,威力陡增十倍。冰雪邪神的胸口立刻绽放出几朵石榴花,红宝石般立体的石榴花——血在流出他身体的片刻,已经凝结了。
冰雪邪神也倒下了,公子羽带着万年暖玉,骑着北极熊再次扬长而去。
从此之后,冰原之中再也没有冰雪邪神为非作歹。
3 自废武功
银杏叶落,一枚枚如翻飞的彩蝶;菊花傲霜,一朵朵似纯真的笑脸。
公子羽来了,他的身上透出一股凌厉的杀气。于是乎,零落的树叶重新飞起,绽放的花朵萼瓣纷飞,它们时而升腾旋转,时而悄然坠落,仿若一个个花与叶的漩涡,一场场花与叶的啜泣。
“师父,您可以教我三千杀了吗?”公子羽的话音里不但没有祈求之意,反而多了几分威胁的味道。
慕容风是何许人也,他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要练三千杀,你还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公子羽一怔。
“自废武功。”
慕容风轻描淡写的四个字却使公子羽震惊了:“师父,你不会是开玩笑吧!”
“三千杀是一种极其诡异的武功,如果不把以前学的武功全部废去,只能练到三千杀的第一层。如果强行修炼下去,就一定会走火入魔。”
“我不信!”公子羽起疑了,他舍不得自己这一身好武艺,如果三千杀练不成,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慕容风轻轻一笑,褪去了上衣,纵横交错的伤痕展现在了公子羽的面前。
“师父,这是……”
慕容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为师没有杀天下两大恶人获取暴戾之气,也没有废去自己的武功,故而只练到了三千杀的第一层。这些伤痕便是在我强行修炼第二层的时候,因为走火入魔造成的。顺便提醒你一下,一个人的戾气越重,走火入魔的程度也就越深,以你现在的戾气,如果不自废武功,不但小命不保,甚至还会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公子羽长吁了一口气,闭上双眼,艰难地做出了一个抉择。
是的,三千杀实在太过玄妙,他无法割舍。因此,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忍痛废去了自己的所有武功。
慕容风又出现了:“很好,如今你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为师现在就把三千杀传给你。”
“你不怕我学完之后杀了你?”公子羽的眼睛里又溢满了凶光。
慕容风摇了摇头:“师父年纪大了,已经不在乎生死了。”
三千杀,确实是一种神奇的武功,公子羽才学了一个晚上,就觉得自己的武功已经更胜从前了。
一个月后,公子羽去找师父学习三千杀的最后一招。没想到师父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三个锦囊和一张字条。
字条上除了写着最后一招的奥义外,还有一句话:“你还会遇到三个难题,依次打开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锦囊吧,它们会给你答案。”
公子羽嘿嘿奸笑一声:“算你逃得快!”
4 三个锦囊
一个月后,公子羽已经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君侯羽。
在这一个月中,他献出了家中的百万金银,又献上了千年寒玉和万年暖玉,又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帮大王开疆辟土,建立不朽的功业……几件事情加在一起,他终于获得了大王的欢心,也为自己赢得了君侯的封号。
高冠镶明珠,锦衣配玉珏,君侯羽脸上的贵气与得意更胜以往。
“大王,请给我一支兵马,一日之内,我会打下一座城池。”君侯羽信誓旦旦道。
大王很高兴,给了他三千人马。
君侯羽便带着三千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对方也有大约三千人出列迎战。
君侯羽一声冷笑,挺出长剑,使出了绝招——三千杀!
霎时间,整个战场被浓浓的杀气笼罩,太阳在瞬间消失在剑气制造的黑云之中。战场上飞沙走石,一片混乱……
君侯羽的兵士见主将如此威猛,纷纷喝起彩来。
可奇怪的是,当黑烟散去,红日高照的时候,战场虽然已由平地化作丘陵,可是对方的将士却个个安然无恙。
君侯羽也感到很吃惊,赶紧遵照师父的指示,打开了红色锦囊:“三千杀一招杀出,对方必须有三千个人,多一个或少一个就没有任何杀伤力。”
君侯羽怒了,质问对方主将:“你们来了多少人?”
对方主将说道:“本来连我是三千零一人,可是一个士兵肚子痛没来,一个士兵为了照顾他没来,因此我们这次来了两千九百九十九人。”
君侯羽一声长叹,带着三千人马回去了。
第二天,君侯羽带着三千人马再次信心满满地出发了。
“你们今天来了多少人?”君侯羽事先问道。
“肚子痛的人归队了,照顾他的人也归队了,不过有一个士兵背叛了我们,投靠了你们,因此今天连我一共三千人。”对方主将不明所以,照实答道。
君侯羽确认了对方军士的数量,嘴角浮现出了一丝得意的狞笑,再次使出了三千杀。
刹那间,天地再次昏暗,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地表也开始颤抖,远处的万兽也纷纷惊散……
当一切平静下来的时候,战场已经化作了山地,可是对方的人马却还是毫发无伤。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一脸茫然,显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莫名其妙的君侯羽打开了绿色锦囊:“三千杀一招杀出,对方只能是三千个,身上长了一只虱子,肚子里面有一条蛔虫也不行。”
原来,对方那个士兵肚子痛是因为长蛔虫了,这天他的肚子虽然不痛了,可是蛔虫却没有彻底清除。
失落的君侯羽带着三千人马再次无功而返,大王震怒,扬言假若他再不成功便废了他的封号。
君侯羽心中固然忿忿不平,却也只好忍气吞声。
第三场战争终于爆发了……
金戈交错,铁马奔驰,战鼓雷鸣,杀声震天……
君侯羽高擎宝剑,高喊口号,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渐渐的,双方的军士已经化作了一个方圆三十里的圆形,而君侯羽便是那个圆心。
他手腕一抖,第三次使出了三千杀的绝招。
正午的天空忽然变得伸手不见五指,平静了许久的平原和山川突然开始剧烈地颤抖,霎那间,剑气弥漫方圆三十里。
正当杀气弥漫在整个战场的时候,太阳却探出了脑袋,风沙也止住了咆哮。无论君侯羽怎么努力,他的三千杀却再也施展不开了。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君侯羽打开了蓝色锦囊,只见上面写着:“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三千杀这种武功一生只能施展两次……”
君侯羽顿时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便昏死了过去。
尾声
一身布衣,一脸憔悴,头顶无冠,腰间无玉,他居然是不久前盛气凌人的君侯羽。
旭日初升,百鸟朝凤,清风徐来,玉兰芬芳……
茫茫草原之上,依旧站着两个人,一个是昔日的君侯羽,一个是他的师父——当今第一剑客慕容风。
他们的衣襟微微飘动,仅仅是因为风。没有戾气,也没有杀气。
“我错了。”君侯羽喃喃自语着。
“你的错源自你的贪婪。”慕容风的语调很是平静。
“我的其他武功还会回来吗?”君侯羽的目光中尽是渴望。
“既然已经废去,又如何能够回来?”慕容风反问道。
“师父,原来你的三千杀只是一个骗局。”君侯羽说道。
“骗局?除了你,还有谁会堕入这样的骗局?你贪得无厌,过河拆桥,这也算是对你的惩罚吧。”
慕容风走了,君侯羽却呆立在原地。
他忽然去河边摘了一张荷叶戴在头上,算是美冠,又捡了一块石头佩在腰间算作美玉。在他心里,依旧还是恋恋不舍着曾经的君侯羽,曾经的三千杀。只不过如今的他,已经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疯癫布衣汉了。
(本文为首届“读友杯”少儿类型文学大奖赛参赛作品)
(刊登于《读友》四月刊 炫动版)
2. 金庸武侠小说那部更适合刚上小学的男孩看
我觉得还是《射雕英雄传》比较合适,原因嘛,第一是因为它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不像《天龙八部》那么复杂,故事主线就是郭靖的经历,比较适合小孩看。第二是因为它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一步,后面紧跟的《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也很适合小孩看,可以当续集读给小孩听。第三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太负面的描写,像《笑傲江湖》光自宫的就好几个,《连城诀》里面描写的把人砌在墙里令人害怕,还是《射雕英雄传》好,主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适合当金庸经典的启蒙教育。
当然,除了金庸经典,你还可以引导孩子看郑渊洁的童话,我就是读郑渊洁童话长大的,金庸是初中才开始看的,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
3. 谁能告诉我少儿版的四大名著简介谢谢,很急.
四大名著作者简介- -
罗贯中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
大约是罗氏先祖为仕宦出身的缘故吧,后世罗氏家族很重视对后代进行“水源木本”的家族历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贯中从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贯中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方义军,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不仅与元军奋战,而且还进行着相互的兼并。据说,步入青年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而且,王圻的《稗史汇编》就说他“有志图王”,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这一点从他后来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罗贯中从事小说稗史的创作,似乎应得益于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于此,他才有时间和有可能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首先用坦拿全力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他有许多的著作传世,诸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相传,他还写过十七史通俗演义,并曾参与了《水浒传》的撰写。尺蠖斋评释的《西晋志传通俗演义》序文就说:“罗氏生不逢时,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浒传》,以抒其不平之鸣。”
贯中的长篇巨制《三国演义》,大约是他后期的作品。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18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他依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博采裴松之对《三国志》补缺、备异、惩妄、论辩,所保存拇罅勘�笫妨希��×宋鹘�猎�磺Ф嗄昀疵窦浯�档姆岣挥���⒃诖嘶�∩辖岷献约翰渭釉�┡┟衿鹨寰�纳�罹���⒒痈鋈说淖烤�帐醪拍埽�莺徂沣兀�擅罴菰Γ�蜗笊��孛枋隽私�话倌曛泻棋�备坏睦�肥录��瓿闪苏獠?5万字的古典名著。
在这部名著中,贯中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运伏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火暗刀的策略伎俩旁信携和阴谋诡计。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挺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
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则是多方面的,充分地显示了罗贯中在人物的刻划方面有着惊人的技巧。全书四百多个人物形象中,不管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些群雄之首,还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鲁肃、周瑜、黄盖、郭嘉、许攸、张辽、陆逊以及王允、董卓、吕布这些巨谋勇将,忠奸之臣,都具有鲜明的生动的个人特性。尤其是对张飞、诸葛亮和曹操的形象塑造,真可谓出神人化,呼之欲出。
罗贯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他确实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所以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的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正是由于罗贯中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惨谈经营,才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描述战争战役,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
作者: wenquxingchen 2006-3-28 19:23 回复此发言
--------------------------------------------------------------------------------
2 四大名著简介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意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网络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施耐庵
自动即嗜书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的施耐庵。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礼》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
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
弃官专著书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春,年已36岁的施耐庵,上京应试。天从人愿,秋闱一举告捷,耐庵得中辛未榜进士。发榜后,他在拜谢师友中结识了同榜得中的浙江青田人刘基(伯温),两人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十分投契。不久,朝廷派施耐庵到钱塘担任县尹。但是,只当了两年,由于不愿昧心事权贵,便愤然辞官而去。
施耐庵从钱塘弃官回来,在苏州城东南隅的施家桥开学授徒。四乡八邻,纷纷慕名前来投师。一天,一位商人领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前来拜谒施耐庵。这个商人姓罗,是山西太原人,经常往来于苏杭做生意,久闻施耐庵大名,这次专程把儿子罗贯中带来投师求学。施耐庵见贯中生得眉清目秀,谈吐温雅,心中十分喜爱。
冬去春来,施耐庵痛感自己有志救民,无处展才。有一天,他路过书铺,看到不少手抄元人话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叔夜擒贼》,是讲梁山泊宋江等一百零八人故事的。他不惜高价买了回来。打算以此为线索,把其他有关梁山泊故事的话本内容加以糅和,写出一部《江湖豪客传》。
这时,施耐庵的父亲和元配夫人季氏相继病逝了,续娶的夫人姓申。申家比较富裕,也是个文墨世家,很支持施耐庵写书,特地花了一笔钱,请画家按照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临摹成了三十六张人物画像,让施耐庵挂在家里,用以参考。有了岳家支持,施耐庵不再开学授徒,只留下了得意门生罗贯中,帮助自己整理书稿。
后来,施耐庵出外游学,并到江阴祝堂大户徐麒家坐馆。刘伯温做了朱元璋军师后,打听到施耐庵隐居在祝堂,连忙向朱元璋推荐。朱元璋特派刘伯温前来召请。施耐庵只得避开,又回到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家中。这是朱元璋第一次派人去找施耐庵。
作者: wenquxingchen 2006-3-28 19:23 回复此发言
--------------------------------------------------------------------------------
3 四大名著简介
为了避过战乱,完成自己写书的夙愿,施耐庵想到了先后做过松江同知和嘉兴同知的好友顾逖,这时顾逖已辞官回到兴化家中。兴化因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兴化的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施耐庵给顾逖去了封信,信里还附去一首诗:“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好住家;愿辟草莱多种树,莫叫李子结如瓜。”
顾逖接到施耐庵的来信,赶快给施耐庵回了信,并答诗一首:“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逢一笑旧同寅。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接信后,带着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学生罗贯中,搭了民船,冒着烽烟,悄悄渡江北上,直奔兴化而来。
赋联表心迹
施耐庵觉得自己年逾古稀,要抓紧时间把书写完,于是又请顾逖帮忙,在兴化以东,靠近黄海边的白驹场买了房屋和田产,迁到白驹镇上定居。还在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吴兴绵世泽,楚水封明烟”,表明自己从苏州迁来隐居此地,从事著书的心迹。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常遇春攻破了平江。朱元璋再次派人寻找施耐庵,打听到他已避居兴化白驹场的消息,非常高兴,让刘伯温带着御笔旨意专程登门恭请。这天,当刘伯温来到施耐庵的书斋时,忽听里面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撕打声和吆喝声,推门进去一看,只见施耐庵精神抖擞,抡起拳头,正和案头上一只栩栩如生的纸老虎拼打,不禁哈哈大笑。施耐庵忙上前拜揖,刘伯温一边答礼,一边笑着说:“我这是二次奉旨前来恭请师兄。”
施耐庵知刘伯温的来意,忙命家人摆上酒席来,殷勤劝刘伯温吃酒,自己也喝得很猛,一连干了几大杯,然后装着酒醉,伏案睡了。刘伯温近前一看,桌上放着他还未写完的“景阳岗武松打虎”这一回书稿。他明白施耐庵是不愿为官的,就未再多加劝说,回去复旨了。
施耐庵唯恐朱元璋再来征召,便到白驹场西边18里自己的庄田上,按苏州阊门外故居的格局,建了房院,迁来此地。并沿用故居的地名,东面叫枫桥,西面叫柳桥,北面叫板桥,总称苏家桥,亦称施家村。当时,村西有一芦苇荡,占地十余亩,荡中芦苇繁茂,水鸟甚多,每到秋冬季节,野鸭成群飞来。荡口直通河溪,沟河交岔,荡中有一土墩,高高露出水面。施耐庵便以此为梁山泊,常和罗贯中一起,乘着小船,登临其上,犹如画家写生一般,专心从事创作。
书成坐天牢
施耐庵在施家桥住了一年多,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写作和修改《江湖豪客传》上,眼看全书即将写完,他又觉得书名不够含蓄,想换一个。罗贯中看出了老师的心思,就向他建议说:“老师,书名就叫《水浒传》吧!”施耐庵觉得这个意见很好,说:“水浒,就是水边,含有‘在野’的意思,还有典故,诗经上有‘古公�父,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是歌颂周代发祥史的。这书是写起义英雄的,叫它‘水浒’,非常合适!”
《水浒传》成书后,很快被借阅、传抄到社会上去。到了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冬天,抄本传到朱元璋皇宫里来了。朱元璋因为几次派人请施耐庵出来做官都没有来,所以看了这本书很生气,随即作了批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贻患。”于是秘密派人把施耐庵抓来,关进了刑部天牢。
不久,这件事让刘伯温知道了,便以同榜身份,到天牢里来探望施耐庵。施耐庵要刘伯温想个办法放他出去,刘伯温沉思了一下,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怎么进来的还是怎么出去吧。”说完就走了。
施耐庵反复琢磨刘伯温这两句话,心想:“我是因为写书坐牢的,还是要通过写书才能出去呀!”想着想着,他逐渐悟出道理来了:为什么朱元璋要抓我,主要是《水浒传》写了宋江一伙人在梁山泊树起义旗造反,歌颂了落草为寇的英雄,触犯了他的忌讳。要是把宋江等人写成像张士诚那样,接受元朝招安,不是就行了吗?得到刑部的允许后,他就在天牢里,以张士诚降元为背景,把《水浒传》续下去。
4. 金庸小说那部更适合刚上小学的男孩看
个人推荐,雪山飞狐
结构构思最为精巧,一群人坐在那里讲故事对二十七年前的往事进行叙述,称得上是环环相扣。连你自己讲故事的语言组织都省了,直接照着书念就是。篇幅也不长,挺合适
5. 找一部武侠小说。。。
题材:武侠(明中期)
作者:XVLEII
主角:李天赐
进程:33回(全书完)
内容:
本书是本正统的武侠小说,风格接近于云中岳,主角李天赐本是明中期衮州知府之子,后娶得江湖高人“玉罗刹”的弟子。但谁知李天赐与当今太子是孪生兄弟,皇帝驾崩后,新皇命锦衣卫杀掉了李天赐的父亲和岳丈,李天赐与妻子、妹妹分别逃出。途中遇到前辈高人醉仙及疯僧,学的精妙武功。李天赐也因其出神的箭术被江湖人称为“神箭天王”。在江湖的几番历练后,李天赐遇到身为皇帝的兄长,被其毒杀,后被神医救活。主角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几番生死后,可谓文武全才。他前往京城,装扮成道士接近皇帝,试图劝说皇帝振兴朝政。但皇帝被李天赐失散的妻子所杀,无奈之下,李天赐恢复本来面目化身为皇帝。经过多次的斗争,在朝廷铲除奸佞;又大展神威,平灭叛军。在执政几年后,李天赐诈死,回到衮州与众妻妾度过余生,而皇位由儿子接任。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最给力.
6. 推荐几本好看的武侠古言小说。类似于江山如画那种的。尽量不要穿越(
经典言情小说:(叶迷+古灵+楼雨晴)文笔都能保障。
《大明江湖宅女记》又名《与艳少同眠》
《永夜》全(桩桩) 【相对于蔓蔓青萝、皇后出墙记我更喜欢这个,给我印象最深。】
一朵彼岸花唤醒前世记忆,两个名字,双重身份,“他”在冷血与柔情间穿梭,爱在黑暗明媚中绽放。
《神仙也有江湖》仙侠文。柳暗花溟的文笔也可以保证。
《铿锵红颜之风行天下》听说很好看。
《潇然梦》《潇然梦之无游天下录》不用说了
(笔者不看小白、不喜欢宫斗。以下列出的{宫斗}文和扶摇差不多,都是江湖宫廷参杂。【狠】好看。)
《宸宫》 破军拂晓,天狼醉射,她本是惊才绝艳的将星,却一朝被挚爱背叛,一盏『牵机』醉饮,醒来已是人事已非——自己竟在小宫女身躯中重生、。
《拈花一笑醉流景》
他是神赐的王者,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爱人消逝成风。上穷碧落下黄泉,一场守候千年的痴恋。
她是普通大学生,却在香格里拉自助游中莫名穿越。江湖儿女,快意恩仇,一切前缘因她而起。
繁华如红颜身上的纤纤素衣,一簇一簇抖落。
谁知道那飞扬的长衫和驰电的剑锋下,埋葬了多少等待的目光。
谁在乎那些清晰得毫发必现的回忆中,爱是谁来还谁的债。
(姐妹篇:)
《绝梦谣》
她,莺燕之貌,万孔之心,浮华收尽眼底,爱恨交织悱恻。
他,城府满囊,谋逆罔上,温腔皆是手段,处处狠绝伎俩。
他,权倾朝野,冷面无霜,皇谕湮灭情愫,天子独坐明堂。
他,无鸿鹄志,无涅盘相,伊梦只盼云归,绝梦之颠,山河共泣之势。
《双栖蝶》
他,曾经重兵在手,平视帝位,一纸诏书风波万里。她,秉性天生柔善,深藏不露,一夜惊变血染白衣。他以为,这世上不过手足相残,高墙囹圄。她以为,这一生只得挑灯看剑,无关风月。他,心高气傲,志在庙堂。她,随风逐浪,心在天涯。疏疏天意,茫茫粟尘,相逢相离,相聚相伴,终有一日——他,愿放下庙堂,随她浪迹天涯。她,愿远离天涯,陪他身陷庙堂。缘定,已三生。
《美人何以恨倾城》是计,却有情。美人何以恨倾城,是爱,却有谋。我不要的,谁也不能强迫我要,我要的,哪怕倾之一切我都会得到。穿越,一个不可能的神话,却终究发生在了我的身上。爱情,本该是奢侈的赠予,却一次次徘徊在我身边。时代,无关紧要,到哪里我都要当自己舞台上的女王。美色,一张酷似的容颜,让我纠缠上了她的恩恩怨怨。纷争,16年前,一个王朝的争乱,因我而重浮水面。 权力,男人利用女人得到权力,而女人却利用权力捕获男人。命运,只不过是一场可笑的赌博,终该由自己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