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小说 » 迎春花小说阅读

迎春花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 2022-04-22 11:08:41

『壹』 莫言小时候怎么读书的

莫言对于阅读是偏爱的。他曾说:"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那么,莫言是怎么读书的?他喜欢读哪类书?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先当读者再成为作家的。作家莫言在青少年时期酷爱读书,条件虽然艰苦,但他总能想方设法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这开启了他的心智,奠定了他的文学功底,最终使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乐读"闲书"
莫言只上了五年小学就失学了。他从小就迷恋读书,那时的农村,既无电视,也少有收音机,连电影都很少看到。最大的娱乐就是听村头上的大喇叭里播放的歌曲、样板戏或春节期间看本村业余戏班子演的《三世仇》、《姑嫂擒匪》等茂腔戏,生活很枯燥。说到这里,我觉得中国人真应该感谢周有光先生制定的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案,莫言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学会了查字典,所以他很小就能查着《新华字典》读"闲书"。所谓"闲书",是农村人对小说的称呼,人们把看"闲书"当成不务正业,所以莫言开始看"闲书"时,家里大人是反对的,因他常常为了看"闲书"而耽误了割草放牛羊。后来,学校老师来家访时说,只要功课学好了,看看"闲书"也无妨,既可以多识字,还能明事理,向书里的英雄人物学习。此后,家里大人们才不大反对他看"闲书"了,只要能完成分给他的劳动任务,搞好学习就行。好在那时的学校,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老师不布置或极少布置家庭作业,所以莫言有大量的时间看"闲书"。
莫言从小记性好,看书速度很快,一遍看完,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背诵。读欧阳山的《三家巷》时他才六七岁,看到书里的美丽少女区桃牺牲之处,禁不住流泪,看完此书,小小年纪便怅然若失,上课无心听讲,在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区桃"二字,被同学讽刺、告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有位老师借给他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和冬妮亚的初恋同样让他着迷,读到二人分手时,他禁不住为之伤心流泪,一连几天,好像害了相思病。这说明他是真的读懂了,是用心在读。为了读杨沫的《青春之歌》,他不去割草放羊,钻在草垛里,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为看二哥借来的藏到猪圈棚子里的《破晓记》,他头碰到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蛰到脸上,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肿成了一条缝,还是忍着痛苦阅读。莫言二哥也是个书迷,二人经常互相争抢,有时二哥借到好书在看,莫言就凑过去,一目十行地读。二哥不愿他在旁边看,就把书藏起来,但不管藏到哪里他都能找到,找到后,自然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
为了找书看,莫言曾帮别人推磨换书来读。他把周围的熟人家、老师同学的书都借来看了。我放在家里的《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鲁迅作品选》自不待说,连我留在家里的初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本都读了,甚至连我的作文也不放过。我们上初中那阵,语文课是分为《文学》和《汉语》的,那套《文学》课本编得很好,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牛郎与织女》、《岳飞枪挑小梁王》等,到了高中则按文学史顺序从《诗经》一直学到《红楼梦》。时至今日,莫言和我都认为那套语文教材是编得最好的。莫言读《聊斋》也是从我的语文课本里的《席方平》、《促织》开始的。实在没书可读了,他连家里糊在墙上的旧报纸也看。报纸看完,莫言就翻《新华字典》,试图把它背下来,把一本《新华字典》翻得稀烂。认真背字典,大大有助于认字和掌握词汇,这也奠定了莫言的文学功底。
据我了解,莫言少年时期不但把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榜》都看了,还把当时流行的所谓的"红色经典"差不多都读了一遍。除上面说的之外,诸如《红旗谱》、《烈火金刚》、《苦菜花》、《迎春花》、《红旗插上大门岛》、《海岛女民兵》、《敌后武工队》、《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巨变》、《踏平东海万里浪》等也都看了。
"用耳朵阅读"
莫言失学以后,曾经跟我们的大爷爷学过中医,背诵过《药性赋》、《濒湖脉诀》等中医专著,也读过《唐诗三百首》,为学习古典文学打下了一点底子。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毛主席要开展"评法批儒",当时我在湖南常德一个企业工作,上级派下任务,让我们厂和常德师专中文系师生一起注释刘禹锡的诗文,厂里就派我参加,后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刘禹锡诗文选注》(1976年)。正式出版之前,我把征求意见本寄给了莫言,莫言不但自己认真读了,还把它带到棉油加工厂,给要好的工友看,几个人还认真讨论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抒发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的豪情,但这时已离莫言当兵不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很多文章里提到的"用耳朵阅读"的问题。所谓"用耳朵阅读",是指的听书听故事。我多次说过,我的大爷爷、爷爷都极善于讲故事,生产队的记工屋,冬天的草鞋窨子都是人们谈古论今讲故事的地方。另外,集市上的说书人说的山东快书《武老二》,大鼓书里的杨家将、岳飞故事以及茂腔戏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都令莫言着迷上瘾。看电影更不用说了,那时农村难得放一次电影,县里的电影队下来巡回放映,莫言和其他农村青少年一样,追着电影队跑,一部电影看好几遍,里边人物说的台词都能背诵,动作也模仿得差不多,电影队下次再来放这部片子,他照样看得津津有味。难能可贵的是,莫言看了小说,听了故事,看了电影,听了说书,都会回家给母亲奶奶她们复述,讲给她们听,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忽视。因为复述故事,就是一种语感训练,是一种再创作,复述故事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忘记的地方,这就需要复述者往下编,自己变成了编故事的人。莫言从小练就了向别人转述故事、讲故事的本领。读书越多,转述得越多,编得就越多越好,由此达到了一种"读书破万卷,开口如有神"的效果,为他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语言功底和讲故事的基础。
当然,莫言此时期的读书,只能是处在无意识的阶段,碰到什么读什么,读书仅仅是为了娱乐,为了生理感官上的需要,一点功利的目的都没有。所以,读的书几乎全是文学作品,是小说,而且大都是长篇。他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
为前程苦读
莫言入伍后,开始了他有目的、有意识的读书阶段。一开始他在黄县当兵,"四人帮"被粉碎后,部队掀起了学文化的热潮。领导看莫言勤奋好学,口才不错,要他给战士们讲课辅导。讲语文、政治还好说,讲数学,对莫言而言确实难。俗话说,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莫言起点低,哪来那水平。所以这个时期,莫言除了站岗出公差外,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有意识地读了很多书,当然也包括数学,自己不会,就跑到当地中学里去拜师,在单位里向大学毕业的技师学习。他十分刻苦,讲课反映还不错。
也是在此时,莫言开始尝试文学创作,自然又有目的地读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那时,可看的书多了起来,一些老作家被平了反,他们的作品就像重放的鲜花,莫言读了不少此类书籍。
1978年1月15日,领导通知他,上边给了一个考大学的名额,部队推荐他去,学校是位于郑州的一所部队院校,学无线电。莫言一听十分高兴,又十分担心。高兴的是考上大学就可以学到技术,就可以留在部队,改变自己的人生;担心的是自己文化水平低,怕考不上。单位领导很照顾莫言,每天只让他站三小时岗,其他时间都可用来学习。我们全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高兴,家里把我用过的初、高中教材全都寄给他,我岳父也从上海买了几本高考复习用书寄给他,莫言在单位里技师的辅导下,苦读了五个多月数理化。到了6月份,他的高考名额被取消了,理由是莫言年龄过大(23岁)。这半年来莫言"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自学完中学数理课程,学完了初中化学大部。"这一番学习,看似与写作无关,目的很明确——为了高考,但我认为,这一番苦读,对提高他的文化素养还是大有帮助的——扩大了他的知识面,提高了他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水平。
莫言不能考大学,面临着复员回家的可能,他给我写信说,想要回家继续复习功课,学英语,参加地方高考。我回信让莫言打消此念头,告诉他一旦复员回乡,沉重的生活担子会压得他直不起腰来,天天为养活老婆孩子下地干活挣工分,哪有时间复习功课学英语?我鼓励莫言安心在部队服役,认真学习,抓紧写作,还为他提供了一些写作素材。到了1979年4月21日,莫言给我写信说,他已经重新"开始写作,根据大哥提供的线索,写了1958年一个中学生回乡看到的一切。"此小说没有被发表。还"写了一个六场话剧《离婚》,寄给了《解放军文艺》",也被退了稿。他写信告诉我:"我的文艺创作,连战连败,使人丧气得很,看来我没有这方面的天才。不过,我是不死心的,还想继续尝试下去。"我给他回信,赞同他继续搞创作写小说,鼓励他要有"连败连战"的精神,不要气馁,要多读书,一定要坚持下去!即使当不了作家,读了书,丰富了自己,一旦复员回乡,也可以争取当一名农村中学的代课教师。
不久,莫言被调到河北保定,负责新兵训练。工作之余,继续苦读,继续写小说。

『贰』 迎春花txt全集下载

迎春花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迎春花 第二十一章
这一带地区的河流有个特点,平时水清流缓的河水,仲夏之后,大雨一下,从山上下来的洪水进入河床,河水就急剧上涨,惊涛骇浪,一时疏忽,就会决堤成灾;可是三天不下雨,水位就骤然下落,恢复常态。
滚过昆嵛山前平原的黄垒河,每降暴雨,山水就顺着每条小河注入河床。越向下游,参加进来的小河越多,河面越宽,河水越大。位于中下游的山河村一带,水涨上来时,水满河槽,在早年常常泛滥成灾。这几年,人民政府组织群众筑堤防范,基本上消除了大的水患。近几天上游降雨甚大,洪峰在今天傍晚出现了。河水中流有几人深,一般涉水过河的人已经绝迹。各村都组织人在河两岸日夜护堤,察看水情,防止坏人破坏。
夜色浓重,乌云在低空运行,浑浊的河水闪着苍土色的暗光。巡坝人们的灯笼,在河两岸闪烁。
江水山用尽最后一把力气,艰难地爬上南岸,淌着水的身体,……
有问题再找我

『叁』 踏雪寻春的阅读答案吴建

【一】踏雪寻春(22 分) 吴建 ①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一场大雪悄然而至。雪花像是顽劣的孩童,斜斜地飘落在玻璃上,调 皮地敲打着窗棂,轻声入耳!雪,震撼着我,激扬着我,诱惑着我。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望着眼 前这银白的世界, 蓦然萌发了踏雪寻春的念头。 妻侧卧在床, 正沉浸在琼瑶的言情小说中时哭时笑, 听我说去寻春,瞪大眼睛骂我有毛病,我诳她,难得下一场春雪,这雪中恐怕别有一番风景和情趣 呢。经我这一说,妻来了兴致,忙穿衣着靴,挽住我的臂弯步出家门。 ②天色尚早,万籁俱寂,雪后的大地银装素裹,分外美丽。我与妻踏着松软的积雪,来到小区 后边的马路上。马路北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放眼望去,平原旷野覆盖着厚厚的素缎,雪花飘飘, 晶莹茫茫,天地交融成洁白的一体。妻跌足叫道:“寻春寻春,寻你的魂!”我笑道:“若是桃红 柳绿,鸟语花香,那是游春;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妻一副无奈的样子,极不情愿地 跟我穿过马路。寒风裹着雪花直往脖子钻,化成滴滴水珠,冰凉冰凉的,妻满腹怨气,我劝她稍安 勿躁,漏泄的春光是雪压不住的,只要细心点,定会寻得。 ③我们走向田野,那里早已被罩上一层神秘的白纱裙,仿佛是婀娜多姿又不失神韵的女子,分 外妖娆!路过一丛草地,踏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让人感觉春天就藏在那雪底。我拨开浮雪,惊讶 地发现虽然枯草已被顽童放火焚毁了,一片焦黑,但灰烬之下,几叶嫩嫩的草尖已破土而出,绿得 透彻,绿得晶莹,虽然此刻依然风雪交加,但是这抹绿意着实让我们惊喜!我脱口而出:“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妻说:“这抹绿色要真正复苏自己的生命,还有待时日。”但在我的眼里却 看到了一个蓬勃的春天。 ④观赏完“侵陵雪色还萱草”的美景,妻问哪里去,我说就去西边的柳林吧。妻调侃道:“那 里也有春可寻吗?”我点点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柳林,我们恍如走进了一幅最美的图画里。但 见银絮压枝,柳垂玉挂,一片冰清玉洁。妻牵过一根柳条,拂去银屑,欢呼:“柳枝吐芽了!”我 凑过去细瞧,果然枝桠上绽放出鹅黄色的嫩绿。这雪中的嫩芽啊,让人感到它既神秘又平凡,让人 感到一种生命的慰藉与舒展。妻许是看到我痴呆的神色,轻轻推我:“怎么,又想作诗不成。”我 叹道:“不作诗,难以抒情。” ⑤穿过柳林,不见路的踪迹,妻问怎么走,我说随意走吧。妻先是疑惑,继而微笑、点头,朝 我眨眨眼。走不多远,只闻几声“嘎嘎”的鸭叫。抬头望,前面有一方小池,几只野鸭正在欢快地 戏水。我们伫立岸边,观赏池面上雪花在轻盈地曼舞,小鸭在尽情地嬉戏。妻抢在我之前吟出苏东 坡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 2 页 共4页

⑥回家途中,雪已消停,忽然眼前一亮,路边的积雪中透出或黄或红之色。我俩驻足蹲下,扒 开积雪一瞅,哦,原来是迎春花,红与白相映,黄与银竞美,溢彩流光,楚楚动人。那小巧的花朵 宛如一支支金灿灿的喇叭, 似乎在吹奏春天的乐章。 我问妻: “今儿踏雪寻春感觉如何?”她笑答: “妙哉!明年再下春雪,咱俩还来。” (选自《中国教师报》2014 年 02 月 26 日) 5.作者寻到了哪些具体的春景?请你仿照下面的格式 概括回答。 (6分) ....... 破土的草尖—— —— —— 6.第①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7.第②段中描写妻子的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8.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 (1)那小巧的花朵宛如一支支金灿灿的喇叭 ,似乎在吹奏春天的乐章。 ...... (2)妻许是看到我痴呆 的神色,轻轻推我:“怎么,又想做诗不成?” ..

9.品读下面的句子,简要回答: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望着眼前这银白的世界,蓦然萌发了踏雪寻春的念头。 ” “虽然此刻依然风雪交加,??但在我的眼里却看到了一个蓬勃的春天。 ”

『肆』 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

自己体会一下才行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

作家简介:
。冯德英,当代作家。山东牟平(今属乳山)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都投身于人民革命斗争。少时读了5年小学,当过儿童团长,深受战争年代斗争生活的熏陶和教育。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机会在几年间读了大量中外文艺作品和文化读物。1954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苦菜花》,经两年多刻苦写作,出版后被译成日、俄、英等文本。曾任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后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泉城》主编等职。还出版了长篇小说《迎春花》、《山菊花》(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首届优秀长篇小说奖),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冯德英的“三花”长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胶东半岛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情节起伏跌宕,语言清新流畅,性格描写细腻生动,具有抒情乡土的特征。
《苦菜花》
1937年,胶东半岛王宫庄贫农冯大娘的丈夫被村里的地主王唯一逼死,冯大娘的大儿子德刚离家出走,参加革命。
三年后,村里地下党组织领导了村民进行武装暴动,在村里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冯大娘的大女儿娟子积极地参加了这一斗争。不久,日寇开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地主王唯一的堂弟、汉奸王柬芝以小学校长的身份回到村里,为日伪进行秘密活动。冯大娘支持娟子当民兵,并亲自送二儿子德强参加八路军。

一、生字: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酥 禁(多音字)
二、熟读课文然后试着填空并认真体会: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

______________。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

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课文分析:
1、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
2、 课文介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让读者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
3、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读指导:
第一部分: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在文中找出描写 “春天在进攻”的词句,试着读一读。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总结: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
读完这些句子的感受(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

第二部分:春潮势不可挡,声势浩大。

1、“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

②“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要多读,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

拓展阅读,比较春天
推荐二篇文章:
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

『伍』 迎春花的内容梗概

多灾多难的文学经典,此次拂去历史尘垢,重现原貌,原汁,原味《迎春花》。小说描写了山东半岛地区人民斗争的生活情景,讴歌胶东人民革命战争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崇高善良的道德操守,坚贞不逾的热烈情怀,绝对不容错过。
人们习惯于把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上、下)统称为“三花”,认定“三花”是一部不可分割的三部曲;其实并非如此,这三部长篇小说相互之间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都没有直接的联系和瓜葛,是独立成书的。当然,它们也有很大的共同点,三部小说都是描写山东半岛胶东地区人民斗争生活的,时代的连贯性——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结合紧密,书名都有“花”字,又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如此便是“三花”的由来吧!本书为《迎春花》,是冯德英继《苦菜花》之后的又一力作。

『陆』 莫言的童年读书经历,有谁知道吗

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莫言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先当读者再成为作家的。作家莫言在青少年时期酷爱读书,条件虽然艰苦,但他总能想方设法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这开启了他的心智,奠定了他的文学功底,最终使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乐读“闲书”

莫言只上了五年小学就失学了。他从小就迷恋读书,那时的农村,既无电视,也少有收音机,连电影都很少看到。最大的娱乐就是听村头上的大喇叭里播放的歌曲、样板戏或春节期间看本村业余戏班子演的《三世仇》、《姑嫂擒匪》等茂腔戏,生活很枯燥。说到这里,我觉得中国人真应该感谢周有光先生制定的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案,莫言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学会了查字典,所以他很小就能查着《新华字典》读“闲书”。所谓“闲书”,是农村人对小说的称呼,人们把看“闲书”当成不务正业,所以莫言开始看“闲书”时,家里大人是反对的,因他常常为了看“闲书”而耽误了割草放牛羊。后来,学校老师来家访时说,只要功课学好了,看看“闲书”也无妨,既可以多识字,还能明事理,向书里的英雄人物学习。此后,家里大人们才不大反对他看“闲书”了,只要能完成分给他的劳动任务,搞好学习就行。好在那时的学校,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老师不布置或极少布置家庭作业,所以莫言有大量的时间看“闲书”。

莫言从小记性好,看书速度很快,一遍看完,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背诵。读欧阳山的《三家巷》时他才六七岁,看到书里的美丽少女区桃牺牲之处,禁不住流泪,看完此书,小小年纪便怅然若失,上课无心听讲,在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区桃”二字,被同学讽刺、告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有位老师借给他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和冬妮亚的初恋同样让他着迷,读到二人分手时,他禁不住为之伤心流泪,一连几天,好像害了相思病。这说明他是真的读懂了,是用心在读。为了读杨沫的《青春之歌》,他不去割草放羊,钻在草垛里,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为看二哥借来的藏到猪圈棚子里的《破晓记》,他头碰到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蛰到脸上,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肿成了一条缝,还是忍着痛苦阅读。莫言二哥也是个书迷,二人经常互相争抢,有时二哥借到好书在看,莫言就凑过去,一目十行地读。二哥不愿他在旁边看,就把书藏起来,但不管藏到哪里他都能找到,找到后,自然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

为了找书看,莫言曾帮别人推磨换书来读。他把周围的熟人家、老师同学的书都借来看了。我放在家里的《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鲁迅作品选》自不待说,连我留在家里的初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本都读了,甚至连我的作文也不放过。我们上初中那阵,语文课是分为《文学》和《汉语》的,那套《文学》课本编得很好,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牛郎与织女》、《岳飞枪挑小梁王》等,到了高中则按文学史顺序从《诗经》一直学到《红楼梦》。时至今日,莫言和我都认为那套语文教材是编得最好的。莫言读《聊斋》也是从我的语文课本里的《席方平》、《促织》开始的。实在没书可读了,他连家里糊在墙上的旧报纸也看。报纸看完,莫言就翻《新华字典》,试图把它背下来,把一本《新华字典》翻得稀烂。认真背字典,大大有助于认字和掌握词汇,这也奠定了莫言的文学功底。

据我了解,莫言少年时期不但把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榜》都看了,还把当时流行的所谓的“红色经典”差不多都读了一遍。除上面说的之外,诸如《红旗谱》、《烈火金刚》、《苦菜花》、《迎春花》、《红旗插上大门岛》、《海岛女民兵》、《敌后武工队》、《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巨变》、《踏平东海万里浪》等也都看了。

『柒』 现代诗怎么写

春天落毛个叶子,你明天带把斧子,把那树砍了,就不用写了!!如果非要写的话,你就盯着那树使劲看,再想点自己的伤心事,灵感就来了!!所谓现代诗,是完全不拘泥形式的,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简单来说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一点是关键,要写出来的东西有诗的味道而不是白话。比如说,有一颗树叶子掉的光突突的。要说:掉了叶子的树就像是数学老师锃光瓦亮的地中海秃头。这其中就有了一种手法,叫做比兴。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何种手法,何种技巧,结果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诗歌表现出你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一种现实化的东西,描写的越仔细越好,越让人能从你的诗一眼看出来你想象或是看到的东西越好,但是诗歌不是小说,他贵就贵在精炼,能用两个字表达的东西最好不要用一句话,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要用一段。这样通过这些来表达出一种心境来,这种心境就是你诗的主旨。还有,现低诗没有字数要求,有一首诗题目和诗体加起来就3个字,但很有味,很著名。题目是:生活
诗体是:网。自己想吧。下面这首是我瞎想了一首,写的是借你家那颗春天落叶子的怪树对青春易逝和青春期对未来迷茫的感叹,不知道能不能对你有点启发!
题:青春的叶子
树上的叶子,
惶惶然的落入了大地的口袋。
我不像你,可以用生命来述说,
述说你忧伤的眉眼。
只是这一整个春天过去,
我把心留下来
把美丽留下来
走向那一颗颗光叉的枝干。
那么,
请告诉我,
春天的右手里攥着的纸团里
到底写着什么答案。

『捌』 红色经典书籍有哪些请把精彩片段发上来。

红色经典书目有;《伟大的长征》系列丛书:《红军长征记》(1937年丁玲主编)29元;《谁最早口述长征》39元;《开国将帅在长征路上的故事》29.8元;《大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前后》20元;《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上下册)45元;《三十七孔窑洞与红色中国》27元;《南昌起义之后》23元;《毛泽东的神来之笔——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之战》29.8元;《追寻——一个红军后代的长征故事》20元。
《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
《前西行漫记》26元;《西行漫记》27元;《续西行漫记》25元;《北行漫记》19元;《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22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共二十三种):
《秋收起义纪实》26元;《广州起义纪实》16元;《南昌起义纪实》23元;《红一方面军征战纪实》(上下)39元;《红二方面军征战纪实》(上下)40元;《红四方面军征战纪实》(上下)49元;《陕北红军征战纪实》19元;《南方游击队征战纪实》23元;《新四军征战纪实》(上下)41元;《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纪实》23元;《八路军一二零师征战纪实》21元;《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21元;《延安红色大本营纪实》26元;《东北抗联征战纪实》28元;《牺盟会及新军征战纪实》22元;《粤、海军民抗战纪实》23元;《第一野战军征战纪实》40元;《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37元;《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31元;《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33元;《华北野战军征战纪实》28元;《海军征战纪实》23元;《空军征战纪实》20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征战纪实》丛书(共二十二卷):
《第一军征战纪实》21元;《第十二军征战纪实》22元;《第十六军征战纪实》29元;《第十九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军征战纪实》28元;《第二十一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二军征战纪实》29元;《第二十三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四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五军征战纪实》27元;《第二十六军征战纪实》32元;《第二十七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二十八军征战纪实》29元;《第二十九军征战纪实》30元;《第三十一军征战纪实》27元;《第三十八军征战纪实》29元;《第三十九军征战纪实》26元;《第四十军征战纪实》26元;《第四十七军征战纪实》26元;《第五十军征战纪实》21元;《第六十军征战纪实》20元;《第六十四军征战纪实》28元。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共五部):
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红色高参》28元;《卧底将军》36元;《策反英雄》35元;《特殊任务》37元;《秘密使命》31元。
《新中国剿匪纪实》丛书(共六部):
丛书把全国剿匪战役分六个区域来记述,生动传神。分别是《东北大剿匪纪实》41元;《华北大剿匪纪实》38元;《西北大剿匪纪实》41元;《华东大剿匪纪实》43元;《中南大剿匪纪实》47元;《西南大剿匪纪实》35元。
《参谋长战争回忆》丛书(共三卷):
作者杨迪是身经百战的作战高参、参谋长,他的回忆录披露了诸多作战细节。《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29元;《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34元;《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25元。
《我的见证》(口述历史)定价:49元200位抗日英雄和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再现抗日战争的历史细节。
《军魂》(纪实)定价:29元第一部权威完整记叙古田会议历史的纪实文学。
《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纪实)定价:26元“延安女性档案”首次全景公开,讲述战争岁月中近百位传奇女子的非凡经历。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纪实)定价:32元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70个军的发展沿革,主要战斗经历,主要领导及战斗英模。
《狙击手》(纪实)定价:20元人间奇迹!!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技术、战术训练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志愿军中冷枪射杀最高纪录的狙击英雄。张桃芳——名副其实的世界狙击之王的真实故事。
《阅读父亲》(纪实)定价:20元子女深情讲述了父亲的故事,他是朝鲜战争中我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
《解放海南岛》(纪实)定价:20元表现了我军将士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跨海作战的顽强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战争英雄传》丛书:
《红军英雄传》38元;《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35元;《解放战争英雄传》35元。
《中国新军队》定价:14元20世纪30年代红军将领滕代远亲笔撰写,首次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英勇斗争的专著。
《抗战中的红色根据地》定价:23元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林迈可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伟大斗争。
红色战争经典长篇小说系列
《苦菜花》定价:28元冯德英的“三花”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儿女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刻画了一个中国母亲的伟大形象。
《迎春花》定价:29元冯德英的“三花”之一。表现了战争年代胶东人民与民族仇敌殊死搏斗。
《山菊花》定价:49元冯德英的“三花”之一。战争年代的英雄传奇。
《敌后武工队》定价:26元讲述敌后武工队与日本鬼子战斗的惊险故事。
《铁道游击队》定价:27元讲述铁道游击队与日本鬼子作战的英勇故事。
《红日》定价:26元第一部宏大叙事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再现孟良崮战役的辉煌。
《历史的天空》定价:28元茅盾文学奖作品,英雄梁大牙在战争年代从士兵到将军的故事。
《亮剑》定价:26元战火锻造出来的铮铮铁骨,血与火中产生的独特英雄。
《走出硝烟的女神》(小说)定价:32元革命女性的爱情史诗,演绎的是理想、信念、荣誉与牺牲的人生命题。(获“五个一工程奖”)
《百草山》(小说)定价:24元一个军人与两个女人的爱恨悲欢;一个父亲对前妻儿女忍气吞声的复杂情感;一对孪生姐弟的命运选择;一对叔嫂情缘的生死纠缠……本书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十部红色经典书籍:
1、《保卫延安》 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鹏程著。小说全面地描绘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保卫延安》是杜鹏程的成名之作。正如有位评论家所言,杜鹏程一出手便显示出大手笔的风范。小说坚持从生活出发的真实性原则,所以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加之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突出、鲜明的特点,所以从各方面看,《保卫延安》能称得上是反映革命战争的艺术史诗。
2、《红日》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吴强著。《红日》是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它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粟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以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为主线,从1946年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到最后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红日》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在艺术表现上,《红日》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3、《红旗谱》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梁斌著。《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和“”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4、《青春之歌》 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杨沫著。作品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问世后,曾由郭开的一篇讨伐文章引起过一场争论。那场争论虽然由于茅盾先生的公允之言而得以平息,但作者此后对小说进行的增补修改,文艺界一直存有歧见。
5、《林海雪原》 1958年出版,曲波著。此书描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部分穷凶极恶的匪徒频频骚扰我后方普通群众,残杀无辜的老百姓,我人民军队奉命进山歼匪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从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曲波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写作。曲波代表作《林海雪原》成功地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形象,情节曲折惊险,故事引人入胜,细致深刻地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剿匪斗争,富于传奇色彩。曾多次再版,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曲艺和电影,并被译成英、俄、日、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
6、《三家巷》 1959年出版,欧阳山著。这部作品以2 0年代的广州为背景,将个人的成长道路、家族的兴衰沉浮与历史的风云变幻融为一体。描绘出中国革命初期既轰轰烈烈又错综复杂的时代画卷。初取名为《革命与反革命》,1957年正式动笔,改名为《一代风流》。1959年出版第一部《三家巷》,主要表现“一个叫周炳的打铁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半生经历”。
7、《创业史》(第一部) 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柳青著。《创业史》通过对渭河平原蛤蟆滩梁生宝领导的互助组从建立、巩固到发展的过程描写,反映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发生发展的历史,真实地表现了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农民的思想、心理及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创业史》也并非完美无缺。由于历史的局囿,“左”的思潮在作品中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印痕。完成于1977年的修改版,更有令人为之扼腕的缺撼。
8、《红岩》 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罗广斌、杨益言著。小说以“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现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地下斗争、集中营的狱中斗争,以及川北农村的武装斗争。1958年,罗、杨两人因一段共同的革命经历携手合作,撰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后在此基础上写成的长篇小说《红岩》,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传世杰作。40年来,《红岩》被译成十几种文字,由《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更是家喻户晓。该书总印数已超过1000万册,高居我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榜首。这部书影响教育了新中国几代青少年,被誉为“共产主义的教科书”、“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9、《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著。《铁道游击队》中刘洪、李正、王强的名字已妇孺皆知,作家刘知侠笔下的《铁道游击队》大都是微山湖区抗日时期的真人实事。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作者、著名作家刘知侠,1918年生于河南省汲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中,他与山东父老同生死、共患难,曾多次参加战斗并参与过指挥作战,从一位采访报道英雄事迹的记者走上了反映革命斗争历史、讴歌无产阶级英雄的作家之路。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蜚声中外,发行量达400多万册。
10、《抉择》 1997年群众出版社出版,张平著。这是一部热切关注时代和社会的警世之作!作品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花钱买官、公款嫖娼、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了大无畏的揭露和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可以说,《抉译》,是一部文坛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扛鼎之作!

『玖』 冯德英的小说——《迎春花》中的人物与内容

主要人物:http://www.fdywx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6
主要内容:1947年,军统治特务组织密令特务汪化堂潜入解放区后方,亲率敌匪偷袭区政府暗杀区委书记和区长,血洗灭门全家。长期潜伏的蒋殿人与汪化堂收集刺探情报,进行策反暗杀爆炸。配合国民党军45万人对山东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汪化堂外甥孙承祖秘密叛逃潜伏从事破坏活动,其妻王镯子与汪狼狈为奸,乘机策反继任区长张滔,孙承祖昌充战斗英雄强行非礼军属,妇救会长孙俊英借机煸动群众暴动,其夫江仲亭也以“逃兵”身份秘密回村,其身份神秘真假难辨;种种关系错综复杂。 军统特务组织加派人职业杀手老B做为汪的助手,进行疯狂的暗杀行动,老B伪装成青年军人制定“斩首行动”暗杀新任区长汪水山,又扮作孙俊英的姐姐潜回山河村,枪杀支部书记曹振德。 敌特猖獠,敌工部特工连续被杀,暗杀行动的步步升级,区长江水山智取孙承祖,巧施连环杀计,而隐藏最深的特务“老B”究竟是谁?敌人的反共破坏行动能否得逞?一系列扑朔迷离的事件让敌我双方的斗争陷入重重迷雾之中.......

热点内容
一部小说主人公有八大罗汉 发布:2024-11-15 18:45:58 浏览:774
女主角姓高的现代小说 发布:2024-11-15 18:43:25 浏览:239
古代发展军工科技的小说 发布:2024-11-15 18:34:49 浏览:294
书写张士诚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4-11-15 18:28:01 浏览:241
女主嫁给渣男父亲的古代小说 发布:2024-11-15 18:26:48 浏览:470
系统帮助男主如何攻略美女的小说 发布:2024-11-15 18:25:40 浏览:332
豪门上女明星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4-11-15 18:24:37 浏览:272
女性搞笑修真小说 发布:2024-11-15 18:19:23 浏览:835
关于破茧的同人小说 发布:2024-11-15 18:19:07 浏览:475
穿越韩剧古代同人小说 发布:2024-11-15 18:13:47 浏览:339